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3.處理好選線與農(nóng)業(yè)的關系; 4.選線時應保護原有自然狀態(tài),路線與周圍環(huán)境、景觀相協(xié)調(diào),處理好歷史文物遺址; 5.選線時注意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的影響,對于不良地質地段和高填深挖路段應采取相應的措施; 6.選線應重視環(huán)境保護; 7.對于高速公路、一級公路,根據(jù)地形、地物、自然環(huán)境選擇合理路幅。第1頁/共96頁二、選線的步驟和方法 1.路線方案選擇 路線方案選擇主要是解決起、終點間路線基本走向問題。首先在小比例尺(1:2.51:10萬)地形圖上找出各種可能的方案,進行比選,確定多個有價值的方案。然后進行現(xiàn)場勘查,經(jīng)過多方案的比選得出一個最佳方案。第2頁/共96頁 2.路線帶選擇 在路線基本方向選
2、定的基礎上,按地形、地質、水文等自然條件選定出一些細部控制點,連接這些控制點,即構成路線帶,也稱路線布局。路線布局一般在1:10001:5000比例尺的地形圖上進行,只有地形簡單、方案明確的路段,才可以現(xiàn)場直接選定。 3.具體定線 定線就是根據(jù)技術標準和路線方案,結合有關條件在有利的定線帶內(nèi)進行平、縱、橫綜合設計,具體定出道路中線的工作。第3頁/共96頁第二節(jié) 路線方案選擇 一、路線方案擬定 就是定出路線的起訖點和走向。一條路線起點和終點以及必須穿越的重要城鎮(zhèn)和地點,我們稱為“據(jù)點”。把這些“據(jù)點”連接起來就是路線的總方向。再在兩個“據(jù)點”之間通過多方案比選,確定最優(yōu)的路線,從而就把整個路線的
3、走向就確定了。第4頁/共96頁第5頁/共96頁二、影響路線方案選擇的主要因素二、影響路線方案選擇的主要因素 1.路線在政治、經(jīng)濟、國防上的意義,國家或地方建設對路線使用任務、性質的要求,改革開放、綜合利用等重要方針的體現(xiàn)。 2.路線在交通運輸系統(tǒng)中的作用,與沿線工礦、城鎮(zhèn)等規(guī)劃的關系,以及與沿線農(nóng)田水利等建設的配合及用地情況。 3沿線自然條件的影響 4.設計道路的主要技術標準和施工條件的影響 5.其它如與沿線風景、旅游、名勝區(qū)的聯(lián)系第6頁/共96頁三、路線方案選擇的方法和步驟 通過多方案的比較淘汰確定路線方案。其步驟如下: 1.收集資料 (1)各種比例尺的地形圖、衛(wèi)星像片、航攝像片和以往的勘測
4、設計資料。 (2)交通量及交通組成等交通調(diào)查資料。 (3)相鄰道路的主要技術標準、平面與縱斷面圖、交通量以及設計、施工和運營資料。 (4)路線行經(jīng)地區(qū)的地質、水文、氣候等自然條件方面的有關資料。 (5)路線行經(jīng)地區(qū)的城鎮(zhèn)、工礦、鐵路、航空、水利建設和規(guī)劃資料。 (6)與路線方案有關的統(tǒng)計資料。第7頁/共96頁 2.根據(jù)確定了的路線總方向和公路等級,先在小比例尺(1:50000或1:100000)的地形圖上,結合搜集的資料,初步研究各種可能的路線走向。進行多方案比選,提出推薦方案。 3.按室內(nèi)初步研究提出的方案進行實地調(diào)查,連同野外調(diào)查中發(fā)現(xiàn)的新方案,都必須堅持跑到、看到、調(diào)查到,不遺漏一個可能
5、的方案。 第8頁/共96頁野外調(diào)查的內(nèi)容 (1)落實各“據(jù)點”的位置,路網(wǎng)中規(guī)劃的控制點必須變動的,報有關部門審定。 (2)對路線、大橋、隧道均提出推薦方案。 (3)分段提出采用技術標準和主要技術指標的意見。 (4)通過比較,提出路線必經(jīng)的控制點。 (5)分段估算各種工程量。 (6)筑路材料調(diào)查。 (7)其它如沿線民族習慣、生活供應、運輸條件等的調(diào)查。 4.整理調(diào)查成果,編寫可行性研究報告,為上級編制或修改設計任務書提供依據(jù)。第9頁/共96頁四、路線方案選擇示例第10頁/共96頁第11頁/共96頁第12頁/共96頁第13頁/共96頁評價路線方案的主要技術、經(jīng)濟指標 1.路線長度 2.線形標準、
6、技術指標 3.占地面積 4.工程數(shù)量:土石方、路面、橋涵、擋土墻、防護工程 5.材料用量:鋼材、水泥、木材 6.勞動力:數(shù)量、來源 7.工程總造價。第14頁/共96頁第三節(jié)第三節(jié) 平原地區(qū)選線平原地區(qū)選線 一、平原區(qū)路線特點 平原地區(qū),地面起伏不大,除泥沼、鹽漬上、河谷漫灘、草原、戈壁、沙漠等外,一般多為耕地,且分布有各種建筑設施,居民點較密。因此,平原區(qū)選線主要是克服平面障礙。 平原區(qū)路線基本是短捷順直。選線時,先把路線必須經(jīng)過的地點作為大控制點;在大控制點間進行勘查,確定哪些可穿,哪些可繞,從而建立一系列中間控制點,穿越大多數(shù)控制點,在轉折處進行平曲線設計,并注意平縱配合。平原區(qū)路線盡量采
7、用較高技術標準,以便將來提高公路等級時能從份利用原有路基、橋涵等工程。第15頁/共96頁二、平原區(qū)路線選線要點二、平原區(qū)路線選線要點 (一)正確處理道路與農(nóng)業(yè)的關系 1.不占或少占高產(chǎn)田。第16頁/共96頁2.路線應與農(nóng)田水利建設相配合。3.當路線靠近河邊低洼的村莊或田地通過時,應爭取靠河岸布線,利用公路的防護措施,兼作保村保田之用。第17頁/共96頁(二)合理考慮路線與城鎮(zhèn)的聯(lián)系 1.國防公路和高等級公路,應盡量避免穿越城鎮(zhèn)、工礦區(qū)及較密集的居民點。 2.一般溝通縣、鄉(xiāng)、村直接為農(nóng)業(yè)運輸服務的公路,經(jīng)地方同意也可穿越城鎮(zhèn),但應有足夠的路基寬和行車視距,以保證行人、行車的安全。 3.路線應盡量
8、避開重要的電力、電訊設施。當必須靠近或穿越時,應保持足夠的距離和凈空,盡量不拆或少拆各種電力,電訊設施。第18頁/共96頁(三)處理好路線與橋位的關系 1. 特大橋是路線基本走向的控制點。大橋原則上應服從路線總方向并滿足橋頭接線的要求,橋路綜合考慮。一般情況下,橋位中線應盡可能與洪水的主流流向正交,橋梁和引道最好都在直線上。 防止兩種傾向:一是只顧橋位,不顧線形;二是只顧線形,不顧橋位。 2.中、小橋和涵洞的位置應服從路線走向。 3.路線經(jīng)過洪泛區(qū)時,對橋涵和路基要留有足夠的孔跨和高度,以免造成洪水淹沒農(nóng)田和村莊。 4.路線跨河修建渡口時,應在路線走向基本確定后選擇渡口位置。第19頁/共96頁
9、第20頁/共96頁(四)注意土壤水文條件 1.應盡可能沿接近分水嶺的地勢較高處布線。 2.當路線遇到面積較大的湖塘、泥沼和洼地時,一般應繞避;如需要穿越時,應選擇最窄最淺和基底坡面較平緩的地方通過,并采取有效措施,保證路基的確定。第21頁/共96頁(五)正確處理新舊路的關系 1.平原區(qū)新建公路時,要處理好充分利用舊路與積極改造舊路的關系。 2.一般情況下,當舊路改建為一級、二級公路時,盡量利用舊路。 3.當新建公路為高速公路時,一般保留原有道路作為輔道。第22頁/共96頁(六)盡量靠近建筑材料產(chǎn)地 平原地區(qū)一般缺乏砂石建筑材料,路線應盡可能靠近建筑材料產(chǎn)地,以減少施工、養(yǎng)護材料運輸費用。第23
10、頁/共96頁第四節(jié) 山嶺區(qū)選線 山嶺區(qū)特征:山嶺地區(qū),山高谷深,陡坡流急,土層薄、巖層厚、地形復雜,山脈水系清晰。因此,山嶺區(qū)選線要么順山沿水,要么橫越山嶺。 山嶺地區(qū)路線的劃分:沿溪線、越嶺線、山脊線。第24頁/共96頁一、沿河(溪)線一、沿河(溪)線 定義:沿河(溪)線是沿著河(溪)岸布置的路線。 自然條件特點: (1)山區(qū)河流,谷底一般不寬,兩岸臺地較窄;河流多彎曲,兩岸開闊處常有較寬臺地,多是山區(qū)僅有的耕地。 (2)河谷地質情況復雜,常有滑坍、巖堆、泥石流等病害。 (3)山區(qū)河流,平時流量不大,如遇暴雨,則已出現(xiàn)洪峰流量,危害極大。第25頁/共96頁第26頁/共96頁(一)路線布局 1
11、.河岸選擇 (1)地形、地質和水文條件 路線應選在地形寬坦,有臺地可利用,支溝較少、較小,水文及地質條件良好,不易被水流沖刷或沖刷較輕的一岸。需要展線時,應選在支溝較大、利于展線的一岸。第27頁/共96頁第28頁/共96頁 (2)積雪和冰凍地區(qū)的選岸 在不影響路線整體布局的前提下,盡可能選擇陽坡和迎風的一岸。 (3)考慮居民點分布、城鄉(xiāng)建設、工農(nóng)業(yè)發(fā)展和其它交通、水利設施相配合 除國防公路、高速公路、一級公路外,路線應盡可能選擇村鎮(zhèn)較多、人口較密、工礦企業(yè)所在的一岸,以方便群眾。有時防止拆遷大量,也可跨河避繞。此外,選線時還要盡量做到少占農(nóng)田。第29頁/共96頁 2.路線高度 沿河線按路線高度
12、與設計洪水位的關系,有低線和高線兩種。 (1)低線:指高出設計水位(包括浪高加安全高度)不多,路基臨水一側邊坡常受洪水威脅的路線。 低線的優(yōu)點:易爭取到較高標準,路基土石方工程較省,邊坡低,易穩(wěn)定;路線活動范圍較大,便于利用有利地形和避讓不良的地形、地質;便于在溝口直跨支流,必須跨越主流時也較易處理。 缺點:受洪水威脅,防護工程較多。第30頁/共96頁 (2)高線:指高出設計水位較多,基本不受洪水威脅的路線(山腰線),一般多用在利用大段較高臺地,或傍山臨河低線易被積雪掩埋以及為避讓艱巨工程而提高線位等情況。 優(yōu)點:不受洪水侵襲,廢方較易處理; 缺點:線形差,工程大;遇缺口時,常需設置較高的擋土
13、墻或其他構造物;此外如避讓不良地質和路線跨河,都較低線困難。 (3)綜合評價: 一般講,低線優(yōu)點較多,在滿足規(guī)定頻率的設計水位的前提下,路線越低工程越經(jīng)濟,線形標準也越高 第31頁/共96頁第32頁/共96頁第33頁/共96頁第34頁/共96頁第35頁/共96頁3橋位選擇 1)按路線與河流的關系:跨主流(跨河換岸) 跨支流 2)路線跨越主河的橋位選擇 路線跨越主河,除考慮橋位本身水文地質條件外,還要注意橋頭路線的舒順,處理好橋位與路線的關系??绾臃绞接幸韵聨追N情況: (1)在“S”形河段腰部跨河,以爭取橋軸線與河流成較大交角。第36頁/共96頁第37頁/共96頁(2)在河彎附近選擇有利位置跨越
14、第38頁/共96頁(3)在與路線接近平行的順直河段上跨河,橋頭引道難以舒順,應盡量避免。第39頁/共96頁不可避免時,中、小橋可考慮設置斜橋以改善橋頭線形;如為大橋,當不宜設斜橋時,宜把橋頭路線做成杓形或布置一段彎引橋,或兩者兼用,總之,橋頭曲線要爭取較大半徑。第40頁/共96頁 3)路線跨支流的橋位選擇 (1)從支河(溝)口直跨 (2)繞進支溝上游跨越 第41頁/共96頁(二)幾種河谷地形條件下的選線 1.開闊河谷 1)沿河岸 坡度均勻、平緩,線形好,臨河一側受洪水威脅,須做防護工程。 2)靠山腳 路線略有增長,縱斷面會有起伏,但可不占或少占良田,是常用的一種布線方法。 3)直穿田間 線形標
15、準高,但占田最多,除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外,一般不宜采用。第42頁/共96頁第43頁/共96頁 2.山嘴或河灣 選線時應做沿河繞行和取直線方案的比選。 1)路線遇到山嘴時路線布設方式(如圖6-14a): (1)沿山嘴自然地繞行 線路長,在坡度受限路段有利于爭取高度,易受不良地質的危害和河流沖刷的威脅。 (2)以路塹或隧道取直通過 路線短而順直,安全性好。若隧道較長,則應全面分析,綜合比選。若取直方案和繞行方案工程量相等或接近時,以取直方案為宜。第44頁/共96頁第45頁/共96頁 2)路線遇到河灣時路線布設方式(如圖6-14b): (1)沿河繞行 路線迂回,岸坡陡峭,路基防護工程量大,路線安全條
16、件差。 (2)建橋跨河 裁彎取直,路線短,安全條件好。 (3)改移河道 裁彎取直,路線短,安全條件好。第46頁/共96頁第47頁/共96頁 個別有寬淺河灘的大河灣:為提高線形標準,可在河灘布線,起到護田造田的作用。但應注意路基的防護和加固,防止水流對路的沖刷。 個別突出的山嘴:采用切嘴填灣的辦法來處理。布設路線時應注意縱向填挖平衡,不要使大量廢方棄置河中,堵塞河道。 高等級公路,遇山嘴或河灣地形,以取直線為宜,以爭取較高的線形;低等級公路,應進行技術經(jīng)濟分析,比較后確定。第48頁/共96頁個別突出山嘴路線布設第49頁/共96頁 3.陡崖峭壁河段 路線通過陡崖峭壁河段,有繞避和穿過兩種路線布設方
17、案。 繞避的兩種方法: 翻上峽谷陡崖頂部選擇有利地帶通過 另找越嶺路線 不宜采用繞避的情況: 崖頂過高,不宜翻崖頂繞避 峽谷不長,只要不是無法通過,翻越崖頂和越嶺繞避均不宜采用。第50頁/共96頁第51頁/共96頁直穿峽谷的路線的布設方法 1)與河爭路,侵占部分河床第52頁/共96頁 2)硬開石壁第53頁/共96頁第54頁/共96頁 4.河床縱坡陡峻的河段 利用下游支溝或平緩的山坡展線下降第55頁/共96頁二、越嶺線二、越嶺線 定義:定義:沿分水嶺一側山坡爬上山脊、在適當?shù)攸c穿過埡口,再沿另一側山坡下降的路線,稱為越嶺線。 越嶺線的關鍵問題:克服高差。 選線的控制因素:路線縱坡度。路線的長度和
18、平面位置均由縱坡控制。 越嶺線布局主要應解決的問題:埡口選擇,過嶺標高選擇和埡口兩側路線展線的擬定。第56頁/共96頁(一)埡口選擇 1. 埡口位置選擇:基本符合路線走向,與兩側山坡展線方案結合一起考慮。 2.埡口標高選擇:標高較低的啞口 3.埡口展線條件選擇:選擇埡口必須和山坡展線條件一起考慮。 4.埡口的地質條件選擇: 路線可通過:軟弱層型、構造型和松軟土侵蝕型的埡口 路線應避開:斷層破碎帶型及斷層陷落型埡口 路線應放棄:局部移線或采取工程措施亦不能解決問題第57頁/共96頁第58頁/共96頁(二)過嶺標高的選擇 1淺挖低填:適用:過嶺地段山坡平緩,啞口寬而厚的地形2.深挖埡口適用:埡口比
19、較瘦削時。 3. 隧道穿越 適用:當埡口挖深在30m以上,特別是埡口瘦薄時。第59頁/共96頁埡口挖深20m埡口挖深9m埡口挖深13m第60頁/共96頁(三)埡口兩側路線的展線 1.展線布局 展線是在兩控制點間采用某種方式延長路線長度,以減小縱坡度的過程。 展線的步驟: 1)擬訂路線大致走法 在確定的主要控制點間,用帶角手水準出略勘定坡度作為指引,擬定路線大致走法。第61頁/共96頁 2)試坡布線 一般由埡口向下試坡,根據(jù)平均坡度向下放線,確定若干個中間控制點,從而確定路線輪廓。對路線主要控制點間的幾個方案進行比選,選出一、兩個較好方案。 3)分析落實控制點,解決局部方案 先落實固定控制點,然
20、后再落實活動控制點。第62頁/共96頁 活動控制點的落實: (1)活動性較大的回頭地點,可從前后兩個面定控制點以適當?shù)钠露确诸^放坡交會得出。 (2)兩面定控制點問的非回頭的活控制點,應在其可活動的范圍內(nèi)調(diào)整,以使固定控制點間的坡度盡量均勻些。第63頁/共96頁 2.展線方式 主要有自然展線、回頭展線、螺旋展線三種: 1)自然展線 自然展線是以適當?shù)钠露?,順著自然地形,繞山咀、側溝來延展距離,克服高差。 2)回頭展線 回頭展線是利用有利地形設置回頭曲線進行展線。 回頭曲線:偏角等于或大于180。第64頁/共96頁第65頁/共96頁第66頁/共96頁 適合于設置回頭曲線的地形: (1)直徑較大、橫
21、坡較緩、相鄰有較低鞍部的山包或平坦的山脊 。第67頁/共96頁第68頁/共96頁 (2)地質、水文地質良好的平緩山坡第69頁/共96頁 (3)地形開闊,橫坡較緩的山溝或山坳第70頁/共96頁第71頁/共96頁回頭展線應注意的問題 1. 回頭曲線間距應盡可能大,以分散回頭曲線、減少回頭個數(shù)。由一個回頭曲線的終點至下一個回頭曲線起點的距離,在二、三、四級公路上分別應不小于200、150、100m。 2.遇到難點工程,從路線全局出發(fā),力求突破瓶頸,不要輕易采用回頭曲線。 3.回頭曲線執(zhí)行單獨指標。 4.回頭曲線路段縱坡應先確定,然后從兩側接坡。 5.回頭曲線段不能作為緩和坡段使用。第72頁/共96頁
22、n回頭曲線布置不理想實例第73頁/共96頁ABn回頭曲線線形改善示例原線改線第74頁/共96頁3)螺旋展線 路線需要在某處集中地提高或降低某以高度才能充分利用前后有利地形時,可考慮采用螺旋展線。 (1)在山脊利用山包盤旋,以旱橋、隧道跨線 (2)在峽谷內(nèi),路線就地迂回,利用高架橋跨溝跨線第75頁/共96頁n利用山脊進行螺旋展線第76頁/共96頁n利用山谷進行螺旋展線第77頁/共96頁 3.展線示例 (1)利用山谷展線反復跨主溝的山谷展線第78頁/共96頁利用側溝的山谷的展線第79頁/共96頁 (2)利用山脊展線第80頁/共96頁 (3)利用山坡展線第81頁/共96頁三、山脊線 (一)山脊線的特
23、點及選擇條件 定義:大體上沿分水嶺布設的路線,稱為山脊線。 特點:土石方工程量?。凰暮偷刭|情況好,橋涵構造物較少。山脊線線位較高,一般遠離居民點,不便于為沿線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服務;有時筑路材料及水源缺乏、增加施工困難;地勢較高,易積雪、結冰等,對行車和養(yǎng)護不利等。第82頁/共96頁 山脊線方案取舍應考慮的條件: (1)分水嶺的方向不能偏離路線總方向過遠; (2)分水嶺平面不能過于迂回曲折,縱面上各埡口間的高差不過于懸殊; (3)控制埡口間山坡的地質情況較好,地形不過于陡峻零亂; (4)上下山脊的引線要有合適的地形可以利用,這是能否采用山脊線的主要條件之一。第83頁/共96頁(二)山脊線路線布局解決的問題 1.控制埡口選擇 選擇低埡口,突出的高埡口舍去;選擇與前后聯(lián)系條件較好的埡口;選擇埡口要和兩側的山坡布線聯(lián)系起來綜合考慮。 2.側坡選擇 分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協(xié)同合作行業(yè)月度個人合作共贏計劃
- 2025年炭石墨負極材料項目發(fā)展計劃
- 2025年羧甲淀粉鈉項目建議書
- 實施均衡化城鄉(xiāng)醫(yī)療衛(wèi)生服務
- 加強市場監(jiān)管確保供求信息真實性
- 公司內(nèi)部事務處理方案
- 勞動合同簽訂與履行協(xié)議
- 電桿運輸合同
- 2025年雕刻雕銑設備控制系統(tǒng)項目建議書
- 公司財務管理制度及流程
- 2025年度空調(diào)安裝驗收及保修服務合同
- 急救護理學第十章災難救護講解
- 2025年常德職業(yè)技術學院高職單招職業(yè)技能測試近5年??及鎱⒖碱}庫含答案解析
- Unit2 No rules no order Section A Grammar 英文版說課稿2024-2025學年人教版(2024)七年級英語下冊
- 行政單位會計核算職責(4篇)
- 2024年山東司法警官職業(yè)學院高職單招語文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4版消防設計質量問題案例分析手冊建筑機電專業(yè)
- 《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解讀
- 2024年臨滄永德縣人民法院聘用制書記員招聘考試真題
- 中醫(yī)院發(fā)展中醫(yī)重點??啤W科加強中醫(yī)藥人才培養(yǎng)的具體措施
- 2025年中國私域電商行業(yè)市場運行態(tài)勢、市場規(guī)模及發(fā)展趨勢研究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