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第1717章章 好氧懸浮生長生物法好氧懸浮生長生物法2第第17章章 好氧懸浮生長生物法好氧懸浮生長生物法17.1 17.1 基本工藝與分類基本工藝與分類 17.1.1 17.1.1 懸浮生長法基懸浮生長法基本工藝流程本工藝流程 17.1.2 17.1.2 懸浮生長生物懸浮生長生物法分類法分類17.2 17.2 懸浮生長系統(tǒng)反應懸浮生長系統(tǒng)反應器器 17.2.1 17.2.1 反應器分類反應器分類 17.2.2 17.2.2 推流式反應器推流式反應器 17.2.3 17.2.3 完全混合反應完全混合反應器器 17.3 17.3 懸浮生長生物法的懸浮生長生物法的基本原理基本原理 17.3.1 1
2、7.3.1 凈化機理凈化機理 17.3.2 17.3.2 活性污泥的性質活性污泥的性質 17.3.3 17.3.3 凈化反應影響因凈化反應影響因素素17.4 17.4 懸浮生長系統(tǒng)生物懸浮生長系統(tǒng)生物反應動力學反應動力學 17.4.1 17.4.1 有機物去除動力有機物去除動力學學 17.4.2 17.4.2 有機物去除過程有機物去除過程3第第17章章 好氧懸浮生長生物法好氧懸浮生長生物法17.5 17.5 曝氣系統(tǒng)曝氣系統(tǒng) 17.5.1 17.5.1 曝氣器及其性能曝氣器及其性能 17.5.2 17.5.2 鼓風曝氣系統(tǒng)鼓風曝氣系統(tǒng) 17.5.3 17.5.3 機械曝氣裝置機械曝氣裝置17.
3、6 17.6 氧轉移基本原理氧轉移基本原理 17.6.1 17.6.1 傳質理論傳質理論 17.6.2 17.6.2 氧轉移速度的影氧轉移速度的影響因素響因素 17.7 17.7 懸浮生長生物法工藝懸浮生長生物法工藝模式模式 17.7.1 17.7.1 傳統(tǒng)活性污泥法傳統(tǒng)活性污泥法17.7.2 17.7.2 階段曝氣活性污泥法階段曝氣活性污泥法 17.7.3 17.7.3 吸附吸附- -再生活性污泥再生活性污泥法法 17.7.4 AB 17.7.4 AB兩段活性污泥法兩段活性污泥法 17.7.5 17.7.5 延時曝氣活性污泥法延時曝氣活性污泥法 17.7.6 17.7.6 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
4、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 17.7.7 17.7.7 間歇式活性污泥法間歇式活性污泥法第第17章章 好氧懸浮生長生物法好氧懸浮生長生物法 17.7.8 17.7.8 氧化溝氧化溝 17.7.9 17.7.9 深水和深井活性污泥法深水和深井活性污泥法 17.7.10 17.7.10 淺層曝氣活性污泥法淺層曝氣活性污泥法 17.7.11 17.7.11 純氧曝氣活性污泥法純氧曝氣活性污泥法17.8 17.8 懸浮生長法的工藝選擇與設計懸浮生長法的工藝選擇與設計 17.8.1 17.8.1 懸浮生長生物法工藝選擇懸浮生長生物法工藝選擇 17.8.2 17.8.2 懸浮生長生物法工藝設計懸浮生長生物法工藝設
5、計17.9 17.9 工程案例工程案例 5第第17章章 好氧懸浮生長生物法好氧懸浮生長生物法17.1 17.1 基本工藝與分類基本工藝與分類 17.1.1 17.1.1 懸浮生長法基懸浮生長法基本工藝流程本工藝流程 17.1.2 17.1.2 懸浮生長生物懸浮生長生物法分類法分類17.2 17.2 懸浮生長系統(tǒng)反應懸浮生長系統(tǒng)反應器器 17.2.1 17.2.1 反應器分類反應器分類 17.2.2 17.2.2 推流式反應器推流式反應器 17.2.2 17.2.2 完全混合反應完全混合反應器器 17.3 17.3 懸浮生長生物法的懸浮生長生物法的基本原理基本原理 17.3.1 17.3.1 凈
6、化機理凈化機理 17.3.2 17.3.2 活性污泥的性質活性污泥的性質 17.3.3 17.3.3 凈化反應影響因凈化反應影響因素素17.4 17.4 懸浮生長系統(tǒng)生物懸浮生長系統(tǒng)生物反應動力學反應動力學 17.4.1 17.4.1 有機物去除動力有機物去除動力學學 17.4.2 17.4.2 有機物去除過程有機物去除過程 好氧懸浮生長生物法好氧懸浮生長生物法n 水的生物處理是利用微生物的新陳代謝作用,對水的生物處理是利用微生物的新陳代謝作用,對廢水中的污染物進行轉化和穩(wěn)定,使之無害化的廢水中的污染物進行轉化和穩(wěn)定,使之無害化的處理方法。對污染物進行轉化和穩(wěn)定的主體是微處理方法。對污染物進行
7、轉化和穩(wěn)定的主體是微生物。生物。n 生物處理的方法很多,從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分生物處理的方法很多,從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分類方法。從微生物的代謝形式出發(fā),可分為好氧類方法。從微生物的代謝形式出發(fā),可分為好氧處理和厭氧處理兩大類型。處理和厭氧處理兩大類型。n 懸浮生長生物法是通過向生活污水注入空氣進行懸浮生長生物法是通過向生活污水注入空氣進行曝氣,每天保留沉淀物,更換新鮮污水,在持續(xù)曝氣,每天保留沉淀物,更換新鮮污水,在持續(xù)一段時間后,在污水中即將形成一種呈黃褐色的一段時間后,在污水中即將形成一種呈黃褐色的絮凝體。這種絮凝體主要是由大量繁殖的微生物絮凝體。這種絮凝體主要是由大量繁殖的微生物群體所構
8、成,它易于通過沉降與水分離,并使污群體所構成,它易于通過沉降與水分離,并使污水得到凈化、澄清。水得到凈化、澄清。17.1 17.1 基本工藝與分類基本工藝與分類17.1.1 17.1.1 懸浮生長法基本工藝流程懸浮生長法基本工藝流程n 懸浮生長生物法是在人工充氧條件下,對廢水懸浮生長生物法是在人工充氧條件下,對廢水和各種微生物群體進行培養(yǎng)和馴化,形成活性和各種微生物群體進行培養(yǎng)和馴化,形成活性污泥,利用活性污泥的吸附和氧化作用,以分污泥,利用活性污泥的吸附和氧化作用,以分解去除廢水中的有機物。解去除廢水中的有機物。n 然后進入二沉池使污泥與水分離,大部分污泥然后進入二沉池使污泥與水分離,大部分
9、污泥再回流到曝氣池,多余部分則排出活性污泥系再回流到曝氣池,多余部分則排出活性污泥系統(tǒng),返回到曝氣池的污泥稱為回流活性污泥,統(tǒng),返回到曝氣池的污泥稱為回流活性污泥,排放的污泥稱為剩余活性污泥。排放的污泥稱為剩余活性污泥。n 懸浮生長生物法是以活性污泥為主體的廢水生懸浮生長生物法是以活性污泥為主體的廢水生物處理技術,它主要由物處理技術,它主要由曝氣池、二沉池、曝氣曝氣池、二沉池、曝氣系統(tǒng)及污泥回流系統(tǒng)系統(tǒng)及污泥回流系統(tǒng)等組成。等組成。懸浮生長生物法基本工藝流程懸浮生長生物法基本工藝流程空氣曝氣池廢水二次沉淀池出水回流污泥剩余污泥進水與回流污泥同時進入曝氣池,通過曝氣實現供氧和使活性污泥呈懸浮狀態(tài)
10、n 由污水、回流污泥和空氣互相混合形成的液體由污水、回流污泥和空氣互相混合形成的液體稱為混合液。稱為混合液。n 廢水中的有機物等一部分被活性污泥中的微生廢水中的有機物等一部分被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用作自身繁殖的營養(yǎng),代謝轉化為微生物細物用作自身繁殖的營養(yǎng),代謝轉化為微生物細胞,另一部分氧化為二氧化碳和水等最終產物,胞,另一部分氧化為二氧化碳和水等最終產物,廢水由此得到處理。廢水由此得到處理。n 經過活性污泥凈化作用后,混合液由曝氣池的經過活性污泥凈化作用后,混合液由曝氣池的另一端流出進入二次沉淀池,在這里進行固液另一端流出進入二次沉淀池,在這里進行固液分離,活性污泥通過沉淀與污水分離,澄清后分離
11、,活性污泥通過沉淀與污水分離,澄清后的污水作為處理水排出系統(tǒng)。的污水作為處理水排出系統(tǒng)。懸浮生長生物法基本工藝流程懸浮生長生物法基本工藝流程n 經過沉淀濃縮的污泥從沉淀池底部排出,其中經過沉淀濃縮的污泥從沉淀池底部排出,其中一部分作為接種污泥回流曝氣池,多余的一部一部分作為接種污泥回流曝氣池,多余的一部分則作為剩余污泥排出系統(tǒng)。分則作為剩余污泥排出系統(tǒng)。n 剩余污泥與在曝氣池內增長的污泥,在數量上剩余污泥與在曝氣池內增長的污泥,在數量上應保持平衡,使曝氣池內的污泥濃度相對地保應保持平衡,使曝氣池內的污泥濃度相對地保持在一個較為恒定的范圍內。持在一個較為恒定的范圍內。n 活性污泥反應進行的結果是
12、污水中的有機污染活性污泥反應進行的結果是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得到降解、去除,污水得以凈化,由于微生物得到降解、去除,污水得以凈化,由于微生物的繁衍增殖,活性污泥本身也得到增長。物的繁衍增殖,活性污泥本身也得到增長。17.1.2 17.1.2 懸浮生長法分類懸浮生長法分類活性污泥法中的基本概念:活性污泥法中的基本概念:u污泥負荷是指單位質量活性污泥或單位曝氣池污泥負荷是指單位質量活性污泥或單位曝氣池體積在單位時間內所承擔的污染物的量。體積在單位時間內所承擔的污染物的量。u單位質量污泥承擔的污染物量稱為質量負荷,單位質量污泥承擔的污染物量稱為質量負荷,符號符號LSLS,單位,單位kgBOD5/(kg
13、MLSSd)。單位容單位容積曝氣池所承擔的污染物量稱為容積負荷,符積曝氣池所承擔的污染物量稱為容積負荷,符號號LV,單位單位kgBOD5/(m3d)。u生物固體停留時間也稱污泥齡,是指活性污泥生物固體停留時間也稱污泥齡,是指活性污泥在曝氣池中的平均停留時間,符號一般用在曝氣池中的平均停留時間,符號一般用C或或SRTSRT表示,單位是表示,單位是d。生物固體停留時間生物固體停留時間C與與污泥負荷污泥負荷LSLS大致成反比關系。大致成反比關系。12按曝氣池內混按曝氣池內混合液的流態(tài)合液的流態(tài)推流式活性污泥法推流式活性污泥法按曝氣池污泥負荷按曝氣池污泥負荷高負荷:高負荷:LS0.5,Lv1.5 低負
14、荷:低負荷:0.07LS0.2, 0.35LV0.6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中負荷:中負荷:0.2LS0.5, 0.6LV15d14按主要去除按主要去除污染物污染物二級強化處理活性污泥法二級強化處理活性污泥法(具有較強的除磷脫氮功能)(具有較強的除磷脫氮功能)二級處理活性污泥法二級處理活性污泥法(以去除有機物為主)(以去除有機物為主)懸浮生長法分類懸浮生長法分類15第第17章章 好氧懸浮生長生物法好氧懸浮生長生物法17.1 17.1 基本工藝與分類基本工藝與分類 17.1.1 17.1.1 懸浮生長法基懸浮生長法基本工藝流程本工藝流程 17.1.2 17.1.2 懸浮生長生物懸浮生
15、長生物法分類法分類17.2 17.2 懸浮生長系統(tǒng)反應懸浮生長系統(tǒng)反應器器 17.2.1 17.2.1 反應器分類反應器分類 17.2.2 17.2.2 推流式反應器推流式反應器 17.2.3 17.2.3 完全混合反應完全混合反應器器 17.3 17.3 懸浮生長生物法的懸浮生長生物法的基本原理基本原理 17.3.1 17.3.1 凈化機理凈化機理 17.3.2 17.3.2 活性污泥的性質活性污泥的性質 17.3.3 17.3.3 凈化反應影響因凈化反應影響因素素17.4 17.4 懸浮生長系統(tǒng)生物懸浮生長系統(tǒng)生物反應動力學反應動力學 17.4.1 17.4.1 有機物去除動力有機物去除動
16、力學學 17.4.2 17.4.2 有機物去除過程有機物去除過程17.2 17.2 懸浮生長系統(tǒng)反應器懸浮生長系統(tǒng)反應器17.2.1 17.2.1 反應器分類反應器分類 曝氣池是活性污泥法的反應器,也是懸浮生長曝氣池是活性污泥法的反應器,也是懸浮生長污泥系統(tǒng)的核心設備,懸浮生長系統(tǒng)的凈化效污泥系統(tǒng)的核心設備,懸浮生長系統(tǒng)的凈化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曝氣池的功能是否能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曝氣池的功能是否能夠正常發(fā)揮。夠正常發(fā)揮。按混合液流動按混合液流動形態(tài)形態(tài)推流式推流式完全混合式完全混合式循環(huán)混合式循環(huán)混合式按平面形狀按平面形狀長方廊道形長方廊道形圓形圓形方形方形環(huán)狀跑道形環(huán)狀跑道形按采用
17、的曝按采用的曝氣方法氣方法鼓風曝氣池鼓風曝氣池機械曝氣池機械曝氣池機械機械- -鼓風曝氣池鼓風曝氣池從曝氣池與二沉池之間的關系,可分為曝氣從曝氣池與二沉池之間的關系,可分為曝氣沉沉淀池合建式和分建式兩種淀池合建式和分建式兩種17.2.2 17.2.2 推流式反應器推流式反應器l 反應器呈長方廊道形。所謂推流,就是污水(混反應器呈長方廊道形。所謂推流,就是污水(混合液)從池的一端流入,在后繼水流的推動下,合液)從池的一端流入,在后繼水流的推動下,沿池長度流動,并從池的另一端流出池外。對這沿池長度流動,并從池的另一端流出池外。對這種類型反應器,在工藝、構造等方面,應考慮下種類型反應器,在工藝、構造
18、等方面,應考慮下列各項問題。列各項問題。(1 1)曝氣系統(tǒng)與空氣擴散裝置)曝氣系統(tǒng)與空氣擴散裝置采用鼓風曝氣系統(tǒng)時,傳統(tǒng)的作法是將空氣擴散采用鼓風曝氣系統(tǒng)時,傳統(tǒng)的作法是將空氣擴散裝置安裝在曝氣池廊道底部的一側,這樣的作法裝置安裝在曝氣池廊道底部的一側,這樣的作法可使水流在池內呈旋轉狀流動,提高氣泡與混合可使水流在池內呈旋轉狀流動,提高氣泡與混合液的接觸時間,因此,曝氣池廊道的寬深比一般液的接觸時間,因此,曝氣池廊道的寬深比一般要在要在2 2以下,多介于以下,多介于1.01.51.01.5之間。之間。推流式鼓風曝氣池空氣擴散裝置布置推流式鼓風曝氣池空氣擴散裝置布置形式與水流在橫斷面的流態(tài)形式與
19、水流在橫斷面的流態(tài)進水在池底一側在池底一側在池底兩側在池底兩側曝氣池壁空氣擴散裝置空氣擴散裝置空氣擴散裝置空氣擴散裝置出水進水曝氣池壁空氣干管推流式反應器推流式反應器l 如果曝氣池的寬度較大,則應考慮將空氣擴散裝如果曝氣池的寬度較大,則應考慮將空氣擴散裝置安設在廊道的兩側,也可按一定的形式,如相置安設在廊道的兩側,也可按一定的形式,如相互垂直的正交形式或呈梅花形交錯式均衡地布置互垂直的正交形式或呈梅花形交錯式均衡地布置在整個曝氣池底。在整個曝氣池底。l 采用表面機械曝氣裝置時,則沿池長在池中線每采用表面機械曝氣裝置時,則沿池長在池中線每隔一定距離設置一臺曝氣裝置,其間距則取決于隔一定距離設置一
20、臺曝氣裝置,其間距則取決于每臺曝氣裝置的服務面積。每臺曝氣裝置的服務面積。l 采用表面機械曝氣裝置時,混合液在曝氣池內的采用表面機械曝氣裝置時,混合液在曝氣池內的流態(tài),就每臺曝氣裝置的服務面積來講是完全混流態(tài),就每臺曝氣裝置的服務面積來講是完全混合,但就整體廊道而言又屬于推流。在這種情況合,但就整體廊道而言又屬于推流。在這種情況下,相臨兩臺裝置的旋轉方向應相反,否則兩臺下,相臨兩臺裝置的旋轉方向應相反,否則兩臺裝置之間的水流相互沖突,可能形成短路。裝置之間的水流相互沖突,可能形成短路。采用表面曝氣裝置的推流式曝氣池采用表面曝氣裝置的推流式曝氣池機械曝氣裝置曝氣池采用表面曝氣裝置的推流式曝氣池采
21、用表面曝氣裝置的推流式曝氣池機械曝氣裝置曝氣池曝氣池沿曝氣池廊道的長度,按每臺曝氣裝置的服務面積設隔墻,將曝氣池分為若干曝氣室,則每個曝氣室內的混合液都保持著獨立的完全混合流態(tài),而與相臨曝氣室的水流互無干擾,在這種情況下,曝氣裝置都可以保持同一的轉向。(2 2)曝氣池的數目及廊道的排列與組合)曝氣池的數目及廊道的排列與組合曝氣池的數目隨污水處理廠的規(guī)模而定,一般曝氣池的數目隨污水處理廠的規(guī)模而定,一般在結構上分成若干單元,每個單元包括一座或在結構上分成若干單元,每個單元包括一座或幾座曝氣池,每座曝氣池常由幾座曝氣池,每座曝氣池常由1 1個廊道或個廊道或2525個個廊道組成,見下圖。廊道組成,見
22、下圖。當廊道數為單數時,污水的進、出口分別位于當廊道數為單數時,污水的進、出口分別位于曝氣池的兩端;而當廊道數為雙數時,則位于曝氣池的兩端;而當廊道數為雙數時,則位于廊道的同一側。廊道的同一側。曝氣池的廊道組合曝氣池的廊道組合進水進水進水進水進水出水出水出水出水單廊道雙廊道三廊道四廊道五廊道n 如在曝氣池的進水與出水兩側,增設污水配水如在曝氣池的進水與出水兩側,增設污水配水渠道,中間并用中間渠道連通,見圖渠道,中間并用中間渠道連通,見圖17-617-6,則,則可以采用多種運行方式,進、出口的設置位置可以采用多種運行方式,進、出口的設置位置更為靈活多樣。更為靈活多樣。(3 3)曝氣池廊道的長度、
23、寬度和深度)曝氣池廊道的長度、寬度和深度曝氣池廊道的長度,主要根據污水處理廠所在曝氣池廊道的長度,主要根據污水處理廠所在地址的地形條件與總體布置而定。在水流運動地址的地形條件與總體布置而定。在水流運動方面則應考慮不產生短流,就此,長度可達方面則應考慮不產生短流,就此,長度可達100m100m,但以,但以5070m5070m之間為宜。之間為宜。長度(長度(L L)與池寬度()與池寬度(B B)之間以保持式)之間以保持式17-117-1關系關系為宜。為宜。L(510L(510)B B l 當空氣擴散裝置安設在廊道底部的一側時,池寬當空氣擴散裝置安設在廊道底部的一側時,池寬度與池深度(度與池深度(H
24、 H)之間宜于保持下式關系:)之間宜于保持下式關系:B=(12)HB=(12)Hl 在確定曝氣池的深度時,應考慮氧的利用率,此在確定曝氣池的深度時,應考慮氧的利用率,此外,池的深度與造價及動力費用密切相關。池深外,池的深度與造價及動力費用密切相關。池深大,有利于氧的利用,但造價與動力費用都將有大,有利于氧的利用,但造價與動力費用都將有所提高。反之,造價及運行費用降低,但氧的利所提高。反之,造價及運行費用降低,但氧的利用率也將降低。用率也將降低。l 此外,還應考慮土建結構和曝氣池的功能要求、此外,還應考慮土建結構和曝氣池的功能要求、允許占用的土地面積、能夠購置到的空壓機所具允許占用的土地面積、能
25、夠購置到的空壓機所具有的壓力等因素。有的壓力等因素。l 綜上所述,推流式曝氣池的深度必須綜合考慮上綜上所述,推流式曝氣池的深度必須綜合考慮上述各項因素,并進行經濟述各項因素,并進行經濟技術比較后確定。當技術比較后確定。當前我國對推流式曝氣池采用的深度多為前我國對推流式曝氣池采用的深度多為35m35m。(4 4)曝氣池內設橫向隔墻分室的問題)曝氣池內設橫向隔墻分室的問題在曝氣池內沿其長度設若干橫向隔墻,將曝氣在曝氣池內沿其長度設若干橫向隔墻,將曝氣池分為若干個小室,混合液逐室串聯(lián)流動,混池分為若干個小室,混合液逐室串聯(lián)流動,混合液在每個小室內呈完全混合式流態(tài),而從曝合液在每個小室內呈完全混合式流
26、態(tài),而從曝氣池整體來看則是推流式流態(tài)。氣池整體來看則是推流式流態(tài)。采取這種技術措施能夠產生以下效益:采取這種技術措施能夠產生以下效益: 消除混合液在曝氣池內的縱向混合,并使混消除混合液在曝氣池內的縱向混合,并使混合液在曝氣池的整體內形成真正的推流流態(tài);合液在曝氣池的整體內形成真正的推流流態(tài); 消除水流死角;消除水流死角; 處理水水質穩(wěn)定。處理水水質穩(wěn)定。橫向隔墻設置方式橫向隔墻設置方式 第一室隔墻的一端緊靠池壁,另一端則與第一室隔墻的一端緊靠池壁,另一端則與池壁之間留有一定的間距,逐室交替,混合池壁之間留有一定的間距,逐室交替,混合液在室內除完全混合外,還呈橫向流動;液在室內除完全混合外,還呈
27、橫向流動; 第一室的隔墻上端高出水面,下端則與池第一室的隔墻上端高出水面,下端則與池底之間留有間距,第二室則下端緊接池底,底之間留有間距,第二室則下端緊接池底,上端在水位之下,以后逐室交替,最后的小上端在水位之下,以后逐室交替,最后的小室必須是由底部出水?;旌弦涸谛∈覂龋冶仨毷怯傻撞砍鏊;旌弦涸谛∈覂?,除完全混合外,還呈上、下流動。完全混合外,還呈上、下流動。設有橫向隔墻分室的曝氣池設有橫向隔墻分室的曝氣池曝氣池二次沉淀池污泥泵站回流污泥系統(tǒng)二次沉淀池曝氣池回流污泥系統(tǒng)來自空壓機站的空氣來自空壓機站的空氣a)a)橫向流動橫向流動b)b)豎向流動豎向流動(5 5)曝氣池的頂部與底部)曝氣池
28、的頂部與底部n 為了使混合液在池內的旋轉流動能夠減少阻力,為了使混合液在池內的旋轉流動能夠減少阻力,并避免形成死角,將廊道橫剖面的并避免形成死角,將廊道橫剖面的4 4個角(墻頂個角(墻頂與墻腳)作成與墻腳)作成4545斜面。斜面。n 在曝氣池水面以上應在墻面上考慮在曝氣池水面以上應在墻面上考慮0.5m0.5m的超高。的超高。在池頂部隔墻上可考慮建成渠道狀,此渠道可在池頂部隔墻上可考慮建成渠道狀,此渠道可作為配水渠道使用,也可充作空氣干管的管溝,作為配水渠道使用,也可充作空氣干管的管溝,渠道上安設蓋板,作為人行道。渠道上安設蓋板,作為人行道。n 在池底部應考慮排空措施,按縱向留在池底部應考慮排空
29、措施,按縱向留22左右左右的坡度,并設直徑為的坡度,并設直徑為80100mm80100mm的放空管。此的放空管。此外,考慮到在活性污泥培養(yǎng)、馴化時周期排放外,考慮到在活性污泥培養(yǎng)、馴化時周期排放上清液的要求,根據具體情況在不同的高度設上清液的要求,根據具體情況在不同的高度設2323根排水管,管徑也是根排水管,管徑也是80100mm80100mm。(6 6)曝氣池的進水、進泥與出水設備)曝氣池的進水、進泥與出水設備u推流式曝氣池的進水口與進泥口均設于水下,推流式曝氣池的進水口與進泥口均設于水下,宜采用淹沒入流方式,以免形成短路,并設閘宜采用淹沒入流方式,以免形成短路,并設閘門,以調節(jié)流量。門,以
30、調節(jié)流量。u推流式曝氣池的出水,一般都采用溢流堰的方推流式曝氣池的出水,一般都采用溢流堰的方式,處理水流過堰頂,溢流入排水渠道式,處理水流過堰頂,溢流入排水渠道. .推流式曝氣池的進水、出水設備推流式曝氣池的進水、出水設備曝氣池進水口曝氣池壁出水槽溢流堰淹沒進水口a)a)曝氣池進水口曝氣池進水口b)b)曝氣池出水堰曝氣池出水堰曝氣池進水溢流堰曝氣池壁33第第17章章 好氧懸浮生長生物法好氧懸浮生長生物法17.1 17.1 基本工藝與分類基本工藝與分類 17.1.1 17.1.1 懸浮生長法基懸浮生長法基本工藝流程本工藝流程 17.1.2 17.1.2 懸浮生長生物懸浮生長生物法分類法分類17.
31、2 17.2 懸浮生長系統(tǒng)反應懸浮生長系統(tǒng)反應器器 17.2.1 17.2.1 反應器分類反應器分類 17.2.2 17.2.2 推流式反應器推流式反應器 17.2.3 17.2.3 完全混合反應完全混合反應器器 17.3 17.3 懸浮生長生物法的懸浮生長生物法的基本原理基本原理 17.3.1 17.3.1 凈化機理凈化機理 17.3.2 17.3.2 活性污泥的性質活性污泥的性質 17.3.3 17.3.3 凈化反應影響因凈化反應影響因素素17.4 17.4 懸浮生長系統(tǒng)生物懸浮生長系統(tǒng)生物反應動力學反應動力學 17.4.1 17.4.1 有機物去除動力有機物去除動力學學 17.4.2 1
32、7.4.2 有機物去除過程有機物去除過程17.2.3 17.2.3 完全混合反應器完全混合反應器n 完全混合式曝氣池多采用表面機械曝氣裝置,但完全混合式曝氣池多采用表面機械曝氣裝置,但也可以應用鼓風曝氣系統(tǒng)。也可以應用鼓風曝氣系統(tǒng)。n 在完全混合曝氣池中應當首推合建式完全混合曝在完全混合曝氣池中應當首推合建式完全混合曝氣沉淀池,簡稱曝氣沉淀池。氣沉淀池,簡稱曝氣沉淀池。n 其主要特點是曝氣反應與沉淀固液分離在同一的其主要特點是曝氣反應與沉淀固液分離在同一的處理構筑物內完成。處理構筑物內完成。n 曝氣沉淀池有多種結構形式,下圖所示為我國從曝氣沉淀池有多種結構形式,下圖所示為我國從7070年代廣泛
33、使用的一種形式。年代廣泛使用的一種形式。圓形曝氣沉淀池剖面示意圖圓形曝氣沉淀池剖面示意圖擋流板平臺出水槽曝氣管污泥回流區(qū)進水管放空管排泥管出水管曝氣區(qū)u曝氣沉淀池在表面上多呈圓形,偶見方形或多曝氣沉淀池在表面上多呈圓形,偶見方形或多邊形。曝氣沉淀池是由曝氣區(qū)、導流區(qū)和沉淀邊形。曝氣沉淀池是由曝氣區(qū)、導流區(qū)和沉淀區(qū)區(qū)3 3部分所組成部分所組成(1 1)曝氣區(qū))曝氣區(qū)考慮到表面機械曝氣裝置的提升能力,深度一考慮到表面機械曝氣裝置的提升能力,深度一般在般在4m4m以內為宜。曝氣裝置設于池頂部中央,以內為宜。曝氣裝置設于池頂部中央,并深入水下某一深度。污水從池底部進入,立并深入水下某一深度。污水從池底
34、部進入,立即與池內原有混合液完全混合,并與從沉淀區(qū)即與池內原有混合液完全混合,并與從沉淀區(qū)回流縫回流的活性污泥充分混合、接觸。回流縫回流的活性污泥充分混合、接觸。經過曝氣反應后的污水從位于頂部四周的回流經過曝氣反應后的污水從位于頂部四周的回流窗流出并流入導流區(qū)?;亓鞔暗拇笮】梢哉{節(jié),窗流出并流入導流區(qū)?;亓鞔暗拇笮】梢哉{節(jié),以調節(jié)流量以調節(jié)流量. .(2 2)導流區(qū))導流區(qū)位于曝氣區(qū)與沉淀區(qū)之間,其寬度通過計算確位于曝氣區(qū)與沉淀區(qū)之間,其寬度通過計算確定,一般在定,一般在0.6m0.6m左右。左右。內設豎向整流板,其作用是阻止從回流窗流入內設豎向整流板,其作用是阻止從回流窗流入的水流在慣性作用
35、下的旋流,并釋放混合液中的水流在慣性作用下的旋流,并釋放混合液中的氣泡,使水流平穩(wěn)地進入沉淀區(qū),為固液分的氣泡,使水流平穩(wěn)地進入沉淀區(qū),為固液分離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導流區(qū)的高度在離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導流區(qū)的高度在1.5m1.5m以上。以上。(3 3)沉淀區(qū))沉淀區(qū)n 位于導流區(qū)和曝氣區(qū)的外側,其功能是泥水分位于導流區(qū)和曝氣區(qū)的外側,其功能是泥水分離,上部為澄清區(qū),下部為污泥區(qū)。離,上部為澄清區(qū),下部為污泥區(qū)。n 澄清區(qū)的深度不宜小于澄清區(qū)的深度不宜小于1.5m1.5m,污泥區(qū)的容積,污泥區(qū)的容積,一般應不小于一般應不小于2h2h的存泥量。的存泥量。n 澄清的處理水沿設于四周的出流堰流出進入排澄清的處理
36、水沿設于四周的出流堰流出進入排水槽,出流堰多采用鋸齒狀的三角堰。水槽,出流堰多采用鋸齒狀的三角堰。n 污泥通過回流縫回流到曝氣區(qū),回流縫一般寬污泥通過回流縫回流到曝氣區(qū),回流縫一般寬0.150.20m0.150.20m。n 在回流縫上側設池裙,以避免死角。在污泥區(qū)在回流縫上側設池裙,以避免死角。在污泥區(qū)的一定深度設排泥管,以排出剩余污泥。的一定深度設排泥管,以排出剩余污泥。方形曝氣沉淀池方形曝氣沉淀池進水出水曝氣區(qū)沉淀區(qū)抽吸回流污泥管污水進水窗這種設備適用于規(guī)模較小的污水處理站。長方形曝氣沉淀池長方形曝氣沉淀池導流墻原污水從曝氣區(qū)的一側均勻地進入,處理水均勻地從沉淀區(qū)溢出。沉淀區(qū)曝氣區(qū)污泥回流
37、縫曝氣裝置分建式完全混合曝氣池分建式完全混合曝氣池出水槽進泥槽進水槽二次沉淀池曝氣池進水槽出水槽進泥槽42完全混合式曝氣池的優(yōu)缺點完全混合式曝氣池的優(yōu)缺點43第第17章章 好氧懸浮生長生物法好氧懸浮生長生物法17.1 17.1 基本工藝與分類基本工藝與分類 17.1.1 17.1.1 懸浮生長法基懸浮生長法基本工藝流程本工藝流程 17.1.2 17.1.2 懸浮生長生物懸浮生長生物法分類法分類17.2 17.2 懸浮生長系統(tǒng)反應懸浮生長系統(tǒng)反應器器 17.2.1 17.2.1 反應器分類反應器分類 17.2.2 17.2.2 推流式反應器推流式反應器 17.2.3 17.2.3 完全混合反應完
38、全混合反應器器 17.3 17.3 懸浮生長生物法的懸浮生長生物法的基本原理基本原理 17.3.1 17.3.1 凈化機理凈化機理 17.3.2 17.3.2 活性污泥的性質活性污泥的性質 17.3.3 17.3.3 凈化反應影響因凈化反應影響因素素17.4 17.4 懸浮生長系統(tǒng)生物懸浮生長系統(tǒng)生物反應動力學反應動力學 17.4.1 17.4.1 有機物去除動力有機物去除動力學學 17.4.2 17.4.2 有機物去除過程有機物去除過程17.3 17.3 懸浮生長生物法的基本原理懸浮生長生物法的基本原理17.3.1 17.3.1 凈化機理凈化機理在懸浮生長生物處理系統(tǒng)中,有機污染物從污在懸浮
39、生長生物處理系統(tǒng)中,有機污染物從污水中去除過程的實質就是有機污染物作為營養(yǎng)水中去除過程的實質就是有機污染物作為營養(yǎng)物質被活性污泥微生物攝取、代謝與利用的過物質被活性污泥微生物攝取、代謝與利用的過程,也就是所謂程,也就是所謂“活性污泥反應活性污泥反應”的過程。的過程。這一過程的結果是污水得到凈化,微生物獲得這一過程的結果是污水得到凈化,微生物獲得能量合成新的細胞,使活性污泥得到增長。這能量合成新的細胞,使活性污泥得到增長。這一過程是比較復雜的,它是由物理、化學、物一過程是比較復雜的,它是由物理、化學、物理化學以及生物化學等反應過程所組成。理化學以及生物化學等反應過程所組成。這一過程大致上是出下列
40、幾個階段所組成:這一過程大致上是出下列幾個階段所組成: (1 1)初期吸附去除)初期吸附去除在活性污泥系統(tǒng)內,在污水開始與活性污泥在活性污泥系統(tǒng)內,在污水開始與活性污泥接觸后的較短時間(接觸后的較短時間(5 530min30min)內,污水中)內,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即被大量去除,出現很高的的有機污染物即被大量去除,出現很高的BODBOD去除率。這種初期高速去除現象是由于去除率。這種初期高速去除現象是由于具有很強能力的活性污泥的吸附作用產生的,具有很強能力的活性污泥的吸附作用產生的,吸附作用包括物理吸附和生物吸附。吸附作用包括物理吸附和生物吸附?;钚晕勰嘤兄艽蟮谋砻娣e,可以達到活性污泥有著很大
41、的表面積,可以達到200010000m2/m3混合液?;钚晕勰啾砻嫔匣旌弦??;钚晕勰啾砻嫔细患罅康奈⑸?,在其外部覆蓋著多糖富集著大量的微生物,在其外部覆蓋著多糖類的粘質層。當其與污水接觸時,污水中呈類的粘質層。當其與污水接觸時,污水中呈懸浮和膠體狀態(tài)的有機污染物即被活性污泥懸浮和膠體狀態(tài)的有機污染物即被活性污泥所凝聚和吸附而得到去除,這一現象稱為所凝聚和吸附而得到去除,這一現象稱為“初期吸附去除初期吸附去除”作用。作用。這一過程進行較快,一般能夠在這一過程進行較快,一般能夠在30min30min內完成,內完成,BODBOD的去除率可達的去除率可達7070,它的速度取決于微生,它的速度取決
42、于微生物的活性程度和反應器內水力擴散程度與水動物的活性程度和反應器內水力擴散程度與水動力學的規(guī)律。力學的規(guī)律。前者決定活性污泥微生物的吸附、凝聚功能。前者決定活性污泥微生物的吸附、凝聚功能。后者則決定活性污泥絮凝體與有機污染物的接后者則決定活性污泥絮凝體與有機污染物的接觸程度。觸程度?;钚詮姷幕钚晕勰啵龖哂休^大的表面積外,活性強的活性污泥,除應具有較大的表面積外,它所處的增殖期也起作用,一般處在它所處的增殖期也起作用,一般處在“饑餓饑餓”狀態(tài)的內源呼吸期的微生物,其活性最強,吸狀態(tài)的內源呼吸期的微生物,其活性最強,吸附能力也強。附能力也強。被吸附在微生物細胞表面的有機物,在經過數被吸附在微
43、生物細胞表面的有機物,在經過數小時的曝氣后,才能夠相繼地被攝入微生物體小時的曝氣后,才能夠相繼地被攝入微生物體內,因此,被初期吸附去除的有機污染物的數內,因此,被初期吸附去除的有機污染物的數量是有一定限度的。量是有一定限度的。對此,回流污泥應進行足夠的曝氣,將貯存在對此,回流污泥應進行足夠的曝氣,將貯存在微生物細胞表面和體內的有機污染物充分地加微生物細胞表面和體內的有機污染物充分地加以代謝,使活性污泥微生物進入內源呼吸期,以代謝,使活性污泥微生物進入內源呼吸期,使其再生,提高活性。使其再生,提高活性。但如曝氣過分,活性污泥微生物自身氧化過分,但如曝氣過分,活性污泥微生物自身氧化過分,也會使初期
44、吸附去除的效果降低。也會使初期吸附去除的效果降低。(2 2)微生物的代謝)微生物的代謝存活在曝氣池內的活性污泥微生物,不斷地從其周存活在曝氣池內的活性污泥微生物,不斷地從其周圍的環(huán)境中攝取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作為營養(yǎng)加以圍的環(huán)境中攝取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作為營養(yǎng)加以攝取、吸收。攝取、吸收。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首先被吸附在有大量微生物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首先被吸附在有大量微生物棲息的活性污泥表面,并與微生物細胞表面接觸,棲息的活性污泥表面,并與微生物細胞表面接觸,在微生物透膜酶的催化作用下,透過細胞壁進入微在微生物透膜酶的催化作用下,透過細胞壁進入微生物細胞體內。生物細胞體內。小分子的有機物能夠直接
45、透過細胞壁進入微生物體小分子的有機物能夠直接透過細胞壁進入微生物體內,而如淀粉、蛋白質等大分子有機物,則必須在內,而如淀粉、蛋白質等大分子有機物,則必須在細胞外酶水解酶的作用下,被水解為小分子后再細胞外酶水解酶的作用下,被水解為小分子后再為微生物攝入細胞體內。被攝入細胞體內的有機污為微生物攝入細胞體內。被攝入細胞體內的有機污染物,在各種胞內酶,如脫氫酶、氧化酶等的催化染物,在各種胞內酶,如脫氫酶、氧化酶等的催化作用下,微生物對其進行代謝反應。作用下,微生物對其進行代謝反應。(2 2)微生物的代謝)微生物的代謝u微生物對一部分有機物進行氧化分解,最終形微生物對一部分有機物進行氧化分解,最終形成成
46、CO2和和H2O等穩(wěn)定的無機物質,并從中獲取合等穩(wěn)定的無機物質,并從中獲取合成新細胞物質所需要的能量,這一過程可用化成新細胞物質所需要的能量,這一過程可用化學方程下式表示。學方程下式表示。 式中,式中,CxHyOz表示有機污染物。表示有機污染物。u另一部分有機污染物被微生物用于合成新細胞,另一部分有機污染物被微生物用于合成新細胞,即合成代謝,所需能量取自分解代謝。這一反即合成代謝,所需能量取自分解代謝。這一反應過程可用方程下式表示:應過程可用方程下式表示:HOH2yCO酶)O2z4y(xOHC222zyx 酶5)O2z4y(xNHOHnC23zyxHO4)H(y2n5)CO(xNOHC2227
47、5u在曝氣池的末端,由于營養(yǎng)物質的缺乏,微在曝氣池的末端,由于營養(yǎng)物質的缺乏,微生物可能進入內源代謝反應,微生物對其自生物可能進入內源代謝反應,微生物對其自身的細胞物質進行代謝反應,其過程可用以身的細胞物質進行代謝反應,其過程可用以下化學式表示。下化學式表示。HNHO2nH5nCO酶5nONOHC3222275 微生物對有機物的分解代謝及微生物對有機物的分解代謝及合成代謝及其產物的模式圖合成代謝及其產物的模式圖p從圖中可以看出,無論是分解代謝還是合成代從圖中可以看出,無論是分解代謝還是合成代謝,都能夠去除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但產物謝,都能夠去除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但產物不同,分解代謝的產物是不
48、同,分解代謝的產物是CO2和和H2O,可直接可直接排入環(huán)境,而合成代謝的產物則是新生的微生排入環(huán)境,而合成代謝的產物則是新生的微生物細胞,并以剩余污泥的方式排出活性污泥處物細胞,并以剩余污泥的方式排出活性污泥處理系統(tǒng),對其需進行妥善處理,否則可能造成理系統(tǒng),對其需進行妥善處理,否則可能造成二次污染。二次污染。p美國污水生物處理專家麥金尼,對活性污泥微美國污水生物處理專家麥金尼,對活性污泥微生物在曝氣池內所進行的有機物氧化分解、細生物在曝氣池內所進行的有機物氧化分解、細胞質合成以及內源代謝三項反應,提出了如下胞質合成以及內源代謝三項反應,提出了如下圖所示的數量關系,可供參考。圖所示的數量關系,可
49、供參考。微生物三項代謝活動之間的數量關系微生物三項代謝活動之間的數量關系17.3.2 17.3.2 活性污泥的性質活性污泥的性質(1 1)活性污泥微生物的增殖與活性污泥的增長)活性污泥微生物的增殖與活性污泥的增長 在曝氣池內,活性污泥微生物對污水中有機污染物在曝氣池內,活性污泥微生物對污水中有機污染物的降解,其必然結果之一是微生物的增殖,而微生的降解,其必然結果之一是微生物的增殖,而微生物的增殖,實際上就是活性污泥的增長。這一現象物的增殖,實際上就是活性污泥的增長。這一現象對活性污泥處理系統(tǒng)有著非常重要實際的作用。對活性污泥處理系統(tǒng)有著非常重要實際的作用。 微生物在曝氣池內的增殖規(guī)律,是污水生
50、物處理程微生物在曝氣池內的增殖規(guī)律,是污水生物處理程技術人員應予以充分考慮和掌握的。技術人員應予以充分考慮和掌握的。 微生物的增殖規(guī)律,一般是用其增殖曲線來表示的。微生物的增殖規(guī)律,一般是用其增殖曲線來表示的。 增殖曲線所表示的是在某些關鍵性的環(huán)境因素,如增殖曲線所表示的是在某些關鍵性的環(huán)境因素,如溫度一定、溶解氧含量充足等條件下,營養(yǎng)物質一溫度一定、溶解氧含量充足等條件下,營養(yǎng)物質一次充分投加,微生物種群隨時間以量表示的增殖和次充分投加,微生物種群隨時間以量表示的增殖和衰減動態(tài)。衰減動態(tài)。在微生物學中,對純菌種的增殖規(guī)律,已進行在微生物學中,對純菌種的增殖規(guī)律,已進行過為數眾多的試驗研究工作
51、,并已取得一些較過為數眾多的試驗研究工作,并已取得一些較為成熟的結果。為成熟的結果。參與污水活性污泥處理過程的是多種屬微生物參與污水活性污泥處理過程的是多種屬微生物群體,其增殖規(guī)律較為復雜,但其增殖規(guī)律的群體,其增殖規(guī)律較為復雜,但其增殖規(guī)律的總趨勢,仍與純種微生物相同。純種微生物的總趨勢,仍與純種微生物相同。純種微生物的增殖曲線可作為活性污泥多種屬微生物群體增增殖曲線可作為活性污泥多種屬微生物群體增殖規(guī)律的范例。殖規(guī)律的范例。將活性污泥微生物在污水中接種,并在溫度適將活性污泥微生物在污水中接種,并在溫度適宜、溶解氧充足的條件下進行培養(yǎng),按時取樣宜、溶解氧充足的條件下進行培養(yǎng),按時取樣計量,即
52、可得出微生物數量與培養(yǎng)時間之間具計量,即可得出微生物數量與培養(yǎng)時間之間具有一定規(guī)律性的增殖曲線,見下圖。有一定規(guī)律性的增殖曲線,見下圖。微生物三項代謝活動之間的數量關系微生物三項代謝活動之間的數量關系對數增殖期減速增殖期內源呼吸期活性污泥濃度氧利用速度水的BOD濃度增長曲線的四個階段增長曲線的四個階段1 1)適應期)適應期l 亦稱延遲期或調整期。這是微生物培養(yǎng)的最初亦稱延遲期或調整期。這是微生物培養(yǎng)的最初階段,是微生物細胞內各種酶系統(tǒng)對新培養(yǎng)基階段,是微生物細胞內各種酶系統(tǒng)對新培養(yǎng)基環(huán)境的適應過程。在本階段初期微生物不裂殖,環(huán)境的適應過程。在本階段初期微生物不裂殖,數量不增加,但在質的方面卻開
53、始出現變化,數量不增加,但在質的方面卻開始出現變化,如個體增大,酶系統(tǒng)逐漸適應新的環(huán)境。如個體增大,酶系統(tǒng)逐漸適應新的環(huán)境。l 在適應期后期,酶系統(tǒng)對新環(huán)境已基本適應,在適應期后期,酶系統(tǒng)對新環(huán)境已基本適應,微生物個體發(fā)育也達到了一定的程度,細胞開微生物個體發(fā)育也達到了一定的程度,細胞開始分裂、微生物開始增殖。該期延續(xù)時間的長始分裂、微生物開始增殖。該期延續(xù)時間的長短,主要取決于污水的主成分和微生物對它的短,主要取決于污水的主成分和微生物對它的適應性。這對新投入處理的污水有著很重要的適應性。這對新投入處理的污水有著很重要的實際意義。實際意義。增長曲線的四個階段增長曲線的四個階段2 2)對數增值
54、期)對數增值期又稱增殖旺盛期。對數增殖期內一項重要的條又稱增殖旺盛期。對數增殖期內一項重要的條件是營養(yǎng)物質(有機污染物)非常充分,不成件是營養(yǎng)物質(有機污染物)非常充分,不成為微生物增殖的控制因素。微生物以最高速度為微生物增殖的控制因素。微生物以最高速度攝取營養(yǎng)物質,也以最高速度增殖。攝取營養(yǎng)物質,也以最高速度增殖。微生物細胞數按幾何級數增加,即微生物細胞數按幾何級數增加,即202122 23242n。此時活性污泥的增殖速度與時間呈。此時活性污泥的增殖速度與時間呈線性關系,為一常數值,其值即為直線的斜率。線性關系,為一常數值,其值即為直線的斜率。據此,對數增殖期又稱為據此,對數增殖期又稱為“等
55、速增殖期等速增殖期”。對數增值期對數增值期在對數增殖期內,衰亡的微生物量相對來說在對數增殖期內,衰亡的微生物量相對來說是較少的,在實際中可不予考慮。是較少的,在實際中可不予考慮。世代時間短的微生物,其增殖速度快,微生世代時間短的微生物,其增殖速度快,微生物的種屬不同、環(huán)境條件不同,其世代時間物的種屬不同、環(huán)境條件不同,其世代時間也有所不同,一般介于也有所不同,一般介于20min20min到數到數h h之間。之間。某些微生物的增殖世代時間某些微生物的增殖世代時間2Op微生物種屬微生物種屬名名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基溫度溫度/時代時間時代時間/min大腸桿菌大腸桿菌肉湯肉湯3717枯草桿菌枯草桿菌葡萄糖肉湯葡
56、萄糖肉湯252632極毛桿菌極毛桿菌肉湯肉湯3734巨大芽孢桿巨大芽孢桿菌菌肉湯肉湯3031增長曲線的四個階段增長曲線的四個階段3 3)減速增值期)減速增值期也稱穩(wěn)定期和平衡期。經對數增殖期,微生物大也稱穩(wěn)定期和平衡期。經對數增殖期,微生物大量繁衍、增殖,污水中的營養(yǎng)物質也被大量耗用,量繁衍、增殖,污水中的營養(yǎng)物質也被大量耗用,營養(yǎng)物質逐步成為微生物增殖的控制因素,微生營養(yǎng)物質逐步成為微生物增殖的控制因素,微生物增殖速度減慢,增殖速度幾乎和細胞衰亡速度物增殖速度減慢,增殖速度幾乎和細胞衰亡速度相等,微生物活體數達到最高水平,但卻也趨于相等,微生物活體數達到最高水平,但卻也趨于穩(wěn)定。穩(wěn)定。處于減
57、速增殖期的微生物細胞開始為本身積累貯處于減速增殖期的微生物細胞開始為本身積累貯存物質,如肝糖、脂肪粒、異染顆粒等。在該期存物質,如肝糖、脂肪粒、異染顆粒等。在該期末端,由于增殖的微生物活體數抵不上衰亡的數末端,由于增殖的微生物活體數抵不上衰亡的數量時,增殖曲線開始出現下降趨勢。減速增殖期量時,增殖曲線開始出現下降趨勢。減速增殖期的長短,取決于微生物種屬和環(huán)境條件。的長短,取決于微生物種屬和環(huán)境條件。增長曲線的四個階段增長曲線的四個階段4 4)內源呼吸(代謝)期)內源呼吸(代謝)期又稱衰亡期。此時污水中營養(yǎng)物質繼續(xù)下降,并又稱衰亡期。此時污水中營養(yǎng)物質繼續(xù)下降,并達到近乎耗盡的程度。微生物由于得
58、不到充足的達到近乎耗盡的程度。微生物由于得不到充足的營養(yǎng)物質,而開始利用自身體內儲存的物質或衰營養(yǎng)物質,而開始利用自身體內儲存的物質或衰死菌體,進行內源代謝以營生理活動。死菌體,進行內源代謝以營生理活動。在此期,多數細菌進行自身代謝而逐步衰亡,只在此期,多數細菌進行自身代謝而逐步衰亡,只有少數微生物細胞繼續(xù)裂殖,活菌體數大為下降,有少數微生物細胞繼續(xù)裂殖,活菌體數大為下降,增殖曲線呈顯著下降趨勢。在細菌形態(tài)方面,此增殖曲線呈顯著下降趨勢。在細菌形態(tài)方面,此時也多呈退化狀態(tài),并往往產生芽孢。時也多呈退化狀態(tài),并往往產生芽孢。從以上所述可見,決定污水中微生物活體數量從以上所述可見,決定污水中微生物
59、活體數量和增殖曲線上升、下降走向的主要因素是其周和增殖曲線上升、下降走向的主要因素是其周圍環(huán)境中營養(yǎng)物質量的多寡。這樣,通過對污圍環(huán)境中營養(yǎng)物質量的多寡。這樣,通過對污水中營養(yǎng)物質(有機污染物質水中營養(yǎng)物質(有機污染物質BODBOD)量的控)量的控制,就能夠控制活性污泥增長的走向和增殖曲制,就能夠控制活性污泥增長的走向和增殖曲線各期的延續(xù)時間。線各期的延續(xù)時間。以增殖曲線所反映的微生物增殖,亦即活性污以增殖曲線所反映的微生物增殖,亦即活性污泥增長規(guī)律,對活性污泥處理系統(tǒng)有著重要的泥增長規(guī)律,對活性污泥處理系統(tǒng)有著重要的實際意義。實際意義。(2 2)活性污泥絮凝體的形成)活性污泥絮凝體的形成p活
60、性污泥是懸浮生長生物處理技術的核心。在活性污泥是懸浮生長生物處理技術的核心。在活性污泥反應器活性污泥反應器曝氣池內形成發(fā)育良好的活曝氣池內形成發(fā)育良好的活性污泥絮凝體,是使活性污泥處理系統(tǒng)保持正性污泥絮凝體,是使活性污泥處理系統(tǒng)保持正常凈化功能的關鍵。常凈化功能的關鍵。p活性污泥絮凝體,也稱為生物絮凝體,其骨干活性污泥絮凝體,也稱為生物絮凝體,其骨干部分是由千萬個細菌為主體結合形成的通稱為部分是由千萬個細菌為主體結合形成的通稱為“菌膠團菌膠團”的團粒。的團粒。p菌膠團對活性污泥的形成及其各項功能的發(fā)揮菌膠團對活性污泥的形成及其各項功能的發(fā)揮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在它發(fā)育正常的條起著十分重要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業(yè)主主要合同范本
- 土方供應合同范本
- 公館購房合同范本
- 加入商場合作合同范本
- 農村柴火售賣合同范本
- 借用單位合同范本
- 個人頂賬房合同范本
- 單位裁員解聘合同范本
- 分體空調保養(yǎng)合同范本
- 勞務大工小工合同范本
- 經銷商轉戶證明范文
- DB23T 3761-2024 建設工程對水文監(jiān)測影響評價報告編制規(guī)程
- 眼科常見病臨床診療思維與實習指導智慧樹知到答案2024年浙江大學
- 《動物病原微生物菌(毒)種保藏管理實施細則》等4個技術規(guī)范性文件
- TSDDP 8-2024 新型無機磨石施工質量與驗收規(guī)范
- 2024年上半年教師資格證《初中英語》真題及答案
- 危重患者的體位管理
- 西南師大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教材分析
- 人教版(新起點)小學英語二年級下冊教案(全冊)
- GB 1002-2024家用和類似用途單相插頭插座型式、基本參數和尺寸
- 中醫(yī)備案診所污水、污物、糞便處理方案及周邊環(huán)境情況說明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