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證考試心理學內部試題_第1頁
教師資格證考試心理學內部試題_第2頁
教師資格證考試心理學內部試題_第3頁
教師資格證考試心理學內部試題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簡便易行,能夠獲得比較真實的材料的研究方法是a觀察法b實驗法c問卷調查法d經(jīng)驗總結法2首先提出教育心理學化思想的教育家是a夸美紐斯b裴斯泰洛齊c赫爾巴特d馮特3“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描述的是一種a刺激強化b刺激辨別c刺激泛化d操作4特別提倡發(fā)現(xiàn)學習的心理學家是a奧蘇伯爾b加涅c托爾曼d布魯納5動機歸因理論的主要提出者是a斯金納b馬斯洛c韋納d阿特金森6常常與活動的社會意義相聯(lián)系,持續(xù)作用時間比較長的學習動機是a廣泛性動機b狹隘性動機c近景性動機d遠景性動機7概念形成一般要經(jīng)歷抽象化階段、類化階段和a辨別b同化c具體化d泛化8人們常說的“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等反映的學習心理是a學習動機

2、b問題解決c學習遷移d學習策略9遷移的認知結構說的提出者是a桑代克b奧蘇伯爾c苛勒d賈德10下列不屬于組織策略的是a群集b概括c列提綱d形象聯(lián)想11利用“爬爬試吧”來記憶珠穆朗瑪峰的海拔高度(8848米)所運用的學習策略是a形象聯(lián)想b諧音法c概括d群集12下列pq4r閱讀理解策略中屬于元認知成分的是a預習b提問c反思d復習13認為問題解決就是通過一系列的操作達到目標的過程的問題解決理論是a試誤說b頓悟說c信息加工論d假設檢驗說14“助人為樂”、“艱苦樸素”屬于一個人的a道德b品德c道德性d道德行為15科爾伯格研究道德問題所采用的典型方法是a對偶故事法b現(xiàn)場實驗法c正直測驗法d兩難故事法l6在許

3、多人“起哄”的時候,平時文雅的學生也會表現(xiàn)得粗魯無禮,這種現(xiàn)象是a服從b從眾c去個性化d模仿17班集體建設中,最關鍵的因素是a規(guī)范和輿論b心理氣氛c目標和規(guī)范d士氣18一個注意和興趣集中于內部世界、比較孤僻的人其性格類型屬于a外傾型b內傾型c獨立型d順從型19關于性格與氣質的說法正確的是a性格與氣質水火不容b性格與氣質互相滲透、彼此制約c性格是天生的d氣質有好壞之分20自卑的人常表現(xiàn)出高傲和自吹自擂,從心理防衛(wèi)機制的角度看,這是a合理化b投射c否認d反向作用1被譽為美國教育心理學之父的心理學家是( )a桑代克b斯金納c霍爾d奧蘇伯爾2奧蘇伯爾做的“意向對保持學習材料的影響”研究使用的研究方法是

4、( )a觀察法b實驗室實驗法c自然實驗法d問卷調查法3布魯納認為學習的實質在于主動地形成( )a認知結構b認知地圖c認知建構d認知體系4下面所列不屬于桑代克提出的學習主律的是( )a準備律b練習律c效果律d定勢律5學生為了獲得教師的表揚而努力學習,這種學習動機屬于( )a正確的動機b錯誤的動機c內部動機d外部動機6學生之所以進行學習,是因為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得到獎賞、贊揚和優(yōu)秀的成績,這種觀點出自動機的( )a強化理論b成就動機理論c歸因理論d需要理論7視覺映像一般在1秒以內消失,這是一種( )a瞬時記憶b短時記憶c長時記憶d工作記憶8把分解動作、或者動作單元變成程序性動作的動作技能學習階段稱

5、為( )a認知階段b聯(lián)結階段c自動化階段d動作定向階段9遷移的經(jīng)驗泛化說的提出者是( )a苛勒b桑代克c奧蘇伯爾d賈德10遺忘的一般規(guī)律是( )a先快后慢b先慢后快c一樣快慢d先少后多11小學生解應用題的解析策略一般包括“提、判、選、找”幾步,其中“選”是指( )a選擇問題b選擇算法c選擇公式d選擇條件12下列理論強調解決問題時從整體把握全部問題情境和認知結構的豁然改組的是( )a試誤說b頓悟說c信息加工論d假設檢驗說13人們在進行善惡評價或考慮該不該行動時,總要產(chǎn)生種種情緒體驗,或激動、振奮,或憤慨、失望等。這些情緒體驗是( )a道德b道德觀念c道德性d道德感14個人對他人情緒、情感狀態(tài)的感知與體驗是( )a道德感b價值感c道德意志力d移情15關于競爭與合作產(chǎn)生的心理效應,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競爭容易使成員產(chǎn)生消極情緒b合作易使成員產(chǎn)生積極情緒c競爭中成員缺乏有效的信息溝通d合作中成員不可能有很強的動機16群體中占優(yōu)勢的態(tài)度和情感的綜合表現(xiàn)是( )a輿論b心理氣氛c內聚力d士氣17一般認為,智力落后者智商得分在( )a100以下b80以下c70以下d60以下18兒童在失敗和錯誤面前,給自己找一個合理的冠冕堂皇的解釋以自欺欺人,這種心理防衛(wèi)機制是( )a合理化b投射c否認d反向作用l9過度的應激狀態(tài)使人的記憶、思維能力都降低,這反映了應激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