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小班幼兒的“泛靈”世界_第1頁
走進小班幼兒的“泛靈”世界_第2頁
走進小班幼兒的“泛靈”世界_第3頁
走進小班幼兒的“泛靈”世界_第4頁
走進小班幼兒的“泛靈”世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走進小班幼兒的走進小班幼兒的“泛靈泛靈”世界世界講座人:陳依玲1、在教學實踐中,注意細心觀察,勤于思考,就自己體驗較深又感興趣的地方觸發(fā)靈感,加以提煉。2、通過認真閱讀書刊雜志,在綜合、借鑒別人科研成果的基礎上,受到有關論點和問題的啟示,發(fā)現(xiàn)論題,總結經(jīng)驗,推陳出新,發(fā)表自己與眾不同的見解。3、加強平時的積累。加強資料、知識、經(jīng)驗的積累。4、案例背景(概述,定義)、案例描述(生動形象)、案例分析(分析問題具體、細致)、案例反思(小論文、理論與實踐)小班幼兒會把一切東西都視為有生命、有思想感情和活動能力的。因此,我們??吹竭@個時期的孩子與布娃娃“聊天”,與玩偶“講話”。一、案例背景:一、案例背景

2、: 瑞士著名的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幼兒期的孩子,特別是三四歲的孩子普遍存在一種獨特的心理現(xiàn)象泛靈心理。泛靈心泛靈心理,就是這個時期的孩子把所有的事物都視為有生命和有意向理,就是這個時期的孩子把所有的事物都視為有生命和有意向的東西的一種心理傾向。的東西的一種心理傾向。 幼兒的“泛靈心理”是一種意識發(fā)展不充分的表現(xiàn)。我們在利用“泛靈心理”進行教育的同時,還應指導孩子學會人物識辨、物物識辨,促進孩子從本質上去認識事物,不斷提高他們的認識能力。二、案例描述:二、案例描述:案例一:案例一:鏡子睡著了鏡子睡著了 這個星期準備上一節(jié)健康課,于是讓孩子帶小鏡子來,觀察孩子們的牙齒,浩宇是一個十分好動的男孩子,

3、喜歡新鮮的事物,尤其是自己從家里帶了的寶貝,就更加稀罕了,一有時間就跑到老師桌子那里拿著鏡子玩,一手拿著梳子,一手拿著鏡子,有模有樣的享受著梳頭的樂趣,由于太喜歡了,他回家之前怎么都不肯把鏡子留在學校,最后老師想了一個辦法,手指擺了一個“噓”的手勢,小家伙被吸引了,于是繼續(xù)說下去,“聽,你有沒有聽到打呼的聲音,原來今天小鏡子玩累了,已經(jīng)睡著了,那浩宇累了要睡覺,那小鏡子累了也要休息的,對嗎?”“恩,對!”“那我們讓他好好休息明天再陪它一起玩,好嗎?”“恩,那好吧!”他輕輕對著小鏡子說,“小鏡子等你休息好了,我明天再找你玩!”于是,便高高興興的牽著爸爸的手回家了!案例二:案例二: “小椅子小椅子

4、” 都怪你都怪你 活動結束了,孩子們有序的排著隊去上廁所、喝水,就在這時,只聽“咣”的一聲,不安分的浩宇連人帶椅子的摔在了地板上, 他摸著頭氣憤的叫到,“哼,都怪你,都怪你!”時不時還拍兩下小椅子,當時我是又好氣又好笑,我走到他面前煞有其事地說:“你聽誰在哭啊?”他立即安靜了下來,看著老師在自己的椅子旁蹲下,摸著椅子的腿,自言自語的說:“小椅子,你的腿疼嗎?”?!皢杼?!我不要浩宇做朋友了。” “浩宇怎么辦?你砸了小椅子,把它的腿砸疼了,小椅子要離開你了!?!?這時,浩宇突然意識到自己不想離開小椅子,走了過來,輕輕地說“小椅子對不起,不要離開我,我給你揉揉吧,我下次不這樣了?!睆拇艘院螅朴羁偸?/p>

5、輕拿輕放小椅子。案例三:案例三:我和小白兔一起吃午餐我和小白兔一起吃午餐 每次午餐,浩宇總喜歡站起來,一會兒玩玩勺子,一會跑去玩玩具,而且只吃葷菜不吃蔬菜。有小朋友帶來一只可愛的小白兔,大家都很喜歡,浩宇也不例外。午餐了,小朋友都吃飯了。我卻把浩宇帶到了小白兔前,我對小白兔說:“小白兔,我們要吃飯了,你肚子餓嗎?”“是呀,我好餓啊!”“哦,你也餓了。我請你吃青菜把?!蔽疫呎f邊把碧綠的青菜放在小白兔面前,小白兔低下頭吃了起來。我走開了,讓浩宇一人繼續(xù)留在那里看小白兔吃青菜。過了一會兒,浩宇跑來告訴我:“小白兔吃了很多青菜。”我問:“是你喂小白兔吃的嗎?”“不是的。小白兔是這樣吃的。”浩宇邊說邊學

6、做小白兔低頭吃的樣子?!拔胰枂栃“淄贸燥柫藳]有?!蔽易叱鋈?,佯裝去問小白兔,回來對浩宇說:“小白兔說它吃飽了,今天的青菜特別好吃。他還問你吃了嗎?”浩宇看看我,顧不上回答,端上飯碗,拿起了飯勺,走到小白兔的面前,一口飯一口菜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三、案例分析:三、案例分析:有人說幼兒是情感的俘虜,在他們的生活中充滿著情緒色彩。案例一中孩子很喜歡小鏡子,卻因為得不到小鏡子而不肯回家,這時教師利用了這一點,發(fā)揮出自己的想象力,巧妙的將鏡子擬人化,利用小鏡子“睡著”的情景,激發(fā)孩子的同情心使他產(chǎn)生情感的共鳴,讓他理解、懂得關心小鏡子,同時也成功轉換了孩子不情愿心理,從而開開心心的回家。案例二中孩子把

7、椅子弄倒之后,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坐姿的錯誤才使自己跌倒,而是反過來怪小椅子把他弄到的。由這不難想到,孩子摔倒或者踩到東西滑到,家長就是這么指使孩子或幫孩子去“打”或“罵”那將其絆倒的物體者。 由于受泛靈心理的影響,一般的孩子都會在“懲罰”物體而獲得“報仇”后,逐漸恢復內(nèi)心的平衡。這種做法是一種推卸責任的行為,這不利于他們的責任感形成。小班幼兒年齡小,生活閱歷太少,沒有生活經(jīng)驗,他們多半是從事物表面的形狀去認識事物、認識別人的。這時由于老師利用“泛靈”心理,及時地將他們憐愛生靈的情感轉移到現(xiàn)實生活中,這樣一下子讓浩宇似乎明白了許多,應該是自己做錯了,使他欣然接受,并養(yǎng)成了物品輕拿輕放的良好習慣。

8、人如同水中的魚群群居群嬉一樣,也時時參照周邊的人們:互相觀察、互相模仿。幼兒更需要一種歸屬感和獲得認可、接受的愿望,而模仿可以滿足他們的這種愿望。案例三中在培養(yǎng)幼兒生活習慣中教師有針對性地為選擇了“小白兔自己吃青菜”作為浩宇自己吃飯的參照物,讓浩宇養(yǎng)成獨立進餐、不挑食的生活習慣。四、案例反思:四、案例反思:(一)巧用泛靈心理,抓住時機實施擬人化教育(一)巧用泛靈心理,抓住時機實施擬人化教育 孩子是好奇的,在孩子心目中,一切東西都是有生命、有思想感情的活物。老師應善于將物“擬人化”以激發(fā)孩子的泛靈心理,使之產(chǎn)生移情心理,進而理解和形成相應的良好習慣。例如,在案例二“小椅子”都怪你中教師捕捉時機,

9、以“椅子”的口吻與幼兒對話,泛起他對“椅子受傷”的同情感,從而間接地使他懂得要輕拿輕放物品道理。因此,在幼兒良好生活習慣的培養(yǎng)中,教師要隨時隨地仔細觀察,善于捕捉生活中幼兒不良的和良好的生活習慣,加以“泛靈”化,激發(fā)他們的情感,獲得良好生活習慣的經(jīng)驗。(二)妙用泛靈心理,促進幼兒良好生活習慣的習得(二)妙用泛靈心理,促進幼兒良好生活習慣的習得。 培養(yǎng)小班幼兒良好生活習慣不是一個幼兒被動地接受外界影響的過程,而是一個與周圍環(huán)境主動、積極地發(fā)生相互作用的過程。作為教師,我們要充分了解幼兒,尊重及呵護幼兒的主動參與的興趣,讓幼兒自由地、主動地、愉快地去探索、解決他們在真實生活中遇到的難題。在培養(yǎng)幼兒

10、良好的生活習慣的過程中,教師營造既愉快又有感情的氛圍,擺脫簡單枯燥的說教,運用幼兒的泛靈心理,激發(fā)他們的內(nèi)心情感,將生活習慣的內(nèi)容轉化為幼兒自身的興趣和需要,充分調動每個幼兒參與活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例如,我和小白兔一起吃午餐案例中,浩宇小朋友看了小白兔吃青菜以后,就自覺地安靜地進餐了,也不挑食了。因此,利用泛靈心理,能有效地促進幼兒主動地習得。我們應相信幼兒,克服說教,及時地加以“泛靈”心理的引導,使他產(chǎn)生心理認同,主動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三)善用泛靈心理,既保護幼兒自尊心,又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社會性情感。三)善用泛靈心理,既保護幼兒自尊心,又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社會性情感。 幼兒的情感脆弱,如果直

11、接地糾正幼兒的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往往會傷害他們自尊心。如案例 “小椅子” 都怪你中,教師如果面對幼兒表現(xiàn)出的一些不合規(guī)范的錯誤行為,采用批評、指責的方法,會使幼兒產(chǎn)生自卑、消極沮喪的心理或逆反心理,善用“泛靈”心理創(chuàng)設特定的情景,使他們對自己的行為習慣作出主動的調整,能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很好地保護幼兒的自尊心。而且從孩子的視角去看待事情,告訴他道理,將物擬人化以激發(fā)孩子的泛靈心理,使之產(chǎn)生移情心理,進而理解和形成相應的良好習慣。比如,案例一鏡子睡著了中的小鏡子因為累了睡著后,幼兒懂得同情、理解,產(chǎn)生了積極的社會性情感。(四)泛靈心理促進著幼兒想象力的發(fā)展。(四)泛靈心理促進著幼兒想象力的發(fā)

12、展。 利用了泛靈論的擬人化,提高了幼兒想象力,豐富了創(chuàng)新思維,有利于孩子在美術、語言等多種領域里的學習,可謂是一舉多得。如案例一中把小鏡子想象成在睡覺,案例二中把小椅子想象成哭了的動態(tài),案例三中把小兔子想象成會說話。“泛靈心理”是可愛的、更是幸福的,讓想象把生命闡述的更加美好。(五)不過度利用泛靈心理,引起幼兒不正確的模仿。(五)不過度利用泛靈心理,引起幼兒不正確的模仿。 小班的孩子的思維來自于實物和直觀的形象,往往從事物的表面形象來認識事物,他們的思維要通過成人的啟發(fā)誘導,在具體活動中才能逐步發(fā)展。他們好模仿,成人的言談舉止、行為習慣都是他們學習模仿的榜樣。部分家長在家,孩子不小心撞傷了,不是教育孩子應該怎么保護自己,而是指使孩子或幫孩子去“打”或“罵”那將其撞到的物體。有意無意的利用孩子的泛靈心理,來為其行為的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