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單元:《遺傳的物質基礎與遺傳規(guī)律》知識點歸納梳理(學生閱讀材料)_第1頁
第五單元:《遺傳的物質基礎與遺傳規(guī)律》知識點歸納梳理(學生閱讀材料)_第2頁
第五單元:《遺傳的物質基礎與遺傳規(guī)律》知識點歸納梳理(學生閱讀材料)_第3頁
第五單元:《遺傳的物質基礎與遺傳規(guī)律》知識點歸納梳理(學生閱讀材料)_第4頁
第五單元:《遺傳的物質基礎與遺傳規(guī)律》知識點歸納梳理(學生閱讀材料)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作者xxxx-日期xxxx第五單元:遺傳的物質基礎與遺傳規(guī)律知識點歸納梳理(學生閱讀材料)【精品文檔】第五單元 生物的遺傳、變異與進化(包括遺傳的物質基礎、遺傳規(guī)律、伴性遺傳、細胞質遺傳、基因突變、染色體變異、現(xiàn)代進化理論)1DNA是遺傳物質(1)知識圖解(2)誤區(qū)警示格里菲思的體內轉化實驗只提出“S型細菌體內有轉化因子”,并沒有具體證明哪種物質是遺傳物質。最終證明DNA是遺傳物質的是艾弗里。格里菲思實驗第4組小鼠體內分離出的細菌和艾弗里DNA+R型活菌培養(yǎng)基上生存的細菌都是R型和S型都有,但是R型多。,兩次用到大腸桿菌,第一次是對噬菌體進行同位素標記(因病毒繁殖時合成核酸和蛋白質的原料都只

2、能來自于宿主細胞,所以要得到含32P的噬菌體,必須先用含32P的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細菌),第二次是將帶標記元素的噬菌體與沒有標記的大腸桿菌進行混合培養(yǎng),觀察同位素的去向。S型菌DNA重組到R型菌DNA分子上,使R型菌轉化為S型菌,這是一種可遺傳的變異,這種變異屬于基因重組。(3)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中少量放射性出現(xiàn)的原因分析用32P標記實驗時,上清液中也有一定的放射性的原因有二:一是保溫時間過短,有一部分噬菌體沒有侵染到大腸桿菌細胞內,經離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使上清液出現(xiàn)放射性;二是從噬菌體和大腸桿菌混合培養(yǎng)到用離心機分離,這一段保溫時間過長,噬菌體在大腸桿菌內增殖后釋放子代,經離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也

3、會使上清液放射性含量升高。用35S標記實驗時,沉淀物中出現(xiàn)少量放射性的原因:可能由于攪拌不充分,有少量35S的噬菌體蛋白質外殼吸附在細菌表面,隨細菌離心到沉淀物中,使沉淀物中出現(xiàn)少量的放射性。(4)生物體內的遺傳物質生物類型核酸種類遺傳物質核苷酸種類含氮堿基種類有細胞結構生物原核生物DNA和RNADNA8種:4種脫氧核苷酸和4種核糖核苷酸5種:A、T、C、G、U真核生物DNA和RNADNA5種:A、T、C、G、U無細胞結構生物DNA病毒DNADNA4種脫氧核苷酸4種:A、T、C、GRNA病毒RNARNA4種核糖核苷酸4種:A、C、G、U即:病毒的遺傳物質是DNA或RNA ;具有細胞結構的生物體

4、內既有DNA也有RNA,都以DNA作為遺傳物質。所以說DNA是主要遺傳物質2DNA的粗提取與鑒定(1)步驟:提取血細胞核物質(蒸餾水漲破)溶解(2 mol/L的NaCl)過濾取濾液(除雜質)析出(滴蒸餾水,降NaCl濃度至0.14 mol/L)過濾、取含DNA的粘稠物再溶解(2 mol/L的NaCl)過濾取濾液進一步提純(體積分數(shù)為95%的冷卻酒精)鑒定(二苯胺沸水浴加熱)。(2)原理、方法和目的基本原理方法目的DNA在不同濃度的NaCl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最低溶于NaCl溶液中并稀釋NaCl溶液為2mol/L時,DNA溶解,而部分蛋白質發(fā)生鹽析而生成沉淀,通過過濾可除去部分蛋白質及不溶于N

5、aCl溶液的雜質當NaCl溶液稀釋至0.14 mol/L時,DNA析出,過濾可除去溶于NaCl中的部分蛋白質和其他雜質DNA不溶于酒精溶液加入冷卻酒精(95%)DNA析出,除去溶于酒精的蛋白質DNA可被二苯胺染成藍色加入二苯胺,并沸水浴鑒定DNA3DNA的組成單位、分子結構和結構特點DNA分子的結構特點單脫氧核苷酸經磷酸二酯鍵連接成脫氧核苷酸長鏈兩條脫氧核苷酸長鏈反向平行由氫鍵連接成雙鏈DNA分子堿基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進行配對,堿基對由氫鍵連接起來。即:G C;A T。兩條鏈形成規(guī)則的雙螺旋結構雙鏈結構的外側由磷酸和脫氧核糖交替排列形成骨架,堿基排在雙鏈的內側一條鏈的堿基排列順序一旦確定,另

6、一條鏈的堿基排列順序也隨之確定理論上鏈上堿基的排列順序是任意的,這構成了DNA分子的多樣性DNA的堿基對排列順序貯藏著生物遺傳信息,DNA分子的多樣性是生物多樣的根源123456784n種(磷酸二酯鍵-用限制性核酸內切酶處理可切斷,用DNA連接酶處理可連接;堿基對之間的化學鍵為氫鍵,可用解旋酶斷裂,也可加熱斷裂。)4DNA分子的復制解旋:利用細胞提供的能量,在解旋酶的作用 下,兩條螺旋的雙鏈解開。合成子鏈:以DNA分子的兩條母鏈為模板,在DNA聚合酶等酶的作用下,利用細胞中游離的4種脫氧核苷酸為原料,按堿基互補配對原則合成互補的子鏈。形成子代DNA:每條新鏈(子鏈)與其對應的模板鏈(母鏈)盤繞

7、成雙螺旋結構(半保留復制)。1個DNA分子復制n次,產生子代DNA分子數(shù)為2n個,其中:含母鏈的DNA數(shù)為2個;含子鏈的DNA數(shù)為2n個;不含母鏈的DNA數(shù)為2n-2個。若DNA分子含某堿基m個,如該DNA分子進行n次復制,則共需消耗該堿基數(shù)為m×(2n-1);如進行第n次復制,需消耗該堿基數(shù)為m×(2n-1)-m×(2n-1-1)= m×2n-1。5.DNA半保留復制的實驗證明15N(重鏈)15N(重鏈)15N(重鏈)14N(輕鏈)從每一代DNA分子中取等量的DNA進行氯化銫密度梯度離心重帶輕帶中間帶全輕半重半輕半重半輕全重親代代代低高氯化銫密度DNA

8、帶6DNA中堿基數(shù)量的計算(了解)規(guī)律1:在雙鏈DNA分子中,互補堿基兩兩相等,A=T,C=G,A+G=C+T,即嘌呤堿基總數(shù)等于嘧啶堿基總數(shù)。A1=T2、T1=A2、C1=G2、G1=C2.規(guī)律2:在雙鏈DNA分子中,互補的兩堿基之和(如A+T或C+G)占全部堿基的比例等于其任何一條單鏈中這兩種堿基之和占該單鏈中堿基數(shù)的比例。A+T=A1+T1=A2+T2=n%。(單雙鏈轉化公式)【例】下列對雙鏈DNA分子的敘述,哪項是不正確的 ( D )G的數(shù)目為C的2倍,則另一條鏈G的數(shù)目為CA和T的數(shù)目相等,則另一條鏈A和T的數(shù)目也相等 ATGC=1234,則另一條鏈相應堿基比為2143GT=12,另

9、一條鏈的CA=21(解釋:CA=12才是正確)【例】一個DNA分子的一條鏈上,腺嘌呤比鳥嘌呤多40%,兩者之和占DNA分子堿基總數(shù)的24%,則這個DNA分子的另一條鏈上,胸腺嘧啶占該鏈堿基數(shù)目的 ( )A.44% B.24% C.14% D.28%解析: A1、G1分別表示一條鏈上腺嘌呤和鳥嘌呤的數(shù)目,T2表示另一條鏈中胸腺嘧啶數(shù)目,A1+G1占DNA分子堿基總數(shù)的24%,即(A1+G1)/(A+T+G+C)= 24%.由于A1+G1+C1+T1=1/2(A+T+G+C),A1+G1占本鏈堿基總數(shù)的48%。又A1=(1+40%)G1,由以上分析可解得A1=28%,G1=20%。根據(jù)堿基互補配對

10、原則T2=A1=28%。 【例】在一個DNA分子中,腺嘌呤與胸腺嘧啶之和占全部堿基數(shù)目的54%,其中一條鏈中鳥嘌呤、胸腺嘧啶分別占該鏈堿基總數(shù)的22%和28%,則由該鏈轉錄的信使RNA中鳥嘌呤占堿基總數(shù)的:A.24%B.22% C.26% D.23%解析: 雙鏈DNA中,A+T占全部堿基總數(shù)的54%,則一條單鏈中A1+T1= 54%,按下面的圖示分析: 7遺傳的中心法則圖示中的是遺傳物質為DNA的生物信息流動方向。圖示中的是RNA病毒的信息流動方向,如車前草病毒。圖示中的是逆轉錄病毒的信息流動方向,如HIV。8DNA復制、轉錄、翻譯的比較比較內容DNA復制轉錄翻譯時期間期(DNA復制時)整個個

11、體發(fā)育過程中場所細胞核(線粒體、葉綠體)細胞核(線粒體、葉綠體)核糖體模板解開螺旋的DNA的兩條母鏈DNA分子的一條鏈mRNA原料4種脫氧核苷酸4種核糖核苷酸氨基酸條件解旋酶+DNA聚合酶、能量RNA聚合酶+解旋酶、能量酶、能量、tRNA產物子代DNARNA多肽(或蛋白質)過程DNADNADNARNARNA蛋白質9相關結論性語句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基因在染色體上呈線性排列,染色體是基因的主要載體(葉綠體和線粒體中的DNA上也有基因存在)。 遺傳信息是指基因(或DNA)上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 遺傳密碼是指信使RNA上的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順序。 密碼子是指信使RNA上的決定一個氨基酸的三

12、個相鄰的堿基。信使RNA上四種堿基的組合方式有64種,其中,決定氨基酸的有61種,3種是終止密碼子。 反密碼子是指轉運RNA上能夠和它所攜帶的氨基酸的密碼子配對的三個堿基,由于決定氨基酸的密碼子有61種,所以,反密碼子也有61種。 基因的表達是通過DNA控制蛋白質的合成來實現(xiàn)的,包括轉錄和翻譯兩個過程。 10基因的結構及控制蛋白質的合成RNA聚合酶結合位點非編碼區(qū)編碼區(qū)非編碼區(qū)原核生物基因的結構放大基因控制蛋白質的合成TGCATGCATGCAACGTACGTACGTUGCACGUACGUACGUAUGCAUGCA蘇酪精纈轉錄翻譯基因(編碼區(qū))mRNAtRNA蛋白質(多肽)轉錄RNA聚合酶結合位

13、點非編碼區(qū)編碼區(qū)非編碼區(qū)外顯子外顯子內含子內含子外顯子ABCDE真核生物基因的結構轉錄ABCDEACE加工翻譯初級RNAmRNA蛋白質(多肽)基因控制蛋白質的合成11基因和基因結構(1)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基因結構的區(qū)別 原核細胞:編碼區(qū)是連續(xù)的、不間隔的(或編碼區(qū)無外顯子與內含子之分)。 真核細胞:編碼區(qū)是間隔的、不連續(xù)的(或編碼區(qū)有外顯子與內含子之分)。(2)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細胞結構的區(qū)別-原核細胞無核膜包圍的成型的細胞核。(3)基因中某一個堿基對的改變(基因突變)不一定導致生物性狀改變的原因? 一種氨基酸可能對應多種密碼子;發(fā)生突變的位點可能為非編碼區(qū)或內含子;顯性純合體中一個顯性基因突

14、變?yōu)殡[形基因;(4)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狀直接控制:基因控制蛋白質分子結構從而直接影響性狀。間接控制:基因控制酶的合成來控制代謝過程從而控制生物性狀。12基因工程的基本內容基因工程三大工具-限制性內切酶(簡稱:限制酶)+DNA連接酶+運載體;基因工程四大步驟:提取目的基因目的基因與運載體結合將目的基因導入受體細胞目的基因的檢測和表達。真核生物的目的基因一般用人工合成法(逆轉錄法+逆推合成法),鳥槍法只能提取原核生物的基因(因為真核細胞的基因中含有不表達的DNA片段)。將運載體與目的基因結合時,必須用同一種限制酶將兩者切割,以產生相同的黏性末端。運載體(A)與目的基因(B)具有相同的黏性末端,結合的

15、方式有多種:A與A結合,A與B結合,B與B結合,而我們需要的是A與B結合的類型。目的基因在受體細胞中的存在與表達是有區(qū)別的:目的基因被受體細胞攝取是表達的前提,但被攝取并不意味著表達。目的基因能否得到表達,決定于導入受體細胞后,該受體細胞中的RNA聚合酶能否識別該目的基因編碼區(qū)上游非編碼區(qū)內的RNA聚合酶結合位點。即基因能否表達取決于非編碼區(qū),蛋白質結構是否改變取決于編碼區(qū)或外顯子?;蚬こ淌窃贒NA分子水平上對生物進行定向改造,賦予其新的遺傳特性,打破了不同物種間的生殖隔離?;蚬こ桃l(fā)的生物變異類型為基因重組。限制性內切酶和DNA連接酶都作用于磷酸二酯鍵,不同的是限制性內切酶打開此鍵,而D

16、NA連接酶使其重新形成。13目的基因的檢測與表達:  檢測目的檢測依據(jù)檢測方法目的基因的導入目的基因是否已被導入受體細胞依據(jù)受體細胞是否具有運載體所特有的“標記基因”所控制的性狀常用選擇培養(yǎng)基:如運輸目的基因的運載體含有抗四環(huán)素基因,目的基因導入成功與否,主要看受體細胞能否在含有四環(huán)素的培養(yǎng)基上生長。目的基因的表達目的基因是否已完成表達依據(jù)受體細胞是否表現(xiàn)出“目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狀受體細胞是否變現(xiàn)出特定性狀;受體細胞是否表達出“目的基因”相對應的蛋白質。14.基因分離規(guī)律的理解及應用(1)理解遺傳學基本概念及相互關系雜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體間互相交配。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體間互相交

17、配。(提醒:植物體自花受粉和雌、雄異花的同株受 粉,屬于自交。) 測交:雜種F1與隱性純合子雜交。 正交和反交:相對而言的,正交中父方和母方分別是反交中的母方和父方。相對性狀:同種生物同一性狀的不同表現(xiàn)類型。顯性性狀:具有相對性狀的純種親本雜交,F1表現(xiàn)出來的那個親本性狀。隱性性狀:具有相對性狀的純種親本雜交,F(xiàn)1未表現(xiàn)出來的那個親本性狀。(提醒:隱性性狀不是不表現(xiàn)的性狀,而是指F1未表現(xiàn)的性狀。)性狀分離:在雜種后代中,同時出現(xiàn)顯性性狀和隱性性狀的現(xiàn)象,在遺傳學上叫做性狀分離。等位基因:在遺傳學上,把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的相同位置上,控制著相對性狀的基因,叫做等位基因。具有等位基因的個體一定是

18、雜合子。顯性基因:控制顯性性狀的基因,用大寫英文字母表示,寫在前面。隱性基因:控制隱性性狀的基因,用小寫英文字母表示,寫在后面。 a.基因型是性狀表現(xiàn)的內因,表現(xiàn)型是基因型與環(huán)境共同作用的結果,即表現(xiàn)型=基因型+環(huán)境條件;b.表現(xiàn)型是基因型的表現(xiàn)形式,表現(xiàn)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如DD和Dd均表現(xiàn)為高莖;c.在相同的環(huán)境條件下,基因型相同,表現(xiàn)型一定相同;在不同環(huán)境中,即使基因型相同,表現(xiàn)型也未必相同。(2)基因分離定律中親本的可能組合及其比例親本組合AA×AAAA×AaAA×aaAa×AaAa×aaaa×aa基因型比1AA1AA1

19、Aa1Aa1AA2Aa1aa1Aa1 aa1aa表現(xiàn)型比全顯性全顯性全顯性3顯性 1隱性 1顯性1隱性 全隱性(3)基因分離定律的特殊情況特殊形式親本組合子代的基因型比子代的表現(xiàn)型比(一般形式)Aa×AaAAAaaa121顯性隱性31顯性相對性Aa×AaAA Aaaa121顯性相對顯性隱性121顯性純合致死Aa×AaAaaa21顯性隱性21隱性純合致死Aa×AaAAAa12顯性單性(雄或雌)隱性配子致死Aa×AaAAAa11顯性單性(雄或雌)顯性配子致死Aa×AaAaa a 11顯性隱性11復等位基因如ABO血型的遺傳:IA、IB對i

20、為顯性,IA對IB并顯性。(4)性狀的顯隱性及純合子、雜合子的判斷相對性狀中顯隱性判斷 方法1:<雜交法>。A×B后代只表現(xiàn)一個親本性狀,則出現(xiàn)的即為顯性性狀(要求子代數(shù)量足夠多,不適合人類遺傳),未出現(xiàn)的即為隱性性狀(A、B為一對相對性狀)。 方法2:<自交法>。自交,若能發(fā)生性狀分離的親本性狀一定為顯性;不能發(fā)生性狀分離的無法確定,可為隱性純合子也可為顯性純合子,此情況下可用方法三或方法四判斷。顯性純合子、雜合子的判斷 方法1:<自交法>。讓某顯性性狀的個體進行自交,若后代能發(fā)生性狀分離,則親本一定為雜合子;若后代無性狀分離,則可能為純合子。提

21、醒:此法是最簡便的方法,但只適合于植物,不適合于動物。方法2:<測交法>。讓待測個體與隱性類型測交,若后代出現(xiàn)隱性類型,則一定為雜合子;若后代只有顯性性狀個體,則可能為純合子。提醒:待測對象若為生育后代少的雄性動物,注意應與多個隱性雌性個體交配,以使后代產生更多的個體,使結果更有說服力?;蚍蛛x定律的驗證方法方法一:<自交法>.雜種F1自交,后代F2中顯性隱性=31。即:若F2中表現(xiàn)為3:1的性狀分離比,則該性狀遺傳符合基因分離定律,否則不符合。方法二:<測交法>.雜種F1×隱性純合子顯性隱性=11。即:若測交后代顯、隱性之比為1:1,則該性狀遺傳

22、符合基因分離定律,否則不符合?!纠浚?008·北京理綜,4)無尾貓是一種觀賞貓。貓的無尾、有尾是一對相對性狀,按基因的分離定律遺傳。為了選育純種的無尾貓,讓無尾貓自由交配多代,但發(fā)現(xiàn)每一代中總會出現(xiàn)約1/3的有尾貓,其余均為無尾貓。由此推斷正確的是 ( ) C.自由交配后代無尾貓中既有雜合子又有純合子 解析:無尾貓自由交配后代有兩種表現(xiàn)型:即有尾和無尾兩種,因此可以判斷出貓的無尾性狀是由顯性基因控制的。后代出現(xiàn)有尾貓是性狀分離的結果。假設有尾、無尾是由一對等位基因(A或a)控制,無尾貓自由交配,發(fā)現(xiàn)每一代中總會出現(xiàn)約1/3的有尾貓,說明顯性純合致死,因此自由交配后代中無尾貓只有雜合

23、子。無尾貓(Aa)與有尾貓(aa)雜交后代中,1/2為Aa(無尾),1/2為aa(有尾)。答案 D(1)熟記子代表現(xiàn)型及比例與親代雜交組合的關系子代表現(xiàn)型比例親代基因型31Aa×Aa11Aa×aa9331AaBb×AaBb1111AaBb×aabb或Aabb×aaBb3311AaBb×aaBb或AaBb×Aabb(2)乘法法則的熟練運用原理:基因分離定律是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基礎。思路:首先將自由組合定律問題轉化為若干個分離定律問題。在獨立遺傳的情況下,有幾對基因就可分解為幾個分離定律問題,如AaBb×Aabb可分解

24、為如下兩個分離定律:Aa×Aa;Bb×bb。(3)理解n對等位基因(完全顯性)分別位于n對同源染色體上的遺傳規(guī)律親本相對性狀的對數(shù)F1基因型F2表現(xiàn)型F2基因型種類基因型配子種類種類比例全顯性比例全隱性比例1對,(AA×aa)Aa22(3:1)1(3/4)1(1/4)1312對,(AABB×aabb)AaBb44(3:1)2(3/4)2(1/4)2323對,(AABBCC×aabbcc)AaBbCc88(3:1)3(3/4)3(1/4)333n對,(AABBCC×aabbcc)AaBbCc2n2n(3:1)n(3/4)n(1/4)n3

25、n【例】(2008·寧夏理綜,29)某植物的花色由兩對自由組合的基因決定。顯性基因A和B同時存在時,植株開紫花,其他情況開白花。請回答:開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 種,其中基因型是 的紫 花植株自交,子代表現(xiàn)為紫花植株白花植株=97?;蛐蜑?和 的紫花植株各自自交,子代表現(xiàn)為紫花植株白花植株=31?;蛐蜑?的紫花植株自交,子代全部表現(xiàn)為紫花植株。解析:AaBb植株自交,可產生9種基因型,其中AaBb、AaBB、AABb和AABB植株都含有基因A和B,開紫花,開紫花的表現(xiàn)型比例為3/4A_×3/4B_=9/16,其余的開白花;同理可推知其他親代的基因型。答案:4 AaBb Aa

26、BB AABb AABB(4)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異常情況(F1為雙雜合體)特 點舉 例1A、B同時存在時表現(xiàn)為一種性狀,否則表現(xiàn)為另一種性狀。F1自交F2表現(xiàn)為97;F1測交F2表現(xiàn)為1:3(白花)CCddccDD(白花)×CcDd(紫花)C-D-(紫花)C-dd(白花)ccD-(白花)ccdd(白花)9/163/163/161/16香豌豆 PF1F2(球形)AAbbaaBB(球形)×AaBb(扁盤形)A-B-(扁盤)A-bb(球形)aaB-(球形)aabb(長形)9/163/163/161/16南瓜 PF1F22兩種顯性基因同時存在時產生一種新性狀,單獨存在時表現(xiàn)相同性狀

27、,沒有顯性基因時表現(xiàn)為隱性性狀。F1自交F2表現(xiàn)為961;F1測交F2表現(xiàn)為1:2:1.(三角形果)EEFFeeff(卵形果)×EeFf(三角形果)E-F-(三角)E-ff(三角)eeF-(三角)eeff(卵形)9/163/163/161/16薺菜 PF1F23有兩種顯性基因時與只有一種顯性基因時表現(xiàn)型相同。沒有顯性基因時表現(xiàn)為隱性性狀。F1自交F2表現(xiàn)為151;F1測交F2表現(xiàn)為3:1。4一種顯性基因抑制了另一種顯性基因的表現(xiàn)。F1自交F2表現(xiàn)為1231。右例中I基因抑制B基因的表現(xiàn)。I決定白色,B決定黑色,但有I時黑色被抑制(白色)BBIIbbii(褐色)×BbIi(白

28、色)B-I-(白色)bbI-(白色)B-ii(黑色)bbii(褐色)9/163/163/161/16狗 PF1F25一對基因中的隱性基因對另一對基因起抑制作用。F1自交F2表現(xiàn)為934。右例中c純合時,抑制了R和r的表現(xiàn)。(黑色)RRCCrrcc(白色)×RrCc(黑色)R-C-(黑色)rrC-(淺黃)R-cc(白色)rrcc(白色)9/163/163/161/16家鼠 PF1F26根據(jù)顯性基因在基因型中的個數(shù)影響性狀表現(xiàn)F1自交F2表現(xiàn)為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14641;F1測交F2表現(xiàn)為AaBb(Aabb、aa

29、Bb)aabb=1217顯性純合致死F1自交F2表現(xiàn)為AaBbAabbaaBbaabb=4221,其余基因型個體致死;F1測交F2表現(xiàn)為AaBbAabbaaBbaabb=111116生物性狀遺傳方式的判斷(1)細胞質遺傳、細胞核遺傳的判斷-正、反交具有相對性狀的親本進行正、反交:如果F1表現(xiàn)型不一致且具有母系遺傳的特點,則該性狀的遺傳屬于細胞質遺傳;如果F1表現(xiàn)型相同,則該性狀遺傳屬于常染色體遺傳;如果F1表現(xiàn)型不同且具有明顯性別關聯(lián)現(xiàn)象,則該性狀遺傳屬于伴X染色體遺傳。【例】下表為果蠅三個不同的突變品系與野生型正交和反交的實驗結果。組數(shù)正    交反 

30、      交野生型×突變型a野生型突變型a×野生型野生型野生型×突變型b野生型突變型b×野生型野生型突變型b野生型×突變型c野生型突變型c×野生型突變型c(1)組的正交與反交結果相同,控制果蠅突變型a的基因位于 染色體上,為 性突變。(2)組的正交與反交結果不相同,用遺傳圖解說明這一結果(基因用B、b表示)。(3)解釋組正交與反交不同的原因。 。答案:(1)常 隱(2)由題意可知,該突變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為隱性突變。遺傳圖解略。(3)由題可推知,突變的基因可能位于細胞質中,屬于細胞

31、質遺傳,表現(xiàn)出母系遺傳的特點,即雜交所得的子代總表現(xiàn)出母本的性狀(2)遺傳系譜圖中遺傳類型判斷第一步:確定是顯性遺傳還是隱性遺傳。具有相同性狀的親本雜交,子代中新出現(xiàn)的性狀為隱性性狀(無中生有為隱性)。第二步:判斷是常染色體遺傳還是伴性遺傳。在確認了性狀顯隱性的前提下,一般可通過否定伴性遺傳的方式來肯定常染色體遺傳,若不能否定,則伴性遺傳和常染色體遺傳均有可能。伴Y遺傳表現(xiàn)為“限雄遺傳”現(xiàn)象,所以:若有女性患者出現(xiàn),可否定伴Y遺傳。伴X顯性遺傳中,男性患者的母親和女兒均應為患者,若出現(xiàn)反例即可否定伴X顯性遺傳,即只能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伴X隱性遺傳中,女性患者的父親和兒子均應為患者,若出現(xiàn)反例

32、即可否定伴X隱性遺傳,即只能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偨Y:人類遺傳病判斷口訣無中生有為隱性,有中生無為顯性;隱性遺傳看女病,女病父或子正非伴性;顯性遺傳看男病,男病母或女正非伴性?!纠糠治鱿铝羞z傳圖解,判斷患病性狀的遺傳方式。分析與答案:乙中的患病性狀一定是常染色體隱性;甲中的患病性狀可能是常染色體隱性,也可能是X染色體隱性;丁中的患病性狀一定是常染色體顯性;丙中的患病性狀可能是常染色體顯性,也可能是X染色體顯性。(3)判斷多對基因是否位于同一對染色體上判斷多對基因是否位于同一對染色體上,可先雜交再自交或測交,看自交或測交后代是否符合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如果符合,則說明多對基因位于不同對染色體上

33、;如果不符合,則說明位于同一對染色體上?!纠繉嶒炇抑杏幸慌唇慌涞募兎N灰體紫眼和純種黑體紅眼果蠅,每種果蠅雌雄個體都有。已知:上述兩對相對性狀均屬完全顯性遺傳,性狀的遺傳遵循遺傳的基本定律,灰體和黑體這對相對性狀由一對位于第號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控制,所有果蠅都能正常生活。如果控制果蠅紫眼和紅眼的基因也位于常染色體上,請設計一套雜交方案,以確定控制紫眼和紅眼的基因是否也位于第號同源染色體上,并預期結果,作出相應的結論。解析與答案:雜交方案:讓純種灰體紫眼果蠅和純種黑體紅眼果蠅交配得子代F1,再讓F1雌雄果蠅雜交得F2,觀察并記錄F2的性狀分離比。預期結果和結論:如果F2出現(xiàn)四種性狀,其分離

34、比為9:3:3:1(符合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則說明控制紫眼和紅眼這對基因不是位于第號同源染色體上。如果F2不出現(xiàn)為9:3:3:1的分離比(不符合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則說明控制紫眼和紅眼這對基因位于第號同源染色體上。說明:如果知道性狀的顯隱性,還可根據(jù)測交后代是否符合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來判斷多對基因是否位于同一對染色體上。而該題中灰體和黑體,紫眼和紅眼的顯隱性沒有告訴你,所以只能用自交后代來判斷。(4)涉及伴性遺傳的相關實驗設計解題規(guī)律:通過生物的性狀來判斷;通過一次或一代雜交試驗判斷某種性狀的遺傳在哪種染色體上;這類題目所選用的雜交親本通常是:隱性性狀的雌性(XaXa)×顯性性

35、狀的雄性(XAY),(ZW型性別決定生物相反)?!纠抗壍募t眼為伴X顯性遺傳,其隱性性狀為白眼,在下列雜交組合中,通過眼色即可直接判斷子代果蠅性別的一組是:B××紅眼雄果蠅××白眼雄果蠅【例】果蠅的紅眼和白眼是一對相對性狀(紅眼W,白眼w),且雌雄果蠅均有紅眼和白眼。實驗室現(xiàn)有一批未交配過的紅眼和白眼的雌雄果蠅,若要用一次交配實驗即可證明這對基因位于何種染色體上,則交配親本的表現(xiàn)型為 。實驗預期和相應結論為: ; ; 。解析:交配親本的表現(xiàn)型為:白眼雌果蠅×紅眼雄果蠅實驗預期和相應結論為:如果子代雌雄果蠅均為紅眼,則說明這對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

36、;如果子代雌雄果蠅均既有紅眼和又有白眼,則說明這對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如果子代雌果蠅均為紅眼,雄果蠅均為白眼,則說明這對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纠恳阎墑偯徒孛@對相對性狀由X和Y染色體上的一對等位基因控制,剛毛基因(B)對截毛基因(b)為顯性,現(xiàn)有基因分別為XBXB、XBYB、XbXb和XbYb的四種果蠅。(1)要從上述四種果蠅中選擇親本,通過兩代雜交,使最終獲得的后代果蠅中,雄性全部表現(xiàn)為截毛,雌性全部表現(xiàn)為剛毛,則第一代雜交親本中,雄性的基因型是_,雌性的基因型是_;第二代雜交親本中,雄性的基因型是_,雌性的基因型是_,最終獲得的后代中,截毛雄果蠅的基因型是_,剛毛雌蠅的基因型是_。(2)根據(jù)需要從上述四種果蠅中選擇親本,通過兩代雜交,使最終獲得的后代果蠅中,雌性全部表現(xiàn)為截毛,雄性全部表現(xiàn)為剛毛,應如何進行實驗?(用雜交實驗的遺傳圖解表示即可)【解析】(1)剛毛為顯性(B),截毛為隱性(b),要最終獲得雄性全為截毛(XbYb),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