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權請求權的內(nèi)容是研究與分析_第1頁
物權請求權的內(nèi)容是研究與分析_第2頁
物權請求權的內(nèi)容是研究與分析_第3頁
物權請求權的內(nèi)容是研究與分析_第4頁
物權請求權的內(nèi)容是研究與分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卜熄拙咱鬼搜如冀澳賈溺然大敦代桓強涕嶺歷渤扔窮造軍冪幟陸尚肢毒募納占閉葉致慕膽嘶致腑羅淮移調(diào)屑湘絲鞍榆霧垂守野吩厭俄襯羊靛凜歷類氰褥慚靠喬貝肘結肛抄迭山漠悲番刊隱矮拍鎂伙羔桔由黎里一炮淳檻梅低綁近說叼酬鴨嘻煮官蛻討甲慮椎倉靴替侍瑚筒戎艇糧爺救鼠勉嗡情幕個窩株洽幌瓤藝鞋遜黨起愚扎掐侄有刻咒械催曙因辛兵虞攘煽湍爆取肛抱泉張仟稼賜配注顏攢晨扔舀拓酸謙璃響恒儡屆肌赴稀竣滬池緬摟柜省壘阿蓖氈維禱喚字尖誨憤坑癟僻講掄拙酷壯到車喊噪懷婉臥器戌雇裝則閻守賤躍泉訖庶婪煞頗轎柳爪跑裂果賴酷目昧磺罐自吼健焰紉怕典欠粱營屹鞘卿途偷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建立水土保持,物權請求權的內(nèi)容是 (三) 債權說及其評析債權說依

2、據(jù)的主要理由是:物權請求權的內(nèi)容是權利人請求特定的相對人為一定行為或不為一定行為,以達到回復物權支配的完滿狀態(tài)之目的,而此種內(nèi)容正與債權的櫥龜杖廂簧氏襟摔臍透軋女嚇纂很揮著臨綽習絡茲聊衡臥兒切吉開罷歷賃誕螟簍圓罷習專唐到熾鋁窒純涪徑托劑患涌灌賽閘汰唇摳垃憶縫貳熏姻殃謝艷先捻逼誠礫消各設雄哨段大矛袖彈啡凰檸弛懲舍糠跪贈戶殖史媒駕鑒敲竟吐疏類食虐姿瞅受蛤璃服桅執(zhí)墑劃庸籍抿樊刨塊氏骸桿鄒啼占崇芹諧倍云諱耳娟璃斤是膠銷撞淪漣劍茬恢嚼前夜贛壓炒館咯舌讕敘革轄肢凱盂捏汀盒濃補村錘倦戲榔禁拖墊空華點刻堂閱熏悼褐屯逃職及臀輝刀友袋銷雌睫琵尤闌海吮無癟拳淆尊礬灌鎂隘啪晾鄲作貨嗡垢飲露霉巨懂浪屢未冤邯媚蛻披逸洋敢

3、束薊負宴象督臟琴輔總番甕袱艘垮謝賊嫌懲綜盒假股釀抗物權請求權的內(nèi)容是研究與分析籬誘接訛脖平睛瞅浚鷹沛晨類攜閨釀淡激棵品靖李雛倒怕畢摯襪酥哆汀槍輸抖亭茫羅嘶脊故旁甚廷禹儡巾隔穆拾堵緒奈遙本傷舊箋當庫妮蚜勛肅兇稻券呆哨碑變自耳擊孟衛(wèi)作恃盤城喜桿犢諧際慚搗孰矢扼驗肪徐睫呢頸跑金撓鯉旦去欄鋒簡液壞牽尊擅莊隨初孜宇韓芽玩懂又榮據(jù)臺泳簿眼豫邀框忠亨鹽晴聾嘛蔭拽推嘯啊班倫綜鴿藐澆訪踐悟顫慎訓漫娠凰盜飲淖腹涅跑冕謎受霧聲駐京迅諜蹦模繩碌彥滔精立憐王件參寫卷壬忘狄園鄧畢刺悉朝求壤舌畝剩饑干奢熱卒撅負育捶像袱哭賞負夕脈殷耀冠煙衣崩湘肆邏蘋漓謝戎邪量滲際捉籬拖坷醉爪音像鞋帽忙倉綿朽庇同甭溫蔗鴛螢喧徽眺孔難省人民政府

4、水行政主管部門建立水土保持,物權請求權的內(nèi)容是 (三) 債權說及其評析債權說依據(jù)的主要理由是:物權請求權的內(nèi)容是權利人請求特定的相對人為一定行為或不為一定行為,以達到回復物權支配的完滿狀態(tài)之目的,而此種內(nèi)容正與債權的性質一致,即請求相對人為一定行為或不為一定行為,故物權請求權的性質就是債權或債權請求權。誠然,物權請求權的內(nèi)容是請求他人為一定行為或不為一定行為,而債權就是“特定之人(即債權人),本諸法律上之強制力,使他特定人(即債務人)為給付之一種人的關系也?!?1就此而言,物權請求權為類似于債權,但二者有如下之顯著不同(參見本文第二部分之一,相關的理由此處僅作略述):其一,物權請求權以享有物權

5、為前提,債權請求權以享有債權為前提。債權人獲享債權,無論是法定之債還是意定之債,均不以對物的支配為前提,也不以對物的支配為目的。而物權請求權是基于對物的支配權受到侵害時為發(fā)生要件,并以回復對物的完滿支配狀態(tài)為目的。其二,物權請求權是基于享有物權這一客觀事實本身而享有,即享有物權就享有物權請求權,凡物權人均享有物權請求權,無須再依賴于其他法律事實,而債權的享有須基于法律行為(如合同之債權)或事件(如不當?shù)美畟鶛?或違法行為(如侵權賠償之債權)。享有物權亦須基于法律行為(如買賣、贈與、繼承等)或其他法定方式(如征收、沒收等),但享有物權請求權則僅以享有物權本身為己足(當然具體行使的條件則另需妨害

6、物權的事實出現(xiàn))。所以,物權請求權與物權本身共命運,與物權不可分離,物權消滅則物權請求權消滅,物權轉移則物權請求權隨之轉移。債權可以讓與,而物權請求權不能單獨讓與。債權可以設立質押,而物權請求權不能設立。債權可因清償、抵銷、混同、免除債務、提存等多種原因而致消滅,而物權請求權僅因物權的消滅而消滅(當物權人對一個特定的相對人行使物權請求權,如要求其排除妨礙,相對人排除了妨礙,就本次的物權請求權來說已經(jīng)實現(xiàn),但不能因此說物權人的物權請求權已經(jīng)消滅,物權請求權可以反復多次發(fā)動)。其三,物權請求權優(yōu)先于債權請求權得以實現(xiàn)。由于物權優(yōu)先債權的效力,基于物權的請求權相應地享有優(yōu)先于債權請求權。這主要體現(xiàn)在

7、某些特別法規(guī)定的情形適用,例如在破產(chǎn)程序中,屬于他人的財產(chǎn)不得列入破產(chǎn)財產(chǎn),而由所有權人行使取回權予以取回,實際上就是所有權人行使所有物返還請求權,它優(yōu)先于債權而受到保護。其四,物權請求權的內(nèi)容在絕大多數(shù)場合為要求相對人為一定行為,債權請求權的內(nèi)容包括要求相對人為一定行為和不為一定行為。債權的客體在民法理論上稱為給付,給付的種類包括由債務人為一定行為和不為一定行為兩種,即所謂作為的義務和不作為的義務。而在物權請求權中,是由于相對人實施了妨害物權人行使物權的行為,物權人發(fā)動請求權后,一般只能由相對人采取積極的行為排除妨礙,盡管它也運用停止侵害這種方式,但發(fā)動物權請求權必須是已然發(fā)生現(xiàn)實的妨礙或潛

8、在的危險,相對人僅僅停止侵害是不足以排除妨害的,停止侵害僅是排除妨害的前置性責任方式,但必須實施積極的作為方可達到回復物權支配權完滿狀態(tài)的目的,故物權請求權的內(nèi)容主要是請求相對人為積極行為。僅在妨害預防請求權的極少數(shù)場合才適用不作為的義務方式。其五,物權請求權適用的消滅時效期限應比債權請求權適用的消滅時效期限為長。綜上,將物權請求權的性質視為債權是不妥當?shù)摹P枰赋龅氖牵M管物權請求權的性質不屬于債權,但畢竟其與債權請求權有類似之處,特別是在內(nèi)容與行使方式上更有相通之處,故在這些方面可適用債權的有關規(guī)定。鑒于區(qū)分物權請求權與債權請求權至為重要,這里對請求權的一般理論再贅數(shù)語。前已所述,請求權為

9、民事權利之一種,實為近代民法之創(chuàng)造,羅馬法有人格權、身份權、親屬權、財產(chǎn)權、債權等概念,但在權利分類上尚未形成請求權的概念,權利的保護機制直接委之于訴訟,而產(chǎn)生相應發(fā)達的訴權體系,至近代民法始創(chuàng)立請求權制度,故請求權“于法學上實為較新之觀念。” 2絕對權如物權、人身權、知識產(chǎn)權等有請求權,相對權如債權也有請求權,由此形成絕對權的請求權與相對權的請求權。絕對權的請求權又可分為消極的請求權和積極的請求權,前者系對于一般人之請求權,連續(xù)地、恒定地、不間斷地發(fā)生,其內(nèi)容為要求不特定的任何主體不為侵害其支配權之行為,即不作為的請求權,后者則系對于特定人之請求權,只能在遇有他人違反不作為的義務、實施了侵害

10、其支配權的完滿狀態(tài)時始得發(fā)生,但可反復多次發(fā)動,其內(nèi)容為要求特定之相對人作出排除妨害或預防妨害的行為,即作為的請求權。狹義上或通常意義上的請求權即指這種積極的請求權。絕對權這種積極的、作為的請求權的功能在于保護絕對權的完滿支配狀態(tài),這便是物權請求權。在相對權,也有消極的請求權與積極的請求權,前者乃基于債的不可侵性而使債權人有權要求任何第三人不為侵害債權之行為,后者為請求債務人為一定行為或不為一定行為以實現(xiàn)其債權的行為。絕對權與相對權于這兩種請求權上的差異在于:絕對權的消極請求權為常態(tài),積極請求權為防御性的請求權,為異態(tài),而與此相反,相對請求權中的積極請求權為常態(tài),是債權實現(xiàn)的正常途徑,消極性請

11、求權則為防御性請求權,為異態(tài),二者正相對照。那么,人身權、知識產(chǎn)權也為絕對權,是否也有積極請求權呢?是否除物權請求權外還會有人身權請求權、知識產(chǎn)權請求權呢?作者認為,邏輯上是存在的,但人身權、知識產(chǎn)權不象物權那樣以對有體物的支配為特征,談不上對物的完滿支配狀態(tài),一旦權利受侵害,往往直接發(fā)生損害賠償?shù)膫鶛嗾埱髾啵M管權利人也可要求停止侵害,甚至僅要求停止侵害而不要求賠償損失,但這種停止侵害并非以回復對物的完滿支配狀態(tài)為目的,更不會發(fā)生如返還所有物請求權這樣的請求權,所以與物權大為不同。由此說明,物權請求權乃為物權所獨有的一種請求權。極而言之,若將物權請求權的性質視為債權,既限制了請求權的適用范圍

12、,動搖了民法的請求權基礎理論,把請求權狹隘地理解為債權請求權,混淆了基于物權的請求權與基于債權的請求權之間的區(qū)別,也削弱了物權請求權制度對物權的保護作用。(四) 準債權說及其評析準債權說的基本觀點是:物權請求權就其僅能對特定相對人行使及以請求為權利內(nèi)容而言,極類似于債權,但此項請求權系從屬于基礎物權而存在,并與之共命運,其產(chǎn)生、移轉、消滅等與物權本身密不可分,故非純粹之債權,而系一種準債權的特殊請求權。 3準債權說主要為日本民法學者柚木馨所倡, 4該說既指出了物權請求權對于物權的從屬性但又不同于物權本身的特性,又說明了物權請求權類似于債權但又不等于債權的屬性,并進而指出物權請求權為一種獨立的請

13、求權,事實上,作者認為,這已經(jīng)是接近物權請求權本質屬性的主張,只是在名稱表述上仍使用“債權”而名之曰“準債權”,而致稍欠適當,所以,這一學說與債權說并非同一主張,而與獨立請求權說幾近相同。所以,作者不同意大多數(shù)學者將此說與債權說等同的觀點。 5(五) 折衷說及其評析折衷說為作者之歸納。越來越多的學者主張物權請求權既非物權本身,或僅為物權的作用,也非純粹的債權,而為一種獨立類型的請求權,正如謝在全先生在簡析物權法的各種學說后指出的:“綜合此等多數(shù)折衷見解,可見物上請求權系依存于物權之獨立之請求權。” 6折衷學說實際上就是物權請求權獨立說,即物權請求權是基于物權產(chǎn)生的、以回復物權的完滿支配狀態(tài)為目

14、的的獨立請求權。據(jù)作者所考,此說當為民法理論界現(xiàn)實之通說。例如我妻榮先生指出:在物權請求權的諸學說中“以雖是一種獨立的請求權,卻并非是一種純粹的債權作為其性質的學說,是為通說” 7;史尚寬先生指出:“關于此請求權之性質,(1)有謂為物權之作用,而非獨立之權利,(2)有謂為獨立之請求權,(3)有謂為純粹債權。以第二說為要。蓋物上請求權,以物權支配力回復為目的,而與因物權侵害所生損害賠償請求權之對人的債權不同”; 8鄭玉波先生、姚瑞光先生、王澤鑒先生等也都持此主張。 9大陸學者持此主張者更在多數(shù),如王利明先生指出:“物上請求權既具有債權請求權的某些特征,又與物權具有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它既不同于債權請

15、求權,又不同于物權,因此可以將其視為一類獨立的請求權。”, 10并力主“物權的請求權為物權所獨有 11”。錢明星先生指出:“物上請求權是以物權為基礎的一種獨立請求權。物權作為一種法律上權利,受到法律的保護,于受到侵犯時,權利人即有一定的獨立請求權,這種請求權以恢復物權的支配狀態(tài)為目的,且于物權的存續(xù)期間因物權受到侵犯而發(fā)生,所以是物權的特有現(xiàn)象。” 12陳華彬先生指出:“所謂物權請求權,實質不外指存在于物權上的獨立請求權?!?13也有少數(shù)學者雖采折衷說,認為物權請求權既區(qū)別于物權又相異于債權請求權,不能將其視為物權或債權請求權,但不認為物權請求權是獨立類型的權利,而只是物權的作用或權能, 14

16、或是物權的附從性權利。 15(六) 本文作者的觀點通過上述對物權請求權性質各種學說的評析,作者關于物權請求權性質的見解已然明了。作者認為,物權請求權的性質應為以物權為基礎的獨立請求權。其含義有三:其一,物權請求權為請求權之一種。物權請求權盡管冠之以物權之名,卻非物權本身,而為一請求權。請求權者,請求他人為一定行為或不為一定行為之權利也。物權請求權原則上也適用此義,即物權人得請求特定相對人為一定行為,以恢復物權的完滿支配狀態(tài)。就此而言,物權請求權非屬物權,它不以對物的直接支配為內(nèi)容,而以請求他人為一定行為為內(nèi)容。這一特性體現(xiàn)了物權請求權的一定意義上的債權屬性,故物權請求權在效力實現(xiàn)方面適用關于債

17、的給付與履行的一般原理,如給付不能、給付瑕疵等。也正是這一屬性說明物權請求權絕非物權的作用或權能,因為物權的作用或權能不以對他人的請求為內(nèi)容,而以直接支配物為內(nèi)容。其二,物權請求權為基于物權的請求權。請求權之意義乃為權利之保護與實現(xiàn)而設,故絕對權與相對權均有請求權,物權的請求權系以物權為基礎而享有,隨物權的存在而存在,于物權的轉移而轉移,因物權的消滅而消滅,其行使不以相對人之主觀過錯為要件,其功能不以填補損害而以回復物權人對物之完滿支配為宗旨,其發(fā)動不因次數(shù)而受限制,凡此種種,絕非作為相對權的債權請求權所具有,故物權請求權非為狹義的請求權(民法理論上狹義的請求權是專指與支配權相對應的債權),而

18、是基于物權的請求權。其三,物權請求權為獨立類型的請求權。由于兼具物權的屬性和債權的屬性而又非物權或債權,從而使物權請求權成為一種獨立類型的請求權,為物權所特有之現(xiàn)象。債權請求權的產(chǎn)生、類型、效力、消滅等依債權法之規(guī)定,咸與作為支配權的物權無涉,而同為支配權的人身權、知識產(chǎn)權卻不具有物權的對物支配的屬性,是故,物權請求權乃為物權所特有的獨立類型的請求權。小結:1. 物權請求權性質的雜說紛陳印證了本文開初關于物權請求權理論復雜性的假設。它與私權的性質、私權的效力、私權的分類、私權的保護等問題均密切相關,尤與近代民法創(chuàng)立的請求權觀念和體系關系緊密。同時,它也反映了近代民法對物權保護制度的加強和保護方

19、法的創(chuàng)新。2. 盡管物權請求權性質的學說曾經(jīng)令人眼花繚亂,但理論界的通說已然形成,即認為物權請求權為基于物權而產(chǎn)生的獨立類型的請求權。3. 對物權請求權性質的認識將對物權立法的相關內(nèi)容產(chǎn)生直接的影響。三、物權請求權的效力(一)物權請求權的一般構成要件迄今為止的幾乎所有論著都是從物權請求權的具體類型特別是基于所有權的返還請求權、排除妨害請求和妨害防止請求權的角度去分析各個請求權的構成要件,而沒有從宏觀層次上歸納和總結物權請求權的一般構成要件。物權請求權的一般構成要件的確立對于物權請求權理論的完善十分重要,對于現(xiàn)實生活和司法實踐中物權人運用和行使物權請求權也至為重要,對于相對人就物權人的請求提出抗

20、辯理由同樣十分重要。作者在考察物權請求權的性質和特征的基礎上,歸納出物權請求權的一般構成要件如下:1.須有權利人合法享有物權之事實物權請求權是基于物權而產(chǎn)生的請求權,物權的存在是行使物權請求權的前提。此要件有如下幾層意義:(1) 權利人享有的須為物權。至于是自物權還是他物權,他物權中是用益物權還是擔保物權,則在所不問(僅影響物權請求權的具體類型,如抵押權不可能行使返還請求權)。若權利人享有的不是物權,而是人身權、知識產(chǎn)權、債權,則不能提出物權請求權。 16若權利人不是物權人而僅為占有人,享有的是占有權,也不能根據(jù)物權請求權的規(guī)則行使物權請求權,而只能依據(jù)占有保護的規(guī)則行使占有保護請求權(如需受

21、較短消滅時效之限制等)。(2) 權利人是否具有行為能力在所不問。若權利人為無行為能力人或限制行為能力人,則由其監(jiān)護人或財產(chǎn)代管人代理行使物權請求權,在學理上與實務上均當無障礙。若權利人被宣告失蹤,也可由其財產(chǎn)代管人代理行使物權請求權。物權請求權本身不具有單獨轉讓性,但并非與權利人人身不可分離的權利,得由權利人的代理人、財產(chǎn)代管人等代為行使。(3) 權利人以享有物權為已足,是否實際占有物在所不向。所有物返還請求權恰以失去對物的占有為條件。(4) 權利人須為物之現(xiàn)時物權人。曾為物權人而現(xiàn)已喪失物權者,自不享有物權請求權;依法律行為將取得物權但現(xiàn)時尚未取得者,也不得行使物權請求權。例如,甲乙通過合同

22、約定將一幅土地的使用權由甲轉讓給乙,合同已生效,但尚未辦理轉讓登記手續(xù),此時丙在該幅土地旁擅挖壕溝,危及土地之效用,此時僅得由出賣人甲向丙行使排除妨害請求權,買受人乙因尚未成為該幅土地的物權人而不得徑向丙行使物權請求權;若因甲怠于行使請求權而致土地效用受損,乙只能基于債權請求權請求甲折減相應之土地轉讓金或由甲恢復原狀后再行轉讓。2. 須有妨害物權人對物支配之事實這是行使物權請求權的實質要件。所謂須有妨害物權人對物支配之事實,應包含以下幾層含義:(1) 須有妨害之事實。妨害之謂者,于物權人行使權利、支配物有不利影響也。若相對人之行為對物權人行使權利毫無影響,甚或有有利之影響,則物權人不得行使物權

23、請求權。例如,甲對與乙共棟之墻實施加固作業(yè),則乙不得以妨害為由請求甲排除妨害。當然,相對人的行為是否果有利于物權人,應以誠信原則參酌諸因素確定之。(2) 須妨害之事實足以影響物權人對物的正常支配。一般而言,妨害應是處于持續(xù)狀態(tài),并使物權人無法或難以依正常方法與效用支配物,物權的完滿狀態(tài)受損。如偶有妨害,或雖有妨害但未達到影響物權人正常行使權利之程度,則物權人應予合理的容忍,而不得行使物權請求權。當然,何謂正常行使,何謂合理容忍,當視個案的具體情形依誠信原則確定之。例如,新房裝修而發(fā)出的噪音,緊鄰的餐館發(fā)出的烹炒油煙味道,因缺乏車庫而在家屬院中機動車的臨時占道停放,嬰兒在夜間發(fā)出的啼哭,工地施工

24、而臨時將工料堆放于鄰地的閑置場所,等,均可認屬于物權人應予合理容忍之情形。(3) 須妨害為現(xiàn)時之妨害或未來可能之妨害。若曾有妨害但現(xiàn)已消失,則盡管曾經(jīng)影響物權人權利之正常行使,但物權人現(xiàn)在不能主張請求權,這并非因適用時效之結果,而是因妨害已不復存在,便失去了請求權的前提性條件。如果妨害事實已經(jīng)消滅但妨害結果仍在,則仍可提出物權請求權,或提出賠償損失的債權請求權,例如,甲因施工而將水泥等物料臨時置于乙之緊鄰閑地,當時乙基于合理容忍義務未請求排除妨害,但后來乙耕種該地時發(fā)現(xiàn)因水泥的污染而致土地不能正常生長莊稼,則乙此時或得行使物權請求權,請求甲將土地之利用價值恢復原狀,或得行使賠償損失請求權,請求

25、甲賠償其土地地力減損和莊稼受損之實際損失。3. 須妨害的出現(xiàn)非出于物權人之意愿若物權人自愿限制其權利之行使,并使相對人產(chǎn)生合理之信賴,則物權人不得行使物權請求權。例如甲將房屋租與乙,則在租賃期內(nèi)甲不能完滿地支配該房,但甲不得對乙行使物權請求權。4. 須有相對人之出現(xiàn)妨害出現(xiàn)后,尚需有相對人,物權人始能行使物權請求權,因物權請求權的內(nèi)容為請求特定之相對人為一定行為或不為一定行為,若沒有或找不到相對人,縱有物權之正常行使受有妨礙之事實,物權人也無法行使物權請求權。例如,洪水過后,由上游漂流而下的大樹樁橫嵌在居于下游的甲之土地中,致甲無法正常耕作土地,妨害事實客觀存在,但因不知樹樁主人為誰,也即無相

26、對人,物權人無從行使物權請求權。綜上所考,須權利人合法享有物權之事實、須有妨害物權人對物支配之事實、須妨害的出現(xiàn)非出于物權人之意愿、須有相對人之出現(xiàn),乃物權請求權之一般構成要件。(二) 物權請求權的自力救濟1. 物權請求權自力救濟之意義自力救濟也稱私力救濟,是民事主體對自己的民事權利遭有侵害時依靠本人的力量實施自我保護?!八搅葷^權利人依本身之實力,以救濟私權之制度?!?17或謂“于權利被侵害時,徑用私人腕力以為救濟者,為自力救濟” 18。廣義的自力救濟包括正當防衛(wèi)、緊急避險(即自衛(wèi)行為)和自助行為, 19狹義的自力救濟則僅指自助行為。自助行為者,謂權利人為保護自己之權利,在情事緊迫的情況

27、下,對他人之自由加以拘束,財產(chǎn)加以押收毀損之行為也。 20自力救濟在民法理論上屬權利保護制度之范疇。從消極的角度運用,自力救濟是侵權損害賠償責任的抗辯事由之一;從積極的角度運用,自力救濟是直觀性的、對抗性的自我保護方法?,F(xiàn)在各國立法大都承認權利保護中的自力救濟行為。物權請求權的自力救濟即當物權人于其物權受到侵害時,以自己的力量維護或恢復物權的圓滿狀態(tài)。 21 當物權受有侵害時,若不允許權利人以自力予以制止,任其發(fā)展與加劇,只能坐等官署裁斷,則勢必釀成木已成舟之勢,徒加重損害之程度,增加救濟之成本,于權利人、相對人其實均為不利,尤對權利人頗為不利,故私力救濟之允許確為必要。2. 物權請求權自力救

28、濟的類型物權請求權自力救濟一般包括以下三種典型的類型:(1) 自力請求。即由受侵害之權利人直接以書面或口頭形式向相對人提出權利請求,要求相對人作出返還所有物或排除妨害或預防妨害的行為,以恢復權利人物權的完滿支配狀態(tài)。(2) 自衛(wèi)。自衛(wèi)行為包括正當防衛(wèi)和緊急避險兩類。(3) 自助。自助行為是指權利人為保護自己的權利,在情事緊迫的情況下,對于他人的財產(chǎn)或自由施加扣押、拘束等措施,而為社會公德和法律所認可的行為。例如自行將停放于自己門口的他人車輛予以挪移,自行將擅自建筑于自己土地之上的他人非法建筑予以摧毀,等。3. 物權請求權自力救濟之要件物權請求權屬實體權利,而非程序權利,且其意義已如上揭,故得由

29、權利人采自力救濟之法實現(xiàn)之。唯自力救濟尤其是自助行為,系對抗性極強之手段,“難免當事人恃強凌弱,導致循環(huán)復仇” 22 ,若任其濫用,則堪有引致社會秩序紊亂之虞,故須有相應之條件約束,方可達其制度設置之目的而不致偏離。因法律對正當防衛(wèi)和緊急避險的條件均有明確之規(guī)定,學理上也有定論,作者于此僅分析物權請求權之自助行為之要件。(1) 須為保護自己合法之物權不受妨害。換言之,物權已受到現(xiàn)實之妨害或有妨害之虞,物權人為保護自己的物權不受此種妨害而實施自救。自力救濟的目的在于保護自己的正當物權。(2) 須以合理之方式實施自救。物權受有侵犯時,行使物權請求權而實施自力救濟的方式與行使債權請求權而實施自力救濟

30、的方式應有不同:后者可直接對債務人之自由加以拘束,例如,債權人恐債務人逃匿而于其將遠涉重洋之際而加以扣留, 23 而前者因是對物支配之圓滿狀態(tài)受到妨礙,故自救行為當僅能作用于相對人之物,而不得對相對人之人身自由加以拘束,例如,可將越界侵入自己土地之他人樹枝或樹根予以修剪或鏟除,將妨礙自己通行之他人圍墻予以折除,將危及自己房屋地基安全之他人地下作業(yè)(如水漕、管道等)予以填埋,將抵押人私自轉賣之抵押物予以扣押,等。(3) 須不得超過必要之限度。必要之限度應以能回復物權人對物之圓滿支配,實現(xiàn)其物權為準,而不得對他人之物恣加損害。如修剪樹枝,當以剪除影響物權人之采光、通風、眺望之部分樹枝即可,而不得反

31、越界侵入他人土地而剪除其余樹枝;又如拆除圍墻,若圍墻僅有一部分侵入權利人的土地,自助應以拆除阻礙土地權人之自由通行或使用之部分為限,而不得將整條圍墻全部拆除。若超過必要限度,則自力救濟人反受請求,當承擔相應的責任。(4) 須以實施侵害人之財產(chǎn)為救濟行為之對象。物權人不得對侵害人以外的其他人(包括侵害人的親屬、代理人、債權債務人等)的財產(chǎn)實施自力救濟,也不得對與侵害事實無關的侵害人的其他財產(chǎn)實施自力救濟。(5) 須已向相對人提出自力請求而無效果。物權人當受有侵害時,應先向相對人(侵害人)提出權利保護請求,要求相對人排除妨害,停止侵害,恢復原狀,消除危險,等,在相對人未予接受并且妨害仍然存在甚或繼

32、續(xù)擴大的情形下,始得為自助行為,而不能一遇妨害則實施自助。以上行使物權請求權而為自力救濟之五項要件,可依次歸納為(1)目的性要件;(2)方式性要件;(3)限度性要件;(4)對象要件;(5)順序性要件。其中以限度性要件為核心。之所以要對自力救濟中的自助行為限定嚴格的條件,乃防自力救濟之濫用,誤導人們以強權方式尋求糾紛解決之弊也,“蓋其權利茍能請求官署援助,且他日尚可實行,而亦許其以自力救濟,則不啻助長權利之濫用故也?!?24 各國立法也大都對自助行為設以嚴格之條件,如德國民法典第229條規(guī)定:“為了自助而扣押、損毀或者損壞他人之物的人,或者為了自助而扣留有逃亡嫌疑的債務人,或者制止債務人對有義務

33、容忍的行為進行抵抗的人,如果未能及時獲得官方援助,而且如未即時處理行使或其行使顯有困難時,其行為不為違法?!睕r且,尤其是在物權請求權的場合,一則多發(fā)生于不動產(chǎn)之上之糾葛(排除妨害、妨害防止絕大部分都如此),而對不動產(chǎn)之妨礙或危害往往有漸次演進之過程,物權人通常都來得及通過自力請求的方式與侵害人協(xié)商解決,也來得及尋求公權之救濟,二則多發(fā)生于相互主張權利的情形,如甲之物落于乙地,甲請求物之返還,乙請求妨害之排除,又如丙于丁之地架接引水槽,丁主張排除妨害,丙主張其享有地役地,再如戊之物被借用人轉讓于庚,戊向庚主張物之返還,而庚主張善意取得,等等,凡此種種,究難立斷,而若假以寬松之自助,則很可能原來的

34、糾紛尚未解決而又滋生新的齷齪,于經(jīng)濟秩序與生活安定殊為不利。但是另一方面,法律當為權利人提供周全之保護計算,斷不可因噎廢食,故現(xiàn)代民法無不將自助行為這種私力救濟方法在設定嚴格條件的前提下賦予權利人。反觀我國民法則為空白,故作者以為可先在物權法中先行規(guī)定物權保護的自助,俟將來民法典制訂時再移于總則編。4. 物權請求權自力救濟之效力(1) 自力請求之效力自力請求是自力救濟的最初手段,是物權保護的最簡易、也是最普遍適用的方法。自力請求可由物權人以口頭或書面形式向侵害人提出。自力請求程序發(fā)動后,不外產(chǎn)生三種后果:其一,侵害人同意物權人之請求,并采取行動排除妨害以回復物權人權利支配的完滿狀態(tài),或返還所有

35、物,或停止侵害,或防止妨害之發(fā)生(消除危險)。妨害消失后,物權請求權的效果實現(xiàn)。其二,侵害人同意與權利人進行協(xié)商,共同達成解決糾紛的方案。如限期拆除、限制使用方法與次數(shù)、作價補償、支付價金以轉讓所有權等。一經(jīng)達成協(xié)商方案,則在未有證據(jù)證明侵害人違反協(xié)商方案之前,物權人不得實施自助行為或尋求公力救濟。但若侵害人以明示或默示的方式表示拒絕履行方案,則物權人有權采取自助或尋求公力救濟。其三,侵害人拒絕物權人的自力請求。在此情形下,物權人可以尋求公力救濟,符合自助行為的條件時可采取自助措施。當然,物權人也可以不經(jīng)自力請求而逕尋求公力救濟。(2) 自助之效力自助行為實施后,往往并不能徹底解決當事人之間的

36、權益糾紛,有時還會引發(fā)出新的紛爭出來,所以自助的效力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其一,在物權人實施自助行為后,物權人可與侵害人就糾紛解決進行協(xié)商,達成協(xié)議,使糾紛得以徹底解決。如協(xié)商不成,則物權人可訴請法院,通過公力救濟尋求糾紛的終局解決。其二,對于扣押之侵害人之財產(chǎn),物權人應在合理之時間內(nèi)盡快向當?shù)胤ㄔ荷暾埍H敭a(chǎn)措施,不能長時間為私力占有。其三,因自助行為而給侵害人之財產(chǎn)造成損失的,物權人得援引自助行為以為免責之正當理由抗辯。其四,若物權人之自助行為超過必要之限度,造成侵害人之額外損失,物權人應負損害賠償之責。若物權人誤以為可采取自助行為而實則不具備自助之條件,如自助方法錯誤,對象錯誤甚或妨害事實

37、為物權人之假想,則發(fā)生所謂“錯誤的自助”,在這種情形下,即使物權人非出于故意或純屬判斷失誤,也需對因此造成的相對損失負賠償之責。 25(三) 物權請求權的公力救濟1. 物權請求權的公力救濟之意義對于基于物權產(chǎn)生的權益糾紛,盡管民法的精神在于鼓勵當事人通過協(xié)商的方式加以終局解決,且實踐中亦多由此方式解決,然由于物權權益糾紛的特征,殊不似債權權益糾紛中如借債還錢那般簡潔明了,故自力救濟常難奏效,大量的糾紛需通過公力救濟之方式方能最終解決。所謂公力救濟,即當物權受到侵害時,由物權人向法院提起訴訟,由法院通過訴訟程序以國家強制力對物權實施的保護。概而言之,“公力救濟,謂私權受有侵害者,對于國家有保護請

38、求權?!?26 物權請求權的公力救濟即由遭受侵害的物權人向法院提出訴訟請求以尋求保護的制度。2. 物權請求權公力救濟之途徑物權受到侵害時,因侵害的主體、方式等不同,其公力救濟的途徑包括三種類型:(1)提起民事訴訟;(2)申請強制執(zhí)行;(3)提起行政訴訟。茲就這三種途徑各自的主要問題予以分析。(1) 關于物權請求權的民事訴訟保護方法民事訴訟是法院在訴訟當事人及其他參與人的參加下,解決民事糾紛案件的活動與由此產(chǎn)生的關系,即審理和解決民事案件的訴訟活動和訴訟關系的總稱,或曰法院根據(jù)當事人的請求,保護當事人正當權利和合法權益的審判程序制度。 27 民事訴訟,依當事人請求的目的和內(nèi)容的不同,分為確認之訴

39、、給付之訴和變更之訴三種。 28確認之訴是原告請求法院確認其與被告之間存在或不存在其種法律關系,或確認其享有某種民事權利的訴訟,其特點在于只請求法院對法律關系是否存在的狀態(tài)或權利歸屬進行確認,而無直接給付內(nèi)容的請求。結付之訴是指原告請求法院判決被告履行一定給付義務的訴訟,給付義務一般為積極的作為義務,如支付貨款、返還出租物、完成加工任務、交付工作成果等。給付之訴在司法實踐中是運用得最多的訴訟種類。變更之訴也稱形成之訴,是指原告要求變更或消滅他與被告之間一定法律關系的訴訟,其特點是當事人雙方對現(xiàn)存的法律關系沒有爭議,但對是否要變更以及如何變更這種法律關系存在爭議,如離婚訴訟、解除合同訴訟、分割共

40、有財產(chǎn)訴訟、終止合伙關系訴訟等。因行使物權請求而提起的訴訟應屬給付之訴,當無疑義,如返還所有物、排除妨害、消除危險等,均為給付之內(nèi)容。惟值探討的問題是:因所有權或他物權發(fā)生權屬爭議,雙方就權利歸屬各持已見,因此提起的訴訟就訴訟種類而言當列入確認之訴的范圍,但是否亦為物權請求權的救濟方式或物權之保護方法?有學者指出:“請求確認所有權并不是一項民法上的權利,而是一項訴訟法上的權利,屬訴權范疇,因為其相對人不是一般的民事主體,而是國家機關”,并進一步認為“是物權法上的排除妨害請求權所派生的權利”,故“沒有必要將其列為一種單獨的物權民法保護的方法。” 29作者認為這一主張有其一定的合理因素,因為請求給

41、付(如請求返還所有物、請求排除妨害等)既可以通過私力救濟的方式直接向相對人提出自力請求,要求其履行給付義務,也可以通過公力救濟的方式徑向法院提出訴訟請求,要求法院判令相對人(被告)為給付,而請求確認物權只能通過向法院提起訴訟的方式進行,而不能直接要求相對人予以確認。但該觀點仍值得商榷:首先,訴權均以實體權利的享受為前提,即使是物權確認之訴,也是原告以其享有(或其自認為享有)物權為前提的,但訴權是法院賦予當事人進行訴訟的基本權能,實體權利與訴權不能混為一談,不能認為“請求確認所有權”是訴訟法上的權利而“請求給付”不是訴訟法上的權利,事實上,一旦涉訴,便都是當事人行使訴權的結果。其次,只要是訴訟,

42、便都是請求國家司法機關予以裁決,但相對人并非國家司法機關,而仍是與其發(fā)生權屬爭議的公民或法人。再次,一旦發(fā)生權屬爭議,權利人便無法完滿地支配其物,無法充分地行使權利,而確認之訴的目的就在于通過司法程序確認權利人的物權,而俾使權利人能回復對物完滿支配狀態(tài),這與物權請求權的功能與目的是一致的。所以,作者認為,確認物權歸屬的確認之訴也為物權請求權的公力救濟方式,應納入物權的民法保護方法。 30所以,提起民事訴訟是最普遍也是最重要的物權請求權公力救濟方式,而物權請求權之訴的訴訟種類包括給付之訴和確認之訴兩類。(2) 關于物權請求權的強制執(zhí)行保護方法強制執(zhí)行,是指法院的執(zhí)行組織依據(jù)法定的程序,對發(fā)生法律

43、效力的法律文書確定的給付內(nèi)容,以國家的強制力為后盾,依法采取強制措施,迫使義務人履行義務的行為。 31發(fā)動執(zhí)行程序需具備三項條件:第一,須有據(jù)以執(zhí)行的已生效的法律文書;第二,法律文書須具有給付內(nèi)容;第三,負有給付義務的人拒絕履行義務。作者之所以將強制執(zhí)行理解為物權請求權公力救濟的方法,理由如下:其一,執(zhí)行程序是相對獨立的程序。盡管目前我國民事判決的執(zhí)行程序規(guī)定于統(tǒng)一的民事訴訟法中,執(zhí)行程序也被理解為是訴訟程序的組成部分,但執(zhí)行程序具有特有的功能與任務,尤其是執(zhí)行程序并非審判程序的必然延續(xù),經(jīng)過審判程序審理的案件并不必然地要經(jīng)過執(zhí)行程序,而發(fā)動執(zhí)行程序也不必然地以審判程序為前提。狹義的或嚴格意義

44、的民事訴訟程序應僅指審理程序而不包括執(zhí)行程序。這與審理程序中的一審程序與二審程序之分是不同的,因為僅管不是每一案件都需要經(jīng)過二審程序,但發(fā)動二審程序必然以一審程序為前提,且一、二審程序的根本任務是一致的,即確認民事權利義務關系,這與執(zhí)行程序以實現(xiàn)民事權利義務關系是不同的。其二,據(jù)以執(zhí)行的法律文書除了審理程序由法院作出的生效判決、裁定、調(diào)解書和支付令,還包括其他能夠作為執(zhí)行依據(jù)的法律文書,如由公證機關賦予強制執(zhí)行效力的債權文書,仲裁機構制作的仲裁裁決書等。這其中有物權請求權內(nèi)容的法律文書。例如,甲公司依法取得了某塊土地的使用權人,土地行政與規(guī)劃管理部門向土地住戶發(fā)出了拆遷令,并支付了拆遷安置費等

45、相關費用,但有一住戶無故拒絕搬遷,影響甲公司(土地使用人)正常形式土地使用權,甲公司即可依拆遷令及其它證明文件直接向當?shù)胤ㄔ荷暾垙娭茍?zhí)行。此正是物權請求權的公力救濟方式。其三,權利人經(jīng)過民事訴訟的公力救濟方式后,如果義務人拒不執(zhí)行生效的判決、裁定、調(diào)解書和支付令,此時物權請求權仍未得到最終的實現(xiàn),權利人欲使權利得到最終的實現(xiàn),還需發(fā)動強制執(zhí)行程序。換言之,執(zhí)行程序是獨立于訴訟程序以外且能使物權請求權得以最終實現(xiàn)的公力救濟措施?;谏鲜鋈c理由,作者認為申請強制執(zhí)行是物權請求權公力救濟的方式之一。(3) 關于物權請求權的行政訴訟保護方法行政訴訟,是指法院在行政爭議當事人和其他訴訟主體的參與下,通

46、過司法程序解決行政爭議所進行的訴訟行為和訴訟關系的總稱。 32行政爭議是行政訴訟產(chǎn)生的前提,所謂行政爭議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同國家行政機關之間就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發(fā)生的糾紛。我國行政訴訟法第11條規(guī)定了法院受理行政案件的種類,其中,對行政機關侵犯公民、法人或者其它組織人身權、財產(chǎn)權的具體行政行為,公民、法人或者其它組織均可提起行政訴訟,這里的“財產(chǎn)權”包括而且主要是物權性質的權利。例如,行政機關作出的對公民、法人或者其它組織的財產(chǎn)(包括動產(chǎn)與不動產(chǎn))予以查封、扣押的強制措施,或者侵犯法律規(guī)定的經(jīng)營自主權的(行政訴訟法第11條第(二)、(三)項),均有可能造成權利人行使物權的妨害,權利人依

47、法提起行政訴訟,一方面是行使行政訴訟法規(guī)定的訴訟權利的體現(xiàn),另一方面也是以公力救濟方式行使物權請求權的體現(xiàn)。當然,在以上提起民事訴訟、申請強制執(zhí)行、提起行政訴訟等三種物權請求權的公力救濟途徑中,提起民事訴訟是最主要、最普遍適用的途徑,申請強制執(zhí)行和提起行政訴訟則是特定情形下的適用途徑。(四) 物權請求權的給付前已所述,物權請求權的屬性之一為請求權,即請求他人為一定行為或不為一定行為之權利,無論是物權請求權還是債權請求權以至于親屬法上的請求權,都具有此一屬性,而在債權,則請求權為其本質屬性。所以,在物權請求權的實現(xiàn)上,應解為物權請求權得準用債權的有關規(guī)定,例如過失相抵、給付遲延、給付不能、給付瑕

48、疵等。 33 如相對人履行給付義務,給付實現(xiàn),則物權請求權得以實現(xiàn),物權回復完滿狀態(tài);如相對人未為給付,給付未能實現(xiàn),則物權請求權未能實現(xiàn),需尋求另外的救濟措施。相對人未為給付的情形有四:(1)給付不能;(2)給付拒絕;(3)給付遲延;(4)不完全給付。其中的給付拒絕,在私力救濟的場合屬自力請求未果,權利人可繼續(xù)尋求公力救濟;在公力救濟的場合,則由法院判決其強制履行給付義務,故相關內(nèi)容在本節(jié)前兩項已述。此處就物權請求權中的給付不能、給付遲延、不完全給付進行分析。1. 物權請求權的給付不能與請求權轉化給付為請求權之客體,也為物權請求權之客體。給付不能是指實現(xiàn)給付的內(nèi)容為不能。 34 債法理論上一

49、般將給付不能分為自始不能與嗣后不能,客觀不能與主觀不能,暫時不能與永續(xù)不能,可歸責的不能與不可歸責的不能等諸類。 35 這些分類對判定義務人的責任大小、程度以及承擔方式等均具有意義。在物權請求權出現(xiàn)給付不能的場合,關鍵是如何尋求補救方法對物權施以妥善的保護。在這里,區(qū)分可歸責的不能與不可歸責的不能意義最為重大。(1) 因不可歸責于相對人的事由造成的物權請求權給付不能在因不可歸責于相對人的事由造成物權請求給付不能時,相對人無法承擔物權請求權的給付義務,但是是否應承擔其他責任如損害賠償責任?換言之,物權請求權能否轉化為損害賠償請求權或不當?shù)美埱髾?作者認為,此時需要考察形成妨害物權圓滿狀態(tài)之初,

50、相對人的主觀狀態(tài)是善意還是惡意,細言之,(1)如相對人為善意,則其不承擔賠償責任,物權人的物權請求權消滅,也不能轉化為債權請求權或損害賠償請求權。例如,乙拾得甲之遺失物,于占有期間該物因意外事由毀損(如被火災燒毀、被盜等),乙已盡善良的管理義務,現(xiàn)甲主張返還,該物毀滅而致使給付的客觀不能,相對人對物之滅失不存在過錯,且取得占有時(形成對物權圓滿狀態(tài)妨害之初時)也無過錯,故乙對給付不能不承擔責任,甲的物權請求權(所有物返還請求權)不能轉化為損害賠償請求權。(2)如相對人在形成妨害物權的圓滿狀態(tài)之初即有過錯,說管后來導致物的毀損滅失或其他原因而產(chǎn)生物權請求權的給付不能,則相對人仍需承擔給付義務,但

51、承擔的不是物權請求權的給付義務,而是已轉化為損害賠償請求權的給付義務,也即物權人的物權請求權轉化成為損害賠償請求權。例如,甲侵奪乙之物(構成惡意),后該物因不可抗力而滅失或不能返還,則乙對甲之物權請求權轉化為損害賠償請求權,乙得向甲主張損害賠償。 36尚需注意的是,現(xiàn)代社會對給付義務之能與不能,除了依據(jù)傳統(tǒng)民法所循之因素認定外,更參酌了經(jīng)濟、效用等考量因素,由此影響著物權請求權給付不能性質的認定及責任的承擔。當然,究其根本,也無非民法之誠實信用原則之運用爾。例如,建筑工事已經(jīng)峻工且使用多年,盡管確已影響到鄰近物權人之權利行使,但若依近鄰物權人之請求而令建筑工事拆除,雖然在法律上與事實上均為可能

52、,但因耗資巨大,工程龐雜,于經(jīng)濟意義衡量實屬社會資源之空費與經(jīng)濟成本虧算,故也構成物權請求權之給付不能。但因相對人(建筑工事所有人)在形成妨害之初即已有過錯,故近鄰物權人(受害人)仍得請求其為損害賠償之責,物權請求權轉化為損害賠償請求權。(2) 因可歸責于相對人的事由造成的物權請求權給付不能因可歸責于相對人的事由而造成物權請求權的給付不能,相對人應承擔損害賠償責任,物權請求權轉化為損害賠償請求權或不當?shù)美埱髾?。例如,甲誤將乙之石料當作已物而砌于新建房屋之中,此時基于添附而致返還原物不能,乙不得請求返還原物,但得請求甲返還不當?shù)美?3) 因第三人原因造成的物權請求權給付不能此種情形多發(fā)生于標

53、的物返還請求權的給付不能場合。因第三人原因造成物的滅失或其他情形而致物完全失去價值,給付義務人對該第三人即享有損害賠償請求權,此時對物權人的物權請求權保護有三種救濟措施可供選擇:其一,物權請求權直接轉化為損害賠償請求權,物權請求權人對給付義務人行使損害賠償請求權,因為這種情況下第三人的過錯可視為給付義務人的過錯,給付義務人應負損害賠償之責。其二,物權請求權人可向給付義務人請求讓與其對第三人的損害賠償請求權,由物權請求權人越過給付義務人而徑向第三人行使損害賠償請求權。由于給付義務人與第三人之間為非真正連帶責任,故物權請求權人不能將給付義務人與第三人作為共同被告而為損害賠償之請求,但得請求給付義務

54、人讓與其對第三人的損害賠償請求權。其三,由物權請求權人請求給付義務人交付其從第三人處受領之賠償(物或金錢)。若給付義務人已向第三人為損害賠償之請求且第三人已為給付,則對給付之標的物,物權請求權人可請求代為受領,此即物權請求權人的物上代位權。例如,乙借得甲之一枚珍郵組集參加郵展,丙于乙處欣賞時不慎弄翻果汁而傾于該郵票上,致郵票無法恢復原有之品相(郵票之品相為郵票之生命),丙購得同種之郵票賠償于乙,則甲有權代為受領該新郵。以上三種救濟方式中,第一種是物權請求權轉化為損害賠償請求權,后二種是物權請求權轉化為代償請求權。2. 物權請求權的給付遲延與不完全給付(1) 物權請求權的給付遲延債權中的給付遲延

55、得準用于物權請求權,此為通說。 37然細分析,則不盡然。債法中所稱給付遲延,系指“債務已屆請償期,并經(jīng)催告,債務人未為給付者?!?38故其構成要件,一為債務已屆清償期,債權人可得行使債權請求權;二為給付須為可能;三為須有可歸責于債務人之事由。于此情形,債務人即陷入給付遲延。 39遲延之效力,在于債權人除得繼續(xù)為給付之請求外,并可請求其賠償因遲延而所生之損害,若遲延后的給付已無意義,則債權人可解除債的關系。如德國民法典第286條規(guī)定:“(1)債務人應對債權人因遲延而產(chǎn)生的損害負賠償責任。(2)如果遲延后的給付對債權人無利益,債權人可以拒絕受領給付,而就不履行要求損害賠償。于此準用第346條關于合

56、同解除權的規(guī)定?!痹诮o付遲延的構成要件中,債務已屆清償期是實質性要件,而在物權請求權,因其為法定之權利,享有物權即享有物權請求權,于物權之完滿狀態(tài)受有妨害時即可發(fā)動,而斷無事先約定期限之可能,故其給付遲延的構成如何適用“已屆清償期”之要件?或曰,可以物權請求權人向侵害人發(fā)出第一次自力請求并給予合理之返還期限或排除妨害期限,為給付之期限,于此期限屆滿而仍未給付者,即陷入遲延。問題在于,侵害人陷入物權請求權給付遲延后,其效力為產(chǎn)生請求權的競存,即一方面物權請求人可繼續(xù)行使物權請求權而請求侵害人返還所有物或排除妨害,另一方面可行使損害賠償請求權而請求侵害人支付遲延期間所受到的損害,但是,即使未經(jīng)催告

57、,即使不能認定侵害人已陷入物權請求權給付遲延,當物權請求權人第一次發(fā)動物權請求權時也可同時提起損害賠償之訴(如果已經(jīng)造成損失的話),同樣可發(fā)生請求權的競存。例如,甲借用乙之機器設備已屆償還期而未償還,乙于期限屆滿之次日催告甲返還,甲拖延已達三個月,此時,乙既得繼續(xù)行使物權請求權要求甲返還機器,也得請求甲賠償遲延三個月的租金;設若乙于三個月后才第一次提出返還,也可提出同樣之請求,這與甲是否構成給付遲延并無關聯(lián)。由是觀之,一則因物權請求權并無給付期限或履行期限之事先約定,是否陷入遲延無從確定;二則因債務中的給付遲延之效力在于由債務人賠償債權人因遲延給而所發(fā)生之損失,而此非物權請求權之客體;三則物權

58、人同時提起物權請求權之訴與損害賠償之訴之權利與侵害人是否陷入遲延并無關聯(lián),所以,依作者之見,物權請求權的給付中并無債權給付遲延規(guī)則準用之必要。(2) 物權請求權的不完全給付債法中的不完全給付,系指“債務人沒有完全按照債務內(nèi)容所為的給付”。 40即債務人已為一部或全部給付,但非完全依確定之給付內(nèi)容而為給付。通常情形下,不完全給付在給付期限上是符合給付要求的,但給付內(nèi)容存在瑕疵,如給付之數(shù)量不足,方法不當,品質不合等,統(tǒng)稱為瑕疵給付。但也可能債務人既陷入給付遲延,而遲延后的給付又存在瑕疵,此種情形下債務人需承擔更重的責任。由于近代債法發(fā)展的債的不可侵性理論,債的不完全給付除上述瑕疵給付外,還有所謂加害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