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化教學內容,促進目標達成_第1頁
優(yōu)化教學內容,促進目標達成_第2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優(yōu)化教學內容 ,促進目標達成新課改要求教師“用教材去教” ,而不是“教教材” 因此,教師要善于根據教學實際需要, 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 靈活地、有創(chuàng)造性地選擇教學內容。一、拓展教學內容,促進目標達成 學生品德的形成來自于他們對生活的認識、體驗。教師 必須從學生生活出發(fā),將教材與生活實際結合起來,善于挖 掘學生身邊的課程資源,補充適合本地學生特點的活動材料, 使活動內容更貼近本地學生的生活,提高品德教育的針對性、 實效性。比如想想他們的難處一課中, “身殘志不殘”板塊 主要講述了劉濤、 霍金等殘疾人頑強拼搏、 自強不息的故事。 這一板塊旨在讓學生在故事中感知殘疾人身殘志堅的精神。 這一板塊的教學

2、,執(zhí)教老師沒有僅僅止步于課本中提供的中 外名人事跡,而是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教學資源,布置學生課 前廣泛搜集殘疾人的感人事跡,讓學生從中外名人、如皋名 人、身邊的平凡人三個層面任選一種搜集。由于學生課前搜 集了大量資料,課上的殘疾人事跡報告會也就精彩紛呈。在 一件件感人肺腑的真人真事面前,孩子們的心靈一次次受到 震撼!這樣的調整,教學目標沒有變,但學生達成目標的深 度顯然不一樣了。學生認識到不僅名人是這樣的,我們身邊 的普通人中也不缺乏身殘志堅的故事,學生受到的感染就更 深刻了。二、整合教學內容,促進目標達成 教學過程中,如果對某一課或某一單元教學內容進行適 當整合, 或放棄教材中的部分內容,或對

3、教學內容進行重組, 或調整教學內容的順序,會更加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認知、 情感規(guī)律,也更有利于教學目標的達成。比如一位老師執(zhí)教的祖國媽媽真?zhèn)ゴ笠徽n,第一課 時確立了如下目標: 1.通過欣賞圖片、介紹風景名勝,領略 祖國的風景之美,培養(yǎng)學生收集資料的能力。2.通過具體數(shù)據、誦讀兒歌,了解祖國的面積之大,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的 情感。為了達成目標,執(zhí)教老師將教材 58 頁和 59 頁的內容 進行了調整。我覺得這樣做是有道理的,因為教學一開始就 讓學生去感受祖國面積之大,學生的時間、空間概念不強, 達成目標的難度就比較大。如果先從旅游談起,學生就會興 趣盎然。學生在感受祖國風景之美的基礎上再去了解祖國

4、面 積之大,也會相對容易一些。針對教材“展示臺”板塊中提 供的祖國風景名勝圖片,執(zhí)教老師進行了再選擇。因為教材 中臺灣的日月潭、香港的海洋公園等離我們學生的生活比較 遠,大部分學生幾乎沒有機會看到。執(zhí)教老師就重新選擇了 學生熟悉的圖片,如桂林山水的圖片(這是學生剛剛在語文 課文中接觸到的)、哈爾濱雪鄉(xiāng)的圖片(這是爸爸去哪兒 的拍攝地)等。對于學生來說,這樣的美景圖片是熟悉的、有感覺的,更能激發(fā)起他們對祖國的熱愛之情。三、活化教學內容,促進目標達成品德教材雖然圖文并茂,但是靜態(tài)的圖文很難對學生感 官造成強烈沖擊。品德課最需要的就是憑借多元手段去沖擊 學生的視覺、聽覺,給學生留下很深的印象,從而實

5、現(xiàn)情感 的熏陶。教學中,教師或借助多媒體手段,或讓學生動手操 作實踐,或讓學生粘貼板報,活化教學內容,一定會取得理 想的教學效果。比如想想他們的難處中有一個無臂演員的日常生活 圖片和小資料,目的是讓學生了解殘疾人生活的艱難。教學 過程中,執(zhí)教老師充分利用網絡資源,找到了一段黃陽光真 人演示洗臉、刷牙、洗澡、切土豆絲的視頻。真人演示的視 頻比書中的圖片帶給學生更強的震撼效果,孩子的感受更深 刻。在進行殘疾人事跡介紹時,執(zhí)教老師播放了我們如皋的 無臂奇人石曉華的采訪視頻,當看到石曉華表演口書時,教 室內靜得只聽見呼吸聲。當石曉華展示完“自強不息”的口 書作品時,學生被徹底震撼了,對石曉華的敬佩之情油然而 生,被殘疾人身殘志堅的精神深深感染。顯然,活化的教學 內容帶給學生的不僅僅是感官上的沖擊,更是心靈上的震撼。事實證明,教師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品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