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梯試驗方法_第1頁
電梯試驗方法_第2頁
電梯試驗方法_第3頁
電梯試驗方法_第4頁
電梯試驗方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電梯試驗方法GB T 100591997國家技術監(jiān)督局 19971226 批準19981001 實施前言 本標準是對原國家標準 GB 10059 88電梯試驗方法的修訂。 修訂的主要內(nèi)容是:1)在“試驗儀器和量具”一節(jié)中將測量加速度、減速度的儀器精度由±2改為± 5;2)在“樣機安全裝置檢驗”一章中取消了安全窗部分,增加了緊急操作裝置及停止保護 裝置的檢驗;3)在“運行速度和平衡系數(shù)”一節(jié)中考慮到平衡系數(shù)測量的準確性,增加了額定載重量 40工況;4)原標準中曳引機試驗內(nèi)容改為按電梯曳引機標準中規(guī)定的試驗方法進行試驗;5)增加了開關門時間的檢驗,取消了原標準層門運行中動能試驗

2、;6)取消了原標準中選層器鋼帶和轎廂兩個部分的試驗;7)增加了導軌試驗內(nèi)容并與現(xiàn)有的導軌標準相一致。本標準從生效之日起同時代替 GB 10059 88。 本標準的附錄 A 是標準的附錄。本標準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提出。 本標準由全國電梯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 本標準起草單位: 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建筑機械化研究所, 中國迅達電梯有限公司北京 電梯廠,中國天津奧的斯電梯有限公司,廣州電梯工業(yè)公司負責起草。本標準主要起草人:戈拯、趙光瀛、張桂竹、楊錫芝、鐘永昌。 本標準首次發(fā)布于 1988 年,第一次修訂于 1997 年。1 范圍 本標準規(guī)定了乘客電梯和載貨電梯的整機和部件的試驗方法。 本標準適用

3、于電力驅(qū)動的曳引式或強制式乘客電梯和載貨電梯。 本標準不適用于液壓電梯和雜物電梯。2 引用標準 下列標準所包含的條文,通過在本標準中引用而構成為本標準的條文。本標準出版時, 所示版本均為有效。 所有標準都會被修訂, 使用本標準的各方應探討使用下列標準最新版本 的可能性。GB/ T 7025 . 17025. 3 1997 電梯主參數(shù)及轎廂、井道、機房的型式與尺寸GB 75881995 電梯制造與安裝安全規(guī)范 (eqvEN 81 1:1985)GBT 100581997 電梯技術條件GBl0060 93 電梯安裝驗收規(guī)范GBT 1343592 電梯曳引機JG/ T 5072. 2 1996 電梯

4、T型導軌檢驗規(guī)則3 電梯整機性能試驗準備3 1 樣機311 樣機的安裝應符合 GB 10060的規(guī)定。31 2 樣機應具備 GB 7588 規(guī)定的全部安全裝置。3. 1 . 3樣機技術參數(shù),按附錄 A(標準的附錄)表A1填寫。32 試驗儀器和量具321 試驗用的儀器和量具應在計量單位檢定合格的有效期內(nèi)。322 除非有特殊的規(guī)定,儀器的精確度應滿足下列測量精度的要求:a)± 1%對質(zhì)量、力、長度、時間和速度;b) ± 5%對加速度、減速度;c) ± 5%對電壓、電流;d) ± 5C 對溫度。3. 3試驗條件3. 3. 1 海拔高度不超過 1 000m。3.

5、 3. 2試驗時機房空氣溫度應保持在540 C之間。3. 3. 3運行地點的最濕月月平均最高相對濕度為90%,同時該月月平均最低溫度不高于25C。3. 3. 4試驗時電網(wǎng)輸入電壓應正常。電壓波動范圍應在額定電壓值的土7%范圍內(nèi)。3. 3. 5環(huán)境空氣中不應含有腐蝕性和易燃性氣體及導電塵埃存在。3. 4試驗場地3. 4. 1樣機試驗應在現(xiàn)場進行,要求機房、轎廂頂、底坑清潔,不能有與電梯工作無關 的物品和設備。機房.的型式與尺寸應符合GB/T 7025的規(guī)定。3 . 4 . 2部件試驗應在試驗臺架上進行。3 . 4 . 3背景噪聲應比所測對象噪聲至少低10dB(A)。如不能滿足規(guī)定要求可按表1值修

6、正,測試噪聲值即為實測噪聲值減去修正值。表1 噪聲修正值dB(A)聲源工作時測得的 A聲級與背景噪聲 A聲級之差應減去的修正量33.042.052.061.071.081.090.5100.5>100注:背景噪聲系指被測量聲源不存在時,周圍環(huán)境的噪聲。4樣機安全裝置檢驗電梯整機性能試驗前的安全裝置檢驗應符合GB 10058 1997中3 . 3 . 9的規(guī)定。如有任一個安全裝置不合格,則該電梯不能進行試驗。4.1供電系統(tǒng)斷相、錯相保護裝置或保護功能將電源總輸入線分別斷去一相和交換相序后再接通電源,分別用正?;驒z修速度操縱電梯,電梯應不能運行。當電梯的運行與相序無關時,不要求錯相保護。4.

7、 2限速器一安全鉗裝置a) 對瞬時式安全鉗裝置,轎廂應載有均勻分布的額定載重量,以檢修速度向下運行,進 行試驗。對漸進式安全鉗裝置,轎廂應載有均勻分布的125%的額定載重量,安全鉗裝置的動作應在減低的速度(即平層速度或檢修速度)進行試驗;b) 在機房,人為動作限速器,使限速器的電氣開關動作,此時電機停轉;短路限速器的電氣開關,人為動作限速器,使限速器鋼絲繩制動并提拉安全鉗裝置, 此時安全鉗裝置的電 氣開關應動作,使電機停轉;然后,再將安全鉗裝置的電氣開關短路, 再次人為動作限速器, 安全鉗裝置應動作,夾緊導軌,使轎廂制停。c) 復驗或定期檢驗時,各種安全鉗均應采用空載,在平層速度或檢修速度下試

8、驗。d) 試驗完成以后,各個電氣開關應恢復正常,并檢查導軌,必要時要修復到正常狀態(tài)。4 . 3緩沖器4. 3. 1蓄能型緩沖器轎廂以額定載重量和減低的速度,對轎廂緩沖器進行靜壓 5min ,然后轎廂脫離緩沖器,緩沖器應回復正常位置。轎廂空載,對重裝置對對重緩沖器進行靜壓5min,然后對重脫離緩沖器,緩沖器應回復正常位置。4. 3. 2耗能型緩沖器a)轎廂和對重裝置分別以檢修速度下降將緩沖器全壓縮,從轎廂開始離開緩沖器瞬間起,緩沖器柱塞復位時間不大于120s。b)檢查緩沖器開關,應是非自動復位的安全觸點開關。電氣開關動作時電梯不能運行。4. 4極限開關電梯以檢修速度點動向上和向下運行。4. 4.

9、 1當電梯超越上、下極限工作位置并在轎廂或?qū)χ亟佑|緩沖器前,極限開關應起作 用。a)對卷筒驅(qū)動的電梯, 當需要時用機械方法直接切斷電動機和制動器供電回路。應采取措施使電動機不得向制動器線圈供電。b)對曳引驅(qū)動的雙速電梯,極限開關應能按上述 a)切斷電路,或通過一種電氣安全裝置切斷向兩個接觸器線圈直接供電的電路。接觸器的各觸點在電動機和制動器的供電電路中應串聯(lián)連接。每個接觸器應能夠切斷帶負荷的主電路。c)對可變電壓或連續(xù)變速的電梯,極限開關應能使電梯驅(qū)動主機迅速停止運轉。4. 4. 2對于額定速度大于1. 6m/s的電梯如設有強迫緩速裝置,此裝置應起作用。4. 5層門與轎廂門電氣聯(lián)鎖裝置4. 5

10、. 1當層門或轎廂門沒有關閉時,操作運行按鈕,電梯應不能運行(對對接操作電梯除外)。4. 5. 2電梯運行時,將層門或轎廂門打開,電梯應停止運行。4. 5. 3當轎廂不在本層,開啟的層門在外力消失后應自行關閉。如被動門是柔性聯(lián)接的,應有證實層門關閉的電氣開關。4. 6緊急操作裝置停電或電氣系統(tǒng)發(fā)生故障時應有轎廂慢速移動的措施,檢查措施是否齊備和可用。4. 7停止保護裝置機房、轎頂、底坑應裝有停止保護開關,逐一檢查開關的功能。4. 8試驗結果記入表A2。5整機性能試驗5. 1運行速度和平衡系數(shù)5. 1 . 1試驗方法a)對電梯運行速度,使轎廂載有50%的額定載重量下行至行程中段時,記錄電流、電壓

11、及轉速的數(shù)值。b)對平衡系數(shù),宜在轎廂以空載和額定載重量的25%、40%、50%、75%、100%、110%時作上、下運行,當轎廂與對重運行到同一水平位置時,記錄電流、電壓及轉速的數(shù)值。僅測量電流,則用于交流電動機;當測量電流并同時測量電壓時,則用于直流電動機。5. 1 . 2轎廂運行速度的計算用轉速表測出電動機轉速后,按公式(1)計算轎廂運行速度:兀D n W (1)1000 60 i1 i2式中:v1轎廂運行速度,m/s;D 曳引輪節(jié)徑,mm ;n 實測電機轉速,r/ min ;i1曳引機減速比;i2 曳弓丨比。100%偏差值按公式偏差值(2)計算:運行速度-額定速度 額定速度轎廂運行速度

12、也可用測速裝置測量曳引繩線速度求得。5. 1 . 3平衡系數(shù)的確定平衡系數(shù)用繪制電流一負荷曲線,以向上、向下運行曲線的交點來確定。 注:嚴衡系數(shù)允許用功率法測試。5. 1 . 4試驗結果記入表 A3。5. 2起、制動加、減速度和轎廂運行的垂直、水平振動加速度5. 2. 1 試驗方法在電梯的加、減速度和轎廂運行的垂直振動加速度試驗時,傳感器應安放在轎廂地面的正中,并緊貼地板,傳感器的敏感方向應與轎廂地面垂直。在轎廂運行的水平振動加速度試驗時,傳感器應安放在轎廂地面的正中,并緊貼地板, 傳感器的敏感方向應分別與轎廂門平行或垂直。5. 2. 2試驗工況以輕載工況(不超過額定載重量的 25%或含儀器和

13、不超過 2個人員,取低值)和額定載重 量工況進行檢測。a)單層:選中間層站,上行、下行各一次;b)多層:選底部與頂部兩端二個層站以上,上行、下行各一次;c)全程:上行,下行各一次。5. 2. 3試驗儀器a)電梯起、制動加、減速度試驗宜用應變式或其他加速度傳感器;頻率響應范圍上限不 低于100 Hz。b)相應儀表和記錄儀器的精確度和頻率范圍應與傳感器相匹配。記錄電梯加、減速度信號的頻率范圍上限可為3050Hz。記錄轎廂運行的振動加速度信號的頻率范圍上限為100Hz。5. 2 . 4試驗結果的計算與評定對記錄下來參數(shù)的時域信號曲線進行計算:a)電梯加、減速度取其在該過程中的最大值;b)電梯加、減速

14、度的平均值是對其加、減速度過程求積后再除以該過程的時間;c)轎廂運行的振動加速度取轎廂在額定速度運行過程中的最大值,以其單峰值作為計算與評定的依據(jù)。5. 2. 5 試驗結果記入表 A4。5. 3 噪聲5. 3. 1 試驗方法a)運行中轎廂內(nèi)噪聲測試(不含風機噪聲)傳聲器置于轎廂內(nèi)中央距轎廂地面高1. 5m。b)開關門過程噪聲測試傳聲器分別置于層門和轎廂門寬度的中央,距門0. 24m,距地面高1. 5m。c)機房噪聲測試當電梯用正常運行速度運行時,傳聲器距地面高1. 5m,距聲源1 m處進行測試,測試點不少于3點。5. 3. 2試驗儀器試驗用聲級計采用 A計權,快擋。5. 3. 3試驗結果的計算

15、與評定a)運行中轎廂內(nèi)噪聲以額定速度上行、下行時測試,取全過程運行中的最大值;b)開、關門過程噪聲以開、關門過程的最大值作評定依據(jù);c)機房噪聲,以噪聲測試的最大值作評定依據(jù)。5. 3. 4 試驗結果記入表 A5。5. 4轎廂平層準確度54 1 試驗方法 在空載工況和額定載重量工況下進行試驗。a)當電梯的額定速度不大于 1 m/s時,平層準確度的測量方法為轎廂自底層端站向上 逐層運行和自頂層端站向下逐層運行;當額定速度大于1m/s時,平層準確度的測量方法為以達到額定速度的最小間隔層站 為間距作向上、向下運行,測量全部層站,b)轎廂在兩個端站之間直駛;c)按上述兩種工況測量當電梯停靠層站后,轎廂

16、地坎上平面對層門地坎上平面在開門寬度 1/2 處垂直方向的差值。54 2 試驗工具用深度游標卡尺或直尺。543試驗結果記入表 A6 。55外觀質(zhì)量551檢查轎廂、轎門、層門及可見部分的表面及裝飾是否平整,涂漆是否達到標準要求。552檢查信號指示是否正確。553檢查焊縫、焊點及緊固件是否牢固。554試驗結果記入表 A7 。56曳引機滲漏561電梯正常運行3h,檢查減速機箱體分割面和蝸桿軸伸出端滲漏結果。562試驗結果記入表 A8 。6 部件試驗6 1 曳引機按 GB/T 13435 中試驗方法的規(guī)定進行試驗。6 2 限速器GB 7588 A9。T995中附錄F(標準的附錄)F4的規(guī)定。試驗方法應

17、符合試驗結果記入表63 安全鉗裝置試驗方法應符合GB 7588 1995中 F3 的規(guī)定。試驗結果記入表A10 。64 緩沖器試驗方法應符合GB 7588 1995中 F5 的規(guī)定。試驗結果記入表A11 。65 門和開門機65 1 機械強度試驗a)試驗時層門、轎廂門處于關閉狀態(tài),將 300N的力通過測力裝置垂直作用于層門或轎 廂門的任何部位處,此力應均勻分布在 5cm2 的圓形或方形區(qū)域內(nèi)。外力消除后,層門及轎 廂門無永久變形,且無大于 15mm 的彈性變形,開門機應能正常工作。b)試驗時層門、轎廂門處于關閉狀態(tài),沿門開啟方向,通過測力裝置施加150N的力在一個最不利點上,檢查門扇與門扇間的縫

18、隙。652 門運行試驗a)阻止關門力的試驗試驗點取在關門行程已超過三分之一以后,距地面 15m 處,測試當測力計被門夾持 住,致使門不能再關閉時的力。b)乘客電梯開關門時間試驗 用計時器測試層門開啟或關閉的全過程所用的時間。c)滑動門的保護裝置試驗檢查安全觸板或相同功能裝置的作用;檢查強迫關門功能的作用, 即檢查該裝置經(jīng)持續(xù)阻礙一段時間后, 失去原作用功能, 門 繼續(xù)關閉。6. 5. 3 試驗結果記入表 A12。6. 6 門鎖試驗方法應符合 GB 7588 1995中F1的規(guī)定。 試驗結果記入表A13。6. 7繩頭組合 制作兩件繩頭組合,宜在萬能材料試驗機上進行拉力試驗。 試驗結果記入表A14

19、。6. 8 控制柜6. 8. 1絕緣試驗絕緣試驗時,應將其余電路斷開。 用500V兆歐表檢查控制柜內(nèi)導體之間及導體對地之間的絕緣電阻。6. 8. 2耐壓試驗耐壓試驗時,應將其余電路斷開。 用耐壓試驗儀檢查導電部分對地之間的絕緣。6. 8. 3控制功能試驗對控制柜(單臺、并聯(lián)或群控)進行控制功能模擬試驗。在控制柜模擬試驗臺上進行。6. 8. 4可靠性試驗6. 8. 4, 1試驗可在電梯安裝現(xiàn)場或試驗塔電梯上進行;6. 8. 4. 2 試驗要求和工況應符合GB 10058 1997中4. 2及4. 3的規(guī)定。6. 8. 5 試驗結果記入表 A15。6. 9 導軌按JG/T 5072 . 2中的規(guī)定

20、進行檢驗。7整機可靠性試驗7. 1 試驗要求和工況應符合 GB10058 1997中4. 1及4. 3的規(guī)定。整個可靠性試驗 60 000次應在60天內(nèi)完成。7. 2在控制線路中安裝計數(shù)器,記錄電梯動作次數(shù)。以電梯每完成一個全過程運行為一次,即起動(關門)一運行一停止(開門)。7. 3試驗期間應按使用說明書的規(guī)定每日(班)進行保養(yǎng)。7. 4 試驗期間電梯不允許帶故障工作。7. 5 可靠性的評定方法應符合 GB 10058 1997中4. 1的規(guī)定。在可靠性試驗期間,各項性能指標均應達到GB 10058的規(guī)定,否則以故障處理。7. 6 試驗結果記入表 A16。8試驗結果的評定試驗后應根據(jù)試驗結果

21、對電梯樣機和部件進行評價:a)是否達到國家標準的規(guī)定;b)是否達到設計要求;c)存在問題。附錄 A(標準的附錄)試驗記錄表表A1電梯樣機技術參數(shù)No: 共 頁第 頁 日期: 年 月 日型號名稱載重質(zhì)里kg ;人額定速度m/s拖動系統(tǒng)曳引機型號制造廠速比ii =電機型號制造廠電壓V電流A功率kW;轉速r/ min曳引比i2=曳引輪節(jié)徑D =mm曳引繩nx $mm控制方式控制柜制造廠操縱方式調(diào)速器型號及制造廠限速器型式型號動作速度m/s制造廠安全鉗型式型號制造廠緩沖器型式型號制造廠層門型式:轎廂門型式轎廂尺寸l逍hmm井道尺寸l逍hmm層站數(shù)安裝地點安裝日期年月至年月校對檢驗員表A2 安全裝置檢驗

22、記錄No: 共 頁第 頁 日期: 年 月 日序號項目檢驗結果結論1供電系統(tǒng)斷相、錯相保護裝置2限速器一安全鉗系統(tǒng)限速器繩斷裂或松弛保護開關3撞底緩沖裝置(型式、規(guī)格、數(shù)量)緩沖器復位開關4極限開關5層門與轎廂門電氣聯(lián)鎖裝置重開門裝置6緊急操作裝置7停止保護裝置8檢修運行校對檢驗員表A3 運行檢驗記錄No: 共 頁第 頁 日期: 年 月 日項目上 行下 行上 行下 行上 行下 行上 行下 行上 行下 行上 行下 行上 行下 行載重量額疋載 重量的 百分數(shù)%kg電壓,V電流,A電動機轉 速,r/ min轎廂運行速 度,m / s注:當轎廂內(nèi)載重量為額定載重量的50%時,轎廂向下運行至行程中部時速度

23、為m/ So校對檢驗員表A4力口、減速度和垂直、水平振動加速度檢驗記錄No: 共 頁第 頁 日期: 年 月 日 加、減速度m/s2序號12345678工況輕載額疋載重量起動加 速度平均加 速度制動減速度平均減速度起動加速度平均加 速度制動減速度平均減 速度上行區(qū) 間下行區(qū) 間垂直、水平振動加速度m/2 S序號123456工況輕載額定載荷轎廂運行 方向平行轎廂 門垂直轎廂 門轎廂運行 方向平行轎廂 門垂直轎廂 門全程上行全程下行校對檢驗員表A5 噪聲檢驗記錄No: 共 頁第 頁 日期: 年 月 日dB(A)層站轎廂門層站門運行時轎廂內(nèi)機房開門關門背景開門關門背景上行下行背景123最大 值背景備注

24、校對檢驗員表A6 轎廂平層準確度檢驗記錄No: 共 頁第 頁 日期: 年 月 日mm停站方向空載額載停站方向空載額載上行上行下行下行上行上行下行下行上行上行下行下行上行上行下行下行上行上行下行下行上行上行下行下行上行上行下行下行上行上行下行下行校對檢驗員表A7外觀質(zhì)量檢驗記錄No:共頁第頁日期:年月日序號項目檢驗結果結論1外觀及表面情況涂漆及漆層鉚接、粘接部位2信號指示3焊縫及焊點4緊固件5各部件位置及工作情況表A8 曳引機滲漏檢驗記錄No: 共 頁第 頁 日期: 年 月 日計時時間滲漏面積檢驗結果結論校對檢驗員表A9 限速器檢驗記錄No:共 頁第 頁 日期: 年 月日設計參數(shù):限速器動作速度

25、m/s限速器繩的直徑和結構mm使用本限速器的電梯的最大和最小額定速度m/s;m/s限速器動作時所產(chǎn)生的限速器繩的張緊力的預期值N m / s項目序號電氣開關 動作速度動作速度序號電氣開關 動作速度動作速度實測動作 速度1112123134145156167178189191020鋼絲繩在 限速器繩 輪中的附 著力電氣裝置 檢杳校對檢驗員表A10 . 1瞬時式安全鉗檢驗記錄No :共頁第頁日期:年月日設計參數(shù):額定速度m/s限速器動作速度m/s承載總質(zhì)量kg導軌導向面寬度mm樣品編號.項目實測數(shù)據(jù)備注彈性極限制動距離,mm制動阻力,kN吸收能量,J永久變形或裂斷制動距離,mm制動阻力,kN吸收能

26、量,J鉗體變形情況楔塊(滾柱)變形情況導軌變形情況總容許質(zhì)量計算結論校對檢驗員表 A10. 2漸進式安全鉗檢驗記錄No :共頁第頁日期:年月日設計參數(shù);額定速度m/s限速器動作速度m/s承載總質(zhì)量kg導軌導向面寬度mm重塊自由降落高度mm樣品編號:次數(shù)降落 總高 度mm限速 器繩 滑動 距離mm減速度最 小值m/2s減速度最 大值m/2s最小 瞬時 制動 力N最大 瞬時 制動 力N彈性兀件總 行程mm制動距離mm平均 制動 距離mm左右左右1234次數(shù)平均減速度m / s2平均制動力N平均制動力 的平均值N總允許質(zhì)量 極限值kg轎廂傾斜度%1234校對檢驗員表A11. 1蓄能型緩沖器檢驗記錄No:共頁第頁日期:年月日設計參數(shù):檢驗結果;額定速度m / s;額定速度m/s最大總質(zhì)量kg ;取大總質(zhì)量kg;取小總質(zhì)量kg :最小總質(zhì)量kg;樣品編號:項目單位設計值實測值備注自由長度mm加壓后殘余變形加力片=kN時壓縮變形量加力P2=kN時壓縮變形量加力P3=kN時壓縮變形量鋼絲直徑(內(nèi)簧/外簧)彈簧中徑(內(nèi)簧/外簧)圈 數(shù)總圈數(shù)(內(nèi)簧/外簧)圈有效圈數(shù)(內(nèi)簧/ 外簧)旋向(內(nèi)簧/外簧)一校對檢驗員表A1 . 1. 2耗能型緩沖器檢驗記錄No:共 頁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