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功率分配器的設計與仿真_第1頁
第九章功率分配器的設計與仿真_第2頁
第九章功率分配器的設計與仿真_第3頁
第九章功率分配器的設計與仿真_第4頁
第九章功率分配器的設計與仿真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九章功率分配器的設計與仿真【本章重點】功分器的原理及技術指標集總參數(shù)功分器的設計及仿真wilkinson功分器的設計及仿真第九章 功率分配器的設計與仿真在射頻/微波電路中,為了將功率按一定比例分成兩路或多路,需要使用功率分配器(簡稱功分器)。反過來使用的功率分配器是功率合成器。在近代射頻/微波大功率固態(tài)發(fā)射源的功率放大器中廣泛地使用功分器,而且通常功分器是成對使用,先將功率分成若干份,然后分別放大,再合成輸出。在20世紀40年代,mit輻射實驗室(radiation laboratory)發(fā)明和制造了種類繁多的波導型功分器。它們包括e和h平面波導t型結、波導魔t和使用同軸探針的各種類型的功分

2、器。在20世紀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又發(fā)明了多種采用帶狀線或微波技術的功分器。平面型傳輸線應用的增加,也導致了新型功分器的開發(fā),諸如wilkinson分配器、分支線混合網(wǎng)絡等。本章分析功分器的設計方法,并利用ads2009設計中心頻率為750mhz的集總參數(shù)比例型功分器和中心頻率為1ghz的集總參數(shù)等分型功分器,進而給出中心頻率為1ghz分布參數(shù)(wilkinson)功分器的電路和版圖設計實例。圖9-1 功分器意圖9.1功分器的基本原理一分為二功分器是三端口網(wǎng)絡結構,如圖9-1所示。信號輸入端的功率為p1,而其他兩個端口的功率分別為p2和p3。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p1= p2+ p3 (9-1

3、)如果p2(dbm)=p3(dbm),三端口功率間的關系可寫成p2(dbm)=p3(dbm)= p1(dbm)-3db當然,p2并不一定要等于p3,只是相等的情況在實際電路中最常用。因此,功分器可分為等分型(p2=p3)和比例型(p2=kp3)兩種類型。 9.11主要技術指標 功分器的主要技術指標包括頻率范圍、承受功率、主路到支路的分配損耗、 輸入輸出間的插入損耗、支路端口間的隔離帶、每個端口的電壓駐波比等。(1)頻率范圍這是各種射頻/微波電路的工作前提,功分器的設計結構與工作頻率密切相關。必須首先明確功分器的工作頻率,才能進行下面的設計。(2)承受功率outindppalg10outinkp

4、p diaaa在功分器/合成器中,電路元件所能承受的最大功率是核心指標,它決定了采用什么形式的傳輸線才能實現(xiàn)設計任務。一般地,傳輸線承受功率由小到大的次序是微帶線、帶狀線、同軸線、空氣帶狀線、空氣同軸線,要根據(jù)設計任務來選擇用何種傳輸線。(3)分配損耗主路到支路的分配損耗實質上與功分器的主路分配比ad有關。其定義為 (9-2)式中 例如兩等分功分器的分配損耗是3db,四等分功分器的分配損耗是6db。(4)插入損耗輸入輸出間的插入損耗是由于傳輸線(如微帶線)的介質或導體不理想等因素產(chǎn)生的??紤]輸入端的駐波比所帶來的損耗,插入損耗ai定義為 (9-3)a是在其他支路端口接匹配負載,主路到某一支路間

5、的傳輸損耗,其為實測值。a在理想狀態(tài)下為ad。在功分器的實際工作中,幾乎都是用a作為研究對象。(5)隔離帶支路端口間的隔離帶是功分器的另一個重要指標。如果從每個支路端口輸入功率只能從主路端口輸出,而不應該從其他支路輸出,這就是求支路之間有足夠的隔離度。在主路和其他支路都接匹配負載的情況下,i口和j口的隔離度定義outjiniijppalg10 (9-4)隔離度的測量也可按照這個定義進行。(6)駐波比每個端口的電壓駐波比越小越好。9.2集總參數(shù)功分器設計及仿真9.2.1等分型功分器 根據(jù)電路使用元件的不同,功分器可分為電阻式和l-c式兩種類型。1. 電阻式電阻式電路僅利用電阻設計,按結構分成形和

6、y形,圖9-2所示。 (a) 形 (b) y形圖9-2 電阻式功分器圖9-2中z0是電路特性阻抗,在高頻電路中,不同頻段的特性阻抗不同。這種電路的優(yōu)點是頻寬大,布線面積小,設計簡單;缺點是功率衰減較大(6db)。如圖9-2(b)所示,設z0=50,則110323421uuu03243uuu1221uudbuu6lg20122. l-c式這種電路利用電感及電容進行設計。按結構分成低通型和高通型兩種類型,如圖9-3所示,下面分別給出其參數(shù)的計算公式。 (a) 低通型 (b) 高通型圖9-3 l-c式集總參數(shù)功分器000000212fzczlps00000022fzczlsp(1)低通型 (9-5)

7、(2)高通型 (9-6)集總參數(shù)功分器的設計過程是先確定電路結構,再計算出各個電感,電容或電阻的值,最后,按照確定的電路結構進行設計。9.2.2等分型功分器設計實例設計工作頻率f0=1ghz的功分器,特性阻抗為z0=50功率比例為k=0.5,且要求在10.02ghz的范圍內(nèi)s11-14db,s21-4db,s31 -4db。1.電路結構的選擇及參數(shù)計算選擇高通型l-c式電路結構如圖9-3(b)所示。按照式(9-6)計算得。nhlp96. 7pfcs5 . 42.ads設計與仿真(1)創(chuàng)建新項目啟動ads2009選擇main windows菜單欄【file】【new project】,按照提示選

8、擇項目保存的路徑和輸入文件名點擊按鈕創(chuàng)建新項目點擊,新建電路原理圖窗口,開始設計功分器(2)功分器電路設計在“l(fā)umped-components”類中,分別選擇控件 在“simulation -s_param”類中,分別選擇控件、,放置到原理圖中合適位置。在工具欄中單擊按鈕,放置各端口接地,雙擊 修改屬性,要求掃描頻率從0.9ghz到1.1ghz,掃描步長為0.01ghz。功分器 仿真電路原理圖如圖9-4所示。圖9-4 功分器仿真電路原理圖(3)功分器電路仿真點擊工具欄中按鈕進行仿真,仿真結束后會出現(xiàn)數(shù)據(jù)顯示窗口點擊顯示窗口左側工具欄中 按鈕,彈出設置窗口,在窗口左側的列表里選擇s(1,1)即

9、s11 參數(shù),點擊 按鈕,彈出設置單位(這里選擇db) 窗口, 點擊兩次 按鈕后,窗口中顯示出s11參數(shù)隨頻率變化的曲線。用同樣的方法依次加入s31,s21,得到波形圖如圖9-5所示。m 3f req=db(s(1, 1)=-13. 6261. 000g hzm 2f req=db(s(2, 1)=-3. 979980. 0m hzm 1f req=db(s(3, 1)=-3. 0621. 000g hz0. 920. 940. 960. 981. 001. 021. 041. 061. 080. 901. 10-14-12-10-8-6-4-2-160f req, g hzdb(s(1,1)

10、r eadoutm 3db(s(2,1)r eadoutm 2db(s(3,1)r eadoutm 1m 3f req=db(s(1, 1)=-13. 6261. 000g hzm 2f req=db(s(2, 1)=-3. 979980. 0m hzm 1f req=db(s(3, 1)=-3. 0621. 000g hz圖9-5 功分器仿真曲線 9.2.3比例型功分器 比例型功分器的兩個輸出端口功率不相等。假定一個支路端口與主路端 口的功率比為k,可按照下面公式計算低通式l-c式集總參數(shù)比例功分器。其他形式的比例型功分器參數(shù)可用類似的方法進行計算。9.2.4 比例型功分器設計實例設計工作頻

11、率f0=750mhz的功分器,特性阻抗為z0=50 ,功率比例為k=0.1,且要求在75050mhz的范圍內(nèi) nhls10pfcp4 . 11. 電路結構選擇及參數(shù)計算選擇低通型l-c式電路結構如9-3(a)所示,代入?yún)?shù)計算得,2. ads設計與仿真(1)創(chuàng)建新項目 啟動ads2009 選擇main windows 菜單欄【file】【new project】,按照提示選擇項目保存的路徑和輸入文件 名 點擊按鈕創(chuàng)建新項目點擊,新建電路原理圖窗口,開始設計功分器(2)功分器電路設計在“l(fā)umped-components”類中,分別選擇控件、 ,在 “simulation -s_param”類中

12、,分別選擇控件 、 ,放置到原理圖中合適位置點擊圖標,放置兩個地,雙擊 ,修改屬性,要求掃描頻率從 0.6ghz到0.8ghz掃描步長設為0.01ghz,功分器仿真電路原理圖如圖9-6所示圖9-6 功分器電路圖原理圖(3)功分器電路仿真點擊工具欄中 按鈕進行仿真,仿真結束后會出現(xiàn)數(shù)據(jù)顯示窗口點擊數(shù)據(jù)顯示窗口左側工具欄中的 按鈕,彈出設置窗口,在窗口左側的列 表里選擇s(1,1)即s11參數(shù),點擊 按鈕彈出單位(這里選擇db) 設置窗口, 點擊兩次 按鈕后,窗口中顯示出s11參數(shù)隨頻率變化的曲線。用同樣 的方法依次加入s22,s21,s12參數(shù)的曲線,由于功分器的對稱結構,s11與 s22,以及

13、s21與s12曲線是相同的。仿真曲線如圖9-7所示m 1f req=db(s(2, 1)=-1. 037750. 0m hzm 2f req=db(s(3, 1)=-9. 843700. 0m hzm 3f req=db(s(1, 1)=-13. 178750. 0m hz650700750800850600900-16-14-12-10-8-6-4-2-180f req, m hzdb(s(1, 1)r eadoutm 3db(s(2, 1)r eadoutm 1db(s(3, 1)700. 0m-9. 843 m 2m 1f req=db(s(2, 1)=-1. 037750. 0m hz

14、m 2f req=db(s(3, 1)=-9. 843700. 0m hzm 3f req=db(s(1, 1)=-13. 178750. 0m hz圖9-7仿真曲線9.3 wilkinson功分器設計及仿真分布參數(shù)功分器最簡單的類型是t型結,它是具有一個輸入和兩個輸出的三端口網(wǎng)絡,可用做功率分配或功率合成。實際上,t型結分布參數(shù)功分器可用任意類型的傳輸線制作。圖9-8給出了一些常用的波導型和微帶型或帶狀線型的t型結。由于存在傳輸線損耗,這種結的缺點是不能同時在全部端口匹配,同時,在輸出端口之間沒有任何隔離。 (a) e平面波導t型結 (b) h平面波導t型結 (c) 微帶t型結圖9-8各種t

15、型結功分器根據(jù)微波工程的理論可知,有耗三端口網(wǎng)絡可制成全部端口匹配,并在輸出端口之間有隔離。wilkinson功分器就是這樣一種網(wǎng)絡。wilkinson功分器可制成任意比例功分器,但一般考慮等分情況。這種功分器常制作成微帶線或帶狀線形式,如圖9-9(a)所示。圖9-9(b)給出了相應的等效傳輸線電路。可以利用兩個較簡單的電路(在輸出端口用對稱和反對稱源驅動)對電路進行分析。具體分析過程請讀者自行查閱相關資料。 (a) 等分微帶線形式功分器 (b) 等效傳輸線電路 圖9-9 wilkinson功分器3 . 4r9.3.1wilkinson功分器設計利用 厚度h=0.8mm的介質基板,設計wilk

16、inson功分器。通帶0.9-1.1ghz,功分比為1:1,帶內(nèi)各端口反射系數(shù)s11、s22、s33小于-20db,兩輸出端隔離度s23小于-25db,傳輸損耗s21和s31小于3.1db。根據(jù)設計要求,中心頻率1.0ghz,輸入阻抗50歐姆,并聯(lián)電阻為50歐姆。(1)創(chuàng)建新項目 啟動ads2009 選擇main windows 菜單欄【file】【new project】,按照提示選擇項目保存的路徑和輸入文件名 點擊按鈕創(chuàng)建新項目點擊,新建電路原理圖窗口,開始設計功分器(2)在“tlines-microstrip”類中,選擇雙擊并修改屬性。選擇微帶控件、以及,分別放置在原理圖區(qū)中。選擇畫線工

17、具按照圖9-10所示將電路連接好,并雙擊每個元件設置參數(shù)。(3)濾波器兩邊的引出線是特性阻抗為50歐姆的微帶線,它的寬度w由微帶線計算工具得到。點擊菜單欄【tools】【linecalc】【start linecalc】,出現(xiàn)新窗口,如圖9-11所示在窗口的“substrate parameters”欄中填入與msub中相同的微帶線參數(shù)在“component parameters”欄中填入中心頻率1ghz“physical”欄中的w和l分別表示微帶線的寬和長“electrical”欄中的z0和e_eff分別表示微帶線的特性阻抗和相位延遲點擊“synthesize”和“analyze”欄中 箭頭

18、, 完成w、l與z0、e_eff 的換算計算過程中,出現(xiàn)另一個窗口顯示當前運算狀態(tài)以及錯誤信息圖9-10 wilkinson功分器連接方式圖9-11 linecalc主界面填入z0=50 ohm可以算出微帶線的線寬1.52 mm。填入z0=70.7 ohm和e_eff=90 deg可以算出微帶線的線寬0.79 mm和長度42.9 mm。(4)單擊工具欄 圖標,在原理圖中放置var控件,雙擊該圖標彈出設置窗口,依次添加微帶線的w,l,s參數(shù),如圖9-12所示。在“instance name”欄中填變量名稱,variable value欄中填變量的初值, 點擊 按鈕添加變量單擊單擊 ,彈出菜單,選

19、擇【tuning】選項卡,按鈕設置變量 的取值范圍enabled/disabled表示該變量是否能被優(yōu)化。 圖9-12變量設置中間微帶線長度l1及寬度w1為優(yōu)化變量。設l1初始值=15mm,由于w1為微帶線的 寬度最窄只能取0.2mm,最好取0.5mm以上。50歐姆微帶線寬w2=1.52mm。9.3.2電路仿真與優(yōu)化(1)在原理圖設計窗口中選擇“simulation-s_param”元件類,在面板中選擇term放置在功分器三個端口上,用定義端口1、2和3。點擊 圖標,放置三個地,并按照圖9-13連接電路。選擇 控件放置在原理圖中,并設置掃描的頻率范圍和步長,頻率范圍根據(jù)功分器的指標確定。圖9-

20、13 wilkinson功分器仿真電路(2)在原理圖設計窗口中選擇“optim/stat/yield/doe”類,在面板中選擇控件放置在原理圖中,雙擊該控件設置優(yōu)化方法及優(yōu)化次數(shù),如圖9-14所示。 圖9-14 優(yōu)化屬性設置常用的優(yōu)化方法有random(隨機)、gradient(梯度)等。隨機法通常用于大范圍 搜索,梯度法則用于局部收斂。本例選擇隨機法優(yōu)化,優(yōu)化次數(shù)為25次。(3)選擇 控件,設置四個優(yōu)化目標。由于電路的對稱性,s31和s33不用設置優(yōu)化。s11和s22分別設定輸入輸出端口的反射系數(shù),s21設定功分器通帶內(nèi)的衰減情況,s23設定兩個輸出端口的隔離度。加入優(yōu)化目標后的原理圖如圖9

21、-15所示。 圖9-15 加入優(yōu)化目標的原理圖(4)設置完優(yōu)化目標后,保存電路圖,然后進行參數(shù)優(yōu)化仿真。點擊工具欄按鈕,開始優(yōu)化仿真優(yōu)化過程中,在狀態(tài)顯示窗口觀察優(yōu)化狀態(tài)。其中的“currentef”表 示與優(yōu)化目標的偏差,數(shù)值越小表示越接近優(yōu)化目標,0表示達到了優(yōu)化 目標,下面還列出了各優(yōu)化變量的值,當優(yōu)化結束時還會打開數(shù)據(jù)顯示 窗口在優(yōu)化完成后,點擊菜單欄中【simulate】【update optimization values】保存優(yōu)化后的變量值(在var控件上可以看到變量的當前值), 否則優(yōu)化后的值將不保存 (5)優(yōu)化完成后必須關掉優(yōu)化控件,才能觀察仿真的曲線。點擊原理圖工具欄中 按

22、鈕,然后點擊優(yōu)化控件optim,則控件打上紅叉表示已關掉。關閉優(yōu)化控件后原理圖,如圖9-16所示。圖9-16 關閉控件后的原理圖(6)點擊工具欄按鈕進行仿真,仿真結束后會出現(xiàn)數(shù)據(jù)顯示窗口。(7)點擊數(shù)據(jù)顯示窗口左側工具欄中的 按鈕,彈出設置窗口,在窗口左側的列表里選擇s(1,1)即s11參數(shù),點擊 按鈕彈出單位(這里選擇db)設置窗口,點擊兩次按鈕后,數(shù)據(jù)顯示窗口中顯示出s11參數(shù)隨頻率變化的曲線。用同樣的方法依次加入s31,s21,s23參數(shù)曲線。如圖9-17所示。m 1f r eq=db ( s ( 1, 1) ) =- 45. 2201. 000g h z0. 920. 940. 960

23、. 981. 001. 021. 041. 061. 080. 901. 10- 45- 40- 35- 30- 50- 25freq, g h zdb(s(1,1)r eadoutm 1m 1f r eq=db ( s ( 1, 1) ) =- 45. 2201. 000g h zm 2f r eq=db ( s ( 3, 1) ) =- 3. 0601. 000g h z0. 920. 940. 960. 981. 001. 021. 041. 061. 080. 901. 10- 3. 074- 3. 072- 3. 070- 3. 068- 3. 066- 3. 064- 3. 062

24、- 3. 076- 3. 060freq, g h zdb(s(3,1)r eadoutm 2m 2f r eq=db ( s ( 3, 1) ) =- 3. 0601. 000g h zm 3f r eq=db ( s ( 2, 1) ) =- 3. 0601. 000g h z0. 920. 940. 960. 981. 001. 021. 041. 061. 080. 901. 10- 3. 074- 3. 072- 3. 070- 3. 068- 3. 066- 3. 064- 3. 062- 3. 076- 3. 060freq, g h zdb(s(2,1)1. 000g- 3.

25、060 m 3m 3f r eq=db ( s ( 2, 1) ) =- 3. 0601. 000g h zm 4f r eq=db ( s ( 2, 3) ) =- 25. 1281. 000g h z0. 920. 940. 960. 981. 001. 021. 041. 061. 080. 901. 10- 25. 0- 24. 5- 24. 0- 23. 5- 23. 0- 22. 5- 22. 0- 25. 5- 21. 5freq, g h zdb(s(2,3)r eadoutm 4m 4f r eq=db ( s ( 2, 3) ) =- 25. 1281. 000g h z圖

26、9-17 仿真曲線觀察s參數(shù)曲線是否滿足指標要求,如果已經(jīng)達到指標要求,可以進行版圖的仿真。版圖的仿真是采用矩量法直接對電磁場進行計算,其結果比在原理圖中仿真要準確,但是它的計算比較復雜,需要較長的時間。9.3.3版圖仿真(1)由原理圖生成版圖,先要把原理圖中用于s參數(shù)仿真的兩個“term”以及“接地”去掉,不讓他們出現(xiàn)在生成的原理圖中。去掉的方法與前面關掉優(yōu)化控件的相同,使用按鈕,把這些元件打上紅叉,如圖9-18所示。 圖9-18 生成版圖前的原理圖(2)點擊菜單欄【layout】【generate/update layout】,彈出設置窗口, 如圖9-19所示。直接單擊 按鈕,出現(xiàn)另一個窗

27、口,如圖9-20所示。再單擊按鈕,完成版圖生成,如圖9-21所示。 圖9-19 layout層設置窗口 圖9-20 layout層狀態(tài)窗口 圖9-21 wilkinson功分器版圖 圖9-22 微帶介質參數(shù)設置(3)版圖生成后,設置微帶電路基板的基本參數(shù)。點擊版圖窗口菜單欄【momentum】【substrate】【update from schematic】從原理圖中獲得參數(shù)點擊【momentum】【substrate】【create/modify】可以修改這些參數(shù), 如圖9-22所示。(4)為了進行s參數(shù)仿真在功分器兩側添加兩個端口。點擊工具欄上的port按鈕,彈出port設置窗口,點擊按

28、鈕 ,關閉該窗口,在功分器三個端點加上port。(5)點擊【momentum】【simulation】【s-parameter】彈出仿真設置窗口,在窗口右側的“sweep type”選擇“adaptive”,起止頻率設置與原理圖相同,采樣點數(shù)限制取10 (因為仿真很慢,所以點數(shù)不要取得太多)。然后點擊“update”按鈕,將設置填入左側列表中,點擊按鈕開始仿真,如圖9-23所示。仿真過程中會出現(xiàn)狀態(tài)窗口顯示仿真進程,如圖9-24所示。 圖9-23 版圖仿真參數(shù)設置 圖9-24 版圖仿真狀態(tài)窗口(6)仿真運算要進行數(shù)分鐘,仿真結束后將出現(xiàn)數(shù)據(jù)顯示窗口,觀察s參數(shù)曲線,性能有不同程度的惡化。版圖仿

29、真曲線如圖9-25所示。m 2freq=db(s(2,1)=-3.0131.000g hz0. 920. 940. 960. 981. 001. 021. 041. 061. 080. 901. 10- 3. 030- 3. 025- 3. 020- 3. 015- 3. 035- 3. 010freq, g h zdb(s(2,1)readoutm 2m 2freq=db(s(2,1)=-3.0131.000g hzm 4freq=db(s(3,1)=-3.0121.000g hz0. 920. 940. 960. 981. 001. 021. 041. 061. 080. 901. 10- 3. 030- 3. 025- 3. 020- 3. 015- 3. 03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