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詩歌鑒賞之表達方式設題方式:1、詩詞中運用了那些表達技巧(或藝術手法、或手法)? 2、賞析詩詞中表達技巧的作用。3.詩人是怎樣抒發(fā)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謹記:表達效果是為內容、結構服務的。1、為形象服務。寫出形象的特點,使他(她它)生動逼真、形象可感、形神兼?zhèn)洹?、為意境服務。能營造出一定的意境,從而傳達出作者的思想、精神境界。 3、為主題服務。反映作者的思想感情。詩詞中的表達技巧都是為了抒發(fā)作者的思想感情服務的,要圍繞表情作用來答題。 表達技巧的種類表達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創(chuàng)造意境、表達思想感情時所采取的特殊的方式。它的含義非常廣泛,簡單說包括各種表達方式、修辭手法、表現手法 (寫作手
2、法)、結構技巧的使用。 對表達技巧的鑒賞,就是辨識詩歌中所使用的修辭手法、表達方式、表現手法或藝術構思及結構技巧,分析其本身的藝術效果,評價其對表現詩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一)掌握常見表達技巧第一類:表達方式表達方式: 亦可稱為表達方法,是作者根據客觀事物和表達思想感情的需要而運用的一種語言表達形式,屬于文章的整體的語言運用形式。常用的表達方式有五種:敘述、描寫、抒情、議論和說明(詩歌中沒有“說明”這一種)。 記敘:記敘人物的經歷或事情的發(fā)生、發(fā)展、變化過程。一般用于敘事詩的表達,描寫: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對人物、事件、環(huán)境所作的具體描繪和刻畫。議論:對人和事物的好壞、是非、價值、特點、作用
3、等所表示的意見抒情:表達作者強烈的愛憎、好惡、喜怒、哀樂等主觀感情。(抒情,有直接抒情,也有間接抒情。 間接抒情在詩歌鑒賞中一般表現為借景抒情、樂景哀情、托物言志等,而這一般又稱之為抒情方式 一)掌握常見表達技巧第一類:表達方式詩歌最主要的表達方式是描寫、抒情。描寫手法:人物描寫手法:肖像、語言、動作、神態(tài)、心理、細節(jié)等。景物描寫手法:渲染、烘托、襯托(正襯、反襯)、白描、細節(jié)描寫、動靜結合、虛實相生、正側結合、點面結合、視角變化、色彩渲染、意象疊加1、渲染、烘托、襯托(正襯、反襯)渲染是指對環(huán)境,景物等做多方面的正面描寫形容,以突出形象,營造意境、渲染氣氛。烘托指從側面著意描寫景、人、事,來
4、烘托另一事物的特點或人物的心緒情感。也就是不說本意,只說與此有關其他事物,達到突出本意的目的。(被烘托之物不寫)古代詩歌中,渲染和烘托往往成對出現。既渲染氣氛,又烘托人物。襯托就是利用事物間的近似或對立的條件, 用一些事物為陪襯來突出所要表現的事物的表現手法。(兩物皆寫,以次襯主)正襯:用相同或相美的事物來襯托,如以動襯動,以靜襯靜,以樂襯樂,以哀襯哀。反襯 用相反的事物來襯托,如以動襯靜,以樂襯哀,以丑襯美2、白描 主要用樸素簡練的文字描摹形象,不重詞藻修飾與渲染烘托。白描要求運用極簡省的語言,描摹景物的特征,反映作者的感情。寫人:不繪背景,只突出主體。三言兩語就能揭示人
5、物的外貌、神態(tài),使讀者如見其人。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賣炭翁)寫事:不求細致,只求簡明。父耕原上田,子屬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倉。寫景:不尚華麗,不事雕琢,務求樸實、真實??萏倮蠘浠桫f,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3、細節(jié)描寫細節(jié),指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現對象的富有特色的細枝末節(jié)。細節(jié)可以更加生動具體地反映人或物的外在特征、內在本質,增強感染力。往往從人物形象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等進行描摹。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4、動靜結合(1)何謂動靜:靜止與活動、安靜與聲響(2)動靜手法的幾大細類:動靜結合:在寫景時既描寫動態(tài)景物業(yè)描寫靜態(tài)景物,動
6、態(tài)與靜態(tài)相映成趣。沙頭宿鷺聯拳靜,船尾跳魚撥剌鳴。以動襯靜 即通過描寫、渲染動態(tài),反襯、突出靜態(tài),也屬于反襯。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化靜為動 就是把靜止的事物當作運動的事物來寫,想象并描寫出靜態(tài)事物在運動時的形態(tài)和神態(tài)?;瘎訛殪o 就是把運動的事物當作靜止的事物來寫,想象并描寫出動態(tài)事物在靜止時的形態(tài)和神態(tài)。5、虛實結合(1)何謂虛實: 古詩的“虛”,指直覺中看不見摸不著,卻又能從字里行間體味出的那些虛象和空靈的境界;“實”則是指客觀世界中存在的實象、實事、實境。(2)虛實結合的細類眼前之景為實,想象虛構構景為虛。現實之景為實,已逝之景之境、神仙鬼怪世界和夢境為虛。具體形象為實,抽象為虛;有限為
7、實,無限為虛。6、正側結合指詩歌在寫人寫景時,既從正面描寫,也從側面描摹,兩者結合起來以突出人或物的特點。單獨正面描寫渲染、白描。單獨側面描寫烘托。7、點面結合以簡練的筆調勾勒出闊大的背景,再著意寫出該畫面中的一個細節(jié),或與畫面相比顯得細小的形象。8、視角變化 指詩歌在寫景時,遠近、高低、俯仰、五感結合在一起,對景物進行多角度描寫。遠近高低俯仰:由遠到近、由近及遠;從高到低;俯視與仰視相結合。五感結合: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結合9、色彩渲染通過景物色彩的渲染、對照來突出景物特點,構建畫面,營造意境。有冷暖、明暗之分。10、意象疊加不使用連接詞而將幾組意象并列,形成意象的并置堆疊,從而構建
8、畫面、營造意境、表達情感。抒情手法 直接抒情: 直抒胸臆間接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融情于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事抒情、用典抒情、借古諷今1、情景交融/寓情于景/融情于景指將感情融于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場景中,借對景物或場面的描摹來抒發(fā)感情。(情景相生,景語即情語)2、借景抒情指詩人把自身情感、思想寄寓在景物之中,通過描寫景物予以抒發(fā)。(景為情生緣由、情為寫景目的)兩者區(qū)別:情景交融是景中含情,景明寫、情暗抒。借景抒情是明寫景,以景引情,明寫情。3、托物言志指詩人借富有特征的事物來寄托、傳達某種感情、抱負和志趣,詩中的物帶有人格化的色彩。4、借事抒情指詩人通過對事件的具體敘述來抒發(fā)感情
9、。5、用典抒情與借古諷今兩種抒情方式都是借助歷史事件、歷史典故來抒發(fā)情感。區(qū)別在于:用典抒情重在抒發(fā)與個人相關的私人情感(由他人感自身)。借古諷今主要是發(fā)表對當今風氣、政治或歷史事件的看法(由他人觀時政得失)托物言志 詩人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來表達某種志向或情感,詩中的物帶有了人格化色彩。詩人塑造具體的詩歌形象來抒發(fā)自己的感情(品格、情操、志向、理想),多見于詠物詩。 借古諷今(喻今、傷今)。詠史詩中常見的表現手法,借歷史上的事件來諷喻當朝。 寓情于事: 詩人把自己的情感寓于敘事之中。用典抒情: 用典:也叫用事。它是指援引歷史故事或古書中的詞語來說明白自己觀點的一種修辭方式。用典有
10、明用,也有暗用。 用典的作用:能夠起到含蓄、洗練、委婉和聯想翩翩等作用。用典可以拓展意境,使詩詞情意顯得含蓄,達到字少意豐的效果。 理解用典,首先要熟悉典故來源,其次要理解典故與作者的關系(或是自比,或是對比襯托),在此基礎上,才可能理解作者借典故表達了什么情意 用典抒情:古今人們用典的方式多種多樣,一般采用明用、暗用、正用和反用四種方式。 用典的作用:用典的作用在唐以前詩歌中主要表現為增加詩歌的容量,使詩典雅耐讀,富于文采。 在唐以后的詩詞曲中主要是懷古傷今,詠史言志。總之都能鮮明強烈或含蓄曲折地表達自己的情感,使語言精煉,內容豐富。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詩句兩種。用事是借用歷史故事來表達作者
11、的思想感情,包括對現實生活中某些問題的立場和態(tài)度、個人的意緒和愿望等等,屬于借古抒懷。用典與詠史懷古的區(qū)別用典:也叫用事。它是在詩中某一部分指援引歷史故事或古書中的詞語或著名詩句來說明白自己觀點的一種修辭方式詠史懷古是指整首詩通過懷念某個著名歷史件表達詩人的感情第二類:修辭手法(1)比喻、擬人、借代、夸張、比擬 (2)對偶、雙關、設問、反問、(3)互文、通感、用典 對比 襯托等第二類:修辭手法古典詩歌常見修辭手法有:比喻、擬人、比擬、借代、夸張、對比、起興、象征、通感、對偶、雙關、設問、反問、借代、雙關、疊字、反復、用典、互文、通感。1、對比對比是指把兩個相對或相反的事物,或者一個事物的兩個方
12、面并列在一起而構成的一種相反關系,以共同表現某種意境或情感。雙方無主次之分。通過對立的雙方,顯示兩者的反差,突出主題,發(fā)人深思。對比手法小結時空的對比:古盛今衰景物的對比:動靜、高低、遠近 顏色冷暖、生命力強弱的對比 情感的對比:哀與樂比喻:詩詞當中經常運用這一手法,以達到形象生動、化虛為實、把抽象事物具體形象化的藝術效果 作用:比喻除使詩歌所描繪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動外,還可體現出意象的情態(tài)特征擬人:它使得描繪生動形象,表意豐富。比喻與比擬的性質不同、作用不同.比喻是用與本體事物有相似點的另一事物作比也就是打比方;一定得有相似點,通過相似點使本體同喻體聯系起來,喚起人們的聯想,使人更具體地惑知事
13、物。比擬即模擬,它是用乙事物具有的特性(包括稱渭、動作、行為等)寫甲事物,或1者說是把乙事物的特性“強加于甲事物。乙事物般是有生命力的,能活動,有感情的;它比甲事物具體實在,于是本來較抽象、不太實在的事物變得具體實在了,當然就增添了語言的生動性。由此可見,比喻強調的是甲乙兩物的相似性,而比擬卻是利用它們之間的不同特性,使兩體融為一體,這是區(qū)別比喻和比擬最重要的標志。比擬分為擬人和擬物。紅旗高舉,飛出深深楊柳渚。鼓擊春雷,直破煙波遠遠回運用比擬手法“飛出深深楊柳渚”將舟擬比作鳥類,“飛”守形象生動寫出了群舟競發(fā)的速度之快。作用:能促使讀者產生聯想,是描寫的對象更加生動形象??鋸垼汗室獾貙κ挛镞M行
14、夸大或縮小的描寫,借以表達詩人異乎尋常的情感。起興 即借助看似無關實則有相似處的其他事物作為詩歌發(fā)端,以引起所要歌詠的內容。一般用在詩章或各節(jié)的開頭,它有引起心緒情懷,創(chuàng)造作品氣氛,拈連上下文關系等的作用。象征(托物言志)指借助于某一具體事物的外在特征,寄寓藝術家某種深邃的思想,或表達某種富有特殊意義的事理的藝術手法。象征的本體意義和象征意義之間本沒有必然的聯系,但通過對本體事物特征的突出描繪,會使藝術欣賞者產生由此及彼的聯想,從而領悟到藝術家所要表達的含義。明月:象征離愁別緒,思鄉(xiāng)懷人。 楊柳:惜別 南浦:表示送別之地的專有名詞梅花:堅貞、高潔、不屈、孤傲 杜鵑:哀婉凄涼的心緒 松柏:孤高、
15、正直、耐寒不屈通感在描述客觀事物時,用形象的語言使感覺轉移,將人的聽覺、視覺、嗅覺、味覺、觸覺等不同感覺互相溝通、交錯,彼此挪移轉換。借聯想引起感覺轉移,“以感覺寫感覺”。 此手法在現代漢語中運用較為普遍,古典詩歌使用相對較少。借代(1)定義:不直接說出所要表達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與它有密切相關的人或事物來代替。 (2)作用:突出事物的本質特征,增強語言的形象性,使文筆簡潔精煉,語言富于變化和幽默感;引人聯想,使表達收到形象突出、特點鮮明、具體生動的效果。(3)常見類型:特征代事物、具體代抽象、部分代全體。用典:即在詩歌中援引史實,使用典故。古詩很講究用典,這既可使詩歌語言精煉,又可
16、增加內容的豐富性,增加表達的生動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簡意豐、耐人尋味的效果,增強作品的表現力和感染力。1)用事借用歷史故事來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對現實生活中某些問題的立場和個人愿望等,屬于借古抒懷或借古諷今。2)引用或化用前人詩句 目的是加深詩詞中的意境,促使人聯想而尋意于言外。作用:借用歷史故事來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對現實生活中某些問題的立場和個人愿望等。互文 : 上下文中相對舉而獨立的兩個詞語在意義上互相補充、互相滲透,共同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 雙關 : 在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下,利用詞的多義和多音的特點,有意使語句具有雙重意義,言在此而意在彼。作用:增加內容含量,使語言表達含蓄、幽默,
17、加深寓意,給人以深刻印象。 對偶:對偶,即把字數相等,結構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關的語句成對地排列的修辭方式。 作用:整齊勻稱,節(jié)奏感強,高度概括,有音樂美。反復:能突出思想,強調感情,加強節(jié)奏感。設問:能提醒人們注意,引起思考,突出某些內容。反問:加強語氣,激發(fā)讀者的感情,使讀者留下深刻印象。鋪排(賦):增強語言氣勢,深化思想內容,增強文章的說服力和感染力。第三類:結構方法(1)詩歌的結構方法指的是詩歌的行文脈絡、情感變化。也就是詩歌的起承轉合(開頭、展開、過渡、結尾等)。(2)考查詩歌的結構有整體和部分之分??颊w:理清整首詩的內容脈絡(先寫什么后寫什么)、情感變化,指出運用的結構技巧???/p>
18、部分:分析某句詩在整首詩中的作用。(3)常見結構方法線索、照應、過渡、伏筆鋪墊、抑揚以景結情、先景后情、以小見大、點面結合、卒章顯志、層層深入卒章顯志以小見大如何體現主旨對比、重章疊句 指上下句或上下段用相同的結構形式反復詠唱的一種表現手法。 抑揚結合 把要貶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時說出來,只突出強調其中一個方面以達到抑此揚彼或抑彼揚此的目的.鋪墊 即以前面一系列非主要情節(jié)做后面主要情節(jié)的準備或高潮到來前的氣氛醞釀。第四類:表現手法詩歌常見的表現手法;聯想、想象、襯托、渲染、烘托、象征、懸念、對比、用典、照應、抑揚、 動靜相襯、 虛實結合、托物言志、賦比興聯想 由一事物聯系到與之相關聯的
19、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類似的特點聯系起來造成一個典型 想象 人們在已有材料和觀念的基礎上,經過聯想 推斷 分析 綜合,創(chuàng)造出新的形象的思維過程. 襯托:襯托就是利用事物間近似或對立的條件,用一些事物作陪襯來突出所要表現的事物的表現手法。有正襯和反襯兩類渲染 對環(huán)境 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寫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強藝術效果是渲染 渲染不一定只適用于景物渲染與借景抒情渲染可通過描寫某些景物、或詩人自己進行的某種活動來故意地烘托營造某種氣氛,表達內心情感.借景抒情是借用某些已存在的自然景物來有意的抒發(fā)內心情感。一般的詩歌都通過借景抒情的方式表達感情.渲染似乎包括的范圍要大于借景抒情.烘托:通過側面描寫,使所要
20、表現的對象鮮明突出的表現手法。側面描寫即間接描寫,即通過對周圍人物或環(huán)境的描寫來表現主要對象。 渲染:對環(huán)境、景物等做多方面的正面描寫形容,以突出形象。烘托:烘托是國畫的一種技法,用于藝術創(chuàng)作,指從側面著意描寫,作為陪襯。 賦比興通俗地講,比就是比喻,是對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興”就是起興,是借助其他事物作為詩歌發(fā)端,以引起所要歌詠的內容。有的“興”兼有發(fā)端與比喻的雙重作用,所以后來“比興”二字常聯用,專用以指詩有寄托之意托物言志與借景抒情的區(qū)別1、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性,此“物”非“景”,詠物不是寫景。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風景,而不是某種物品。 2、托物言志的“志”可以指感情
21、、志向、情操、愛好、愿望、要求等,借景抒情的“情”比較偏指情感情緒一類專指熱愛、憎惡、贊美、快樂、悲傷等感情。 3、比較象征與托物言志的異同同:象征和托物言志兩種手法都是以物寫人,都是通過賦予意象某種人格化特征,來寄托作者的某種情感。 異:但二者又不是一回事。 象征是以物喻人,可以喻自已(如王冕墨梅、歐陽修畫眉鳥、鄭谷菊)也可以喻他人 ,如曾鞏的詠柳:“亂條猶未變初黃,倚得東風勢便狂?!弊髡呓枭形醋凕S就借助風勢在空中狂舞的柳條,象征那些根基未穩(wěn),因倚仗權貴而一時得勢便猖狂不已的小人,表達對他們的極端鄙視和厭惡。 托物言志,是作者通過對物象描寫和刻畫(托物)來表達自己的某種志向、愿望、理想、喜好
22、(言志)。如王冕墨梅、歐陽修畫眉鳥、鄭谷菊以景傳情達意(間接抒情)的往往具有一定的固定性,如:“故鄉(xiāng)明月” -“鄉(xiāng)思情” “松風山月” -“隱逸情”“寒林殘月” -“詩人的憂愁” “中秋圓月” -“相思情苦”“長亭折柳”-惜別情” “空城落花” -“對國勢衰危的哀嘆”“風雨落花,雙燕孤飛” - “閨怨情” “江湖扁舟,月落烏啼”-“詩人的羈旅之苦”“夢后酒醒,煙柳斷腸”-“悲歡離合情” “昔榮今非,幾度夕陽紅-“對世事滄桑的感嘆”虛實結合詩歌中的“虛”包括以下三類: a、神仙鬼怪世界和夢境 b、已逝之景之境。 c、設想的未來之境。 借喻和借代: 1)這兩種修辭方法的本體都沒有出現,而只出現了喻體或借體 2)借喻是靠“相似點”把本體和喻體聯系起來的 3)借代卻是靠“相關性”把借體和本體聯結在一起 4)借喻是靠“喻”使語言生動形象的 5)借代則是靠“代”將事物的某一相關部分的特征拿來代替本體使形象突出、語言生動的通俗的說,借代是一種說話或寫文章時不直接說出所要表達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鐵路信號工程招標合同三篇
- 二零二五年度個人醫(yī)療借款合同范本8篇
- 漁具店前臺工作總結
- 二零二五年度虛擬現實內容制作合同協議書2篇
- 二零二五年度農業(yè)科技園開發(fā)建設合同范本3篇
- 2025版荒山土地開發(fā)合作承包合同示范文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店鋪商鋪租賃合同市場推廣及廣告投放
- 二零二五版信用卡借記逾期還款罰息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建筑工地環(huán)境保護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版土地合作居間服務合同范本(土地流轉與租賃合作)3篇
- 腫瘤全程管理
- 污泥處置合作合同模板
- GB/T 4706.10-2024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安全第10部分:按摩器具的特殊要求
- NB/T 11446-2023煤礦連采連充技術要求
- 2024年江蘇省蘇州市中考英語試題卷(含標準答案及解析)
- 全科醫(yī)學的基本原則和人文精神(人衛(wèi)第五版全科醫(yī)學概論)
- 船員健康知識課件
- 《揚州東關街掠影》課件
- 物流服務項目的投標書
- 地鐵車站低壓配電及照明系統(tǒng)
- 行業(yè)會計比較(第三版)PPT完整全套教學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