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編碼在漢字輸入中的應用研究_第1頁
多用編碼在漢字輸入中的應用研究_第2頁
多用編碼在漢字輸入中的應用研究_第3頁
多用編碼在漢字輸入中的應用研究_第4頁
多用編碼在漢字輸入中的應用研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新型邵氏多用編碼在中文信息處理中的應用研究 潘虎林 ( 甘肅省秦安縣生產(chǎn)力促進中心秦安 741600) 內(nèi)容提要: 關鍵字:計算機 漢字 編碼 輸入 信息化是當今世界的發(fā)展潮流,是國家社會發(fā)展的趨 勢。信息化水平已經(jīng)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現(xiàn)代化水平和綜合國 力的重要指標。漢字也是字符,與西文字符比較,漢字數(shù)量 大,字形復雜, 同音字多, 這就給漢字在計算機內(nèi)部的存儲、 傳輸、交換、輸入、輸出等信息處理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 為了能直接使用西文標準鍵盤輸入漢字,必須為漢字設計相 應的編碼,以適應計算機處理漢字的需要。近三十年來,在 眾多編碼人的共同努力下,漢字編碼領域已是百花齊放。可 是漢字輸入仍然是制

2、約中國人進入計算機領域的難題,仍然 是我國信息化建設的瓶頸之一。邵氏多用編碼是 Code for 1 計算機常用中文編碼的種類 1.1 機 內(nèi) 碼 ASCII ( American Standard Information Interchange 美國信息互換標準代碼) 是基于 羅馬字母表的一套電腦編碼系統(tǒng),它主要用于顯示現(xiàn)代英語 和其他西歐語言。它是現(xiàn)今最通用的單字節(jié)編碼系統(tǒng),并等 同于國際標準 ISO 646。包含控制字符、 可顯示字符和 ASCII 擴展字符集擴展在計算機的存儲單元中, ASCII 碼值占 7 個字節(jié) (8 個二進制位 ) ,其最高位 (b7) 用作奇偶校驗位。 1.2

3、國標碼 GB2312 字符集 121 又稱為 GB2312-80 字符集,全稱為信息交換 用漢字編碼字符集基本集 ,由原中國國家標準總局發(fā)布, 1981 年 5 月 1 日實施,是中國國家標準的簡體中文字符集。 它所收錄的漢字已經(jīng)覆蓋 99.75%的使用頻率, 基本滿足了漢 字的計算機處理需要。在中國大陸和新加坡獲廣泛使用。 GB2312收錄簡化漢字及一般符號、序號、數(shù)字、拉丁字母、 日文假名、希臘字母、俄文字母、漢語拼音符號、漢語注音 字母,共 7445 個圖形字符。其中包括 6763 個漢字,其中 級漢字 3755 個,二級漢字 3008 個。 GB2312 中對所收漢字 進行了“分區(qū)”處

4、理,每區(qū)含有 94個漢字 /符號。這種表示 方式也稱為區(qū)位碼。它是用雙字節(jié)表示的,兩個字節(jié)中前面 的字節(jié)為第一字節(jié),后面的字節(jié)為第二字節(jié)。 口. 號, 1.2 . 2 GBK字符集是 GB2312的擴展(K) , GBK1.0收錄 了 21886 個符號,它分為漢字區(qū)和圖形符號區(qū),漢字區(qū)包括 21003個字符。GBK字符集主要擴展了繁體中文字的支持。 1.2 . 3 GB18030的全稱是 GB18030-2000信息交換用 漢字編碼字符集基本集的擴充 ,是我國政府于 2000 年 3 月 17 日發(fā)布的新的漢字編碼國家標準, 2001 年 8 月 31 日后在 中國市場上發(fā)布的軟件必須符合本

5、標準。 GB18030 字符集標 準的出臺經(jīng)過廣泛參與和論證,來自國內(nèi)外知名信息技術行 業(yè)的公司,信息產(chǎn)業(yè)部和原國家質量技術監(jiān)督局聯(lián)合實施。 GB18030 字符集標準解決漢字、日文假名、朝鮮語和中國少 數(shù)民族文字組成的大字符集計算機編碼問題。該標準的字符 總編碼空間超過 150 萬個編碼位,收錄了 27484 個漢字,覆 蓋中文、 日文、朝鮮語和中國少數(shù)民族文字。 滿足中國大陸、 香港、臺灣、日本和韓國等東亞地區(qū)信息交換多文種、大字 量、多用途、統(tǒng)一編碼格式的要求。并且與 Unicode 3.0 版 本兼容,填補Unicode擴展字符字匯“統(tǒng)一漢字擴展A”的 內(nèi)容。并且與以前的國家字符編碼標

6、準(GB2312, GB13000.1) 兼容。 GB18030 標準采用單字節(jié)、雙字節(jié)和四字節(jié)三種方式對 字符編碼。 13 Big5 又稱大五碼,主要為香港與臺灣使用,即是一個 繁體字編碼。每個漢字由兩個字節(jié)構成,第一個字節(jié)的范圍 從0X81 0XFE (即卩129-255 ),共126種。第二個字節(jié)的范 圍不連續(xù),分別為 0X40 0X7E(即 64-126 ), 0XA1- 0XFE(即 161-254 ),共 157 種。 1.4 統(tǒng)一碼Unicode字符集 統(tǒng)一碼是由 Unicode 學術學會( Unicode Consortium ) 制定的字符編碼系統(tǒng)。 Unicode 學術學會

7、的成員主要是電腦 軟硬件廠 商。 Unicode 與 ISO 有緊密的合作, Unicode 可以 被看作是 ISO10646 的實踐版。因此,支持 Unicode 的產(chǎn)品 也支持 ISO10646。 把上面概述的幾種通用標準中文輸入法的實現(xiàn)過程及 方法是中文信息處理正在使用的內(nèi)碼,各種應用層面的漢字 編碼方案及其應用軟件都是中文處理的外碼。 漢字作為世界上最長壽的圖形文字,則有形、音、義三 個屬性,簡稱 0 性” 1 。人們可以從漢字的三種屬性 中,選擇一種或同時選擇幾種,為漢字編碼。根據(jù)選用的漢 字屬性不同,就形成了以下不同類型的漢字輸入法。常用的 漢字輸入方法有拼音類(微軟拼音、智能狂拼、智能ABC等)、 形碼類(萬能漢字輸入、二筆碼、自然碼、漢王等)和五筆 字形類(萬能五筆、王碼五筆、極品五筆、智能五筆等) 新型邵氏多用編碼在漢字輸入法中是形碼類。由于它具有規(guī) 范、易學、高效、通用四項優(yōu)勢,漢字編碼必須符合被知識 產(chǎn)權局授予專利,專利號為: 該編碼解決了 學字、查字、打字、用字相結合的難題,簡繁體漢字輸入統(tǒng) 方案,同一鍵盤布局, 分適合中、外漢字輸入。 2 新型邵氏多用編碼(外碼)的漢字編碼依據(jù)及方法 漢字輸入流程圖 多用編碼字件 編碼依據(jù) 取碼方法 單字取碼方法 詞組取碼方法 高頻字與調整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