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筋混凝土課程設計(樓蓋設計計算書)_第1頁
鋼筋混凝土課程設計(樓蓋設計計算書)_第2頁
鋼筋混凝土課程設計(樓蓋設計計算書)_第3頁
鋼筋混凝土課程設計(樓蓋設計計算書)_第4頁
鋼筋混凝土課程設計(樓蓋設計計算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鋼筋混凝土課程設計設計題目: 混凝土樓板設計 學 院: 土木工程學院 專 業(yè): 土 木 工 程 班 級: 082 本科生課程設計任務書2010 2011學年暑季學期 學院 土木工程 專業(yè)課程設計名稱: 混凝土結構課程設計 設計題目: 鋼筋混凝土樓蓋設計 完成期限:自 2011 年 7 月 11 日至 2011 年 7 月 22 日 共 2 周1設計依據(jù)、要求及主要內(nèi)容設計依據(jù):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0-2002;樓蓋(梁系、板)結構彈塑性內(nèi)力計算原理及方法。設計要求:樓蓋結構應滿足安全性、適用性和耐久性要求;所設計結構方案應方便施工;應考慮結構的經(jīng)濟性要求。 主要內(nèi)容:樓蓋方案的確定;

2、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連續(xù))板及梁的設計計算;鋼筋混凝土樓蓋結構施工圖繪制。2設計內(nèi)容和要求2.1工程名稱:鋼筋混凝土樓蓋結構設計2.2 基本資料:(1)建筑平面布置:平面尺寸1200030000mm2,四邊邊柱柱距6000mm,廳中無柱,樓面標高4.5m。建筑平面布置見附圖。(2)樓面做法:88j1樓44(5層做法,130mm厚,樓面做法重量2.30kn/m2)。(3)結構做法:全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樓蓋和柱,樓面活荷載標準值4.00kn/m2。(4)本設計不考慮結構水平荷載,梁柱結構按鉸接考慮。2.3 設計內(nèi)容與要求(1)樓蓋結構方案(包括結構體系、材料、構件尺寸)的比較與確定(2)鋼筋混凝土樓蓋板設

3、計計算(3)鋼筋混凝土樓蓋梁(主梁、次梁)設計計算(4)鋼筋混凝土樓蓋結構施工圖 2.4 設計要求(1)結構方案應滿足使用功能、受力合理、方便施工、造價相對較低的要求。(2)結構的內(nèi)力計算采用彈性或塑性方法。(3)鋼筋混凝土構件設計應滿足安全性、適用性和耐久性要求。(4)施工圖按照平法標注法繪制。3設計工作任務及工作量的要求(1)完成結構方案的比較、分析與確定。包括結構體系的優(yōu)選、構件尺寸的確定、材料及其強度的確定。(2)完成結構構件設計計算。包括樓板、次梁、主梁的荷載計算、內(nèi)力計算、受力鋼筋的計算、構造鋼筋的確定。(3)完成結構施工圖繪制。包括樓蓋結構平面圖(模板及配筋),梁配筋及模板圖。4

4、主要參考文獻(1)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gb 50009-2001(2)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 gb 50010-2001(3)結構設計手冊 90jg(4)建筑構造通用圖集 88j1(5)建筑結構構造資料集(上冊)(6)國家建筑標準設計,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表示方法制圖規(guī)則與構造詳圖,03g10114(7)滕智明.混凝土結構與砌體結構(上冊)(第二版).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35設計成果形式及要求(1)完成結構設計說明及計算書1份,要求計算書格式規(guī)范、計算正確。(2)完成結構施工圖2張(其中樓蓋結構平面圖1張;樓蓋梁施工圖1張),要求符合制圖規(guī)范及工程習慣。6工作計劃及進度日期內(nèi)容備注1結

5、構方案;確定材料、構件尺寸;上午8:00講課2板的荷載計算;板內(nèi)力計算;3板配筋設計。下午3:00講課4板配筋圖(含構造),下午3:00講課5次梁荷載計算,次梁內(nèi)力計算,次梁配筋計算;次梁配筋圖。6主梁荷載計算,主梁內(nèi)力計算。主梁配筋計算;主梁配筋圖。下午3:00講課7施工圖(結構平面)8施工圖(結構平面);施工圖(樓蓋梁)9施工圖(樓蓋梁)10考核檢查上午8:00答辯指導教師(簽字): 系主任(簽字): 批準日期: 2011 年6 月 20 日樓蓋平面示意圖(一)確定材料及截面尺寸單向板,。截面高度鋼筋板:hpb235梁:主筋、腰筋、彎筋(吊筋)hrb335箍筋hpb235混凝土類環(huán)境 選用

6、c25構件類型簡支連續(xù)懸臂(外伸)板單向板l/35l/40雙向板l/45l/50梁主梁l /12 l /8l /14 l/10l /6 l/5次梁l /16 l/12交叉梁l /20 l/16主梁l1 ,主梁l2 ,主梁l3 ,主梁l4 ,次梁l5 ,,(二) 樓板的荷載內(nèi)力及配筋計算1荷載恒載:樓面做法 2.30 鋼筋混凝土板 250.08=2 20厚混合砂漿抹面 0.34 活載:4.00恒載標準值:活載標準值:荷載設計值:每米板寬: 2內(nèi)力計算跨度板厚,次梁 主梁l2:邊跨中間跨跨度差,故板可按等跨連續(xù)板計算。截面位置彎矩系數(shù)邊跨跨中邊跨支座中間跨跨中中間跨支座3配筋由題知:,設,則,,

7、根據(jù)各跨跨中及支座彎矩可列表計算如下:為了便于施工架立,支座承受負彎矩的上部鋼筋直徑不宜小于8mm。截面位置(kn)(mm2)實際配筋邊跨跨中3.200.0750.078265a,b支座-2.510.0590.061207a,中間跨跨中軸線軸線2.260.8=1.810.0420.043146a,軸線2.260.0530.054184a,中間c支座軸線軸線-2.260.8=-1.810.0420.043146a,軸線-2.260.0530.054184a,其中均小于0.35,符合塑性內(nèi)力重分布的條件及4確定構造鋼筋:(1)分布筋選用a6200。(2)支座處附加鋼筋選用a8200。(三)次梁設計

8、(按塑性內(nèi)力重分布計算):1荷載計算:,。次梁按塑性內(nèi)力重分布方法計算,截面尺寸及計算簡圖見圖 由板傳來: 次梁自重: 次梁抹灰 恒載: 活載:荷載設計值 2內(nèi)力主梁l1:主梁l2:邊跨 凈跨 中跨:跨度差 可按等跨連續(xù)梁計算,計算簡圖如下:由可計算出計算結果如下表:截面位置彎矩系數(shù)邊跨跨中1/11b支座-1/11中跨跨中1/16c支座-1/16由可計算出、,計算結果如下表:截面位置剪力系數(shù)邊支座a0.40b支座(左)0.60b支座(右)0.50中間支座0.503截面承載力計算:(1)次梁跨中按t形截面計算,其翼緣寬度為邊跨 , 中跨 ,梁高: ,翼緣厚: 判定為t形截面類型:故次梁各跨中截面

9、屬于第一類t形截面。(2)支座截面按矩形截面計算,取,(3)次梁正截面承載力計算見下表:離端第二支座b按布置兩排縱向鋼筋考慮,取mm,其他中間支座按布置一排縱向鋼筋考慮??缰薪孛婵紤]支座鋼筋穿過跨中截面形成受壓鋼筋。截面彎矩(knm)(mm)配筋a支座020000按構造配2b12226mm2b支座-68.252000.2500.2939072b162b18911mm2c支座-45.682000.1660.1835654b14615mm2截面彎矩(knm)(mm)配筋邊跨跨中68.2518750.0080.0086671b162b18710mm2中間跨中45.681850-0.0067623b1

10、8763mm2其中其中均小于0.35,符合塑性內(nèi)力重分布的條件及(4)次梁斜截面承載力計算見下表:,截面合適截面實配鋼筋設箍筋間距53.3964.892657150101.29 滿足80.0964.89需配箍筋2657150101.29滿足65.8564.89需配箍筋2657150101.29滿足65.8564.89需配箍筋2657150101.29滿足,為150mm, 為6mm,滿足構造要求。4構造配筋要求:沿全長配置封閉式箍筋,第一根箍筋距支座邊50mm處開始布置,在簡支端的支座范圍內(nèi)各布置一根箍筋。主梁的計算(按彈性理論計算)次梁對多根主梁的傳力簡圖已知:,(四)主梁設計(按彈性內(nèi)力設計

11、)1主梁l1(b支座處的主梁):(1)支撐情況柱截面450450,主梁l1線剛度,柱的線剛度??紤]現(xiàn)澆樓板的作用,主梁的實際剛度為單獨梁的剛度的2倍,故主梁視為鉸支在柱頂上的連續(xù)梁,梁截面尺寸及計算見圖見圖。(2)荷載計算:次梁傳來的荷載設計值: 主梁l1自重: 主梁l1粉刷重: 主梁l1恒載 (3)確定計算跨度及計算簡圖主梁l1計算跨度:(4)內(nèi)力計算:1)、彎矩設計值:knm2)、剪力設計值:kn(5)主梁l1正截面和斜截面承載力計算:1)、主梁跨中按t形截面計算,t形截面的翼緣寬度,按,故取。梁高:,翼緣厚: 判定t形截面類型:故跨中截面屬于第一類t形截面。2)、支座截面按矩形截面計算。

12、由于次梁和主梁支座負彎矩處的鋼筋交叉,造成主梁的縱筋必須放在次梁的下面,有所降低。鋼筋為兩排布置時,。正截面配筋計算??缰薪孛姘磧膳挪贾?,則, 截 面支座截 面跨中彎矩m(knm)0彎矩m(knm)16020.027 0.0274990選用鋼筋按構造配筋6b16選用鋼筋6b22+6b25實際鋼筋截面面積(mm2)1260實際鋼筋截面面積(mm2)5089,符合最小配筋率的要求。斜截面配筋計算:, ,截面合適截 面支座v(kn)461.03剪跨比: ,需配箍筋箍筋肢數(shù)、直徑2a81010363.3實配箍筋間距因為,所以取150 滿足(6)兩側附加橫向鋼筋的計算:次梁傳來的的集中力: 取附加箍筋2

13、a8,則在長度范圍內(nèi)可布置箍筋的個數(shù):,取。 (7)腰筋的設置 主梁的腹板高度,需要在梁側設置縱向構造鋼筋(腰筋)。每側腰筋的截面面積,可取2 b 18,間距200mm。2主梁l2(c支座處的主梁):(1)支撐情況柱截面450450,主梁l2線剛度,柱的線剛度??紤]現(xiàn)澆樓板的作用,主梁的實際剛度為單獨梁的剛度的2倍,故主梁視為鉸支在柱頂上的連續(xù)梁,梁截面尺寸及計算見圖見圖。(2)荷載計算:次梁傳來的荷載設計值: 主梁l2自重: 主梁l2粉刷重: 主梁l2恒載 (3)確定計算跨度及計算簡圖主梁l2計算跨度:(4)內(nèi)力計算:1)、彎矩設計值:knm2)、剪力設計值:kn(5)主梁l1正截面和斜截面

14、承載力計算:1)、主梁跨中按t形截面計算,t形截面的翼緣寬度,按,故取。梁高:,翼緣厚: 判定t形截面類型:故跨中截面屬于第一類t形截面。2)、支座截面按矩形截面計算。由于次梁和主梁支座負彎矩處的鋼筋交叉,造成主梁的縱筋必須放在次梁的下面,有所降低。鋼筋為兩排布置時,。正截面配筋計算。, 截面支座截面跨中彎矩m(knm)0彎矩m(knm)1473.80.029 0.0294591.0選用鋼筋按構造配筋6b16選用鋼筋7b20+7b22實際鋼筋截面面積(mm2)1260實際鋼筋截面面積(mm2)4860,符合最小配筋率的要求。斜截面配筋計算:, ,截面合適截面支座v(kn)461.03剪跨比:

15、,需配箍筋箍筋肢數(shù)、直徑2a81010363.3實配箍筋間距因為,所以取150 滿足(6)兩側附加橫向鋼筋的計算:次梁傳來的的集中力: 取附加箍筋2a8,則在長度范圍內(nèi)可布置箍筋的個數(shù):,取。 (7)腰筋的設置 主梁的腹板高度,需要在梁側設置縱向構造鋼筋(腰筋)。每側腰筋的截面面積,可取2 b 18,間距200mm。3主梁l3(1)支撐情況柱截面450450,主梁l3線剛度,柱的線剛度。考慮現(xiàn)澆樓板的作用,主梁的實際剛度為單獨梁的剛度的2倍,故主梁視為鉸支在柱頂上的連續(xù)梁,梁截面尺寸及計算見圖見圖。(2)荷載計算: 次梁傳來的恒載設計值: 次梁傳來的活載設計值: 主梁l3自重: 主梁l3粉刷重

16、: 主梁l3恒載 主梁l3計算跨度:按等跨梁計算,計算簡圖如下: (4)內(nèi)力計算: 荷載不利組合彎矩(內(nèi)力系數(shù))剪力(內(nèi)力系數(shù))跨中支座abg=39.9639.960.222-0.3330.667-1.333g=7.077.070.07-0.1250.375-0.625q=31.231.20.222-0.3330.667-1.333q=31.231.20.278-0.1670.833-1.167彎矩(knm)剪力(kn)跨中支座ab 作用在1、2、3、453.23-79.8426.65-53.27作用在全跨17.82-31.8215.91-26.51作用在1、2、3、441.56-62.342

17、0.81-41.59作用在1、252.04-31.2625.99-36.41+112.61-17463.37-121.37+123.09-142.9268.55-116.19最大值123.09-17468.55-121.37 (5)主梁正截面和斜截面承載力計算:1)、主梁跨中按t形截面計算,t形截面的翼緣寬度,按,故取。梁高:, 翼緣厚: 判定t形截面類型:故跨中截面屬于第一類t形截面。2)、支座截面按矩形截面計算,由于次梁和主梁支座負彎矩處的鋼筋交叉,造成主梁的縱筋必須放在次梁的下面,有所降低。鋼筋為兩排布置時,。正截面配筋計算。,,, 截面支座ab支座截面跨中彎矩0174彎矩123.090

18、.0940.0001 0.098 0.00010.9510.9999847.06603.38選用鋼筋按構造配筋4b148b12雙排布置選用鋼筋4b14實際鋼筋截面面積(mm2)615904實際鋼筋截面面積(mm2)615均小于,符合最小配筋率的要求。斜截面配筋計算:,,, ,截面合適截 面支座a支座bv68.55121.37剪跨比:構造配筋構造配筋箍筋肢數(shù)、直徑2a82a81010101.0實配箍筋間距為滿足最小配筋率,取150為滿足最小配筋率,取150(6)兩側附加橫向鋼筋的計算:次梁傳來的的集中力: 取附加箍筋a8,則在長度范圍內(nèi)可布置箍筋的個數(shù)m為:,取。(7)腰筋的設置 主梁的腹板高度,需要在梁側設置縱向構造鋼筋(腰筋)。每側腰筋的截面面積,可取2b12,間距200mm。4主梁l4(1)支撐情況柱截面450450,主梁l4線剛度,柱的線剛度??紤]現(xiàn)澆樓板的作用,主梁的實際剛度為單獨梁的剛度的2倍,故主梁視為鉸支在柱頂上的連續(xù)梁,梁截面尺寸及計算見圖見圖。(2)荷載計算: 板傳來的恒載設計值: 板傳來的活載設計值: 主梁l4自重: 主梁l4粉刷重: 主梁l4恒載 故恒載設計值為活荷載設計值為主梁l4計算跨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