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級公共營養(yǎng)師實踐技能知識點.(良心出品必屬精品)_第1頁
三級公共營養(yǎng)師實踐技能知識點.(良心出品必屬精品)_第2頁
三級公共營養(yǎng)師實踐技能知識點.(良心出品必屬精品)_第3頁
三級公共營養(yǎng)師實踐技能知識點.(良心出品必屬精品)_第4頁
三級公共營養(yǎng)師實踐技能知識點.(良心出品必屬精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膳食調查和評價1.24h 回顧法目前是獲得個人膳食攝入資料最常用的調查方法。原理:通過詢問的方法 , 使被調查對象回顧和描述在調查時刻以前 24h攝入的所有食物的數(shù)量和種類,借助食物模型、家用量具或食物圖 譜對其食物攝入進行計算和評價。優(yōu)點: 所用時間短、應答者不需要較高文化 , 能得到個體的膳食營養(yǎng) 素攝入狀況 , 對于人群營養(yǎng)狀況的原因分析也非常有價值。缺點:應答者的回顧依賴于短期記憶 , 對調查者要嚴格培訓 , 不然調 查者之間的差別很難標準化。應用范圍 :24h 回顧法可用于家庭個體的食物消耗狀況調查 , 也適用 于描述不同人群個體的食物攝入情況 , 包括散居的特殊人群調查。是獲 得

2、個人膳食攝入量的最常用調查方法。實際工作中一般用3天24h連續(xù)調查法。最典型的方法是使用開放式調查表進行面對面詢問。2.24h 回顧法技術要點包括六個方面 :(124h 回顧法可用于家庭個體的食物消耗狀況調查 , 也適用于描述 不同人群個體的食物攝入情況 , 包括散居的特殊人群。(2 實際工作中一般用 3 天 24h 連續(xù)調查法 , 每次 1540分鐘, 以面 對面進行調查的應答率較高。(3 詢問方式包括面對面詢問 , 使用開放式表格或編碼表通過電話、 錄音機詢問。最典型的方法是使用開放式調查表進行面對面詢問。(4 對于所攝入的食物可進行量化估計。一年中可進行多次回顧。(5 在調查中, 家庭成

3、員可以幫助提供每個人攝入食物的種類和實際 消費數(shù)據(jù)。(6 既可用以評價全人群 , 也適合描述不同組個體的膳食平均攝入 量。3. 設計合理的調查表是膳食調查質量的關鍵。 24h 膳食回顧調查表 見 P74. 個人人日數(shù)二早餐餐次總數(shù)x早餐餐次比+中餐餐次總數(shù)x中餐 餐次比 + 晚餐餐次總數(shù)x晚餐餐次比全家總人日數(shù) =所有在家用餐個人的人日數(shù)之和餐次比一般為早餐 30%、午餐 40%、晚餐 30%,兒童三餐能量比各占 1/3。注:總人日數(shù)只有在調查集體、家庭人員且每日吃飯人數(shù)不同時才 用。5. 設計 24h 膳食回顧調查表 :1. 確定表頭2. 確定調查對象基本內容3. 確定膳食回顧調查表的內容4

4、. 設計表格5. 解釋說明編寫 6.試用 7. 補充內容6.24h 膳食回顧調查法工作程序 :1. 入戶說明來意2. 說明調查內容3. 調查和記錄4. 引導回顧記錄要點5. 彌補調查不足6.資料的核實 7. 個人人日數(shù)的計算。7.3 天回顧法通常選擇 2個工作日和 1 個休息日進行。不適用于 7 歲以下兒童和 75 歲以上老人。8. 記賬法原理: 根據(jù)伙食賬目獲得一定時期內的各種食物消耗總量和就餐者 的人日數(shù),計算出平均每人每日的食物消耗量 , 再按照食物成分表計算 這些食物所提供的能量和營養(yǎng)素數(shù)量。優(yōu)點:操作簡單,費用低,所需人力少 ,適用于大樣本膳食調查 ,易于 掌握,調查單位能定期自行調

5、查計算。與其他方法比較 , 不但可以調查 長時期的膳食 , 而且適合于進行全年不同季節(jié)的調查。缺點: 調查結果只能得到人均膳食攝入量 , 難以分析個體膳食攝入情 況。應用范圍:適用于家庭調查 ,幼兒園、中小學?;虿筷牭冉ㄓ谢锸迟~ 目的集體單位的調查。可以調查較長時期的膳食。9. 稱重法原理: 需掌握每一種食物的生熟比值 , 以及個人所攝入的熟食重量。優(yōu)點: 準確。缺點: 不適合大規(guī)模營養(yǎng)調查。10. 稱重法的工作程序 :(1 入戶(2 記錄各種食物的重量 (3 記錄調味 品的名稱 (4稱取攝入食品的重量 (5 核對各種數(shù)據(jù) (6 計算生熟比和每日實際消 耗的食物量 (7 統(tǒng)計每餐就餐人數(shù) (8

6、 計算每人每日平均攝入的生食物重 量。11. 稱重記賬法 :只能得到全家或集體中人均的攝入量 ,難以分析個 體膳食攝入情況。12. 標準人:以體重60kg成年男子從事輕體力勞動者為標準人。以其能量供給量 10.03Mj(2400kcal 作為 1,其他各類人員按其能量 推薦量與 10.03Mj 之比得出各類人的折合系數(shù)。然后將一個人群各類人的折合系數(shù)乘以其人日數(shù)之和被其總人日數(shù)除 , 即得出該人群的標準 人系數(shù) (混合系數(shù)。由于調查對象的年齡、性別和勞動強度有很大差別 , 不同人群之間 每人每日營養(yǎng)素攝入量的比較需要引入標準人日的概念。計算出人群 標準人的食物和營養(yǎng)素攝入量后 , 就能在不同年

7、齡、性別和勞動強度的 人群之間進行比較。標準人日二標準人系數(shù)X人日數(shù)標準人系數(shù)(混合系數(shù)見P26,見 練習冊P30標準人的平均每日某營養(yǎng)素攝入量 二平均每人每日某營 養(yǎng)素攝入量-標準人系數(shù)13. 稱重記賬法調查表的設計 :1. 確定調查對象和家庭成員2. 確定需要調查家庭食物的種類3. 確定需要調查的天數(shù)4.記錄各種食物數(shù)量 5. 設計家庭成員每人每日用餐登記表 6. 確定調 查天數(shù)和用餐人次總數(shù) 7. 修改表格的格式 8.表格試用和完善見 P282914. 稱重記賬法的工作程序 :1. 入戶 2.發(fā)放調查表和稱量用具 3.填 寫家庭食物量登記表中的食物編碼 4. 登記家庭結存 5. 登記購進

8、量和廢棄量 6. 記錄就餐人數(shù)7. 記錄剩余食物 8. 收取調查表 9.根據(jù)表格計算在調查期間家庭的各種 食物的實際消耗量 10.根據(jù)表格計算在調查期間家庭成員就餐的人日數(shù) 和總人日數(shù)。15.24h 回顧法需要調查在外就餐 , 稱重記賬法不需要調查在外就 餐。16. 膳食結構是指攝入食物的種類和數(shù)量在膳食中所占的比重。17. 膳食結構分析 :計算 5層9類食物,即谷類,蔬菜和水果類 ,魚禽 肉蛋類,奶類和豆類 ,以及油脂類食物的攝入量 , 然后與中國居民膳食寶塔的理想膳食模 式比較。一方面 ,評價食物的種類是否齊全 ;另一方面 ,評價各類食物消 費量是否充足。18. 豆類和奶類需進行折算 :大

9、豆的量二豆制品攝入量X該豆制品蛋白質含量* 35.1鮮奶量二奶制品攝入量X該奶制品蛋白質含量*319. 平衡膳食寶塔第一層:谷類 250-400g 水 1200mL 建議多吃全谷類食物、粗糧、雜 糧適量運動 , 每天保持 6000 步左右。第二層:蔬菜和水果類蔬菜:300-500g水果:200-400g應多選用深 色蔬菜和水果第三層:魚蝦、禽肉、蛋魚蝦:50-100g畜、禽類:50-75g 蛋:25-50g有條件可以多吃一些魚、蝦及其他水產(chǎn)品蛋類一般每天不 超過一個為好。第四層 : 奶類和豆類奶類 :300g 豆類、堅果 :30-50g 奶類應是首選 的補鈣食物50g豆制品相當于40g大豆或8

10、0g豆腐干第五層:油脂和鹽油脂w 25-30g鹽w 6g應以植物油為主。20. 膳食寶塔需根據(jù)個人年齡、性別和勞動強度選擇不同的參考攝 入量。見 P38注意事項 :(1 奶制品和豆制品需要進行折算 (2 無需每天樣樣如此 只要經(jīng)常遵循寶塔各層各類食物的大體比例 (3 寶塔給出了一天的攝入 量, 但要注意合理分配三餐。21. 能量的食物來源 : 谷類、豆類、薯類、動物性食物、純熱能食物 和其他六大類。可計算出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三種產(chǎn)能營養(yǎng)素提供的能量及占總能 量的百分比。蛋白質的食物來源 : 谷類、豆類、薯類、動物性食物和其他。計算 動物性及豆類蛋白質占總蛋白質的比例。脂肪的食物來源 :

11、動物性食物和植物性食物兩大類。計算各類食物 提供的脂肪占總脂肪的百分比。22. 純熱能食物包括植物油、動物油、食用糖、淀粉和酒類。23. 膳食中三大產(chǎn)能營養(yǎng)素的來源比例 : 蛋白質 10%15%脂, 肪 20%25%碳, 水化合物55%60%。24. DRI 四項指標在個體和群體中的應用 P43EAR不應用于個體,RNI不應用于群體。25. 膳食評價的指標包括 :(1 每日食物攝入量 ( 膳食結構(2 各種營養(yǎng)素攝入量(3 能量食物來源(4 三大營養(yǎng)素供能比例(5 三大營養(yǎng)素的食物來源分配(6 三餐供能比例。膳食分析的項目具體包括 : 膳食結構、各種營養(yǎng)素攝入量、能量攝 入量及三大產(chǎn)能營養(yǎng)素供

12、能比例、三餐供能比例、蛋白質的食物來源 及其所占比例 (優(yōu)質蛋白所占比例、脂肪的食物來源及其所占比例 ( 植 物性脂肪所占比例。26. 膳食結構的評價依據(jù)是膳食寶塔 ;能量攝入量的評價依據(jù)是 DRIs 推薦的膳食能量來源比例 ;營養(yǎng)素攝入量的評價依據(jù)是RNI或AI。27. 食物成分表采用的是 6位數(shù)字編碼 ,前 2位數(shù)字是食物的類 別編碼 , 第 3 位數(shù)字是食物的亞類編碼 ,最后 3 位數(shù)字是食物在亞類中的排列序號。28. 數(shù)據(jù)庫基本結構分為三個層次 :原始數(shù)據(jù) ,概念數(shù)據(jù)層 ,邏輯數(shù)據(jù) 層。原始數(shù)據(jù)是 ,用戶加工的對象 , 是操作處理的字符。概念數(shù)據(jù)層 ,是數(shù)據(jù)庫中間一層 , 指出了每個數(shù)

13、據(jù)的邏輯定義及數(shù)據(jù) 間的邏輯關系。邏輯數(shù)據(jù)層 ,是用戶看到和使用的數(shù)據(jù)庫 , 表示一個或一些特定用戶 使用的數(shù)據(jù)集合。29. 數(shù)據(jù)一致性和可維護性包括 :安全性控制 ,完整性控制 ,并發(fā)控制 , 故障的發(fā)現(xiàn)和恢復。30. 膳食報告以分析和發(fā)現(xiàn)一個或多個人群的膳食營養(yǎng)問題或變化 趨勢為主要目標。31. 膳食調查報告的格式 : 題目、報告撰寫者姓名和單位、前沿、主 體( 人群對象、材料、方法、結果、討論、結語、參考文獻、致謝。32. 膳食調查是調查被調查者在一定時間內所攝取的能量和各種營 養(yǎng)素的數(shù)量和質量 , 以此來評定該調查對象正常營養(yǎng)需要量能得到滿足的程度。調查方法包括稱重法、記賬法、回顧法、

14、膳食史法、化學分析法、 食物頻率法。這些方法可以聯(lián)合使用。33.18 歲以上男性 , 輕體力勞動 , 能量 2400kcal, 蛋白質 75g, 脂肪站 能量百分比 2030%。中體力勞動 , 能量 2700kcal, 蛋白質 80g, 脂肪站能量百分比 2030%。重體力勞動 , 能量 3200kcal, 蛋白質 90g, 脂肪站能量百分比 2030%。二、人體營養(yǎng)狀況測定和評價1. 營養(yǎng)狀況綜合評價包括膳食調查、人體體格測量、血生化檢查和 缺乏病癥狀和體征檢查。2. 學齡前兒童的體格測量結果 , 常被用來評價一個地區(qū)人群的營養(yǎng) 狀況。3. 成人常用體格測量指標有身高、體重、上臂圍、腰圍和皮

15、褶厚度 等 , 其中身高和體重最重要。兒童生長發(fā)育測量常用指標有體重、身高 ( 頂臀長、身長、頭圍、 胸圍、上臂圍等。4. 嬰幼兒身長測定被測嬰幼兒脫去帽、鞋、襪 , 穿單衣仰臥于標準量床底板中線上。 一名助手將頭扶正 ,頭頂接觸頭板。測量者位于嬰幼兒右側 , 左手握住 雙膝,使腿伸直 , 右手移動滑板使其接觸嬰幼兒雙側足跟。讀取圍板上 的刻度讀數(shù),以cm為單位,保留小數(shù)點后一位。5.嬰幼兒頭頂至臀長測 量頭頂接觸頭板 , 滑板緊貼嬰幼兒骶骨。左手提下肢 , 使膝關節(jié)屈曲 , 大腿與底板垂直。右手移動滑板使其接觸嬰幼兒臀部。6. 縱向測量指標主要與骨骼生長有關。主要用來反映長期營養(yǎng)、疾 病和其

16、他不良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7. 頭圍是指從雙側眉弓上緣經(jīng)后腦勺枕骨粗隆繞頭一周的長度。8. 頭圍測量(1 被測嬰幼兒取坐位或仰臥位 , 測量者位于嬰幼兒右側或前方。(2 用左手拇指將軟尺零點固定于頭部右側眉弓上緣處 , 軟尺經(jīng)枕骨 粗隆及左側眉弓上緣回至零點。(3讀取讀數(shù),以cm為單位,保留小數(shù)點后一位。注意事項 :嬰幼兒需脫帽 , 軟尺緊貼頭皮 , 長發(fā)或疏辮者應將頭發(fā)在 軟尺經(jīng)過處上下分開。9. 胸圍是指從兩乳頭線到后面兩肩胛骨下角下緣繞胸一周的長度。10. 胸圍測量(1 被測嬰幼兒取仰臥位 , 測量者立于嬰幼兒右方。(2 左手拇指將軟尺零點固定于右側乳頭下緣 , 軟尺繞經(jīng)兩肩胛骨下 角下緣

17、, 經(jīng)左側回至零點。(3讀取讀數(shù),以cm為單位,保留小數(shù)點后一位。注意事項 :保持軟尺在后背位置的準確 , 可由助手幫助固定 ;各處軟 尺輕輕接觸皮膚 , 皮下脂肪較厚的嬰幼兒 , 可稍緊些 ;取嬰幼兒平靜呼吸 時的中間讀數(shù)。11. 頭圍和胸圍是嬰幼兒體格測量常用的橫向測量指標。觀察頭圍 和胸圍的交叉年齡 , 并與實際年齡比較 , 對評價嬰幼兒的營養(yǎng)狀況有一定意義。正常狀況 下,1 歲左右胸圍與頭圍大致相等。若到 2 歲半胸圍還比頭圍小 ,則要考 慮營養(yǎng)不良或胸廓、肺發(fā)育不良 12. 體重測定(11 歲以下取臥位 ,13 歲取坐位。(2 被測嬰幼兒事先排空大小便 , 只著背心和短褲 ,使嬰幼兒

18、安定位 于體重計中央。(3讀數(shù)以kg為單位,記錄至小數(shù)點后兩位。(4 如被測嬰幼兒哭鬧厲害 , 可采用減差法。13. 上臂圍可反映機體的營養(yǎng)狀況 , 它與體重密切相關。我國15歲兒童上臂圍13.5cm以上為營養(yǎng)良好,12.513.5cm為營 養(yǎng)中等,12.5cm以下為營養(yǎng)不良。14. 上臂圍的測量(1 被測者自然站立 , 體重平均落在兩腿上。充分裸露左上肢 , 手臂 自然下垂 , 肌肉不要緊張,兩眼平視前方。(2 測試人員站在被測者身后 , 用油筆標記出左臂后面從肩峰到尺骨 鷹嘴連線中點處。(3 軟尺起始端下緣壓在標記點 , 水平圍繞一周 , 測量讀取周長 , 精確 到0.1cm。15.皮褶厚

19、度是衡量個體營養(yǎng)狀況和肥胖程度較好的指標 ,反 映皮下脂肪厚度。WHO推薦三個測量點:肱三頭肌、肩胛下角、臍旁。分別代表肢 體、軀干、腰腹的皮下脂肪堆積情況。瘦、中等、肥胖的界限值,男性為小于10mm 1040mm大于40mm, 女性為小于20mm 2050mm大于50mm16. 使用皮褶厚度計的注意事項:(1 長時間未使用的皮褶厚度計在使用前必須校正。(2 皮褶厚度計的壓力要求符合規(guī)定標準 (10g/cm2。(3 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捏起皮膚連同皮下脂肪 , 右手握皮褶計測量距 左手拇指捏起部位1cm處的皮褶厚度。(4 右手拇指松開皮褶計卡鉗鉗柄 , 使鉗尖部充分夾住皮褶。(5 在皮褶計指針快速

20、回落后立即讀數(shù)。(6 在同一部位測量 3次,取平均值為測量結果。17. 肱三頭肌皮褶厚度測量(1 受試者自然站立 , 被測部分充分裸露。(2 測試者站在在被測者身后 , 用油筆標記出右臂后面從肩峰到尺骨 鷹嘴連線中點處。(3在標記點上方約2cm處,垂直方向用左手拇指和食指、中指將皮 膚和皮下組織提起。(4右手握皮褶計,在該皮褶提起點下方1cm處測量其厚度,皮褶計 應與上臂垂直。(5以毫米為單位,精確到0.1mm連續(xù)測量3次,求平均值。注意事項:( 1 受試者肌肉不要緊張 (2不能把肌肉夾住(3工作完后 皮褶計放回儀器箱。18. 肱二頭肌皮褶厚度測量(1 站在被測者對面。 (2 取右臂肱二頭肌肌

21、腹中點 ( 乳頭水平 , 為肩 峰與肘鷹嘴連線中點上方 1cm。 (3 順自然皮褶方向 (垂直方向提起皮膚和皮下組 織。19. 肩胛下角皮褶厚度測量(1 站在被測者背面。 (2 油筆標記右肩胛下角位置。 (3 右肩胛下角 下方1cm處,順自然皮褶方向 (與脊柱成 45, 提起皮膚和皮下組織。20. 其他皮褶測量部位:臍旁(臍右側2cm,髂脊上部(腋中線上,髂前 上脊與肋下緣連線中點處。2 1 .尿液中的溶質:肌酐、蛋白質、糖、尿素、電解質及激素等。22. 晨尿不受飲食的影響 , 化學成分比較固定。23.24h尿的收集:清晨8時囑受檢者排尿,并棄去。然后收集24h 內全部尿液 , 包括次晨8時整

22、最后排除的尿液,量總體積。混合后取出60ml于棕色瓶內, 在送檢單上注明總尿量 , 從速送檢。24. 尿液的保存:(1冷藏于4C。(2加入化學防腐劑,用于抑制細菌 生長和維持酸性。1 福爾馬林 2 甲苯 3 麝香草酚 4 濃鹽酸: 可用于肌酐測定。 5 碳酸鈉: 尿卟啉測定的特殊保存劑。 6氯仿: 干擾尿糖。 7 混合防腐劑25. 尿液用于營養(yǎng)評價的意義 : 用于評價蛋白質、礦物質、水溶性維 生素。26. 糞便檢查的主要目的是了解消化道有無炎癥、出血、寄生蟲感 染、惡性腫瘤等情況 , 間接了解胃腸、胰腺、肝膽系統(tǒng)的功能狀況。27. 糞便標本應盡快送檢 , 檢查痢疾阿米巴原蟲或滋養(yǎng)體時不要超過

23、10min。28. 糞便的保存 :(1 固定保存 : 用于寄生蟲及蟲卵檢測。 (2 冷凍保存 : 用于礦物質代謝研究。29. 糞便用于營養(yǎng)評價的意義 : 用于評價蛋白質和礦物質。30. 早晨空腹或禁食 6h 以上采取血液。31. 血液抗凝劑中最常用的是草酸鉀,此外還有枸櫞酸鹽、EDTA鈉 鹽、肝素等。32. 蛋白質-能量營養(yǎng)不良(PEM以嬰幼兒最為敏感。分三個類型:水 腫型營養(yǎng)不良 (以蛋白質缺乏為主 ,消瘦型營養(yǎng)不良 ( 以能量不足為主 ,混合型33. 營養(yǎng)性貧血多發(fā)生于 2 歲以下兒童。34. 缺鐵可分為三個階段 :(1 鐵減少期,血清鐵濃度下降 ,無臨床癥 狀。 (2 紅細胞生成缺鐵期,

24、血清鐵濃度下降 , 運鐵蛋白濃度降低和游離原卟啉濃度升高 血紅蛋白未降至貧血標準。 (3 缺鐵性貧血期 , 血紅蛋白和紅細胞下降 , 出現(xiàn)臨床癥狀。35. 維生素A缺乏以兒童和青少年多見。眼部癥狀出現(xiàn)最早。血清 視黃醇濃度0.7卩mol/L為缺乏。眼干燥癥 (出現(xiàn)畢托斑、夜盲癥、角膜軟化 , 皮膚干燥、毛囊性丘 疹、蟾皮癥 ,骨骼發(fā)育遲緩 ,生殖功能下降 ,免疫功能低下。36. 維生素D缺乏導致佝僂病(嬰幼兒和骨軟化癥(成人。37. 骨軟化癥常見癥狀 : 骨痛、肌無力和骨壓痛 , “鴨步”。38. 佝僂病 1歲以內最多見。引起神經(jīng)精神癥狀 (多汗、夜驚、易激 怒、枕禿和骨骼變化( 前囟閉合延遲

25、、顱骨乒乓球樣軟化、方顱、肋骨串珠、赫氏溝、 雞胸、漏斗胸、手足鐲,0形腿或X形腿、手足搐搦。堿性磷酸酶活性升高較早,恢復最晚。血清25-(OHD3是可靠生化指 標。39. 維生素C缺乏需34個月方出現(xiàn)癥狀。主要為出血癥狀、貧 血、壞血病串珠、蛙狀體位。血漿維生素C含量w 11.4卩mol/L(2.0mg/L為缺乏40. 維生素B2缺乏引起“口腔生殖綜合征”(舌炎、唇炎和口角 炎、脂溢性皮炎、陰囊炎。維生素B2缺乏特異性指標:全血谷胱甘肽還原酶活力系數(shù),當維生 素B2缺乏時升高。41. 鋅缺乏主要表現(xiàn)有生長遲緩、性成熟遲緩、食欲減退、味覺異 常、異食癖、傷口不易愈合。鋅缺乏沒有理想的實驗室診斷

26、指標。人群普查指標有發(fā)鋅、血清 鋅、尿鋅。42. 營養(yǎng)評價從幾方面入手 : 個人史、膳食史、人體測量、體檢結 果、生化數(shù)據(jù)和臨床檢驗。三、營養(yǎng)咨詢和教育1 .白開水是兒童和成人的首選飲品。2. 減少烹調中營養(yǎng)素損失的措施 :(1 上漿掛糊 (2 加醋: 維生素怕堿 不怕酸 (3 先洗后切 (4 急炒 (5 勾芡 (6 慎用堿。3. 膳食纖維低于 22g, 可判斷為膳食纖維攝入不足。動物食品不含 膳食纖維。4. 運動的基本類型(1 有氧運動: 又稱耐力運動 , 包括步行、騎車、游泳。(2 力量運動:又稱阻力運動 ,包括舉重、跳躍、快跑。(3 屈曲和伸展運動 : 即準備和放松運動。5. 運動強度分

27、級 P1696. 體力活動水平判斷 P1707. 食物中毒的特點 :發(fā)病與食物有密切關系 ;暴發(fā)性;臨床表現(xiàn)類似 ; 病人與健康人之間無直接傳染8. 細菌性中毒的防治措施 :1. 防止污染 2. 控制繁殖 3. 食前徹底加 熱。9. 常見細菌性食物中毒沙門氏菌食物中毒 : 主要是動物性食品。副溶血弧菌性食物中毒 : 海產(chǎn)品、鹽腌食品、咸菜。葡萄球菌腸毒素食物中毒 : 奶及奶制品。變形桿菌食物中毒 : 動物性食品。10. 常見有毒動植物食物中毒河豚魚中毒 :神經(jīng)毒素, 春季魚的卵巢和肝臟含毒素最多。四季豆中毒 :皂甙和植物血凝素 , 必須炒熟后食用。發(fā)芽馬鈴薯中毒 :龍葵素, 食前挖去芽眼。毒蘑

28、菇中毒 :表現(xiàn)多樣, 臟器損害型最為嚴重。11. 常見化學性食物中毒有機磷農藥中毒 : 膽堿能神經(jīng)過度興奮癥狀。瘦肉精中毒:鹽酸克倫特羅,是腎上腺素B2-受體激動劑。亞硝酸鹽中毒 : 腸源性青紫。12. 常見霉菌毒素食物中毒赤霉變麥中毒 : 鐮刀菌產(chǎn)生的單端孢霉烯毒素 , 以嘔吐為主。霉變甘蔗中毒 :節(jié)菱孢霉產(chǎn)生的 3-硝基丙酸,是神經(jīng)毒素。13. 營養(yǎng)教育是通過改變人們的飲食行為而達到改善營養(yǎng)狀況目的 的一種計劃活動。14. 營養(yǎng)教育常用人際傳播形式 : 講座、小組活動、個別勸導、培 訓、咨詢。15. 冷藏應注意“急凍緩化” ,0 C鮮肉可保存12周;加熱至60C以上即屬于熱處理,最常用的溫

29、度是100C;鹽腌食品的食鹽濃度應達到 10%以上;酸漬食品的醋酸濃度應達到 1.7%以上。1 6 .食品衛(wèi)生理化指標包括汞、鉛、砷等重金屬。17. 食品衛(wèi)生微生物指標包括菌落總數(shù)和大腸菌群最近似數(shù)。菌落總數(shù)是食品被細菌污染程度 (食品清潔狀態(tài)的標志 , 可用于預測 食品的鮮度、耐保藏性和致病性。大腸菌群最近似數(shù)反映食品被糞便污染的程度 , 可作為腸道致病菌 污染食品的指示菌。18. 科普文章的基本要求 : 科學性、思想性、藝術性、通俗性和實用 性。四、膳食指導和評估1. 學齡前兒童膳食安排特點 : 能量密度高、軟、多餐。2. 學齡前兒童營養(yǎng)需要能量 13001700kcal/ 日。蛋白質45

30、55g/日,占總能量的14%15%來源于動物性食物的蛋白 質占 50%。脂肪占總能量的 30%35%。碳水化合物占總能量的 50%60%。鈣,奶的攝入量300600ml/日。碘,每周至少安排1次海產(chǎn)食品。 鐵12mg/日。鋅12mg/日。維生素A,每周攝入1次動物肝臟,每日攝入深綠色或黃紅色蔬菜。 B1、B2和煙酸協(xié)同發(fā)揮作用。維生素 C來源于新鮮蔬菜和水果。3. 學齡兒童營養(yǎng)需要能量來源比例 :碳水化合物 55%65%脂, 肪 25%30%蛋, 白質 12%14%。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比例為 1:1:1n-6 和 n-3 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比例為 46:14. 兒童食譜

31、編制原則(1 滿足兒童膳食營養(yǎng)需要 : 能量、蛋白質、脂肪。(2 各營養(yǎng)素之間的比例要適宜。(3 食物的搭配要合理 :主食粗細搭配 ,副食葷素搭配 ,清淡少鹽。(4 三餐分配要合理 :3 餐 2 點制為宜。(5 注意制作和烹調方法。5. 兒童食譜編制的基本步驟 :(1 確定兒童膳食能量和宏量營養(yǎng)目標。(2 根據(jù)餐次比計算每餐營養(yǎng)素參考攝入量 : 早餐、早點占 30%,午 餐、午點占 40%,晚餐占 30%。(3 根據(jù)碳水化合物的量確定谷類主食的數(shù)量。(4 根據(jù)蛋白質的量確定動物類副食的數(shù)量 ( 包括豆類。(5 微量營養(yǎng)素和膳食纖維的量選擇蔬菜水果補齊。(6 確定油和鹽。(7 設計出一日食譜及用

32、料。(8 食譜營養(yǎng)計算與分析 :找出缺乏和過量的營養(yǎng)素 , 和宏量營養(yǎng)素 在每餐中的分布。(9食譜的調整和評價(與RNI和AI比較。6. 每周安排一次海產(chǎn)品 , 以補充碘。每周安排一次動物肝臟 (約 25g/人,以補充維生素A和鐵。7. 食譜的綜合評價內容(1 食譜的能量和營養(yǎng)素計算 : 能量是否達到目標。(2 食物種類和比例 : 五大類食物是否齊全 , 數(shù)量是否充足。(3 三種產(chǎn)能營養(yǎng)素的供能比例是否適宜 ?脂肪供能是否過量 ?(4 蛋白質來源分布或優(yōu)質蛋白占總蛋白質的比例是否恰當 ?其他主 要微量營養(yǎng)素來源如何?(5 三餐能量分配是否合理 , 早餐是否保證了能量和蛋白質的供應。(6 烹飪方

33、法是否合適 , 營養(yǎng)損失和數(shù)量損失率最少為好。8. 食譜餐次比調整最簡單的方法是 : 午餐和晚餐不變 , 適當增加早餐 食物量。9. 重量保留率,用重量保留因子(WRF反映。營養(yǎng)素損失率,用營養(yǎng)素保留因子(VRF反映。五、食品營養(yǎng)評價1. 營養(yǎng)標簽包括食品配料、營養(yǎng)成分表、營養(yǎng)聲稱 ( 包括含量聲 稱、比較聲稱、屬性聲稱、營養(yǎng)素功能聲稱。2. 食品能量=4X蛋白質(g+4 X碳水化合物(g+9 X脂肪(g+3 X有機酸 (g+7 X 乙醇 (酒精(g+2 X膳食纖維(g。3. 營養(yǎng)成分表中的營養(yǎng)素用每100g(或100ml食品中某一營養(yǎng)素的4. 數(shù)據(jù)修約見 P3235. 營養(yǎng)聲稱是指食物營養(yǎng)特

34、性的建議、暗示或說明。包括 (1 含量 聲稱, 包括“來源”“含有”“提供”“高”“富含”“低”“不含”“無”或“零” 等聲稱。 (2 比較聲稱 , 包括“減少”“少于”“增加”“加”“大于”等聲稱。 (3 屬性聲 稱, 如“強化”“多維”“脫脂”“瘦”等聲稱。見 P3266. 用于計算營養(yǎng)標簽標示值的數(shù)據(jù) , 至少有 10 次以上送檢才比較穩(wěn) 定。7. 營養(yǎng)素參考數(shù)值NRV見P3308. 食品標簽的基本內容強制標示的有 : 食品名稱、配料清單、配料的定量標示、凈含物和 瀝干物 ( 固形物含量、制造者、經(jīng)銷者的名稱和地址、生產(chǎn)日期 ( 或包 裝日期和保質期、儲藏說明、產(chǎn)品標準號、質量 ( 品質

35、等級等內容。非強制標示的有 :批號、食用方法、營養(yǎng)成分9. 營養(yǎng)標簽制作步驟 :(1 了解產(chǎn)品分析計劃。 (2 確定檢驗項目。 (3 送檢樣品。 (4整理檢驗數(shù)據(jù)。 (5 數(shù)據(jù)修約。 (6 與國家產(chǎn)品質量標準比較。 (7 確 定營養(yǎng)成分表標志值。 (8 分析結果存檔。10. 能量密度 =一定量食物提供的能量值 /能量推薦攝入量同一種食物 , 對不同的人群能量密度是不一樣的。11. 營養(yǎng)素密度 =一定量食物提供的營養(yǎng)素含量 /相應營養(yǎng)素推薦攝 入量12. 營養(yǎng)質量指數(shù)(INQ二營養(yǎng)素密度/能量密度能比較不同食物提供同一營養(yǎng)素的能力INQ=1,表示食物提供營養(yǎng)素的能力與提供熱能的能力相當。INQV

36、1,營養(yǎng)價值低。INQ1,營養(yǎng)質量合格。同一種食物,對不同人群的INQ是不一樣的。13. 蛋白質質量評價食物蛋白質含量 , 氨基酸模式 , 氨基酸評分 (AAS ,經(jīng)消化率校正的氨基酸評分(PDCAAS蛋白質利用率(功效比值PER生物價BV 凈利用率 NPU見P34414. 蛋白質真消化率 (%=氮吸收量/食入氮=【食入氮-( 糞氮-糞代謝 氮】/食入氮X 100%PDCAAS=AAS消化率(TD15. 碳水化合物評價血糖生成指數(shù) (GIGI二含50g碳水化合物試驗食物餐后2h血糖應答曲線下面積/等量 碳水化合物標準參考物餐后2h血糖應答曲線下面積X 100標準參考物選擇葡萄糖或白面包。體現(xiàn)碳水化合物質量對血糖的影響GI大于70為高GI食物,5570為中GI食物,小于5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