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建筑概論_第1頁
中國古建筑概論_第2頁
中國古建筑概論_第3頁
中國古建筑概論_第4頁
中國古建筑概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國古建筑概論1、中國古建筑概論2、江西滕王閣宋畫3、現(xiàn)在的滕王閣由滕王閣而引出中西式建筑的最根本區(qū)別:中國古建筑為磚木結構,而西方建筑為磚石結構。4、中國古建筑的最基本特點:建筑材料是以木料為主,輔以磚石。西方古建筑的最基本特點:建筑材料是以石料為主。5、以木料為主要建筑材料的優(yōu)點:取材容易,加工容易,雕飾容易。而木料的這三大優(yōu)點則正好是石料的缺點。6、北京故宮,世界上最大的木結構建筑群,始建于1407 年,建成于1420 年,其中大部分時間用于材料準備,而真正建筑工作只持續(xù)五年。7、意大利佛羅倫薩百花大教堂,始建于1334 年,至 1420 年教堂主體結構完工。8、百花大教堂的穹頂于142

2、0 開始建造,至1431 年穹頂完工,后在穹頂上加建采光亭,至1470 年全部建成。9、百花大教堂的雕飾如果 72 萬平方米, 9999 間半的故宮是以石材為建筑材料,那是不可能在短短十多年內(nèi)全部完工的。10、以木材為主要建筑材料的缺點:承重力不強,怕火、怕水、怕蟲11、 由于木材的承重力不強, 因此中國古建筑難以向高空發(fā)展, 現(xiàn)在最高的木結構中國古建筑為山西省應縣佛宮寺釋迦塔,塔高 67.13 米。12、同時,正是因為木材怕火怕水怕蟲, 能保存至今的中國古建筑不是很多,迄今為止發(fā)現(xiàn)的最古老的木結構建筑是山西五臺山的佛光寺東殿 (建于唐朝, 公元 857 年) 和南禪寺大殿(建于唐朝, 782

3、 年) 。13、五臺山南禪寺大殿正是因為木材有上述的優(yōu)點和缺點,因此才形成了中國古建筑的諸多特點。古建筑的特點:14、中國古建筑的特點,首先表現(xiàn)在結構方面1 、木框架結構屋頂?shù)闹亓坑闪簜鞯街?經(jīng)過礎而傳到地下。木框架結構有彈性, 因而有相當好的抗震性, 墻的支撐作用十分次要, 墻倒而屋不倒。15、抬梁式結構圖解16、浙江東陽盧宅,圖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建筑的梁一層層地將屋頂抬高。17、礎18、山西應縣木塔,高6 7. 1 3米,建于遼清寧2年(公元1 0 5 6年) ,經(jīng)多次地震而 不倒。19、云南麗江古城,1 9 9 6年經(jīng)地震,然而建筑之基本框架仍受大損,故于1 9 9 7年入選世界文化遺產(chǎn)。

4、從此圖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國古建筑 “墻倒而屋不倒”的特點。20、修復后的麗江古城民居21、中國古建筑在結構上的第二個特點:榫卯結合中國古建筑一般不用釘子, 使用榫卯的特點為越壓越緊。 早在 7000 多年前的河姆渡新石器時代,我們的祖先就已經(jīng)開始使用榫卯了。22、榫卯圖例23、建筑橫材與豎材之間的榫卯24、益智游戲魯班鎖,六根木條利用榫卯緊扣在一起,傳說春秋時代,魯國工匠魯班為了測試兒子是否聰明,用6根木條制作一件可拼可拆的玩具,叫兒子拆開,兒子忙碌了一夜,終于拆開了。25、中國古建筑在結構上的第三個特點:使用斗拱柱子和屋頂接觸處有斗拱作用:( 1 )可減低屋頂對柱子的壓力( 2 )美觀

5、( 3 )體現(xiàn)等級26、五臺山佛光寺東殿的斗拱,唐代建筑的特點之一就是斗拱的比例較大。27、民間建筑不允許使用斗拱,就以雀替和牛腿代替。雀替是中國古建筑的特色構件之一,通常被置于建筑的橫材(梁、枋)與豎材相交處,作用是縮短梁枋的凈跨度從而增強梁枋的荷載力,減少梁與柱相接處的向下剪力;防止橫豎構材之間的傾斜。28 、牛腿圖例129 、牛腿圖例2在古建筑中,牛腿和雀替是相似的構件但又不完全相同。雀替是指位于柱與橫梁之間的撐木,它既可以起到傳承力的作用,又可以起到裝飾的作用。牛腿是指從柱中伸出的一段短木,作用是銜接懸臂梁與掛梁,并傳遞來自掛梁的荷載。牛腿和雀替都是古建筑中雕畫裝飾的重點。30、雀替與

6、牛腿結合圖例131、雀替與牛腿結合圖例232、其次,中國古建筑的特點還表現(xiàn)在布局方面在布局上的第一個特點是平面展開,多重層進。由于中國古建筑難以向高空發(fā)展,因此只能平面展開。33、故宮鳥瞰34、承德避暑山莊普陀宗乘之廟35、中國古建筑在平面展開的同時,在布局上講究中軸線布置,左右對稱,面南為尊。36、故宮的重要建筑都在中軸線上。37、北京天壇的中軸線十分明顯38、從另一個角度看天壇的中軸線39、北就雍和宮40、北就頤和園中的政治區(qū)也建于中軸線上,頤和園正門,仁壽門,仁壽殿。41、 中國古建筑第三個方面的特點, 是藝術特點, 可以說, 中國古建筑在藝術上集美之大成。42、首先,中國古建筑的美體現(xiàn)

7、在形體美:從整體上說,結合點線面。43、 屋頂:飛檐翹角 南方建筑的飛檐翹角體現(xiàn)了輕靈美, 圖為上海豫園仰山堂、 卷雨樓,共有 28 只翹角。44、北方建筑的飛檐翹角體現(xiàn)了莊重美45、故宮角樓,號稱九脊十八柱,七十二道梁。46、屋頂線條柔和美觀,攢尖頂各脊匯于一點,各脊之間構成各個面。(3 4)47、西湖湖心亭,造型別致,與三潭印月和阮公墩一起構成西湖中的三島,暗含秦漢造園典范的一池三山格局,三山即指海中三仙山:蓬萊、方丈、瀛洲。48、賞梅勝地超山,其空窗設計成梅花形,很好地點出了賞梅這一主題。49、蘇州拙政園的雪香云蔚亭,其六角攢尖頂?shù)脑煨?,令人?lián)想到六角形的雪花。50、中國古建筑的美,還表

8、現(xiàn)在雕飾美,其中包括屋脊獸(螭吻),藻井,掛落,彩繪等。51、山東孔廟大成殿前的盤龍石柱,共 28 根,均以整石刻成,高6米,經(jīng)長 0。 8 米,為明代弘治年間徽州工匠刻制。 大成殿兩側及后部的 18 根八棱石柱均為云龍淺雕。 最引人注目的是前檐的 10 根深浮雕龍柱,每柱二龍對翔,盤繞升騰,中刻寶珠,雕刻玲瓏剔透,龍姿栩栩如生,無一雷同,堪稱我國石刻藝術中的瑰寶。據(jù)說乾隆皇帝來曲阜祭孔時,石柱均用紅綾包裹, 不敢讓皇帝看到, 唯恐皇帝會因其精雕細琢的功夫超過皇宮而怪罪。52、中國古建筑屋頂正脊上常見的螭吻53、故宮太和殿屋脊上的十樣小動物雕飾54、 上海豫園內(nèi)的戲臺, 其藻井以八兩黃金打成四

9、萬張金箔裝飾, 共有 22 層圓圈和 20 道弧 線相交,四周雕28 只金鳥,正中為一鏡,造型華麗。有擴音作用。55、隔罩與掛落56、掛落與美人靠(美人靠的來歷)57、 此外, 中國古建筑的雕飾之美還體現(xiàn)在磚雕木刻上。 圖例為廣東佛山祖廟內(nèi)的磚雕門樓58、五?;ù?9、琴棋書畫門飾60、中國古建筑的藝術性的另一個重要表現(xiàn)手法是色彩61、彩繪的產(chǎn)生有其實用性,即有利于防蟲蛀和防水,彩繪也體現(xiàn)了建筑物的等級,最高等級的和璽彩繪,一般用于宮殿中最重要的建筑中。民間建筑不得使用彩繪。62、第二等級的旋子彩繪,一般用于宮殿建筑中較將要的建筑上。63、著名的頤和園長廊長7 2 8米,分為2 7 3間,梁棟

10、上有蘇式彩繪。64、頤和園長廊彩繪,蘇式彩繪的另一種表現(xiàn)形式,即包袱彩繪,其主題為三國演義故事、神話故事或山水景色等比較輕松的題材。65、包袱彩繪的另一圖例,題材為山水風光。66、山東孔廟大成殿前的盤龍石柱與和璽彩繪相結合67、從故宮北面的景山上看故宮所見的一片金色68、從紫禁城遠眺景山,從a 看 b ,再從 b 看 a ,這樣就形成了一組園林中常用的對景手法。69、中國古建筑的第四個方面的特點:意識形態(tài)。70、首先,中國古建筑講究“禮” ,講究等級制度(色彩,間,門釘,石獅,屋頂?shù)龋?1、先說說色彩72、 除了故宮中普遍使用黃色琉璃瓦外, 山東孔廟大成殿屋頂所用的黃色琉璃瓦, 帝王專用色73

11、、 使用黃色琉璃瓦的還有山東岱廟天貺殿, 由于是供奉泰山神而可使用最高等級的黃顏色。74、寧波阿育王寺舍利殿,由于是供奉佛祖舍利的地方,故使用黃色琉璃瓦。75、北京天壇圜穹宇屋頂所用的藍色是天的顏色,比黃色檔次更高。76、天壇祈年殿,使用藍色琉璃瓦。77、北京恭親王府,按規(guī)定,親王使用綠色。78、 屋頂, 中國古建筑給人印象最深的是大屋頂, 可是為什么要使用這么一個大屋頂呢?這是因為有坡度的屋頂和利于排水,屋檐伸到柱子和山墻外則可保護柱子與山墻不受到雨水的侵蝕,但屋頂伸到山墻外不利于采光,故中國的古建筑會使用飛檐翹角以增加室內(nèi)的彩光。同時,大屋頂?shù)姆至亢苤?,因此我們會使用斗拱來增加增加柱子的?/p>

12、重力。79、最高檔次的廡殿式屋頂,俗稱四大坡,為四坡五脊80、故宮中太和殿使用重檐廡殿式屋頂81、歇山式屋頂,為第二檔次,四坡九脊,由一根正脊,四根垂脊,四根戧脊構成,五品以上才能使用。82、故宮保和殿使用歇山頂。83、天安門使用的也是歇山頂。84、各式攢尖頂,為第三檔次,各脊各坡面攢于一點而得名。85、故宮中中和殿與保和殿的屋頂分別為攢尖頂與歇山頂。86、六品及以下官員只能使用的懸山式屋頂,因屋檐懸于山墻外而得名。87、平民面姓使用的硬山式,又稱齊山式屋頂,因屋檐與山墻齊平而得名。88、江南民居常見的馬頭墻,也叫風火山墻,也屬于硬山頂。89、間的概念:四根柱子圍起的空間叫做間,迎面所見的間數(shù)

13、為面闊,縱深的間數(shù)為進深。90、 皇帝可以享受 9 間的面闊以及五間的進深, 體現(xiàn)了九五之尊的思想。 故宮太和殿面闊以前為九間,清乾隆年間改為十一間。91、能享受 11 間面闊的,除了太和殿外,只有北京太廟,因為這里是供奉歷代清朝皇帝牌位的地方。92、山東孔廟大成殿面闊亦為九間。從等級上說,面闊芾王用9一11間,1 3品用7間,4 5品用5間,6 9品用3間,平民百姓不得超過3間。93、太和殿內(nèi)部,每四根柱子圍成一間,故太和殿現(xiàn)在說是一間,但以古建筑的概念來說,則是 55 間。故宮號稱9999 間半,并不是現(xiàn)在的概念。94、中國的古建筑一般都建在臺基之上,這是防止地面及地下水侵蝕的需要。95、

14、須彌座,其形源自佛教中的須彌山,特點是當中收腰。96、故宮三大殿都建于三層漢白玉的臺基上。97、故宮三大殿的臺基的長寬之比為9:5,體現(xiàn)九五之尊。98、我們常可以看到中國古建筑的大門上有門釘99、帝王使用門釘縱橫各9個,親王使用門釘縱橫9 x 7個, 1 3品官使用門釘縱橫7 x7個,4-5品官使用門釘縱橫5 x 5個,6 9品官及平民百姓不得使用門釘。上海文廟使用門釘縱橫9x5個,中山陵從祭堂入墓室處門釘為縱1 1個橫9個,共99個,因?qū)O中山畢生反封建,故使用門釘數(shù)目突破帝王之數(shù)。100、在對建筑的使用上,也充分體現(xiàn)了等級。故宮午門至太和門的內(nèi)金水橋五座,中為御路橋,為皇帝專用;兩側為王公橋

15、,為親王專用;再兩側為品級橋,為三品以上官員專用。101、午門的五個門洞各有用途:中門為皇帝專用,此外只有皇帝大婚時,皇后乘坐的喜轎可以從中門進宮,又通過殿試選拔的狀元、榜眼、探花,在宣布殿試結果后可從中門出宮。 東側門供文武官員出入。 西側門供宗室王公出入。 兩掖門只在舉行大型活動時開啟。102、中國古建筑還講究陰陽五行學說103、陰陽圖:陰陽體現(xiàn)中國古代樸素辯證法:萬物由陰陽構成,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類似于辯證法中的對方統(tǒng)一理論。男為陽,女為陰;前為陽,后為陰;光明為陽,黑暗為陰;單數(shù)為陽,雙數(shù)為陰;山南水北為陽,反之為陰。北京故宮前(陽)三(陽)朝,后(陰)兩(陰)殿,后來加上了交泰殿,

16、成了后三殿。104、北京頤和園十七孔橋,從中間一孔至兩端均為九孔105、故宮的東華門,由于棺材從此門出,被稱為鬼門,其門釘數(shù)為72 個,橫八縱九。106、五行體現(xiàn)中國古代樸素的唯物主義,世間萬物以金木水火土五種物質(zhì)構成,五行與五方(東西南北中) ,五味(甜酸苦辣咸) ,五音(宮商角徵羽)等皆可相配。107、從故宮后的景山上看故宮,我們可以看到一片金黃色,但眼尖的游客卻能看到故宮東南角有一點黑色,這就是存放四庫全書的文淵閣。其黑色琉璃瓦是象征北方壬癸水的顏色,故有克火的作用。108、寧波天一閣藏書樓,其名取自上古河圖所說的“天一生水,地六成之” ,故借以水克火之意。109、藻井除了裝飾,擴音的功

17、能外,在意識形態(tài)上,還象征著水克火。110、北京社稷壇111、五色土,體現(xiàn)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理念112、中國的古建筑可以說是獅子的王國、龍的世界(7 9)113、中國人歷來把石獅子視為吉祥之物。在中國眾多的園林名勝中,各種造型的石獅子隨處可見。古代的官衙廟堂、豪門巨宅大門前,都擺放一對石獅子用以鎮(zhèn)宅護衛(wèi)。直到現(xiàn)代,許多建筑物大門前,還有這種安放石獅子鎮(zhèn)宅護院的遺風不泯。那么,用石獅子把大門的這種習俗是如何形成的,起源于何時呢?漢武帝時,張騫出使西域,打通了中國與西域各國的交往,獅子才得以進入中國。并被尊稱之為 “瑞獸 ” , 抬到了與老虎不相上下的獸中之王的地位。 獅子在中國交了如此好運,也

18、得益于漢代時佛教傳入中國。 燈下錄云:佛祖釋迦牟尼降生時, “一手指天,一手指地 ” ,作獅子吼曰: “天上地下,惟我獨尊”。所以佛教稈將獅子視為莊嚴吉祥的神靈之獸而倍加崇拜。石獅子何時成為守衛(wèi)大門的神獸,這種習俗大約形成于唐宋之后。用石獅子擺在大門前有何作用呢?民間流傳有四說:其一,避邪納吉。古人認為石獅子是可以驅(qū)魔避邪,所以用來鎮(zhèn)守陵墓,守衛(wèi)大門,用以鎮(zhèn)宅、避邪、禁壓不祥和保護平安。其二,預卜洪災。在民俗傳說中,說獅子有預卜災害的功能。說如遇有洪水泛濫或陸地沉沒等自然災害,石獅子的眼睛就會變成紅色或流血,這是征兆災害就要來臨了,人們可以采取應急避難。在這里石獅子儼然成了災難的預言家。其三,

19、彰顯權貴。古代在宮殿、王府、衙署、宅邸多用石獅子守門,顯示了主人的權勢和尊貴,如北京天安門前金水河畔的兩對威風凜凜的守衛(wèi)皇城大門的石獅子就體現(xiàn)了皇權至尊、威震八方神圣不可侵犯的意味。其四,藝術裝飾。113、北京故宮太和門前的雌獅與雄獅114、與北派獅子的威嚴形象不同,南派獅子則更活潑可愛。115、北京盧溝橋,以獅子而聞名。116、盧溝橋望柱上的各式獅子,有一個,兩個,三個一組的, 1962 年有關部門專門派人搞了一次清點,逐個編號登記,清點出大小石獅子485 個,至此,應該說是“迷團冰釋”了。孰料,在 1979 年的復查中,又發(fā)現(xiàn)了 17 個,這樣,大小石獅子的總數(shù)應為 502 個, 今后是否還會發(fā)現(xiàn),誰也不敢來劃這個句號。117、龍是神話的動物,帝王的象征。北京北海公園中的雙面九龍壁,全壁共有大小龍共6 3 5條118、北京故宮太和殿內(nèi)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