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冤錯案件補償機制存在的問題_第1頁
刑事冤錯案件補償機制存在的問題_第2頁
刑事冤錯案件補償機制存在的問題_第3頁
刑事冤錯案件補償機制存在的問題_第4頁
刑事冤錯案件補償機制存在的問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刑事冤錯案件補償機制存在的問題摘 要:國家補償是國家責任的一種,從未來發(fā)展看, 背負著更多政治使命和道義責任。建立包括刑事冤錯案件國 家補償機制在內(nèi)的國家補償法與之使包含刑事冤錯案件 國家賠償?shù)膰屹r償法相呼應,才是科學完善的國家救 濟體系的理想模式。關鍵詞:刑事冤錯案件;國家補償制度;國家救濟;國 家賠償國家補償是國家責任的一種,從未來發(fā)展看,背負著更 多政治使命和道義責任。建立包括刑事冤錯案件國家補償機 制在內(nèi)的國家補償法與之使包含刑事冤錯案件國家賠償 的國家賠償法相呼應,才是科學完善的國家救濟體系的 理想模式。然而,在我國,無論是學術研究還是立法規(guī)定, 都遠遠落后于時代和法治發(fā)展的要求,

2、對刑事冤錯案件國家 補償機制的研究更是一片空白。刑事冤錯案件國家補償機制 與國家賠償機制共同構成刑事冤錯案件國家救濟體制的兩 大支柱,一方面是刑事冤錯案件的國家賠償存在著諸多的缺 陷和不足,不能滿足社會穩(wěn)定和法治發(fā)展的要求,另一方面,刑事冤錯案件的國家補償機制研究的不足,不能為刑事冤錯 案件的國家賠償作出充分的補充,這樣構成刑事冤錯案件的 國家救濟體制就顯得與法治時代的要求格格不入,對構建社 會主義和諧社會造成了極不穩(wěn)定的因素。因此,理清刑事冤 錯案件國家補償機制存在的問題,對完善國家救濟體制存在 重大的理論和實際意義。1 刑事冤錯案件國家補償與刑事冤錯案件國家賠償?shù)?概念刑事冤錯案件國家補償

3、與刑事冤錯案件國家賠償分別 是國家補償和國家賠償?shù)淖痈拍?,若要深入理解刑事冤錯案 件國家補償與刑事冤錯案件國家賠償,就必須先厘清國家補 償與國賠償?shù)南嚓P聯(lián)系與區(qū)別。國家賠償與國家補償是現(xiàn)代 法治國家必備的保障公民合法權益、監(jiān)督公權力行使的兩種 制度,損害賠償和損失補償是國家賠償制度的兩大支柱,這 是學界和立法實務界的通說。廣義的國家賠償包括國家補 償,狹義的國家賠償是與國家補償相對的概念。由于漢語詞匯的詞義比較豐富,對于同似的意思可以用 很多的詞語來表示,從詞義上講, “賠償”和“補償”的差 別甚微,都是指對損失的填補,但就責難性上, “賠償”強 調(diào)可責難行,而“補償”則沒有此層意思。在英語語

4、境中, 二者的差別更是小, “賠償”與“補償”的動詞形式均是 compensate,名詞形式均是 compensation。在我國,國家賠償不僅是學理上的概念,也是實定法上 的概念,而國家補償在我國并非是一個實定法上的概念,僅 僅使一個學術上的用語。即便是實定法中國家賠償?shù)母拍钤?我國學術上也有不同的認識,關于國家賠償?shù)亩x,學界有 以下幾種界說:一是“制度說”,國家賠償是國家行政機關、 審判機關、檢察機關、監(jiān)獄管理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職 權時,違法侵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 害,國家負責向受害人賠償?shù)闹贫?。這一界說也是學界多數(shù) 派的觀點。二是“責任說”,國家工作人員行使職權

5、違法, 造成人民權益損害時,基于法治國家的原則,必須由作為國 家工作人員的“雇主”身份的國家,承擔賠償損失的責任。 三是“活動說”,國家對于行使公權力的侵權行為造成的損 害后果承擔賠償責任的活動。盡管對國家賠償?shù)母拍钫J識不 同,但在國家賠償是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違法侵權損害上 存在著共識。關于國家補償?shù)母拍?,學界也有不同的認識, 有人認為:“國家補償是指因國家或公共團體的活動給私人 造成直接或間接的損害或損失時,原則上由國家或公共團體 以金錢予以彌補的制度?!庇腥苏J為:“國家補償是國家或地 方公共團體的活動隊國民造成的損害或損失所給予補償?shù)闹贫鹊目偡Q。它基本上由損失補償和國家賠償制度構成。”由

6、此,筆者認為可借鑒國家賠償與國家補償?shù)母拍睿瑢⑿淌?冤錯案件的國家賠償定義為:行使偵查、檢察、審判職權的 機關以及看守所、監(jiān)獄管理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職權 時,違法侵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從而造成刑事冤錯案件,應由國家負責向受害人賠償?shù)闹贫?。刑事冤錯案件的國家補償定義為:行使偵查、檢察、審判職權的機關以及看守所、監(jiān)獄管理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合法行使職權時,但侵犯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 益造成損害,從而造成了刑事冤錯案件,應由國家負責向受 害人賠償?shù)闹贫取? 刑事冤錯案件的國家補償與刑事冤錯案件的國家賠 償?shù)睦碚摶A理論基礎是制度存在的根本,厘清制度的理論基礎,有

7、 利于更深刻的了解類似制度的異同點,刑事冤錯案件的國家 補償與刑事冤錯案件的國家賠償分別是國家補償與國家賠 償?shù)淖痈拍?,要想理解二者的理論基礎的異同,就要先從國 家補償與國家賠償制度的理論異同點。國家賠償與國家補償 在理論基礎上既有共同之處, ,也有所不同。2.1 國家賠償與國家補償理論基礎的共同點公共負 擔平等根據(jù)盧梭的社會契約論, “社會公約在公民之間確定了 這樣一種平等,以致大家全都遵守同樣條件并且全都應該享 有同樣的權利, 于是,由于公約的性質(zhì), 主權的一切行為 也就是說一切屬于公意的行為就都同等的約束著或照 顧著全體公民;因而主權者就只認得國家這個共同體,而并 不區(qū)別對待構成國家的任

8、何人。 ”并且,主權權力雖然是完 全絕對的,但卻不應超出公共約定的界限,每個人都可以任 意處置這種約定所留給自己的財富和自由,主權者永遠不能 有權對每一個公民要求比對另外一個公民更多。由此,可以 得出,如果因國家活動而使公民利益受損,那么應由國家給 予彌補,恢復到一種負擔平等的狀態(tài),因國家活動造成公民 個人利益遭受損害的公權力行為無論是違法還是合法,當國 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行使職權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 權益,使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遭受損害時,就破壞了憲法 所確立的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則,侵犯了公民保留權利, 因此,為了對平等進行重建,國家就應該對公民、法人或其 他組織承擔賠償或補充責任,

9、以此來填補所遭受的傷害,國 家的行為無論是違法還是合法實際上違反了公共負擔平等 原則,所以應承擔責任。2.2 國家補償與國家賠償理論基礎的不同點 國家補償與國家賠償?shù)哪康脑谟谘a救公權力的行使而 給公民合法權益造成的損害,從二者的歷史發(fā)展來看,國家 補償早于國家賠償而存在,但就我國的實際來看,國家補償 一直依附于國家賠償,沒有形成自己的獨立地位,國家補償 與國家賠償發(fā)展成兩種不同的制度,是有一定原因的。 社會契約論認為人們將權力讓渡給國家,同時為國家設定權 力的界限一一即為法律。在民主法制國家中,國家的活動也 應該在法律規(guī)定的界限,一旦超越了這種界限,就違法了人們契約,若造成了損害,就應該為自己

10、的行為負責。然而, 是否國家的行為均在法律規(guī)定的范圍內(nèi)就達到了法治的要 求呢?答案顯然是否定的,人們將權力讓渡給國家,是為了 更為和諧穩(wěn)定的社會秩序的建立,國家這一社會組織基于公 益而存在,國家為了更好的為公眾服務,必要時需要使用公 民所賦予的強制權力,這種基于公益而行使的強制性權力會 不可避免的使個別個體的利益遭受損害,那么,此時,國家 如何面對個人遭受的損害呢?羅爾斯認為:“實質(zhì)正義是一套用以約束和評判社會制度、法律對權利、義務、權力、財 富等進行公正分配的理想和準則, 這類準則包含自由、平等、 公平以及他們之間的相互關系等方面?,F(xiàn)代民主觀念認為每 個人都要來為全體利益作出讓步,但當自已的

11、利益為公益受 損時,應由受損的個人與全體共同分擔損失,以此來平復被 破壞的秩序。具體到現(xiàn)代社會中,國家從全體納稅人所征納 的費用抽出一部分,用以彌補個體為公益讓步而遭受的損 失。所以,即使國家的行為完全合法,國家基于公益而使個 別人利益遭受損失,基于平等與實質(zhì)正義的要求,國家補償 這一制度正體現(xiàn)了這一要求的實質(zhì)。有權利必有救濟,有損害必有賠償。這是法學的至理名 言,也是人類社會的基本準則。國家賠償?shù)男再|(zhì)通說是一種 責任,而國家補償?shù)男再|(zhì)在嚴格意義上不是一種法律責任, 是一種政府責任。無論是公民還是社會組織,在日常的社會 生活中,每個人都應該也必須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對自己的 行為負責,是一個社會

12、賴以存在的基礎,只有這樣,社會的 運行才有秩序,對自己的行為負責集中體現(xiàn)在一旦行為造成 了對他人利益的損害,就應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對國家而 言,公民將權力讓渡給國家,國家基于公益進行活動,具有 不同于公民個人活動的特點,但這并不能成為免除國家活動 造成損害而賠償?shù)睦碛?,國家賠償?shù)奶厥庑员憩F(xiàn)在國家只對 違法行為造成的損害承擔賠償責任。根據(jù)社會契約論,國家 代表公民行使權力,但國家代表公民行使權力并不是沒有限 制和邊界的,這個邊界和限制就是法律,因此,國家賠償就 需要一定的范圍與標準。國家補償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法律責任,國家補償從根 本上來說不具有追責性,對公民損失的補償不是出于過錯, 以此來恢

13、復社會的公平,無論這種行為是否違法,造成的后 果都是對他人權利的侵害,都應承擔賠償或補償責任。綜上,國家賠償與國家補償在理論上存在共同點,即公 共負擔平等,也存在理論上的巨大差異,國家賠償時形式法 治、法律責任的要求,而國家補償則是實質(zhì)法治、責任政府 的要求。刑事冤錯案件國家賠償與刑事冤錯案件國家補償也 存在上述的不同點,這些理論基礎的不同點,決定了刑事冤 錯案件的國家賠償與刑事冤錯案件的國家補償?shù)馁r償義務 來源、賠償機關、賠償標準、賠償程序等的不同。3 刑事冤錯案件國家補償制度存在的問題3.1 現(xiàn)行法律制度刑事冤錯案件國家補償與刑事冤錯案 件國家賠償制度的界分問題自 1995 年我國第一部國

14、家賠償法公布實施以來, 我國的國家賠償制度開始發(fā)展,到 2012 年新國家賠償法 頒布實施,歷經(jīng)二十年的發(fā)展,我國的國家賠償制度仍有諸 多不足。學術對國家補償制度的研究不足,尤其是對刑事冤 錯案件國家補償?shù)难芯扛强瞻祝踔潦菄覍π淌略╁e案 件的國家賠償與刑事冤錯案件的國家賠償?shù)慕绶秩匀换煜?對比 1995 年國家賠償法與 2012 年國家賠償法 ,兩 者在很大程度上保持了延續(xù)性:一是國家賠償?shù)姆N類沒有變 化,依舊限于行政賠償和以刑事賠償為主的司法賠償。二是 歸責原則沒有變化,行政賠償?shù)臍w責原則為行政機關及其工 作人員違法行使職權的行為,刑事賠償則包含司法機關及其 工作人員合法行使職權,也

15、包含違法行使職權。至于學界和 司法界所關心的國家賠償和國家補償制度的界分問題,并沒 有出現(xiàn)在 2012 年國家賠償法中,這給現(xiàn)行國家救濟體 系制度的完善建立造成了極大的混淆與不便,與依法治國的 理念大相徑庭。如果說上個世紀 90 年代中國還沒有充分的 理論基礎和立法意識去構建國家補償制度,那么,在國家大 力倡導依法治國的今天,仍在立法上模糊、混淆國家補償與 國家賠償?shù)母拍睿?顯然是不能讓人信服的。 縱觀 2012 年國家賠償法第三十三條、第三十四條,相比1995 年國家賠償法的內(nèi)容,這兩條關于關于國家刑事賠償標準做到了具體 化、明確化,從這兩條可以看出,就國家刑事賠償標準中人 身損害賠償?shù)馁r償

16、標準有兩個:一是國家上年度職工平均工 資,二是當?shù)刈畹蜕畋U?。由于我國當前?jīng)濟發(fā)展水平仍 較不平衡,尤其是東西部經(jīng)濟差距較大,加之發(fā)達地區(qū)又存 在著高收入與低收入之間的差別, 所以,就第一個標準而言, 對于西部貧困地區(qū)和欠發(fā)達地區(qū),國家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 對于違法行使刑事司法權的受害人尚能起到國家賠償?shù)淖?用,對于發(fā)達地區(qū)的受害人而言則只能算作補償,更何況受 害人遭受的身體與心理傷害不是金錢能夠衡量和彌補的。第 二個基準 “最低” 與“保障” 本身就具有補償意義而非賠償。 至此,關于國家賠償與國家補償?shù)慕绶郑?不僅在學理上混淆, 在法律制度上也存在混淆。3.2 刑事被害人國家補償、刑事冤錯案

17、件國家補償與刑 事被害人救助的界分從學理來說,國家刑事補償應由兩部分組成:一是行使 偵查、檢察、審判職權的機關以及看守所、監(jiān)獄管理機關及 其工作人員合法行使職權的行為,卻給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或服刑人員的人身權或財產(chǎn)權造成一定的損失,國家應當承 擔的補償責任。二是因犯罪行為遭受人身或財產(chǎn)損失的被害 人,被害人的損失不能從犯罪人處或其他合法途徑獲得適當 的補償時,由國家承擔的補償責任。嚴格來說,刑事冤錯案 件國家補償屬于刑事被害人國家補償?shù)姆秶畠?nèi),為防止概 念上的混亂,本部分只界分刑事被害人國家補償與刑事被害 人救助。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在國外的發(fā)展比較早,縱觀國外法 律發(fā)展史,最早提出建立刑事

18、被害人救助制度的是英國, 1957 年英國大法官馬吉利 ?福利在為了被害人的正義首 次論證了對刑事被害人進行救濟的必要性,并提出在英國建 立刑事被害人救濟,她因此也被譽為刑事被害人國家補償制 度的第一人。 1963 年新西蘭率先頒布了世界上第一部 刑事 傷害補償并建立刑事傷害補償法庭。此后,包含英國、美 國、荷蘭等 40 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先后建立刑事被害人國家補 償制度。歐洲理事會和聯(lián)合國大會更是分別制定了歐洲暴 力犯罪被害人補償公約和為罪行和濫用權力行為受害者 取得公理的基本原則宣言 。反觀我國,刑事被害人補償制 度在我國開始討論始于 2007 年。 2007 年 1 月最高人民檢 察院 20

19、07 年刑事申訴檢察工作要點提出: “有條件的地方 可以試點建立刑事被害人補償機制。 ”隨后,江西省人民檢 察院檢察長孫謙向兩會提交了一份關于制定刑事被害人國 家補償?shù)淖h案, 在全國引起了廣泛的關注與討論。 與此同時, 最高人民法院和中央政法委卻一直致力于建立刑事被害人 救濟制度。中央政法委于 2008 年下發(fā)關于深化司法體制和工作機制改革若干問題的意見中提出: “建立刑事被害 人救助制度,對因犯罪侵害二陷入生活困難的群眾,實行國 家救助制度。 ”最高人民法院于 2009 年下發(fā)人民法院第三 個五年改革綱要(2009 2013 )更是將建立刑事被害人 救助制度作為一項重要的改革措施。同年,中央

20、政法委、全 國人大法工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等多家單位 聯(lián)合下發(fā)關于開展刑事被害人救助工作的若干意見 ,刑 事被害人救助工作在全國范圍內(nèi)推行。無論是刑事被害人救 助海水刑事被害人國家補償,都存在國家對刑事被害人進行 經(jīng)濟救濟的機制,二者在用詞上僅差“救助”與“補償”二 詞,但兩者決非“救助”與“補償”二詞之間的差別。二者 存在著巨大的差異。首先:就外延而言,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要廣于刑事被害人國家補償。刑事被害人國家救 助既包括國家對刑事被害人進行的經(jīng)濟救助,也包括其他社 會力量對刑事被害人進行的社會援助。而刑事被害人國家補 償制度則專指國家對刑事被害人進行的經(jīng)濟救助。其次:就責任程度

21、而言,刑事被害人救助要顯著弱于刑 事被害人國家補償。公民將權力讓渡給國家,國家就有義務 防范犯罪和穩(wěn)定社會秩序。 “保護國民”既是國家的使命, 也是國家賴以存在的基礎。 1 當犯罪發(fā)生時,則意味著國家 沒有很好的履行預防犯罪的責任,國家則有義務去承擔因犯 罪而遭受損失而又無法從犯罪人獲得必要賠償和其他救助 的補償責任。另一方面,補償犯罪被害人所遭受的損失,也 是“國家為被害人利益同時也為社會防衛(wèi)的間接但卻很大利 益所實施的一種職能。 ”犯罪本身就是一種對社會秩序的破 壞,國家有義務去恢復秩序,國家恢復秩序的一種方式為對 犯罪人處以刑罰,另一種方式為對被害人進行國家補償。這 是因為無論刑法的機能

22、如何發(fā)展變化,其懲罰的機能是不可 取代的。國家對犯罪人處以刑罰使受害人的怨恨得以宣泄, 但這并不足以徹底宣泄受害人的怨恨情緒,自然也不能徹底 恢復犯罪行為所破壞的社會秩序。當怨恨達到一定的程度, 受害人就可能報復社會,如果因國家行為而使受害人陷入生 活困境,國家更應該對受害人進行國家補償。對于刑事冤錯 案件的受害人更是如此。如果國家能夠及時給因犯罪行為侵 害而使生活陷入困境的受害人以經(jīng)濟救濟,則對于人權的保 障、恢復社會秩序、預防犯罪尤其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具有重要的意義。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具備這些功能,但其 原則上不以國家責任為基礎,更多的是出于人道主義考慮, 對國家而言,對陷入生活困境

23、的刑事被害人提供救助不是其 “所承擔的政治責任的延伸。 ”3 因此,刑事被害人國家救 助制度不具有刑事被害人國家補償相似的必然性與應然性。 在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之下,國家的責任感和責任程度要減 輕很多,而這一差別正是我國目前的矛盾所在。之所以國家 機關在協(xié)調(diào)之后選擇了中央政法委和最高人民法院所倡導 的刑事被害人國家救助制度而放棄最高人民檢察院所力主 的刑事被害人國家補償制度是因為我國以國家利益為主要 考量因素和傳統(tǒng)思維習慣的影響。權力機關雖然一再表示當 前試點和建立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主體為國家,卻無法說明 國家實施救助的義務根源,進而也無法合理闡釋刑事被害人 國家救助的法律地位,其后的一系列問

24、題如資金來源、救濟 金額、救濟方式等,當然,決定機構和程序則更難明確。最后,就規(guī)范性而言,刑事被害人救助明顯不如刑事被 害人國家補償,“賠償”與“補償”是國家法律術語,其本 身也符合法的基本要求規(guī)范性?!熬戎北旧砗x廣泛、模棱兩可,缺乏法律術語應有的規(guī)范性。同民政救濟一樣, 刑事被害人救助在我國主要見諸于政策性文件,更多體現(xiàn)的 是國家政策對特定群體的人文關懷,而就專業(yè)性、排他性、 權威性與嚴謹性等法律術語的基本特征而言,刑事被害人救 助顯然不如刑事被害人國家補償。綜上,在現(xiàn)行法律制度上沒有建立國家補償制度,對刑 事冤錯案件的國家補償?shù)难芯扛强瞻祝珡奈磥戆l(fā)展看, 建立包含刑事冤錯案件在內(nèi)的國家補償法與之使國家 賠償法并行呼應,才是我們期冀的系統(tǒng)、全面、規(guī)范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