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LC串聯(lián)和并聯(lián)諧振電路諧振時的特性_第1頁
RLC串聯(lián)和并聯(lián)諧振電路諧振時的特性_第2頁
RLC串聯(lián)和并聯(lián)諧振電路諧振時的特性_第3頁
RLC串聯(lián)和并聯(lián)諧振電路諧振時的特性_第4頁
RLC串聯(lián)和并聯(lián)諧振電路諧振時的特性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12-3諧振電路含有電感、電容和電阻元件的單口網(wǎng)絡,在某些工作頻率上,出現(xiàn)端口電壓和電流波形相位 相同的情況時,稱電路發(fā)生諧振。能發(fā)生諧振的 電路,稱為諧振電路。諧振電路在電子和通信工 程中得到廣泛應用。本節(jié)討論最基本的串聯(lián) 和并聯(lián)諧振電路諧振時的特性。一、RLC串聯(lián)諧振電路圖12 - 15(a)表示REC串聯(lián)諧振電路,圖12 - 15(b)是它的相量模型,由此求出驅(qū)動點阻抗為圖 12-15i RLo iiIO AR41+uC 二u1 Jjec-(a)(b)uZ(j* =1=R + j (譏)二 I Z (j )丨 Z e 佃)(12-24)coC其中I Z(j) 1= J/?2 + L 丄)

2、2(12 - 25)VcoC1co L 0co) - arctan( )(12 一 26)i RLo I1rrvs+uC 二I Ro a 11+2u二jeC(a)(b)1.諧振條件當 3 L 二 0,即 3 二-J 時,伏 0=0,3 CyJLC|Z(JQI=&電壓(/)與電流迫)相位相同,軋路發(fā)生諧振。也就是說,RLC串聯(lián)電路的諧振條件為1co = ) /(12 27 )Jlc式中w= TlF 稱為電路的固有諧振角頻率。當電路激勵信號的頻率與諧振頻率相同時,電路發(fā)生諧振。用頻率表示的諧振條件為f = f0=U-(12-28)2兀LCRLC串聯(lián)電路在諧振時的感抗和容抗在量值上相等,其值稱為諧振

3、電路的特性阻抗,用Q表示,即p = 0L = =-(12 - 29)coQC V c(a)2諧振時的電壓和電流RLC串聯(lián)電路發(fā)生諧振時,阻抗的電抗分量1X =3 o L = 0(a) 0C導致Zg。)= R (12-30)即阻抗呈現(xiàn)純電阻,達到最小值。若在端口上外加電壓源,則電路諧振時的電流為以以/ = = (12 -31)Z R電流達到最大值,且與電壓源電壓同相。此時電阻. 電感和電容上的電壓分別為UR = RI = us(8-32) CD 丄叭=0LI = QUS (8 33)Ruc = i = -jUs=-QUs(8-34)jcoQCa)()RC其中co nL1p0=o=J(835)Rc

4、o qRCR0稱為串聯(lián)諧振電路的品質(zhì)因數(shù),其數(shù)值等于諧振時感抗或容抗與電阻之比。(a)(b)Uc圖 12-16從以上各式和相量圖可見,諧振時電阻電壓與電壓源 電壓相等,UR= us o電感電壓與電容電壓之和為零, 即t/L +/c = 0 ,且電感電壓或電容電壓的幅度為電壓源 電壓幅度的0倍,即UL = UC = QU s = QU R (12-36)若則t7L=/ct/s=t/R,這種串聯(lián)電路的諧振稱為電壓諧振。RR(b)3諧振時的功率和能量 設(shè)電壓源電壓為Us(t)=UsnOS(D0t),貝U:Upi=Im cos(吋)=cos(如)RWL(O = QU Sm cos(0r + 90)g

5、=叫=QU Sm cos(0z + 90)乂)丿RL4-M=0半 C 丫()w=0(a)電感和電容吸收的功率分別為:Pl =QU Smm cosOo。cos( 67 + 90) = -QU SI sin( 2%) Pc =-Pl =QU SI sin( 2%)由于u(t)=uL(t)+uc(t)=0 (相當于虛短路),任何時刻進 入電感和電容的總瞬時功率為零,即PL(/)tPc(/)=。電感和 電容與電壓源和電阻之間沒有能量交換。電壓源發(fā)出的功 率全部為電阻吸收,即Ps(OFrC)。GO(b)圖1H7串聯(lián)電路諧振時的能量交換電感和電容之間互相交換能量,其過程如下:當電流減 小時,電感中磁場能量

6、Wl=0.5Li2減小,所放出的能量全部 被電容吸收,并轉(zhuǎn)換為電場能量,如圖12-17(a)所示。當電 流增加時,電容電壓減小,電容中電場能量Wc=0.5Cw2減 小,所放出的能量全部被電感吸收,并轉(zhuǎn)換為磁場能量, 如圖12 - 17(b)所示。o7能量在電感和電容間的這種往復交換,形成電壓和電 流的正弦振蕩,這種情況與串聯(lián)電路由初始儲能引起 的等幅振蕩相同(見第九章二階電路分析)。其振蕩角頻率1產(chǎn),完全由電路參數(shù)乙和c來確定。諧振時電感和電容中總能量保持常量,并等于電感中 的最大磁場能量,或等于電容中的最大電場能量,即 22 PsY= w, +Wr CU : LI : = L (12 - 3

7、7)(b)可以從能量的角度來說明電路參數(shù)E L、C變化對電感和電容電壓t/L=t/c的影響。若電阻R減小一半,或電感RRRR增加一倍),L增加到4倍(則總能量w -LU”曾RR而電壓t/L=t/c增加到4倍,這將造成電壓t/L=t/c增加一倍。若電容C減少到1/4(0增加一倍),w = cu I能量不變, 加一倍??傊?,R、E和C的改變造成 數(shù)與t/L=變化的倍數(shù)相同。12-7電路如圖1218所示。已知us (?) = 10 2 cos 3 方 V求:(1)頻率0為何值時,電路發(fā)生諧振。電路諧振時,現(xiàn)和&為何值。O.lmH0.1MFisO圖 12-#O.lmH解:(1)電壓源的角頻率應為(2)

8、電路的品質(zhì)因數(shù)為100yL=Uc =QU s= 100 xlOV = 1000 V二.RLC并聯(lián)諧振電路圖1249(a)所示RLC并聯(lián)電路,其相量模型如圖1219(b)所示。(a)(b)圖 12-19(a)(b)驅(qū)動點導納為U1二 G + j(/C )二1 Y(jQ)IZ&)(12-38)coL其中(12 39)(12 40)I宓)1=+ QC-丄)coC0 (co) = arctan( ) GVcoL1諧振條件當0C - 丄 =0時,YQ如G=l/R,電壓和電流/()coL同相,電路發(fā)生諧振。因此,RLC并聯(lián)電路諧振的條件是1co =0()= j(12 41)y/LCi式中w = 7ZF稱為

9、電路的諧振角頻率。與RLC串聯(lián) 電路相同。(a)(b)2諧振時的電壓和電流用LC并聯(lián)電路諧振時,導納Y(ia)=G=llR,具有最小 值。若端口外加電流源is ,電路諧振時的電壓為(12 -42)電路諧振時電壓達到最大值,此時電阻.電感和電容中電流為(見下頁)h/ch/c/r =gu = is(12 - 43)R= -j/s = -je/s(12 -44)h/ch/c(12 - 45)(12 - 46)I c = SoCU = co0RCIs = QIS其中RC-=Rg)qC = J cdqLV L稱為RLC并聯(lián)諧振電路的品質(zhì)因數(shù),其量值等于諧振時感納或容納與電導之比。電路諧振時的相量圖如圖1

10、2 20(b)所示。h/ch/cRL1LY 鼻 ct/j譏A=/s(b)h/c圖 12-20由以上各式和相量圖可見,諧振時電阻電流與電流源 電流相等I R = IS。電感電流與電容電流之和為零, 即iL + zc = o。電感電流或電容電流的幅度為電流源電 流或電阻電流的0倍,即Ic = QI s = QI R (8 - 47 )并聯(lián)諧振又稱為電流諧振。(a)(b)3諧振時的功率和能量 設(shè)電流源電 is(Z)=/smcos(d)00,則:W(O = Ug cos(%/) = RISm cos(%/) 鼻二-Q/sm cos3o+ 90) L(f)二 Q/Sm cos(6?0r + 90o)電感

11、和電容吸收的瞬時功率分別為:pL(O = -QU In/Sm cos cos( a)Qt + 90) = QUI s sin( 2)Pc(0 = PL(0 = QUI $ sin( 2叫)圖12-21并聯(lián)電路諧振時的能量交換由于i(z)=rL(r)+ic(O=O (相當于虛開路),任何時刻進入電感和電容的總瞬時功率為零,PL(OtPc(z)=0電感和電 容與電流源和電阻之間沒有能量交換。電流源發(fā)出的功率 全部被電阻吸收,即Ps(XPrC)。能量在電感和電容間往復交換(圖12-21),形成了電壓和電流的正弦振蕩。其情況和LC并聯(lián)電路由初始儲能 引起的等幅振蕩相同,因此振蕩角頻率也是叫=尋=ylL

12、C 串聯(lián)諧振電路相同。/ = 0 / = 0(a)(b)圖12 - 21并聯(lián)電路諧振時的能量交換諧振時電感和電容的總能量保持常量,即w = Wl + Wc = Lll=CU 1 = CR 工 (12 -48);=o;=o(b)圖12-21并聯(lián)電路諧振時的能量交換由于并聯(lián)電路的電壓相同,即ul=uc=ris.當電阻增加到2倍,或電容C增加到4倍(0 = /?增加一倍)時,總儲能增加到4倍,將導致電yJL=lc增加一倍。若電感減 小到原值的1/4(0增加一倍),總能量ZJ不變,而諧振時的 電JL=ZC增加一倍??傊??、L和C的改變引起0值 變化的倍數(shù)與ZL=/C變化的倍數(shù)相同。例128圖12-22(a)是電感線圈和電容器并聯(lián)的電路模型。已知L=O.lmH, C=0.01|liFo試求電路的諧振 角頻率和諧振時的阻抗。圖12 - 22解:根據(jù)其相量模型圖1222(b)寫出驅(qū)動點導納RR2 + (L)2+ j CD C coLR2 + (L)2令上式虛部為零求得其中Q =是RLC串聯(lián)電路的品質(zhì)因數(shù)。R C1當Q1時,o = I yJLC代入數(shù)值得到11 10 _8 6 J1rad/s = 10 rad/s(Ci =; TIo-xlO-8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