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對》檢測題A_第1頁
《隆中對》檢測題A_第2頁
《隆中對》檢測題A_第3頁
《隆中對》檢測題A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隆中對檢測題(120分)1、 文學常識(7分) 1.隆中對的作者 ,他是 (朝代) 家。 2.隆中對選自 ,它與 、 、 并稱“前四史”。2、 給下列加點字注音(8分) 1.屯新野 2.遂詣亮 3.遂用猖蹶 4.北據(jù)漢沔 5.東連吳會 6.不知存恤 7.帝室之胄 8.簞食壺漿3、 解釋下列加點的詞(20分) 1.好為梁父吟 2.時人莫之許也 3.先主器之 4.此人可就見 5.不可屈致也 6.將軍宜枉駕顧之 7.由是先主遂詣亮 8.凡三往 9.因屏人日 10.漢室傾頹 11.遂用猖獗 12.君謂計將安出 13.非惟天時 14.抑亦人謀也 15.挾天子而令諸侯 16.利盡南海 17.此殆天所以資將

2、軍 18.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 19.將軍既帝室之胄 20.總攬英雄 4、 一詞多義(35分)(1) 謂 謂為信然 ( ) 謂先主曰 ( )(2) 用 遂用猖獗 ( ) 此用武之國 ( ) 賢能為之用 ( )(3) 信 謂為信然 ( ) 欲信大義于天下 ( ) 信義著于四海 ( )(4) 國 此用武之國 ( ) 國險而民附 ( ) 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 ( ) 去國懷鄉(xiāng) ( )(5) 已 然志猶未已 ( ) 自董卓已來 ( ) 已歷三世 ( )(6) 以 以弱為強者 ( ) 高祖因之以成帝業(yè) ( ) 此可以為援 ( )(7) 因 因屏人曰 ( ) 因之以成帝業(yè) ( )(8) 于 每自比于管仲、樂毅

3、 ( ) 欲信大義于天下 ( )(9) 將 則命一上將 ( ) 將荊州之軍 ( ) 君謂計將安出 ( )(10) 然 謂為信然 ( ) 然操遂能克紹 ( )(11) 為 好為梁父吟 ( ) 謂為信然 ( ) 以弱為強者 ( ) 賢能為之用 ( )(12) 之 時人莫之許也 ( ) 將軍宜枉駕顧之 ( ) 此用武之國 ( ) 猶魚之有水也 ( )五、翻譯下面句子(10分)(1)每自比于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 (2)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豈愿見之乎? (3)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 (4)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于天下,而智術(shù)淺短,遂用猖獗,至于今日。 (5)非惟天時,抑亦人謀

4、也。 (6)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 (7)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 (8)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 (9)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于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 (10)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 六、解釋下列成語(4分)(1)挾天子以令諸侯: (2)如魚得水: (3)簞食壺漿: (4)三顧茅廬: 七、填空及簡答(24分)1、諸葛亮“每自比于管仲、樂毅”說明他什么?(2分) 2、 本文第二段寫徐庶向先主推薦諸葛亮,有什么作用?(2分) 3、 文中對“三顧茅廬”這一情節(jié)為什么不詳細介紹?(2分) 4、聯(lián)系課文,分析劉備和諸葛亮這兩個人的

5、人物形象。(2分)劉備: 諸葛亮: 5、劉備問計的目的是什么?(原文句子)(1分) 6、結(jié)尾寫“關(guān)羽、張飛等不悅”有什么作用?(2分) 7、諸葛亮替劉備設計的政治藍圖是什么?(原文句子)(1分) “ , ”。8、為達到這個目標,諸葛亮提出了內(nèi)政和外交方面應遵循的方針是:(1分)“ , , , ”。9、 在論述建立霸業(yè)的根基方面,諸葛亮先論述了占據(jù)荊州的必要性:(4分)“ , , , ,此用武之國”。再論述占據(jù)荊州的可能性:“ ”。又論述了占據(jù)益州的必要性:“ , , , ”。最后論述占據(jù)益州的可能性:“ , , , ”。10、在諸葛亮的對策里,對不同的對象所采取的對策不同。說說對下列對象所采取

6、的對策分別是什么?原因是什么?(原文句子)(4分)曹操: 原因: 孫權(quán): 原因: 11、在對形勢的分析中,諸葛亮特別強調(diào)了“人謀”的作用?你是從哪些語句中可以看出來的?(3分)“ , ” “ ” “ ”八、選擇題(12分)1、下列“以”字意義和用法不同于其他項的是( ) A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 B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 C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士,高祖因之以成帝業(yè) D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2、下面加點詞的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 A賢能為之用 不足為外人道也 B而其主不能守 國險而民附 C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 以是人多以書假余 D今操已擁百

7、萬之眾 輟耕之壟上3、下列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之:猶魚之有水也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B、而: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 傭者笑而應曰 C、因:高祖因之以成帝業(yè)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D、于:曹操比于袁紹 欲信大義于天下4、下面各組句中加點的詞意思不同的一項是( )A.此誠不可與爭鋒 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B.國險而民附 益州險塞C.利盡南海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D.將軍豈有意乎 將軍豈愿見之乎5、對課文第4段理解或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A.選段隆中對策,層次清晰。先論“不可爭”與“不可圖”,次論“可爭”與“可圖”,最后寫“爭”與“圖”的步驟和規(guī)劃,層層闡述自己的見解。 B.談到建立“霸業(yè)”根基,諸葛亮先集中論述了占據(jù)荊州、益州的必要性,再緊承論述占據(jù)兩州的可能性,條分縷析,論證嚴密。 C.作為人物傳記,選文是對主人公的正面描寫,與隆中對前、隆中對后的側(cè)面烘托相得益彰,人物形象豐滿突出。 D.選段語言“言簡而意豐,文省而深刻”,具有鮮明的史書特點。6、下列對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在“隆中對策”前,作者先采用側(cè)面敘寫的方式襯托出諸葛亮的與眾不同和非凡才智。 B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