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選擇題下列變化屬于化學變化的是()A木炭燃燒B活性炭吸附毒氣C石墨導電 D金剛石切割玻璃A本題考查的是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判別,解題的關鍵是要明確:化學變化是指有其他物質生成的變化,物理變化是指沒有其他物質生成的變化,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本質區(qū)別是否有其他物質生成?;瘜W變化的本質特征是生成新物質,而選項B、C、D沒有生成新物質,均屬物理變化。木炭燃燒會生成二氧化碳,是化學變化。選擇題用墨繪制的字畫能夠保存多年而不褪色,這是由于碳() A具有還原性B具有可燃性C常溫下性質穩(wěn)定 D不溶于水C本題考查的是碳單質的物理性質及用途和碳的化學性質。解題的依據是碳的常溫下的穩(wěn)定性,在通常情況下碳一般不能和其
2、它物質發(fā)生化學反應,即在常溫下,碳的化學性質不活潑,受日光照射或與空氣、水分接觸都不易發(fā)生變化,墨的主要成分是碳,故用墨繪制的字畫常年不褪色。選擇題下列物質中硬度最大的是()A石墨B鐵C金剛石 D石灰石C本題考查的是碳單質的物理性質及用途,解題時要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進行分析,金剛石是硬度最大的物質。因為用金剛石做成的玻璃刀,可以切割大理石,加工堅硬的金屬,可推出選項B、D不正確;我們用的鉛筆芯就是用石墨制作的,故質軟,選項A也不正確;只有金剛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質,故其硬度最大選擇題繼發(fā)現(xiàn)C60后,C70也已制得。下列有關C70的說法正確的是()A. 它是一種化合物B. 它是一種單質C. 它
3、是一種混合物D. 它的相對分子質量是70 gB本題考查的是單質和化合物的判別,純凈物和混合物的判別,相對分子質量的概念及其計算。解題時要嚴格根據概念解答?;衔镏辽儆蓛煞N元素組成,而C70只由碳元素組成,是純凈物。因而A不正確,B正確。而混合物至少含有兩種物質,相對分子質量沒有單位,故C、D也不正確選擇題納米材料被譽為21世紀最有前途的新型材料。納米碳管是一種由碳原子構成的直徑為幾個納米(1 nm=10-9 m)的空心管。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 納米碳管是一種新型的有機化合物B. 納米碳管如果完全燃燒,生成物是二氧化碳C. 納米碳管材料管道多,表面積大,吸附能力強D. 納米碳管在常溫下化學性
4、質穩(wěn)定A本題考查的是納米材料的應用和發(fā)展前景,解題需掌握:納米材料的應用,以及碳納米管的特點。本題是信息給予題。結合題目所給信息,并遷移課本中關于碳單質的性質來解答。依題意,納米碳管是由碳原子構成的。所以,它的化學性質在常溫下很穩(wěn)定;如果完全燃燒,生成物為CO2;納米碳管又是一個空心管,所以表面積大,吸附能力強選擇題下列關于碳的幾種單質的組成和用途的說法錯誤的是()A. 璀璨奪目的天然鉆石是由碳元素組成的B. 長期未用而難開啟的鐵鎖,可在鎖孔中加入少量鉛筆芯末作潤滑劑C. 鉛筆芯是用鉛和少量碳粉制成的D. 活性炭可作防毒面具的濾毒劑C這道題目考查的是單質碳的用途,用途的記憶要根據物質的性質。解
5、答時應該理解物質的用途是由物質的哪種性質決定的選擇題“揚州八怪”之一,清代著名畫家鄭板橋所繪的字畫至今仍不褪色,這是因為墨汁中的碳()A具有可燃性B在常溫下性質穩(wěn)定C具有氧化性 D具有還原性B字畫至今仍不褪色,這是因為墨汁中的碳在常溫下性質穩(wěn)定選擇題化學物質中有一種由多個五邊形和六邊形組成的形似足球的籠狀分子,稱為“足球烯”(如下圖所示),化學式為C60。關于C60的說法正確的是() A屬于單質B屬于混合物C碳元素的化合價為4 D足球烯是實心的AC60只由一種元素組成,屬于單質,碳元素的化合價為0選擇題科學家用計算機模擬后確認,60個氮原子可結合成N60分子。下列關于N60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6、AN60是一種新型的化合物B一個N60分子中含有30個N2分子CN60的相對分子質量為840 DN60和N2混合后形成的是純凈物C可由C60遷移到N60分子,N60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460840選擇題飛機失事率小,生還率高。2014年3月8日馬航MH370“終結”于印度洋,無人幸存。2003年2月1日美國“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失事,有關專家分析認為,其原因可能是航天飛機外部的石墨在空中脫落,擊中機翼。航天飛機表面覆蓋石墨可以起隔熱和保護作用,這主要是因為石墨()A. 能導電B. 密度小C. 熔點高、耐高溫、化學性質穩(wěn)定D. 硬度小,有潤滑作用C石墨可以起隔熱和保護作用,說明其具有熔點高、耐高溫
7、、化學性質穩(wěn)定的性質10選擇題下列變化屬于化學變化的是()A. 用木炭吸附冰箱內的異味B. 糖廠用活性炭除去糖液中的色素C. 防毒面具中充填活性炭以吸附毒氣D. 實驗室用灼熱的銅網吸收氧氣以制取氮氣D用木炭吸附冰箱內的異味、用活性炭除去糖液中的色素、活性炭吸附毒氣均利用了物質的吸附性。沒有生成新物質,為物理變化。灼熱的銅網易被氧化是指銅可在加熱的情況與氧氣發(fā)生氧化反應,為化學變化選擇題實驗測得某物質中只含有碳元素,則這種物質()A. 一定是金剛石或石墨中的一種B. 一定是木炭或活性炭中的一種C. 一定是碳元素的一種單質D. 可能是一種碳單質,也可能是幾種碳單質組成的混合物D幾種碳的單質都是由碳
8、元素組成的。所以只含有碳元素的物質可能是一種碳單質,也可能是幾種碳單質組成的混合物選擇題化學上把由同種元素組成的不同單質互稱為同素異形體,例如白磷和紅磷。下列各組物質互為同素異形體的是()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B金剛石和石墨C冰和干冰 D氧氣和液氧B 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不是單質。B金剛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組成的、性質不同的兩種單質,符合要求。C冰和干冰不是單質。D氧氣和液氧是同一種物質選擇題下列變化中,屬于化學變化的是()A. 金剛石加工成鉆石B. 金剛石切割大理石C. 白磷燃燒D. 冰變成水C白磷燃燒時會與氧氣反應生成五氧化二磷。反應中有新物質生成,為化學變化選擇題防毒面具濾毒罐內盛放的物質
9、是()A. 石墨B. 活性炭C. 焦炭D. 生石灰B 防毒面具濾毒罐內盛放的物質是必須是吸附性很強的活性炭選擇題在X+2O2CO2+2H2O中,根據質量守恒定律,X的化學式為()A. CH4B. C2H5OHC. CH3OHD. CH3COOHA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shù)目不發(fā)生變化,所以X中含有1個碳原子,4個氫原子,所以答案選A選擇題某物質發(fā)生完全燃燒反應,反應式為: CxHyOz+(x+)O2xCO2+H2O若1個分子的CxHyOz與3個O2分子完全燃燒,生成了2個分子的CO2和3個分子的H2O,則x、y、z值分別為()A2,3,4B2,6,1C1,3,2 D1,2,3B此
10、題考查質量守恒定律的運用,由化學方程式可知,各物質的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即為反應物和生成物的分子個數(shù)比,CxHyOz與CO2的分子個數(shù)比1:2,則x=2,同理,=3,則y=6,把x=2,y=6代入x+=3,可得z=1.選擇題達菲(化學式為C16H28N2O4H3PO4)是世界衛(wèi)生組織推薦的抗禽流感藥物。下列有關的說法正確的是() A達菲屬于氧化物B達菲由碳、氫、氮、氧、磷五種元素組成C達菲分子中碳、氮、磷元素的質量比為1621 D達菲分子由碳原子、氫原子、四氧化二氮分子和磷酸分子構成B達菲是由五種元素組成的,不屬于氧化物 B、達菲由碳、氫、氮、氧、磷五種元素組成,正確 C、達菲分子中碳、氮、磷原子的
11、個數(shù)比為16:2:1 D、達菲分子中沒有四氧化二氮分子和磷酸分子故選B選擇題有關二氧化碳的實驗描述正確的是()A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B因為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所以能像液體一樣傾倒二氧化碳C因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所以不能用排水集氣法收集二氧化碳 D將燃著的小條伸入集氣瓶中,若火焰熄滅,則該氣體是二氧化碳D二氧化碳本身不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而是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形成碳酸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的,二氧化碳雖然密度比空氣大但是氣體,不能像到液體那樣傾倒,二氧化碳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所以答案為D選擇題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應選用的藥品是()A. 高錳酸鉀B. 木炭和氧氣C. 大理石和稀鹽酸D.
12、高溫煅燒石灰石C根據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分析判斷。A、高錳酸鉀是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常用藥品,高錳酸鉀中不含碳元素,無法生成二氧化碳,故A不正確;B、木炭和氧氣雖然可以生成二氧化碳,但效率低且生成的二氧化碳中會含有一氧化碳和氧氣等雜質,不易分離出來,故B不正確;C、大理石和稀鹽酸反應速率適中,原料易得,價格便宜,所以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通常選用大理石和稀鹽酸,故C正確;D、在實驗室里不易達到高溫煅燒的條件,所以在實驗室不常用,故D不正確。故選C 20選擇題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不選用的儀器是()A. 長頸漏斗B. 酒精燈C. 集氣瓶D. 導管B根據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法分析判斷。A、二氧化碳的制取要
13、用稀鹽酸,長頸漏斗的作用就是添加稀鹽酸,故可選用長頸漏斗;B、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是在常溫下進行的,不需要加熱,所以不用酒精燈;C、所制取的二氧化碳氣體要用集氣瓶來收集,故一定要選用集氣瓶;D、導管連接在反應器和集氣瓶之間,可導出制取的氣體,故必選導管。故選B選擇題下列有關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敘述中,正確的是()A. 用稀硫酸和大理石反應來制取B. 加熱石灰石使其分解來制取C. 用稀鹽酸與大理石反應來制取D. 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二氧化碳C根據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法分析判斷。A、稀硫酸和大理石反應生成的微溶于水的硫酸鈣會覆蓋在碳酸鈣的表面,阻礙反應的進一步進行,故A不正確;B、加熱石灰石分解,不夠快
14、捷且條件苛刻,不適合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故B不正確;C、大理石和稀鹽酸反應速率適中,原料易得,價格便宜,所以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通常選用大理石和稀鹽酸,故C正確;D、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應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故D不正確。故選C選擇題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時,向盛有石灰石的容器中加入稀酸后,過一會兒石灰石表面幾乎無氣泡產生,其原因可能是()A發(fā)生裝置的氣密性不好B沒有加熱C石灰石中含有碳酸鈣較少 D加入的是稀硫酸D根據實驗現(xiàn)象展開分析。A、實驗前,必須檢驗裝置的氣密性,且不反應與漏氣與否無關,所以A錯誤;B、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不需加熱,即不反應與是否加熱無關,所以B錯誤;C、只要有碳酸鈣就能和稀鹽
15、酸反應,就應該有氣泡產生,即便石灰石中含有的碳酸鈣較少,也只會影響反應的速率,但反應一開始就會有少量氣泡出現(xiàn),故C錯誤;D、稀硫酸與碳酸鈣反應生成了微溶于水的硫酸鈣,它覆蓋在了石灰石的表面,阻礙了反應的進一步進行,故D正確。故選D選擇題實驗室制備并收集二氧化碳,通常有以下操作步驟:檢驗裝置的氣密性;連接裝置;裝入大理石;加入稀鹽酸;收集氣體;驗滿。排列順序正確的是()A. B. C. D. C根據實驗室制備并收集二氧化碳的步驟判斷,在步驟中要注意兩個先后:先連接裝置,再檢查氣密性;先加固體,再加液體。實驗室制備并收集二氧化碳的具體步驟為:要先連接裝置再檢查裝置的氣密性,然后加藥品時先固體后液體
16、,再收集氣體,最后才驗滿,則順序為。故選C選擇題家庭廚房使用的純堿是一種含鈉的化合物,將鹽酸加入純堿中,會放出一種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無色無味的氣體,由此可推知這種化合物是下列物質中的()A. NaClB. Na2CO3C. NaOHD. NaClOB 與鹽酸反應能產生一種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則該氣體是二氧化碳。再結合碳酸根離子的檢驗方法可知,純堿中一定含有碳酸根離子。A、NaCl與鹽酸不反應,故不可能產生二氧化碳,錯誤;B、Na2CO3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正確;C、NaOH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不可能產生二氧化碳,錯誤;D、NaClO與鹽酸不反應,故不可能
17、產生二氧化碳,錯誤。故選B選擇題確定某種氣體的實驗室制法,不需要考慮的是()A. 反應的需要的藥品和反應條件B. 實驗裝置C. 氣體的驗證D. 氣體的用途D要確定某種氣體的實驗室制法,需要考慮的有:反應原理、藥品的選擇、反應條件、實驗裝置、氣體的性質、氣體的收集和驗證等。A、要確定某種氣體的實驗室制法,需要考慮反應所需藥品和反應條件,故A不符合題意;B、要確定某種氣體的實驗室制法,需要考慮實驗裝置,故B不符合題意;C、要確定某種氣體的實驗室制法,需要考慮氣體的驗證,故C不符合題意;D、氣體的用途是由氣體的性質決定的,它不影響氣體的制法,故要確定某種氣體的實驗室制法時,不需要考慮氣體的用途,故D
18、符合題意。故選D選擇題檢驗生石灰中是否含有未燒透的石灰石,最簡便的方法是()A看白色粉末中是否含有塊狀固體B取少量樣品加入鹽酸中,看是否有氣泡C取少量樣品加入少量水中,看是否有不溶物 D取少量樣品在試管中加熱,看是否有氣泡B檢驗生石灰中是否含有未燒透的石灰石,就是檢驗其中是否含有碳酸鈣,也就是檢驗是否含有碳酸根。A、生石灰中可能只含有粉末狀碳酸鈣,不含有塊狀固體,則無法通過觀察檢驗,錯誤;B、取少量樣品加入鹽酸中,若樣品中含有未燒透的石灰石,其中的碳酸鈣就會和稀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并從溶液中冒出,由此即可判斷(其中氧化鈣和鹽酸反應,但是不會生成氣體),正確;C、生石灰會與水反應生成熟石
19、灰,但熟石灰微溶于水,即大量的熟石灰也會沉淀,故無法檢驗,錯誤;D、碳酸鈣在試管中受熱,不會分解,即無氣泡放出,錯誤。故選B.選擇題常溫下,某氣體無色、無味、無毒、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氣大,如果在實驗室里采用如下裝置且不需要加熱制備該氣體,則應選擇的發(fā)生裝置和收集裝置是( )A.和B.和C.和D.和D選擇題氧循環(huán)和碳循環(huán)密不可分,其中屬于二氧化碳轉化為氧氣的變化是( )A.海水吸收二氧化碳B.動植物的呼吸作用C.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D.化石燃料的燃燒C選擇題下列是“木炭在氧氣中燃燒”實驗操作示意圖,其中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 C選擇題目前,我國重點城市空氣質量日報的監(jiān)測項目中不包括( )A. 二氧
20、化硫B. 二氧化碳C. 二氧化氮D.PM10B選擇題下列各組物質的兩種鑒別方法都正確的是() 序號物質方法一方法二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點燃聞氣味食鹽水和水測pH蒸發(fā)結晶氫氧化鈉和碳酸鈣加水溶解加入鹽酸鎂條和鋁條在空氣中點燃加入稀硫酸A和B和C和 D和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無味的氣體,聞氣味無法鑒別,食鹽水和水的pH都是7無法鑒別,氫氧化鈉和碳酸鈣,加入水碳酸鈣不溶解,加入鹽酸碳酸鈣會產生氣泡,鎂條在空氣中能點燃,加入稀硫酸而鎂放入后則迅速產生大量氣泡,反應比鋁劇烈,故選D選擇題下列依據實驗目的所設計的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選項實驗目的實驗操作A鑒別Na2CO3和CaCO3固體粉末加足量稀鹽酸
21、B除去CO2中的CO通過足量NaOH溶液C檢驗NaCl溶液中含有Na2CO3加適量CaCl2溶液D除去CaO中的CaCO3加足量水AABBCC DDCA、鹽酸和Na2CO3和CaCO3都生成二氧化碳,故錯誤B、將氣體通入足量NaOH溶液中,發(fā)生反應CO2+2NaOH=Na2CO3+H2O,除去的是二氧化碳,錯誤C、Na2CO3和CaCl2生成NaCl和碳酸鈣沉淀,故正確D、CaO和水生成氫氧化鈣,把原物質除去了,故錯誤選擇題除去下列各組物質中的雜質,所選用的試劑及操作方法均正確的是(括號內的物質為雜質,所選試劑均足量)()選項實驗目的實驗操作A鑒別Na2CO3和CaCO3固體粉末加足量稀鹽酸B
22、除去CO2中的CO通過足量NaOH溶液C檢驗NaCl溶液中含有Na2CO3加適量CaCl2溶液D除去CaO中的CaCO3加足量水AABBCC DDBA、木炭和銅都不和鹽酸反應,故此方案不可行B、二氧化碳能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一氧化碳不能,然后通過濃硫酸,除去從溶液中帶出的水分,可行C、氧化鈣能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故此方法不可行D、鹽酸與碳酸鈉和氫氧化鈉都反應,故此方法不可行故選B 30選擇題某同學對下列四個實驗都設計了兩種方案,兩種方案均合理的是()選項ABCD實驗目的鑒別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鑒別鹽酸、NaOH溶液、Ca(OH)2溶液除去鐵粉中的氧化鐵粉末除去CO2中的少量CO方案
23、1加澄清石灰水滴加碳酸鈉溶液加適量稀鹽酸通過灼熱氧化鐵方案2滴加鹽酸滴加無色酚酞溶液用磁鐵吸引通入澄清石灰水AABBCC DDAA、加澄清石灰水,與NaOH不反應,Na2CO3產生白色沉淀,故正確,B、無色酚酞與NaOH溶液、Ca(OH)2溶液都變成紅色,故錯誤,C、磁鐵不能除去鐵粉中的氧化鐵粉末,故錯誤,D石灰水與CO2生產碳酸鈣,故錯誤,故選A選擇題實驗表明,不能用塊狀大理石與稀硫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而能用大理石粉末與稀硫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由此得出的合理結論是()A. 能發(fā)生反應的物質之間是否發(fā)生反應,與反應的條件有關B. 反應物之間接觸面積越大,越有利于反應的進行C. 塊狀大理石與粉末
24、狀大理石的化學性質不同D. 塊裝大理石與大理石粉末中各元素原子間電子的結合狀況不同B結合塊狀大理石與稀硫酸反應的實質分析。A、塊狀大理石與稀硫酸的反應,不需要條件,常溫下即可反應,故A錯;B、不能用塊狀大理石與稀硫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但能用大理石粉末與稀硫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說明反應物之間接觸面積越大,越有利于反應的進行,故B正確;C、塊狀大理石與粉末狀大理石,只是形狀大小不同,即物理性質不同,但它們的主要成分相同,都是碳酸鈣,則化學性質相同,故C錯;D、由于塊狀大理石與粉末狀大理石的主要成分相同,都是碳酸鈣,則它們中各元素原子間電子的結合狀況相同,故D錯。故選B選擇題實驗室制取下列氣體:用鋅
25、和稀硫酸制取氫氣;用雙氧水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 用石灰石和稀鹽酸制取二氧化碳氣體。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都不需要對氣體發(fā)生裝置加熱B都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氣體C都可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氣體 D不可以用相同的發(fā)生裝置A根據實驗室氣體的制取和收集裝置判斷。A、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用鋅和稀硫酸制取氫氣;用雙氧水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用石灰石和稀鹽酸制取二氧化碳氣體,都是不需加熱的反應,故A的說法正確;B、排水集氣法收集不易溶于水的氣體,氧氣和氫氣都可用排水法收集,但二氧化碳可溶于水,且與水反應生成碳酸,不可用排水法收集,故B的說法不正確;C、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的氣體,密度要大于空氣的密度,氫氣的密度小于空
26、氣的密度,不能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氫氣,故C的說法不正確;D、的反應都是固體和液體在常溫下的反應,就是說反應物的狀態(tài)和反應條件相同,可用相同的發(fā)生裝置來制取,故D的說法不正確。故選A選擇題下列幾種情況,能證明“金剛石和石墨是由相同元素組成”的是()A. 它們的熔點相同B. 都不溶于水C. 燃燒后都得同一產物二氧化碳D. 石墨在一定條件下可轉化為金剛石DA和B屬于物理性質,不能說明物質的組成,而C中燃燒后產物相同,說明有相同的元素,不能說明組成元素相同,D中物質能相互轉化說明組成元素是相同的,故答案為D選擇題實驗室制二氧化碳常用的方法是()A. 煅燒石灰石B. 石灰石和稀鹽酸反應C. 燃燒木炭D.
27、 大理石和稀硫酸反應BA煅燒石灰石需要很高溫度,耗能高;C燃燒木炭,實驗室不安全,易引起火災;D大理石和稀硫酸反應會生成微溶物硫酸鈣覆蓋到大理石表面,阻止反應的進行,故答案為B選擇題檢驗二氧化碳是否充滿集氣瓶的正確方法是()A. 將澄清石灰水倒入集氣瓶內振蕩B. 將點燃的木條伸入集氣瓶內C. 將點燃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D. 將帶火星的木條接近集氣瓶口CA和B均會污染氣體,D二氧化碳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所以帶火星木條放在集氣瓶口無明顯現(xiàn)象,燃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木條會熄滅,故選C 二氧化碳的下列用途,既跟它的物理性質有關,又跟它的化學性質有關的是()選擇題A滅火B(yǎng)制干冰C制化肥 D溫室肥料AA滅火
28、,利用二氧化碳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以及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氣的性質;B制干冰,利用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C制化肥只用了其化學性質;D溫室肥料,用于植物光合作用,故選A選擇題用下列裝置進行實驗,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AABBCC DDC根據氧氣難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氣大,二氧化碳是酸性氧化物,可知A、B、D均對;C中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形成碳酸顯酸性,碳酸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色,并不是二氧化碳本身起作用,所以C不能達到實驗目的,故選C選擇題關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CO的含量增加會導致溫室效應B室內放一盆澄清石灰水可防止CO中毒CCO和CO2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們的化學性質相同 D大氣中C
29、O2的消耗途徑主要是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D根據已有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性質進行分析解答即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分子構成不同,因而性質不同 A、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會導致溫室效應,不是一氧化碳,錯誤;B、一氧化碳不與氫氧化鈣反應,不能防止煤氣中毒,錯誤;C、CO和CO2組成元素相同,但是分子構成不同,因此化學性質不同,錯誤;D、大氣中CO2的消耗途徑主要是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正確;故選D選擇題化學源于生活,也服務于生活,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CO和CO2都有毒B生鐵和鋼是含碳量不同的兩種鐵合金C不能用工業(yè)鹽(NaNO2)烹飪食物 B 合成藥物的研發(fā)和使用,保障了人體健康AA、 CO有毒,二氧化
30、碳無毒,故錯誤;B、生鐵和鋼是含碳量不同的兩種鐵合金,物理性質不同,故正確;C、亞硝酸鈉雖然外觀極像食鹽,但它有致癌作用,對人體有害,不能用工業(yè)鹽(NaNO2)烹飪食物,故正確;D、合成藥物的研發(fā)和使用提供了更多的藥物,保障了人體健康;故正確40選擇題二氧化碳的下列用途中只利用了其物理性質的是()A二氧化碳能用作滅火器B干冰能用于人工降雨C二氧化碳能用來生產汽水等碳酸飲料 D二氧化碳用作氣體肥料BA、二氧化碳滅火器中裝的是液態(tài)二氧化碳,是物質的狀態(tài),是利用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但滅火是利用了它不支持燃燒的特點,是利用它的化學性質,故不可選;B、干冰是固態(tài)二氧化碳,干冰在汽化時要吸受周圍環(huán)境中的熱量
31、,使周圍環(huán)境的溫度降低,空氣中的水蒸氣凝結成小水滴,形成降雨,是利用它的物理性質,故可選;C、二氧化碳能用來生產汽水等碳酸飲料,是因為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碳酸,是通過化學變化表現(xiàn)出來的性質,屬于化學性質,故不可選;D、二氧化碳參加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轉變成葡萄糖和水,有新物質生成,是化學變化,屬于化學性質,故不可選故選B選擇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在房間里放一盆水可以防止煤氣中毒B. 發(fā)霉的花生蒸煮后可食用C. 加入活性炭可使硬水變軟水D. 用燃燒并聞氣味的方法鑒別衣料中的羊毛纖維和棉纖維DA、因為一氧化碳難溶于水,故在室內放一盆水防止煤氣中毒的做法不正確; B、發(fā)霉的花生有毒不能食用,此
32、項錯誤; C、活性炭有吸附性,不能使硬水變軟水,錯誤; D、用燃燒并聞氣味的方法鑒別衣料中的羊毛纖維和棉纖維,此項正確故選D選擇題下列認識或做法正確的是()A在煤爐上放一壺水就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B對于人體必需的元素攝入量越多越好C用鐵制容器放波爾多液(含硫酸銅) D用白醋除熱水瓶膽內的水垢DA、一氧化碳很難溶于水,煤爐上放一壺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故A錯誤; B、對于人體必需元素,我們也要注意合理攝入,攝入不足或過量均不利于人體健康故B錯誤 C、配置波爾多夜時要用到氫氧化鈣和硫酸銅,鐵能置換出硫酸銅的銅,所以配制波爾多液不能采用鐵制容器,故C錯誤; D、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能與食醋中的醋
33、酸反應生成易溶于水的醋酸鈣,可除去水瓶膽中的水垢,故D正確故選:D選擇題在一定條件下,一氧化碳、木炭都能與氧化銅發(fā)生發(fā)應,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 反應產生的氣體都有毒B. 反應中都有紅色固體生成C. 反應類型都是置換反應D. 反應的生成物不同BA、一氧化碳和木炭都能和氧化銅反應生成銅和二氧化碳,生成的氣體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無毒,A說法不正確; B、木炭、一氧化碳有還原性,能將氧化銅還原為銅所以,反應現(xiàn)象中都有試管內黑色粉末變成紅色故B正確; C、一氧化碳和氧化銅反應生成銅和二氧化碳,反應物是兩種化合物,所以該反應不屬于置換反應,碳和氧化銅反應生成銅和二氧化碳,是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生成另一
34、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屬置換反應,C說法不正確; D、一氧化碳和氧化銅反應生成銅和二氧化碳,碳和氧化銅反應生成銅和二氧化碳,生成物相同,D說法不正確;故答案選B選擇題下列各項實驗中,所用試劑及實驗操作均正確的是()A制取CO2B加熱固體C制取氧氣D除去O2中的水蒸氣A. AB. BC. CD. DDA、制取二氧化碳不能用稀硫酸,因為二者反應生成的硫酸鈣微溶于水,附著在石灰石表面,阻止反應的發(fā)生,故A錯; B、加熱固體藥品試管口應略微向下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故B錯; C、氧氣的密度大于空氣,應該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故C錯; D、用濃硫酸干燥氣體時長管經過濃硫酸,除去水蒸氣,短管排出干燥氣體,故D
35、正確故選D選擇題下列實驗操作或過程不合理的是()A 檢驗CO2氣體B 監(jiān)控氣體的流速C 稱取10.5g的氯化鈉固體D 蒸發(fā)A. AB. BC. CD. DCA、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不渾濁,能用石灰水檢驗二氧化碳,A說法正確; B、氧氣既不易溶于水又不與水反應,可以用水檢測氧氣氣流速度,B說法正確; C、天平稱量要左盤放物體,右盤放砝碼,物體不能直接放在天平上稱量,C說法不正確; D、蒸發(fā)要用玻璃棒不斷攪拌防止局部受熱造成液滴飛濺,D操作正確;故答案選C 選擇題下列實驗操作和分析都正確的是()操 作分 析A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底部來檢驗CO2是否收集滿因為CO2的密度比空氣大B取一小塊乒乓
36、球碎片和濾紙碎片,分別用坩堝鉗夾住放在酒精燈火焰上加熱目的是證明這兩種可燃物的著火點不同C蒸發(fā)操作時,要用玻璃棒不斷攪拌目的是為了加快水的蒸發(fā)D木炭還原氧化銅時,加熱用的酒精燈可加網罩,最好使用酒精噴燈網罩的作用是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溫度A. AB. BC. CD. DDA、二氧化碳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所以可用燃著的木條放到集氣瓶口不能伸入瓶內檢驗CO2是否收集滿,故A錯誤;B、物質受熱時,如果能夠燃燒,說明是可燃物,因此用坩堝鉗夾住乒乓球碎片和濾紙碎片放在酒精燈的火焰上加熱,其目的是證明乒乓球碎片和濾紙碎片都是可燃物,B不正確;C、蒸發(fā)時玻璃棒的作用是不斷攪拌防止局部受熱造成液滴飛濺,C不正確;
37、D、酒精燈的網罩能使火焰溫度集中從而提高溫度,D正確選擇題化學學習讓我們有了很多收獲,下列歸納總結完全正確的一組是() A、認識物質俗名B、注意實驗安全固體二氧化碳干冰氫氧化鈣熟石灰氫氧化鈉純堿點燃可燃性氣體前一定要驗純鑒別化學藥品時可以品嘗危險實驗配戴防護眼鏡C、合理利用資源D、健康生活方式隨意大量使用塑料袋過量使用農藥,化肥提高農業(yè)產量銅鐵表面刷上油漆,防止鋼鐵生銹平衡膳食,不偏食挑食不購買食用過期食品不過量引用碳酸飲料AABBCC DDD固體二氧化碳干冰,氫氧化鈣熟石灰,氫氧化鈉燒堿,不是純堿,故錯誤;B、可燃性燃燒易爆炸,點燃可燃性氣體前一定要驗純,正確,化學藥品不可以品嘗,鑒別化學藥
38、品時可以品嘗,錯誤,危險實驗配戴防護眼鏡,正確,故錯誤;C、隨意大量使用塑料袋可以造成白色污染,錯,過量使用農藥,化肥提高農業(yè)產量,可以造成水污染,錯,銅鐵表面刷上油漆,防止鋼鐵生銹,對,故錯誤;D、平衡膳食,不偏食挑食,不購買食用過期食品,不過量引用碳酸飲料有利于身體健康,故正確答案:D選擇題如圖所示,若關閉閥打開閥,紫色小花(用石蕊溶液染成)變紅;若關閉閥打開閥,紫色小花不變紅,則甲瓶中所盛的試劑可能是()濃H2SO4濃NaOH溶液飽和NaCl溶液A. AB. BC. CD. DC若關閉閥,打開閥,讓潮濕的二氧化碳氣體經過甲瓶后,通入乙瓶,干燥紫色小花不變紅,若關閉閥打開閥,再通入這種氣體
39、,干燥紫色小花變紅,則二氧化碳經過濃硫酸被干燥,干燥的二氧化碳氣體不能使干燥紫色小花不變紅,故正確;二氧化碳通過NaOH溶液被吸收,氣體經過甲瓶后,通入乙瓶,干燥紫色小花不變紅,故正確;而通過飽和NaCl溶液后,潮濕的二氧化碳氣,能夠生成碳酸,碳酸使燥紫色小花變紅,故錯誤答案:C選擇題如圖所示實驗中,、為用紫色石蕊溶液潤濕的棉球,、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下列能說明CO2密度大于空氣且能與水反應的現(xiàn)象是()A變紅,不變紅B變紅,不變紅C、變紅,、不變紅 D比先變紅,、不變紅D通二氧化碳,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都不變色,說明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變色,通二氧化碳,用紫色石蕊溶液潤濕的棉球
40、都變紅,說明二氧化碳和水發(fā)生了化學反應并且比先變紅,說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的大答案:D50選擇題如圖,將充滿CO2的試管倒扣在滴有紫色石蕊的蒸餾水中,一段時間后,下列實驗現(xiàn)象描述正確的是()試管內液面上升 試管內溶液變紅 試管內液面不上升 試管內溶液變藍試管內溶液不變色ABC DA二氧化碳能溶于水的,并且與水反應,大試管內氣體減少,壓強變小,燒杯中水面上升故正確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碳酸,呈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變紅,故而試管內的液體變紅故正確故選:A選擇題常溫下,下列各組物質中,X既能與Y反應又能與Z反應的是() X Y Z CO2 Ca(OH)2溶液 H2O H2 Cl2 CuO Ba(NO3
41、)2溶液 稀硫酸 Na2CO3溶液 Fe2O3 CO 稀硫酸A. B. C. D. BCO2能與Ca(OH)2溶液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又能與水反應生成碳酸,故符合;H2既可以與氯氣反應生成氯化氫,在加熱條件下可以與氧化銅反應生成銅和水,故不符合;Ba(NO3)2溶液與稀硫酸生成硫酸鋇沉淀,又能與Na2CO3溶液生成碳酸鋇沉淀,故符合;Fe2O3與CO在高溫下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常溫下與稀硫酸反應得到硫酸鐵和水,故不符合,故選B選擇題通過實驗探究可獲得較多的化學知識,對如圖所示的實驗分析錯誤的是()A兩支蠟燭自下而上依次熄滅B二氧化碳不能燃燒C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 D二氧化碳支持燃燒DA、如
42、圖所示的實驗,可觀察到兩支蠟燭自下而上依次熄滅,故選項說法正確B、蠟燭熄滅,說明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燒,故選項說法正確C、兩支蠟燭自下而上依次熄滅,說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故選項說法正確D、蠟燭熄滅,說明了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燒,故選項說法錯誤故選:D選擇題二氧化碳的下列用途中只利用了其物理性質的是()A. 二氧化碳能用作滅火器B. 干冰能用于人工降雨C. 氧化碳能用來生產汽水等碳酸飲料D. 二氧化碳用作氣體肥料BA、二氧化碳滅火器中裝的是液態(tài)二氧化碳,是物質的狀態(tài),是利用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但滅火是利用了它不支持燃燒的特點,是利用它的化學性質,故不可選;B、干冰是固態(tài)二氧化碳,干冰在汽化時要吸受
43、周圍環(huán)境中的熱量,使周圍環(huán)境的溫度降低,空氣中的水蒸氣凝結成小水滴,形成降雨,是利用它的物理性質,故可選;C、二氧化碳能用來生產汽水等碳酸飲料,是因為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碳酸,是通過化學變化表現(xiàn)出來的性質,屬于化學性質,故不可選;D、二氧化碳參加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轉變成葡萄糖和水,有新物質生成,是化學變化,屬于化學性質,故不可選故選B選擇題一定質量的木炭與過量氧氣在密閉容器內加熱使其充分反應下圖中能正確反映容器內有關的量隨時間變化關系的圖象是()ABCDA. AB. BC. CD. DDA、反應過程中木炭質量逐漸減少,因為氧氣過量,所以最終木炭被反應完,故A 錯誤;B、剛開始沒反應時二氧化碳
44、質量為零,所以圖象應從零開始,最終反應完質量不再變化,故B 錯誤;C、因為氧氣過量,所以最終氧氣有剩余,故C 錯誤;D、反應在密閉容器中進行,所以反應前后物質的總質量不變,故D 正確故選D選擇題據廈門日報報道:近日,廈大鄭蘭蓀院士的研究小組成功地獲得了C50 顆粒1985 年美國科學家斯莫利發(fā)現(xiàn)了C60,獲得了1996 年諾貝爾化學獎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C50 是一種新型的化合物B. C50 如果完全燃燒,生成物是一氧化碳C. C50 與C60 都是由碳原子構成的,它們是相同的一種物質D. C50 的發(fā)現(xiàn)說明還有可能發(fā)現(xiàn)碳元素的其他未知單質DA、C50 是由碳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屬于單質故
45、A 說法錯誤;B、根據碳完全燃燒的生成物為二氧化碳,因此C50 如果完全燃燒,生成物是二氧化碳,故B 說法錯誤;C、C50 與C60 都是由碳原子構成的,它們屬于不同的單質;故C 說法錯誤;D、C50 的發(fā)現(xiàn)說明還有可能發(fā)現(xiàn)碳元素的其他單質故D 說法正確故選D 選擇題在一定條件下,下列物質中不能與單質碳發(fā)生化學反應的是()A. COB. CO2C. O2D. CuOAA、碳和一氧化碳不能發(fā)生化學反應,故選項符合題意B、碳和二氧化碳在高溫下反應生成一氧化碳,故選項不符合題意C、碳和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故選項不符合題意D、碳具有還原性,在高溫下和氧化銅反應生成銅和二氧化碳,故選項不符合
46、題意故選A選擇題甲、乙兩同學在實驗室制取CO2和O2時,無論選擇什么藥品,他們都能選用的裝置是() A、 B、C、D、AABBCC DDCA、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藥品是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鹽酸,發(fā)生裝置的特點固體和液體在常溫下的反應;實驗室可以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發(fā)生裝置的特點固液常溫型;也可以用加熱高錳酸鉀或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氣,發(fā)生裝置的特點是固體加熱型;因此實驗室制取CO2和O2的發(fā)生裝置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故A錯誤; B、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藥品是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鹽酸,發(fā)生裝置的特點固體和液體在常溫下的反應;實驗室可以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制取氧
47、氣,發(fā)生裝置的特點固液常溫型;也可以用加熱高錳酸鉀或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氣,發(fā)生裝置的特點是固體加熱型;因此實驗室制取CO2和O2的發(fā)生裝置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故B錯誤; C、因為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氣大,故只能采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因為氧氣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氣大,故可以采用向上排空氣法或排水法收集,因此都可以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故C正確;D、應為氧氣和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都大,所以都不會用到向下排空氣法,故D錯誤;故選:C選擇題下列有關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敘述中,正確的是()A. 用稀硫酸和大理石反應來制取B. 加熱石灰石使其分解來制取C. 用稀鹽酸與大理石反應
48、來制取D. 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二氧化碳CA、稀硫酸和大理石反應生成的微溶與水的硫酸鈣會阻礙反應的進一步進行;故A不正確; B、加熱石灰石分解又不夠快捷且條件苛刻,不適合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故B不正確; C、實驗室常用此法制取二氧化碳;故C正確;D、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應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故D不正確故選C選擇題下列各項實驗中,所用試劑及實驗操作均正確的是()A制取CO2B加熱固體C制取氧氣D除去O2中的水蒸氣AABBCC DDDA、制取二氧化碳不能用稀硫酸,因為二者反應生成的硫酸鈣微溶于水,附著在石灰石表面,阻止反應的發(fā)生,故A錯; B、加熱固體藥品試管口應略微向下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故B
49、錯; C、氧氣的密度大于空氣,應該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故C錯; D、用濃硫酸干燥氣體時長管經過濃硫酸,除去水蒸氣,短管排出干燥氣體,故D正確 故選 D60選擇題在C+2CuO=2Cu+CO2反應中,還原劑是()ACuBCuOCC DCO2C解:由化學方程式可知,碳在C+2CuO=2Cu+CO2反應中得到了氧,發(fā)生了氧化反應,是此反應的還原劑故選C選擇題金剛石、石墨和C60的化學性質相似,物理性質卻有很大的差異,其原因是()A. 金剛石、石墨和C60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B. 構成它們的原子數(shù)目不同C. 金剛石、石墨和C60由不同種原子構成D. 構成它們的原子大小不同A因為構成金剛石、石墨、C6
50、0的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導致物理性質有很大差異所以A正確,B、C、D錯誤故選A選擇題下列有關金剛石、石墨、C60、木炭的說法錯誤的是()A金剛石是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質BC60是一種新型的化合物C石墨具有優(yōu)良的導電性,可用作電極材料 D木炭疏松多孔,具有吸附能力BA、金剛石是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質,正確;B、C60的一個分子是由60個碳原子構成的,是同種元素組成,屬于單質,不是化合物,錯誤;C、石墨具有優(yōu)良的導電性,可用作電極材料,正確;D、木炭疏松多孔,具有吸附能力,正確;故選B選擇題如圖是木炭與氧化銅反應的實驗裝置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給酒精燈加網罩,目的是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溫度B實驗過程中,可觀察到澄清石灰水變渾濁C碳在反應中發(fā)生了氧化反應,表現(xiàn)出還原性D實驗結束后,應先停止加熱,再將導氣管從澄清石灰水中撤出DA、給酒精燈加網罩,目的是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溫度,正確;B、實驗過程中生成了二氧化碳,可觀察到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正確;C、碳在反應中與氧結合,發(fā)生了氧化反應,表現(xiàn)出還原性,正確;D、實驗結束后,應先將導氣管從澄清石灰水中撤出,再停止加熱,防止液體倒流引起試管炸裂,錯誤;故選D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正版授權】 IEC 63522-13:2024 EN-FR Electrical relays - Tests and measurements - Part 13: Corrosive atmospheres due to sulfur impact
- 【正版授權】 IEC 62309:2024 EN-FR Dependability of new products containing reused parts and life-extended products
- 2025-2030年中國降血脂藥行業(yè)運營現(xiàn)狀及發(fā)展規(guī)劃分析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銀礦石市場運行動態(tài)與發(fā)展趨勢分析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鋁合金防火門窗市場發(fā)展狀況及營銷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鋼構件行業(yè)市場發(fā)展現(xiàn)狀及前景趨勢分析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遠洋漁輪市場運行格局及發(fā)展趨勢分析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轎車懸架彈簧行業(yè)發(fā)展前景及投資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美體塑身衣行業(yè)市場運行狀況及發(fā)展趨勢分析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繡花機市場運行動態(tài)及發(fā)展趨勢分析報告
- 新生兒敗血癥(共22張課件)
- 頌缽療愈師培訓
- 2025蛇年春節(jié)習俗大賞體驗感受家的溫馨課件
- 投資居間協(xié)議合同模板
- 羽毛球課件教學課件
- 多重耐藥菌的預防及護理課件
- 抽水蓄能電站課件
- GB/T 25052-2024連續(xù)熱浸鍍層鋼板和鋼帶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許偏差
- 河北科大項目實施計劃書
- 消防設施操作和維護保養(yǎng)規(guī)程
- -精益與智能工廠三年規(guī)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