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開學典禮校長講話稿(精選篇)_第1頁
大學開學典禮校長講話稿(精選篇)_第2頁
大學開學典禮校長講話稿(精選篇)_第3頁
大學開學典禮校長講話稿(精選篇)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11年大學開學典禮校長講話稿(精選篇)2011年秋季校長開學典禮致辭今天,荔園迎新,有一副對聯(lián)高高掛起。上聯(lián)是:新校園,新老師,新同學,新課堂;下聯(lián)是:新生活,新高度,新目標,新境界。所列“八新”,我想,最具影響的“一新”,應該是新同學即將面對的新老師。大學老師是知識階層中一個富有鮮明特征的群體。這個鮮明特征就是學者型、學者化。理想的大學老師應該是睿智的學者型老師,理想的大學老師群體應該是高度的學者化群體。凡學者,以學問為本,與真理同行。他審視過去的歷史,拷問現(xiàn)存的狀態(tài),探索未知的領域。他的科學實驗,他的學術爭鳴,旨在為人類認識世界、改造世界增加新的積累,為真理的長河增加新的浪花。凡學者,

2、常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過程中,立德、立功、立言。立德,就是為人師表,“代表時代可能達到的最高道德水平”。立功,就是培養(yǎng)人才,“擔負起當代和后代的教化”。立言,就是創(chuàng)造發(fā)明,著書立說,“論證真理”。(德國哲學家費喜特論學者的使命。)“也有一些大師,通過講課或討論的方式,通過直接與學生交流,表達創(chuàng)造性”,(英國數(shù)學家、科學哲學家、教育家懷特海教育的目的,)不朽者有如蘇格拉底、孔夫子。凡學者,容忍異見,力挺己見。在大學課堂,同樣一個問題,可以各陳主張。你可以說名師出高徒,他可以說高徒出名師。你可以說人是猿的進化,他可能會說,猿是猿,人是人。你可以說,目前的社會制度是多數(shù)人滿意的制度,他可以說,我正

3、在設計人人滿意的制度。凡學者,著書不為稻粱謀。即便窮困潦倒,即便出賣體力,也不會出賣學術,不會讓學術成為利祿的附庸。一切為利祿而動的學術,或匆忙草率、或投機取巧、或弄虛作假、或趨炎附勢,本質上是被污染的學術。凡學者,個性上豪不掩飾?;蚝浪?,或婉約,或謙和莊重,或倜儻狂狷,或衣冠楚楚,或不修邊幅,以各自的特色引領校園的生動。凡學者,骨子里無不嚴謹。治學不容水分,考核不容虛假,批評一針見血。那些嚴格教學在網(wǎng)絡上被稱為“考試殺手”、“監(jiān)考酷吏”的老師,秉持的正是一種嚴謹治學、誠實做人的學者態(tài)度。能有這樣的學者秉鞭執(zhí)教是大學的魅力,大學的榮耀。能與這樣的學者朝夕相處是大學生的享受,是大學生的機遇。xx

4、大學二十六年,求賢若渴,來自五湖四海的荔園學者,思想敏銳,博聞強記,術業(yè)專攻,學者化程度和學者知名度日益提高。走在荔園的林蔭道上,你會邂逅兩院院士、著名教授、著名作家、著名藝術家,會遇見在電視屏幕、或在報刊雜志似曾相識的才俊。坐在荔園的教室里,你會認識更多學風質樸、功底深厚、勤勤懇懇的專家。今后幾年,諸位將在這群學者的指導下完成自己的學業(yè)。如何請教、如何溝通,新同學應當重視。以我做學生的體會,做學者的學生并不容易,做學者喜歡的學生尤其不容易。大學生不是一般的學習知識的學生,而是在知識寬闊的層面上學習專業(yè)、研習學問的學生。凡誠實勤奮、敬重學術、熱愛專業(yè)、學而不厭、學而時習之的,學者必器重。凡不思

5、進取、漠視學問、作業(yè)、考試作弊、通宵游戲、出言無狀且屢教不改的,學者必失望。器重,則亦師亦友;失望,則疏遠陌生。亦師亦友,你的學業(yè)和前途,他會記在心上。疏遠陌生,則上心也難。這是人之常情,也是學者常情。亦師亦友需要雙方的互動,特別需要學生的自覺和主動?!罢d人不倦”,是老師的本分;請教老師,更是學生的本分。通常情況,老師歡迎課堂提問。提問要經(jīng)過推敲,特別是在大型講座上的提問,應三言兩語,直陳問題。有時,老師也會情緒低落,如在課堂,恰當?shù)嘏e手提問,會幫助他精神一振。老師也樂意課外交流。但交流須有準備,應知道老師的學術成就、主要著作、主要觀點、重大項目,如此,自有共同語言;應想好自己的話題、自己的見

6、解,避免無的放矢;切忌:探聽考試、討價分數(shù)。拜訪老師須有預約,聯(lián)系老師須講方式,經(jīng)驗之一是發(fā)信息勝于打電話。請適應:在大學,學者提供指導式教育,不提供保姆式教育;重方式路徑,不重步步緊逼,所謂“引而不發(fā)”(孟子盡心),是學者常用的“手筋”。學生如果能感悟學者的引導,是學有所獲;如果能聽出學者的疏漏,是學有所精;如果能參與學者的研究,是學有所習;如果能運用學習的學問,是學有所成。學者與學生,切磋琢磨,教學相長。學者與學生,薪火相傳,長征接力。所以大學的定義是,大學主要是由學者和學生構成的傳播學問、研討學問、創(chuàng)造學問的教學場所和學術共同體。學者與學生的關系是大學的主體關系。這種關系的氛圍,是尊師重教、崇尚學術。這種關系的支柱是學術自由、學政民主。這種關系的紐帶是師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