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輪機原理》習(xí)題集與答案解析_第1頁
《汽輪機原理》習(xí)題集與答案解析_第2頁
《汽輪機原理》習(xí)題集與答案解析_第3頁
《汽輪機原理》習(xí)題集與答案解析_第4頁
《汽輪機原理》習(xí)題集與答案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1、 第一章 緒論 一、單項選擇題1新蒸汽參數(shù)為13.5MPa的汽輪機為( b )A高壓汽輪機 B超高壓汽輪機 C亞臨界汽輪機 D超臨界汽輪機 2型號為N300-16.7/538/538的汽輪機是( B )。A.一次調(diào)整抽汽式汽輪機 B.凝汽式汽輪機 C.背壓式汽輪機 D.工業(yè)用汽輪機 第一章 汽輪機級的工作原理一、單項選擇題3在反動級中,下列哪種說法正確?( C ) A.蒸汽在噴嘴中的理想焓降為零 B.蒸汽在動葉中的理想焓降為零 C.蒸汽在噴嘴與動葉中的理想焓降相等D.蒸汽在噴嘴中的理想焓降小于動葉中的理想焓降 4下列哪個措施可以減小葉高損失?( A ) A.加長葉片 B.縮短葉片 C.加厚葉片

2、 D.減薄葉片 5下列哪種措施可以減小級的扇形損失?( C ) A.采用部分進汽 B.采用去濕槽C.采用扭葉片 D.采用復(fù)速級6純沖動級動葉入口壓力為P1,出口壓力為P2,則P1和P2的關(guān)系為( C AP1P2 CP1P2 DP1P2 7當(dāng)選定噴嘴和動葉葉型后,影響汽輪機級輪周效率的主要因素( A ) A.余速損失 B.噴嘴能量損失 C.動葉能量損失 D.部分進汽度損失8下列哪項損失不屬于汽輪機級內(nèi)損失( A ) A.機械損失 B.鼓風(fēng)損失 C.葉高損失 D.扇形損失9反動級的結(jié)構(gòu)特點是動葉葉型( B )。A. 與靜葉葉型相同 B. 完全對稱彎曲C. 近似對稱彎曲 D. 橫截面沿汽流方向不發(fā)生

3、變化 10當(dāng)汽輪機的級在( B )情況下工作時,能使余速損失為最小。 ) A. 最大流量 B. 最佳速度比 C. 部發(fā)進汽 D. 全周進汽1.汽輪機的級是由_組成的。 A. 隔板+噴嘴 C. 噴嘴+動葉 【 C 】B. 汽缸+轉(zhuǎn)子 D. 主軸+葉輪 2.當(dāng)噴嘴的壓力比n大于臨界壓力比cr時,則噴嘴的出口蒸汽流速C1 【 A 】A. C1Ccr B. C1 =Ccr D. C1Ccr 3.當(dāng)漸縮噴嘴出口壓力p1小于臨界壓力pcr時,蒸汽在噴嘴斜切部分發(fā)生膨脹,下列哪個說法是正確的? 【 B 】A. 只要降低p1,即可獲得更大的超音速汽流B. 可以獲得超音速汽流,但蒸汽在噴嘴中的膨脹是有限的 C.

4、 蒸汽在漸縮噴嘴出口的汽流流速等于臨界速度Ccr D. 蒸汽在漸縮噴嘴出口的汽流流速小于臨界速度Ccr 4.汽輪機的軸向位置是依靠_確定的? A. 靠背輪 C. 支持軸承 【 D 】B. 軸封 D. 推力軸承 5.蒸汽流動過程中,能夠推動葉輪旋轉(zhuǎn)對外做功的有效力是_。 【 C 】 A. 軸向力 C. 周向力 B. 徑向力 D. 蒸汽壓差6.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余速利用系數(shù)增加,級的輪周效率u 【 A 】 A. 增大 C. 不變 B. 降低 D. 無法確定7.工作在濕蒸汽區(qū)的汽輪機的級,受水珠沖刷腐蝕最嚴(yán)重的部位是: 【 A 】 A. 動葉頂部背弧處 C. 動葉根部背弧處 B. 動葉頂部內(nèi)弧

5、處 D. 噴嘴背弧處【 D 】8.降低部分進汽損失,可以采取下列哪個措施? A. 加隔板汽封 B. 減小軸向間隙 C. 選擇合適的反動度 D. 在非工作段的動葉兩側(cè)加裝護罩裝置 9.火力發(fā)電廠汽輪機的主要任務(wù)是: A. 將熱能轉(zhuǎn)化成電能 C. 將電能轉(zhuǎn)化成機械能 【 B 】B. 將熱能轉(zhuǎn)化成機械能 D. 將機械能轉(zhuǎn)化成電能10.在純沖動式汽輪機級中,如果不考慮損失,蒸汽在動葉通道中 【 C 】A. 相對速度增加 B. 相對速度降低; C. 相對速度只改變方向,而大小不變 D. 相對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變11.已知蒸汽在汽輪機某級的滯止理想焓降為40 kJ/kg,該級的反動度為0.187,則噴嘴出

6、口的理想汽流速度為 A. 8 m/s C. 161 m/s 【 D 】B. 122 m/s D. 255 m/s 【 C 】12.下列哪個說法是正確的 A. 噴嘴流量總是隨噴嘴出口速度的增大而增大; B. 噴嘴流量不隨噴嘴出口速度的增大而增大;C. 噴嘴流量可能隨噴嘴出口速度的增大而增大,也可能保持不變; D. 以上說法都不對 13.沖動級動葉入口壓力為P1,出口壓力為P2,則P1和P2有_關(guān)系。【 B 】A. P1P2 C. P1P2 B. P1P2 D. P1=0.5P2 14.工作段弧長為1037mm,平均直徑1100 mm,該級的部分進汽度: 【 A 】36 A. 0.3 C. 0.6

7、6 B. 0.5 D. 1 【 D 】15.汽機中反動度為0.5 的級被稱為: A. 純沖動級 C. 復(fù)速級 B. 帶反動度的沖動級D. 反動級 16.蒸汽在某反動級噴嘴中的滯止理想焓降為30 kJ/kg,則蒸汽在動葉通道中的理想焓降為: A. 0 kJ/kg C. 30 kJ/kg 【 C 】B. 15 kJ/kg D. 45 kJ/kg 【 B 】17.在反動式汽輪機級中,如果不考慮損失,則: A蒸汽在動葉通道中的絕對速度增大 B蒸汽在動葉通道中絕對速度降低 C蒸汽在動葉通道中相對速度只改變方向,而大小不變 D以上說法都不對18.假設(shè)噴嘴前的蒸汽滯止焓為3350 kJ/kg,噴嘴出口蒸汽理

8、想比焓值為3304.4 kJ/kg,則噴嘴實際出口速度為 A. 9.5 m/s C. 81.9 m/s 【 A 】 16 B. 81.3 m/s D. 320 m/s 19.關(guān)于噴嘴臨界流量,在噴嘴出口面積一定的情況下,請判斷下列說法哪個正確:【 C 】A噴嘴臨界流量只與噴嘴初參數(shù)有關(guān) B噴嘴臨界流量只與噴嘴終參數(shù)有關(guān) C噴嘴臨界流量與噴嘴壓力比有關(guān)D. 噴嘴臨界流量既與噴嘴初參數(shù)有關(guān),也與噴嘴終參數(shù)有關(guān)20.反動級中,若噴嘴出口汽流角?1=15,當(dāng)速比取下列哪個值時,該級的輪周效率最高。 A. 0.24 C. 0.6 【 D 】B. 0.48 D. 0.966 21.在噴嘴出口方向角?1和圓

9、周速度u相等時,純沖動級和反動級在最佳速比下所能承擔(dān)的焓降之比為 A. 1:2 C. 1:1 【 B 】B. 2:1 D. 1:4 【 B 】22.汽輪機級采用部分進汽的原因是 A. 葉片太長B. 葉片太短 C. 存在鼓風(fēng)損失 D. 存在斥汽損失 【 C 】23.下列哪幾項損失不屬于葉柵損失。 A. 噴嘴損失 C. 余速損失 B. 動葉損失 D. 葉高損失【 C 】24.在圓周速度相同的情況下,作功能力最大的級為 A. 純沖動級 C. 復(fù)速級 B. 帶反動度的沖動級 D. 反動級【 D 】25.在各自最佳速比下,輪周效率最高的級是 A. 純沖動級 C. 復(fù)速級 B. 帶反動度的沖動級D. 反動

10、級 【 A 】26.蒸汽在噴嘴斜切部分膨脹的條件是 A. 噴嘴后壓力小于臨界壓力 C. 噴嘴后壓力大于臨界壓力 B. 噴嘴后壓力等于臨界壓力 D. 噴嘴后壓力大于噴嘴前壓力 【 C 】27.在反動級中,下列哪種說法正確 A. 蒸汽在噴嘴中理想焓降為零 B. 蒸汽在動葉中理想焓降為零 C. 蒸汽在噴嘴與動葉中的理想焓降相等 D. 蒸汽在噴嘴的理想焓降小于動葉的理想焓降 28.下列哪個措施可以減小葉高損失 A. 加長葉片 C. 加厚葉片 【 A 】B. 縮短葉片 D. 減薄葉片 【 C 】29.下列哪種措施可以減小級的扇形損失 A. 采用部分進汽 C. 采用扭葉片 B. 采用去濕槽 D. 采用復(fù)速

11、級30.在汽輪機工作過程中,下列哪些部件是靜止不動的? 【 C 】 A 葉輪 B 葉片 C 隔板 D 軸 31.哪些措施可以減小斥汽損失? A. 采用扭葉片 【 B 】49 B. 減少噴嘴組數(shù) C. 在葉輪上開孔 D. 在動葉非工作弧段加裝護罩 【 B 】32.純沖動級內(nèi)能量轉(zhuǎn)換的特點是 A. 蒸汽只在動葉柵中進行膨脹 C. 噴嘴進出口蒸汽壓力相等 B. 蒸汽僅對噴嘴施加沖動力 D. 噴嘴理想焓降等于動葉理想焓降 【 B 】33.汽在葉片斜切部分膨脹的特點包括 A. 蒸汽汽流方向不變B. 其葉片前后的壓力比cr C. 其葉片前后的壓力比cr D. 葉片出口只能得到音速汽流34.大型氣輪機低壓末

12、級的反動度一般為 【 D 】 A 0 B 0.3 C 0.5 D 0.5 1. 噴嘴出口實際氣流速度與理想速度的關(guān)系是( ) A.相等;B.前者大于后者;C.后者大于前者。2、動葉出口實際氣流速度與理想速度的關(guān)系是( ) A.相等;B.前者大于后者;C.后者大于前者。3、氣流在噴嘴中流動的動能損失轉(zhuǎn)變?yōu)檎羝麩崮?,所以其出口焓值是:?) A. 升高;B.下降;C.不變。4、漸縮噴嘴超臨界流動時,壓比與臨界壓比的關(guān)系是:( ) A. 相等;B.前者大于后者;C.后者大于前者。5、在噴嘴出口面積和蒸汽性質(zhì)確定后,通過噴嘴的最大蒸汽量只與( )有關(guān)。A. 蒸汽的初參數(shù);B.蒸汽的終參數(shù);C.A和B。

13、6、在超臨界流動條件下,蒸汽在斜切部分流動的情形是:A.超音速,汽流方向不偏轉(zhuǎn);B.亞音速流動,汽流方向不偏轉(zhuǎn);C.超音速,汽流方向偏轉(zhuǎn)。 7、為了表明在一個級中蒸汽在動葉內(nèi)膨脹的大小引入反動度概念。對純沖動級,下面選項哪項正確:( )A.動葉焓降為零,反動度亦為零;B.動葉焓降為零,反動度為0.5;C.動葉焓降不為零,反動度亦為零;8、為了表明在一個級中蒸汽在動葉內(nèi)膨脹的大小引入反動度概念。對反動級,下面選項哪項正確:( )A.動葉焓降為零,反動度亦為零;B.動葉焓降為零,反動度為0.5;C.動葉焓降不為零,反動度為(0.4-0.6);9、滯止?fàn)顟B(tài)點的蒸汽壓力與實際狀態(tài)點的關(guān)系是:( ) A

14、.相等;B.前者大于后者;C.后者大于前者。10、滯止?fàn)顟B(tài)點的蒸汽焓值與實際狀態(tài)點的關(guān)系是:( ) A.相等;B.前者大于后者;C.后者大于前者。 11、純沖動級和復(fù)速級做功能力的大小排序是:( ) A.相等;B.前者大于后者;C.后者大于前者。 12、純沖動級和反動級做功能力的大小排序是:( ) A.相等;B.前者大于后者;C.后者大于前者。 13、反動級和復(fù)速級的做功能力的大小排序是:( ) A.相等;B.前者大于后者;C.后者大于前者。 14、輪周效率是針對下面哪項損失提出的。( ) A.余速損失;B.部分進汽損失;C.級內(nèi)損失。 15、級的相對內(nèi)效率是針對下面哪項損失提出的。( ) A

15、.余速損失;B.噴嘴和動葉內(nèi)部流動損失;C.級內(nèi)損失。16、長葉片級的速度三角形中,葉根、平均直徑和葉頂三處的動葉進口角的大小排序是:( )A.1根1均1頂;B.1頂1均1根;C.1均1根1頂。17、長葉片級的速度三角形中,葉根、平均直徑和葉頂三處的噴葉出口相對速度的大小排序是:( )A.w1根w1均w1頂;B.w1頂w1均w1根;C.w1均w1根 p2;?hn?hb0.5?ht;m=0.5。(3)帶反動度的沖動級:蒸汽的膨脹大部分在噴嘴葉柵中進行,只有一小部分在動葉柵中進行。這種級兼有沖動級和反動級的特征,它的流動效率高于純沖動級,作功能力高于反動級。在這種級中:p1 p2;?hn ?hb

16、0;m=0.050.35。(4)復(fù)速級:復(fù)速級有兩列動葉,現(xiàn)代的復(fù)速級都帶有一定的反動度,即蒸汽除了在噴嘴中進行膨脹外,在兩列動葉和導(dǎo)葉中也進行適當(dāng)?shù)呐蛎?。由于?fù)速級采用了兩列動葉柵,其作功能力要比單列沖動級大。 33什么是沖擊原理和反擊原理?在什么情況下,動葉柵受反擊力作用? 答:沖擊原理:指當(dāng)運動的流體受到物體阻礙時,對物體產(chǎn)生的沖擊力,推動物體運動的作功原理。流體質(zhì)量越大、受阻前后的速度矢量變化越大,則沖擊力越大,所作的機械功愈大。反擊原理:指當(dāng)原來靜止的或運動速度較小的氣體,在膨脹加速時所產(chǎn)生的一個與流動方向相反的作用力,稱為反擊力,推動物體運動的作功原理。流道前后壓差越大,膨脹加速越

17、明顯,則反擊力越大,它所作的機械功愈大。當(dāng)動葉流道為漸縮形,且動葉流道前后存在一定的壓差時,動葉柵受反擊力作用。 34說明沖擊式汽輪機級的工作原理和級內(nèi)能量轉(zhuǎn)換過程及特點。答:蒸汽在汽輪機級內(nèi)的能量轉(zhuǎn)換過程,是先將蒸汽的熱能在其噴嘴葉柵中轉(zhuǎn)換為蒸汽所具有的動能,然后再將蒸汽的動能在動葉柵中轉(zhuǎn)換為軸所輸出的機械功。具有一定溫度和壓力的蒸汽先在固定不動的噴嘴流道中進行膨脹加速,蒸汽的壓力、溫度降低,速度增加,將蒸汽所攜帶的部分熱能轉(zhuǎn)變?yōu)檎羝膭幽?。從噴嘴葉柵噴出的高速汽流,以一定的方向進入裝在葉輪上的動葉柵,在動葉流道中繼續(xù)膨脹,改變汽流速度的方向和大小,對動葉柵產(chǎn)生作用力,推動葉輪旋轉(zhuǎn)作功,通過

18、汽輪機軸對外輸出機械功,完成動能到機械功的轉(zhuǎn)換。由上述可知,汽輪機中的能量轉(zhuǎn)換經(jīng)歷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在噴嘴葉柵和動葉柵中將蒸汽所攜帶的熱能轉(zhuǎn)變?yōu)檎羝哂械膭幽?,第二階段是在動葉柵中將蒸汽的動能轉(zhuǎn)變?yōu)橥苿尤~輪旋轉(zhuǎn)機械功,通過汽輪機軸對外輸出。 35汽輪機的能量損失有哪幾類?各有何特點?答:汽輪機內(nèi)的能量損失可分為兩類,一類是汽輪機的內(nèi)部損失,一類是汽輪機的外部損失。汽輪機的內(nèi)部損失主要是蒸汽在其通流部分流動和進行能量轉(zhuǎn)換時,產(chǎn)生的能量損失,可以在焓熵圖中表示出來。汽輪機的外部損失是由于機械摩擦及對外漏汽而形成的能量損失,無法在焓 熵圖中表示。 36什么是汽輪機的相對內(nèi)效率?什么是級的輪周效

19、率?影響級的輪周效率的因素有哪些?答:蒸汽在汽輪機內(nèi)的有效焓降與其在汽輪機內(nèi)的理想焓降的比值稱為汽輪機的相對內(nèi)效率。一公斤蒸汽在級內(nèi)轉(zhuǎn)換的輪周功和其參與能量轉(zhuǎn)換的理想能量之比稱為輪周效率。影響輪周效率的主要因素是速度系數(shù)?和?,以及余速損失系數(shù),其中余速損失系數(shù)的變化范圍最大。余速損失的大小取決于動葉出口絕對速度。余速損失和余速損失系數(shù)最小時,級具有最高的輪周效率。 1. 分別畫出反動級、純沖動級、復(fù)數(shù)級最佳速度比時的速度三角形,并解釋作圖依據(jù)。2. 畫出最佳速度比(X1)op分別為cos1、(cos1)/2和(cos1)/4的速度三角形,并解釋作圖依據(jù)。3. 在hs圖上畫出反動級的熱力過程曲

20、線,并標(biāo)注動葉進口滯止?fàn)顟B(tài)點、動葉出口狀態(tài)點、級有效焓降。4. 在hs圖上畫出純沖動級的熱力過程曲線,并標(biāo)注靜葉進口滯止?fàn)顟B(tài)點、動葉出口狀態(tài)點、級的余速損失。 六、計算題 1已知汽輪機某純沖動級噴嘴進口蒸汽的焓值為3369.3 kJ/kg,初速度c0 = 50 m/s,噴嘴出口蒸汽的實際速度為c1 = 470.21 m/s,速度系數(shù)?= 0.97,本級的余速未被下一級利用,該級內(nèi)功率為Pi = 1227.2 kW,流量D1 = 47 T/h,求: (1)噴嘴損失為多少? (2)噴嘴出口蒸汽的實際焓? (3)該級的相對內(nèi)效率?c1t?c1解:(1) ?470.21?484.75m/s0.97 噴

21、嘴損失:?hn?121484.7522?c1t(1?)?(1?0.972)?6.94kJ/kg2210002c0?hc0?1250J/kg?1.25kJ/kg2(2) *h0?h0?hc0?3369.3?1.25?3370.55kJ/kg121484.752h1t?h?c1t?3370.55?3253221000*0kJ/kgkJ/kg噴嘴出口蒸汽的實際焓:(3) h1?h1t?hn?3253?6.94?3260kJ/kg?ht*?ht*?h1t?3370.55?3253?117.55?hi?3600Pi3600?1227.2?94D147?1000kJ/kg?ri?級的相對內(nèi)效率:?hi94

22、?0.80?ht*117.552某沖動級級前壓力p0=0.35MPa,級前溫度t0=169C, 噴嘴后壓力p1=0.25MPa, 級后壓力p2=0.56MPa, 噴嘴理想焓降h n =47.4kJ/kg, 噴嘴損失h n t=3.21kJ/kg, 動葉理想焓降h b =13.4kJ/kg, 動葉損失h b t =1.34kJ/kg, 級的理想焓降h t=60.8kJ/kg,初始動能hc0=0,余速動能h c 2=2.09kJ/kg, 其他各種損失h=2.05 kJ/kg。計算: (1)計算級的反動度m(2)若本級余速動能被下一級利用的系數(shù)?1=0.97,計算級的相對內(nèi)效率r i。解:級的反動度

23、m=hb/ht=13.4/60.8=0.22 級的相對內(nèi)效率ri=(ht-hn-hb-hc2-h)/(ht-1hc2)=0.92 3某反動級理想焓降ht=62.1kJ/kg,初始動能hc0=1.8 kJ/kg, 蒸汽流量G=4.8kg/s,若噴嘴損失hn=5.6kJ/kg, 動葉損失hb=3.4kJ/kg,余速損失hc2=3.5kJ/kg,余速利用系數(shù)1=0.5,計算該級的輪周功率和輪周效率。 解:級的輪周有效焓降 hu=ht*-hn-hb-hc2 =62.1+1.85.63.43.5 =51.4kJ/kg 輪周功率Pu=Ghu=4.851.4=246.7kW 輪周效率u=hu/E 0=hu/

24、(h t*1h c2)=51.4/(62.1+1.80.50.35)= 82.7% 4某級蒸汽的理想焓降為ht = 76 kJ/kg,蒸汽進入噴嘴的初速度為 c0 = 70 m/s,噴嘴出口方向角1 =18,反動度為m = 0.2,動葉出汽角2 = 16,動葉的平均直徑為dm = 1080 mm,轉(zhuǎn)速n = 3000 r/min,噴嘴的速度系數(shù)? = 0.95,動葉的速度系數(shù)? = 0.94,求: (1)動葉出口汽流的絕對速度c2 (2)動葉出口汽流的方向角2 (3)繪出動葉進出口蒸汽的速度三角形。2c0?h?ht?2=76 + 0.5702/1000 = 76 + 2.45 = 78.45

25、kJ/kg 解:*tc1?c1t?2(1?m)?ht*?0.95?2?(1?0.2)?78.45?1000?u?336.57 m/s ?dmn60?3.14?1.08?3000?60169.56 m/s w1?c12?u2?2c1ucos?1?336.572?169.562?2?336.57?169.56?cos180?182.97 m/s ?c1sin?1?336.57?sin180?0?1?arcsin?arcsin?34.64?w?182.97?1? ?2?1?60?34.64?6=28.64o ?hb?m?ht*?0.278.45=15.69 kJ/kg =239.39 m/s w2?

26、2?hb?w12?0.942?15.69?1000?182.9722c2?w2?u2?2w2ucos?2?239.392?169.562?2?239.39?169.56?cos28.640?121.69 m/s ?w2sin?2?239.39?sin28.64?2?arcsin?arcsin?c121.69?70.54 2?1c1uw1?1?2c2?2w2u 動葉進出口蒸汽的速度三角形 5已知汽輪機某級的理想焓降為84.3 kJ/kg,初始動能1.8 kJ/kg,反動度0.04,噴嘴速度系數(shù)?= 0.96,動葉速度系數(shù)?= 0.96,圓周速度為171.8 m/s,噴嘴出口角?1 = 15,動葉

27、出口角?2 =?13,蒸汽流量G = 4.8 kg/s。求:(1)噴嘴出口相對速度? (2)動葉出口相對速度? (3)輪周功率? 解:(1) ?ht?84.3 kJ/kg,?hc0?1.8 kJ/kg,?m?0.04,u = 171.8 m/s ?ht*?ht?hc0?84.3?1.8?86.1 kJ/kg c1?2(1?m)?ht*?390.5 m/s 22w?c?u?2uc1cos?1?228.9 m/s 1噴嘴出口相對速度: 1?1?arcsin?c1sin?1?0?26.2?w1? m/s (2) 動葉出口相對速度: 00?3?23.221(3) w2?2?m?ht*?w12?243.

28、2輪周功率: Pu?G?u?w1cos?1?w2cos?2?4.8?171.8?228.9cos26.20?224.7cos23.20/1000?339.66kW 6已知噴嘴進口蒸汽焓值h0=3336kJ/kg,蒸汽初速度c0=70m/s;噴嘴后理想焓值h1t=3256 kJ/kg,噴嘴速度系數(shù)?=0.97。試計算(1)噴嘴前蒸汽滯止焓 (2)噴嘴出口實際速度解:(1)噴嘴進口動能:hc0 = c02/2 = 702/2 = 2450(J/kg)= 2.45 kJ/kg 噴嘴前蒸汽滯止焓:h0*=h0+hc0 =3336+2.45=3338.5(kJ/kg) (2) *?hn?h0?h1t?3

29、338.5?3256?82.5(m/s)? *c1t?2?hn?2000?82.5?406.2(m/s) 噴嘴出口實際速度:c1?c1t?0.97?406.2?394.0(m/s)7某沖動級級前壓力p0=0.35MPa,級前溫度t0=169C, 噴嘴后壓力p1=0.25MPa, 級后壓力p2=0.56MPa, 噴嘴理想焓降hn =47.4kJ/kg, 噴嘴損失hnt=3.21kJ/kg, 動葉理想焓降hb =13.4kJ/kg, 動葉損失hbt =1.34kJ/kg, 級的理想焓降ht=60.8kJ/kg,初始動能hc0=0,余速動能hc2=2.09kJ/kg, 其他各種損失h=2.05 kJ

30、/kg。計算: (1) 計算級的反動度m (2) 若本級余速動能被下一級利用的系數(shù)1=0.97,計算級的相對內(nèi)效率ri。解:級的反動度m=hb/ht=13.4/60.8=0.22 級的相對內(nèi)效率ri=(ht-hn-hb-hc2-h)/(ht-1hc2)=0.92 8凝汽式汽輪機的蒸汽初參數(shù):P0=8.83 MPa,溫度t 0=530,汽輪機排汽壓力Pc=0.0034 MPa,全機理想焓降H t = 1450 kJ/kg,其中調(diào)節(jié)級理想焓降h tI = 209.3 kJ/kg,調(diào)節(jié)級相對內(nèi)效率Iri=0.5,其余各級平均相對內(nèi)效率 IIri=0.85。假定發(fā)電機效率g=0.98,機械效率m=0.

31、99。試求:(1) 該級組的相對內(nèi)效率。 (2) 該機組的汽耗率。 (3) 在hs(焓熵)圖上繪出該機組的熱力過程線。解:(1)因為調(diào)節(jié)級效率Iri=0.5=h iIh tI 所以調(diào)節(jié)級有效焓降:h iI=0.5h tI=104.65 kJ/kg 其余各級的有效焓降:HiII=IIriHtII 其中:H tII=H th tI=1450209.3=1240.7 kJ/kg HiII=IIriHtII =0.851240.7=1054.6 kJ/kg 故整機的相對內(nèi)效率: ri=(hiI +HiII)H t= 1159.251450 = 79.9 % (2)機組的汽耗率:HtIIh P0=8.8

32、3 MPa t 0=530h tId = 3600(H trigm) = 3600(1124.7)= 3.2 kgPc=0.0034 MPa kW. (3)熱力過程線s 見右圖。 9已知某級級前蒸汽入口速度C0=0.0 m/s,級的理想焓降h t=78.0kJ/kg,級的反動度=0.3,?1=12,?2=18,圓周速度u=178m/s, 噴嘴速度系數(shù)?=0.97,動葉速度系數(shù)?=0.9,余速利用系數(shù)?0=1.0。(1) 計算動葉進出口汽流絕對速度及相對速度。 (2) 畫出動葉進出口速度三角形。 (3) 畫出該級熱力過程線并標(biāo)注各符號。解: (1) ?hn0?1?m?ht=(1-0.3)78=54.6 kJ/kg 0 c1t?2?103?hn?2?103?54.6?330.5m/s c1?c1t?330.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