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心理學形成性考核冊答案(第14章)一、亞里士多德;馮特;心理現(xiàn)象及其規(guī)律;心理過程、個性心理;認識過程、情緒過程、意志過程;心理特征;產品分析法、作業(yè)分析法;中樞神經系統(tǒng)、周圍神經系統(tǒng)、神經元、神經細胞;反射;指向性、集中性;個性心理特征、個性傾向性;腦、腦;客觀現(xiàn)實;社會生活實踐的;機能;弗洛伊德;目的性、意志努力的程度;有意后注意;20;個別屬性;21分析器;22機體覺;23反、??;24暗適應;25錯覺。二、CBDABDDCBBCABABA三、四、 心理過程:即人的心理活動過程,它是在人腦中發(fā)生、發(fā)展和完成的,人的心理過程就其性質與功能的不同,分為認識過程、情緒過程和意志過程三個既有區(qū)別又
2、有聯(lián)系的過程。P2 個性:是一個的整個精神面貌,它是一個人的經常的、穩(wěn)定的、本質的,具有一定傾向性的心理特征。P185(個性心理是指表現(xiàn)在一個人身上的比較穩(wěn)定的心理特性的綜合。包括兩方面:一是能力、性格、氣質等個性心理特征;一方面是個性傾向性。P3)測驗法:又叫心理測驗,是預先制訂的測驗量表來測定人的能力和心理特征等方面的個別差異的一種方法。種類主要有智力測驗、品格測驗、能力傾向測驗等。P13條件反射:是后天形成的、經過學習才會的反射。它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一種暫時神經聯(lián)系,是在無條件反射的基礎上形成的。P25操作性條件反射:是美國心理學家斯金納在本世紀30年代提出來的一種條件反射,其特點是動
3、物必須通過自己的活動或操作才能得到強化,所以叫做操作性條件反射。P27動力定型:簡稱動型,是大腦皮層的神經活動不僅可以建立單一的條件反射,還可以把客觀環(huán)境多種刺激物按先后次序或強弱的不同,組成一個復合刺激物系統(tǒng),經多次反復后,就形成適應環(huán)境的復雜的反應系統(tǒng)。P28注意:是意識的選擇性活動。意識的選擇性活動具體地表現(xiàn)為心理活動對一定事物的指向與集中。P33有意注意:也叫隨意注意,是自覺而有預定目的,必要時還需要作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P37有意后注意:也叫后有意注意,是從有意注意轉化而來,既具有目的性,又不需要作太大意志努力的注意。P39注意的分配:就是人在進行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活動時,能夠把注意同
4、時指向不同的有關對象上。P41注意的轉移:就是根據(jù)需要,主動而及時地把注意從一個對象轉移到另一個對象,或者在同一活動中由一種操作過渡到另一種操作。P45分心:指的是人的心理活動在必要的時間內不能充分地指向與集中,或者完全離開與當前應當指向和集中的事物,而轉移到無關的事物上去的心理現(xiàn)象。P52感覺:就是人腦對直接作用于感覺器官的事物的個別屬性的反映。P58知覺:是人腦對直接作用于感覺器官的事物的各種不同屬性、各個不同部分及其相互關系的綜合反映。P59感受性:就是感覺器官對適宜刺激的感覺能力。P69差別感受性:就是剛剛能察覺出兩個同類刺激之間最小差異的能力。P70知覺恒常性:在知覺我們熟知的對象時
5、,盡管知覺條件發(fā)生變化,但我們獲得的映象卻保持不變,這一特點就是知覺的恒常性。P77五、答:我們可在教學實踐中體現(xiàn)心理學研究的基本方法:觀察法,有計劃地對學生的活動、行為和語言及其發(fā)生的條件進行觀察,以研究其心理活;實驗法,創(chuàng)設一定的條件以引起學生的某種心理現(xiàn)象,從而研究其心理規(guī)律;測驗法,根據(jù)預先制訂的適合學生某一特定情況下的測驗量表來測定學生的能力和心理特征等方面的個別差異;問卷法,用事先擬好的書面問題,由學生進行書面回答,以分析他們的心理活動;訪談法,根據(jù)擬好的問題同學生進行訪談,以了解其心理活動的方法;產品分析法,亦稱作業(yè)分析法,就是通過學生的活動成果,日記、周記、作業(yè)、試卷等來研究其
6、心理活動;個案法,對學生在較長時間連續(xù)進行了解,以研究其心理的發(fā)展變化;教育經驗總結法,把教育工作者自己或與心理學工作者一道共同從教師的豐富的教育實踐中,總結學生掌握知識、技能,形成道德品質,群體的人際交往以及良好的集體形成的規(guī)律;跨文化研究法,是研究用不同的文化背景對學生的心理活動特點的影響。P1114(可簡單只答方法名稱)答:操作性條件反射與經典性條件反射的主要差別在于:在經典性條件反射中,機體是被動強化的,在操作性條件反射中,機體主動操作才能得到強化;在經典性條件反射中,機體的道德反應是不隨意的,在操作性條件反射中,機體的反應是能控制的、隨意的行為。P27答:說心理是客觀現(xiàn)實的客觀反映是
7、原因在于:客觀現(xiàn)實是心理的源泉;心理是對客觀現(xiàn)實的主觀的、能動的反映;人的心理是在社會實踐中發(fā)生、發(fā)展的。P2932答:注意具有產生適應性運動;無關動作被抑制;呼吸動作的變化等外部表現(xiàn)。P35 答:注意的主要功能有選擇功能、保持功能及調節(jié)和監(jiān)督功能等三種。P3536 答:學校教育中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培養(yǎng)學生的注意品質:擴大學生注意的范圍;發(fā)展學生注意分配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注意緊張性的品質;學生注意穩(wěn)定性的訓練。P5356 答:少年期學生注意的基本特點有:注意發(fā)展的特點;注意的個別差異明顯;直接興趣在注意中起著巨大的作用;探究新奇事物的主動性增強;開始發(fā)展對抽象材料的穩(wěn)定注意。P4648 答:知覺可
8、分為精確知覺,包括對物的知覺、對人的知覺;模糊知覺,包括對物的模糊知覺、對人的模糊知覺;錯覺;幻覺等四類。P64答:少年期學生的感知具有古籍發(fā)展的特點;知覺過程中分析與綜合能力的統(tǒng)一發(fā)展;應用觀察成果的能力日益提高等三個基本特點。P7880答:避免與控制學生分心的常用措施有:超前控制、信號控制、提問控制及表揚(批評)控制等。P53六、P16 P4952 P8083七、不對。P79(第58章)一、記憶表象、語詞;心理形式;無意識記、有意識記;前攝抑制;艾賓浩斯;保持;10121015;識別;形象記憶;情緒;本質屬性、內部規(guī)律性;機械識記、意義識記;72;消退說、干擾說;保持;感覺;間接性、概括性
9、;求同思維、求異思維;本質屬性、非本質屬性;無意想象、有意想象;21客觀事物、需要;22激情、熱情;23采取決定、執(zhí)行決定;24目標、結果;25自覺性、自制性。二、DCCBCBDACBDABCBADDDC21.A22.B23.A24.D25.B三、四、記憶:是人對事物的識記與保持所形成的知識經驗,以再認或重現(xiàn)(回憶)的方式在腦中的反映。P86 有意識記:就是有預定的目的,采取一定的方法和步驟,并在必要時經過一定的努力所進行的識記。P92遺忘:就是當識記正確時,由于保持不牢固或產生干擾而不能再認和重現(xiàn),或者發(fā)生錯誤的再認或重現(xiàn)的現(xiàn)象。P96后攝抑制:亦稱倒攝抑制,就是后學習的材料對保持與重現(xiàn)先前
10、學習的材料所產生的干擾作用。P98超額學習:就是在完全識記了材料并足以正確回憶之后,又繼續(xù)嗇學習或練習的次數(shù),使學習的鞏固水平超過剛能背誦的程度。P110創(chuàng)造性思維:就是當依靠已有的知識經驗不能解決問題時,把儲存在腦中的信息提取出來,通過最優(yōu)組合形成新的解決問題的方法的思維。P120分析:就是在腦中把事物或現(xiàn)象分解為各個組成部分或個別屬性的思維過程。包括:一是在腦中把事物或現(xiàn)象分解為它的各個組成部分,一是在腦中把事物或現(xiàn)象的屬性分解出來的兩種具體方式。P120概念:就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本質屬性,以及對具有這些屬性的事物的概括反映的思維形式。P125 想象:就是人腦在思維的參與下,對表象進行加工
11、、改造而創(chuàng)造出新事物形象的心理過程。P127典型化:就是把某一類事物中具有代表性的特征提煉出來,然后集中到某一事物上,重新塑造出事物的新的形象。P128 原型:就是進行創(chuàng)造想象時對解決問題起啟發(fā)作用的事物。P130 應激:是由出乎意料的緊迫情況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緊張的情緒狀態(tài)。P159 理智感:是由人在智力活動過程中認識、探求或維護趔的需要是否得到滿足而產生的體驗。P160 意志:是自覺地確定目的,并根據(jù)目的來支配、調節(jié)自己的行動,克服各種困難,從而實現(xiàn)目的的心理過程。P169 避趨沖突:亦就是趨避式斗爭,是指個體在活動中,對同一個目的同時具有趨近與躲避兩種動機,形成欲趨之又避之的矛盾斗爭。1
12、74五、答:長時含有系統(tǒng)的信息有以下特點:保持時間長,從一分鐘到幾年甚至終生;容量極大,以義碼為主進行編碼,以組塊狀態(tài)儲存信息;系統(tǒng)中的信息可以是幾分鐘以前的事物,也可以是很久以前的事物,但如果不去有意回憶就不會意識到它的存在;系統(tǒng)中的信息來源于對短時儲存系統(tǒng)內容復述和再編碼。P94答:我們可從以下兩方面依據(jù)記憶規(guī)律進行有效教學:在教學中識記和保持的組織要有明確的識記目的;合理安排識記材料的數(shù)量;根據(jù)材料性質,精心組織識記;讓識記材料成為直接操作的對象;在理解的基礎上識記;合理選擇識記方法;運用嘗試重現(xiàn)。使用適當?shù)姆椒ㄌ岣呋貞浀男Ч寐?lián)想;運用推理;正確組織復習;適當超額學習;減少前攝抑制與
13、倒攝抑制的干擾;運用記憶的技術和方法。P103112答:遺忘規(guī)律的研究表明了:遺忘的進程是不均衡的,總的趨勢是最初忘得多,以后忘得少。在此基礎上,人們反復驗證發(fā)現(xiàn),學習機關報知識后的分鐘、小時、小時是遺忘速度最快的個時段,分別遺忘了、。之后的個月內遺忘率穩(wěn)定在之間。所以,學習后的分鐘、小時、小時內的復習是最關鍵的,能達到事半功倍,過了再復習就費勁了。因而提高記憶效果的做法就是及時組織復習。5859(電大版)答:思維和語言的聯(lián)系在于:語言是思維的工具;語言是記載和鞏固思維結果的工具。P117答:發(fā)展創(chuàng)造想象的必備條件有:社會需要與個人的創(chuàng)造欲望;高水平的表象建造能力;原型啟發(fā);積極的思維活動。P
14、130答:一般問題解決的基本程序與方法有:提出問題,包括懷疑法、比較法、邊緣法、遷移法和剖析法;明確問題;提出假設,通常解決問題有算法策略及啟發(fā)策略兩種策略;檢驗假設。P133答:促進創(chuàng)造性思維順利展開需要明確而強烈的創(chuàng)造意識、符合規(guī)律的推理能力、合理的信息轉換策略等三個條件。教學中可以利用的基本方法有仿生法、適應需要法、缺點反思法、特性遷移法、逆向索求法及擴展用途法。P137 P144P145 答:可以從提高對情感的認識、創(chuàng)設培養(yǎng)情感的情境、組織培養(yǎng)情感的實踐活動及提高情感的自我控制能力等方面來促進對少年期學生的情感培養(yǎng)。P166167答:教師要正確認識目的與動機之間的聯(lián)系,首先要知道目的與
15、動機之間既有一致性,又有差異性。它們之間的一致性表現(xiàn)在意志行動所要達到的目標和結果上,而同一動機又可以導向不同的目的。目的的確定和動機斗爭是兩個既有區(qū)別又有聯(lián)系的過程。在確定目的前,往往要經過動機斗爭,克服內在的矛盾。相反,在目的逐步確定的過程中也會進一步引起動機的斗爭,隨后逐步趨于統(tǒng)一。P174175答:良好的意志品質是在生活和實踐活動過程中形成和發(fā)展起來的,是有意識培養(yǎng)的結果。所以,教學中應該從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和正確的人生觀;發(fā)展健康的情感;發(fā)揮集體和榜樣的作用;教育學生加強意志的自我鍛煉;針對意志的個別差異,培養(yǎng)良好的意志品質等五方面才能培養(yǎng)學生良好意志品質。P182184六、P1031
16、07 P140144 P147148 P163164(第911章)一、1心理傾向、心理特點;2個性傾向性、個性心理特征;3性格、氣質;4社會需要、物質需要;5特殊能力測驗、創(chuàng)造力測驗;6韋氏量表、韋克斯勒;7投射法;8羅夏墨跡測驗;9動力特征;10希波克拉底;11高級神經活動類型說、生理機制;12經驗、思維;13間接經驗;14加涅;15運動技能、智力技能;16觀念性、簡縮性;17遷移;18共同成分說;19學習內容;20認識傾向;21個性心理特征二、CADABDBADPACBAABDDCB三、四、1個性:是一個人的整個精神面貌,它是一個人的經常的、穩(wěn)定的、本質的,具有一定傾向性的心理特征。P18
17、52動機:是激發(fā)和維持個體進行活動,并使該活動朝向某一目標的心理傾向或動力。P1913信念:是人們所遵循的與理想相聯(lián)系的生活準則。P1964創(chuàng)造能力:是指根據(jù)一定目的,創(chuàng)造出獨特的、新穎的、有社會價值的產品的能力。P2035性格:是指一個人對現(xiàn)實的穩(wěn)定的態(tài)度以及與之相逢應的習慣化的行為方式。P2096學習動機:直接推動學生進行學習活動的內部心理力量。P2317需要:是人腦對生理和社會的需求的反映。P96(電大版)8知識:是人類在歷史發(fā)展過程中,并在實踐基礎上形成的認識、經驗的概括和總結,也是人類認識客觀事物的成果和手段。P2419概念:是人腦反映客觀現(xiàn)實的思維形式,它是由符號或名稱代表的具有共
18、同的本質屬性的一類事物。P24310技能:是通過練習而獲得的使某項任務能夠順利完成的活動方式。P24911概念同化:是在教學條件下以定義的方式直接向學習者揭示概念的關鍵特征,學習者通過認知結構中原有的概念與新概念同化,產生對新概念的理解而獲得概念。P24512智力技能:也稱認知技能,閱讀、寫作、解題、運算等都屬于這類技能,它是借助于內部言語在頭腦中進行的認知活動方式。P25013共同成分說:以桑代克和吳偉士為代表的心理學家,通過實驗研究檢驗形式訓練說的觀點,并提出了挑戰(zhàn)。他們認為,學習遷移之所以能產生,是由于兩種學習情境之間存在著共同成分或因素,共同成分越多,一和學習越能對另一種學習產生遷移。
19、共同成分不僅包括刺激物方面,也包括反應方面存在的相同或相似之處。P25914學習定勢:是指在學習新知識和解決新課題過程中,受到先前的學習經驗或活動傾向的影響。P26215逆向遷移:就是后繼學習對先前學習的影響。P258五、1答: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提出需要層次論的主張。他認為人的需要是按層次組織起來的。最低的層次是生理的需要;再上一層是安全的需要;再上一層是歸屬和愛的需要,即對社交、歸屬和認可的需要,得到親友的愛的需要;中層為尊重的需要,包括自尊、尊人、受社會尊重、成就的需要;其上一層為認知的需要,如要求認識、理解和探求;再上一層為美的需要,如欣賞美和審美的需要;最上一層為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即充分
20、發(fā)揮人的全部潛能,實現(xiàn)個人的信念與理想的需要。這個需要層次論指明,一個人只有在低層次的需要獲得滿足后,高一層次的需要才會產生。P1902答:教師可從三方面培養(yǎng)少年期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fā)學生學習的需要,加強學習目的的教育;通過教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fā)學生自學培養(yǎng)學習興趣。P1953答:智力與創(chuàng)造能力之間存在正相關的關系。智力發(fā)展水平高的學生,創(chuàng)造能力亦高,智力發(fā)展水平低則創(chuàng)造力亦低。智力可以說是創(chuàng)造能力高度發(fā)展的基本條件。P2044答:影響能力發(fā)展的主要因素有三方面:素質是能力形成和發(fā)展的自然前提;教育對能力發(fā)展起主導作用;社會實踐是能力發(fā)展的主要途徑。P2065答:其意義在于教師可以
21、根據(jù)自己對學生氣質類型的了解,合理地組織教育、教學工作。如可依據(jù)氣質類型的特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個性品質;還可根據(jù)氣質類型的特征,進行知識技能教育;亦可教育學生認識和控制自己的氣質。P2236答: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奧蘇伯爾以學校教育為條件,提出了學習的分類。按照學習的不同方式,把學習分為:接受學習;發(fā)現(xiàn)學習;機械學習;意義學習。這一分類對提高教與學的有效性具有實踐指導意義,但分類中未能包括動作技能、行為規(guī)則、思想品德等方面的學習,因此缺乏說服力。P2297答:布盧姆以教育目標和教育任務為出發(fā)點,將教育分為認知、情感、動作技能三大領域,其中認知領域的學習分為六類:知識;理解;應用;分析;綜合;評價。
22、這六類學習是由簡單到復雜、具體到抽象,并且每一項內容都是以先前獲得的技能和能力為基礎的。對有效的教和學具有一定的現(xiàn)實意義。P2308答:我們可以通過以下幾方面來鑒別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生如何對待每門課的要求和任務;如何對待學習活動的態(tài)度如何;學習時注意是否集中;能否按時完成作業(yè)和布置的各項學習任務;學習中遇到困難、挫折、失敗時,是充滿信心和決心堅持到底,爭取成功,知難而退、畏縮不前;怎樣對待獎賞與責備、表揚與批評;在競賽中力求獲取名次是為集體爭榮譽,還是一味為自己爭名奪利,以致不惜采用各種手段排擠對手;競賽后是勝不驕、敗不餒,還是勝則驕、敗則餒或敗則妒;學習成績和學習效率如何等。P2369答:教
23、師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通常采取下列幾個方式和措施:向學生提出具體而明確的學習目標;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啟發(fā)積極思維;利用學習結果的反饋作用;適當?shù)亟M織競賽活動;教師的評價、表揚與批評的作用。P23810答:可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以下幾個條件: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突出事物的本質特征;運用變式和比較方法;提供適當?shù)膶嵗?;用準確的語詞揭示事物的本質特征,適時給概念下定義;在實踐中運用概念。P24611答:教學中應以:明確練習的目的和要求;依據(jù)技能難易的不同程度,采用集中練習或分散練習;依據(jù)技能的性質和復雜程度,選用整體法或部分法;充分利用反饋的強化作用等方面組織練習,可以幫助學生發(fā)展運動技能。P252六、1P216
24、 2P254P257 3P261P263 4P244P246(第1215章)一、1群體的支持作用、訂合同感;2團結、認知一致性;3認知態(tài)度、情感4群體、成員;5相似性、競賽;6維護的職能;7監(jiān)督型領導、參與型領導;8知識與生活技能、生活目標;9兩極性、情境性;10生理成熟、社會化;11品德優(yōu)良型、品德過錯型;12控制作用、調節(jié)作用;13轉化、穩(wěn)定;14生理原因、社會文化原因;15專業(yè)性、理論、專門的技巧;16咨詢機構、門診;17精神分裂癥、躁狂抑郁性精神??;18歸因心理分析;19協(xié)同活動;20正確性、行為準則;21攻擊動機二、BADDCDCABCBDABBCDBCD21.C三、四、1集體:是群
25、體群體的高級形式,是實現(xiàn)有意義的共同社會目標、共同的活動目的而組織起來的有紀律、有共同心理傾向的群體。P2662群體規(guī)范:就是群體形成以后,為了保障其目標的實現(xiàn)和群體活動的一致性,就需要有一定的行為準則以統(tǒng)一成員的信念、價值觀和行為,這種帶有約束性的準則就是群體規(guī)范。P2713人際交往:就是人們?yōu)榱嘶ハ嘟涣魉枷?、意見、感情等,運用言語和非言語手段而實現(xiàn)的溝通。P2814心理的年齡特征:就是個體心理發(fā)展的各年齡階段所表現(xiàn)出來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質的特征。P2865自我意識:是人對自己的認識和對自己的態(tài)度。P2936道德與品德:品德與道德是兩個既有區(qū)別又有密切聯(lián)系的概念。道德是社會現(xiàn)象,是人們在社
26、會生活中應該遵守的行為規(guī)范和準則的總和;品德則是個體現(xiàn)象,是社會道德內容在個體身上的具體表現(xiàn)。P3037健康的心理:就是在生理機能正常的情況下,人的心理活動與其年齡特征相適應,沒有異常、缺陷或疾病的表現(xiàn)。P3288強迫癖:就是對別人施加壓力,強迫別人服從和接受自己的觀點或意見。P3339心理咨詢:是運用心理學的知識與相應的技巧,以語言、文字或其他信息作為溝通形式,對遭到心理困擾而又無法自我排解的人所存在的心理問題進行分析,化解他們思想上的困惑,從而維護他們的身心健康和人格完善的一種專門技術。P33510學習障礙:就是不能通過聽、說、讀、寫、算以及各種實踐活動去獲得相應的知識與技能的現(xiàn)象。P34
27、411人際交往障礙:就是在人與人之間進行直接或間接的接觸過程中,彼此由于未能溝通或者缺乏溝通的技能與愿望所表現(xiàn)出來的不正常的心理現(xiàn)象。P34612心理衛(wèi)生:就是根據(jù)心理活動規(guī)律,采取各種措施來保護與增強人的身心健康,提高人對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預防人的心理疾病發(fā)生的技術。P34913心理診斷:就是根據(jù)學生的心理活動與和為表現(xiàn)所進行的檢查。P35214心理置換法:就是教育者在心理上與心理問題的學生互換位置,并以心換心,滿腔熱情地對他們進行幫助、疏導,以取得學生的信任和理解,從而達到幫助他們克服存在的心理問題的方法。P35415社會強化法:就是引導學生分析自己行為的結果對自身產生的不良作用,使他們正確地分辨是非并改正錯誤行為的方法。P355五、1答:非正式群體是指自發(fā)形成的,成員間的關系沒有明確的規(guī)定,并且?guī)в忻黠@的情感色彩,即以個人的喜愛、好感為基礎而建立起來的群體。在學生中的非正式群體最主要的表現(xiàn)形式為同齡群體,這種形式是青少年獲得自尊、支持、關心、愛護等社會化交際能力及學習成人自立的一種方法,做為教師對待非正式群體不應視其為“小圈子”而采取簡單粗暴的消極措施,而應積極加以引導,使它在正式群體中發(fā)揮積極的作用。P2652答:有威信的教師對學生有較強的影響力,會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教師可從下列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高等教育輔導員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4年農藝師考試備考中的新發(fā)現(xiàn)試題及答案
- 學習花藝的誤區(qū)與建議的試題及答案
- 常用花材識別的試題及答案
- 福建事業(yè)單位考試備考要點試題及答案
- 智慧農業(yè)與園藝的結合試題及答案
- 知識點隨堂測試福建事業(yè)單位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4年園藝師考試中常見的問題分析試題及答案
- 花藝師考試結束后的復盤試題及答案
- 農藝師考試理論與實踐結合試題及答案
- 中國大學生心理健康量表(CCSMHS)
- (本科)審計(第五版)全套教學課件完整版PPT
- GB∕T 3639-2021 冷拔或冷軋精密無縫鋼管
- 西師版六年級下冊數(shù)學第五單元 總復習 教案
- 拖欠貨款合同糾紛起訴狀范本
- 幼兒繪本故事:迪迪不想原諒人
- 碳酸丙烯酯法脫碳工藝工程設計
- 巧用繪本提升自閉癥兒童語言表達能力
- 計數(shù)型量具分析報告(Excel帶計算KAPPA公式)
- 譯林版六年級下冊英語期中試卷(江蘇南京江北新區(qū)2021年真卷含聽力答案)
- 獨生子女父母退休一次性獎勵審批1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