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樂教學論文《音樂課堂教學上的記憶革命》_第1頁
初中音樂教學論文《音樂課堂教學上的記憶革命》_第2頁
初中音樂教學論文《音樂課堂教學上的記憶革命》_第3頁
初中音樂教學論文《音樂課堂教學上的記憶革命》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初中音樂教學論文音樂課堂教學上的記憶革命 在素質教育的大環(huán)境中,在基礎教育改革的推動下,課程設置越來越完善,在不可能向課外要成績的同時,一股向課堂要效率的高效課堂構建之風悄然興起。音樂課堂固然如此。在每周一節(jié)的音樂課堂上,如何保障學生能做到學而不忘,就成為一個關鍵問題,為此,我們課題組經(jīng)過對音樂課程標準的研究提煉,結合基礎教育改革探索的成功經(jīng)驗,摸索實踐出了一種新的教學模式活動建構音樂教學。這是一種通過對音樂的活動體驗,讓思維記憶上升為活動記憶的一種學習方法,實踐中,它顯示出了巨大的魅力。其精髓如下: 首先,動作記憶優(yōu)于概念記憶。 我們在教學中經(jīng)常遇到這樣的問題,比如說一種概念或是定義的掌握,

2、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讓學生多背幾遍,做到熟能生巧,我們自古就有“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謅”的重要理論,可見使用的有多么的廣泛。可是,在時間有限的音樂課堂中,靠死記硬背是解決不了問題的。我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就遇到過這樣的問題,義務教育七年級13測第四單元行進中的歌的學習中,進行曲的定義是學習的重點,我曾經(jīng)讓學生先去背誦定義,然后在概念的指引下再去進行相關的內(nèi)容學習,當時是沒有什么問題的,可是在下節(jié)課的反饋中,學生皆不能復述進行曲的定義,究其原因,就是僅僅是為了掌握定義而為之,未能達到知行統(tǒng)一的目的。為此,我經(jīng)過反思,嘗試了另一種方式,為了體現(xiàn)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我沒有直接告訴學生去朗讀或背誦他

3、的定義,而是先通過對進行曲題材音樂的學習體驗,通過豐富的音樂活動,讓學生在積極的活動參與中獲得情感上的體驗,然后聯(lián)系學生生活中的具體事例(如升旗儀式、運動會、表彰會、慶典活動等)的具體體驗,總結此類音樂的特點,結果學生總結的非常精彩,在體驗活動中居然創(chuàng)造出來了不同速度和不同情緒的幾種步伐節(jié)奏,學生自己就把知識進行了拓展延伸,當然了,學習效果大大超過了我的想象。其實這種例子在生活中是比比皆是的,比如學自行車,純搞理論分析是上不了路的,親自實踐獲得體驗后的掌握,即使十年不騎車,一旦用到,那也不會忘記的,照樣上路,不會有錯。這樣一個簡單的道理用到音樂課堂中去就是一個改變,一個足以發(fā)生質的飛躍的改變。

4、 其次,變被動為主動。 我們認為,學習不是由教師把知識簡單地傳遞給學生,而是一種由學生自己建構知識的過程。學生不是簡單被動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動地建構知識,這種建構是無法由他人的強加來代替的??匆豢次覀兊囊魳氛n堂教學,傳統(tǒng)的“口傳心授”教學雖然已經(jīng)被新的方法、新的模式所取代,但其遺留的因素仍然在把控著音樂課堂,歌曲學習老師逐句教唱,音樂形象在老師的講解下固定統(tǒng)一,有不同見解的被視為另類等等,這些現(xiàn)象的存在不是缺乏教育指導精神,而是教師缺乏改革創(chuàng)新的勇氣,往往是圖省事而忽視了學生的感受,從而抹殺了學生自主學習、自主建構知識的權利。在全國第五屆音樂課堂教學大賽中獲得小學組一等獎的李昕蔚老師的大河之舞

5、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李老師在節(jié)奏的教學中沒有強求學生先進行節(jié)奏的學習,也不是先拿出手來把哪一條節(jié)奏進行掌握,而是讓學生先在樂曲的欣賞感受中獲得體驗,待激發(fā)起學生的模仿體驗的欲望后,然后順其自然,引導學生把看似復雜的踢踏舞蹈節(jié)奏順利的掌握,隨后的展示自然都是信心百倍、相當精彩。后來,有許多聽了此課的老師都感嘆李老師的基本功扎實,教態(tài)親切,善于展示自己的特長等等,而我們認為,李老師的成功得益于是在關注學生的感受,遵循學生的學習的規(guī)律,在引導而不是在強加,在感染而不是單純的感動,就這樣,學生在李老師的感染下自然的把幾種節(jié)奏進行了區(qū)分,又在活動中進行對比體驗,這是活動參與中的主動體驗,知識在這種活動中

6、自然的進行了構建,零散的變成集中的,片段的變成整體的。這就是我們研究和倡導的活動建構音樂教學模式。 再者,變壓力為動力 我們在研究中總結認為,音樂學習教學的過程中強調(diào)學生主動地建構知識,反對教師的灌輸;強調(diào)學習過程應以學生為中心,反對教師中心論;強調(diào)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反對“一刀切”的大一統(tǒng)評價方式;強調(diào)互動的學習方式,反對單項的信息交流。這種思想引導我們從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考慮教學方法,不要只關注學生學習效果是不是好?歌曲會唱了嗎?音樂知識掌握了嗎等等?而傳統(tǒng)的評價最直接最簡單,會的就是好的,對的就是會的。這種評價的優(yōu)點就是操作簡單、一目了然,但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那就是只重結果,不管過程,我

7、們都知道,音樂教學過程的活動體驗是學生形成正確價值觀和審美觀的直接因素,也是學生進行知識情感建構的重要過程,忽視了這一點,也就忽視了音樂教育育人的重要功能。在我的教育反思中有這樣一件事情讓我難忘,那是在八年級期末音樂考試中,一個叫王偉的學生在歌曲考試中拒絕演唱,在我的堅決要求下,他沙啞著嗓子,走著調(diào)、怪怪的唱了美麗的村莊,想到他剛才的無禮,我給了個不及格,聲稱再唱不好就別上我的音樂課了。結果他哭了。后來,在他給我的信中我了解到,他是一個非常熱愛音樂的學生,特別喜歡上我的音樂課,可是不知怎么回事,他就是唱不好歌,因此非常自卑,他最大的快樂就是和學生一起演唱,從中他領悟到了音樂的無限魅力,尤其是喜

8、歡聽我對音樂與人生的闡述,可是,在考試中卻沒有及格,這讓他對音樂課和我的判斷產(chǎn)生了疑慮,難道唱不好歌曲的學生就沒有資格上音樂課嗎?難道就不能及格嗎?我汗顏,我及時的找到了王偉,仔細了解了情況,并且?guī)椭治隽怂缓玫脑颍⒐膭钏欢艹獙?,結果他在后來的學習中更加認真,也真的學會了唱歌。這件事情讓我明白,學生對音樂的理解往往是在學習過程中獲得的,學習過程就是學生情商形成的過程,就是知識建構的過程,有時候的結果評價并不是全對的,在建構主義評價觀里就有這樣的理論依據(jù)。 其實,在我們每天進行的音樂教學活動中,多從學生的角度去考慮問題,你就不斷會有新的發(fā)現(xiàn),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如今的學習原則正在倡導“學樂”精神,這也是對傳統(tǒng)苦學精神的一個顛覆,活動建構正式如此,如果連最基本的興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