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學導論 免疫學_第1頁
生命科學導論 免疫學_第2頁
生命科學導論 免疫學_第3頁
生命科學導論 免疫學_第4頁
生命科學導論 免疫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七章,人類健康與傳染性疾病,主講教師:關樹文,吉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第一節(jié):人類的免疫系統(tǒng)概述,?,什么是免疫?,?,拉丁文,immunis,是免除服役、免除課稅。,?,簡單的說免疫就是機體識別“自我”與“非我”,并,對“非我”進行清除的生理作用。,第一節(jié):人類的免疫系統(tǒng),?,什么是免疫?,?,拉丁文,immunis,是免除服役、免除課稅。,?,簡單的說免疫就是機體識別“自我”與“非我”,并對“非我”,進行清除的生理作用。,?,免疫學是一門“新興”的學科,?,據(jù)記載,,1000,年前宋朝有人接種“人痘”的方式預防天花。,?,英國醫(yī)生,Jenner,在,1796,年首創(chuàng)接種“牛痘”預防天花。,

2、?,1870s,,巴斯德和科赫首次用弱毒疫苗接種,預防羊炭疽病、雞霍,亂、狂犬病等疾病,?,免疫學的研究方法在其他領域(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的研究中的應用很廣泛,第一節(jié):人類的免疫系統(tǒng),一、免疫系統(tǒng)的基本組成,(一)、免疫細胞,1,、粒細胞,2,、淋巴細胞,3,、樹突細胞和單核細胞,(二)、免疫器官,1,、中樞免疫器官,2,、外周免疫器官,二、獲得性免疫系統(tǒng),(一)、免疫細胞,造血干細胞,紅細胞,血小板,骨髓干細胞,粒細胞,巨噬細胞,淋巴干細胞,NK,細胞,CD8,+,CD4,+,B,細胞,T,細胞,CTL,Th2,Th1,一、免疫系統(tǒng)的基本組成,(一)、,免疫細胞,?,粒細胞(,Gran

3、ulocytes,),?,淋巴細胞(,Lymphocytes,),?,樹突細胞(,Dendritic Cells,,,DC,),?,單核細胞(,Monocytes,),1,、粒細胞系,(Granulocytes),?,中性粒細胞,(,Neutrophil,),?,嗜酸性粒細胞,(,Eosinophils,),?,嗜堿性粒細胞,(,Basophils,),(一)、,免疫細胞,1,、粒細胞系,(Granulocytes),?,中性粒細胞(,Neutrophil,),?,是最主要的兩類吞噬細胞之一,,占白細胞總數(shù)的,60%-70%,。,?,胞漿中含多種蛋白水解酶、過,氧化物酶及防衛(wèi)素,?,具有較強的

4、殺傷細胞、真菌甚,至病毒的能力,免疫系統(tǒng)的“肉搏兵種”,1,、粒細胞系,(Granulocytes),1,、粒細胞系,(Granulocytes),?,嗜酸性粒細胞,(Eosinophils,),?,胞漿中富含堿性蛋白肽,該蛋,白肽能夠結合于寄生蟲的表面,,介導其體表損傷,?,介導,I,型超敏反應調節(jié),1,、粒細胞系,(Granulocytes),?,嗜堿性粒細胞與肥大細胞,(Basophils and mast cells,),?,胞漿中含有橢圓形深藍色(嗜,堿)顆粒(肥大細胞僅存在于,組織中),?,胞漿顆粒中均含有組胺和肝素,等炎癥介質,?,均表達,IgE,的高親和力受體,(,FcR,)介

5、導,I,型超敏反應,免疫系統(tǒng)的“偵察兵”,1,、粒細胞系,(Granulocytes),靜息肥大細胞,激活后,5,分鐘,激活后,60,分鐘,(一)、,免疫細胞,?,粒細胞(,Granulocytes,),?,淋巴細胞(,Lymphocytes,),?,樹突細胞(,Dendritic Cells,,,DC,),?,單核細胞(,Monocytes,),2,、淋巴細胞(,Lymphocytes,),?,淋巴細胞是分布于血液、淋,巴液中體積較小的游離細胞。,人體中大約有,10,12,個淋巴細,胞,每天生成約,10,9,個淋巴,細胞。,?,體內的淋巴細胞在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和淋巴系統(tǒng)之間不斷循,環(huán),在抗原刺

6、激下被活化后,具有進入外周組織的能力。,?,根據(jù)細胞的功能以及膜表面,的標志將淋巴細胞分為,T,細,胞、,B,細胞、,NK,細胞,(,Natural Killer Cells) 3,個群。,(一)、,免疫細胞,2,、淋巴細胞(,Lymphocytes,),?,T,淋巴細胞,?,占外周血淋巴細胞總數(shù)的,60%,左右。是獲得性免疫應答發(fā)生過程,中最重要的免疫細胞類群。,?,具有特異性識別抗原分子片段的受體,TCR,?,絕大多數(shù),T,細胞表達,CD4,或者,CD8,分子。,?,CD4,+,T,細胞:,Th,細胞,具有輔助,B,細胞和巨噬細胞活化的功能。,?,CD8,+,T,細胞:,CTL,細胞,能夠

7、直接殺傷靶細胞,發(fā)揮免疫學效應。,免疫系統(tǒng)的“司令和高級軍官”,CD4,+,T,細胞,?,CD4,+,T,細胞:輔助性,T,細胞(,Th,細胞),CD8,+,T,細胞,?,CD8,+,T,細胞(細胞毒性,T,細胞,,CTL,),?,胞漿內含毒性顆粒(穿孔素、顆粒酶),能,?,特異性殺傷腫瘤和病毒感染細胞,?,主要機制:,?,(1),顆粒外排(穿孔素,顆粒酶,顆粒溶解素),?,(2) Fas/FasL,途徑誘導靶細胞凋亡,CTL,識別靶細,胞后,顆粒內,容物穿孔素和,顆粒酶釋放,穿孔素,在靶細,胞膜上構筑小,孔,細胞裂解,顆粒,顆粒外排途徑,凋亡途徑,CTL,特異性識,別抗原肽:,MHC-I,分

8、子復,合物,導致靶,細胞凋亡,FasL,Fas,2,、淋巴細胞(,Lymphocytes,),幾個概念,?,CD,分子:是,Cluster Determinant,或者,Cell Differentiation,的縮寫,是淋巴細胞表面標記分子,后面常綴以發(fā)現(xiàn),順序的序號。表達某種膜表面分子的細胞也被稱為該,分子陽性細胞,如,CD4,+,細胞、,CD8,+,細胞等。,?,抗原遞呈細胞:,Antigen Presentation Cell (APC),,能夠,通過一種稱之為“,MHC”,的蛋白分子將內源或外源性,肽段遞呈于細胞表面,供,T,淋巴細胞識別。,?,MHC,分子:,Major Histo

9、compatibility Complex,,主要組,織相容性復合體的簡稱。因與器官移植排斥相關而得,名,但主要的生理功能為遞呈抗原。人的,MHC,稱為,HLA,即,Human Leukocyte Antigen,,人白細胞抗原,2,、淋巴細胞(,Lymphocytes,),?,B,淋巴細胞,?,占淋巴細胞總數(shù)的,30%,左右。,?,參與獲得性免疫應答,主要功能是合成抗體分子,。,?,有特異性識別抗原分子的受體,BCR,。,免疫系統(tǒng)的“導彈部隊”,2,、淋巴細胞(,Lymphocytes,),?,NK,細胞,?,細胞體積較大,胞漿中含有大的細胞顆粒,故又被,稱為大顆粒淋巴細胞。,?,具有直接殺

10、傷被病毒感染的細胞或者腫瘤細胞的能,力。,?,殺傷細胞手段同,CTL,相似:通過分泌穿孔素或者,FasL,殺傷靶細胞。,免疫系統(tǒng)的“化學武器部隊”,(一)、,免疫細胞,?,粒細胞(,Granulocytes,),?,淋巴細胞(,Lymphocytes,),?,樹突細胞(,Dendritic Cells,,,DC,),?,單核細胞(,Monocytes,),(一)、,免疫細胞,?,DC,是功能最強的專職抗原遞,呈細胞(,APC,),?,DC,細胞表達高水平的,MHC,類分子,具有直接激活,初始,T,細胞能力,?,參與免疫應答調控,3,、樹突狀細胞,Dendritic cells, DC),免疫系

11、統(tǒng)的“高級偵察兵”,(一)、,免疫細胞,?,粒細胞(,Granulocytes,),?,淋巴細胞(,Lymphocytes,),?,樹突細胞(,Dendritic Cells,,,DC,),?,單核細胞(,Monocytes,),(一)、,免疫細胞,4,、單核細胞與巨噬細胞,monocytes and macrophages,?,單核細胞體積較大,蹄狀核(左,普通光鏡)。透射電鏡顯,示其高爾基體發(fā)達、粒體豐富、胞漿顆粒明顯(中)。掃描,電鏡顯示腹腔巨噬細胞粘附于玻璃表面(右)。,?,單核巨噬細胞有很強的變形運動和吞噬能力,單,核,巨,噬,細,胞,單核巨噬細胞的主要功能,?,吞噬消化作用,?,殺

12、傷腫瘤細胞,?,加工遞呈抗原,免疫系統(tǒng)的“肉搏兵”,30,單核巨噬細胞,(,monocytes and macrophages,),31,免疫系統(tǒng)“部隊”組成,肉搏兵,(吞噬、消化),導彈部隊,(分泌抗體),化學武器部隊,(誘導調亡等),肥大細胞、,樹突細胞(,DC,),?,偵查部隊,(募集炎癥細胞,抗原遞呈),?,野戰(zhàn)部隊,?,三軍總司令,(啟動適應性免疫反應),中性粒細胞、,單核巨噬細胞,B,淋巴細胞,Tc,淋巴細胞、,NK,細胞,Th,淋巴細胞,?,民兵,(合成補體、分泌干擾素等),肝細胞、表皮細胞等體細胞,(二)、,免疫器官,?,中樞免疫器官,胸腺(,Thymus),骨髓(,Bone

13、marrow),?,外周免疫器官,淋巴結(,Lymph nodes),脾臟,(Spleen),胸腺(,Thymus),是一個扁平的雙葉器官,出現(xiàn)于胚胎發(fā)育的,第,9,周,是發(fā)生最早的免疫器官,胸腺的主要功能,?,T,細胞發(fā)育成熟的場所,?,陽性選擇:賦予,T,細胞,MHC,限制性。,?,陰性選擇:保證,T,細胞對自身抗原不能夠識別,免疫系統(tǒng)的“黃埔軍?!?骨髓,?,是免疫器官,也是造血器官,?,其內的造血干細胞是所有血細胞(包括免疫細,胞)的共同祖先,?,是,B,細胞發(fā)育成熟的場所,?,骨髓基質細胞為干細胞和,B,細胞的發(fā)育提供微,環(huán)境,免疫系統(tǒng)的“導彈部隊訓練營”,脾臟,?,位于腹腔左上方,

14、是體內最大的免疫器官,?,脾臟中的免疫細胞主要有,T,細胞(,35%,),,B,細胞,(,55%,)和巨噬細胞(,10%,),?,是血液的主要濾器,脾中的巨噬細胞能有效的直,接清除病原體及衰老的紅細胞,免疫系統(tǒng)的“全國總兵營”,淋巴結,?,遍布全身,通過淋巴循環(huán)與血液相連,成熟,的淋巴細胞在其間往復流動,?,淋巴結的主要功能是過濾淋巴液、捕捉外源,性物質并且為,T,和,B,淋巴細胞的活化與應答提,供微環(huán)境,免疫系統(tǒng)的“兵營”,第一節(jié):人類的免疫系統(tǒng),?,一、免疫系統(tǒng)的基本組成,?,免疫細胞,?,免疫器官,?,二、人體的免疫系統(tǒng),?,人體的免疫系統(tǒng)分類,1,、天然免疫系統(tǒng),2,、獲得性免疫系統(tǒng),

15、?,抗原與抗體,1,、抗體的結構,2,、抗體的生物學功能,3,、抗體的生成,?,免疫應答的基本過程,人,體,內,的,兩,道,防,線,天然免疫系統(tǒng),INNATE IMMUNE SYSTEM,獲得性免疫系統(tǒng),ADAPTIVE IMMUNE SYSTEM,物理屏障:,皮膚、粘膜,化學物質:,干擾素、蛋白、補體,細胞:,NK,細,胞、吞噬細胞、,嗜酸性細胞,特點:反應快,無記憶性,人體的免疫系統(tǒng),天然免疫細胞,干擾素抗病毒作用,病毒入侵后細胞產(chǎn)生干擾素,進而作用于同種細胞,,使之獲得抗病毒能力,人,體,內,的,兩,道,防,線,天然免疫系統(tǒng),INNATE IMMUNE SYSTEM,獲得性免疫系統(tǒng),AD

16、APTIVE IMMUNE SYSTEM,物理屏障:,皮膚、粘膜,化學物質:,干擾素、蛋白、補體,細胞:,NK,細,胞、吞噬細胞、,嗜酸性細胞,免疫活性細胞,T,、,B,細胞,免疫活性分子,抗體,人體的免疫系統(tǒng),特點:反應快,無記憶性,特點:反應慢,有記憶性,獲得性免疫應答的記憶效應,(一)抗原與抗體,?,抗原(,Antigen,,,Ag,)是一類能被,識別并,啟動特異性免疫應答、并能與相應的特異性免疫應答產(chǎn),物(抗體和致敏淋巴細胞)在體內外發(fā)生特異性結合的,物質。,?,抗體(,Antibody,,,Ab,):是一類糖蛋白分子;體內由漿,細胞產(chǎn)生;,特異性的與抗原結合,T,、,B,淋巴細胞,I

17、mmune serum,Ag adsorbed serum,1,2,+,-,albumin,globulins,Mobility,A,m,o,u,n,t,o,f,p,r,o,t,e,i,n,二、獲得性免疫系統(tǒng),1,、抗體分子的基本結構,(一)、抗原與抗體,抗體分子的類別,?,免疫球蛋白的重鏈可分為五種類型,鏈,IgA,鏈,IgG,鏈,IgD,鏈,IgE,鏈,IgM,?,免疫球蛋白的輕鏈可分為兩種類型,型和,型,2,、抗體分子的主要生物學功能,?,結合抗原,中和毒素(,V,區(qū)),?,調理和吞噬,ADCC,(,Antibody-dependent cell-mediated,cytotoxicit

18、y,),?,激活補體,抗原結合區(qū),補體結合區(qū),Fc,段,(一)、抗原與抗體,結合抗原、中和毒素,?,中和反應:抗體結合抗原,以便吞噬細胞吞噬,?,聚集反應:抗體是雙價的,可以使抗原聚集,以便吞噬。,?,沉淀反應:抗體結合后,使可溶性抗原大分子沉淀,便于,吞噬。,2,、抗體分子的主要生物學功能,2,、抗體分子的主要生物學功能,調理和吞噬,ADCC,活化補體,?,補體是存在于血漿中的一類蛋白質,參與免疫反,應。,?,活化補體:抗體結合在細菌細胞表面,,FC,段結合,并活化一系列補體,活化了的補體分子會在細菌,細胞膜上打個洞,使后者裂解并死亡。,2,、抗體分子的主要生物學功能,問題:抗體是如何生成的

19、?,?,問題二:免疫細胞表面對付千變萬化的抗原的,受體又是從哪里來的呢?,?,問題一:免疫細胞如何識別千變萬化的抗原?,回答:免疫細胞表面有結合抗原的受體,抗體生成的理論,側鏈學說,(,Side chain theory,),模板學說,(,Template theory,),克隆選擇學說,(,Clonal selection theory,),側鏈學說,Paul Ehrlich,模板學說:先有鑰匙后有鎖?,Ag,淋巴細胞最初并不是,分別帶有不同受體的,,只有在它們與抗原分,子接觸之后,在抗原,分子的影響下才分化,出與抗原分子的抗原,決定子互補的抗體,Frank Burnet 1900-1990

20、,Nobel Prize 1960,?,體內早已準備好多種帶有不同受,體的淋巴細胞,當一種抗原侵入,人體后,在無數(shù)種淋巴細胞中,,只有表面本來就帶有和這種抗原,互補的,受體的少數(shù)淋巴細胞能和,抗原結合。一經(jīng)結合,這種淋巴,細胞就恢復了分裂的能力,連續(xù),分裂產(chǎn)生大量帶有同樣抗體的淋,巴細胞群。克隆選擇學說。,克隆選擇學說,IgG,分子由兩條,H,鏈,和兩條,L,鏈,共價結合,而成。輕鏈包括,V,L,和,C,L,兩個結構域,重鏈,含有,1,個,V,H,和,3,個,C,H,結構域。,V,H,和,V,L,共,同組成抗原結合部位。,Ig,分子中線對稱,具,有兩個相同的抗原結,合部位。,抗體基因重排,抗體

21、基因重排,?,編碼抗體,L,鏈可變區(qū)的基因有三組,?,V,基因,400,種拷貝,?,J,基因,5,種拷貝,?,C,基因,2,種,C,這樣,,L,鏈可變區(qū)的編碼基因可能有的組合方式是:,400,5,2=4000,種,?,編碼抗體,H,鏈可變區(qū)的基因有四組,?,V,基因,400,種,?,D,基因,5,種,?,J,基因,10,種,?,C,基因,8,種,這樣,,H,鏈可變區(qū)的編碼基因可能有的組合方式是:,400,5,10,8=160000,種,L,鏈和,H,鏈組合在一起,可能出現(xiàn)的組合方式:,4000,160000=6.4,10,8,種,再加上個體可能發(fā)生的突變,各種組合總數(shù)可達,10,9,-10,1

22、0,種,外顯子,1,內含子,RNA,轉錄本,mRNA,蛋白質多肽鏈,基因,1,基因,2,基因,3,基因,4,外顯子,2,外顯子,4,外顯子,3,內含子,內含子,染色體,DNA,完整基因,基,因,的,結,構、,轉,錄,與,翻,譯,L V,H,C,1.,胚系基因,2.,基因重排,3.,重排基因,4.RNA,轉錄本,5.mRNA,剪切,6.,成熟,mRNA,7.Ig,前體多肽,V,1,V,2,V,3,Vn,D,1,D,2,D,3,Dn,J,1,J,2,J,3,J,4,C,C,C,C,C,V,1,V,2,D,2,J,3,J,4,C,C,C,C,C,V,1,V,2,D,2,J,3,J,4,C,C,C,C

23、,C,V,2,D,2,J,3,J,4,C,C,V,2,D,2,J,3,C,C,V,2,D,2,J,3,C,C,J,4,J,4,V,2,D,2,J,3,C,V,2,D,2,J,3,C,L V,H,C,Ig,重,鏈,基,因,重,排,引自高曉明醫(yī)學免疫學基礎,?,抗原識別和抗原遞呈,?,免疫細胞活化、增殖和分化,?,免疫效應,免疫應答的基本過程,第二節(jié):微生物與傳染性疾病,第二節(jié):微生物與傳染性疾病,一、常見病原微生物,1,、細菌,2,、病毒,3,、消毒與滅菌,二、常見傳染性疾病,1,、細菌傳染病,2,、病毒傳染病,一、常見病原微生物,?,細菌是一類個體微?。◣孜⒚祝?、,結構簡單的原核單細胞生物。根

24、據(jù),其外形可分為球菌、桿菌和螺旋菌,三類。,?,根據(jù),Christian Gram,創(chuàng)立的細菌染色,方法,可將細菌劃分為革蘭氏陽性,菌(,G,+,)和革蘭氏陰性菌(,G,-,)。,細菌的致病性,?,通過在體內快速的生長繁殖直接造,成機體細胞和組織的破壞。,?,分泌細菌毒素(,toxin,),?,內毒素(,endotoxin,),?,外毒素(,exotoxin,),1,、細菌,一、常見病原微生物,?,是一類具有基因、復制、進化、并,占據(jù)著一定的生態(tài)學地位的生物實,體,是結構及其簡單、性質十分特,殊的一種生命形式。,?,病毒的分類,?,根據(jù)攜帶遺傳物質不同:,DNA,病毒、,RNA,病毒和蛋白質病

25、毒。,?,根據(jù)宿主不同:噬菌體、植物病毒,和動物病毒。,2,、病毒,病毒的復制,1,、吸附,2,、侵入,3,、脫殼,4,、病毒大分子的合成,5,、裝配與釋放,一、常見病原微生物,?,消毒:指殺死物體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芽胞或非,病原微生物可能仍存活。,?,2.5%,的碘酒,?,70%-75%,的乙醇,?,3%,過氧化氫,?,滅菌:用劇烈的物理、化學方法殺滅物體上所有的,細菌(包括芽孢)的方法。,?,高溫蒸汽滅菌法,?,紫外線照射,?,電離輻射,3,、消毒與滅菌,二、常見傳染性疾病,(1),、細菌性痢疾,?,由痢疾桿菌引起的一種急性腸道傳染病,簡稱菌痢。,?,菌痢根據(jù)病程可分為急性及慢性菌痢兩類。,?,傳染源:,?,病人,?,不潔凈的水及食物(蒼蠅),?,手接觸,?,預防,?,注意個人衛(wèi)生,養(yǎng)成飯前、便后洗手的良好生活習慣,?,注意飲食衛(wèi)生,不喝生水,不食不潔瓜果,不吃變質食物,1,、細菌性傳染病,二、常見傳染性疾病,(2),、破傷風,?,破傷風是由破傷風桿菌經(jīng)傷口感染的急性、中毒性疾病。,?,感染條件,-,經(jīng)傷口感染;不潔凈分娩,?,預防,?,傷口的應急處理,?,新生兒及產(chǎn)婦,?,破傷風疫苗,1,、細菌性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