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語文下冊 第六單元 第22課《陋室銘》教學設計 語文版_第1頁
七年級語文下冊 第六單元 第22課《陋室銘》教學設計 語文版_第2頁
七年級語文下冊 第六單元 第22課《陋室銘》教學設計 語文版_第3頁
七年級語文下冊 第六單元 第22課《陋室銘》教學設計 語文版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陋室銘一、 教學目標:1學習托物言志的寫作技巧。2讓學生了解押韻及其作用,朗讀、背誦全文。3體會作者安貧樂道、淡泊名利的高尚品質(zhì)。二、教學重點 :1疏通文言語句,分析文章內(nèi)容。2朗讀、背誦文言課文。三、教學難點 :1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2學習托物言志的寫法。四、教法:談話法 知識拓展法五、課時安排:1課時六、教學過程一)導入由史記中李斯關于“貧”、“賤”的論斷導入,啟發(fā)學生對劉禹錫的人生觀的認識。二)讀文析意。了解文章含義。(板書出題目)課文字詞: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在:在于。 名:著名、出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則:就。 靈:靈異,神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斯:這。 是:判

2、斷動詞。 惟:只,只是。吾:陋室主人。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上:長到。 入:映入。苔痕碧綠,長到階上,草色青蔥,映入簾中。談笑有鴻儒。 鴻:大。鴻儒:博學的人。往來無白?。褐笡]有什么學問的人??梢哉{(diào)素琴:彈奏。素:不加修飾的。閱金經(jīng):這里指佛經(jīng)無絲竹之亂耳:指琴瑟、簫管等樂器,這里借代奏樂的聲音。無案牘之勞形:案牘:官府的公文。勞形:使身體勞累。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諸葛廬和子云亭都很簡陋,卻因為居住的人有名而受到人們的敬仰。孔子云:“何陋之有?” 云:說。 之:賓語前置的標志,無義。“何陋”是“有”的賓語,前置了。正常語序應為:有何陋?有什么簡陋的呢?三)常識把握:1、銘:古代刻在器物

3、上用來警戒自己或稱述功德的文字,后來成為一種文體。如:墓志銘、座右銘等。銘文一般都是押韻的,又講究句式整齊,常用排比、對偶句。2、作者劉禹錫:唐代詩人、哲學家。字夢得,洛陽人。曾中進士,官至監(jiān)察御史。他熱心贊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對宦官和藩鎮(zhèn)割據(jù)勢力。政治革新失敗后,被貶官降職多次。他與柳宗元交情深厚。拓展:酬樂天初來逢席上見贈: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陋室銘就是一篇傳世佳作。有研究者指出:當年劉禹錫被貶到安徽和州當通判,受到和州知縣的百般刁難,讓他在半年時間,連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僅是斗室(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房子)。劉禹錫因此起筆寫了陋室銘一文,并請人刻在石頭上,立在

4、門前,以此明志。四) 課內(nèi)問題串講:(含語言分析)1、這里詩人用有仙之山,有龍之水具體比什么?明確: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運用比喻、對偶起興,以虛襯實,以山水引出陋室。這里,用山、水來比“室”,用“不在高”“不在深”比“陋”,用“仙”“龍”來比“德”,用“名”和“靈”來比“馨”。作者的目的是寫陋室,卻用山水作比喻,這種方法叫比興。這種比興的修辭,不僅構思新穎,文意通達,而且句句相連,使文意波瀾起伏耐人尋味。既然山之名不在于高而在于仙,水之靈不在于深而在于龍,那么,室之陋與不陋,也就不在于它是否富麗堂皇,而在于主人之德是否高尚??磥怼败啊弊之孆堻c睛,統(tǒng)領全篇,是全文的文眼。

5、2、“斯是陋堂,惟吾德馨?!边@兩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深刻含義是什么?明確: “陋室”二字扣題?!暗萝啊倍纸y(tǒng)領全篇,是全文的核心。用“惟”字加強語氣。這兩句包含兩層意思,一層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就忘卻了室陋,另一層意思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為陋室增光添采。3、陋室不陋具體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呢?明確: 1)“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寫環(huán)境的清幽、雅致。景。反映出室主人淡泊名利的志趣。這是寫陋室的環(huán)境,用的是對偶、擬人的修辭方法。上、入”采用擬人的方法,以動寫靜,采用擬人的手法,賦予苔蘚、草色以人的靈性,“苔蘚”也想從臺階爬到陋室,聽聽主人在說些什么;“草色”也想從窗戶窺視主人在干些什么。這樣把苔蘚和青

6、草寫活了。既有精神又有韻味,我們已不覺陋室的環(huán)境凄涼、荒蕪,而感覺春意正濃,生機盎然。用擬人的手法渲染了環(huán)境的幽雅,流露出了作者的喜悅之情。2)“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寫朋友的賢良儒雅,反映出室主人高潔傲岸的情懷。除了對偶,還有襯托。作者沒寫自己是什么人,而是寫與他交往的朋友。俗話說,欲知其人應知其友,知其友者必知其人。因此我們便得知主人必是高雅之士。主人德才兼?zhèn)?,表明主人高雅脫俗的情懷?) “可以調(diào)素琴,閱金經(jīng),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寫生活的高雅脫俗(陋室主人的情趣),反映出室主人不為瑣事縈懷的心態(tài)。有正面描寫即實寫的句子,“可以調(diào)素琴,閱金經(jīng)”;也有反面描寫即虛寫的句子,“無

7、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翱梢哉{(diào)素琴”與“無絲竹之亂耳”對應,“閱金經(jīng)”與“無案牘之勞形”相對應。這樣正反對照,虛實相生,表明了作者恬淡閑適、安貧樂道的情趣。教師作結:陋室之景宜人,陋室之人高雅,陋室之事有趣。看來,陋室其實不陋,這一切又是為了陪襯“惟吾德馨”,呼應開頭。正因為主人道德高尚,名聲遠揚,陋室才見其不陋4、文章主旨至此已突出,意思似乎已寫盡,為什么又寫諸葛廬、子云亭呢?明確: 運用類比,以“廬”、“亭”比“陋室”,以“諸葛、子云”自此,意在以古代名賢自比 ,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賢的志趣和抱負。5、文章結尾引孔子的話“何陋之有”,有什么含義?教師點撥:孔子這句話是個典故,孔子打算

8、搬到九夷山去住,有人對他說:“那個地方十分簡陋,你怎么能去住呢?”孔子回答說:“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的話很坦率,而劉禹錫只引后一句,那是因為前一句的意思已包含在文章中了,其意卻正在前一句,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自己就是和孔子一類的君子,這樣更突出了作者高潔偉岸、不隨世俗的志趣和抱負。陋室不陋,關鍵在于“君子居之”“惟吾德馨”。文章結尾引經(jīng)據(jù)典,力發(fā)千鈞,把作者的思想推到了高峰。6、寫法“托物言志”的落實 :明確:是指通過描寫客觀事物,寄托、傳達作者的某種感情、抱負和志趣。即將個人之“志”依托在某個具體之“物”上。于是,這個“物”便具有了某種象征意義,成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如“松、竹、梅”歲寒三友,常用于表示高潔的志向;“泥土”常用于抒發(fā)謙遜的情懷;“蠟燭”常用于頌揚無私奉獻的精神。五) 中心思想:結合文章的寫作背景來分析。教師呈現(xiàn)自己的課堂詩話小結:絕句身居陋室不慕華,琴棋書畫雅士家。往來盡是鴻儒客,市井煙塵現(xiàn)朝霞。師生互動明確作者的人格魅力:這篇銘文通過贊美簡陋的居室,表達了作者高潔傲岸的節(jié)操和安貧樂道的情懷。六)教者呈現(xiàn)自己的習作:作為課文的引申。教師的反題目創(chuàng)作豪宅銘孔方多盈籠, 富貴又尊容。身在豪宅里,禮恭德亦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