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計算第四章物料衡算及課后習題及答案.ppt_第1頁
化工計算第四章物料衡算及課后習題及答案.ppt_第2頁
化工計算第四章物料衡算及課后習題及答案.ppt_第3頁
化工計算第四章物料衡算及課后習題及答案.ppt_第4頁
化工計算第四章物料衡算及課后習題及答案.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四章 物料衡算,第二節(jié) 物料衡算的基本方法,第五節(jié) 物料衡算的計算機解題(自學),第四節(jié) 有化學反應過程的物料衡算,第三節(jié) 無化學反應過程的物料衡算,第一節(jié) 物料衡算式,物料衡算是化工計算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內(nèi)容。,(1)是進行能量衡算和其他工藝設計,經(jīng)濟 評價,節(jié)能分析及過程最優(yōu)化的基礎;,(2) 其與能量衡算存在共性,都滿足守衡定 律,其衡算步驟、數(shù)學表達式、解題方法 和技巧也有許多共同之處。,物料衡算兩種情況,第一節(jié) 物料衡算式,41 化工過程的類型,操作方式,半連續(xù)操作:,間歇操作:,原料一次加入,然后操作,最后一次出料。,進料分批,出料連續(xù);或進料連續(xù),出料分批或一次。,特點:,間

2、歇操作中,無物料進出設備,且設備內(nèi)各 部分的組成和條件隨時間而變。,半連續(xù)操作中,設備內(nèi)各點的參數(shù)(組成、條 件)隨時間而變。,不穩(wěn)定操作過程中參數(shù)隨時間而變。,上述兩種操作物料衡算以一個操作周期作基準。,連續(xù)操作 :,原料不斷地穩(wěn)定地輸入生產(chǎn)設備,同時不斷地從設備排出同樣數(shù)量的物料。,特點:設備內(nèi)各部分參數(shù)不隨時間而變。 (穩(wěn)定狀 態(tài)操作),衡算中以單位時間作基準 。,42 物料衡算式,依據(jù)質(zhì)量守恒定律。物料衡算首先要劃定體系 。,衡算中只涉及通過(進出)邊界的物料流股。其余可不考慮。,質(zhì)量守恒定律的正確 性,愛因斯坦的質(zhì)能互換定律 E =m c2,c光速,3108m/s。 E過程中體系能量

3、變化值,J。 m過程中體系質(zhì)量變化值kg。,只要過程E0,則過程m0。,一般物理過程的E更小,故質(zhì)量守恒定律通??捎谩?一般化學反應過程,E42kJ/g,則m=510-12kg。變化量十億分之一。,無化學反應的體系的物料衡算式:,(41),化學反應時,對任一組分或元素的物料衡算式為:,(4-2),對穩(wěn)定操作狀態(tài),積累量=0。,無化學反應體系:,對有化學反應的體系:,守恒是指質(zhì)量守恒,其體積和摩爾數(shù)不一定守恒。,使用上述各式時要注意以下幾點:,1)當無化學反應時,各式對總物料、各組分或元素均成 立,物料單位可用千克,也可用摩爾。,2)當有化學反應時,(41)和(43)式可 對總物料列衡算式,單位

4、用千克,不能用摩爾;(42)和(44)式可對總物料、各個組分列 衡算式,單位既可用千克,也可用摩爾。,3)無論有無化學反應,各式對各元素均可使用。單位可用千克或摩爾。,對圖41所示過程列物料衡算式:,衡算僅討論通過體系邊界的各物料流股間的關系。,總物料衡算式:,F = P + W,對組分1列式:,F xF1 = P xp1+ W xw1,對組分2列式:,F xF2 = P xp2 + W xw2,上面寫出的方程式是否全是獨立的 ?,對連續(xù)不穩(wěn)定的過程,參數(shù)隨時間變化,物料衡算式以微分方程式表示,時間t為自變量。,dm = Fdt Pdt Wdt,對間歇過程,無物料積累(dm =0)。在時間t0

5、tf對微分方程式積分得衡算式 。,第二節(jié) 物料衡算的基本方法,43 畫物料流程簡圖的方法,畫出流程簡圖,可將整個過程和各個設備的進出物流、已知變量和待求變量清晰地在圖上表示出來。有助于體系的劃定及衡算方法的選擇 。,畫流程簡圖步驟及要點如下:,(1) 流程簡圖中的設備可用方框表示;,(2)用線條和箭頭表示物料流股的途徑和流向;,(3)標出流股的已知變量(流量、組成等)和單位;,(4)未知量用符號表示。,44 計算基準的選擇,計算基準有以下幾種:,1、時間基準,對連續(xù)穩(wěn)定流動體系,以單位時間作基準。該基準可與生產(chǎn)規(guī)模直接聯(lián)系。,對間歇過程,以處理一批物料的生產(chǎn)周期作基準。,2、質(zhì)量基準,對于液、

6、固系統(tǒng) ,因其多為復雜混合物選擇一定質(zhì)量的原料或產(chǎn)品作為計算基準 。,3、體積基準,對氣體選用體積作基準。通常取標況下體積Nm3。,4、干濕基準,干基不計所含水量,濕基考慮所含水量。,若原料產(chǎn)品為單一化合物或組成已知,取物質(zhì)量(mol)作基準更方便。,恰當?shù)倪x取計算基準可簡化計算。,例題 丙烷充分燃燒時,通入的空氣量為理論量的125,反應式為 C3H8+5O23CO2+4H2O 問100mol 燃燒產(chǎn)物需要多少摩爾空氣?,解:畫出物料流程示意圖,(一)取1mol C3H8 為計算基準,完全燃燒所需氧的理論量 5mol 實際供氧量 1.2556.25mol,供空氣量 6.250.2129.76m

7、ol,氣中N2量 29.760.7923.51mol,生成水量 4mol,生成CO2量 3mol,剩余氧量 6.2551.25mol,產(chǎn)生煙道氣的量3+4+1.25+23.51 31.76mol,100mol煙道氣所需空氣的量,10029.7631.7693.7mol,(二)取1mol 空氣為計算基準,1mol 空氣為計算基準中氧量為0.21mol,燃燒丙烷耗氧量 0.211.250.168 mol,燃燒丙烷的量 0.16850.0336mol,衡算結(jié)果列于下表:,100mol煙道氣所需空氣的量: 1001.068 93.6mol,(三)取100mol煙道氣為計算基準,煙道氣組成未知,氣中各組

8、分量及所需丙烷和空氣量均未知。設:,N為煙道氣中N2的量,mol;,M為煙道氣中O2的量,mol;,P為煙道氣中CO2的量,mol;,A入口空氣的量,mol;,Q為煙道氣中H2O的量,mol;,B入口C3H8的量,mol。,6個未知量,需列6個獨立方程。,對元素列平衡式:,C元素平衡 3BP,H元素平衡 8B2Q,N元素平衡 20.79A2N,O元素平衡 20.21A2M+2P+Q,煙道氣總量 M+N+P+Q100,過剩氧量 0.21A0.251.25M,解上述6個方程的要求的結(jié)果。(過程略),由上例可知計算基準選取恰當與否,對計算難易影響。所以要重視計算基準選取。,基準選取中幾點說明:,(1

9、)上面幾種基準具體選哪種(有時幾種共 用)視具體條件而定,難以硬性規(guī)定。,(2)通常選擇已知變量數(shù)最多的物料流股 作 基準較方便。,(3)取一定物料量作基準,相當于增加了 一個已知條件(當產(chǎn)物的原料的量均 未知時,使隱條件明朗化)。,(4)選取相對量較大的物流作基準,可減 少計算誤差。,45 物料衡算的步驟,物料衡算的步驟為:,1、搜集計算數(shù)據(jù),如流量(G)、溫度(T)、壓力(P)、濃度(C)、密度()、飽和蒸汽壓(Ps)等。,注意所得數(shù)據(jù)的單位要統(tǒng)一。,2、畫出物料流程圖,用方框表示過程中設備,用線條箭頭表示出每股物流的途徑和流向注明所有已知和未知變量(未知變量用符號表示)。流股多時要將其編

10、號。,3、確定衡算體系,根據(jù)已知量和未知量劃定體系,應特別注意盡量利用已知條件,要求的未知量要通過體系邊界,且應使通過邊界的物料流股的未知項盡量少。,4、 寫出化學反應方程式,包括所有主副反應,且為配平后的,將各反應的選擇性、收率注明。,5、選擇合適的計算基準,并在流程圖上注明基準值,計算中要將基準交代清楚,過程中基準變換時,要加以說明。,6、列出物料衡算式,然后求解,1)列物料衡算式,無化學反應體系,按:(41)、(43)(連續(xù)穩(wěn)定過程)式。,有化學反應體系,按:(42)、(44)(穩(wěn)定過程)式。,要求 所列獨立方程式的數(shù)目=未知數(shù)的數(shù)目,2)采用適當方法求解方程,7、將計算結(jié)果列成輸入輸出

11、物料表,由計算結(jié)果查核計算正確性,必要時說明誤差范圍。,8、必要時畫出物料衡算圖(過程復雜時),對于復雜過程的物料衡算,上述各步均不可 少。但對于較簡單的物料衡算問題,有的步驟可 省略。但(2)、(3)、(4)、(5)、(6)、(7)是必有的。,第三節(jié) 無化學反應過程的物料衡算qingyuan,對如下圖過程:,當體系中有n個組分時,總共可列出n+1個方程式,但注意至多有n個獨立的方程式,由物料衡算式最多可求解n個未知數(shù)。,46 簡單過程的物料衡算,分幾種情況討論:,(一)、混合,例題 在石油分餾中,直餾得重石腦油A與催裂化得的重石腦油B混合后作為催化重整的原料,已知進混合器的A的量為200km

12、ol/min,組成為C6為60,C8為40,B的量為100kmol/min,組成為C6為50,C8為50(均為mol%)。求混合物的組成?,解:畫出物料流程簡圖,取一分鐘為計算基準。,以混合器為衡算體系,對總物料列式,對C6組分列式,例 42 (P 78)一種廢酸,組成為23(w%)HNO3,57H2SO4和20H2O,加入93的H2SO4及90的HNO3,要求混合成 27HNO3,60H2SO4的混合酸,計算所需廢酸及加入濃酸的量。,解:1、畫出流程簡圖,2、選擇計算基準 4個物流均可選,選取100kg混酸為基準。,3、列物料衡算式 總物料衡算式 x+y+z=100 H2SO4的衡算式 0.

13、57x+0.93y=1000.6=60 HNO3的衡算式 0.23x+0.90z=1000.27=27 解方程得: x=41.8kg; y=39kg; z=19.2kg。,例 43 P7879,1、該題利用了進料W中水與F中水相等,進料Q 中N2與F中N2相等的關系求解。而進料中氧也全 部轉(zhuǎn)入F中,是否存在F中氧等于0.2Q關系。 2、如果題目未給出F中水的含量而給出了F值,可 否對水衡算直接求出F中水的含量?,(二)、分離,例 44 (P7980),例45(P80),例題 一蒸發(fā)器連續(xù)操作,處理量為25噸h溶液,原液含10NaCl,10%NaOH及80(W%)H2O,經(jīng)蒸發(fā)后溶液中部分水分蒸

14、出,并有NaCl結(jié)晶析出,離開蒸發(fā)器溶液濃度為NaOH 50,NaCl, 2%,H2O,48。計算: (1)每小時蒸發(fā)出的水量(kg/h); (2)每小時析出NaCl的量; (3)每小時離開蒸發(fā)器的濃溶液的量。,解:畫出流程示意圖,劃定衡算體系。,取1小時進料量為計算基準,總物料 P+W+G=F=25,對水 48PW=80%F=20,對NaOH 10F=50P,聯(lián)立上述方程求解得,W17.6噸h,G2.4噸h,P5噸h,注意幾個問題:peixun,(1)無化學反應的體系,可列出獨立的物料衡算式數(shù)目至多等于體系中輸入和輸出的化學組分數(shù)目。如未知數(shù)的數(shù)目大于組分數(shù)目,需找另外關系列方程,否則無法求

15、解。,(2)首先列出含未知量最少的衡算方程,以便求解。,(3)若進出體系的物料流股很多,則將流股編號,列表表示已知量和組成。,例 一蒸餾塔 ,輸入和輸出物料量及組成如下圖。輸入物料A組分的98.7%自塔頂蒸出。求每千克輸入物料可得到塔頂餾出物P 的量及組成。,解:畫出物料流程簡圖(題目已給出,怎樣劃定體系),取100kg/h進料為計算基準(為什么),列方程:,總物料衡算式:,100= P + W,對組分A列式:,1000.2= P xpA+ W 0.005,對組分B列式:,100 0.3 = P xpB+ W 0.055,對組分A限制式:,P xpA=98.7% 1000.2,歸一方程:,xp

16、A + xpB+ xpC=1,解方程組得所求結(jié)果。,47 有多個設備過程的物料衡算,多個設備過程的物料衡算,可以分成多個衡算體系。,如圖,在體系畫定中應注意要想法利用已知條件,盡量減少所定體系的未知數(shù)的數(shù)目。做到由簡到繁,由易到難。,(1)對多個設備過程,并非每個體系寫出的所 有方程式都是獨立的;,(2)對各個體系獨立物料衡算式數(shù)目之和對總過程獨立的物料衡算式數(shù)目。,過程獨立方程式數(shù)目最多=組分數(shù)設備數(shù),過程由M個設備組成,有C個組分時則最多可能列出的獨立物料衡算式的數(shù)目 = MC個。,可劃分為三個體系,進出物流均含3個組分,則每個體系可寫出3+1個衡算方程,其中3個是獨立的,3個體系方程式的

17、數(shù)目為33個,但其中獨立的方程式為32個。,要注意:,例 47(P8283),通過例題進一步分析為什么獨立物料衡算式數(shù)目各個體系獨立物料衡算式數(shù)目之和,衡算體系選定原則:未知量盡量少。,一連續(xù)穩(wěn)定的精餾系統(tǒng)如圖所示,每個物流含有兩個組分A和B,.試計算F3 、F5 、F7的流率和組成。,以精餾塔I作為衡算體系:,對總物料列衡算式 F1F2+F3,F3F1F21004060mol/h,對組分A列式 F1x1,AF2x2,A+F3x3,A,X3,B=0.7667,以節(jié)點E作為衡算體系:,對總物料列衡算式,F5F3F4604090mol/h,對組分A列式 F5x5,AF3x3,A+F4x4,A,X5

18、,B=0.7444,以精餾塔II作為衡算體系:,對總物料列衡算式 F5F6+F7,F7F5-F6903060mol/h,對組分A列式 F5x5,AF6x6,A+F7x7,A,X7,B=0.9167,可否不利用結(jié)點E作衡算體系完成此計算,同學們自己完成。,可否列出所有方程然后求解之,相比前面做法各有何利弊?,第四節(jié) 有化學反應過程的物料衡算,48 反應轉(zhuǎn)化率、選擇性及收率,當配比不等于化學計量比時引入以下概念:,1、限制反應物,化學反應原料不按化學計量比配料時,以 最小化學計量數(shù)存在的反應物。,2、過量反應物,反應物的量超過限制反應物完全反應所需的理論量的,該反應物叫過量反應物。,注意:,(1)

19、按化學計量數(shù)最小而非絕對量最小;,(2)當體系有幾個反應時,按主反應計量關系考慮;,(3)計算過量反應物的理論量時,限制反應物必須完全反應(無論實際情況如何,按轉(zhuǎn)化率100%計。),3、過量百分數(shù),過量反應物超過限制反應物完全反應所需理論量Nt的部分占所需理論量的百分數(shù)。,4、轉(zhuǎn)化率x,某反應物反應掉的量占其輸入量的百分數(shù)。,對B的x怎樣求之?,注意:,1)要注明是指那種反應物的轉(zhuǎn)化率 ;,2)反應掉的量應包括主副反應消耗的原料之和;,3)若未指明是那種反應物的轉(zhuǎn)化率,則常指限制反應物的轉(zhuǎn)化率。,限制反應物的轉(zhuǎn)化率也叫反應完全程度。,5、選擇性S,生成目的產(chǎn)物所消耗的某原料量占該原料 反應量的

20、百分數(shù)。,若有反應 :aA dD,6、收率Y,生成目的產(chǎn)物所消耗的某原料量占該原料通入量的百分數(shù)。,質(zhì)量收率:,例題 苯與丙烯反應生產(chǎn)異丙苯,丙烯轉(zhuǎn)化率為84,溫度為523K、壓力1.722MPa、苯與丙烯的摩爾比為5。原料苯中含有5的甲苯,假定不考慮甲苯的反應,計算產(chǎn)物的組成。,解:畫出流程簡圖,下標1,2,3,4分別表示丙烯、苯、甲苯和異丙苯,選定體系如圖,基準為原料苯F2=100kmol/h,由題意知:原料丙烯F1=20kmol/h。,過程中化學反應式,對丙烯列衡算式:F1反應的丙烯F3,衡算式:輸入的反應掉的+生成的輸出的,F3=F1(184)200.163.2kmol/h,對苯列衡算

21、式:F2x2,2反應的苯F4x4,2,F4x4,2=F2x2,284F1100958420 78.2kmol/h,對異丙苯列衡算式:F2x2,4+生成的異丙苯F4x4,4,對甲苯列衡算式:F4x4,3 F2x2,21005 5kmol/h,F4x4,4 F2x2,4+ 84F10+16.816.8kmol/h,濃度限制關系 x4.2+x4.3+x4.4=1,前已求得:,F4x4,278.2kmol/h ,F4 78.2kmol/h +16.8kmol+5kmol/h100kmol/h,F4x4,4 16.8kmol/h,F4x4,35kmol/h,x4,278.2% ,x4,35% 。,x4,

22、4 16.8%,,此題還有無更簡便的方法?,例48(P85),思考題:,1、為何取鄰二甲苯投料量作計算基準,可否取一 定量產(chǎn)物混合物作基準? 2、O2的理論量是按投入的鄰二甲苯量還是按反應的鄰二甲苯量計算的? 3、為什么可由投料中N2的量及產(chǎn)物氣中N2 的量來求算產(chǎn)物的量? 4、注意在苯酐、順酐的收率及選擇性的求取中各數(shù)據(jù)的意義。,例49 自己看。,49 一般反應過程的物料衡算,一、直接求算法 (利用化學計量關系計算物流組成),已知化學計量式,若已給出反應進程變量,可直接由初始反應物組成計算反應產(chǎn)物組成,或由產(chǎn)物組成去反算所要求的原料組成,從而完成物料衡算。,例題 乙烷與氧氣混合得到含80乙烷

23、和20氧的混合物,然后再在200的空氣過量分數(shù)下燃燒,結(jié)果有80的乙烷變?yōu)镃O2,10變?yōu)镃O,10未燃燒,計算廢氣組成(以濕基表示)。,解:據(jù)題意,送入的氧應為C2H6完全燃燒所需氧量的3倍,畫出過程示意圖,取80kmol進料乙烷為計算基準,過程中發(fā)生的化學反應為:,C2H6的理論需氧量 nt=803.5=280kmol 實際用氧量3280840kmol 應由空氣供入的氧量84020820kmol 由空氣帶入的氮量82079213085kmol,廢氣中CO2的量nCO2=800.82=128kmol 廢氣中CO的量nCO=800.12=16kmol 廢氣中H2O的量nH2O=800.93=2

24、16kmol 廢氣中C2H6的量nC2H6=800.1=8kmol 廢氣中N2的量nN2=3085kmol 廢氣中O2的量nO2=840800.83.5 800.12.5=596kmol,廢氣n=nCO2+nCO+nH2O+nC2H6+nO2+nN2 =128+16+216+8+596+3085=4049kmol,衡算式:輸入的反應掉的+生成的輸出的,由上數(shù)據(jù)求濕基廢氣組成,CO2 3.16,CO 0.40,H2O 5.33, O2 14.72,N2 76.19,C2H6 0.20。,分析: (1)由于輸出方的組分摩爾分數(shù)均未知,使用組分摩爾數(shù)作為未知變量計算要比使用組分摩爾分數(shù)更為簡便。 (

25、2)反應物中C2H6是限制反應物,故進入的氧應該是C2H6完全燃燒所需理論氧量的3倍。,(3)在產(chǎn)物中有O2和C2H6(未轉(zhuǎn)化的)存在,這是空氣過量分數(shù)過大的結(jié)果,例410(P8788),例411(P88),二、元素衡算,反應過程物料衡算,如知化學計量式,使用物流中各個組分衡算比較方便,但反應前后的摩爾衡算和總摩爾衡算一般不滿足守恒關系。總質(zhì)量衡算在反應前后雖可保持守恒,但不同組分的質(zhì)量在反應前后又是變化的。進行元素衡算時,由于元素在反應過程中具有不變性,用元素的摩爾數(shù)或質(zhì)量進行衡算都能保持守恒關系,且計算形式比較簡單,校核較方便,尤其對反應過程比較復雜,組分間計量關系難以確定的情況,多用此法

26、。,輸入某元素的量=輸出同元素量,解:過程示意圖及物流標注如圖,取單位時間為計算基準 系統(tǒng)有C、H、Cl三個元素, 可列三個元素衡算式,C衡算 6nC6H6=n1(6x1,C6H6+6x1,C6H5Cl +6x1,C6H4Cl2+6x1, C6H3Cl3+6x1,C6H2Cl4) 所以 n1=nC6H6=1000mol/h,H衡算 6nC6H6=nHCl+n1(6x1,C6H6+5x1,C6H5Cl +4x1,C6H4Cl2+3x1 ,C6H3Cl3+2x1,C6H2Cl4) 6000=nHCl+3240 所以 nHCl=2760mol/h,Cl 衡算 2 nCl2=nHCl+2nCl2+n1

27、(x1,C6H5Cl +2x1,C6H4Cl2+3x1 C6H3Cl3+4x1,C6H2Cl4) 7200=2760+2nCl2+10002.76所以 nCl2=3600-1380-1380=840mol/h,例412(P89),思考題:,1、該題目有何特點,為什么用元素衡算方便? 2、可否對C元素作衡算求解該問題?,例413(P8990),思考題:,為什么選取一定量的干產(chǎn)物氣作計算基準?,利用元素衡算和利用組分衡算方法選擇的原則:,(1)組分衡算式的各項與反應進度有關,若 已知獨立反應的反應進度或轉(zhuǎn)化率等進程變量, 使用組分衡算比較方便。,(2)元素衡算式各項均與組分變化量有關,如 組分在反

28、應前后的變化量已知,則用元素衡算 求未知物流量較方便。,(3)若只知進出物料的組成或量,而發(fā)生的具體 反應不知,這時用元素衡算方便,該法僅與組 分有關,與具體反應無關。,(4)對多單元系統(tǒng),逐個單元進行元素衡算反 而煩瑣,常采用組分衡算,但對總系統(tǒng)使用 元素衡算可以不考慮系統(tǒng)內(nèi)部組分的種種變 化,卻有方便之處。靈活地將元素衡算和組 分衡算結(jié)合起來,??珊喕嬎?(5)燃料燃燒過程中,若給出燃料的元素分析和產(chǎn)物的組成分析,使用元素衡算較宜。,三、利用聯(lián)系物作衡算,聯(lián)系物隨物料輸入體系,但完全不參加反應,又隨物料從體系輸出的組分,在整個反應過程中,它的數(shù)量不變。,寫出形式簡單,只包括兩個物料的物料

29、平衡 式:,或,上式中參數(shù)適用單位 ?,選擇聯(lián)系物,先分析:什么組分以固定的量和形態(tài)未經(jīng)變化的由一個物料到另一個物料中去。未經(jīng)變化,反應不行,固定的量,有損失不可。,某個元素 或某個不變的基團也可作聯(lián)系組分。,選擇聯(lián)系物時應注意:,(1)當體系中有多個惰性組分時,可用其總量 作聯(lián)系物;,(2)當惰性組分量很少時,且分析誤差大時,該 組分不宜作聯(lián)系物。此時將引入大的計算誤差。,例415 P92 思考題:為什么選取N2作聯(lián)系物?,例416 P9394 思考題: 1、為什么選取100mol煙道氣作計算基準? 2、為什么選取N2作聯(lián)系物?,例題.乙烷與空氣在爐子里完全燃燒,反應式 C2H6 +3.5

30、O2 2CO2 + 3H2O經(jīng)分析知煙道氣的干基組成(mol%)為:N2,85%;CO2,10.1%;O2,4.9% 。 試求進料中空氣與乙烷的摩爾比。,解:畫出物料流程圖,取100kmol/h煙道氣為計算基準(可否取其它基準?),利用N2為聯(lián)系物, 79%A85%P A107.595kmol/h 對碳元素作衡算: 10.1%P=2F 所以 F5.05kmol/h A/F=107.595/5.05=21.3,能否用其它方法求之?,補充例題:,進行某種燃料完全燃燒實驗以確定適宜的空氣過量百分數(shù)和生成的煙道氣體積。燃料分析含C 88%,H 12%(質(zhì)量百分數(shù)),由于缺少流量測量裝置,只知煙道氣分析

31、結(jié)果為:CO2 13.4%;O23.6%;N283%(干基體積百分數(shù))。,解:1、分析題意并畫出過程示意圖,(2) 實驗結(jié)果為完全燃燒,故煙道氣中必含水蒸 汽,其完全由燃料轉(zhuǎn)化而來;已知煙道氣干基組成, 將水蒸氣和煙道氣分成兩股物流計算 更方便。,(3) N2是由空氣帶入的不變組分,可作為聯(lián)系組分。,(4) 原料結(jié)構(gòu)不明,應使用元素衡算,因C和H元素各自完整地轉(zhuǎn)移到煙道氣和水蒸氣中,它們也可作為聯(lián)系組分,(5)元素衡算可用質(zhì)量單位,但本例物流多為氣相,給出的是摩爾組成,故采用摩爾計算略為簡便。,(1)各物流量均未知,但組成分析已知。,2、計算,基準F=100kmol干煙道氣為基準。(可否取可取

32、100kg燃料或100kmol 空氣為基準),查得C和H千摩爾質(zhì)量分別為12.01kg/kmol和1.008kg/kmol。由聯(lián)系物N2求空氣量A,由聯(lián)系物C衡算求燃料量G,G=182.9kg,由氧衡算求水量W,空氣中氧的量=干煙道氣中的氧的量+CO2中氧量 +水汽中氧的量,利用聯(lián)系物H衡算水汽量更簡便,兩W間誤差達7%,顯然非舍入誤差。,計算空氣過量百分數(shù) 先計算理論空氣量At,本例中空氣過量百分數(shù)也可由干基煙道氣實測O2%計算,3、計算結(jié)果分析,(1) 利用聯(lián)系物??闪⒓辞蟮媚承┪锪髁炕蚪M成,從而簡化計算。 (2) 校核結(jié)果有較大誤差,主要是物料組成的分析誤差所致。因此,利用聯(lián)系組分衡算,

33、從組成求物流量時,組成分析數(shù)據(jù)必須力求準確。 (3)通常因元素分析結(jié)果要比目前工業(yè)煙道氣組成分析(使用奧氏氣體分析儀)準確。因此,采用H衡算得水汽量要比由O2衡算的結(jié)果更可靠(O2衡算時還涉及兩個大數(shù)相減,會進一步增加誤差)。所以,空氣過量百分數(shù)由計算At得出的數(shù)值更可靠。,410有平衡反應過程的物料衡算,有平衡反應過程的物料衡算,除了需建立物料或元素衡算式外,常常還需要利用反應平衡關系來計算產(chǎn)物的平衡組成。,411具有循環(huán)、排放及旁路過程的物料衡算,一、循環(huán)過程的物料衡算,過程流程示意圖如下,循環(huán)物料加到進料中循環(huán)使用的部分物料 (產(chǎn)物)。,以反應器為體系得單程轉(zhuǎn)化率x單,,以整個過程為體系

34、得總轉(zhuǎn)化率x總,,當體系中僅有一個反應器,則系統(tǒng)內(nèi)反應掉的A的量與反應器內(nèi)反應掉的A的量相同。,此關系在物料衡算中可利用之。 采用循環(huán)物料可提高原料總轉(zhuǎn)化率。,循環(huán)過程的物料衡算求解方法有二:,(1)試差法,先估計一循環(huán)量,計算至回流的那一點,將計算值與估算值比較,并重新假定一估計值,直至估計值與計算值在一定誤差范圍內(nèi)。,(2)代數(shù)求解法,列物料衡算式,聯(lián)立求解求R。,一般對于僅有一個或兩個循環(huán)物流的簡單情況,只要計算基準及體系邊界選取得當,可簡化計算。,通常衡算時,先對總體系進行衡算(可不考慮循環(huán)物料)再對循環(huán)體系列式求解。,應特別注意:,衡算中討論的是定常過程 ,由于發(fā)生反應、分離、分割、

35、循環(huán)和混合,各流股的量和組成可能彼此不同,但均不會隨時間而變化,也不會在各個單元中發(fā)生積累;進入和離開總系統(tǒng)的物料在質(zhì)量上必然保持守恒,不因循環(huán)回去一部分而使系統(tǒng)的出料小于進料;在系統(tǒng)進出料間的摩爾數(shù)的改變(化學反應而致)應當符合化學計量關系。,例419P98100,(1)先對整個過程衡算(利用x總定義),減少 未知數(shù)的數(shù)目; (2)再對反應器作衡算。,二、有循環(huán)和排放過程的物料衡算,防止雜質(zhì)、副產(chǎn)物積累,排雜質(zhì)出系統(tǒng)的兩種方法:,(1)雜質(zhì)、副產(chǎn)物與主產(chǎn)物一塊出系統(tǒng),(2)雜質(zhì)、副產(chǎn)物被排放物料帶出(常用),排放物料為去掉積累的惰性物質(zhì)或循環(huán)物料中產(chǎn)生的其它不需要的成分而放掉的部分物料。,對

36、全過程:用4-4式,優(yōu)先對組分列式,注意用聯(lián)系物T作衡算,對反應器:用4-4式,優(yōu)先對組分列式,注意用聯(lián)系物T作衡算,對分離器:用4-3式,優(yōu)先對總物料列式,對結(jié)點A:用4-3式,優(yōu)先對總物料列式,對結(jié)點B:用4-3式,優(yōu)先對總物料列式,1)結(jié)點A和B,哪一類更有用?(分支點,匯集點),2)已知x總,先對總體系衡算;已知x單,先對反應器衡算。,注意幾點:,例420 乙烯環(huán)氧化制環(huán)氧乙烷,其生產(chǎn)流程如下:,環(huán)氧乙烷水溶液,已知新鮮原料中乙烯:空氣=1:10,乙烯單程轉(zhuǎn)化率為55%,吸收塔出口氣體總量的65%循環(huán)返回反應器。計算:(1)總轉(zhuǎn)化率、各股物流量及排放物料W的組成。(2)如W的分析數(shù)據(jù)為

37、:N2 81.5%,O2 16.5%,C2H4 2.0%,循環(huán)比(R/W)為3.0,計算新鮮原料中乙烯與空氣的比例和單程轉(zhuǎn)化率。,注意:,1、不同情況下,計算基準選取不同,計算(1)中選F中乙烯為計算基準(乙烯與空氣比 值已知,組成也知道;計算(2)中選排放物料W為計算基準(W組成已知,未知數(shù)少)。 2、利用結(jié)點A衡算 3、W量及組成的計算,解:反應式,(1)求總轉(zhuǎn)化率,取新鮮原料中乙烯10kmol為計算基準,設混合原料MF中乙烯為x kmol。 對節(jié)點A作衡算 F+RMF 對乙烯作衡算 10+x(1-55%)65%=x 解得: x=14.15kmol 反應生成環(huán)氧乙烷量 55%x=55%14

38、.15=7.78kmol 反應器出口乙烯的量 14.15-7.786.37kmol,乙烯總轉(zhuǎn)化率為:,計算W的組成:取全系統(tǒng)為衡算對象 對N2列式: WN2=101079%=79kmol 對C2H4列式: WC2H4=10-1077.8%=2.22kmol 對O2列式:WO2=101021%- 1077.8%0.5 =17.11kmol W= WN2+WC2H4+WO2=98.33kmol yN2=80.34% ,yC2H4=2.26%,yO2=17.40%。 R組成與W相同,其量為:,依次可求出P、S和RP的量和組成(略),(2)知W組成和循環(huán)比,求新鮮氣組成和轉(zhuǎn)化率 取W為100kmol作

39、為計算基準,以全過程為衡算體系。 以N2為聯(lián)系物 81.5WF空氣79 F空氣103.16kmol F氧103.162121.66kmol 對氧列式求反應的氧 21.66-10016.55.16kmol 則反應的乙烯量為 5.16210.32kmol,新鮮原料中乙烯的量 F乙烯10.32+1002.0%12.32kmol 則得: F乙烯/ F空氣12.32/103.16=1/8.37 利用節(jié)點A對乙烯作衡算 MF乙烯 F乙烯+ R乙烯F乙烯+ 3W乙烯 12.32+32.018.32kmol 可求得乙烯單程轉(zhuǎn)化率為:,例題 苯直接加氫轉(zhuǎn)化為環(huán)己烷,如下圖,輸入過程的苯轉(zhuǎn)化率為95,進入反應器的

40、物流的組成為80H2和20的苯(mol%)。產(chǎn)物中環(huán)己烷為100kmol/h,產(chǎn)物中含3的氫。試計算(1)產(chǎn)物物流的組成;(2)苯和氫的進料速率;(3)氫的循環(huán)速率。,解:取產(chǎn)物物流中環(huán)己烷為100kmolh作計算基準,取整個過程為衡算體系,對苯列衡算式,F195F1F4x4,苯,因過程中無副反應,反應的苯與生成的環(huán)己烷摩爾數(shù)相等,F4中苯105.26(1-95)5.26kmol/h,x4環(huán)己烷(100105.26)9792.15,X4,苯(5.26105.26)974.85,X4,H23,(2)苯和氫的進料速率,苯進料速率 F1F195+F44.85105.26kmol/h,氫進料速率 F2

41、3F195+F43303.26kmol/h,F410092.15108.52kmol/h,(3)H2的循環(huán)速率R,以節(jié)點B作為衡算對象,F2+R=F380,假定原料氣的組成(mol%)為:N2,24.75%;H2, 74.25%;惰氣1.00,N2的單程轉(zhuǎn)化率為25%。循環(huán)物流中惰氣為12.5,NH3為3.75。計算(1)N2的總轉(zhuǎn)化率;(2)放空氣與原料氣的摩爾比;(3)循環(huán)物流與原料氣的摩爾比。,解:取100kmolh原料氣(F1)作計算基準,取整個過程為衡算體系,F(xiàn)4與R組成相同,以惰氣為聯(lián)系物,F1y1,惰F4y4,惰,(1)N2的總轉(zhuǎn)化率,因F1中yH2:yN23:1,等于化學計量比

42、,且過程中無副反應,所以F2、R及F4中yH2:yN23:1.,F4及R組成y惰12.5, yNH33.75,所以,對N2列衡算式 F1y1,N2F1y1,N2x總F4y4,N2,(2)放空氣與原料氣的摩爾比,F4F181000.08,(3)循環(huán)物流量與原料氣的摩爾比,無論取反應器還是取整個系統(tǒng)為衡算體系,反應的N2量相同,則有:,F2中N2量F2y2,N2,以節(jié)點A作衡算體系,對N2列衡算式,F2中N2RyR,N2+F1y1,N2,R/F1=322.6/100=3.226,下一題,例題 由CO和H2合成甲醇的反應式已知為,若原料氣中含有少量雜質(zhì)CH4,其組成(mol%) 為:H267.3%,

43、CO32.5%,CH40.2。已知反應器中CO的單程轉(zhuǎn)化率xCO18,反應器出口物料在分離器中冷凝出全部甲醇,未反應的原料氣循環(huán)使用,為維持循環(huán)氣中CH4含量不大于3,在分離器后要排放一部分氣體。試計算對100kmol 原料氣的甲醇產(chǎn)量、排放氣量和循環(huán)氣量。若要求循環(huán)氣中CH4含量不大于1,則這些值將如何變化?,解:根據(jù)題意進行分析并畫出流程示意圖,(1)本過程屬于帶循環(huán)和排放過程的反應系統(tǒng); (2)為簡化計算,忽略生成甲烷反應,將甲烷看為惰性氣體; (3)分離器分出全部甲醇,故出口氣不含甲醇; (4)分離器出口氣體分為排放氣和循環(huán)氣兩股,相當于一個分割單元,氣體組成應相同; (5)循環(huán)氣與原

44、料氣混合處相當于混合單元; (6)本例可用組分衡算或元素衡算求解,由于已知CO轉(zhuǎn)化率,按組分衡算較為方便;,(7)全過程有4個單元、7股物流、4個組分如流程示意圖,下標1、2、3和4分別為氫、CO、CH4和甲醇。,2、計算 先以整個系統(tǒng)作為衡算體系,CH4衡算:CH4是惰性組分,可作為聯(lián)系物直接計算n6kmol,H2衡算:,CO衡算,聯(lián)立(1)、(2)、(3)求解得:,對混合單元作衡算,因為CO的單程轉(zhuǎn)化率為18,則有:,對CO列衡算式 n1y1,2+n5y5,2=n2y2,2,由分割單元知:y4,1y5,1=y6,176.17 y4,2y5,2=y6,220.83, y4,3y5,3=y6,

45、33。,n2=n1+n5=100+674.542=774.542kmol,解得:y2,2=22.34%, y2,1=75.02%, y2,3=2.64%,n4=n5+n6=674.542+6.667=681.209kmol,當循環(huán)氣中CH4含量降為1,計算得:np=26.67kmol,n6=20kmol,n5=396.5kmol.,比較:,三、具有旁路過程的物料衡算,在工藝過程中的旁路調(diào)節(jié)物流,出現(xiàn)物流的分支點和匯集點(即結(jié)點)。利用結(jié)點進行衡算可使計算簡化。,例422某工廠用烴類氣體轉(zhuǎn)化合成氣生產(chǎn)甲醇。要求合成氣量為2321HM3/h,CO:H2=1:2.4(mol)。轉(zhuǎn)化氣中含CO43.1

46、2%(mol%),H2 54.20%,不符合要求,為此需將部分轉(zhuǎn)化氣送至CO變換反應器,變換后氣體含CO8.76%,H2 89.75%(mol%) ,氣體體積減小2%,用此變換氣去調(diào)節(jié)轉(zhuǎn)化氣,求轉(zhuǎn)化氣和變換氣各應多少?,解:,畫出物料流程示意圖,F在a點分流,SP與B在b點合并,在結(jié)點無化學反應及體積變化。利用之進行衡算。,1)可否由MP求F,過程有體積變化 MP組成未知,未知數(shù)多方程式少,2)可否由a點衡算 F、SF、B均未知,且組成相同(僅有一個總衡算式 ),3)由結(jié)點b 衡算,總物料衡算式,SP+B=MP=2321 (1),對CO列物料衡算式,43.21%B+8.76%SP=2321yC

47、O (2),對H2列物料衡算式,54.20%B+89.75%SP=2321yH2 (3),利用題給限制條件,yCO:yH=1:2.4 (4),聯(lián)立求解得:B=1352HM3/h SP=969 HM3/h SF=989 HM3/h F=2341 HM3/h,a和b兩類結(jié)點哪種更有用,匯集點較分流點更有用?,第五節(jié) 物料衡算的計算機解題 (略),脫除二氧化碳為SF-SP=20 HM3/h錯,1、如果未給出物流量,可選用一個合適的物流作計算基準,可以減少一個未知數(shù);,多單元過程物料衡算注意下幾點有利于簡化計算:,2、觀察可否合并一些單元,合并某些物流或合并某些變量減少未知數(shù),如有時將兩變量的乘積看成

48、一個變量可簡化計算;,3.要注意反應器的單程轉(zhuǎn)化率常常不等于總體系的轉(zhuǎn)化率,在衡算時要加以注意;,4、過程和 排放物料的系統(tǒng),要注意這里計算的是穩(wěn) 定連續(xù)過程,而不是操作變化中的循環(huán)過程,因此總體系和反應器進出物料及循環(huán)氣量和組成都不隨時間而變,不發(fā)生積累,在過程中會有混合點、分離器和分割點,應作為計算單位考慮,還要注意新鮮氣和反應器進料的區(qū)別,x單和x總的區(qū)別;,5、衡算中物流中的聯(lián)系物要盡可能加以利用,要從含一個未知量的方程開始解題,以盡量實現(xiàn)順序求解,避免聯(lián)立求解 。,第四章 小結(jié),1、化工操作的類型 穩(wěn)定操作、不穩(wěn)定操作、連續(xù)操作、間歇操作和半連續(xù)操作的定義及特點。,2、體系、環(huán)境、邊

49、界的定義,物料衡算的依據(jù),有幾種物料衡算式,內(nèi)容及使用條件、注意問題。,3、畫物料流程簡圖的步驟和要點。,4、物料衡算的步驟及注意問題。,6、熟練進行無化學反應過程的物料衡算(簡單過程與復雜過程),對簡單過程,至多可列出的獨立物料衡算式的數(shù)目為C,對多單元過程至多可列出的獨立物料衡算式的數(shù)目為MC個。,5、計算基準一般有幾種,基準選取中應注意的問 題,怎樣選取一個合適的計算基準。,7、練掌握x、s、y、限制反應物、過量反應物、過量百分數(shù)、單程轉(zhuǎn)化率、總轉(zhuǎn)化率的定義、定義式,并熟練地運用其進行有關計算。,8、能熟練地運用直接求算法、利用聯(lián)系物和結(jié)點做物料衡算。,9、能熟練地進行具有循環(huán)、排放及旁

50、路過程的物料衡算。,10、了解元素衡算法和有平衡反應過程的物料衡算。,習題一 原料A與B進行下列反應 2A+5B 3C+6D,若新鮮原料中A過剩20,B的單程轉(zhuǎn)化率為60,總轉(zhuǎn)化率為90,。反應器出來的產(chǎn)物混合物進分離器分離出產(chǎn)物C與D,剩下的未反應的A與B,一部分排放,其余循環(huán)返回反應器,流程如下:,求(1)循環(huán)氣R的摩爾組成; (2)排放氣W與循環(huán)氣R的摩爾比; (3)循環(huán)氣R與進反應器原料MF的摩爾比。,解:(1)取全系統(tǒng)為衡算對象,設FB為100mol 。,則新鮮其中A的量FA1001202548mol,對B列式,對A列式,則R與為的組成為: yA=0.5455 yB=0.4545,(

51、2)以節(jié)點為衡算體系,對B列式,(3),習題 下圖為NaCO3生產(chǎn)工藝簡圖,反應式為 Na2SCaCO3 Na2CO3+CaS,NaS通過反應器的轉(zhuǎn)化率為90,進入反應器的CaCO3較理論需要量過量50,計算:,(1)純Na2S循環(huán)量(kg/h); (2)生成Na2CO3溶液量(kg/h)。,求解過程,解:以整個系統(tǒng)為衡算對象,取進系統(tǒng)Na2S水溶液量1000kg/h為基準。,對Na元素作衡算:,F中Na量P中Na量,由題意知,新鮮原料中加入的Na2S全部反應,由Na2S單程轉(zhuǎn)化率為90得,100045(100045+R)90,另一題,習題,41天然氣與空氣混合,混合氣含8CH4(體積)天然氣

52、組成為85(質(zhì)量)CH4和15C2H6,計算天然氣與空氣比率。,解:取100kg天然氣為計算基準,則:,習題二 乙烯與空氣氧化生產(chǎn)環(huán)氧乙烷,離開反應器的氣體組成如下(干基mol%): C2H4 3.2;N2 78.2;O2 12.2;C2H4O 0.824;CO2 5.5。求選擇性、循環(huán)氣對廢氣(RW)的摩爾比以及新鮮原料(FF)中乙烯對空氣的摩爾比。反應式為: C2H4+0.5O2 C2H4O C2H4+3O2 CO2+H2O,求解過程,43現(xiàn)有100kg混合酸,組成26HNO3,56H2SO4及18H2O。今需調(diào)整至: 30HNO3,58H2SO4及12H2O,試計算需加入一以下兩種酸各多

53、少kg。(1) 87HNO3,8H2SO4及5H2O; (2)98H2SO4及2H2O。,解:取100kg 原混酸為計算基準,設需加入(1)酸xkg(2)酸ykg 。畫出簡圖,總物料 1000+x+yG,對HNO3: 100026+87x=30%G,對H2SO4: 100056+8x+98%y=58%G,聯(lián)立上三式求解得,答:需(1)酸282.1kg,(2)酸402.6kg ,得指定 混酸1684.7kg。,44.一蒸發(fā)器連續(xù)操作,處理量為25噸時溶液,原液含10NaCl,10NaOH及80(w%)H2O。經(jīng)蒸發(fā)后,溶液中水分蒸出,并有NaCl結(jié)晶析出,離開蒸發(fā)器的溶液濃度為: 2NaCl,5

54、0NaOH及48(w%)H2O。計算:(1)每小時蒸出的水量;(2)每小時析出的NaCl量;(3)每小時離開蒸發(fā)器的濃溶液的量。,解:畫出流程簡圖。,取25T/h原溶液為計算基準,總物料 25G+W+P,對H2O: 2580=48%P+W,對NaOH: 2510=50%P,聯(lián)立上三式求解得,答:每小時蒸出水17.6噸,析出氯化鈉2.4噸,得到濃溶液5噸。,45.一蒸餾塔分離戊烷(C5H12)和己烷(C6H14)的混合物,進料組成兩組分均為50(w%)。頂部餾出液含C5H1295,塔底釜液含C6H1496,塔頂蒸汽經(jīng)冷凝后,部分冷凝液回流,其余作為產(chǎn)物,回流比為0.6。計算:(1)每kg進料餾出

55、產(chǎn)物的量和塔底產(chǎn)物的量;(2)進冷凝器物料量與原料量之比;(3)若進料為100kmolh,計算餾出產(chǎn)物、塔底產(chǎn)物的質(zhì)量流率。,解:畫出流程簡圖,(1)取1kg進料為計算基準,總物料 FD+W,對C5H12: 150=95%D+5W,聯(lián)立求解得,(2),(3)取進料100kmolh為計算基準,答: (1)每kg進料餾出產(chǎn)物的量0.505kg,塔底產(chǎn)物的量0.495kg;(2)進冷凝器物料量與原料量之比0.808;(3)若進料為100kmolh,餾出產(chǎn)物3958kg/h,塔底產(chǎn)物3880kg/h。,4-6.含輕烴較高的汽油,須經(jīng)精餾塔將大部分丙烷、丁烷、戊烷除去,以提高汽油的穩(wěn)定性,現(xiàn)需處理的不穩(wěn)

56、定汽油組成如下:,計算:(1)若全部C03、C04在流出液中,C06、C07、C08在殘液中,C05的一半在D中,量一半在W中,求D、W的組成及每100kmol原料能得到的D和W的量。(2)若要求得到穩(wěn)定汽油(殘液)含9(mol)C05,則100kg原料液能得到穩(wěn)定汽油多少kg。,解:畫出物料流程簡圖,(1)取100mol原料液為計算基準,D=4+7+100.516mol,W=100.5+18+28+3384mol,餾出液組成如下表,殘液組成如下表:,(2)當穩(wěn)定汽油中C05含量為9%(mol時),取100kg原料液為計算基準。,進料摩爾數(shù)10094.121.0624kmol/h,設穩(wěn)定汽油含

57、戊烷為xkmol,答: (1)每kg進料餾出產(chǎn)物的量16mol,塔底產(chǎn)物的量84mol;(2)穩(wěn)定汽油產(chǎn)量92.14kg/h。,47.含H2和CO混合氣和空氣燃燒,燃燒后廢氣分析結(jié)果如下:N279.8(mol%),O218.0%,CO22.4%(為干基)計算:(1)H2和CO混合燃料的組成;(2)混合燃料和空氣的比率。,解:畫出流程簡圖,,(1)取100kmol干基廢氣為計算基準,以N2為聯(lián)系物,反應耗氧量通入氧量輸出氧量 101.0121100183.21kmol,H2燃燒耗氧量3.210.52.42.01kmol,燃料中H2的量2.0124.02kmol,燃料組成,(2)混合燃料與空氣比率,48.用苯、氯化氫和空氣生產(chǎn)氯苯,反應式:,原料進行反應后,生成的氣體經(jīng)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