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醫(yī)學論文-三位動“正”整脊手法配合參麥針椎間孔注射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研究_第1頁
臨床醫(yī)學論文-三位動“正”整脊手法配合參麥針椎間孔注射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研究_第2頁
臨床醫(yī)學論文-三位動“正”整脊手法配合參麥針椎間孔注射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研究_第3頁
臨床醫(yī)學論文-三位動“正”整脊手法配合參麥針椎間孔注射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研究_第4頁
臨床醫(yī)學論文-三位動“正”整脊手法配合參麥針椎間孔注射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研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三位動“正”整脊手法配合參麥針椎間孔注射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研究作者許學猛謝國平劉文剛趙傳喜【摘要】【目的】比較研究三位動“正”整脊手法配合參麥注射液椎間孔注射和傳統(tǒng)旋轉復位手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的臨床療效?!痉椒ā繉?0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隨機分為試驗1組、試驗2組和對照組各30例,分別給予三位動“正”復位手法參麥注射液椎間孔注射、單純三位動“正”復位手法和傳統(tǒng)旋轉復位手法治療。運用改良日本骨科學會的下腰痛評分法對治療前后癥狀、體征及日常生活工作能力進行評分,并比較3組臨床療效?!窘Y果】在下腰痛評分方面,3組治療前后比較,差異均有顯著性意義P65歲者3妊娠或哺乳期婦女4合并有心血管、腦血管、肝腎及造血系統(tǒng)等嚴重原發(fā)性疾病,精神病患者5腰部有骨折、脫位、結核、腫瘤等疾病者。15一般資料本組共收集合格受試對象90例。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按患者就診順序以111比例隨機分配至試驗1組、試驗2組和對照組,每組30例。其中試驗1組男17例,女13例年齡2158歲,平均415394歲病程9個月51年,平均083032年。試驗2組男15例,女15例年齡2256歲,平均426423歲病程7個月48年,平均074030年對照組男16例,女14例年齡2056歲,平均413402歲病程10個月58年,平均087031年。3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方面比較,差異均無顯著性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2研究方法21治療方法211坐位整脊椅的制作該整脊椅為作者原創(chuàng)國家應用新型專利號2008202010915,見圖1。212試驗1組采用三位動“正”整脊手法結合參麥注射液椎間孔注射治療。三位動“正”整脊手法的具體操作如下1坐位旋轉整脊患者先端坐于整脊椅,調好坐姿,使大腿內側擋板正好舒適卡頂住患者雙側大腿內側根部,可通過自動升降泵升高或降低雙下肢自然垂直踩踏于腳踏板上,雙上肢屈肘交臂于胸前,L4/5椎間盤突出癥患者保持身體屈曲約45,L5/S1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則保持身體屈曲約60,醫(yī)者站立于患者健側偏后,醫(yī)者一手緊握住患側肘后部,另一手掌正好頂壓患節(jié)病椎部,先囑患者上半身主動向健側旋轉,患者旋轉至極限時,醫(yī)者順勢牽拉患者肘部,同時另一手掌用力頂壓病椎部,此時可觸及“喀喀”聲,連續(xù)整脊3次,同法整脊對側見圖2。2站位反向整脊患者站立于診床旁,先用一枕頭墊放床邊后軀體趴倒其上,以整脊右腰腿痛患者為例,先囑患者右上肢屈肘并右手掌抱住后枕部,左手按住床邊,右下肢屈膝約90,一助手雙手緊握患者右側踝部并向后下方用力牽拉,術者屈右膝將膝部頂住患者右腘窩部稍上,右手握住患者右肩部,左手掌頂壓病椎棘突上,讓患者腰背部向左后上方旋轉,在患者旋轉過程,術者利用自身重量用力向下按壓右下肢,右手握住右肩向患者背側用力牽拉,同時左手用力按壓腰部,即可聽到“喀喀”聲,同法整脊對側見圖3。3側臥斜搬整脊取側臥位,下位肢體伸直,上位肢體屈曲,術者在患者前側,屈雙肘,一肘放于髂骨后外緣,一肘放于患者肩前,雙肘對抗扳動使腰部旋轉,然后更換體位,另一側再做1次見圖4。參麥注射液椎間孔注射注射穿刺點選擇在病節(jié)椎間隙棘突旁開48CM處,無菌操作,用心包穿刺針經穿刺點快速入皮向內傾斜2545直達椎骨,往頭方向下壓1015,繼續(xù)緩慢推進,一旦阻力消失,針尖可能進入椎間孔外口處,若觸及神經根可產生下肢神經痛,應將針頭略后退后注藥。注射參麥注射液4ML20MG/L利多卡因1ML,注藥后觀察15MIN,無不良反應方可離開。每3D注射1次,5次為1個療程。213試驗2組采用三位動“正”整脊手法治療。手法及療程與試驗1組完全相同。214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旋轉復位手法治療。具體操作患者取坐位,坐立于方凳上,屈膝90,兩足分開與肩等寬,以腰痛右側甚者為例,助手站于患者左前方,雙下肢夾住患者左下肢,雙手協(xié)助固定左大腿根部。醫(yī)者立于患者左后方,左手拇指按住壓痛棘突右側,右手從患者右側腋下伸向前,手掌壓于患者頸后,囑患者放松腰部,腰部前屈6090,醫(yī)者右手旋拉頸部,順勢用力使患者軀干向右后內側旋轉,左手拇指向左側偏歪棘突,可感到指下椎體有輕微錯動感,并可聽到“喀喀”聲。腰痛左側甚者,左右相反,手法一致。22觀察指標221治療前后癥狀、體征及日常生活工作能力評分按照改良日本骨科學會的下腰痛評分法4進行評分,總分為30分其中主觀癥狀6分、客觀體征12分、日常生活工作能力12分,采用4級計分方法由小到大分別計為03分,具體評分內容如下1主觀癥狀腰腿痛程度、麻木程度分別按無、輕、中、重計0、1、2、3分。2客觀體征椎旁壓痛程度按無、輕、中、重計0、1、2、3分肌力屈伸,母按5級、45級、34級、70加強試驗陰性、45加強試驗陽性、30加強試驗陽性、16H計0、1、2、3分工作能力按能全日制做原來工作、雖能工作但偶爾需要休息、雖能工作但經常需要休息、不能工作計0、1、2、3分。按下腰痛評分標準,病情程度分級輕度總分10分,中度總分20分,重度總分30分。222療效判定標準參照癥狀、體征及日常生活工作能力評分標準評定。優(yōu)改善率75良改善率5069可改善率3049差改善率30。改善率治療前分值治療后分值/治療前分值100。23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110FORWINDOWS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3結果313組治療前后下腰痛評分比較見表1。3組治療前后比較,差異均有顯著性意義P001,說明3種治療方法對腰椎間盤突出癥均有效。治療后試驗1組、試驗2組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顯著性意義P005或P001,說明三位動“正”復位手法對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療效優(yōu)于傳統(tǒng)旋轉復位手法。試驗1組與試驗2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5,說明三位動“正”復位手法加參麥注射液椎旁椎間孔注射對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療效優(yōu)于單純三位動“正”復位手法。13組治療前后下腰痛評分比較統(tǒng)計方法T檢驗P001,與治療前比較P005,P001,與對照組比較P005,與試驗2組比較323組療效情況比較見表2。治療后3組療效比較,試驗1組和試驗2組療效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或P001試驗1組療效優(yōu)于試驗2組P005。表23組療效情況比較統(tǒng)計方法秩和檢驗P005,P001,與對照組比較P005,與試驗2組比較4討論腰椎間盤突出癥是骨傷科常見病,可見腰痛、下肢疼痛、麻木、肌力減退和大小便障礙等癥狀。有學者認為由于椎間盤突出組織機械性壓迫神經根,引起充血、水腫等變化,是產生腰背痛、坐骨神經痛的主要原因但亦有認為疼痛是受累神經根過度牽拉所致,而與單純機械性壓迫無明顯關系5。由于椎體間受力的不均衡性,導致椎間盤的突出,椎間關節(jié)的錯縫,肌肉筋膜的痙攣,壓迫脊神經根、脊髓,神經根的缺血缺氧,引發(fā)局部炎性反應,從而出現(xiàn)腰腿痛等臨床癥狀。筆者在長期的治療實踐中發(fā)現(xiàn)腰椎間盤突出癥手法治療的關鍵不在于椎間盤的能否完全回納,而在于消除無菌性炎癥,改善椎管血液循環(huán),減少對神經的刺激,解除腰肌痙攣,恢復腰椎力學平衡。筆者采用的三位動“正”復位手法包括坐位整脊、站位整脊和臥位整脊,應用自制專利整脊椅開展坐位旋轉整脊手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療效優(yōu)于傳統(tǒng)旋轉整脊手法一方面利用專利整脊椅可隨意調整高度以更好地滿足不同身高的患者端坐得更舒服的要求、內側大腿擋板設計正好頂壓患者大腿根部、患者雙腿自然狀態(tài)踩踏于整脊椅腳踏板上,使患者骨盆連同下肢有機形成為一個整體,較雙人坐位旋扳手法靠一助手夾腿固定骨盆更可靠再通過前屈或后伸一定角度使上身處于相對“鎖定”狀態(tài),從而使旋轉作用力更能準確地作用于病椎節(jié)段,另一方面利用整脊椅進行整脊只需單人操作,同時要求患者主動旋轉活動配合整脊,順勢而為,動中求“正”,既省力、又高效對于一些頑固性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患者還可以應用整脊椅后伸、提拉、旋轉反向整脊。整脊椅具有獨特的優(yōu)點,是傳統(tǒng)旋轉整脊手法所不具備的,也正是應用專利整脊椅實施坐位整脊治療本病取得更好的療效的主要原因。站位反向整脊手法,利用術者身體重量向下的沖壓,相當于給患者腰椎以縱向牽引,使腰椎間盤處于繃拉狀態(tài)、椎間隙擴大,有利于向后旁突出的椎間盤回納,達到了徒手骨盆牽引的效果然后利用患者在旋轉活動過程中予以扳肩、壓腰,在“動”中求“正”,使患者在牽引狀態(tài)下用較小的扭轉力即可實現(xiàn)整脊效果。此外,還實施傳統(tǒng)的臥位側扳手法,推肩扳臀同時用力整脊,如此開展三位坐、站、臥立體動“正”整脊手法,集徒手骨盆牽引、旋扳、沖壓手法于一身,在整脊全過程更強調患者主動按要求配合活動,以求動中求“正”,更有利于改變椎間盤和神經根或硬膜囊之間的毗鄰關系、迅速減輕或緩解突出椎間盤對神經的壓迫程度,實現(xiàn)快速見效而且該手法有更廣的適應癥,對不同類型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均可起到整復作用。中醫(yī)學認為本病主要因肝腎不足,筋脈痹阻,經絡瘀結所致。在進行腰椎間孔注射中藥時加入利多卡因,一方面可以減輕患者在注射過程中的痛苦,同時可以進行局部浸潤麻醉阻滯。參麥注射液是由紅參、麥冬提取物混合而成,藥理學實驗證明6其對缺氧培養(yǎng)的細胞凋亡和細胞內鈣離子的升高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對缺血缺氧損傷神經細胞后鈣超載引起的凋亡有抑制作用。經椎旁椎間孔注射能將參麥注射液注射到神經通道口,有利于藥物在局部持續(xù)發(fā)揮作用以達到較高的療效。本研究結果顯示,三位動“正”整脊手法結合椎間孔注射參麥注射液和單一三位動“正”整脊手法的療效均優(yōu)于傳統(tǒng)坐位旋轉整脊手法治療,三位動“正”整脊手法結合椎間孔注射參麥注射液又優(yōu)于單一三位動“正”整脊手法,表明腰椎間盤突出癥綜合治療較單一治療的療效更佳。因此,采用三位動“正”整脊手法結合椎間孔注射參麥注射液綜合治療是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理想治療方法之一,具有推廣運用價值?!緟⒖嘉墨I】1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S南京南京中醫(yī)藥大學出版社,199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