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_第1頁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_第2頁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_第3頁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_第4頁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_第5頁
免費預(yù)覽已結(jié)束,剩余7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精選文庫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自強不息”和“厚德載物”是周易乾、坤兩卦最重要的精神內(nèi)涵,也成為幾千年來,中國人性格中最重要的兩個方面,塑造了無數(shù)中國人的性格。八字箴言是最能代表中國智慧、中國精神、中國性格。這八個字也是清華大學(xué)的校訓(xùn)。梁啟超解釋說:“君子自勵猶天之運行不息,不得有一暴十寒之弊,學(xué)者立志尤須堅忍強毅,見義勇為,不避艱險?!薄熬咏游?,度量寬厚,猶大地之博,無所不載。責己甚厚,責人甚輕。名高雍容,望之儼然,即之溫然?!弊詮姴幌?,自立自強,變動不居周易上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剛健的第一條就是獨立,不假外物。從天的角度看,就是獨立運行,不依賴外物。在周易中,乾卦代表天,乾是萬物的“大元”,萬物賴以生存、發(fā)生。天道剛健,不依賴外物,周易讓人效法天,自立、自強。所以說,中國古人主流思想里,人道效法天道,人到自立,君子自強,不依賴鬼神,不依附于宗教。即便是效法天地,也絕不依賴天地。自強不息的第二個內(nèi)涵就是變動不居。天運行不息,變化無窮,所以品物流行、四時成序。周易用“龍”來象征乾卦和上天的精神。實際上中國文化的龍,就是八個字:“變化無常,隱現(xiàn)不測”。外國人的恐龍,全部都可看到,中國的畫家畫龍,如果全部畫出來,不管是什么名家畫的,都一文不值?!吧颀堃娛撞灰娢病?。龍從來沒有給人見過全身的,這就是“變化無常,隱現(xiàn)不測”的意思。自強不息的本質(zhì),就是眾多經(jīng)典中所說的:日新其德。陰陽相摩,八卦相蕩。世界時時都在變化,萬事萬物在下一刻都是新的。自強不息,就是永遠在進步,永遠不滿足。有智慧的人應(yīng)當效法陰陽變化日新,不斷改掉過錯,不斷創(chuàng)造新的業(yè)績,在歲月的流逝中修養(yǎng)自我,升華自我。道家老子也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比说男摒B(yǎng)如效法大地一樣,地給我們住,給我們生長萬物,供給我們食,我們一切都靠土地,人類沒有土地就完蛋了;但是我們還給土地的是糞便垃圾,可是土地并不計較,照舊生長出東西來供我們食、用、享受,所以人的胸襟要效法地。而地是靠什么能夠這樣?靠宇宙,靠天,而天則只有付出,沒有收回去,像太陽一樣,只放射出來,并未從地上吸收什么。而宇宙卻是效法道,道是什么?是自然的,沒得什么效法了??傊墙涛覀冏鋈说木?,應(yīng)效法自然的法則,只有付出,沒有收回。這是老子所講的“道”的精神。也就是易經(jīng)上的“天行健”。天體不斷在動,永遠在動,天體假如有一秒鐘不動,不必要用原子彈,整個的宇宙都要毀滅掉了。第二句話“君于以自強不息”,正如老子所說的意思一樣,做人要效法宇宙的精神,自強不息。一切靠自己的努力,要自強,依靠別人沒有用,一切要自己不斷努力,假使有一秒鐘不求進步,就已經(jīng)是落后了。厚德載物:廣大厚重,善良寬容周易上說,人要效法大地的品德,用厚德承載萬物;要效法上天的品德,以剛健的精神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最重要的是要養(yǎng)成一種廣大厚重的人生格局。厚德中的厚,就是一種廣大、厚重的人生格局。周易坤卦中說,直、方、大,不習無不利。厚德載物,首先要我們擁有直、方、大這三種德行。直論語雍也中說,“人之生也直?!比诵猿鲇谧匀?,本皆相近樸實,受后天種種習氣熏染才偏離。人的先天本性真實自然,沒有雕飾。方周易坤卦文言說,直其正也,方其義也。君子敬以直內(nèi),義以方外。直是就內(nèi)在而言的,方是就外在而言的。大孟子中說,充實之謂美,充實而光輝之謂大。力行其善,至于充滿而積實,則美在其中而無待于外矣。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和順積中,而英華發(fā)外;美在其中,而暢于四肢,發(fā)于事業(yè),則德業(yè)至盛而不可加矣。一個人如果能做到內(nèi)在的自然合于本性,外在的言語行為的合于道義,那么就會成就含弘光大的人格。這種博大的、大氣的人格是由內(nèi)而外的,美在其中,而暢于四肢。厚德載物第二個內(nèi)涵就是善良寬容。厚德是善良,用善良的心地去承載萬物,待人接物,包納萬物,就是寬容。我們從字面上分析,厚德是載物的前提,也就是說厚德載物,是要我們先養(yǎng)成一種宏達格局,然后用這種宏達格局去承載萬物、待人接物。厚德載物,重點在修德。而修德、樹德,做到二十五德。1、口德得饒人處且饒人。直話,可以轉(zhuǎn)個彎說;冷冰冰的話,可以加熱了說;批評人的話,一對一的說,要顧及別人的自尊。2、掌德贊美別人,學(xué)會鼓掌。為他人喝彩是每個人的責任,每個人都需要來自他人的掌聲。一贊值千金,給別人掌聲其實是給自己掌聲。不懂鼓掌的人,人生太狹隘。3、面德中國人最講究的是面子,不給面子是最大的無禮。任何時候,得饒人處且饒人,給對方一個體面的臺階;看破別說破,面子上好過;傷什么,千萬別傷人面子;揭什么,千萬不要揭人老底。4、信任德生性多疑的人不可能有真朋友。被人信任是一種幸福。有多少信任,就有多少成功的機會;疑人不交,交人不疑。5、方便德與人方便,自己方便:1.請主動坐里座;2.與人方便,自己方便;3.在他人最需要的時候輕輕扶一把;4.為對方著想,替自己打算。6、禮節(jié)德有“禮”走遍天下。禮多人不怪,彬彬有禮,方能魅力四射;。7、謙讓德鋒芒畢露者處處樹暗敵。放下身段,降低自己;勿在失意者面前談?wù)撃愕牡靡?;人前勿張狂,人后別得意,為人應(yīng)低調(diào)。8、理解德人人都渴望他人的認可。理解,就是給人方便;理解一般人不能理解的事;換位思考,替別人著想。9、尊重德把別人的自尊放在第一位:1.努力使人感到他的尊嚴;2.給弱者的尊重更可貴;3.真正的高手好像平平常常;4.地位越高越不能輕視別人;5.把別人放在心上。10、幫助德關(guān)鍵時刻,誰不希望有人拉一把。無私勝有私。你的好,別人是會記住的。11、誠信德無信不立,狡詐者必無朋友。誠信為本,重諾守信;誠信深入人心,成功接踵而至;失去誠信,百事不可為;任何理由都無法解釋自己的失信。12、實惠德空頭支票,萬萬開不得。許之以利,曉之以理;不以利益大小親疏你的朋友;盡可能滿足對方的欲望。13、虛心德讓別人顯得高人一等。要一點含蓄,要一點謙遜;虛心萬事能成,自滿十事九空;虛心求教,成就大業(yè)。14、欣賞德使別人擁有優(yōu)越感??释恍蕾p之心人皆有之;“高帽子”的成本最低;要及時肯定別人的長處。15、感恩德不感恩,就別指望有下次。感恩,是一種歌唱生活的方式;及時感激,切莫等到花兒都謝了;感謝你的對手。16、援助德雪中送炭,危難之中現(xiàn)真情。別忘了買人情原始股;當別人危難時伸手援助。17、激情德這個社會沉悶者太多。成功需要激情;開朗熱情,堅冰可融;用100%的激情去實現(xiàn)1%的可能。18、形象德使自己形象成為一流品牌。名譽比金錢更珍貴;好形象容易獲得認同與喜愛;你的形象價值百萬。19、愛心德愛像春日的陽光。永存仁愛之心;仁愛之人,易獲他人合作。20、笑臉德沒人會拒絕真誠的微笑。愿微笑之花開遍人間。微笑是人際交往的鑰匙。用微笑輕松應(yīng)付對手的挑釁。微笑著掙錢。21、寬容德容不下別人,是因為自己太狹隘。以容忍改變能夠改變的。寬容為懷,贏取人心。學(xué)會原諒別人的過失。有時,良好的關(guān)系是忍出來的。22、合作德資源共享,利益均沾。合作是最有效率的借力方法。合作才能雙贏。23、善良德沒有人不想與善者為伍、為鄰、為友。為善者可服人。勿以善小而不為。善待每一顆心。美德,生命中最閃光的部分。24、傾聽德多看多聽,少開口。會傾聽者得人心。傾聽是最好的恭維。25、寬恕德感謝所有折磨你的人。恕人之過,方顯大家本色;和為貴,責人不可太嚴;讓仇恨之樹長出寬恕的鮮花。厚德載物是在大地之上種下福田,而自強不息則是為自己爭取更廣闊的天空。老祖宗留下這八個字,是中國人最重要、最基本的人生箴言。比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更實用的哲理定律。1、因果定律世上沒有一件事是偶然發(fā)生的,每一件事的發(fā)生必有其原因,人的命運當然也遵循這個定律。人的思想、語言和行為,都是“因”,都會產(chǎn)生相應(yīng)的“果”。人只要有思想,就會不斷“種因”,種“善因”還是“惡因”由自己決定。我們必須先注意和明了自己的每一個想法(起心動念)會引發(fā)什么樣的語言和行為,由這些語言和行為會導(dǎo)致什么樣的結(jié)果。2、吸引定律人的心念(思想)總是與和其一致的現(xiàn)實相互吸引。比如:一個人如果認為人生道路充滿陷阱,出門怕摔倒,坐車怕交通事故,交朋友怕上當,那這個人所處的現(xiàn)實就是一個危機四伏的現(xiàn)實,稍有不慎,就真的會惹禍。又比如:一個人如果認為這個世界的人很多人都是講義氣的血性之人,那這個人就總會碰到跟他肝膽相照的朋友。為什么?因為人都是選擇性地看世界,人往往只看得見和留意自己相信的事物,對于自己不相信的事物就不會留意,甚至視而不見。人如果能控制自己的心念(思想),使之專注于有利自己的、積極的和善良的人、事、物上,那這個人就會把有利的、積極的和善良的人、事、物吸引到其生活中去,而有利的、積極的和善良的人、事、物也會把這個人吸引過去。3、放松定律人在心態(tài)放松的情況下,往往能取得最佳成果。任何心態(tài)上的懈怠或急躁,都可能帶來不良結(jié)果。什么心態(tài)是最佳心態(tài)呢?答案是越清明無念越好!把目標瞄準在你想要的理想人格、理想境界、理想人際關(guān)系和理想生活上,然后放松心態(tài)、精進努力,做你該做的,不要老惦記著這些東西什么時候到來,則這些東西的到來有時候能快到令你吃驚;相反,如果你對結(jié)果越焦躁,你就越不能得到理想的結(jié)果,甚至會得到相反的結(jié)果。值得注意的還有:所謂的無念并不是心里一個念頭也沒有,而是有念頭但不駐留,“無所住而生其心”。4、當下定律人不能控制過去,也不能控制將來,人能控制的只是此時此刻的心念、語言和行為。正確的心態(tài)應(yīng)該是不管命運好也罷壞也罷,只管積極專注于調(diào)整好做好當前的思想、語言和行為,則命運會在不知不覺中向好處發(fā)展。5、80/20定律人在達成目標前80%的時間和努力,只能獲得20%的成果,80%的成果在后20%的時間和努力獲得。這是個非常重要的定律,很多人在追求目標的時候,由于久久不能見到明顯成果,于是失去信心而放棄。不要預(yù)期前80%的努力會有很大收獲,只要不放棄,最后20%的努力就會有長足及本質(zhì)的進步。量變才能到達質(zhì)變,為什么成功的人總是少數(shù)的,因為能堅持的人總是少數(shù)的。6、應(yīng)得定律人得到應(yīng)得到的一切,而不是想得到的一切。所謂“擁千金者值千金”,就是這個道理。所以,必須要提高自我價值,自我價值提高后,則人應(yīng)得的質(zhì)和量都會提高。7、間接定律要提高自我價值(包括物質(zhì)和精神兩方面),必須通過提高他人價值間接實現(xiàn)。例如:你要提高自己的自尊,必須通過首先提高別人的自尊間接實現(xiàn)。你要有所成就,必先通過成就別人間接達成。又例如:那些致力于為客戶為社會提供優(yōu)質(zhì)服務(wù)和優(yōu)質(zhì)產(chǎn)品的公司往往長盛不衰,越做越大。這就是間接定律在起作用。值得一提的是,間接定律中提高自我價值和提高他人價值往往是同時發(fā)生的,即當你在提高別人價值的時候,你的自我價值也會得到提高。8、布施定律布施就是“給出去”的意思。這個定律是說,你布施出去的任何東西,終將成倍地回報到你身上。例如:你布施歡喜心,讓他人衷心愉悅,你將會成倍地得到他人回報給你的歡喜;你布施安定,讓他人心安,你將會成倍地得到安樂。相反,如果你施加于別人的是不安、憎恨、怒氣、憂愁,你也將成倍地得到這些報應(yīng)。請記?。翰际┍冉邮芨懈?,施本身就是很大的福,而無需從受者處獲得回報。9、愛自己原則一切利他的思想、語言和行為的開端,就是接受自己的一切并真心喜愛自己。只有這樣,你才能愛別人,才能愛世界,你才可能有真正的歡喜、安定和無畏,才可能有廣闊的胸襟。你如果不喜歡不滿意自己,那么你是無法真正喜歡別人的。這點非常重要。有些人把愛自己等同于自私自利,這是誤解。如果仔細體會,就會發(fā)現(xiàn),你如果對自己不喜歡、不滿意,就很容易生出嫉妒心和怨恨心。自己也是眾生中的一員,愛眾生的同時為何把自己排除在外?所以請先好好認識自己,先跟自己做好朋友,再談愛其他眾生。10、負責原則人必須對自己的一切負責,當人對自己采取負責任的態(tài)度時,人就會向前看,看自己能做什么。人如果依賴心重,就會往后看,盯著過去發(fā)生的、已經(jīng)無法改變的事實長吁短嘆。事實上,對你負責的也只能是你自己。南懷瑾: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孟子說,“誠者,天之道也”,誠這個境界、修養(yǎng)合于天道,這個天是理念的天,與精神世界形而上那個功能、法則是相合的。誠的本身是天道,這個天地是至誠的,有一句話“至誠不息”,真到了至誠,不息就是不休息,就是易經(jīng)上“天行健”,這個宇宙永遠在轉(zhuǎn)動,地球沒有一分一秒不在動、不在轉(zhuǎn),如果這個地球一秒鐘不轉(zhuǎn),乾坤息矣,我們就完了。曾經(jīng)有個大學(xué)者,當代的思想家,他說中國文化講天地是靜態(tài)的。我不好意思批評,因為我批評起來就不好聽了。我說中國文化誰跟你講天地是靜態(tài)的?中國文化講天地是動態(tài)的,“天行健”,永遠都在動,所以“君子以自強不息”,叫人要效法天地,永遠不斷地前進。我說哪里有講靜態(tài)的文化?出在哪一部書?真是對自己文化的毀滅,對祖宗的不敬,這是不孝的子孫。所以老子也講:“人法地”,人要效法地,我們效法地干什么?地有什么值得學(xué)的?為什么要效法地,要跟地學(xué)呢?你看大地生長萬物,生生不已,最后你死亡了也歸到大地上去。它毒藥也生,好的壞的都生,大地生青菜蘿卜,都是它生養(yǎng)給我們吃,我們還給它的是什么?大小便。它也絕不生氣,這樣大的厚德,這樣大的精神,包容一切,所以人要效法地。老子說地還不算偉大,地要效法天,那個天永遠勤勞不息地在轉(zhuǎn),你看太陽、月亮、地球,風云雷雨,一天到晚都在轉(zhuǎn)在變,而且永遠不停息的。那么這個天誰在推動呢?有一個東西,叫做道,“天法道”。那么道要跟誰學(xué)呢?“道法自然”,不必跟人家學(xué),道自己是本然的,所以叫自然,也就是道法自然。自者自己也,然者本然也,所以叫做自然,自己本身就是道法自然。那么道法自然是什么呢?至誠不息,真正的至誠是一念專精,沒有休息。所以有些人學(xué)佛打坐做工夫,乃至于念佛,不管你信哪一個宗教,要一念萬年,萬年一念,那是至誠不息,叫做定。你做不做得到?“是故誠者,天之道”,要做到你就懂了。所以一切始終在恒動之中,永遠的恒動,所以至誠是天之道,天之道是至誠不息。孟子與離簍我們經(jīng)常看到的一句話:“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边@是易經(jīng)乾卦的卦辭。乾代表了天,中國文化是用乾代表了天體,現(xiàn)在的名詞就是宇宙。宇宙是永遠在轉(zhuǎn),永遠在動,沒有一分一秒停止,假使一秒停止,不但地球完了,沒有人類了,整個宇宙也垮了,所以宇宙是動態(tài)的。這就是中國的哲學(xué)了。有現(xiàn)代的學(xué)者是在思想界很有影響力的,他們評論中國文化,屬于靜態(tài)的。我對他們說,老兄,誰告訴你們中國文化是靜態(tài)的?講中國文化,第一部書就是易經(jīng),里面就告訴了你“天行健”,宇宙沒有靜態(tài),永遠是動的。中國文化并不主張靜態(tài)的宇宙。人生也是這樣,要不斷求進步。靜是緩慢的動態(tài),沒有真正絕對的靜。譬如人坐在椅上好像很靜,其實并不靜,身上的血液正在分秒不停地循環(huán),各個器官也都各司其職地工作著。說中國文化是靜態(tài)的,那種說法并不正確。中國佛道儒從來沒有講靜態(tài),因為靜態(tài)不過是動態(tài)里的一個現(xiàn)象,是一種緩慢的動。其實死亡也是一個動態(tài),所以宇宙生命本來是活動的。生死輪回是動的,不生死輪回也是動的。佛入涅盤也不是死亡,而是證得生命最初的那個活動的能力。宇宙就像圓桌、圓球一樣,是圓的,永遠在動。我們把圓的看成是直線,那是因為我們?nèi)藶榈陌阉辛?。在小范圍?nèi),圓與直線很相似,所以沒有真正的靜態(tài)。其實,動就是靜,靜就是動,沒有靜也沒有動,沒有陰也沒有陽,這是形而上的法則,很高很妙的。佛法真正到了最高境界是不動也不靜,即動即靜的。比如說阿羅漢入定,自己以為不動了,其實還在動。大菩薩、佛境界也一樣的,不是不動,是慢動。這個宇宙的生命有股動力,使一切好的、壞的,善的、惡的、不善不惡的,一切唯物的種子、唯心的種子平等的一起流動,心物一元的,這個動力是“行陰”,是根本動力。那么中國固有文化有沒有這個?有!就是易經(jīng)告訴你,用乾卦代表,“天行健”三個字。這個天不是科學(xué)物理概念的天,而是理念的天,代表本體,就是宇宙有股力量,永遠在動;物質(zhì)的、精神的功能作用,永遠有個動力在動在變。佛法的“行陰”最難懂,修行是修這個啊!一般講修行,如果不懂這個,修個什么行!所以易經(jīng)告訴你“天行健”。接著有句話,“君子以自強不息”,這句話是周公加上去的。文王當年研究易經(jīng)悟道了,通了,他對乾卦只有三個字天行健。他的兒子周公,研究易經(jīng),加一句話“君子以自強不息”,我們作人要懂得乾卦的道理,懂得宇宙一切隨時在變,自己因此要懂得自強,要隨時反省,努力修養(yǎng)學(xué)問,要永恒的前進,不能停留。所以大學(xué)有“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就是這樣來的。后世如“學(xué)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也是這樣來的。金剛經(jīng)上說“應(yīng)無所住而生其心”,也是基于宇宙這個狀態(tài)而來的道理,一切現(xiàn)象本來隨時在變,你還抓個什么!在行陰境界中的修行人,功夫到這里,“定”不必靠打坐,就在定中,每個生命的來源都知道了,清清楚楚。連自己生命的那個動力,心物結(jié)合的那股動力,都清清楚楚。這個境界叫行陰區(qū)宇,行就是運動。所以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行就是宇宙永恒地在動,中國文化是如此活潑,無一不動。不動,宇宙就毀滅了。有人說,打坐是靜。其實入定才是大動,到了這個行陰區(qū)宇,就清楚地看到一股生滅的動力。論語別裁現(xiàn)代學(xué)佛者修證對話人生的起點和終點如何修證佛法首先要在科學(xué)和哲學(xué)的觀點上,研究這個世界,這個宇宙:怎樣叫做“靜”或“靜態(tài)”?而且,真正有一個“靜”的作用嗎?幾十年前,有一位名氣很大的先生講哲學(xué),說中國文化就害在靜字上。而且只知道“守靜”、“主敬”、“存誠”,這都是儒家哲學(xué)的過錯。有人問我,中國文化真的如他所講的嗎?我聽了哈哈大笑,怪不得他對哲學(xué)搞不通。中國文化,基本上,并未在哪里真正說過宇宙是靜態(tài)的,也沒有確認有一個靜的作用。例如大家公認為中國文化的群經(jīng)之首的易經(jīng),開始便在乾卦象辭上說,“天行健”。怎么叫做“天行健”呢?這是說,這個宇宙天體,它永遠在動?!靶小弊?,就是行走運轉(zhuǎn)的道理。至于下一句“君子以自強不息”,那是教人們也要效法天地,永遠要自立自強,不要偷懶止息。天地宇宙,如不運轉(zhuǎn),那么,便如易經(jīng)所說的道理,乾坤息矣息!不但天地宇宙永遠是在動中,萬有的生命,也永遠在動中。所謂的靜,只是緩慢的動,或可說是太過快速的動,所以在感覺上叫它是靜。其實,并沒有一個真正的靜。例如老子說:“夫物蕓蕓,各復(fù)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復(fù)命?!边@不是很明顯可知,所謂的靜,是一種生生不已,綿綿不絕,極大快速而卻像緩慢的動作而已。譬如物理的真空,并非絕對的沒有,它具有壓力,也同時存在反壓力,它能破一切,也能存在一切,只是人們還沒有完全知道如何利用它而已。地球在宇宙間永遠在動,并沒有一分一秒停止,但我們在大動中生存習慣了,反而覺得大地好安靜。人們在車中、船上、飛機上,可以安靜的休息或睡眠,并不會隨時覺得車和船在行駛中,或飛機在推進中。當然,如果引用自然科學(xué)中的物理、化學(xué),甚至電啊、光啊等等原理,有太多理由和事實說明,并沒有一個真正的“靜”。但是相反的,天地宇宙之間,也沒有一個真正的“動”。所謂“動”和“靜”,只是正反、陰陽一體兩面的一種變化規(guī)律,在人們的意識、知識上,假名它是“動”是“靜”而已。同樣的原理,“空”和“有”,也同是這個原則?!吧焙汀皽纭币膊焕狻!疤煨薪?,君子以自強不息?!?這句話大家太熟了,這又是人文思想。乾卦代表天,行是運動的意思,這是教我們效法乾卦。道家老子也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比说男摒B(yǎng)如效法大地一樣,地給我們住,給我們生長萬物,供給我們食,我們一切都靠土地,人類沒有土地就完蛋了;但是我們還給土地的是糞便垃圾,可是土地并不計較,照舊生長出東西來供我們食、用、享受,所以人的胸襟要效法地。而地是靠什么能夠這樣?靠宇宙,靠天,而天則只有付出,沒有收回去,像太陽一樣,只放射出來,并未從地上吸收什么。而宇宙卻是效法道,道是什么?是自然的,沒得什么效法了。總之是教我們做人的精神,應(yīng)效法自然的法則,只有付出,沒有收回。這是老子所講的“道”的精神。也就是易經(jīng)上的“天行健”。天體不斷在動,永遠在動,天體假如有一秒鐘不動,不必要用原子彈,整個的宇宙都要毀滅掉了。第二句話“君于以自強不息”,正如老子所說的意思一樣,做人要效法宇宙的精神,自強不息。一切靠自己的努力,要自強,依靠別人沒有用,一切要自己不斷努力,假使有一秒鐘不求進步,就已經(jīng)是落后了。原本大學(xué)微言易經(jīng)雜說易經(jīng)有一句話,大家都很熟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天行健”,就是乾卦所代表這個宇宙本體,它永遠在動在行,“健”就是永遠沒有休息。我們講到乾,特別提出來,過去曾有很多學(xué)者,包括胡適之他們,認為中國文化的宇宙觀是靜態(tài)的,所以一般學(xué)者都學(xué)養(yǎng)靜,講究靜的哲學(xué),結(jié)果就害了這個民族,永遠沒有進步。這種主張的前提大有問題,因為中國文化哲學(xué)思想并不認為宇宙是靜態(tài)的,從易經(jīng)開始就說宇宙是動態(tài)的,恒動。假使宇宙有個靜的話,“乾坤息”,天地就停了,所以說是“天行健”,這個宇宙天體永遠在動,不斷地動,沒有一個真正的靜態(tài)。換句話說,大動反而覺得是靜,不覺得它在動;我們坐飛機坐車子走得太快了,只看到外相在動,自己覺得很平穩(wěn),是這樣的一個靜態(tài)。也就是老子所講“大音希聲”,聲音太大了,也聽不見了。乾卦的動是如此,我們這個身體生命也是這樣。那么你說打坐入定的時候,氣住脈停是有個靜相,是不是氣真住了,脈真停呢?不是,只是動得非常緩慢,還是在動,動的情況不同了?!疤煨薪?,君子以自強不息”,所以人要效法天體,不斷地前進,只有前進沒有后退。誰說中國文化是靜態(tài)呀?所以大學(xué)上講“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人效法天地,只有明天,滿足于今天的成功就是退步了。修道也好,做學(xué)問也好,人生的境界永遠看明天,只有明天,不斷地前進,生生不已,這就是我們中國文化生生不已的道理。我說參同契周易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君子是頂天立地的人物,不因困難而卻步,不因權(quán)勢而畏懼。君子應(yīng)厚美德,容載萬物,剛毅堅卓,發(fā)憤圖強。作為當代青年,新的歷史時期賦予了我們新的責任。自立自強,立志成才,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fù)興奮斗。當我們聽到中國強盛成功時,心潮澎湃,滿腔熱情,深受鼓舞,為我們是中華兒女而感到驕傲和自豪,想用自己的力量來報效祖國。興奮之余,但當回到現(xiàn)實,我們茫然了。貧困饑餓疾病等一系列的因素阻礙著我們前進的腳步。身處現(xiàn)實的我們覺得無助?,F(xiàn)實和理想的沖突讓我們低下了頭陷入了深深的沉思。抬起你的頭來,不要氣餒。就象一只負重的蝸牛,懷揣理想,穿越風雨,從無望中走出希望,從陰霾中見到陽光。如果你深受疾病的折磨,就要像顆流星,要把光留給人間。古人給我們留下了許多自強不息的實例。司馬遷云:古者富貴而名摩滅,不可勝記,唯俶儻非常之人稱焉。蓋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氐賢圣發(fā)憤之所為作也。及如左丘明無目,孫子斷足,終不可用,退論書策以舒其憤,思垂空文以自見。古人之圣賢給我們樹立了學(xué)習的榜樣。如今,當國破家亡的內(nèi)憂外患已經(jīng)過去、當國家形勢已經(jīng)由動蕩走入穩(wěn)定、當歷史已經(jīng)平復(fù)了它落于人后的創(chuàng)痛而可以平和審視曾經(jīng)的傷口,我們站在和平發(fā)展的當代、站在承前啟后的傳承之路上,更應(yīng)當理性客觀地繼承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如果說,百年前“新青年”的使命是“顛覆”,顛覆舊思想、打破舊文化;那么,百年后“新青年”的任務(wù)就是“建設(shè)”,重建文化自信、維護文化健康。梁啟超才在少年中國說里強調(diào)“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比绻f,百年前的愛國運動,是對舊有文化的顛覆,如今的愛國行為,是對自有文化的建設(shè);當年的志氣表現(xiàn),是對陳腐文化的攻擊挑戰(zhàn),如今的志氣表達,是對民族文化的健康維護。志氣,志,就是志向,說文解字解釋“志者,心之所之也”,“志”是心之所向,是確立目標、是立志理想;氣,就是動力,孟子云“夫志,氣之帥也;氣,體之充也”,“氣”就是向著理想目標進發(fā)的內(nèi)在動力、精神力量、就是人的主觀能動性,而用現(xiàn)在的常用語言表達,就是能量。“氣”,是能量;“正氣”,就是“正能量”;而正能量的最高境界表達,就叫做“浩然之氣”。孟子說“我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在胸中養(yǎng)起浩然正氣。所以對于青少年,比學(xué)技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