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語文必修一第二單元測試題及答案_第1頁
人教版語文必修一第二單元測試題及答案_第2頁
人教版語文必修一第二單元測試題及答案_第3頁
人教版語文必修一第二單元測試題及答案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中語文必修一必修一第二單元測試題一、選擇題。(每題4分,共36分)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的讀音全都正確的一組是( )A氾fn南 闕qu秦 杯杓zhu 縋chu下B淬cu火 箕踞j 參乘chng 饗xing士卒C目眩xun 拊f心 目眥z 被八創(chuàng)chungD. 瞋chng目 忤w視 鯫zu生 彘zh肩2下列語句中沒有通假字的一項是( )A失其所與,不知 夫晉,何厭之有B秦伯說,與鄭人盟 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C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 料大王士卒足以當項王乎D今日往而不反者,豎子也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3下列句中劃線詞語古今意義相近的一項是( )A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 行李之往來B為之奈何 人不敢與忤視C樊將軍以窮困來歸丹 若舍鄭以為東道主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而傷長者之意4.下列各句中的“之”字用法分類正確的一項是()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私見張良 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 因擊沛公于坐,殺之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臣請入,與之同命 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將軍與臣有卻 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 聞大王有意督過之A/ B./C/ D./5下列句子中“其”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 )A以其無禮于晉 B太子遲之,疑其有改悔C其意常在沛公也 D吾其還也6.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正確的一項是( )A晉軍函陵。晉國的軍隊在函陵。B臣之壯也,猶不如人。我壯年的時候,尚且趕不上別人。C持千金之資幣物 拿著價值千金的貨幣和物品D夫晉,何厭之有?晉國,有什么討厭的呢?7對下列文言句式的說明,不準確的一項是( )A豎子不足與謀(省略句,即“豎子不足與之謀”)B大王來何操(謂語后置,即“大王來操何”)C吾屬今為之虜矣(被動句,“為”表被動)D將軍戰(zhàn)河北(介賓后置,即“將軍(于)河北戰(zhàn)”)8.明知“鴻門宴”殺機四伏,不是一次真正的宴會,善于應變的劉邦為何還要“赴宴”呢?選出分析不正確的一項( )A從宴前形勢看,項強劉弱,劉邦必須“赴宴”。B仗著和項伯有“婚姻”關系,項王講感情,不會殺劉邦。C項王一向自高自大,劉邦會見機行事,投項王之所好,以滿足其虛榮心,躲過這一關。D不去“謝項王”,會立即遭受全軍覆滅之災。9下列文學常識和文化常識的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A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作者司馬遷。魯迅稱其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B左傳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史書,是為春秋作注解的,其它兩部為公羊傳谷梁傳,所以又稱為春秋左氏傳或左氏春秋。C戰(zhàn)國策是國別體史書,它的作者是西漢的劉向,燭之武退秦師就選自此書。D宴席的四面座位,以東向最尊,次為南向,再次為北向,西向侍坐。鴻門宴中“項王、項伯東向坐”,是最上位,范增南向坐,是第二位,再次是劉邦北向座,張良則為侍坐。從座次可看出雙方力量的懸殊與項羽的自高自大。二、閱讀鑒賞(一)閱讀下面的古詩,完成12題。(8分) 題烏江亭 夏日絕句杜牧 李清照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10下列對詩句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勝敗兵家事不期”,“事不期”是說勝敗之事,不能預料。B“包羞忍恥是男兒”,是說項羽遭挫折不灰心,是真正男兒。C“卷土重來未可知”,是說如若重整旗鼓,是大有可為的。D“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是說人要有骨氣,不管是活著還是死去,都要頂天立地。11對兩首詩的鑒賞,表述不當?shù)囊豁検? )A杜牧詩議論不落傳統(tǒng)說法的窠臼,對項羽的自刎持否定態(tài)度。B杜牧詩議論不落傳統(tǒng)說法的窠臼,對項羽的自刎持肯定態(tài)度。C李清照詩充分肯定項羽的英雄氣節(jié),贊揚項羽的高風亮節(jié)。D李清照詩與杜牧詩,對項羽的看法是迥然不同的,都從不同側面反映了作者的態(tài)度。(二)閱讀下文,回答問題。(20分)燭之武退秦師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晉軍函陵,秦軍氾南。佚之狐言于鄭伯曰:“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惫珡闹^o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惫唬骸拔岵荒茉缬米樱窦倍笞?,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痹S之。夜縋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zhí)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鼻夭f,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子犯請擊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币嗳ブ?。12下列劃線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且貳于楚也(從屬二主) 比諸侯之列(并,列)B晉軍函陵(駐扎) 焉用亡鄭以陪鄰(增加)C秋毫不敢有所近(接觸) 朝濟而夕設版焉(渡河)D再拜奉大將軍足下(再次) 又欲肆其西封(擴張)13下列句中劃線詞的詞類活用現(xiàn)象,不同于其他三項的是( )A夜縋而出,見秦伯B朝濟而夕設版焉C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 D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14分別比較下列四個句子中加點字的意義和用法,對其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以亂易整,不武夜縋而出,見秦伯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A兩個“以”不同, 兩個“而”相同。B兩個“以”相同, 兩個“而”不同。C兩個“以”相同, 兩個“而”相同。D兩個“以”不同, 兩個“而”不同。15下列句子與例句中“焉”字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A焉用亡鄭以陪鄰B若不闕秦,將焉取之C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 D且焉置土石16下列對原文的敘述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圍鄭主要原因是晉想報復鄭,與秦并無多大關系,這就為下文燭之武說退秦軍埋下伏筆。B秦晉之軍分駐兩地,也就為燭之武的分化瓦解工作提供了可能。C燭之武因年輕時不得重用,而有滿腹委屈和牢騷,對此,鄭伯頗為不滿,但國難當頭,最終還是給予安慰和許諾。D晉侯在秦退軍后,并無感情沖動,經過理智分析,毅然決定撤軍。這種隱忍不發(fā)、隨機應變的胸懷謀略,正是他后來成就霸主的重要原因。(三)閱讀下文,回答問題。(16分)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shù)重。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項王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項王則夜起,飲帳中。有美人名虞,常幸從;駿馬名騅,常騎之。于是項王乃悲歌慷慨,自為詩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數(shù)闋,美人和之。項王泣數(shù)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視。于是項王乃欲東渡烏江。烏江亭長檥船待,謂項王曰:“江東雖小,地方千里,眾數(shù)十萬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獨臣有船,漢軍至,無以渡?!表椡跣υ唬骸疤熘鑫?,我何渡為!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于心乎?”乃謂亭長曰:“吾知公長者。吾騎此馬五歲。所當無敵,嘗一日行千里,不忍殺之,以賜公?!蹦肆铗T皆下馬步行,持短兵接戰(zhàn)。獨籍所殺漢軍數(shù)百人。項王身亦被十余創(chuàng)。顧見漢騎司馬呂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項王也。”項王乃曰:“吾聞漢購我頭千金,邑萬戶,吾為若德?!蹦俗载囟?。注:檥(y倚):整船靠岸。面之:跟項王面對面。呂馬童原在后面追趕項王,項王回過頭來看見他,二人才正面相對。(節(jié)選自語文讀本)17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項王軍壁垓下 壁:筑壁壘 B持短兵接戰(zhàn) 兵:兵器C項王身亦被十余創(chuàng) 被:受 D吾聞漢購我頭千金 購:購買18下列各句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與現(xiàn)代漢語不相同的一項是( )A左右皆泣,莫能仰視 B江東雖小,地方千里C于是項王乃悲歌慷慨 D我何面目見之19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A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不義也 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B漢軍至,無以渡 軍中無以為樂,請以劍舞C騅不逝兮可奈何 沛公大驚,曰:“為之奈何?”D乃令騎皆下馬步行 乃自刎而死20下列對原文的敘述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項羽的軍隊在垓下安營扎寨,在劉邦及諸侯的軍營四面唱起楚歌,同時上演了一出“霸王別姬”的悲劇。B項羽之所以烏江拒渡,是因為覺得沒有臉面見江東父老。C節(jié)選的內容主要寫了垓下之圍和烏江拒渡,都表現(xiàn)了項羽在末路中的英雄本色。D.垓下之圍渲染悲劇氣氛,烏江自刎精雕細刻神態(tài),都寫得活靈活現(xiàn),有形有神 四、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各3分,共15分)(1) 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 (2)所以譴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 (3)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4)秦之遇將軍,可謂深矣,父母宗族,皆為戮沒 (5)吾聞漢購我頭千金,邑萬戶 三、默寫填空(5分)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漸離擊筑, , , 。又前而為歌曰:“ ,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復為慷慨羽聲, ,發(fā)盡上指冠。于是荊軻就車而去,終已不顧。高中語文必修一必修一第二單元測試題答題卡姓名: 學號:題號12345678910答案題號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每題4分,共80分)高中語文必修一必修一第二單元測試題參考答案1、C.2C解析:A.知智;厭饜B.說悅;蚤早D.反返;倍背。3B解析:A非常,古義:指意外的變故;今義:副詞。行李,古義:出使的人;今義:外出時所帶的包裹箱子等物品。C窮困,古義:走投無路;今義:貧窮。東道主,古義:東方道路上的主人;今義:請客的主人。D.夫人,古義:那人;今義:妻子。長者,古義:敦厚的人;今義:年齡較大的人。4、C5、D解析:D項中“其”表商量或希望語氣,還是。其他三項中“其”為代詞。6、B7B解析:B項應為疑問代詞作賓語前置。8、B9、D解析:A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B左傳是我國第一部敘事詳備的編年體史書。C戰(zhàn)國策是劉向編輯的,燭之武退秦師選自左傳。10、B.11、B12、D解析:再:兩次。13、D解析:邊邑,這里用作動詞。其他三項為名詞作狀語。14、D解析:介詞,因為;介詞,用、憑;連詞,表示修飾;連詞,表示轉折。15、C解析:A項為疑問詞,何,為什么;B、D為兼詞,相當于“于此”“在這里”“在那里”。16.D(“購”是懸賞征求的意思)17.B(“地方”古意是土地方圓)18.A(兩個“而”分別表轉折和順承)19.D(ABC表假設,D表轉折)20.A(“四面楚歌”是漢軍在唱楚地的歌)譯文 項王的部隊在垓下修筑了營壘,兵少糧盡,漢軍及諸侯兵把他團團包圍了好幾層。深夜,聽到漢軍在四面唱著楚地的歌,項王大為吃驚,說:“難道漢已經完全取得了楚地?怎么楚國人這么多呢?”項王連夜起來,在帳中飲酒。有美人名虞,一直受寵跟在項王身邊;有駿馬名騅(zhu,追),項王一直騎著。這時候,項王不禁慷慨悲歌,自己作詩吟唱道:“力量能拔山啊,英雄氣概舉世無雙,時運不濟呀騅馬不再往前闖!騅馬不往前闖啊可怎么辦,虞姬呀虞姬,怎么安排你呀才妥善?”項王唱了幾遍,美人虞姬在一旁應和。項王眼淚一道道流下來,左右侍者也都跟著落淚,沒有一個人能抬起頭來看他。 這時候,項王想要向東渡過烏江。烏江亭長正停船靠岸等在那里,對項王說:“江東雖然小,但土地縱橫各有一千里,民眾有幾十萬,也足夠稱王啦。希望大王快快渡江?,F(xiàn)在只有我這兒有船,漢軍到了,沒法渡過去。”項王笑了笑說:“上天要滅亡我,我還渡烏江干什么!再說我和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西征,如今沒有一個人回來,縱使江東父老兄弟愛戴我讓我做王,我又有什么臉面去見他們?縱使他們不說什么,我項籍難道心中沒有愧嗎?”于是對亭長說:“我知道您是位忠厚長者,我騎著這匹馬征戰(zhàn)了五年,所向無敵,曾經日行千里,我不忍心殺掉它,把它送給您吧。”命令騎兵都下馬步行,手持短兵器與追兵交戰(zhàn)。光項籍一個人就殺掉漢軍幾百人。項王身上也有十幾處負傷。項王回頭看見漢軍騎司馬呂馬童,說:“你不是我的老相識嗎?”馬童這時才跟項王打了個對臉兒,于是指給王翳說:“這就是項王?!表椡跽f:“我聽說漢王用黃金千斤,封邑萬戶懸賞征求我的腦袋,我給你這個恩惠吧!”于是,自刎而死。翻譯 (1)損害秦國而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