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題報告PPT課件_第1頁
開題報告PPT課件_第2頁
開題報告PPT課件_第3頁
開題報告PPT課件_第4頁
開題報告PPT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姓名:余華強學號:201214851112專業(yè)年級:2012級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職教師資)指導教師:李世春,中心架蓋加工工藝規(guī)程及工裝設計,1,.,1,課題意義,2,文獻綜述,3,課題研究內容與方法,4,課題研究進度安排,5,主要參考文獻目錄,目,錄,CONTENTS,2,.,一、課題意義:,理論意義,中心架蓋在目前的社會形勢中已得到了成熟的應用,加工方法大多采用銑床加工,加工技術穩(wěn)定。目前中心架蓋在中國大多適用于數(shù)控車床上加工大型和加工長型工件時,在機床附件中,中心架是用來加工較長工件必不可少的選擇。在機床加工中得到廣泛的使用。,A,現(xiàn)實意義,1.能夠根據(jù)加工零件的技術要求,運用夾具設計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擬定夾具設計方案,完成夾具結構設計,初步具備設計出高效率、省力、經(jīng)濟合理并能夠保證加工質量的專用夾具的能力。2.鞏固我們大學里所學的知識,也是對以前所學知識綜合性的檢驗。3.加強我們查閱資料的能力,熟悉有關資料。能夠熟練的運用相關工藝手冊、設計手冊、標準、圖標等技術資料的能力。4.樹立正確的設計思路,掌握設計方法,培養(yǎng)我們的實際工作能力5.通過零件圖,裝配圖繪制,使我們對AutoCAD繪圖軟件的使用能得到進一步的提高。,B,3,.,二、文獻綜述:,理論的淵源及演進過程,隨著加工制造業(yè)的發(fā)展,中心架蓋在目前的社會形勢中已得到了成熟的應用,在機床附件中,中心架是用來加工較長工件必不可少的選擇。,國內外對中心架蓋的研究現(xiàn)狀,20世紀90年代初,國內就設計出了三點式中心架,20世紀60年代末,國外就推出液壓自定心中心架,本人對所查文獻的評述,從總體上來看,本設計的主旨是研究中心架蓋,但在查閱大量文獻資料后,我發(fā)現(xiàn)主要研究研究中心架蓋的文獻并不多,而側重于研究各類機床上輔助中心架,因此結合中心架蓋在目前社會中的應用,來對其深度的研究,這對中心架蓋在今后的應用會得到更加廣泛的應用。,4,.,主要任務,A,采用方法,B,技術路線,C,設計方案,D,三、課題研究內容與方法:,5,.,繪制中心架蓋零件圖,進行工藝性分析,制定中心架蓋機械加工工藝規(guī)程,繪制中心架蓋毛坯圖,編寫畢業(yè)設計說明書,設計中心架蓋某工序的專用夾具,(一)、主要任務:,6,.,(二)、采用方法:,1.文獻資料查閱法:是根據(jù)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課題,通過查閱文獻來獲得資料,從而全面地、正確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問題的一種方法。,3.比較研究的方法:是確定事物之間共同點和差異點的一種邏輯方法。,2.調查法:調查法是科學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tǒng)地搜集有關研究對象現(xiàn)實狀況或歷史狀況的材料的方法。,4.信息研究方法:信息研究方法是利用信息來研究系統(tǒng)功能的一種科學研究方法.,5.描述性研究法:描述性研究法是一種簡單的研究方法,它將已有的現(xiàn)象、規(guī)律和理論通過自己的理解和驗證,給予敘述并解釋出來。,7,.,(三)、技術路線:,查閱文獻資料,撰寫開題報告,繪制零件圖,填寫工藝卡片,畢業(yè)答辯,繪制夾具裝配圖及零件圖,編制整理說明書,夾具設計審閱,完成課題,選題,確定夾具方案,制定合理的機械加工工藝規(guī)程,8,.,毛坯的余量及加工要求說明,A,零件定位基準的確定,B,零件加工工藝方案的確定,C,中心架蓋夾具的設計方案,D,(四)、設計方案:,9,.,1.毛坯的余量及加工要求說明:,根據(jù)零件圖計算零件的輪廓尺寸長為252mm,寬52mm,高168mm。查閱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1表生2-1按鑄造方法為砂型鑄造機器造型,零件材料為灰鑄鐵HT200,查的鑄件公差等級為CT8-CT12,這里取鑄件公差等級為CT8。產(chǎn)品類型為大批量生產(chǎn),產(chǎn)品年產(chǎn)量為8000臺/年。零件數(shù)量一件一臺、備品率為1.0、廢品率為0.7。時效處理HBS178-220。,毛坯材料,根據(jù)圖紙要求其表面粗超度要求有6.3um、12.5um、25um和其余沒有標注的自由粗超度。技術要求:未注明圓角的為R3,毛坯孔未鑄出,材料為HT200。,技術要求,10,.,(3)零件待加工部位及工藝分析,168mm上端面,表面要求粗糙度為12.5um,需要進行粗銑。168mm下端面,表面要求粗糙度為12.5um,需要進行粗銑、半精銑。18mm上端面,表面要求粗糙度為12.5um,需要進行粗銑。25mm通孔,表面要求粗糙度為6.3um,公差要求為上偏差為+0.021,下偏差為0,與B面為基準的垂直度要求0.12mm,需進行鉆、粗絞、精絞。22mm左右側面,表面要求粗糙度為12.5um,公差要求為上偏差為+0.022,下偏差為0,與A為基準的對稱度要求0.15mm,需要進行粗銑、半精銑。10mm通孔,表面要求粗糙度為6.3um,公差要求為上偏差為+0.021,下偏差為0,需進行鉆、絞。13mmU型槽,表面要求粗糙度為25um,需要進行粗銑。28mm右側面,表面要求粗糙度為12.5um,需要進行粗銑。2M8螺紋孔,需進行鉆、絲錐攻。零件去毛刺,正火處理160-235HB。,11,.,2.零件定位基準的確定:,基準的概念,基準的選擇,加工原則,所謂基準就是零件的設計和制造過程中,要確定一些點、線、面的位置,必須以一些指定的點、線、面為依據(jù),這些作為依據(jù)的點、線或面稱為基準。,定位基準分為粗精準和精基準,用毛坯上未經(jīng)加工的表面作為定位基準為粗基準,使用加工過的表面作為定位基準稱為精基準。,根據(jù)先粗后精、先面后孔、先主后次的加工原則,確定各加工部位的定位基準。,12,.,3.零件加工工藝方案的確定:,方案一:工序1.毛坯制造方案二:工序1.毛坯制造工序2.鉆孔25工序2.粗,精銑側平面工序3.鉆2-M8螺紋底孔工序3.粗精銑底平面工序4.鉆10工序4.粗精銑上平面工序5.粗,精銑側平面工序5.粗精銑耳槽工序6.粗精銑底平面工序6.鉆孔25工序7.粗精銑上平面工序8.鉆2-M8螺紋底孔工序8.粗精銑耳槽工序9.鉆10工序9.綜合檢驗工序9.綜合檢驗工序10防銹入庫工序10防銹入庫,13,.,4.中心架蓋夾具的設計方案:,中心架蓋零件夾具設計步驟,設計準備方案的確定夾具的精度分析繪制夾具總圖繪制夾具零件圖,機床夾具主要的組成,定位元件夾緊裝置對刀或導向裝置連接元件夾具體其它裝置或元件,14,.,4.中心架蓋夾具的設計方案:,夾具設計任務分析,根據(jù)所選擇的工序來詳細觀察零件圖,根據(jù)圖中零件所要求的位置尺寸,以及形狀精度要求,以及“六點定位原理”來確定夾具的結構方案。,15,.,1.撰寫個人開題報告任務書。2月26日3月4日2.開題報告。3月5日3月11日3.繪制零件圖,制定合理的機械加工工藝規(guī)程。3月11日3月19日4.填寫工藝卡片。3月20日3月25日5.確定設計夾具方案,繪制夾具裝配圖及零件圖。3月26日4月13日6.夾具設計審閱,編制整理設計說明書。4月16日4月23日7.中期檢查。4月13日4月16日8.完成課題。4月23日5月6日9.畢業(yè)答辯。5月9日5月13日,四、課題研究進度安排:,16,.,1陳立德.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62王利華,李耀剛,邢預恩.機械制造技術基礎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3.93鄒青.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材M.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0.14王新榮,王曉霞.機械設計制造工藝及夾具設計M.哈爾濱: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出版社,2014.65李志喬.銑削加工速查手冊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10.66趙黎.機械加工工藝與夾具設計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3.97孫慶群.機械加工技術及設備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12.9,五、主要參考文獻目錄:,參考文獻,17,.,8周世學.機械制造工藝與夾具M.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1999.89劉杰華,任昭蓉.金屬切削與刀具實用技術M.北京:國防工業(yè)出版社,2006.110李洪.機械加工工藝手冊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0.111馬賢智.實用機械加工手冊M.沈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212成大先.機械設計手冊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10.113尹成湖.機械制造技術基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314王隆太.先進制造技術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3.915丁鳳麗.公差配合與技術測量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7.916胡勝.機械識圖與繪圖M.重慶:重慶大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