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鑒賞 形象.ppt_第1頁
詩歌鑒賞 形象.ppt_第2頁
詩歌鑒賞 形象.ppt_第3頁
詩歌鑒賞 形象.ppt_第4頁
詩歌鑒賞 形象.ppt_第5頁
免費預(yù)覽已結(jié)束,剩余8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詩歌鑒賞,鑒賞詩歌形象,只愛柴桑處土家,霜叢載酒問寒花。秋窗閑卻凌云筆,自寫東籬五色霞。倚竹佳人翠袖長,天寒猶著薄羅裳。揚州今日紅千葉,自是風(fēng)流時世妝。寒酸一尉出無車,身閑乃畫富貴花。胭脂用盡少錢買,呼婢乞向鄰家娃。微雪初消半月池,籬邊遙見兩三枝。清香傳得天心在,未許尋常草木知。,菊花,芍藥,玫瑰,梅花,蘇軾題趙昌芍藥,近代吳昌碩,(清)惺壽平,明方孝儒梅花,鑒賞形象,人物形象,事物形象,景物形象,最愛東山晴后雪宋楊萬里只知逐勝忽忘寒,小立春風(fēng)夕照間。只愛東山晴后雪,軟紅光里涌銀山。注本詩為雪后晚睛,四山皆青,惟東山全白,賦二絕句中的一首,1.請簡要分析這首詩中詩人的形象,詩人只顧尋勝景而不覺春寒,駐足春風(fēng)夕陽中凝望東山,對東山雪景充滿喜愛之情(2分)。從這些動作與心理的描寫中(1分),可以看到一個心境悠閑、陶醉于自然美景而欣然忘我的詩人形象(2分),考題:初做-體驗,1.閱讀下面這首清詩,回答問題。2013年山東卷山寺夜起江湜月升巖石巔,下照一溪煙。煙色如云白,流來野寺前。開門惜夜景,矯首看霜天。誰見無家客,山中獨不眠。(1)三四兩句中的“煙”有哪些特點?詩人是如何描寫的?(4分),一是色白,二是具有動態(tài)。詩人在第三句用比喻的修辭方法,形容山嵐在月光下呈現(xiàn)出如云的白色;第四句以“流”字描寫山嵐之動態(tài),形象生動。【解析】三四兩句抓住“煙色如云白”使用比喻,以及“流”字的妙處展開回答。,鑒賞人物形象,考點一,先做后講,竹軒詩興張镃z柴門風(fēng)卷卻吹開,狹徑初成竹旋栽。梢影細(xì)從茶碗入,葉聲輕逐篆煙來。暑天倦臥星穿過,冬晝閑吟雪壓摧。預(yù)想此時應(yīng)更好,莫移墻下一株梅。注篆煙:盤香的煙縷。請結(jié)合全詩,簡要分析詩人的形象。,塑造了閑適、灑脫、高雅的詩人形象。(2分)通過對“竹軒”“柴門”“狹徑”等簡樸清幽的生活環(huán)境的描寫,表現(xiàn)了詩人日常生活的閑適自得;(2分)“倦臥”“閑吟”等反映了詩人灑脫的生活態(tài)度;(1分)“竹”“雪”“梅”等意象表現(xiàn)出詩人高雅的人生志趣。(1分),訴衷情陸游當(dāng)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梁州。關(guān)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州!,問題:簡析這首宋詞的人物形象。,典題演練,1.形象是什么?2.結(jié)合詩句有哪些特點。3.表達的情感。,閑置不用的抗金英雄。,詩中人物曾經(jīng)金戈鐵馬、馳騁疆場,現(xiàn)雖被棄置不用,但仍懷報國之志。,壯志未酬、報國無門的感慨。,歸納總結(jié),1.是什么2.為什么3.表情感,小兒垂釣(胡令能)蓬頭稚子學(xué)垂綸,側(cè)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yīng)人。這首詩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刻畫垂釣小兒這個形象的?這個形象有哪些特點,試作分析。,(1)從外貌、動作、心理方面(2)垂釣小兒聰明(機靈),天真可愛?!芭铑^”、“側(cè)坐”等表現(xiàn)小孩的天真可愛。從“遙招手”、“怕”等可看出小孩的聰明(機靈)。,答題步驟,1、在文段的開頭或結(jié)尾點出詩人的形象特點,即用一句話蓋帽。2、結(jié)合全詩的文句來分析,注意圍繞是人形象來分析,如果遇到一些藝術(shù)手法,也可以所使用的藝術(shù)手法3、概括形象的思想感情。,答題范式,分析形象=總結(jié)+具體分析+情感分析形象=具體分析+情感+總結(jié),即學(xué)即練,觀魏博何相公獵張祜曉出禁城東,分圍淺草中。紅旗開向日,白馬驟迎風(fēng)。背手抽金鏃,翻身控角弓。萬人齊指處,一雁落寒空。結(jié)合詩歌后兩聯(lián),簡要分析何相公形象。,塑造了一個身手矯健、技藝高超的獵手形象。“背手抽”寫出了取箭動作的嫻熟利落。“翻身控”展現(xiàn)了獵手動作難度大,技藝高超。尾聯(lián)通過描寫人們的驚嘆和大雁應(yīng)聲而落側(cè)面描寫表現(xiàn)出射箭技藝的高超。(形象概括2分,分析4分),常見藝術(shù)形象類舉,1不慕權(quán)貴、豪放灑脫、傲岸不羈的形象。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表現(xiàn)了他淡于富貴、傲視權(quán)貴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羈、豪放自負(fù)的性格。,2心懷天下、憂國憂民的形象。如杜甫?!鞍驳脧V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痹娙瞬⒉粌H僅停留在個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現(xiàn)了他憂國憂民的性格。,3寄情山水、歸隱田園的隱者形象。如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展現(xiàn)的是悠游自在的隱居生活,表現(xiàn)出詩人對官場的厭惡,對田園的喜愛;如王維:山居秋暝通過對晚秋時節(jié)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寫,表達了對山水風(fēng)光的喜愛。,4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矢志報國、慷慨憤世的形象。如陸游和辛棄疾的許多詩歌都反映出他們忠心報國,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鮮明。如示兒、十一月四日風(fēng)雨大作、破陣子。,5友人送別、思念故鄉(xiāng)的形象。如李白的贈汪倫、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6獻身邊塞、反對征伐的形象。如王翰的涼州詞,王昌齡的出塞表現(xiàn)了他們忠心報國,獻身邊塞之情。而杜甫的兵車行則體察人民痛苦,反對戰(zhàn)爭。,7重情重義、兒女情長的形象如杜牧贈別:“多情卻似總無情,唯覺尊前笑不成?!睂⒂星槿藙e離時獨特的表情生動地表現(xiàn)了出來,詩中兩位依依惜別的多情人形象纏綿深摯,別有一番風(fēng)神韻致。,8.歷經(jīng)磨難、堅持追求理想的形象如屈原離騷中:“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雖體解吾猶未變!”再現(xiàn)了一位不愿同流合污,不低頭,不屈服,執(zhí)著地追求真理的形象。,9.辛苦勞作、純樸善良的形象如白居易賣炭翁:“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被町嫵鲆粋€年邁而善良的賣炭翁的肖像,勞動之艱辛也得到了形象的表現(xiàn),這樣一個最下層的勞動者多么生動、感人,令人扼腕悲嘆。,10.寂寞愁苦、身世飄零的形象如李清照聲聲慢中,我們看到一個無憂無慮的貴婦人一變而為流落無依、形影相吊、漂泊江南的形象。國恨家愁,像鉛一樣壓在她的心頭,在她身上融合了亡國之痛、孀居之悲。淪落之苦。,11.孤傲高潔、獨守節(jié)操的形象如柳宗元的漁翁“煙銷日出不見人,i欸乃(開船的搖櫓聲)一聲山水綠?!痹娭械臐O翁來去自如,仿佛是這山水中的精靈一樣,與山水合一,達到了物我兩忘的境界。孤傲高潔,遺世獨立。,12.積極樂觀,笑傲人生的形象。如蘇軾的定風(fēng)波“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春風(fēng)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游子思鄉(xiāng)形象,美少女形象,戰(zhàn)士誓死形象,怨婦形象,判斷下列詩歌中的人物形象,鑒賞事物形象,考點二,物象,指有些作品以某些事物為具體描寫對象,在形象描寫中賦予事物以人格化。從全詩來說,即以象征性的形象描寫來曲折地表現(xiàn)詩人的品格節(jié)操或思想感情,或托物言志。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寫對象。,野菊【宋】楊萬里未與騷人當(dāng)糗qi糧,況隨流俗作重陽。政緣在野有幽色,肯為無人減妙香?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黃。花應(yīng)冷笑東籬族,猶向陶翁覓寵光?!咀ⅰ眶芗Z:干糧。首句典出屈原離騷“夕餐秋菊之落英”句。政:通“正”yi,頷聯(lián)描繪了怎樣的野菊形象?(2分),野菊生長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氣清馨。不因無人欣賞而減其香,不為外部環(huán)境而改變內(nèi)心的高潔。,先做后講,不給文人騷客做干糧(指不追求被文人賞識),更不肯隨流俗在重陽節(jié)被俗人賞識。正因為在野外更有清幽淡色。哪肯因為無人,減掉自己的幽香。已是傍晚時分,在綠色的半山腰中與野菊相逢。即使匆忙也要折一枝淡黃的野菊。野菊應(yīng)該嘲笑東籬下被人賞識的家菊。因為它還媚求陶淵明的賞識。,蟬唐虞世南垂緌ru飲清露,流(發(fā)出)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yuǎn),非是藉(ji)(憑借)秋風(fēng)。,問1.作者從哪些方面描寫了蟬的特點?,首句寫了蟬的形狀“垂綏”,食性“飲清露”,寫出了蟬的生性高潔;次句寫蟬聲“流響”寫出了聲音的響度與力度。,典題演練,詠柳曾鞏亂條猶未變初黃,倚得東風(fēng)勢便狂。解把飛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詩中的柳是怎樣一個形象?作者用了什么手法來寫?,1、詩中的柳是一個得志便猖狂的勢利小人形象。2、第二句在動態(tài)上描寫,第三句在心態(tài)上描寫,柳想用飛絮蒙住天地日月,把整個世界都變成他的,作者抓住了事物的特征,應(yīng)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以柳來隱喻某一類人3、表達對柳這樣的小人的憎惡之情,答題步驟:1、總結(jié)概括出詩中描繪歌詠的主要物象。2、分析事物形象的外在特征(形態(tài)、色澤、特征)和環(huán)境特點;著重挖掘事物形象的內(nèi)在品格,抓住物與志的契合點:3、塑造此事物形象的意義(應(yīng)運象征或托物言志),即體現(xiàn)了作者的什么情操,或表達了作者的什么追求。,即學(xué)即練,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蘇軾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詩中的孤鴻的形象是怎樣的?請作簡要賞析,1、鴻遭遇不幸,心懷幽恨,驚恐不已,揀盡寒枝不肯棲息,只好落宿于寂寞荒冷的沙洲。2、詞人以象征手法,匠心獨運地通過鴻的孤獨縹緲,驚起回頭、懷抱幽恨和選求宿處,表達了作者貶謫黃州時期的孤寂處境和高潔自許、不愿隨波逐流的心境。3、作者與孤鴻惺惺相惜,以擬人化的手法表現(xiàn)孤鴻的心理活動,作者借月夜孤鴻這一形象托物寓懷,表達了孤高自許、蔑視流俗的心境。,彎彎的勾月懸掛在疏落的梧桐樹上;夜闌人靜,漏壺的水早已滴光了。有誰見到幽人獨自往來,仿佛天邊孤雁般飄渺的身影。黑夜中的它突然受到驚嚇,驟然飛起,并頻頻回頭,卻總是無人理解它內(nèi)心的無限幽恨。它不斷于寒冷的樹枝間逡巡,然而不肯棲息于任何一棵樹上,最后只能寂寞地降落在清冷的沙洲上。,鑒賞景物形象,考點三,詩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抒情詩,往往是借助客觀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現(xiàn)出來的主觀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詩人一般借意象來表現(xiàn)自我,詩人作為主體,往往與意象這個客體合而為一。,一切景語皆情語,“望月懷遠(yuǎn)”“傷春悲秋”、“見流水則思年華易逝”、“梧桐細(xì)雨則凄楚悲涼”。,傳統(tǒng)文化中審美的習(xí)慣:,剛性之物:柔性之物:,豪壯,婉約,【雙調(diào)】碧玉簫關(guān)漢卿秋景堪題,紅葉滿山溪。松徑偏宜,黃菊繞東籬。正清樽斟潑醅pi,有白衣勸酒杯。官品極,到底成何濟!歸,學(xué)取他淵明醉。,1、這首小令前四句描繪了怎樣的的景象?有何作用?,絢麗宜人的秋景?;鸺t的楓葉,金黃的菊花,色彩鮮艷明麗;清淺的山溪,幽邃的松徑,氛圍清新秀美,秋景如畫。不僅表達了贊美之情,為后面抒情做鋪墊。,先做后講,吳松道中二首晁補之(其二)曉路雨蕭蕭,江鄉(xiāng)葉正飄。天寒雁聲急,歲晚客程遙。鳥避征帆卻,魚驚蕩槳跳。孤舟宿何許?霜月系楓橋。注:吳松:即吳淞,江名。(1)開頭兩句描寫了怎樣的景色?營造了怎樣的氛圍?(3分),描寫了清晨起航時,江南水鄉(xiāng)風(fēng)聲蕭蕭,落葉飄飛的深秋景色。營造了凄冷、感傷的氛圍。,即學(xué)即練,天剛破曉,船又起航,秋雨霏霏,風(fēng)聲蕭蕭;江南水鄉(xiāng)便滿天飄舞著木葉。深秋天寒,時時聽到空中大雁,鳴聲惶急,向著南方飛去而無留意;一年將盡,旅程卻還遙遠(yuǎn)著呢。水鳥們“啾啾”鳴叫著隨在后面,有時船身猛一倒退,鳥兒們便急急地避了開去;魚兒們聚游在船的兩側(cè),船家一起一落地?fù)u動著雙槳,便驚得魚兒慌不迭地散了開去。天已黑,今夜,這艘孤舟該宿于何處(何許)呢?放眼望去,一輪霜月下,我看見了那久負(fù)盛名的楓橋。,古詩詞中重要意象舉例,意象是指滲透了詩人主觀情感的形象。某個意象蘊含著什么樣的情感和意味,這并非出于某個詩人一時的創(chuàng)造,而是經(jīng)過歷代詩人反復(fù)地繼承、運用、發(fā)展而逐漸積累起來的。這些意象在歷代詩人反復(fù)的繼承、運用、發(fā)展過程中便漸漸積累了厚厚的文化意蘊。有些已經(jīng)成為我們民族文化和心理積淀的一部分。,或表達依依不舍之情,或敘寫別后的思念,(1)楊柳。它源于詩經(jīng)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楊柳的依依之態(tài)和惜別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傲迸c“留”諧音,古人在送別之時,往往折柳相送,以表達依依惜別的深情,以至許多文人用它來傳達怨別、懷遠(yuǎn)等情思。如柳永雨霖鈴詞中的“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fēng)殘月”等。,(2)長亭。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餞別送行。在古詩詞中,它成為一個蘊含著依依惜別之情的意象。如柳永雨霖鈴中的“寒蟬凄切,對長亭晚”等。,(3)南浦。南浦多見于南方水路送別的詩詞中,如唐代白居易南浦別中的“南浦凄凄別,西風(fēng)裊裊秋”等。,(4)酒。酒在排解愁緒之外,還飽含著深深的祝福。將美酒和離情聯(lián)系在一起的詩詞多不勝舉,如王維的渭城曲中的“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等,都是以酒抒寫別離之情。,或表達對家鄉(xiāng)的思念,或表達對親人的牽掛,(1)月亮。一般說來,古詩中的月亮是思鄉(xiāng)的代名詞。如李白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2)鴻雁。鴻雁是大型候鳥,每年秋季奮力飛回故巢的景象,常常引起游子思鄉(xiāng)懷親和羈旅傷感之情,因此詩人常常借雁抒情。如李清照一剪梅中的“雁字回時,月滿西樓”。,(3)雙鯉。古時人們多以鯉魚形狀的函套藏書信,因此不少文人也在詩文中以鯉魚代指書信。如宋人晏幾道蝶戀花詞:“蝶去鶯飛無處問,隔水高樓,望斷雙魚信。”,(4)搗衣。月下?lián)v衣,風(fēng)送砧聲這種境界,不僅思婦傷情,也最易觸動游子的情懷,因此搗衣意象也是思鄉(xiāng)主題的傳統(tǒng)意象之一。如唐代李白子夜吳歌之三:“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秋風(fēng)吹不盡,總是玉關(guān)情。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yuǎn)征?”,或表達憂愁、悲傷心情,或渲染凄冷、悲涼氣氛,(1)梧桐。在中國古典詩歌中,梧桐是凄涼悲傷的象征。如宋代李清照聲聲慢中“梧桐更兼細(xì)雨,到黃昏,點點滴滴”。,(2)芭蕉。在詩文中,它常與孤獨憂愁特別是離情別緒相聯(lián)系。宋代李清照添字丑奴兒詞“窗前誰種芭蕉樹,陰滿中庭。陰滿中庭,葉葉心心,舒卷有馀情”,把傷心、愁悶一股腦兒傾吐出來。,(3)流水。水在我國古代詩歌里和綿綿的愁思連在一起,多傳達人生苦短、命運無常的感傷與哀愁。如劉禹錫竹枝詞:“山桃紅花滿上頭,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紅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限似儂愁。”李煜浪淘沙:“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4)猿猴。古詩詞中常常借助于猿啼表達一種悲傷的感情。如唐代杜甫登高:“風(fēng)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5)杜鵑鳥。古代神話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望帝,因被迫讓位給他的臣子,自己隱居山林,死后靈魂化為杜鵑鳥,暮春苦啼,至于口中流血,其聲哀怨凄悲,動人肺腑。于是古詩中的杜鵑就成為凄涼、哀傷的象征。唐代李白蜀道難:“又聞子歸啼夜月,愁空山?!卑拙右着眯校骸捌溟g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6)斜陽(夕陽、落日)。多傳達凄涼失落、蒼茫沉郁之情。如唐代李商隱樂游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宋代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懷古:“征帆去棹殘陽里,背西風(fēng)、酒旗斜?!?或托物顯示高潔的品質(zhì),或抒發(fā)感慨,(1)菊花。菊花一直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睞。有人稱贊它堅強的品格,有人欣賞它清高的氣質(zhì)。東晉田園詩人陶淵明,寫了很多詠菊詩,將菊花素雅、淡泊的形象與自己不同流俗的志趣十分自然地聯(lián)系在一起,如“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2)梅花。梅花在嚴(yán)寒中最先開放,然后引出爛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傲雪、堅強、不屈不撓的品格,受到了詩人的敬仰與贊頌。陸游的著名詞作詠梅中“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句,借梅花來比喻自己備受摧殘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3)松柏。論語子罕中說:“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弊髡哔潛P松柏的耐寒,來歌頌堅貞不屈的人格,形象鮮明,意境深遠(yuǎn),啟迪了后世文人無盡的詩情畫意。如三國劉楨贈從弟:“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4)竹。亭亭玉立,挺拔多姿,以其“遭霜雪而不凋,歷四時而常茂”的品格,贏得古今詩人的喜愛和稱頌。鄭板橋一生詠竹畫竹,留下了很多詠竹佳句,如“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fēng)”,贊美了立于巖石之中的翠竹堅定頑強、不屈不撓的風(fēng)骨和不畏逆境、蒸蒸日上的稟性。,(5)黍離?!笆螂x”常用來表示對國家昔盛今衰的痛惜傷感之情。如姜夔揚州慢:“予懷愴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巖老人以為有黍離之悲也?!?(6)冰雪、草木。古代詩歌中,常以冰雪的晶瑩比喻心志的忠貞、品格的高尚,以草木繁盛反襯荒涼,以抒發(fā)盛衰興亡的感慨。如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詩“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姜夔揚州慢:“過春風(fēng)十里,盡薺麥青青?!?用以表達愛戀、相思之情,(1)紅豆。傳說古代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邊疆,哭于樹下而死,化為紅豆,于是紅豆又稱“相思子”,常用以象征愛情或相思。如王維相思詩:“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2)蓮。與“憐”音同,所以古詩中有不少寫“蓮”的詩句,借以表達愛情。如南朝樂府西洲曲:“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3)連理枝、比翼鳥。連理枝,指根和枝交錯在一起的兩棵樹;比翼鳥,傳說中的一種鳥,雌雄老在一起飛,古典詩歌里用作對恩愛夫妻的比喻。白居易的長恨歌:“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或表達對戰(zhàn)爭的厭惡,或表達對和平的向往,(1)投筆。后漢書載:班超家境貧寒,靠為官府抄寫文書來生活。他曾投筆感嘆,要效法傅介子、張騫立功邊境,取爵封侯。后來“投筆”就指棄文從武。如辛棄疾水調(diào)歌頭:“莫學(xué)班超投筆,縱得封侯萬里,憔悴老邊州。”,(2)長城南史檀道濟傳記載,檀道濟是南朝宋的大將,權(quán)力很大,受到君臣猜忌。后來宋文帝借機殺他時,檀道濟大怒道:“乃壞汝萬里長城!”很顯然是指宋文帝殺害將領(lǐng),瓦解自己的軍隊。后來就用“萬里長城”指守邊的將領(lǐng)。如陸游詩書憤:“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3)樓蘭?!皹翘m”代指邊境之?dāng)?,用“?斬)樓蘭”指建功立業(yè)。如王昌齡從軍行:“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guān)。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4)柳營。指軍營。史記絳侯周勃世家記載:漢文帝時,漢軍分扎霸上、棘門、細(xì)柳以備匈奴,細(xì)柳營主將為周亞夫。周亞夫細(xì)柳軍營紀(jì)律嚴(yán)明,軍容整齊,連文帝及隨從也得經(jīng)周亞夫的許可,才可入營,文帝極為贊賞周亞夫治軍有方。后代多以“柳營”稱紀(jì)律嚴(yán)明的軍營。如唐代王維觀獵:“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忽過新豐市,還歸細(xì)柳營?!?(5)請纓。漢武帝派年輕的近臣終軍到南越勸說南越王朝。終軍說:“請給一根長纓,我一定把南越王抓來。”后以其喻殺敵報國。岳飛滿江紅(遙望中原):“嘆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請纓提銳旅,一鞭直渡清河洛。”,(6)羌笛。唐代邊塞詩中經(jīng)常提到,如王之渙涼州詞:“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fēng)不度玉門關(guān)?!崩钜嬉股鲜芙党锹劦眩骸安恢翁幋堤J管,一夜征人盡望鄉(xiāng)?!狈吨傺蜐O家傲:“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羌笛發(fā)出的凄切之音,常讓征夫愴然淚下。,或表達清閑恬淡的心情,或表達對隱居生活的向往,(1)五柳。陶淵明五柳先生傳載:宅邊有五柳樹,因以號為焉。后來“五柳”就成了隱者的代稱。如王維的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寒山轉(zhuǎn)蒼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門外,臨風(fēng)聽暮蟬。渡頭余落日,墟里上孤煙。復(fù)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2)東籬。陶淵明飲酒:“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焙髞矶嘤谩皷|籬”表現(xiàn)辭官歸隱后的田園生活或嫻雅的情致。如李清照醉花陰:“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3)三徑。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中有“三徑就荒,松菊猶存”的句子,后來“三徑”就用來指代隱士居住的地方。如白居易的欲與元八卜鄰,先有是贈:“明月好同三徑夜,綠楊宜作兩家春。”,落葉失意春風(fēng)得意浮云飄零落日惆悵冬雪冷峻落花感傷大漠蒼涼曠野凄清竹林閑趣孤燈孤苦秋蟲凄涼故園鄉(xiāng)愁歸燕溫情枯藤蕭瑟古琴知音,其他一些常見意象,景物、意境分析要點,一、繪景:抓住詩中的主要意象,用自己的語言描繪出詩中展現(xiàn)的畫面。描述時一要忠實于原詩,二要用自己的聯(lián)想和想像加以再創(chuàng)造二、析境:準(zhǔn)確概括景物所營造的氛圍特點。(即這是一幅什么特點的圖)。一般用兩個雙音節(jié)詞即可,如孤寂冷清、恬靜優(yōu)美、雄渾壯闊、蕭瑟凄涼等。三、悟情:分析、體悟作者在詩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常見意境特點舉隅,雄渾壯麗壯闊蒼茫蒼涼悲壯明快高曠閑適恬淡清幽明凈明麗清新清新自然蕭疏凄寂蕭瑟凄涼安謐美好幽僻冷寂高遠(yuǎn)深邃淡雅幽遠(yuǎn)清冷幽靜安謐嫻靜,本詩通過描寫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