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梗后遺癥失語ppt課件.ppt_第1頁
腦梗后遺癥失語ppt課件.ppt_第2頁
腦梗后遺癥失語ppt課件.ppt_第3頁
腦梗后遺癥失語ppt課件.ppt_第4頁
腦梗后遺癥失語ppt課件.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風后遺癥,失語,1,目錄,一、概述二、主要功能障礙三、言語和語言障礙四、口面部功能障礙,2,一、概述,腦卒中或中風又稱腦血管意外,是指腦動脈系統(tǒng)病變引起的血管痙攣、閉塞或破裂,造成急性發(fā)展的腦局部循環(huán)障礙,導致突然發(fā)生的局灶性神經(jīng)損害,主要表現(xiàn)為感覺、運動、精神、認知和語言功能障礙。中風腦動脈病變痙攣、閉塞或破裂局灶性神經(jīng)損害局部循環(huán)障礙感覺、運動、精神、認知和語言功能障礙,3,臨床上分為缺血性和出血性中風兩大類。缺血性中風包括腔隙性梗死、腦血栓形成和腦栓塞;出血性中風包括腦出血和蛛網(wǎng)膜下腔出血。其中腦梗塞的發(fā)病率占總發(fā)病率的70%,腦出血占20%。,20%,70%,4,5,6,二、主要功能障礙,(一)主要癥狀與體征1.感覺2.運動3.日?;顒幽芰?.言語和語言障礙5.認識不能6.認知和行為異常7.膀胱與直腸功能紊亂8.口面部功能障礙,(二)繼發(fā)性損害1.心理問題2.關節(jié)活動度降低、攣縮與變形3.深靜脈血栓形成4.疼痛5.肩部功能障礙6.去適應作用,7,三、言語和語言障礙,8,優(yōu)勢半球(通常是左半球)頂枕葉損害的患者可出現(xiàn)言語和語言障礙。失語一詞通常用于描述因腦損害所致的一種獲得性語言交流障礙,其特征為語言的理解、結構和應用受到損害。有統(tǒng)計表明發(fā)生失語的中風患者可高達40%。分類:感覺性、運動性和混合性失語。中風患者還可出現(xiàn)構音障礙,并與失語并存,是康復難度加大。,9,1、失語的發(fā)音康復治療,進行發(fā)音訓練過程:學習發(fā)音、先單個發(fā)音、準確后,可逐漸加深難度,可利用圖片、字卡、實物等強化病人記憶,要求病人大聲的朗讀,以刺激記憶。掌握單音后,發(fā)雙音,持續(xù)發(fā)音。然后是詞匯,音量的控制,音調的控制。,10,1、失語的發(fā)音康復治療,1.發(fā)音器官的運動訓練,如唇、舌的運動以及軟顎抬高等;2.這類病人多會出現(xiàn)肌肉緊張,應該通過心理行為或藥物進行松弛療法,降低語言肌的緊張度。研究表明,唱歌也對中風患者的語言功能恢復很有效,通過唱歌來記憶歌詞,可以促進人們語言功能的恢復,喚起他腦海中儲存的深層記憶,刺激他的中樞神經(jīng),喚醒他對語言的理解和發(fā)音,以達到治療目,同時唱歌也是一種特殊的心理療法,可以讓患者精神愉悅,在精神上消除中風后不能言語的恐懼與不適,更有信心恢復語言功能,11,2、失語的面口肌肉訓練治療,1、頰肌、喉部肌訓練。首先囑患者坐位,以熱(不燙傷皮膚為宜)、冷(不凍傷皮膚為宜)毛巾濕敷患者頰部皮膚1015min。然后進行頰部皮膚按摩1015min。隨后囑其輕吸一口氣,做鼓腮、吹氣動作鍛煉頰部肌群。休息5min后,囑其發(fā)“a、o、e”聲音以鍛煉喉部肌群。其頻率和次數(shù)依患者情況而定,建議每次1020min,2次/d。2.舌肌和咀嚼肌訓練。如患者舌肌萎縮或伸縮無力可用消毒舌鉗幫助患者夾住舌,幫助患者做舌的上下、左右、環(huán)繞等運動。每個運動發(fā)復做1015次,同時注意舌鉗夾舌時松、緊適宜,防止舌體受損,囑患者休息5min,然后護理人員雙手大拇指放于患者鼻翼兩側,四指彎曲托住下頜,幫助患者做牙齒咬合運動1015次,以鍛煉咀嚼肌,2次/d,同時注意觀察患者,避免咬傷舌體。,12,3.失語的針灸治療,玉龍歌:“中風不語最難醫(yī),發(fā)際頂門穴要知,更向百會明補瀉,即時蘇醒免災危?!?13,1、顳三針,顳針:耳尖直上入發(fā)際二寸處。顳針:以顳針為中點,向其同一水平線前旁開一寸為本穴。顳針:以顳針為中點,向其同一水平線后旁開一寸為本穴。針法:針尖向下沿皮下平刺1.21.5寸。,14,15,2、局部臨近取穴:,舌部針刺中風失語主要表現(xiàn)為舌強不語,而舌與全身經(jīng)脈,尤其是心肝腎脾關系密切,舌又為重要的構音器官,針刺舌體、舌根可加快局部血液循環(huán),增強舌的活動功能,通竅利咽,以達到治療的目的。,16,失語訓練大致流程,原則:以刺激療法為主;1、以最常用的語言給予適當?shù)恼Z言刺激;2、要視(字形、看圖識字)、聽(發(fā)音)綜合刺激;3、加強反饋機制:用已獲得的某些反應(如讀、復述、說話)再通過眼看耳聽反復刺激,使其形成反饋回路,并繼續(xù)練習,加強正反饋;4、強化語言訓練:較一般訓練時間多67倍(每天45小時),反復強化;5、集體訓練與指導:集合病情、經(jīng)歷、文化背景等大體一致的患者集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