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雞養(yǎng)殖技術.doc_第1頁
烏雞養(yǎng)殖技術.doc_第2頁
烏雞養(yǎng)殖技術.doc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烏雞養(yǎng)殖技術.txt小時候覺得父親不簡單,后來覺得自己不簡單,再后來覺得自己孩子不簡單。越是想知道自己是不是忘記的時候,反而記得越清楚。烏雞養(yǎng)殖技術 - 食品產業(yè)網(wǎng) (2009年10月6日15:39) 烏雞養(yǎng)殖技術 烏雞原產于我國和印度、印尼等地,又名烏骨雞、藥雞、竹絲雞、泰和雞等,具有很高的蛋用、肉用、藥用、保健和觀賞價值。其體態(tài)輕盈、緊湊,外貌奇麗,具有黑絲毛或白絲毛、烏皮、烏骨、烏肉、叢冠、風頭、綠耳、胡須、毛腿、五爪十全特征,而且舌頭、內臟、血液、脂肪均呈黑色或淺烏色。眼多為棕色,少數(shù)黑色。卵、骨、肉均可入藥。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烏雞味甘、平,無毒,具有補虛勞羸弱;治消渴,脾虛滑泄;益產婦;治崩中帶下,一切虛勞虧損,下痢口禁”。同時又可防癌、治癌、抗衰老,我國民間盛傳其“清補勝甲魚,養(yǎng)傷賽白鴿,養(yǎng)顏如珍珠”。以烏雞為原料的中成藥在我國唐、宋時期已有應用。明末,烏雞便成為宮廷秘方“白鳳丸”的主劑。近年來,烏雞又成為肝炎和各種慢性虛弱疾病扶正固本之佳品,在美容保健食品及功能性食品業(yè)中也倍受重視。其飼養(yǎng)和保健品的開發(fā)在我國、日本及東南亞一些國家悄然興起。 1 生物學特性 烏雞屬鳥綱雞形目雉科原雞屬原雞種動物。其體形小,雄性成雞體重不超過2.0kg,雌性1.01.5kg頭冠小,頸翅短,飛翔能力弱,全身白色或黑色羽毛。耐寒能力差,幼體發(fā)育所需溫度高,比家雞生長發(fā)育慢。適應性差,怕冷、怕熱、怕潮,抗病力弱。性情溫馴,與人親和,膽小易驚,環(huán)境應激明顯,易造成驚群。產蛋雞有突出的“就巢性”,每產蛋1015枚即“抱窩”,停產2030天,四季均如此,尤以夏、秋季明顯。年產蛋75140枚,平均蛋重41g,最重53g。雜食性,采食能力強,青飼料利用率高,育成雞(產蛋前12個月的童雞)多放牧飼養(yǎng)。 2 繁殖 2.1 性成熟 烏雞性成熟晚。公雞1418周齡開啼,20周齡左右才可配種;母雞2426周齡開產,3133周齡達到產蛋高峰。 2.2 種雞選擇 種公雞要求體軀大、雄壯,桑椹肉冠紫紅色;胸寬挺直,肌肉發(fā)達,骨骼堅實,羽毛光潤;眼大有神,鳴聲宏亮,好斗,支配能力強;未有任何疾患者。種母雞要求體態(tài)結構勻稱,發(fā)育正常,桑椹肉冠大而有彈性;活潑敏捷,覓食力強;皮膚有彈性,就巢性差;腿腳粗壯有力,爪直;龍骨直而不彎曲;恥骨之間、恥骨與龍骨末端距離寬,可容34指;同時具有腹容量大、產蛋多、換羽遲而快等特點。 2.3 公母比例與利用年限 大群散養(yǎng)公、母比例為19,小群為11213。配組籠養(yǎng)為每籠7只,公、母比例為16;人工授精時公、母比例一般為16080。使用年限依利用性質而定,商品雞多為1年,好的種雞為23年,特別優(yōu)秀者可用4年。 3 飼養(yǎng)管理 3.1 雛雞 3.1.1 溫度 育雛期關鍵是保溫,保溫方法同其它雞。夜間、陰雨天、肉用雞、小群、弱雛、孵化前期溫度相應高些。出殼3天內以33為宜,以后每周降低2。1個月齡左右體內溫度調節(jié)機制形成,可較好地適應外界溫度變化。平時要注意觀察雞群動態(tài),防止測溫、控溫系統(tǒng)失靈而發(fā)生意外。 3.1.2 濕度 依季節(jié)等因素而定。10日齡前,濕度不夠時可在室內地面或走廊少灑些水,或在爐上放盆水蒸發(fā),以提高室內濕度。濕度過高時應加強通風,或在厚墊料下放少量的過磷酸鈣(或爐渣),以便吸水,忌用生石灰。一般要求空氣相對濕度在60%65%。 3.1.3 通風 雞體溫高、呼吸快、代謝旺盛,單位體重二氧化碳排出量多。此外,育雛室溫度高,糞便和墊料分解會產生大量二氧化碳和NH3。因此,要注意通風透氣,以免有害氣體和室內污濁空氣不能及時排出而影響雞群健康。通風時,空氣流速為0.20.3m/秒,進入舍內應感覺無臭味、不悶、不刺眼。 3.1.4 光照 光照與性成熟密切相關,并可提高機體新陳代謝、增進食欲、提高生活力,同時有殺菌、消毒作用。雛雞出殼3日齡,24小時連續(xù)光照,使其熟悉周圍環(huán)境和設備位置,訓練飲水和采食。除定時給以較強的光照外,其他時間以紅色弱光為好,可防止啄羽、啄肛等。420周齡(種雞22周齡)密閉舍光照時間為711小時,平均8小時;開放舍采用自然光照。10日齡后可在溫暖、無風的中午短時間打開窗戶,讓雛雞曬太陽。平時應避免光照太強等因素的應激而使雞群打堆壓死。 3.1.5 密度 密度不宜過大。網(wǎng)上比地面可多養(yǎng)雞20%30%。隨著雞齡增大,密度應逐步減小。10日齡內平養(yǎng)30只/平方米,網(wǎng)養(yǎng)4045只/平方米; 20日齡40只/平方米,30日齡30只/平方米;4周后小公雞逐漸淘汰,一間15平方米的地面可育雛200300只。同時應以大小、強弱、公母及時分群飼養(yǎng),以利于生長,防止和減少啄癖的發(fā)生。 3.1.6 飼喂 先飲水、后開食,開食料以小米或碎米粒為主,先用熱水浸透后再喂。3日齡內可單獨飼喂,前幾天也可加入煮熟的雞蛋,每100只35枚。3天后添加一定量的配合粉料,以滿足正常生長需要。5天后全部改喂配合飼料,并逐漸加入切碎的青綠飼料,可拌入料中,也可單獨飼喂。每日定時喂料56次,少給勤添。30日齡后若作商品雞,則全日供料,自由采食,日糧粗蛋白水平18%19%,并加喂青菜或青草(占總飼料的20%左右);若為種雞,則定量喂料,防止早熟和過肥。雛雞自由飲水并應有針對性地添加一些水溶性維生素等。 3.2 育成雞(60日齡后) 作為種用或蛋用的烏雞,在母雞臨近產蛋期(130180日齡),若機體過肥,應限飼。首先限制日糧營養(yǎng)水平,降低蛋白質和能量,增加粗飼料中的糠麩、葉粉等,適時開產。對于藥用(制藥)或肉用(出口)的,則應縮短飼養(yǎng)期,增加活重率,減少耗料,提高成活率和商品合格率。藥用烏雞標準:活重要在900g;活重母雞750g、公雞1000g為出口標準。 3.2.1 營養(yǎng)需要 從18周齡開始,因體重增加和即將產蛋,應適當提高日糧的營養(yǎng)水平(介于大雛和產蛋雞間),蛋白質可提高到25%30%,相應減少糠麩量。鈣、磷、微量元素、維生素也應滿足正常生理需要,特別是鈣磷的比例要合理。常用的飼料配方:60日齡以上(育成雞和商品成雞)混合飼料(%):大麥10,高粱面10,魚粉10,米糠餅7,玉米渣20,豆餅面15,麥麩15,小麥面8,貝殼粉5,食鹽0.4。雛雞和育成雞飼料比例(kg):碎米40,玉米36,大麥30,豆餅16,麩皮8,石粉5,土霉素藥渣5,食鹽0.3%4.4%。 3.2.2 環(huán)境條件 此期雞的體溫調解能力已完善,晝夜溫度若在18以上就可停溫;遇到大風降溫天氣仍應適當給溫,使雞舍溫度保持在1824。室內地面容雞密度:6190日齡時為810只/平方米,91140日齡時為56只/平方米;平養(yǎng)時可適當加大,分別為1416只/平方米和812只/平方米,140160日齡時減少到8只/平方米。雞群密度不宜過大,以免影響生長發(fā)育。光照對育成雞性成熟時間影響較大,又可改變其產蛋規(guī)律。此期光照強度為510lx,以防啄癖發(fā)生;光照時間從7周齡的11小時減少到20周齡的89小時;20周齡后,每周增加半小時,直至產蛋雞正常光照時間。平時注意觀察夜間雞群情況,防止發(fā)生意外。 3.3 肉仔雞 3.3.1 飼養(yǎng) 肉仔雞生長期為05周齡,日糧中應有較高的蛋白質,同時補充足夠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以促進生長發(fā)育。育肥期58周齡,主要是長肉和貯存脂肪,日糧配合要求有較高的碳水化合物,粗蛋白稍低于前期,能、蛋比要恰當。藥用肉仔雞的日糧代謝能為10.75MJ/kg,粗蛋白為20%,糠麩和青飼料等低能飼料不應超過10%。飼喂多采用干、濕粉料相結合的方法。干粉料持續(xù)供應,晝夜自由采食;濕料每天上、下午各喂1次,可提高食欲,增加采食量,加速生長和增重。同時注意限制活動量。整日給料屬于強飼,僅適于藥用。 3.3.2 管理 要求雞舍冬暖夏涼,室溫以1620為宜。一般前兩周溫度稍高影響不大,后期因積存皮下脂肪,溫度過高會增加死亡率。光照每天814小時即可。舍內空氣應保持新鮮。自由飲水,飲水應清潔衛(wèi)生。由于公、母雛對生活條件的要求和反應不同,母雛沉積脂肪能力強,增重慢,飼料效率差;公雛對蛋白質和其中的賴氨酸利用率高,增重快,飼料效率高,所以應分開飼養(yǎng)。 3.4 成年雞 3.4.1 商品雞 商品雞指為生產滋補品或制藥而在90100日齡出欄、體重達到750g以上的烏雞。飼養(yǎng)管理中應采取全進、全出制,公母分開飼養(yǎng)。每群300只,密度為68只/平方米。供給全價配合顆粒料。同時加強管理,為雞創(chuàng)造適宜的生長環(huán)境,減少抓雞、轉舍、噪音、換料、斷水、免疫、獸害侵襲等應激因素,并搞好環(huán)境衛(wèi)生,加強防疫、防病工作。出欄前812小時停止喂料,但不停水。 3.4.2 種雞 環(huán)境條件 適宜溫度為1323(范圍528);適宜濕度為60%65%(范圍40%72%);光照時間1416小時,最長不超過17小時,以季節(jié)變化和日照變化而定,強度以10lx為宜。每群100只,密度為56/平方米。 整群與飼料結構調整 剔除種群中發(fā)育不良和體型外貌有缺陷者,按種雞選擇要求選留種雞。150日齡時轉入種雞舍,按公、母比例放入公雞,并逐步供給產蛋初期、盛期、后期飼料,少喂勤添。 提前設置產蛋箱 種雞膽小,喜光線較暗而安靜的地方,有爭窩習性,故宜采用小間產蛋箱,放在墻角或其他較暗的地方。箱內鋪設墊草,應清潔、干燥,并保持環(huán)境安靜,避免應激。 及時醒抱 及時采取人工醒抱措施,可提高烏雞的產蛋水平。方法:一是及時捉出抱窩母雞,放在光線較亮、有公雞而無產蛋箱的雞舍中;二是藥物醒抱。目前常采用注射丙酸皋丸酮或口服復方阿司匹林(APC)的方法。 飼喂 開產前15天飼喂種雞料(6070g/只),并供給46次青飼料,自由飲水。每月在水中定期加入維生素。產蛋期不可隨意更換飼料,以防應激;必須更換時,應有710天的過渡期。產蛋后期試探性減料,每次每只減12g,防止過肥。此外,應在運動場內設沙盆或沙地,任雞自由采食沙?;蛏吃 ?4 疫病防治 疫病預防應貫穿于整個飼養(yǎng)過程。出殼苗雞在1天內皮下注射馬立克氏疫苗0.2mL/只,預防馬立克氏病。115日齡時飼料中加入0.2%痢特靈,預防雞白痢病。710日齡時可用II系疫苗(稀釋10倍)滴鼻免疫,也可飲水免疫預防雞新城疫,同時可接種雞痘疫苗。雛雞15天、1214天,病多、管理差者在3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