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學課后習題答案.doc_第1頁
熱學課后習題答案.doc_第2頁
熱學課后習題答案.doc_第3頁
熱學課后習題答案.doc_第4頁
熱學課后習題答案.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章 溫度1-1 定容氣體溫度計的測溫泡浸在水的三相點槽內時,其中氣體的壓強為50mmHg。 (1)用溫度計測量300K的溫度時,氣體的壓強是多少? (2)當氣體的壓強為68mmHg時,待測溫度是多少?解:對于定容氣體溫度計可知: (1) (2) 1-3 用定容氣體溫度計測量某種物質的沸點。 原來測溫泡在水的三相點時,其中氣體的壓強 ;當測溫泡浸入待測物質中時,測得的壓強值為 ,當從測溫泡中抽出一些氣體,使 減為200mmHg時,重新測得 ,當再抽出一些氣體使 減為100mmHg時,測得 .試確定待測沸點的理想氣體溫度.解:根據(jù) 從理想氣體溫標的定義: 依以上兩次所測數(shù)據(jù),作T-P圖看趨勢得出 時,T約為400.5K亦即沸點為400.5K. 題1-4圖1-6 水銀溫度計浸在冰水中時,水銀柱的長度為4.0cm;溫度計浸在沸水中時,水銀柱的長度為24.0cm。(1) 在室溫 時,水銀柱的長度為多少?(2) 溫度計浸在某種沸騰的化學溶液中時,水銀柱的長度為25.4cm,試求溶液的溫度。解:設水銀柱長 與溫度 成線性關系: 當 時, 代入上式 當 , (1) (2)1-14 水銀氣壓計中混進了一個空氣泡,因此它的讀數(shù)比實際的氣壓小,當精確的氣壓計的讀數(shù)為 時,它的讀數(shù)只有 。此時管內水銀面到管頂?shù)木嚯x為 。問當此氣壓計的讀數(shù)為 時,實際氣壓應是多少。設空氣的溫度保持不變。題1-15圖解:設管子橫截面為S,在氣壓計讀數(shù)為 和 時,管內空氣壓強分別為 和 ,根據(jù)靜力平衡條件可知,由于T、M不變根據(jù)方程 有 ,而 1-25 一抽氣機轉速 轉/分,抽氣機每分鐘能夠抽出氣體 ,設容器的容積 ,問經過多少時間后才能使容器的壓強由 降到 。解:設抽氣機每轉一轉時能抽出的氣體體積為 ,則 當抽氣機轉過一轉后,容器內的壓強由 降到 ,忽略抽氣過程中壓強的變化而近似認為抽出壓強為 的氣體 ,因而有 ,當抽氣機轉過兩轉后,壓強為當抽氣機轉過n轉后,壓強 設當壓強降到 時,所需時間為 分,轉數(shù) 1-27 把 的氮氣壓入一容積為 的容器,容器中原來已充滿同溫同壓的氧氣。試求混合氣體的壓強和各種氣體的分壓強,假定容器中的溫度保持不變。解:根據(jù)道爾頓分壓定律可知 又由狀態(tài)方程 且溫度、質量M不變。第二章 氣體分子運動論的基本概念2-4 容積為2500cm3的燒瓶內有1.01015個氧分子,有4.01015個氮分子和3.310-7g的氬氣。設混合氣體的溫度為150,求混合氣體的壓強。解:根據(jù)混合氣體的壓強公式有 PV=(N氧+N氮+N氬)KT其中的氬的分子個數(shù): N氬=(個) P=(1.0+4.0+4.97)1015Pa mmHg2-5 一容器內有氧氣,其壓強P=1.0atm,溫度為t=27,求(1) 單位體積內的分子數(shù):(2) 氧氣的密度;(3) 氧分子的質量;(4) 分子間的平均距離;(5) 分子的平均平動能。解:(1) P=nKT n=m-3(2) (3)m氧=g(4) 設分子間的平均距離為d,并將分子看成是半徑為d/2的球,每個分子的體積為v0。V0=cm(5)分子的平均平動能為:(爾格)2-12 氣體的溫度為T = 273K,壓強為 P=1.0010-2atm,密度為=1.2910-5g(1) 求氣體分子的方均根速率。(2) 求氣體的分子量,并確定它是什么氣體。解:(1) (2)m=28.9該氣體為空氣2-19 把標準狀態(tài)下224升的氮氣不斷壓縮,它的體積將趨于多少升?設此時的氮分子是一個挨著一個緊密排列的,試計算氮分子的直徑。此時由分子間引力所產生的內壓強約為多大?已知對于氮氣,范德瓦耳斯方程中的常數(shù)a=1.390atml2mol-2,b=0.039131mol-1。解:在標準狀態(tài)西224l的氮氣是10mol的氣體,所以不斷壓縮氣體時,則其體積將趨于10b,即0.39131,分子直徑為:內壓強P內=atm注:一摩爾實際氣體當不斷壓縮時(即壓強趨于無限大)時,氣體分子不可能一個挨一個的緊密排列,因而氣體體積不能趨于分子本身所有體積之和而只能趨于b。第三章 氣體分子熱運動速率和能量的統(tǒng)計分布律3-1 設有一群粒子按速率分布如下:粒子數(shù)Ni24682速率Vi(m/s)1.002.003.004.005.00 試求(1)平均速率V;(2)方均根速率(3)最可幾速率Vp 解:(1)平均速率:(m/s) (2) 方均根速率(m/s)3-2 計算300K時,氧分子的最可幾速率、平均速率和方均根速率。解:3-13 N個假想的氣體分子,其速率分布如圖3-13所示(當vv0時,粒子數(shù)為零)。(1)由N和V0求a。(2)求速率在1.5V0到2.0V0之間的分子數(shù)。(1) 求分子的平均速率。 解:由圖得分子的速率分布函數(shù): () () f(v)= ()(1) (2) 速率在1.5V0到2.0V0之間的分子數(shù) 3-21 收音機的起飛前機艙中的壓力計批示為1.0atm,溫度為270C;起飛后壓力計指示為0.80atm,溫度仍為27 0C,試計算飛機距地面的高度。 解:根據(jù)等溫氣壓公式: P=P0e - 有In = - H = - In 其中In =In = -0.223,空氣的平均分子量u=29.H= 0.223 =2.0103(m)3-27 在室溫300K下,一摩托車爾氫和一摩爾氮的內能各是多少?一克氫和一克氮的內能各是多少? 解:U氫= RT =6.23103(J) U氮= RT =6.23103(J) 可見,一摩氣體內能只與其自由度(這里t=3,r=2,s=0)和溫度有關。一克氧和一克氮的內能:U氫= = = 3.12103(J) U氮= = = 2.23103(J)3-30 某種氣體的分子由四個原子組成,它們分別處在正四面體的四個頂點:(1)求這種分子的平動、轉動和振動自由度數(shù)。(2)根據(jù)能均分定理求這種氣體的定容摩爾熱容量。解:(1)因n個原子組成的分子最多有3n個自由度。其中3個平動自由度,3個轉動自由度,3n-1個是振動自由度。這里n=4,故有12個自由度。其中3個平動、個轉動自由度,6個振動自由度。 (2) 定容摩爾熱容量: Cv= (t+r+2s)R = 182= 18(Cal/molK)第四章 氣體內的輸運過程42.氮分子的有效直徑為 ,求其在標準狀態(tài)下的平均自由程和連續(xù)兩次碰撞間的平均時間。解: 代入數(shù)據(jù)得: (m) 代入數(shù)據(jù)得: (s)44.某種氣體分子在 時的平均自由程為 。 (1)已知分子的有效直徑為 ,求氣體的壓強。 (2)求分子在 的路程上與其它分子的碰撞次數(shù)。 解:(1)由 得: 代入數(shù)據(jù)得: (2)分子走 路程碰撞次數(shù) (次)46.電子管的真空度約為 HG,設氣體分子的有效直徑為 ,求 時單位體積內的分子數(shù),平均自由程和碰撞頻率。 解: (2) (3)若電子管中是空氣,則 414.今測得氮氣在 時的沾次滯系數(shù)為 試計算氮分子的有效直徑,已知氮的分子量為28。解:由熱學(4.18)式知:代入數(shù)據(jù)得:416.氧氣在標準狀態(tài)下的擴散系數(shù): 、 求氧分子的平均自由程。 解: 代入數(shù)據(jù)得 417.已知氦氣和氬氣的原子量分別為4和40,它們在標準狀態(tài)嗲的沾滯系數(shù)分別為 和 ,求:(1)氬分子與氦分子的碰撞截面之比 ;(2)氬氣與氦氣的導熱系數(shù)之比 ;(3)氬氣與氦氣的擴散系數(shù)之比 。解:已知 (1)根據(jù) (2) 由于氮氬都是單原子分子,因而摩爾熱容量C相同 (3) 現(xiàn)P、T都相同, 第五章 熱力學第一定律5-21. 圖5-21有一除底部外都是絕熱的氣筒,被一位置固定的導熱板隔成相等的兩部分A和B,其中各盛有一摩爾的理想氣體氮。今將80cal 的熱量緩慢地同底部供給氣體,設活塞上的壓強始終保持為1.00atm,求A部和B部溫度的改變以及各吸收的熱量(導熱板的熱容量可以忽略). 若將位置固定的導熱板換成可以自由滑動的絕熱隔板,重復上述討論.解:(1)導熱板位置固定經底部向氣體緩慢傳熱時,A部氣體進行的是準靜態(tài)等容過程,B部進行的是準表態(tài)等壓過程。由于隔板導熱,A、B兩部氣體溫度始終相等,因而 =6.7K =139.2J (2) 絕熱隔板可自由滑動B部在1大氣壓下整體向上滑動,體積保持不變且絕熱,所以溫度始終不變。A部氣體在此大氣壓下吸熱膨脹 525.圖5-25,用絕熱壁作成一圓柱形的容器。在容器中間置放一無摩擦的、絕熱的可動活 塞?;钊麅蓚雀饔衝 摩爾的理想氣體,開始狀態(tài)均為p0、V0、T0。設氣體定容摩爾熱容量Cv為常數(shù), =1.5將一通電線圈放到活塞左側氣體中,對氣體緩慢地加熱,左側氣體膨脹同時通過活塞壓縮右方氣體,最后使右方氣體壓強增為 p0。問:(1)對活塞右側氣體作了多少功?(2)右側氣體的終溫是多少?(3)左側氣體的終溫是多少?(4)左側氣體吸收了多少熱量?解:(1)設終態(tài),左右兩側氣體和體積、溫度分別為V左、V右、T左、T右,兩側氣體的壓強均為 p0對右側氣體,由p0 =p右 得 則 外界(即左側氣體)對活塞右側氣體作的功為(2) (3) (4)由熱一左側氣體吸熱為5-27 圖5-27所示為一摩爾單原子理想氣體所經歷的循環(huán)過程,其中AB為等溫線.已知3.001, 6.001求效率.設氣體的 解:AB,CA為吸引過程,BC為放熱過程. 又 且 故 %5-28 圖5-28(T-V圖)所示為一理想氣體( 已知)的循環(huán)過程.其中CA為絕熱過程.A點的狀態(tài)參量(T, )和B點的狀態(tài)參量(T, )均為已知. (1)氣體在A B,B C兩過程中各和外界交換熱量嗎?是放熱還是吸熱? (2)求C點的狀態(tài)參量 (3)這個循環(huán)是不是卡諾循環(huán)? (4)求這個循環(huán)的效率.解:(1)A B是等溫膨脹過程,氣體從外界吸熱,B C是等容降溫過程,氣體向外界放熱. 從 又得 (3)不是卡諾循環(huán) (4) = = 5-29 設燃氣渦輪機內工質進行如圖5-29的循環(huán)過程,其中1-2,3-4為絕熱過程;2-3,4-1為等壓過程.試證明這循環(huán)的效率 為 又可寫為 其中 是絕熱壓縮過程的升壓比.設工作物質為理想氣體, 為常數(shù). 證:循環(huán)中,工質僅在2-3過程中吸熱, 循環(huán)中,工質僅在4-1過程中放熱 循環(huán)效率為 從兩個絕熱過程,有 或 或 由等比定理 又可寫為 5-31 圖5-31中ABCD為一摩爾理想氣體氦的循環(huán)過程,整個過程由兩條等壓線和兩條等容線組成.設已知A點的壓強為 2.0tam,體積為 1.01,B點的體積為2.01,C點的壓強為 1.0atm,求循環(huán)效率.設 解:DA和AB兩過程吸熱, = = =6.5atml BC和CD兩過程放熱 = = =5.5atml%5-33 一制冷機工質進行如圖5-33所示的循環(huán)過程,其中ab,cd分別是溫度為 , 的等溫過程;cb,da為等壓過程.設工質為理想氣體,證明這制冷機的制冷系數(shù)為 證:ab,cd兩過程放熱, 而 Cd,da兩過程吸熱, ,而 則循環(huán)中外界對系統(tǒng)作的功為 從低溫熱源 1,(被致冷物體)吸收的熱量為 制冷系數(shù)為 證明過程中可見,由于 ,在計算 時可不考慮bc及da兩過程.第六章 熱力學第二定律6-24 在一絕熱容器中,質量為m,溫度為T1的液體和相同質量的但溫度為T2的液體,在一定壓強下混合后達到新的平衡態(tài),求系統(tǒng)從初態(tài)到終態(tài)熵的變化,并說明熵增加,設已知液體定壓比熱為常數(shù)CP。 解:兩種不同溫度液體的混合,是不可逆過程,它的熵變可以用兩個可逆過程熵變之和求得。設T1T2,(也可設T10 即T122T1T2T220 T122T1T2T224T1T20由此得(T1T2)24T1T2所以,S0由于液體的混合是在絕熱容器內,由熵增加原理可見,此過程是不可逆。6-26 如圖626,一摩爾理想氣體氫(=1.4)在狀態(tài)1的參量為V1=20L,T1=300K。圖中13為等溫線,14為絕熱線,12和43均為等壓線,23為等容線,試分別用三條路徑計算S3S1: (1)123 (2)13 (3)143 解:由可逆路徑123求S3S1 Cp ln Cv ln =R ln =R ln =8.31 ln =5.76 JK1(2)由路徑13求S3S1 =5.76 JK1由于14為可逆絕熱過程,有熵增原理知S4S1=0從等壓線43 = = 從絕熱線14 T1v11或則 即 故 =5.76 JK1計算結果表明,沿三條不同路徑所求的熵變均相同,這反映了一切態(tài)函數(shù)之差與過程無關,僅決定處、終態(tài)。6-28 一實際制冷機工作于兩恒溫熱源之間, 熱源溫度分別為T1=400K,T2=200K。設工作物質在沒一循環(huán)中,從低溫熱源吸收熱量為200cal,向高溫熱源放熱600cal。(1) 在工作物質進行的每一循環(huán)中,外界對制冷機作了多少功?(2) 制冷機經過一循環(huán)后,熱源和工作物質熵的總變化 (Sb)(3) 如設上述制冷機為可逆機,經過一循環(huán)后,熱源和工作物質熵的總變化應是多少?(4) 若(3)中的餓可逆制冷機在一循環(huán)中從低溫熱源吸收熱量仍為200cal,試用(3)中結果求該可逆制冷機的工作物質 向高溫熱源放出的熱量以及外界對它所作的功。 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