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冊概念整理.doc_第1頁
全冊概念整理.doc_第2頁
全冊概念整理.doc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概念匯總第一單元 乘法 1. 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積可能是三位數(shù),也可能是四位數(shù)。2. 0乘任何數(shù)都得0。3. 乘法驗算:交換兩個乘數(shù)的位置。4. 簡單的數(shù)量關系:單價數(shù)量總價 總價數(shù)量單價 總價單價數(shù)量速度時間路程 路程速度時間 路程時間速度第二單元千米和噸 5. 計量路程或測量鐵路、公路、河流的長度,通常用千米作單位。千米可以用符號“km”表示。 世界上最長的三條河流是尼羅河長6671千米,亞馬遜河6400千米,中國的長江6300千米。南京長江大橋有6772米,大約7千米。6. 常用的長度單位有: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1米=100厘米.7. 計量比較重的或大宗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噸作單位。噸可以用符號“t”表示。100袋10千克的大米重1噸、50個體重25千克的小朋友體重是1噸。8. 常用的質量單位有:噸,千克,克。1噸=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9. 常用單位與進率10. 要準確知道物品有多重,要用“秤”稱。稱一般物品有多重,常用千克作單位;稱比較輕的物品,常用克作單位。千克用符號“kg”表示,克用符號“g”表示。1千克=1000克。11. 平時我們常說的物品有多重,實際是指物品的質量是多少。12. 表示較輕物品的質量,通常用克作單位,克用“g”表示。一粒花生米大約重1克,一枚2分硬幣重1克,一粒蠶豆大約重1克。13.表示較重物品的質量,通常用千克作單位。1千克又叫1公斤。千克用“kg”表示。2袋500克的鹽重1千克。一只兔子大約重2千克。一只東北虎大約重300千克。第四單元 混合運算14.算式里有乘法和加減法,應先算乘法。算式里有除法和加減法,應先算除法。算式里有括號,應先算括號里面的。算式里只有加減法或乘除法,應從左往右依此計算。第五單元 年、月、日 15. 平年二月是28天,閏年二月是29天。平年有365天,閏年有366天。 通常每4年里有3個平年,1個閏年。公歷年份是4的倍數(shù)的一般是閏年;公歷年份是整百數(shù)的,必須是400的倍數(shù)才是閏年。16. 一年有4個季度(季度與季節(jié)不同);1個季度=3個月。1、2、3月是第一季度;4、5、6月是第二季度;7、8、9月是第三季度;10、11、12月是第四季度。 第一季度是90天或91天;第二季度是91天;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都是92天。一年四季是指:春、夏、秋、冬(它是按農(nóng)歷的節(jié)氣劃分的)。閏年第1季度第2季度第3季度第4季度天數(shù)91919292半年上半年182天下半年184天平年第1季度第2季度第3季度第4季度天數(shù)90919292半年上半年181天下半年184天17. 紀念日:1月1日元旦 3月8日婦女節(jié) 3月12日植樹節(jié) 5月1日勞動節(jié)5月4日青年節(jié) 6月1日兒童節(jié) 7月1日建黨日 8月1日建軍節(jié) 9月10日教師節(jié) 香港回歸1997年7月1日 澳門回歸1999年12月20日 18. 平年有52個星期零1天,閏年有52個星期零2天。19. 在一日(天)里,鐘表上時針正好走兩圈,共24小時;分針走24圈,計(2460)1440分鐘。所以,經(jīng)常采用從0時24時計時法,通常叫做24時計時法。20. 時鐘知識秒針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是5秒,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鐘;分針走1小格是1分鐘(60秒).走1大格是5分鐘,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時。時針走1圈是12小時;分針走1圈是60分,就是1時;秒針走1圈是60秒,就是1分。21. 經(jīng)過的時間=結束的時刻開始的時刻(不夠減借1時當60分用)22. 常用的時間單位有:年、月、日、時、分、秒。時,分,秒。 1年=12個月=4個季度 1季度=3個月 1日=24時,1時=60分 1分=60秒 一周=7天 一星期=7天23. 計算經(jīng)過時間在計算時間時:一般用24時計時法計算比較容易。終點時刻起點時刻=經(jīng)過時間在求同一天內經(jīng)過的時間時,用結束(到達)時間起始(出發(fā))時間。24. 一個人12歲只過了3個生日,他一定是閏年的2月29日出生的。25. 求周歲或周年:結束時間開始時間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于1949年10月1日,到2013年是64周年。(2013-1949=64)第六單元 面積 26. 面積就是物體表面的大小,或平面圖形的大小。 27. 比較面積大小的方法:觀察法、重疊法、測量法、數(shù)格法 28. 比較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要用統(tǒng)一的面積單位來測量。29. 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平方厘米cm2、平方分米dm2、平方米m2 邊長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厘米。邊長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分米。 邊長是1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米。 30.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長方形的長=面積寬 長方形的寬=面積長 長方形的面積用S表示;長方形的長用a表示;長方形的寬用b表示。 S=ab31. 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正方形的面積用S表示;正方形的邊長用a表示。 S=aa 32. 相鄰兩個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0。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33. 當正方形周長相等時,面積相等;當正方形面積相等時,周長相等。34. 平面圖形一周的總長度是周長。35. 長度單位進率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米=100厘米。36.長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條邊、四個角,都是四邊形。長方形對邊相等,四個角都是直角。正方形四條邊都相等,四個角都是直角。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37. 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正方形的邊長=周長438. 長方形的周長=長2寬2=長寬長寬長方形的長=周長2寬 或 先用:周長2個寬,得數(shù)2;39. 在長方形里剪最大的正方形,邊長就是長方形的寬。40. 幾個知識點:面積相等的圖形周長不一定相等;周長相等的圖形,面積不一定相等。周長相等的長方形和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大。兩個長方形或正方形拼成一個新圖形后,面積不會變,周長會變。不同的計量單位之間不能進行比較。如:邊長4厘米的正方形周長和面積相等這種說法是錯誤的,面積單位和長度單位是兩個不同的計量單位,不能進行比較。 當長方形周長相等時,圖形越方,面積越大。當周長相等時,長和寬的長度相差越小,面積越大;用數(shù)量相等、長度相等的小棒圍形狀不同的長方形,每個長方形的周長一定相等,但面積不一定相等。 當長方形面積相等時,圖形越方,周長越小。當面積相等的情況下,長和寬的長度相差越大,長方形周長就越長;用數(shù)量相等的同一種小正方形去拼不同形狀的圖形,這些圖形的面積一定相等,但周長不一定相等。第七單元 認識分數(shù)41. 把幾個物體看作一個整體,平均分成幾份,每份是它的幾分之一,幾份就是它的幾分之幾。平均分的份數(shù)作分母,所取的份數(shù)作分子。42. 用分數(shù)表示一個整體或一個物體的一份、幾份時;一定要把這整體或這個物體平均分。43. 分數(shù)的比較大小:分子是1的分數(shù),分母越大,分數(shù)越?。煌帜阜謹?shù),分子越大,分數(shù)越大。分數(shù)比較的方法:分母相同比分子,分子大分數(shù)就大。分子相同比分母,分母大的分數(shù)(反而)小。44. 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是它的幾分之一(分數(shù)單位),其中的幾份是它的幾分之幾。八分之五里面有5個八分之一。 第八單元 小數(shù) 45. 把1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它的十分之一,也就是0.1 。46. 把1個整體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它的十分之一,取其中的1份,就是十分之一,也寫作0.1;取其中的3份,就是十分之三,寫作0.3.這些是一位小數(shù),一位小數(shù)表示十分之幾。十分之幾寫成小數(shù)就是零點幾,零點幾寫成分數(shù)就是十分之幾。47. 小數(shù)點是小數(shù)中整數(shù)部分與小數(shù)部分分界的標志,小數(shù)點的左邊是它的整數(shù)部分,右邊是它的小數(shù)部分。記住:小數(shù)不一定比整數(shù)小。小數(shù)比0大。( ) 小數(shù)都比1小。( )第九單元 統(tǒng)計 48. 要統(tǒng)計的數(shù)據(jù)較多時,可以先分組統(tǒng)計,再匯總。把數(shù)據(jù)按不同標準分類,可以得到不同的信息。調查的對象不同,得到的結果不一定相同。32. 相鄰兩個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0。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33. 當正方形周長相等時,面積相等;當正方形面積相等時,周長相等。34. 平面圖形一周的總長度是周長。35. 長度單位進率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米=100厘米。36.長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條邊、四個角,都是四邊形。長方形對邊相等,四個角都是直角。正方形四條邊都相等,四個角都是直角。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37. 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正方形的邊長=周長438. 長方形的周長=長2寬2=長寬長寬長方形的長=周長2寬 或 先用:周長2個寬,得數(shù)2;39. 在長方形里剪最大的正方形,邊長就是長方形的寬。40. 幾個知識點:面積相等的圖形周長不一定相等;周長相等的圖形,面積不一定相等。周長相等的長方形和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大。兩個長方形或正方形拼成一個新圖形后,面積不會變,周長會變。不同的計量單位之間不能進行比較。如:邊長4厘米的正方形周長和面積相等這種說法是錯誤的,面積單位和長度單位是兩個不同的計量單位,不能進行比較。 當長方形周長相等時,圖形越方,面積越大。當周長相等時,長和寬的長度相差越小,面積越大;用數(shù)量相等、長度相等的小棒圍形狀不同的長方形,每個長方形的周長一定相等,但面積不一定相等。 當長方形面積相等時,圖形越方,周長越小。當面積相等的情況下,長和寬的長度相差越大,長方形周長就越長;用數(shù)量相等的同一種小正方形去拼不同形狀的圖形,這些圖形的面積一定相等,但周長不一定相等。第七單元 認識分數(shù)41. 把幾個物體看作一個整體,平均分成幾份,每份是它的幾分之一,幾份就是它的幾分之幾。平均分的份數(shù)作分母,所取的份數(shù)作分子。42. 用分數(shù)表示一個整體或一個物體的一份、幾份時;一定要把這整體或這個物體平均分。43. 分數(shù)的比較大?。悍肿邮?的分數(shù),分母越大,分數(shù)越??;同分母分數(shù),分子越大,分數(shù)越大。分數(shù)比較的方法:分母相同比分子,分子大分數(shù)就大。分子相同比分母,分母大的分數(shù)(反而)小。44. 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是它的幾分之一(分數(shù)單位),其中的幾份是它的幾分之幾。八分之五里面有5個八分之一。 第八單元 小數(shù) 45. 把1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它的十分之一,也就是0.1 。46. 把1個整體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它的十分之一,取其中的1份,就是十分之一,也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