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訓三土壤剖面觀察及土體構造評價.doc_第1頁
實訓三土壤剖面觀察及土體構造評價.doc_第2頁
實訓三土壤剖面觀察及土體構造評價.doc_第3頁
實訓三土壤剖面觀察及土體構造評價.doc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實訓三 土壤剖面觀察及土體構造評價一、目的要求觀察土壤剖面能了解土壤內在物質的轉化,是研究土壤形成、識別和評價土壤的重要方法之一。掌握土壤剖面觀察方法和技術,就能準確地鑒別土壤類型,找出土壤性狀對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有利與不利因素,為制定合理的利用改良土壤提供依據(jù)。 通過實驗,基本掌握土壤剖面坑的撤職、挖掘和觀察記載的一般技術。要求學會分析土壤剖面的形態(tài)與土壤發(fā)生發(fā)展的關系及對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影響,能依據(jù)觀察分析結果對土壤構造進行評價,提出土壤的利用和改良措施。二、儀器試劑鐵鍬、土鏟、鋤頭、剖面刀、放大鏡、鉛筆、鋼卷尺、小刀、橡皮擦、白瓷比色板、土壤剖面記載表、10%鹽酸、酸堿混合指示劑、赤血鹽三、操作步驟(一)土壤剖面的設置與挖掘 1、土壤剖面的調協(xié) 剖面位置的選擇一定要有代表性。對某類土壤來說,只有在地形、母質、植被等成土因素一致的地段上設置剖面點,才能準確的反映土壤的各種形狀。除此之外,避免在路旁、田邊、溝渠邊及新墾搬運過的地塊上設坑。2、土壤剖面的設置 在選好剖面坑點的位置后,現(xiàn)在坑點上劃出剖面的輪廓,然后挖土。剖面觀察坑的規(guī)格一般為長15m,寬08m,深15m.深度不足1m這,挖之母雁、歷史曾獲地下水面位置。觀察面要垂直向陽,其上方要禁止對土和踩踏。觀察面的對面要挖成階梯狀,以便于觀察是上下和減少挖土量。索瓦出的土,要將表土和底土分別對在土坑的倆冊,一邊觀察面能看到龍杯、壟溝的表層變化。在作物生長節(jié),要盡量保護作物。 剖面挖掘后,將剖面的觀察面分成兩半,一半用土壤剖面刀子上而下地整理成毛面,一半用鐵鏟削成光面,以便觀察時相互進行比較。(二)土壤剖面形態(tài)的觀察與記載1. 剖面層次的劃分 自然土壤剖面層次的劃分,是按發(fā)生層次劃分土層,一般把它劃分為枯枝落葉層、腐殖質層、淋溶層、底土層等層次。耕層土壤層次分為耕作層、犁底層、心土層、底土層。2. 土壤剖面形態(tài)的觀察與記載(1)土壤顏色 土壤顏色有黑、白、紅、黃四種顏色,但實際出現(xiàn)的往往是復色。觀察時,先確定主色,后確定次色,次色即在前面,主色即在后面,確定顏色時,旱土以干狀態(tài)為準,水田土色以觀察時土壤所處狀態(tài)為準。(2)土壤質地 野外測定土壤質地,一般用手測法,其中有干測法和濕測法兩種,可相互補充,一般以濕測法為主。(3)土壤結構 觀察土壤結構的方法,是用挖土工具把土挖出,讓其自然落地散碎或用手輕捏,使土塊分散,然后觀察被分散開的個體形態(tài)的大小、硬度、內外顏色及有無膠膜、銹紋、銹斑等,最后確定結構類型。(4)松緊度 野外鑒定土壤松緊的方法是根據(jù)小刀插入土體的深淺和阻力大小來判斷。 松:小刀隨意插入,深度大于10cm; 散:稍加力,小刀可插入土體710cm; 緊:用較大的力,小刀才能插入土體47cm; 緊實:用大力,小刀才能插入土體24cm; 堅實:用很大力,小刀才能插入土體12cm;(5)土壤干濕度 按各土層的自然含水狀態(tài)升級,其標準如下: 干:土壤呈干土塊,手試無涼感,嘴吹時有塵土揚起。 潤:手試有涼感,嘴吹無塵土揚起。 濕潤:手試有潮濕感,可捏成土團,但自然落地即散開,放在紙上能使紙變濕。 緊:用較大的力,小刀才能插入土體47cm; 潮濕:放在手上使手濕潤,能握成土團,但無水流出(6)新生體 新生體不是母質所固有的,是在土壤形成過程中產(chǎn)生的物質,如鐵子、鐵猛結核、石灰結核等等,它們反映土壤形成過程中物質的轉化情況。(7)侵入體 原不是母質固有的,也不是土壤形成過程中的產(chǎn)物,是外界侵入土壤中的物體,如瓦片,磚渣、炭屑等。它們的存在,與土壤形成過程無關。(8)根系 反映作物根系分布狀況,其分級標準為: 多量:每平方厘米有10條根以上的。 中量:每平方厘米有510條根。 少量:每平方厘米有2條根左右。 無根:見不到根痕。(9)石灰質反應 用10%稀鹽酸,直接滴在土壤上,觀察氣泡產(chǎn)生狀況,估計其石灰含量。 無石灰質:無氣泡、無聲音,估計含量為0。 少石灰質:徐徐產(chǎn)生小氣泡,可聽到響聲,估計含量為1%以下。 中量石灰質:明顯產(chǎn)生大氣泡,但很快消失,估計含量為1%5%。 多石灰質:發(fā)生劇烈沸騰現(xiàn)象,產(chǎn)生大氣泡,響聲大,歷時較久,估計含量為5%以上。(10)亞鐵反應 用赤血鹽直接滴加測定。(11)土壤酸堿度 土壤酸堿度測定中的混合指示劑法。(12)土壤地下水位 地下水位是指出現(xiàn)地下連續(xù)水面與地表的距離。各種作物對地下水為的要求不同,其高低分級如下,僅供參考: 高位:地下水位小于30cm.。 中位;地下水位為3060cm。 低位:地下水位大于60cm。土壤剖面觀察記載表剖面編號土壤名稱剖面地點調查時間土壤剖面環(huán)境條件地形成土母質海拔自然植被農(nóng)業(yè)利用方式當季作物排灌條件耕作制度病蟲情況土壤剖面性狀剖面圖層次厚度顏色土壤質地土壤結構新生體干濕度松緊度pH侵入體土壤生產(chǎn)性能宜種作物發(fā)棵性產(chǎn)量施肥水平施肥效果保水性保肥性土壤剖面綜合評價(三)土體構造評價的結果與分析 調查結束后,應對調查獲得的資料進行系統(tǒng)整理和全面分析,客觀的進行評價,并按以下要求寫出實訓報告:1.土體構造的構型。各土層的特征特性以及利用現(xiàn)狀或自然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