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人教版六年級下冊20、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docx_第1頁
語文人教版六年級下冊20、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docx_第2頁
語文人教版六年級下冊20、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docx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學習目標:1學會“澡、械”等5個生字,正確書寫“誕生、洗澡、漩渦、花圃、逆時針、司空見慣、無獨有偶、見微知著、鍥而不舍”等詞語。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摘抄對自己有啟發(fā)的語句。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引導學生認識到到凡事多問幾個為什么的重要性。4體會本文語言生動、準確的特色,學習用事實說明道理的寫法。學習重、難點:、能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能從具體事例中正確理解“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的含義。 學習準備: 搜集科學家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小故事。課時:建議兩課時,也可根據學情劃分學習內容學習過程:一、預習導航課文導讀:你最崇拜的科學家是誰?你知道科學家們主要依靠什么取得了偉大的成就嗎?縱觀千百年來的科學技術發(fā)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學說的發(fā)現(xiàn)者、創(chuàng)立者,差不多都是從細小的、司空見慣的現(xiàn)象中看出問題,不斷發(fā)問,不斷解決疑問,追根溯源,最后把“?”拉直變成“!”,找到了真理。所以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這也正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一篇議論文,請同學們仔細讀文,看一看作者通過這篇文章要說明一個什么觀點,都是通過哪些事例來說明這個觀點的?;A達標:1、看拼音寫詞語 X zo j xi lng y mi gu n sh zhn( ) ( ) ( ) ( ) ( )2、根據意思寫詞語(1)表示經常見到,不足為奇。 ( )(2)經過多次考慮,還是沒有想明白,形容難以琢磨,不好尋求答案。( )(3)形容看到一點苗頭,就能知道事情的發(fā)展或問題的實質。 ( )(4)雖然罕見,但不止一個,還有一個可配對兒。 ( )3、簡要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 我能把文章分為三部分,并給分別概括每部分的內容 作者分用 這三個事例來說明自己的觀點。學后疑惑:我有幾個問題想和大家交流。疑問一: 疑問二: 挑戰(zhàn)自我同學們:通過預習你一定有很多收獲,如果你學有余力還可以嘗試學習以下內容。1、文中所舉的三個事例于前面的觀點有什么聯(lián)系呢?2、三個例子在寫法上有什么相同點?二、拓展閱讀儲蓄人生人們在吃飽穿暖之后,知道要儲蓄,以便在需要的時候支取它,借助它走出困境,每當我清點一張張金額不大但令人鼓舞的存單時,心里總有一種感悟:人生,不也是一種儲蓄嗎?一個人呱呱墜地,便開始儲蓄 。這一儲蓄會伴隨他或她走過一生。他們所儲蓄的,是一種血肉相連的情感,是一筆超越時空的財富。無論離的多遠,隔的多久,都可以隨意支取和享用他門。有了這筆親情儲蓄,即便在物質上很貧困,精神上卻是富有的;而不懂得或丟失了親情的儲蓄,無異于泯滅了本性和良心。 ,也是人生一筆受益非淺的儲蓄,這儲蓄是患難之中的傾囊相助,是錯誤路上的逆耳忠言,是跌倒時一把真誠的攙扶,是痛苦時抹去淚水的一縷春風。真正的友情儲蓄,不是可以單向支取的,而要通過雙方的積累加重其分量。任何帶功利性的友情儲蓄 ,不僅得不到利息,而且連本錢都會喪失殆盡。 的儲蓄需要鍥而不舍,一個人從幼小到成熟的過程,就是不斷儲蓄知識和技能的過程,接受小學,中學,大學乃至更高的教育,這僅僅是儲蓄知識的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是在于刻苦勉勵,日積月累不斷地不斷充實和更新知識,堅持活到老學到老、儲蓄到老。人生需要儲蓄地東西很多。儲蓄人生,就是要儲蓄人生中的那些最寶貴、最難忘、最精致的部分,儲蓄一切至真至善至美。一個人懂得儲蓄什么,并知道怎樣去儲蓄,實在是一種智慧與幸運。1、 將“學識”、“親情”、“友情”三個詞依次填入段的空格里。 2、 文中表明作者觀點的一句話是 3、 揣摩第段中畫橫線句子的意思,用直白簡明的語言代替比喻的說法,完成下面句子。任何帶功利性的支情儲蓄,不僅得不到 ,而且 。4、 第段中加點的詞中,“充實”是說知識需要 ,“更新”知識則強調 。5、 用單豎線給本文劃分段落層次,并分析本文的結構特點。 6、 文章說,“人生需要儲蓄的東西很多”,你認為還需要儲蓄什么?請寫出一點并簡要表述你的理由。(50字以內)還可以儲蓄 ,因為 三、作業(yè)及活動設計1、仿照課文寫法寫一段話,用具體事實說明一個觀點。比如“功夫不負有心人”“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2、這是一篇議論文,作者開門見山提出了自己的觀點,接著運用事例證明觀點,最后總結全文重申觀點,認識了議論文這種寫作形式,你想不想也試試寫一篇議論文?四、相關鏈接葉永烈,浙江溫州人。1963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化學系。上海作家協(xié)會一級作家、教授。以兒童文學、科幻、科普文學及紀實文學為主要創(chuàng)作內容。曾任中國科學協(xié)會委員、中國科普創(chuàng)作協(xié)會常務理事、世界科幻小說協(xié)會理事。11歲起發(fā)表詩作,18歲起發(fā)表科學小品,20歲出版第一部科學小品集碳的一家,21歲成為十萬個為什么主要作者。此后,多年從事科普創(chuàng)作,受到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方毅的關心,并對葉永烈作了兩次批示:“調查一下,如屬實,應同上海商量如何改善葉永烈同志的工作條件。”(1979年1月6日)“我看要鼓勵科普創(chuàng)作,這項工作在世界各國都很重視?!保?979年3月4日) 由于方毅同志的關心,1979年3月,文化部和中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