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yè)暴露應急處置_第1頁
職業(yè)暴露應急處置_第2頁
職業(yè)暴露應急處置_第3頁
職業(yè)暴露應急處置_第4頁
職業(yè)暴露應急處置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職業(yè)暴露應急處置 院感科袁巧 概述上報與處理流程預防措施 概述 一 定義 職業(yè)暴露是指醫(yī)務人員在從事診療 護理工作時 被病原微生物污染了皮膚 粘膜 非銳器傷 或被污染了的針頭及其它銳器刺破皮膚而導致有可能被感染的情況 銳器傷 主要暴露方式 2009年 2012年我院上報艾滋病病例數 二 高危人群 違規(guī)操作 操作不規(guī)范者低年資醫(yī)務人員病人入院后的常規(guī)篩查工作做得不好的科室 科室應重點培訓 上報與處理流程 上報與處理流程圖 接觸后應急處理 報告科主任 護士長 填寫職業(yè)暴露登記表 報告預???院感科 職業(yè)暴露專家評價 實施預防性用藥 根據專家建議 科室總結教育 隨訪與咨詢 監(jiān)測周期結束 審核費用單據報銷 一 接觸后的應急處理 1 非銳器傷 用肥皂液和流動水清洗被污染的皮膚 用生理鹽水沖洗被污染的粘膜 清除污染源 阻斷接觸的基本措施2 銳器傷 一擠二沖三消毒 擠壓 由近心端向遠心端輕輕擠壓 盡可能擠出損傷處的血液 避免擠壓傷口局部和吮吸 沖洗 肥皂水和流動水進行沖洗消毒 用70 酒精或者0 5 碘伏進行消毒 二 報告科主任 護士長 填寫相應職業(yè)暴露登記表 職業(yè)暴露登記表下載路徑 OA系統(tǒng) 文件柜 公共文件柜 醫(yī)務處 醫(yī)院感染管理 醫(yī)務人員職業(yè)暴露登記表 三 職業(yè)暴露專家評價 醫(yī)院職業(yè)暴露評估專家 1 評價源患者1 評估被傳染的風險 a 評估源患者的液體類型 如血液 可見體液 其他潛在的傳染性液體或組織 b 評估職業(yè)接觸類型 經皮傷害 經粘膜或破損皮膚接觸 叮咬等 2 對已知源患者進行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丙肝病毒抗體和艾滋病病毒檢測 3 對于未知源患者 要評估接觸者被乙型肝炎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或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風險 2 評價接觸者 評估接觸者血源性疾病的免疫狀況 針對源患者血源性疾病篩查結果 有選擇性篩查接觸者的免疫狀況 如 乙肝 丙肝 梅毒 HIV等 逐級評估 院內專家評估渝中區(qū)疾控中心專家評估重慶市疾控中心專家評估 四 實施預防措施 艾滋病病毒盡快采取接觸后預防措施 預防性用藥應當在發(fā)生艾滋病病毒職業(yè)接觸后2小時內實施 最遲不得超過24小時 但即使超過24小時 也應實施預防性用藥 對所有不知是否懷孕的育齡婦女進行妊娠檢測 育齡婦女在預防性用藥期間 應避免或終止妊娠 乙型肝炎病毒未接種疫苗沒有抗體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接種乙肝疫苗以前接種過疫苗 抗 HBs 10mIU mL 無需處理 抗 HBs 10mIU mL者或抗 HBs水平不詳 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接種乙肝疫苗抗體反應未知者 抗原抗體檢測 梅毒源患者具有傳染性 暴露者注射青霉素 注射免疫球蛋白和接種乙肝疫苗方式 24小時內 乙肝疫苗全程 0 1月 6月 1 存在用藥指征 應在接觸后盡快開始接觸后預防 2 接觸者可耐受 給予4周的接觸后預防性用藥 3 如果證實源患者未感染血源性病原體 應立即中斷接觸后預防性用藥 HIV職業(yè)暴露預防性用藥應注意 五 科室總結教育 隨訪與咨詢 職業(yè)暴露隨訪時間表 艾滋病職業(yè)暴露取藥流程 重慶市公共衛(wèi)生醫(yī)療救治中心地址 重慶市沙坪壩區(qū)保育路109號聯系電話 655020616550038065523235 艾滋病預防用藥申請 格式詳見 醫(yī)院感染管理手冊 預防措施 WHO推薦的普遍性防護原則 1 安全處置銳利器具 不要把用過的器具傳遞給別人 進行侵襲性操作時 保證足夠的光線 盡可能減少創(chuàng)口出血 不要向用過的一次性注射器針頭蓋針頭套 不要用手毀壞用過的注射器 在創(chuàng)口縫合時 注意減少意外刺傷 把用過的注射器直接放到專門的桶 盒 中 統(tǒng)一處理 勿將銳利廢棄物同其它廢棄物混在一起 勿將銳利廢棄放在兒童可以接觸到的地方 2 對所有器具嚴格消毒器具必須用熱水和清潔劑洗干凈后再消毒 3 認真洗手4 使用防護設施避免直接接觸體液根據可能接觸血液或體液量的多少 決定采用適當防護設施 乳膠手套 口罩 防護眼鏡 隔離衣 5 安全處置廢棄物運輸廢棄物的人必須戴厚質乳膠手套 處理液體廢棄物必須戴防護眼鏡 沒有被血液或體液污染的廢棄物 可按一般性廢棄物處理 6 使用安全針具使用帶針管的針具可以預防刺傷 不要過度追求手術速度手術過程中應穿戴可防止與患者血液接觸的手術裝束 過膝且防水的外科鞋套 防水手術服或洗手衣 頭罩 術中應一直戴著雙層手套 口罩潮濕或濺濕后應及時更換 用護眼裝置 護目鏡或護臉罩 美國骨科醫(yī)師協(xié)會關于艾滋病防護的建議 盡量使用器械打結 縫合和使用銳利器械時 應盡量采用 非接觸 式操作 不要用手帶著縫針打結 術中不要將銳利的器械或針用手直接傳遞 要將它們放置于過渡盤內傳遞 當傳遞銳利器械時要大聲提醒 不要兩人同時縫合一個傷口 當用手指探查骨折碎片或有鋼絲及其他銳利器械的傷口時 要格外小心 不要把手貼附在骨刀刃 鉆頭或鋸面上 如在沖洗大的傷口或使用電動器械等操作時 血液濺出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