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秦開帝業(yè)”——商鞅變法教案.doc_第1頁
“為秦開帝業(yè)”——商鞅變法教案.doc_第2頁
“為秦開帝業(yè)”——商鞅變法教案.doc_第3頁
“為秦開帝業(yè)”——商鞅變法教案.doc_第4頁
“為秦開帝業(yè)”——商鞅變法教案.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2課 “為秦開帝業(yè)”商鞅變法【課程標準】了解商鞅變法的具體措施和內容,認識其特點?!窘虒W目標】1、知識與能力(1)識記:商鞅的成長歷程;初涉政壇;秦國政壇上的主角;廢井田、開阡陌;重農抑商;統(tǒng)一度量衡。實行“二十等爵制 ”;廢除“世卿世祿制”;嚴格戶籍制度,制定連坐法;普遍推行縣制;“燔詩書而明法令”。(2)理解商鞅變法和秦國完成統(tǒng)一之間的關系;(3)探究杰出人物對社會進程的巨大推動作用以及商鞅變法對秦國乃至整個中國歷史進程的影響。2、過程與方法:(1)通過對商鞅在秦國從政的史實的學習,提高分析歸納問題的能力;(2)通過對商鞅變法的目的、經濟措施、作用的學習,提高理解歷史問題的能力;(3)通過對商鞅變法的根本目的和獎勵軍功、加強集權措施的學習,提高分析、歸納、總結歷史問題的能力。(4)通過課前準備,培養(yǎng)學生查閱資料、搜集信息的能力。采用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的形式,設置歷史情境,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參與意識。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1)時勢造英雄。杰出人物把自己的命運和社會進步發(fā)展緊緊連在一起;(2)“重農主義”是農業(yè)社會的主要指導思想。商鞅“以農求富”的經濟改革,為秦國完成統(tǒng)一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3)商鞅“獎勵軍功、加強集權”有利于鞏固封建統(tǒng)治秩序;有利于國家統(tǒng)一和社會發(fā)展?!窘虒W重難點】重點:商鞅變法的主要內容。難點:與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其他改革比較,歸納商鞅變法的特點。課時安排 1課時【教學思路】王充在論衡書解中說:“商鞅相孝公,為秦開帝業(yè)”,即商鞅變法奠定了秦統(tǒng)一六國的基礎。教材從三個方面介紹了“為秦開帝業(yè)商鞅變法”:秦國政壇唱主角的新人;以農求富的經濟改革;獎勵軍功、加強集權。戰(zhàn)國進入中期,由于列國都急于在兼并戰(zhàn)爭中占據(jù)優(yōu)勢,變法改革運動也被推向高潮。在各諸侯國的變法中,商鞅變法是實行最徹底、對舊貴族打擊最嚴重,變法措施最全面,為期最長久,影響最深遠的。商鞅變法是一場深刻的社會革命。歷史上任何一次變法,都不僅是一種治國方略的重新選擇,而且是一種利益關系的重新調整,這也是改革受阻的真正原因。講授本節(jié)內容時,注意和已經學過的知識相聯(lián)系,構建知識結構。建議在教學中利用多媒體展示相關的歷史材料,設置問題情景,讓學生積極參與,增加對商鞅變法的認識?!窘虒W過程】新課導入引用歷代名人、學者對商鞅的評價來導入本課的學習:戰(zhàn)國策秦策一:“衛(wèi)鞅亡魏入秦,孝公以為相,封之于商,號曰商君。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無私,罰不諱強大,賞不私親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遺,民不妄取,兵革大強,諸侯畏懼。然刻深寡恩,特以強服之耳?!蔽鳚h史學家司馬遷:“商君,其天資刻薄人也。跡其欲干孝公以帝王術,挾持浮說,非其質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將昂,不師趙良之言,亦足發(fā)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嘗讀商君開塞耕戰(zhàn)書,與其人行事相類。卒受惡名於秦,有以也夫!”(史記-商君列傳)東漢史學家班固說:“商鞅挾三術以鉆孝公?!庇终f商鞅是“衰周之兇人”(漢書敘傳上)。唐朝詩人杜甫:“秦時任商鞅,法令如牛毛” (述古三首)。賈誼陳政事疏說商鞅“遺禮義,棄仁恩”,放棄思想文化的建樹而專力于軍事政治的進取,竟然導致“秦俗日敗”,社會風習頹壞,世情澆薄。家族間的親情紐帶也為實際的利益追求所斬斷。北宋王安石:“自古驅民在信誠,一言為重百金輕。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商鞅以他的變法,開秦掃天下的先聲?!蹦纤卫韺W家朱熹曾經批評:“他(商鞅)欲致富強而已,無教化仁愛之本,所以為可罪也?!保ㄖ熳诱Z類卷五六)就是說,只是片面追求國家“富強”,而放棄了執(zhí)政者首先應當致力于文化建設的基本責任。明代學者張燧曾經夸獎他:“(商)鞅一切不顧,真是有豪杰胸膽!” (千百年眼)商鞅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呢?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新課商鞅變法。新課探究商鞅變法的內容一、秦國政壇唱主角的新人1、“少好刑名之學”商鞅(約前390年前338年),衛(wèi)國(今河南安陽市內黃梁莊鎮(zhèn)一帶)人,漢族。戰(zhàn)國時期政治家,思想家,著名法家代表人物。衛(wèi)國國君的后裔,公孫氏,故稱為衛(wèi)鞅,又稱公孫鞅。后因變法有功,秦孝公封于商,后人稱之商鞅。商鞅“少好刑名之學”,專研以法治國,受李悝、吳起等人的影響很大。何謂“刑名之學”?戰(zhàn)國時以申不害為代表的學派。 指建立和鞏固地主階級專政的一套法家學說。2、初涉政壇,懷才不遇商鞅建功立業(yè)的首選目標是戰(zhàn)國初期最先崛起的魏國。早年的學術積淀使商鞅滿懷治國平天下的壯志豪情,學成之后,他即開始尋找“棲身之佳木”。戰(zhàn)國初年,魏文侯任用李悝變法,一躍成為中原霸主。公元前365年左右,商鞅來到魏國,在相國公叔痤的門下任中庶子(負責教育王侯大臣們小老婆所生的兒子)。不知道是商鞅的不幸,還是魏國的不幸,就在公叔痤決定向魏惠王推薦商鞅時,公叔痤已被病魔奪走了大半條命。他只能竭盡余力,告訴前來探病的魏惠王:“我死之后,希望您能以舉國之事,聽候商鞅的調遣?!庇謱萃跽f:“王既不用公孫鞅,必殺之,勿令出境。”人才如戰(zhàn)略物資,自己不用也不能資敵?;萃跽J為公叔已經病入膏肓,語無倫次,于是皆不采納。公叔轉而告訴商鞅,并要他趕快離開魏國。魏惠王和一個杰出的政治家失之交臂。后來,秦孝公重用商鞅,進行變法,國力強大。公元前340年,商鞅設計生擒魏將公子昂,大破魏軍,迫使魏國交還過去奪走的河西地。魏惠王說:“寡人恨不用公叔痤之言也?!?、投奔秦國,支持變法秦孝公,姓嬴,名渠梁。公元前361前338年在位。戰(zhàn)國時代秦國有名的一位君主。秦孝公一生中干過兩件大事,其一是遷都咸陽,其二是任用商鞅變法。他21歲登基,即位后征求“有能出奇計強秦者”,發(fā)布求賢令。大意是:往日秦國自穆公管理期間,修德行武,東邊平亂了晉國,以黃河為界限;西邊霸占戎翟,開地千里。天子向秦穆公致伯,諸侯前來祝賀,為后人打下了基礎,大業(yè)有望。其后君歷公、躁公、簡公、出子四世昏政,內亂頻出,外患交迫。三晉攻奪我河西,諸侯都蔑視我秦國,再沒有比這更讓我感到羞辱的事了。獻公即位,鎮(zhèn)撫邊境,,徒治櫟陽,想收復穆公打下來的土地,振興秦國。我想起先君的作為,痛恨在心。各位賢士群臣有能出長策奇計讓秦國強大者,我則封他為官,與他一起分享秦國。商鞅得知消息后,攜吳起的法經入秦。通過他在秦國的熟人、秦孝公的寵臣景監(jiān)的引薦三次拜見秦孝公。第一次見面,商鞅還弄不清秦孝公的想法。他試探性地從三皇五帝講起,大談帝道,還沒說完,秦孝公已經打起了瞌睡。事后,秦孝公怒斥景監(jiān):“你推薦的什么朋友,就知道夸夸其談?!币姷角匦⒐倪@個反應,商鞅反而高興了:“原來秦公的志向不在帝道?!钡诙我娒?,他又從王道仁義講起,秦孝公的興致比前一次好點了,但還是覺得不著邊際,哈欠連天。商鞅更高興了:“秦公志不在王道?!庇谑?,第三次見面,商鞅劈頭就問:“當今天下四分五裂,您難道不想開疆拓土,成就霸業(yè)么?”秦孝公立刻精神了,他要的就是霸道!聽著聽著,他不由自主地向商鞅靠攏。最后,秦孝公不再矜持,激動地握住商鞅的手:“請先生教我。”說服了秦孝公,商鞅的強國大計只是銷售了一大半。秦國的重臣還對變法有所保留,甘龍、杜摯等人,就對商鞅的一套毫不買賬:“商鞅來自外國,他根本不了解秦國的實際情況,國君不過是被他的花言巧語迷惑而已?!甭斆鞯那匦⒐⒉患庇诒響B(tài),他要看看商鞅如何應付如果你的變法政策連大臣都說服不了,還如何推行全國?商鞅站了出來,和群臣展開了一場著名的“答辯會”。甘龍說,要效仿先圣。商鞅就歷數(shù)那些成敗君主,凡是有作為的必有所創(chuàng)造,有所超越,陳陳相因導致衰亡,順應時勢才能大展宏圖。一番滔滔雄辯,把對方駁斥得啞口無言。說服了大臣,商鞅的變法政策還只在朝廷站穩(wěn)了腳跟。但是,老百姓會相信你的新政策嗎?商鞅想到了一個辦法。一天,商鞅親自來到國都的南門,令人豎起一根三丈高的木頭,百姓不知所以,紛紛前來圍觀。商鞅宣布,能把這個木頭扛到北門,即賞十金?!斑@可是重賞啊!”人群中一陣驚叫,卻沒有人相信這是真的。商鞅果斷地把賞金提高到五十金。終于,有個年輕人出來試試運氣了,他輕松地把木頭搬到北門。眾目睽睽之下,商鞅當場付款。公元前 356年,秦孝公以衛(wèi)鞅為左庶長變法革新。二、商鞅變法內容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命商鞅為左庶長,第一次頒布變法令;公元前352年,因變法有起色,被提升為大良造;公元前350年,商鞅又第二次下達變法令。1、經濟富國:(1)目的:以農求富,增強經濟實力;(2)措施:廢井田,開阡陌(以法律的形式承認土地私有,廢除奴隸制土地國有制)商鞅在經濟上推行的重大舉措是“廢井田、開阡陌”。史記記載:商鞅“為田,開阡陌封疆,而賦稅平”。戰(zhàn)國策說商鞅“決裂阡陌,教民耕戰(zhàn)”。所謂“阡陌”,指“井田”中間的灌溉渠道以及與之相應的縱橫道路,縱者稱“阡”,橫者稱“陌”?!胺饨本褪桥`主貴族受封井田的界限。“開阡陌封疆”就是把標志土地國有的阡陌封疆去掉,廢除奴隸制土地國有制。從法律上廢除了井田制度。法令規(guī)定,允許人們開荒,土地可以自由買賣,賦稅則按照各人所占土地的多少來平均負擔。這樣就破壞了奴隸制的生產關系,促進了封建經濟的發(fā)展。重農抑商,獎勵耕織商鞅推行重農抑商的政策。規(guī)定,生產糧食和布帛多的,可免除本人勞役和賦稅,以農業(yè)為“本業(yè)”,以工商為“末業(yè)”。因棄本求末,或游手好閑而貧窮者,全家罰為官奴。商鞅還招募無地農民到秦國開荒。為鼓勵小農經濟,還規(guī)定凡一戶有兩個兒子,到成人年齡必須分家,獨立謀生,否則要出雙倍賦稅。這些政策有利于增殖人口、征發(fā)徭役和戶口稅,發(fā)展封建經濟。統(tǒng)一度量衡商鞅變法前,秦國各地度量衡不統(tǒng)一。為了保證國家的賦稅收入,商鞅制造了標準的度量衡器,如今傳世之“商鞅量”,上有銘文記有秦孝公 “十八年”“大良造鞅”監(jiān)造,“爰積十六尊(寸)五分尊(寸)之一為升”。從“商鞅量”中得知,商鞅規(guī)定的1標準尺約合今0.23公尺,1標準升約合今0.2公升。由量器及其銘文可知,當時統(tǒng)一度量衡一事是十分嚴肅認真的。商鞅還統(tǒng)一了斗、桶、權、衡、丈、尺等度量衡。要求秦國人必須嚴格執(zhí)行,不得違犯。度量衡的統(tǒng)一,為人們從事經濟、文化的交流活動提供了便利的條件,對賦稅制和俸祿制的統(tǒng)一產生了積極作用;有利于消除地方割據(jù)勢力的影響,為后來秦始皇統(tǒng)一度量衡奠定了基礎。2、軍政強兵:(1)獎勵軍功,實行二十等爵制:商鞅下令“有軍功者,各以率受上爵,為私斗爭,各以輕重被刑”,以獎勵軍功而禁止私斗。規(guī)定爵位依軍功授予,宗室非有軍功不得列入公族簿籍。即“有功者顯榮,無功者雖富無所榮華”。 就是說有功勞的貴族子弟,可享受榮華富貴;無功勞的,雖家富,不得鋪張。制定二十級爵的作法,意味著商鞅徹底廢除了舊世卿世祿制,今后將根據(jù)軍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官吏從有軍功爵的人中選用。二十級爵:一級曰公士,二級曰上造,第十九級曰關內侯,二十級曰徹侯。據(jù)漢書記載:“商君為法于秦,戰(zhàn)斬一首賜爵一級,欲為官者五十石”。 也就說明了獎勵的做法:將卒在戰(zhàn)爭中斬敵人首級一個,授爵一級,可為五十石之官:斬敵首二個,授爵二級,可為百石之官。各級爵位均規(guī)定有占田宅、奴婢的數(shù)量標準和衣服等次。而所謂私斗,并不是指一般人打架,而是指“邑斗”?!耙亍笔侵敢话愕某擎?zhèn),被奴隸主所占有。奴隸主之間為了爭奪土地、財產,經常發(fā)生爭斗。新法規(guī)定不準私斗,目的在于削弱奴隸主的勢力,加強封建中央集權。嚴懲私斗的作法是:為私斗者,各以情節(jié)輕重,處以刑罰。由于推崇戰(zhàn)功,秦國軍隊的戰(zhàn)斗力大大增強。秦國在對外戰(zhàn)爭中,國力進一步增強,從而扭轉了長期以來被動落后的局面。公元前355年,秦孝公與魏惠王在杜平相會,結束了秦國長期不與中原諸侯會盟的被動局面,提高了秦國的地位。秦國還用武力逐步占有了土地肥沃、農業(yè)發(fā)展水平較高的巴蜀地區(qū)和盛產牛馬的西北地區(qū),社會生產得到迅速發(fā)展,從而奠定了秦統(tǒng)一的物質基礎。(2)廢除“世卿世祿制”,鼓勵貴族建立軍功:史記記載,秦國規(guī)定“宗室非有軍功論,不得為屬籍。明尊卑爵秩等級,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顯榮,無功者雖富無所芬華”。即依軍功大小定貴族身份之高低。該規(guī)定沉重打擊了奴隸主舊貴族,因而,招致了他們的怨恨。史記記載:“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貴戚多怨望者”。歷史上任何一次變法,不僅是一種治國方略的重新選擇,而且是一種利益關系的重新調整,這也是改革受阻的真正原因。(3)改革戶籍制度,制定連坐法:秦國的都、鄉(xiāng)、邑、聚原來都是自然形成的大小居民點。商鞅為了加強封建專制的統(tǒng)治,管理廣大居民,規(guī)定居民要登記各人戶籍。輕罪用重刑。將魏國李悝的法經頒布實行,還增加了連坐法。主要內容是:居民以五家為“伍”、十家為“什”,將什、伍作為基層行政單位。按照編制,登記并編入戶籍,責令互相監(jiān)督。一家有罪,九家必須連舉告發(fā),若不告發(fā),則十家同罪連坐。不告奸者腰斬,告發(fā)“奸人”的與斬敵同賞,匿奸者與降敵同罰。這與后代的保甲制度相同。商鞅同時規(guī)定,旅店不能收留沒有官府憑證者住宿,否則店主也要連坐。(4)普遍推行縣制:商鞅在政治方面的重大改革是“集小都鄉(xiāng)邑聚為縣”,以縣為地方 行政單位,廢除分封制,“凡三十一縣” (也有史書認為是41縣或36個縣)??h設縣令以主縣政,設縣丞以輔佐縣令,設縣尉以掌管軍事??h下轄若干都、鄉(xiāng)、邑、聚。商鞅通過縣的設置,把領主對領邑內的政治特權收歸中央。該措施有力地配合了“廢井田、開阡陌”政策,用政治手段保證了土地私有。鞏固了中央集權的封建統(tǒng)治,削弱了豪門貴族在地方的權力。后來,秦在新占地區(qū)設郡,郡的范圍較大,又有邊防軍管性質,因之郡的長官稱郡守。后來郡內形勢穩(wěn)定,轉向以民政管理為主,于是郡下設若干縣,形成秦的郡縣制。(5)定秦律,“燔詩書而明法令”:商鞍變法時曾采用李悝的法經,并改法為律,頒行秦國。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后,將秦律修訂,作為全國統(tǒng)一的法律頒行各地。秦律中的刑罰有:死刑,主要有棄市和磔。肉刑,有斬足、宮、劓、黥等肢體刑。徒刑,將犯人拘禁起來,并使服苦役。遷刑,即將犯人流放邊地。笞刑,即鞭笞之刑。貲罰,讓罪人向官府交納財物或提供勞役以達到懲罰的目的。商鞅的所作所為是為了排除復古思想的干擾。當時法家認為俠以武犯禁,儒以文害法,似乎儒家的東西都是蠱惑人心的東西,所以為了明法令,它就要燒掉詩書,以法為令,以吏為師。然而,商鞅開創(chuàng)的“燔詩書”的高壓政策,不僅極端壓制了人民的思想,對于我國文化典籍也是一種摧殘。(6)改革舊習俗:禁止父子兄弟(成年者)同室居住,推行小家庭政策。強制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規(guī)定凡一戶之中有兩個兒子到立戶年齡而不分居的,加倍征收戶口稅。【課后小結】歷史上任何一次變法維新,都不僅是一種治國方略的重新選擇,而且是一種利益關系的重新調整,這也便是改革會遭到阻力的真正原因。由于商鞅廢除井田、獎勵耕戰(zhàn)等改革措施觸犯了貴族階層對土地和官職所一項具有的壟斷特權,因而便遭到了以太子為首的既得利益集團的強烈反對。但是商鞅并沒有被這些有權有勢的人所嚇倒,他認為法律的制定,并不只是用來制裁老百姓的,自古“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因而主張首先懲辦那兩位唆使太子違抗新法的老師。結果,公孫賈的臉上被刻上了墨字,公子虔則因屢教不改而被割掉了鼻子。商鞅此舉,確實起到了“殺雞給猴看”的作用。人們看到,就連太子的老師都逃脫不了法律的制裁,于是再也不敢抱有任何僥幸的心理了。經過商鞅的這番努力,新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悅。道不拾遺,山無盜賊,家給人足。民勇于公戰(zhàn),怯于私斗,鄉(xiāng)邑大治”。但是,任何社會實踐都是要付出代價的,變法維新更是如此。秦孝公的死,使商鞅失去了權力基礎,即位的太子在保守派的支持下卷土重來,對商鞅施行了瘋狂的報復。他們不僅以誣告陷害的方式迫使商鞅謀反,而且以最殘酷的暴行,將他五馬分尸了。商鞅雖然慘遭不幸,但他所開創(chuàng)的變法大業(yè)卻因順應了歷史潮流而成不可逆轉之勢,并最終對秦朝的統(tǒng)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當然,從今天的角度來看商鞅“內行刀鋸,外用甲兵”,迷信暴力而輕視教化等思想,也有其明顯的歷史局限。他用簡單粗暴的政治手段來處理意識形態(tài)方面的問題,焚燒詩、書,實行愚民政策和文化專制主義,甚至推行連坐法而刑及無辜等等,都曾產生多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也正是由于這一影響,致使他死于貴族的報復而“秦人不憐”。教師可將商鞅變法的內容和作用,制成簡表,便于學生掌握。商鞅變法的內容和積極作用措 施積 極 作 用經濟廢井田,開阡陌廢除奴隸制經濟基礎,確立封建經濟基礎獎勵耕織,重農抑商提高生產積極性,增強國家實力,促進了封建經濟發(fā)展統(tǒng)一度量衡便利賦稅征收;為經濟活動提供便利軍事獎勵軍功,實行二十等爵制(嚴禁私斗)大大提高了軍隊戰(zhàn)斗力,也為人們爭取更高的社會地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