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識圖總結報告.doc_第1頁
結構識圖總結報告.doc_第2頁
結構識圖總結報告.doc_第3頁
結構識圖總結報告.doc_第4頁
結構識圖總結報告.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精品文檔江蘇城市職業(yè)學院結構施工圖識圖報告 圖紙名稱: 科創(chuàng)辦公樓 所屬系別: 建筑工程系 專業(yè)班級: 11建筑工程 學生姓名: 魏飛 學 號: 1139130106 指導教師: 職稱: 系 主 任: 班級:建工一班小組成員: 識圖內容:結構施工圖結施1圖紙目錄 結構專業(yè)設計說明一般說明1.本工程設計按現(xiàn)行的國家標準及國家行業(yè)標準進行。2本工程所用的材料規(guī)格施工要求及驗收標準等,除注明者外,均按國家現(xiàn)行的有關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規(guī)程執(zhí)行。3本工程采用的結構分析軟件為-中國建筑科學院PKPM(2010版)4本工程施工圖按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表示方法制圖規(guī)則和構造詳圖(11G101-1)、(11G101-2)、(11G101-3)進行設計。5除注明者外,標高以米為單位,其余所有尺寸均以毫米為單位。6本工程室內標高0.000相當于工程地質勘探報告中的高程4.350米。(黃海高程)7本工程為 框架 結構,按 7度抗震設防,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為 0.15g,地震分組為第一組,屬丙類建筑,建筑物安全等級為二級,抗震等級:框架三級,場地類別為III 類。結構抗震構造措施按8度采用。8結構混凝土臨土臨水面的環(huán)境類別為二a類,其余為一類。本工程結構的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9本工程設計基本風壓為:Wo=0.40KN/m2 ,地面粗糙度為B類,基本雪壓為:So=0.35KN/m210部分活荷載標準值按下表采用,未注部分按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GB50009-2012)取用。項目荷載標準值( KN/m2 )項目荷載標準值( KN/m2 )1辦公2.01走道2.52樓梯3.52不上人屋面0.53衛(wèi)生間2.53上人屋面2.04欄桿水平推力1.0KN/m4陽臺2.55欄桿橫向荷載1.2KN/m5檢修荷載1.0KN6廚房4.06屋頂太陽能2.0 本工程結構設計采用的主要規(guī)范、規(guī)程有 (1)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 GB50007-2011 (2)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 GB50009-2012 (3)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 GB50010-2010 (4)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 GB50011-2010 (5)建筑結構可靠度設計統(tǒng)一標準 GB50068-2008 (6)砌體結構設計規(guī)范 GB50003-2011 (7)建筑樁基技術規(guī)范 JGJ94-2008 (8)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guī)程 JGJ3-2010 (9)住宅工程質量通病控制標準 DGJ/J16-2005 (10)建筑工程抗震設防分類標準 GB50223-2008 (11)預拌砂漿技術規(guī)程 DGJ32/J13-2005本工程采用的主要標準圖有規(guī)范規(guī)程名稱編號建筑物抗震構造蘇G02-2011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表示方法制圖規(guī)則和構造詳圖11G101-1、2、3建筑物抗震構造詳圖11G329-1鋼筋混凝土雨蓬、挑檐圖集蘇G04-2003蒸壓輕質加氣混凝土砌塊建筑構造圖集蘇J/T24-2004預應力混凝土管樁10G409結構混凝土材料耐久性的基本要求環(huán)境等級最大水膠比最低強度等級最大氯離子含量最大堿含量一0.60C200.30不限制二a0.55C250.203.0二b0.50(0.55)C30(C25)0.153.0三a0.45(0.50)C35(C30)0.153.0注:混凝土中使用引氣劑時,可采用括號中的數據。未經技術鑒定或設計許可,不得改變結構的用途和使用環(huán)境。住宅的結構材料的強度標準值應具有95%的保證率。本工程均使用預拌砂漿及預拌混凝土。二地基基礎工程本工程地基基礎設計依據揚州市東方工程勘察有限公司提供的編號為:2012-088的地質勘察報告。本工程地基基礎設計等級為乙級,場地地基液化等級為:中等 。梁筏基礎,持力層為三層粉土夾淤泥質粉土,地基承載力特征值為:fak=70Kpa在基槽開挖過程中,如發(fā)現(xiàn)地基土層情況與本工程勘察報告不符,或有特殊情況時,請及時通知設計人員共同研究解決。基礎施工時,應使基礎下的土層保持原狀,避免撓動若采用機械挖土,應在基底以上留300厚土用人工挖除。基礎墊層做法: 100厚 C15素混凝土;基礎部分采用磚模時,必須采用實心磚砌筑。在基坑施工過程中,應及時做好基坑降水工作,開挖過程中應注意邊坡穩(wěn)定?;踊靥钔翍捎眉壟渖笆⑸巴粱蚧彝?,并應分層夯實,壓實系數不小于0.94。3. 鋼筋混凝土工程1. 混凝土強度等級:凡選用標準圖的構件按相應圖集要求施工?;A混凝土強度等級為 C30。 地下室墻板及地下室頂板混凝土強度等級為 C30 。 水平0.000以上梁、樓板的混凝土強度等級為 C30 。水平%P0.000以上柱、剪力墻的混凝土強度等級為 C30 。2. 最外層鋼筋保護層厚度:地下室迎水面保護層有可靠防水層時為35無防水層時為 50;基礎保護層為40。板,墻,梁,柱受力鋼筋最小保護層厚度詳11G101-13.鋼筋交叉時的鋼筋排放位置:樓板板底筋:沿板跨短向的鋼筋置于下排。梁頂面平齊時,主梁頂主筋置于上排(放外側),見圖 1:梁底面平齊時,梁底縱筋置于下排(放外側)的優(yōu)先順序如下:1)該梁為框架梁;2)該梁為懸挑梁;3)主梁或較大斷面梁。梁與柱邊平齊時,梁縱筋放置如圖2所示:4.鋼筋設計強度:本工程使用圖集中的一級鋼 HPB235均使用同種規(guī)格的HRB400或HPB300 替代??拐鸬燃墳橐?、二、三級的框架和斜撐構件(含梯段),其縱向受力筋及箍筋采用普通鋼筋時,鋼筋抗拉強度實測值與屈服強度實測值的比值不小于1.25 ;鋼筋的屈服強度實測值與強度標準值的比值不應大于1.3。且鋼筋在最大拉力下的總伸長率實測值不應小于9%。鋼筋的強度標準值應具有不小于 95% 的保證率。5.非框架梁與主梁連接處除注明外均按充分利用鋼筋的抗拉強度考慮磚墻下帶有露天板的梁,其梁上做300高止水砍,如圖3所示。外墻下設置200高混凝土導墻,如圖3所示,寬度內側同墻體平,外側與梁外側平。6.梁上開洞詳見蘇G02-2011-p.21 。梁上和墻上立柱詳見 11G101-1 p.61 。7.鋼筋接頭,鋼筋彎折詳見圖集11G101-1中有關構造詳圖。8.混凝土墻、柱:混凝土墻和柱縱筋錨入基礎內詳見 11G101-3 。9.樓面沉降后澆帶及施工后澆帶: 位置及寬度詳見單體設計沉降后澆帶必須在主樓封頂后,沉降速率小于0.010.04mm/d,根據實測沉降值,并經設計人員計算后期沉降差能滿足設計要求后用比原設計強度等級高一級的無收縮混凝土(內摻 8%的混凝土抗裂外加劑)封閉?;炷翝仓皯宄{,雜物,并沖洗干凈,澆筑后要潮濕養(yǎng)護不少于15天。沉降后澆帶兩側采用鋼板網支模。施工后澆帶必須在混凝土澆筑后60天進行,做法同沉降后澆帶。樓面后澆帶澆帶做法見國標11G101-1 p.98 沉降及施工后澆帶鋼筋當用套筒連接時,應先把套筒與一邊鋼筋擠壓完成,另一邊鋼筋須待縫內混凝土澆筑前再擠壓,并應保證鋼筋每端入套筒的有效長度。沉降及施工后澆帶在成縫后必須用蓋板封口,嚴防雜物、垃圾進入。4、 砌體工程(未注明混凝土強度等級 C25 )1.隔墻厚及墻體材料詳建施,其材料強度及相關指標應符合國家有關規(guī)定。結施2 圖紙目錄 結構專業(yè)設計說明2.墻體與周邊構件的拉結:所有內外非承重磚墻均應后砌,墻與梁底或板底的連接節(jié)點詳見蘇G02-2011 p.49樓梯間墻體構造柱間距不大于層高且不大于4m。3.框架的填充墻在不同墻體材料相交處必須設置構造柱。4.屋頂女兒墻采用砌體時應設置構造柱與屋面梁連接 ,構造柱間距不大于2M,并設置壓頂圈梁 ,詳見建筑物抗震構造詳圖(蘇G02-2011 p.50)。底部設置 300高砼坎.5.確定砂漿強度等級時應采用同類塊體為砂漿強度試塊底模。5、 現(xiàn)澆板鋼筋板鋼筋錨固詳見11G101-1;端部支座為梁時按鉸接設計。未注明樓板洞口加鋼筋詳11G101-1 p.101-102檐口長度大于12M時設 15mm伸縮縫,用瀝青麻絲嵌縫。圖中板的支座負筋長度自梁邊算起 ,其他相關構造見11G101-1 p.92-956、 過梁過梁長度為:門窗洞寬+600(每邊伸入支座各 300 )混凝土強度等級C25墻厚為200240時:當洞寬 1500 時,選用斷面A 。 當1500 洞寬 2400 時,選用斷面B 。 當2400 洞寬 3600 時,選用斷面C 。墻厚為100120時:當洞寬 1200 時,選用斷面D 。 當1200 洞寬 2400 時,選用斷面E 。7、 吊筋埋件及鋼構件1樓面吊頂吊筋除另有說明者外,當吊頂荷載小于0.5KN/m2 時均采用 1000(雙向)吊筋錨入板內250mm2所有預埋件的鋼板及其它型鋼均采用Q235 B級。3角鋼型號按熱軋等邊和不等邊角鋼品種( GB9787-88、GB9788-88 ) 選用; 槽鋼按 (GB707-88)選用。1鋼結構的鋼材屈服強度實測值與抗拉強度實測值的比值不應大于0.85 ,應有明顯的屈服臺階,且伸長率不應小于20% ,鋼材應有良好的可焊性和沖擊韌性。5采用普通電弧焊時,若設計未作說明, HPB300、HRB335級鋼筋之間及與鋼板、型鋼之間焊接采用 E4303焊條;HRB400級鋼筋之間采用E5003 焊條。三種鋼材的坡口焊、塞焊等分別用 E4303、E5003、E5503。6未注明焊縫長度者,均為滿焊。未注明焊縫高度者,不小于 5mm 。7所有外露鋼構件必須認真除銹,焊縫處須先除去焊渣,并涂防銹漆二度,面漆二度。若有防火要求時應按建施圖作防火處理。8有太陽能時,太陽能支點及埋件詳見蘇 J28-2007,所有埋件均需預埋。8、 其他1.凡懸挑部分的梁板,當混凝土強度達到100%設計強度,并在穩(wěn)定荷載作用下,方可拆模。當以結構構件為施工腳手支撐點時必須經過驗算在采取相應措施后方可進行。2.各層樓面,當施工堆載超過設計荷載時,應先征得設計單位同意并采取有效的支撐措施。電梯基坑、設備管井、電梯機房等所有預埋鐵件、管線、孔洞等詳見相應設備圖,結構施工時應與其他各專業(yè)施工圖密切配合,避免結構的后鑿洞。3.設備基礎由設備廠家提供,土建施工配合施工。4.避雷裝置詳見電氣施工圖,結構圖不另作說明。5.本工程在施工及使用期間進行沉降觀測,由具有資質的單位根據相關規(guī)范要求確定。住宅工程執(zhí)行住宅工程質量通病控制標準,未說明及與本規(guī)范沖突處均按規(guī)范執(zhí)行?;又ёo及降水另行設計,停止降水及基坑回填前需得到設計院同意后才可施工。施工中采用降水時,應有防止暴雨灌入基坑的予案,防止施工過程中地下室上浮。地下室基坑開挖及井點降水對周邊建筑物的有害影響應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避免。九、剪力墻除注明者外混凝土墻上留洞的補強筋見11G101-1 p.78洞口邊有端柱或暗柱時,其端柱或暗柱一側可不設補強筋地下室外墻板及水池墻板的水平施工縫做法詳見蘇G02-2011 6/51 。地下室外墻板頂與地下室頂板(頂板厚度180時)按彈性嵌固支撐。10、 施工要求跨度4米的梁板,模板起拱高度取跨度的1/400。附: 結構材料選用及強度等級建筑物安全等級建筑物重要性類別地震設防烈度基本地震加速度建筑物場地類別 二級 丙類 七度 0.10g 類主體結構框架 框架-剪力墻剪力墻裙房框架抗震等級框架三級0.00相當于地質報告基本風壓地面粗糙度4.0000.55 KN/mB 類 地質勘察報告:地下水腐蝕性評價:在長期浸水條件下,地下水對砼結構有微腐蝕性,對鋼筋砼結構中的鋼筋有微腐蝕性;在干濕交替作用條件下,對砼結構有微腐蝕性,對鋼筋砼結構中的鋼筋有中腐蝕性。1主要建筑材料技術指標熱軋鋼筋: (HRB335)fy=f鋼筋使用前應按進行檢測.抗震等級一、二、三級的框架結構,其縱向受力鋼筋采用普通鋼筋時,鋼筋的抗拉強度實測值與屈服強度實測值的比值不應小于1.25;鋼筋的屈服強度實測值與鋼筋的強度標準值的比值不應大于1.30,且鋼筋在最大拉應力下的總伸長率實測值不應小于9%。鋼筋的強度標準值應具有不小于95%的保證率。在施工中,當需要以強度等級較高的鋼筋替代原設計中的縱向受力鋼筋時,應按照鋼筋受拉承載力設計值相等的原則換算,并應滿足最小配筋率要求。2構件 / 部位基礎一層二層三層及以上墻柱C35C30C30C30梁板C35C30C30C30 注: 1 過梁. 構造柱. 圈梁統(tǒng)一為C25 2 墊層 C15瀝青混凝土結構的一般說明1. 受力鋼筋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最外層鋼筋外邊至混凝土表面的距離)(mm) 圖中注明者除外,不應小于鋼筋的公稱直徑,且應符合下表的規(guī)定。環(huán)境等級板墻殼 梁柱一1520二a2025二b2535三a3040三b4050 注:1.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大于C25時,表中保護層厚度數值應增加5MM; 2對于鋼筋混凝土基礎,其受力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應從墊層頂面算起,且 不小于40MM; 3.對于梁、柱、墻中縱向受力鋼筋保護層厚度大于50時,應對保護層采取有效 的防裂措施 (內設6200鋼筋網片)。2直徑d22的縱向受力鋼筋的連接宜采用機械連接.框架梁、柱縱向鋼筋接頭,抗震等級一級和二級的各部分,以及三級的底層柱底,宜采用機械連接. 3除注明者外, 樓面梁或板鋼筋需搭接時, 上部鋼筋在跨中 范圍內搭接. 底筋不得在跨中 范圍內搭接. 4縱向受拉鋼筋的最小錨固長度 (搭接長度按搭接率G101-1)抗震等級長度類型錨固長度LaE混凝土強度等級C20C25C30C35三級HPB30044d38d32d34dHPB33542d37d33d30dHPB400_45d39d36d四級HPB30039d34d30d28dHPB33538d33d29d27dHPB400-40d35d32d注 月牙紋鋼筋直徑 25時錨固長度乘以1.1 級鋼筋錨固末端加彎鉤iii )受拉鋼筋錨固長度不小于250; 搭接長度不小于300基礎及地下工程1基坑開挖必須注意降水. 應采取完善支護措施確保邊坡穩(wěn)定和周圍建筑物. 道路的安全. 2基礎底板的施工. 必須在樁基工程檢驗合格. 復核樁位無誤. 承載力滿足設計要求, 并進行隱蔽驗收后, 方可進行. 3地下室底板. 承臺. 基礎梁等大體積混凝土連續(xù)澆筑時. 應加強養(yǎng)護. 采取有效措施減少水化熱等有害影響. 混凝土內外溫差不應超過 25 溫度陡降不應超過104地下室底板與側墻交接處. 水池的側壁. 盡量不設施工縫. 如須設置時,應5地下室內排水管溝. 輕型設備基礎應根據相關專業(yè)的要求. 在施工室內墊層時準確定位. 澆搗成型. 6地下室外圍回填土須及時按規(guī)定分層壓實.壓實系數947 地下室層內隔墻、非承重墻(高度不大于4米),設計無要求時,可直接砌置在混凝土地面上如圖識圖基礎施工圖;在距離板面以上300的墻縫設置施工縫樁基施工說明1。本工程基礎設計等級為丙級,結構安全等級為二級;室內地坪0.00相當于地質報告中4.000米.2。本工程基礎是根據化工部徐州地質工程勘察院提供的江蘇萬千食品投資有限公司廠房巖土工程勘察報告設計的;3。本工程采用預應力混凝土管樁,采用圖集蘇G03-2002,管樁型號為: - PC-400(90)A-C70-10,10; 單樁承載力特征值為750KN;樁尖持力層為第9層粉質粘土,樁頂設計標高為-2.65米(除特別注明外),樁尖為A型樁尖, 4本工程如需截樁,應用專用截樁工具,嚴禁用錘敲打,以免損壞樁身。 5要嚴格按照建筑樁基技術規(guī)范(JGJ94-2008)和蘇G03-2002圖集要求施工,管樁生產單位應嚴格按照規(guī)定進行生產制作.運輸堆放和檢驗,樁身與承臺或承臺梁的連接應嚴格按照圖集蘇G03-2002規(guī)定施工,樁身內填塞混凝土長度不得小于2000MM,填塞混凝土為C40微膨脹混凝土。6. 錘擊樁應在樁身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 100%,且混凝土齡期應達到或相當于 28天齡期強度時進行;沉樁過程前應做好施工組織設計,以免群樁施工時出現(xiàn)局部樁隆起;7. 停錘標準:沉樁樁過程中應對貫入度、樁長進行“雙控”,貫入度數值由工地試沉樁確定;8. 樁基施工前必須做好施工組織設計及技術設施準備,施工中出現(xiàn)異常情況應及時通知設計、監(jiān)理、質檢等單位會同處理.9. 本工程靜載實驗數量為3根,位置詳平面圖;工程樁施工完成后,應對樁身質量進行低應變動測試驗,檢測數量應按照本市有關規(guī)定要求進行,且單樁承臺下樁應全部進行低應變檢測。10. 由于在長期浸水條件下,本場地地下水對砼結構有微腐蝕性,對鋼筋砼結構中的鋼筋有微腐蝕性;在干濕交替作用條件下,對砼結構有微腐蝕性,對鋼筋砼結構中的鋼筋有中腐蝕性。工程樁制作時應保證砼保護層厚度不小于40MM;樁頂標高以下1.5米范圍內樁身刷涂環(huán)氧瀝青厚度不小于500um。 樓板1.雙向板(或異形板)鋼筋的放置,板底短向鋼筋放于下層,長向在上;現(xiàn)澆板施工時,應采取措施保證鋼筋位置。2.當鋼筋長度不夠時:樓板、屋面板上部鋼筋應在跨中部搭接,下部鋼筋應在 支座處搭接;基礎底板下部鋼筋應在跨中部搭接,上部鋼筋應在支座處搭接。3.各板角負筋,縱橫向必須重疊設置成網格狀。4.全部單向板、雙向板內分布鋼筋,除注明者外,見下表?,F(xiàn)澆板厚(mm)100100h130130h160160h200200h250分布鋼筋61808250820010250102005.樓面屋面板開洞時, 當洞口邊長 直徑300板內鋼筋可以自行繞過。300洞口邊長D700除注明外應在洞口邊的及板底設置加強筋。6.樓板面有 30 以內高差時,支座筋施工按蘇G01-2003-16.7.管道井內鋼筋在預留洞口處不得切斷,待管道安裝后用高一級混凝土澆筑。 板內負筋錨入梁內及混凝土墻內長度不得小于La。8.板內埋設管線時,所鋪設管線應放在板底鋼筋之上、上部鋼筋之下。9.對設備預留洞及預埋件須與安裝單位配合,如有疑問可與設計單位聯(lián)系。結施3 基礎平面布置圖 1:100一、井字梁 編號跨度懸梁寬高鋼筋規(guī)格鋼筋間距肢箍上主筋下主筋長度3-4A1335080082004161672004-5B24350120082004202272004-5C35350120082004252572003-4D453508008200416167200C-D1533508008200416167000C-D2613508008200416167000A-B37335012008200422257000D-C4833508008200416167000D-C59335012008200425227000D-C61023508008200416167000 文字:井字梁二、普通梁跨度懸梁寬高鋼筋規(guī)格鋼筋間距肢箍上主筋下主筋35080082004201635012008200420253508008200418163508008200422163、 規(guī)格 長25275.00 寬16600.06 拐角處長7000 寬31504、 說明:1.未注明梁頂標高均為-3.450m。2.基礎梁加腋詳11G101-3-75。3.基礎梁梁底、梁頂有高差時詳見11G101374。結施4梁筏基礎平法施工圖1:100一、說明:1.未注明的基礎底板頂標高均為-3.450m。2.圖中:(T)表示板的頂部鋼筋;(B)表示板的底部鋼筋;附加鋼筋長度從梁邊算起。3.地下室筏板基礎構造大樣詳11G1013。4.基底持力層為3層土,fak=70kpa,基底下如遇填土及河塘處應予以挖除,挖至3層土;回填后的地基承載力應滿足設計要求;并按規(guī)范進行檢測。5.集水坑溝做法參見11G101-3P94 ;具體定位請與相關專業(yè)核對后方可施工。二、結構層高 結構層樓面標高屋面19.1502.10617.0503.20513.8503.20410.6503.2037.4503.2023.9503.501-0.0504.00地下室-3.4503.40層號標高(m)層高(m)三結施5 -3.450-0.050柱配筋圖 1:100(地下室)一、框柱框柱編號寬鋼筋規(guī)格直徑箍筋直徑間距1500四根三級2581002600四根三級258100/2003500四根三級258100/2004500四根三級258100/2005400四根三級258100/2006600四根三級258100/200注:1為1D.5D.A1.A52為3D.4D.A3.A43為C1.B14為5C.5B5為2C.6C.6B6為3C.3B.4C.4B二、地下室內隔墻 1:50配筋直徑12,間距150 頂板配筋250*400 直徑8間距200 兩根直徑18三、地下室外墻 1:50配筋直徑12,間距150 頂板配筋250*400 直徑8 間距200 兩根直徑18迎水面鋼板止水帶配6根 間距600頂板厚鋼筋直徑15倍結施6 -0.0503.950柱配筋圖(一層)一、框柱框柱編號寬鋼筋規(guī)格直徑箍筋直徑間距1500四根三級2581002600四根三級258100/2003500四根三級258100/2004500四根三級258100/2005400四根三級258100/2006600四根三級258100/200注:1為1D.5D.A1.A52為3D.4D.3A.4A3為C1.B14為C5.B55為2C.2D.6B.6C.6D6為3C.3B.4C.4B二、規(guī)格長24750.00寬14600.00三、結構層高 結構層樓面標高屋面19.1502.10617.0503.20513.8503.20410.6503.2037.4503.2023.9503.501-0.0504.00地下室-3.4503.40層號標高(m)層高(m)結施7 3.9507.450柱配筋圖(二層)1、 框柱框柱編號寬鋼筋規(guī)格直徑箍筋直徑間距3500四根三級258100/2004400四根三級228100/2005500四根三級258100/2001500四根三級2581002600四根三級258100/2001為1A.1D.5A.5D2為3A.3D.4A.4D3為1C.1B.5C.5D4為2d.2c.6b.6c.6d5為3C.3B.4C.4B結施8 7.45013.850柱配筋圖(三五層)一、框柱框柱編號寬鋼筋規(guī)格直徑箍筋直徑間距1500四根三級228100/2002500四根三級228100/2003400四根三級228100/2001為1D.3D.4D.5D.3C.3B.4C.4B.A1.A3.A4.A52為1C.1B.5C.5B3為2C.2D.6B.6C.6D二、結構層高 結構層樓面標高613.8503.20510.6503.2047.4503.20層高標高m層高m結施9 13.85017.050柱配筋圖(6層) 一、配筋.由四根直徑22 間距100組成, 柱寬250*250.由四根直徑20 間距100組成, 柱寬250*150結施10 17.05019.150柱配筋圖(屋面)一、框柱框柱編號寬鋼筋規(guī)格直徑箍筋直徑間距1500四根三級22101002400四根三級2010100編號1為編號2為。結施11 一層樓面板配筋圖 1:1001、 說明:1. 圖中未注明板面標高為H,詳見層高表。2. 未示出配筋的板板厚180,配筋為上層筋II10150雙向,下層筋II8100雙向;3. 現(xiàn)澆板、剪力墻預留洞尺寸及位置除標注外詳建施和設備施工圖。4. 圖中有 X 示意處樓板鋼筋照常通過,待管道安裝完畢后用C35補償收縮性混凝土澆注。5. 凸窗、空調挑板及線腳大樣應與建筑立面核對無誤后方可施工。6. 墻下無梁處于墻下板內附加2II14板底鋼筋,錨入支座La。7 支座處負筋標注的數值均從梁邊算起,且應伸至支座邊,并滿足錨固長度。2、 面板配筋1. AD配筋為直徑14,間距150/200 長度16338.442. BC配筋為直徑14,間距150 長度6300.003. 45配筋為直徑12,間距150 長度 7474.944. 處配筋為直徑8,間距100 四根5. 處配筋為直徑8,間距100 四根6. 處配筋為直徑8,間距200/100 四根結施12 二層樓面板配筋圖一說明:1. 圖中未注明板面標高為H,詳見層高表。2. 未注明板厚均為120,畫出但未標注的鋼筋,上層筋II8200,下層筋II6100,底部鋼筋拉通的板等厚。3. 板厚100,畫出但未標注的鋼筋,上層筋II8200,下層筋II6140,底部鋼筋拉通的板等厚。4. 現(xiàn)澆板、剪力墻預留洞尺寸及位置除標注外詳建施和設備施工圖。5. 圖中X示意處樓板鋼筋照常通過,待管道安裝完畢后用C35補償收縮性混凝土澆注。6. 凸窗、空調挑板及線腳大樣應與建筑立面核對無誤后方可施工。7. 墻下無梁處于墻下板內附加II14板底鋼筋,錨入支座La。8. 支座處負筋標注的數值均從梁邊算起,且應伸至支座邊,并滿足錨固長度。二、面板配筋1.處配筋為直徑8,間距100 四根2.處配筋為直徑8,間距100 兩根3.各處配筋由專業(yè)廠家制作安裝 余同結施13三五層樓面板配筋圖說明:1. 圖中未注明板面標高為H,詳見層高表。2. 板厚120,畫出但未標注的鋼筋,上層筋II8200,下層筋II6100,底部鋼筋拉通的板等厚。3. 板厚100,畫出但未標注的鋼筋,上層筋II8200,下層筋II6140,底部鋼筋拉通的板等厚。4. 現(xiàn)澆板、剪力墻預留洞尺寸及位置除標注外詳建施和設備施工圖。5. 圖中有X示意處樓板鋼筋照常通過,待管道安裝完畢后用C35補償收縮性混凝土澆注。6. 凸窗、空調挑板及線腳大樣應與建筑立面核對無誤后方可施工。7. 支座處負筋標注的數值均從梁邊算起,且應伸至支座邊,并滿足錨固長度。結施14 屋面板配筋圖說明:1. 圖中未注明板面標高為H,詳見層高表。2. 現(xiàn)澆板、剪力墻預留洞尺寸及位置除標注外詳建施和設備施工圖。3. 圖中有X示意處樓板鋼筋照常通過,待管道安裝完畢后用C35補償收縮性混凝土澆注。4. 凸窗、空調挑板及線腳大樣應與建筑立面核對無誤后方可施工。5. 支座處負筋標注的數值均從梁邊算起,且應伸至支座邊,并滿足錨固長度。結施15 樓梯間屋面板配筋圖說明:1. 圖中未注明板面標高為H,詳見層高表。2.現(xiàn)澆板、剪力墻預留洞尺寸及位置除標注外詳建施和設備施工圖。3.板厚100,畫出但未標注的鋼筋,上層筋II8200,下層筋II6140,底部鋼筋拉通的板等厚4.支座處負筋標注的數值均從梁邊算起,且應伸至支座邊,并滿足錨固長度。結施1620 一層屋頂梁平法施工圖1、 說明:1、 未標注的梁定位尺寸及梁頂與結構板面標高之差詳樓板配筋圖;2、 未標注尺寸的梁以軸線分中或與柱邊平齊;3、未注明附加箍筋均為每邊3IId50,d為梁箍筋直徑;未注明的吊筋為2II14。4、次梁一端與柱連接時,梁此端箍筋及錨固按框架梁構造。二、樓層框架梁:1.一層梁編號跨數截面尺寸箍筋數間距KL-11300*6508100(2)KL-22450*7508100/200(4)KL-31300*6508100(2)KL-43300*6508100/200(2)KL-53300*6508100/200(2)KL-61300*1050810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