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學重點(全).doc_第1頁](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3/13/ae044fed-06e6-4313-9ce5-18e0564a4217/ae044fed-06e6-4313-9ce5-18e0564a42171.gif)
![動物學重點(全).doc_第2頁](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3/13/ae044fed-06e6-4313-9ce5-18e0564a4217/ae044fed-06e6-4313-9ce5-18e0564a42172.gif)
![動物學重點(全).doc_第3頁](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3/13/ae044fed-06e6-4313-9ce5-18e0564a4217/ae044fed-06e6-4313-9ce5-18e0564a42173.gif)
![動物學重點(全).doc_第4頁](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3/13/ae044fed-06e6-4313-9ce5-18e0564a4217/ae044fed-06e6-4313-9ce5-18e0564a42174.gif)
![動物學重點(全).doc_第5頁](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3/13/ae044fed-06e6-4313-9ce5-18e0564a4217/ae044fed-06e6-4313-9ce5-18e0564a42175.gif)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動物學重點緒論1、動物學是一門研究動物形態(tài)結構、分類、生命活動與環(huán)境的關系及發(fā)生發(fā)展規(guī)律的科學。2、動物分類的方法有兩種:人為分類法、自然分類法。3、生物分類等級:界、門、綱、目、科、屬、種。4、物種的概念生物分類的基本單位;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形態(tài)結構和遺傳特征;具有一定的地理分布;種間存在“生殖隔離”現(xiàn)象,自然條件下不能雜交。5、雙名法世稱二名制,由瑞典植物學家林奈所創(chuàng)立。 雙名法的核心:學名=屬名種名。第一章 原生動物門1、原生動物結構可分為細胞膜(表膜)、細胞質和細胞核。2、運動類器官有偽足、纖毛和鞭毛。3、綠眼蟲進行混合性營養(yǎng)方式(混養(yǎng)型)。4、生殖 、無性生殖二裂:細胞核先分裂(多為有絲分裂,也有無絲分裂的情況),然后細胞質也分裂為2個,形成2個相等的子體。裂體生殖(復分裂):核先反復分裂,迅速變成許多核,然后每個細胞核連同周圍的細胞質分開形成許多子體。出芽:核先分出一個小芽,然后細胞質也發(fā)生變形,最后芽脫落或不脫落長成一個新個體。質裂:指有些多核的原生動物,不需先行核分裂,細胞質和細胞核可直接分成兩個或多個部分,形成新個體(如多核變形蟲)。、有性生殖配子生殖:又稱受精,有些原生動物能形成有性的配子,兩個配子結合成合子,由合子發(fā)育成一個新個體。接合生殖:兩個蟲體暫時靠在一起,互相交換它們的一部分細胞核和細胞質,如大草履蟲。5、包囊:許多原生動物在不良環(huán)境中體表能分泌出一些膠狀物質,這些物質凝固后會把自己包住,形成特殊結構,稱為包囊。6、綠眼蟲靠鞭毛的擺動進行螺旋狀運動。7、綠眼蟲的無性生殖方式為縱分裂,草履蟲為橫分裂。8、縱(二)分裂:分開方式固定,沿長軸方向分成兩個。9、我國五大寄生蟲?。汉跓岵 懠病^蟲病、絲蟲病、血吸蟲病(黑熱病和瘧疾由原生動物引起)。10、痢疾內變形蟲寄生在人的腸道里,引起痢疾。11、滋養(yǎng)體:指原生動物攝取營養(yǎng)階段,能活動、攝取養(yǎng)料、生長和繁殖,是寄生原蟲的寄生階段。12、世代交替現(xiàn)象:有一個時期進行無性生殖,稱無性世代;另一個時期進行有性生殖,稱有性世代,這種無性世代和有性世代輪流交替,無性個體與有性個體有規(guī)律地連續(xù)生活著的現(xiàn)象,稱為世代交替現(xiàn)象。13、裂體生殖與孢子生殖的比較、不同點時期感染性保護結構裂體生殖有性前自體無孢子生殖有性后異體有(孢子殼)、相同點均為復分裂;均可大量增生。第二章 海綿動物門1、原口動物:胚胎發(fā)育中的胚孔成為后來成體的口。如扁形、線形、環(huán)節(jié)、軟體、節(jié)肢動物。2、后口動物:胚胎發(fā)育中的胚孔成為成體的肛門(或者封閉),而成體的口又是在胚孔相當距離之外重新形成的。如棘皮、半索和所有的脊索動物。3、輻射對稱:通過身體的主軸,可以有許多的切面把身體縱分為兩個相等對稱的部分。4、為什么說海綿動物是最原始、最低等的多細胞動物?海綿動物的細胞具有一定分化,但細胞排列一般較疏松,在細胞之間有些聯(lián)系但又不是那么緊密協(xié)作,身體內、外表層的細胞接近于組織,但又不同于真正的組織,可以說是原始組織的萌芽。5、水溝系是海綿動物所特有的結構,有三種類型:單溝型、雙溝型、復溝型。第三章 腔腸動物門1、腔腸動物和海綿動物都是雙胚層動物。2、兩輻射對稱:指通過身體的中軸只有兩個相互垂直的縱切面可以將身體分成相等的兩個部分。3、海綿動物出現(xiàn)了細胞分化,腔腸動物出現(xiàn)了組織分化,扁形動物出現(xiàn)了器官分化。4、內外體層細胞分化為六種:皮肌細胞、腺細胞、刺細胞、間細胞、神經細胞、感覺細胞。5、領(鞭毛)細胞是海綿動物獨有的細胞,刺細胞是腔腸動物獨有的細胞。6、腔腸動物的神經系統(tǒng)為網狀神經系統(tǒng)。7、世代交替:水螅型和水母型的世代交替現(xiàn)象,水螅型以無性生殖的方式產生水母型個體,水母型個體長大成熟后,又以有性生殖方式產生水螅型個體。第四章 扁形動物門1、兩側對稱 概念:通過身體的中央縱軸只有一個切面可以將動物體分成左右相等的兩部分。意義:使動物體明顯表現(xiàn)出前后、左右、背腹的區(qū)分,在功能上也相應有了分化。2、中胚層:從扁形動物開始,在外胚層和內胚層之間出現(xiàn)了中胚層。中胚層出現(xiàn)的意義:減輕了內外胚層的負擔,引起組織器官系統(tǒng)的分化,為動物體結構進一步復雜完備提供了必要條件,使動物體達到了器官、系統(tǒng)的水平;促進了動物新陳代謝水平的提高;為動物從水生到陸生創(chuàng)造了條件。3、皮膚肌肉囊:由表皮和其下的肌肉緊貼在一起包裹全身,具有保護和運動的作用。4、皮膚肌肉囊是扁形動物、線形動物和環(huán)節(jié)動物的共同特征。5、不完全消化系統(tǒng):有口無肛門。6、原管腎:體內為盲端,體外有開口,來源于外胚層。7、扁形動物首次出現(xiàn)了專職的排泄系統(tǒng),環(huán)節(jié)動物首次出現(xiàn)了專職的消化系統(tǒng),軟體動物首次出現(xiàn)了專職的呼吸系統(tǒng)。8、梯狀神經系統(tǒng)相對于網狀神經系統(tǒng)相對集中。9、豬帶絳蟲:誤食“痘”絳蟲病,誤食“蟲卵”囊蟲病。10、動物與動物的生態(tài)關系大致可分為以下三種:共棲關系 兩種能獨立生存的動物以一定關系生活在一起,使另一方或雙方獲利而無害,如偕老穴和綠毛龜。共生關系 兩種或一種動物不能獨立生存而共同生活在一起,或一種生活于另一種體內,互相依賴,各能獲得一定利益,如白蟻消化道內的披發(fā)蟲。寄生關系 兩種動物生活在一起,一方獲利,另一方受害。11、寄生蟲對寄生生活的適應體表角質化,無纖毛;無色素;有小鉤、吸盤等;消化、排泄、神經、感官等退化;形態(tài)一般與寄生環(huán)境一致,如腸道寄生蟲細長;生殖系統(tǒng)發(fā)達;厭氧呼吸:靠糖酵解產生能量;更換宿主。第五章 原體腔動物門1、原體腔:是體壁與消化管之間的“空腔”,充滿體腔液,相當于胚胎時期的囊胚腔。2、完全消化管: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門。第六章 環(huán)節(jié)動物門1、同律分節(jié) 概念:除前兩節(jié)和最后一節(jié)外,其余各節(jié)的形態(tài)和機能都基本相同。意義:使身體靈活性增加; 使身體各部分進一步進化; 為異律分節(jié)奠定基礎。2、什么是真體腔?真體腔是怎樣形成的?真體腔是體壁與消化管之間的空腔。真體腔是被中胚層形成的體腔膜包裹起來的空腔。3、真、假體腔的比較、不同點體腔膜來源進化階段舉例真體腔有體腔囊高等、次生蚯蚓假體腔無囊胚腔初等、初生蛔蟲、相同點都是體壁與消化管之間的空腔;都充滿體腔液。4、疣足:海產多毛類環(huán)節(jié)動物體壁向外突起形成的扁平葉狀突起,每節(jié)一對,分為背葉和腹葉。5、后腎管、原腎管的比較結構來源分布舉例原腎管一端為盲端一端開口于體外外胚層連片扁形、線形后腎管一端開口于體內一端開口于體外中胚層外胚層按節(jié)環(huán)節(jié)、軟體、節(jié)肢6、原生動物無神經,海綿動物散在的星芒細胞,腔腸動物網狀神經系統(tǒng),扁形動物梯形神經系統(tǒng),環(huán)節(jié)動物鏈狀神經系統(tǒng)。第七章 軟體動物門1、動物界第一大門是節(jié)肢動物門,第二大門是軟體動物門。2、軟體動物的身體由頭、足和內臟團構成。 貝殼是由外套膜向外分泌形成的。 軟體動物除腹足綱(螺類)由于發(fā)育過程中發(fā)生扭轉而使其內臟團不對稱外,其他軟體動物及腹足類的頭、足均為左右對稱。3、外套膜:包在內臟團背面的肉膜,由身體背側皮褶向下延伸而形成的。4、內臟團是集中成團的內臟的總稱,包括消化、呼吸、循環(huán)、排泄、生殖等器官。5、貝殼包括3層結構:角質層(殼皮)、棱柱層(殼層)、珍珠層(殼底),角質層和棱柱層只能增大而不能加厚,珍珠層既能增大也能增厚。6、鰓的數(shù)目與心耳同數(shù)。7、開管循環(huán)與閉管循環(huán)的比較循環(huán)途徑效率舉例開管循環(huán)心臟動脈 靜脈血竇低多數(shù)軟體、節(jié)肢動物閉管循環(huán)心臟動脈 靜脈毛細血管高軟體動物的頭足綱8、頭足類的主要神經節(jié)是無脊椎動物中最高級的中樞。9、卵胎生:受精卵在雌性子宮內發(fā)育為幼體產出,但營養(yǎng)來源于卵的本身。10、腹足鋼是軟體動物門最大的一綱,也是整個動物界除節(jié)肢動物門昆蟲綱外種類最多的一綱,昆蟲綱是最大的一綱。11、頭足綱動物是無脊椎動物中最高級的。12、我國四大海產:烏賊、帶魚、大黃花魚、小黃花魚。第八章 節(jié)肢動物門1、節(jié)肢動物是動物界最大的一門。2、異律分節(jié):在環(huán)節(jié)動物的同律分節(jié)的基礎上進一步愈合、特化而來的,各體節(jié)在外部形態(tài)、內部構造及生理功能上大不相同,使不同部位的體節(jié)形成頭、胸和腹。有些種類的頭部和胸部愈合成頭胸部,也有的種類胸部和腹部愈合形成胸腹部。3、異律分節(jié)的意義 使身體各部的機能分化,器官集中;使動物的整體性加強,增強了運動靈活性,對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大大增強。4、外骨骼:身體外面的一層厚而堅硬的體壁,且有一定的韌性。5、外骨骼與內骨骼的比較部位來源實質外骨骼體表表皮細胞分泌死的內骨骼體內中胚層分化活的6、 口器的類型:咀嚼式-蝗蟲,刺吸式-蚊,虹(吮)吸式-蝶、蛾,舔(舐)吸式-蠅,嚼吸式-蜜蜂。7、足由基部至末端依次為基節(jié)、轉節(jié)、腿節(jié)、脛節(jié)、跗節(jié)和前跗節(jié)(爪)。行走足-蟑螂,跳躍足-蝗蟲、蟋蟀,游泳足-龍虱,捕捉足-螳螂,開掘足-螻蛄,攀緣足-虱,采粉足-蜜蜂,貼附足-家蠅。8、膜翅-蜜蜂,覆翅(革翅)-蝗蟲前翅,鞘翅-甲蟲前翅,半鞘翅-蝽象前翅,鱗翅-蝶、蛾,“平衡棒”構造-家蠅等雙翅目昆蟲,寄生種類(如虱、蚤)兩對翅均退化。9、昆蟲的發(fā)育方式分為有無變態(tài)(直接發(fā)育)和有變態(tài)(間接發(fā)育)。有變態(tài):幼蟲和成蟲相比,在形態(tài)結構、生活習性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漸變態(tài) 從卵孵出的幼蟲和成蟲相比差別不大,生活習性(食物、環(huán)境)也一樣,只是翅和生殖器官沒有長成,須經幾次蛻皮逐漸長大,卵若蟲成蟲。如蝗蟲、蝽象等。半變態(tài) 幼蟲與成蟲的形態(tài)結構及生活習性差別都較大,卵稚蟲成蟲。如蜻蜓等。漸變態(tài)和半變態(tài)統(tǒng)稱為不完全變態(tài)。完全變態(tài) 幼蟲與成蟲比形態(tài)結構和生活習性完全不同,卵幼蟲蛹成蟲。如蝶、蠅、蜂等。10、多態(tài)現(xiàn)象:一般動物只有雌、雄兩種成體形態(tài),而有的昆蟲有3種或3種以上的不同成體形態(tài),叫做多態(tài)現(xiàn)象或多型現(xiàn)象,如蜜蜂、白蟻、螞蟻及蚜蟲等。11、幾個概念保護色:某些昆蟲的顏色與其生活環(huán)境的顏色相似,從而隱藏自己,逃避敵害,這是動物界很普遍的現(xiàn)象。警戒色:使身體變得十分醒目,顏色鮮艷,引起敵人的警覺,往往是一些有毒的動物。擬態(tài):某些昆蟲的形態(tài)及顏色酷似其生活的背景植物,如果它們不動很難被發(fā)現(xiàn)。12、為什么節(jié)肢動物是動物界中種類最多、分布最廣的一類?高度的異律分節(jié)和附肢分節(jié);具有幾丁質外骨骼;昆蟲具有兩對翅膀;開管式循環(huán),血壓低;呼吸器官因環(huán)境和生活方式不同而發(fā)生了適應性的變化;排泄器官有馬氏管以及與后腎管同源的腺體結構;神經系統(tǒng)向前集中,有不同程度的愈合,感官發(fā)達;繁殖能力強,周期短;外骨骼上有色素,可以形成保護色、警戒色和擬態(tài)。第十章 棘皮動物門1、次生性輻射對稱:幼蟲兩側對稱,輻射對稱是后來形成的,所以稱為次生性輻射對稱,大多為五輻射對稱。2、內骨骼由中胚層形成,連同外胚層的表皮突出成棘。3、水管系統(tǒng):是棘皮動物所特有的結構,由發(fā)達的次生體腔的一部分特化形成的。4、后口動物包括:棘皮、半索、所有的脊索動物。 原口動物包括:扁形、線形、環(huán)節(jié)、軟體、節(jié)肢動物。5、棘皮動物中胚層形成神經系統(tǒng),這在動物界是唯一的一例。第十一章 半索動物門1、半索動物主要特征如下:有鰓裂;出現(xiàn)神經管;有口索。第十三章 脊索動物門1、脊索動物具有三大共同特征:脊索;背神經管;咽鰓裂。2、脊索動物的一些次要特征:心臟總是位于消化管的腹面;尾部位于肛門的后方,構成脊索動物特有的肛后尾;骨骼系統(tǒng)屬于中胚層形成的內骨骼;閉管循環(huán)。3、脊索動物與非脊索動物的區(qū)別脊索動物非脊索動物具有索無神經背面,管狀腹面,鏈狀具有鰓裂無心臟位于腹面背面肌肉中含肌酸精氨酸具肛后尾體末肛4、逆行變態(tài):動物在發(fā)育過程中失去某些主要結構,形體變得更加簡單。5、脊椎動物各綱的綜合分類綱別按體型不同而分類按頜的有無而分類按體溫而分類按羊膜的有無而分類圓口綱魚型類無頜類變溫動物無羊膜動物魚綱有頜類兩棲綱爬行綱龍型類羊膜動物鳥綱恒溫動物哺乳綱獸型類第十四章 圓口綱1、圓口綱的原始特征無上、下頜圓口;無成對附肢;終身保留脊索;腦不發(fā)達;肌肉分化少;頭骨不完整;骨骼不發(fā)達;聽覺器官不發(fā)達。2、圓口綱的特化特征具口漏斗;皮膚無鱗;單一鼻孔(單鼻類);具鰓囊;生殖腺單個,無導管。第十五章 魚類1、魚類比圓口綱更加進步的特征具上、下頜;具成對的附肢;脊柱代替脊索;體表被鱗;鰓發(fā)達;腦和感官更為發(fā)達。2、上、下頜出現(xiàn)的生物學意義主動捕食能力加強咬合;有的有牙齒,食物范圍廣,分布廣;防御、攻擊加強;求偶、筑巢、育雛的工具。3、魚類適于水中生活的特點身體僅分為頭、軀干、尾三部分,無頸部;身體梭形,體表被鱗片、富粘液(潤滑);鰓呼吸;單循環(huán);出現(xiàn)了成對的附肢,即胸鰭和腹鰭。4、魚類的體型紡錘型,如鯖鯊、鮐、鲅、鰹;側扁型,如鳊;平扁型,如鰩、鲇;鰻鱺型,如鰻鱺、黃鱔、海鰻。5、鰭類型偶鰭:胸鰭、腹鰭。奇鰭:背鰭、尾鰭、臀鰭。結構:鰭棘+軟鰭條+皮膚。6、鰭的適應性變化尾鰭的形態(tài):原尾、正尾、歪尾;腹鰭的位置:腹位、胸位、喉位;背鰭的數(shù)量:1個、2個、3個。7、皮膚及衍生物皮膚結構表皮:可分為生發(fā)層和腺層。真皮:血管、神經、皮膚感受器、結締組織。皮膚衍生物:色素細胞、黏液腺、毒腺、發(fā)光器、鱗片。8、鱗(多數(shù)有鱗,少數(shù)無鱗或少鱗)鱗的類型:楯鱗、硬鱗、骨鱗。9、椎骨的構造魚類:雙凹型椎體兩棲、爬行動物:前凹型椎體哺乳動物:雙平型椎體10、鰾的功能調節(jié)比重(沉?。?;呼吸(肺魚);聽覺(鯉科);發(fā)聲(大、小黃魚);測壓。11、魚類血液的循環(huán)方式單循環(huán)出鰓動脈體動脈毛心血管體靜脈 鰓入鰓動脈心室心房靜脈竇12、魚類的排泄系統(tǒng)屬中腎型,功能:排尿+調節(jié)滲透壓。13、軟骨魚和硬骨魚區(qū)別外部內部代表鰓蓋尾鰭口位鱗體末孔噴水孔眼瞼鰭腳螺旋瓣鰓間隔鰾膀胱心臟前骨骼軟骨魚綱鯊無歪下楯鱗1有有有有發(fā)達無無動脈圓錐軟硬骨魚綱鯉有正端其他2無無無無退化有有動脈球硬14、四大家魚:青魚、草魚、鰱、鳙。 三大海魚:小黃花魚、大黃花魚、帶魚。 四大海產:小黃花魚、大黃花魚、帶魚、烏賊。15、魚類的洄游概念:某些魚類(主要是海洋魚類)每年定期、定向成大群的、遠距離的遷游現(xiàn)象。意義:滿足生命活動中對食物、繁殖、越冬的需要。洄游的類型:生殖洄游、索餌洄游、越冬洄游。第十六章 兩棲綱1、兩棲類對陸地的初步適應及不完善性(過渡性)皮膚角化,但不深(1-2層細胞);肺呼吸,但不完善(皮膚輔助);四肢(五指型附肢)取代偶鰭,但不能把身體抬高;產生薦椎、頸椎(但各只一枚);與肺呼吸相適應,形成雙循環(huán),但不完全;聲、光等傳導介質的改變及陸地環(huán)境的復雜化,影響了感官、神經;繁殖必須回到水中(非羊膜卵、無交接器)。2、兩棲類腦顱屬于平顱型,硬骨成分很少。3、蛙的脊柱:頸椎(寰椎)1枚、軀干椎7枚、薦椎1枚、尾桿骨1個。4、蛙為固胸型肩帶,蟾為弧胸型肩帶。5、胸骨(首次出現(xiàn)):前胸骨(蟾蜍無)=上胸骨+肩胸骨,正胸骨=中胸骨+劍胸骨。6、呼吸器官:肺+皮膚。肺的結構:囊狀,內壁蜂窩狀,呼吸面積只有體表的2/3(哺乳類50-100倍),無氣管、支氣管。7、咽式呼吸:沒有胸廓,呼吸的動力來于口咽腔底部的顫動。8、出現(xiàn)聲帶:喉門兩邊半月形的杓狀軟骨上的兩片粘膜皺褶,無尾兩棲類為脊椎動物中最初用聲帶發(fā)音的種類。9、心臟三腔:1心室+2心房。10、循環(huán)方式為不完全雙循環(huán):1心室,多氧血和少氧血在心室中混合在一起。11、泄殖腔膀胱:由泄殖腔腹壁突出而成的。12、聽覺:內耳+中耳(鼓膜、鼓室、耳椎骨)。13、蛙與蟾蜍的區(qū)別外形內部皮膚鳴囊耳后膜亂團舌上頜齒肩帶肩、上胸骨(前胸骨)精巢蛙光有無塊狀分叉有固胸型有橢圓蟾蜍糙無有念珠不分叉無弧胸型無長柱第十七章 爬行綱1、爬行類對陸生的完善適應、解決了陸地上存活的問題皮膚角質化程度加深,外被角質鱗,缺乏腺體;五趾型附肢,指(趾)端具角質爪;骨骼系統(tǒng)發(fā)育良好,脊柱分區(qū)更明顯;肺呼吸進一步完善,有胸廓;大腦具新腦皮。、解決了在陸地上繁殖的問題:產生羊膜卵。2、爬行類骨骼系統(tǒng)的特點骨化程度高堅固性加強;分化程度高靈活性增加;出現(xiàn)胸廓呼吸+保護;高顱型腦容量增加;單一枕髁頭轉動靈活;出現(xiàn)顳窩供咬肌附著;次生腭形成使內鼻孔后移,將口腔和鼻腔分開,解決了呼吸與吞咽的矛盾。3、顳窩:在頭骨兩側,眼眶后面的顳部的膜性硬骨有穿洞現(xiàn)象。4、爬行類為閉鎖式骨盆。5、肌肉系統(tǒng)出現(xiàn)了肋間?。怀霈F(xiàn)了皮膚??;咬肌發(fā)達。6、牙齒按著生方式可分為:側生齒(蛇、蜥蜴)、端生齒(低等種類)、槽生齒(鱷魚)。7、盲腸從爬行類開始出現(xiàn)。8、胸式呼吸:主要靠胸廓的擴張與收縮來完成。9、循環(huán)系統(tǒng)室間有潘氏孔。10、排泄系統(tǒng)后腎1對:通過后腎管輸送尿液,原中腎管演化成雄性輸精管,在雌性中退化;尿囊膀胱(胚胎期的尿囊形成);尿酸為主失水少。11、魚類出現(xiàn)內耳,兩棲類出現(xiàn)中耳,爬行類出現(xiàn)外耳,哺乳類出現(xiàn)耳廓。12、羊膜卵卵本身的特點:出現(xiàn)卵膜及卵殼;保水+保護;上有氣孔;卵大,卵黃多。卵發(fā)育的特點:出現(xiàn)三種胚膜羊膜、絨毛膜、尿囊膜。第十八章 鳥綱1、鳥類與爬行類的相似性體形(龍形);皮膚干燥;單一枕髁;大型羊膜卵;尿酸。2、鳥類比爬行類的進步性恒溫(37.0-44.6);四腔心室;神經系統(tǒng)更為發(fā)達;具有飛翔能力;行為更加復雜。3、鳥類的皮膚特點:薄、松、軟、干。4、羽的類型:正羽、絨羽、纖羽。5、根據(jù)正羽著生位置的不同飛羽:著生于翼上的正羽。尾羽:著生于尾上的正羽。覆羽:除著生于翼和尾部的正羽。6、異凹型椎體為鳥類所特有。7、腰帶:髂骨、坐骨、恥骨(開放式骨盆)。8、雙重呼吸:鳥類具有氣囊,吸氣和呼氣時都有新鮮空氣進入肺內進行氣體交換。9、循環(huán)系統(tǒng)心臟:四腔心臟(二心房二心室);完全雙循環(huán):左多右少,只有右體動脈弓;心臟大(脊椎動物首位);心率快;血壓高。10、雌性生殖系統(tǒng):卵巢(右側退化)、輸卵管、子宮、泄殖腔。11、排泄系統(tǒng)后腎1對;腎臟發(fā)達;無膀胱;尿酸為主。12、神經系統(tǒng)腦彎曲明顯;絞狀體(大腦底部)發(fā)達鳥的智慧中心;小腦發(fā)達平衡;腦神經12對;大腦視葉發(fā)達,嗅葉退化;間腦(上丘腦、丘腦、下丘腦)體溫調節(jié)中樞。13、視覺三重調節(jié)。14、鳥類適于飛翔的特點有哪些?體被羽毛,身體呈流線型,胸肌發(fā)達;前肢特化為翼;口內無牙齒;無膀胱;直腸短;雌性只保留一側生殖系統(tǒng)(左)發(fā)達;小腦發(fā)達;氣質骨,且愈合,特化較多,胸骨具龍骨突;視覺發(fā)達,嗅覺退化;代謝旺盛(消化快、心臟大、心率高);雙重呼吸; 尾退化。15、遷徙:鳥類(及其他陸生動物)每年定期的、定向的、成大群的、遠距離的遷移現(xiàn)象。第十九章 哺乳綱1、為什么說哺乳動物是動物界中最高等的類群?生殖方式為高級形式胎生:為胚胎發(fā)育提供了保護、營養(yǎng)、以及恒溫發(fā)育的條件;用乳汁哺育幼仔,大大提高了幼仔的成活率;大腦新腦皮加厚,具有發(fā)達的神經系統(tǒng)和感覺器官;四腔心臟,具有高而恒定的體溫(25-37),減少了對環(huán)境的依賴;四肢下位,具有陸地上快速運動能力;皮膚系統(tǒng)完善,具有毛發(fā)和多種皮膚腺;出現(xiàn)了口腔消化,發(fā)達的咀嚼、捕食及防御能力;成體為后腎型腎臟;哺乳類的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2025學年度八年級物理上冊2.2聲音的特性練習新版新人教版
- 2024-2025學年四年級語文下冊第四組12小英雄雨來教案新人教版
- 監(jiān)理員年度工作總結
- 設立公司辦事處協(xié)議書范本
- 既有住宅加裝電梯維護保養(yǎng)合同范本
- 蘇科版數(shù)學九年級上冊2.1《圓》聽評課記錄
- 中華書局版歷史七年級上冊第7課《商鞅變法與都江堰的修建》聽課評課記錄
- 湘教版數(shù)學九年級上冊1.3《 反比例函數(shù)的應用》聽評課記錄
- 實習學校聽評課記錄表
- 2021-2022學年北京首醫(yī)大附屬中學高二生物下學期期末試題含解析
- 福建省泉州市晉江市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生物學試題(含答案)
- 醫(yī)美注射類知識培訓課件
- 2025年春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下冊課件 第十章 浮力 第4節(jié) 跨學科實踐:制作微型密度計
- 2025年廣電網絡公司工作計劃(3篇)
- 貨運車輛駕駛員服務標準化培訓考核試卷
- 銀行行長2024年個人年終總結
- 財務BP經營分析報告
- 三年級上冊體育課教案
- 2024高考物理二輪復習電學實驗專項訓練含解析
- 暴發(fā)性心肌炎的診斷與治療
- 2024年全國統(tǒng)一高考英語試卷(新課標Ⅰ卷)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