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數(shù)學教案下.doc_第1頁
幼兒園大班數(shù)學教案下.doc_第2頁
幼兒園大班數(shù)學教案下.doc_第3頁
幼兒園大班數(shù)學教案下.doc_第4頁
幼兒園大班數(shù)學教案下.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掛燈籠活動目標:1、引導幼兒學習6的分解、組成。2、能找出按順序分的遞增、遞減規(guī)律。活動準備:1、6的分解、組成式一套,圓片6個。2、幼兒畫冊數(shù)學下?;顒舆^程:活動過程:一、談話 在中國的許多節(jié)日里,大家都喜歡掛燈籠,紅紅火火,特別熱鬧。我們小朋友也剪了許多不一樣的紅燈籠,把它們串成一串燈籠。今天,我們將這些燈籠和算式題做朋友。二、認讀加法題1、認讀加法題:1+5=6,5+1=6,2+4=6, 4+2=6,3+3=6, 這些算式題上有什么?有數(shù)字、有符號排列出來的叫算式題。 認讀數(shù)字:每個數(shù)字和符號都有名字的。幼兒認讀算式題中的數(shù)字。 符號:“+”名字叫“加號”,“=”名字叫“等號”。在算式題中“+”讀“加上”,“=”讀“等于”。 認讀每一道算式題:1加上5等于6。1、4、6各表示什么意思?2、共同選擇一串燈籠,請幼兒找一道算式題,說說算式題的意思。例如“2盞紅燈籠加上4盞綠燈籠,等于6盞燈籠”,“4盞小燈籠加上2盞大燈籠等于6盞燈籠”等。三、看燈籠找算式題 1、我們剪了許多燈籠,每一串是幾盞燈籠?找找它們有什么不一樣? 2、能不能用這些加法算式題和燈籠做朋友? 3、幼兒操作:觀察各串燈籠,分辨它們不同的特征。尋找可以匹配的算式題,對應地掛在一串串燈籠下面,說說自己所表示的意思?;顒友由欤荷钪械乃闶筋}。 思考:3+3=6可以表示我們生活中的哪些事情? 算式題的用處很大,能幫我們許多忙,我們平時可以用它做什么事呢?教學反思:美人魚活動目標:1、引導幼兒學習6的加減法。2、激發(fā)幼兒學習加減運算的興趣?;顒訙蕚洌?、6的加減算式提卡一套。2、幼兒畫冊數(shù)學下。活動過程: 一、復習6的組成 我們來拍手碰球,你的球和我的球合起來要是6。二、學習6加法。 1、出示圖一?!斑@三幅圖講的是一件事,誰會每幅圖用一句話把這件事講清楚?!保ㄖ傅诙鶊D)“這里為什么要講成是又來了?”(指第三幅圖)“這里為什么要講成是一共有?”“誰和誰合在一起?”(原來的5只和又來的1只)“誰能把這件事來講一件?”(樹上有5只小鳥,又飛來了1只,一共有6只小鳥)。 2、幼兒用同樣的方法來講一件另外的兩幅圖。三、學習6的減法。 1、出示圖四。“這三幅圖講的是一件事,誰會每幅圖用一句話把這件事講清楚?!保ㄖ傅诙鶊D)“這里到底是走掉了還是又走掉了?為什么?”(引導幼兒展開討論)第三幅圖“底是一共有還是還剩?為什么?”“能把這件事來講一件?”(草地上有6只羊,跑走了2只,還剩4只)。 2、幼兒用同樣的方法來講一件另外的兩幅圖。 3、幼兒找個同伴互相出加減法的應用題,請同伴猜一猜是加法還是減法,為什么?四、引導幼兒看幼兒畫冊美人魚,完成練習。 1、我們一起把美人魚打扮得更漂亮些吧。 2、把得數(shù)是3、4、5、6的地方涂上相應的顏色。漂亮的禮盒活動目標:1、引導幼兒認識正方體和長方體,了解其名稱和特征。2、培養(yǎng)幼兒觀察比較和動手操作的能力?;顒訙蕚洌?、裝飾好的正方體和長方體禮盒各一個,各種正方體和長方體實物。2、幼兒畫冊數(shù)學下?;顒舆^程: 1、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并嘗試根據(jù)圖紙制作禮物盒。 (1)出示正方體禮盒,引導幼兒說出正方體的名稱,正方體有幾個面?每個面是什么形狀?(2)出示一個長方體紙盒,先認識長方體,再請幼兒將盒子拆開,仔細觀察長方體的構(gòu)造圖,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折痕。(3)長方體有幾個面?每個面是什么形狀?師: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圖形,這個圖形的名字叫做長方體,那么它是怎么組合而成的呢?從盒子來看,看的不清楚,我們一起來把紙盒拆開來看一看,好么?(4)將拆開的紙盒還原,進一步感知如何制作立體紙盒。2、根據(jù)圖形紙,自己制作長方形紙盒。師:看看,老師今天帶來了許多美麗的圖形紙,讓我們一起來跟著這些圖形紙制作一個漂亮的紙盒吧。3、裝禮物:互相欣賞禮物盒并裝禮物?;顒臃此迹赫覉D形活動目標:1、引導幼兒認識幾何圖形,了解其名稱和特征。2、區(qū)分正方體和長方體之間的不同。活動準備:1、各種幾何圖形實物。2、幼兒畫冊數(shù)學下。活動過程:1、觀察比較圖中的正方體與長方體,感知圖形的特征。出示正方體與長方體。讓幼兒通過觀察,感知兩個形體相同與不同的地方。2、觀察比較圖中的球體與圓柱體,感知圖形的特征。(1)出示球體與圓柱體。讓幼兒通過滾動實驗,感知兩個形體相同與不同的地方。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兩個很有趣的圖形,是什么圖形呢?有誰認識嗎?它們有什么地方一樣,又有什么地方不一樣呢?(2)師小結(jié):不管從哪邊看,球體都是圓的,可以向任何方向滾動,叫球體??雌饋硐裰?,從上向下一樣粗,兩頭是圓的,并且兩個圓一樣大,叫圓柱體。(3)進行游戲:看誰找得對。請幼兒找一找老師提供的物體中有哪些東西是球體的,有哪些東西是圓柱體的。師:現(xiàn)在請你們來找一找球體和圓柱體,找到后請你大聲說出這個物體是球體還是圓柱體。 3、圖中有哪些幾何圖形,分別找出來。教學反思:春的使者活動目標:1、引導幼兒學習7的分解、組成。2、探索兩部分數(shù)交換位置,總數(shù)不變的規(guī)律?;顒訙蕚洌?、7的分解、組成式一套。2、幼兒畫冊數(shù)學下?;顒舆^程: 一、小燕子喳喳叫1、春天到了,小燕子喳喳叫。我們看看有幾只小燕子飛回來了?它們都在干什么?2、播放課件小燕子,引導幼兒說出“一共有7只小燕子飛回來了,1只小燕子叼著信,2只小燕子在唱歌,3只小燕子在空中飛,4只小燕子落在電線上休息。”。3、誰能根據(jù)小燕子的特征把7只小燕子分成兩部分?4、引導幼兒根據(jù)小燕子的特征說出7的分解組成。7能分成1和6,7能分成2和5,7能分成3和4,7能分成4和3,7能分成5和2,7能分成6和1。二、小燕子的信1、小燕子說,7的分解組成式太多了,記不住這么多分法怎么辦?2、引導幼兒討論記住7的分解組成式的方法。3、分解組成式可以兩組放在一起記,如7能分成1和6,7能分成6和1。只記住上面三組就可以了。 三、觀察畫冊春的使者。 1、打開畫冊春的使者,我們幫小燕子用分解組成式記錄7的分解組成。 2、知道幼兒完成畫冊春的使者一頁中的分解組成練習。教學反思:水上城市威尼斯活動目標:1、引導幼兒學習7的加減法。2、初步感知加減法之間的聯(lián)系?;顒訙蕚洌?、17數(shù)字卡一套,“+”“-”“=”符號卡一套。2、幼兒畫冊數(shù)學下。活動過程: 一、小帆船1、小朋友們,水上城市威尼斯到了,我們看一看水面上的小帆船有什么不同?2、播放課件水上城市威尼斯,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小帆船大小不同,圖案不同,顏色不同。3、鼠標娃娃邀請我們參加列算式,編應用題比賽。4、引導幼兒根據(jù)小帆船的特征,用數(shù)字和符號卡列出算式,并編出相應的應用題。1+6=7 6+1=72+5=7 5+2=73+4=7 4+3=7 二、加法變減法 1、將算式1+6=7中的數(shù)字變換位置,并將加號變成減號,就可以變成7-1=6。2、引導幼兒編出減法應用題。3、玩加法變減法的游戲, 6+1=7 2+5=7 3+4=7 三、觀察幼兒畫冊水上城市威尼斯。1、打開幼兒畫冊水上城市威尼斯,一起用今天學到的本領做加減練習。2、指導幼兒完成畫冊上的練習。教學反思:七個小矮人活動目標:1、引導幼兒看算式編應用題。2、進一步理解加減法之間的聯(lián)系?;顒訙蕚洌?、17數(shù)字卡一套,“+”“-”“=”符號卡一套。2、幼兒畫冊數(shù)學下。活動過程:一、導入課題 教師:小矮人旅行回來了,我們?nèi)タ纯此鼈儼伞?1、出示圖片: 小矮人在哪里?它們都在干什么? 請幼兒說一說每個小矮人的位置,以及它們正在做什么? 如:1個小矮人,6個小矮人 2、教師:你能用一道算式來表示嗎? 引導幼兒列加法或減法算式,并說一說每個數(shù)字表示什么意思。 如:1+6=7表示1個小矮人和6個小矮人合起來是7個小矮人。 再如:72=5表示7個小矮人中,有2個小矮人去擔水,還剩幾個小矮人。3、繼續(xù)引發(fā)幼兒的思考:你還能列出和剛才不一樣的算式嗎?有2個小矮人去擔水,加上剛剛回來的5個小矮人,一共有幾個小矮人? 二、觀察幼兒畫冊。 打開幼兒畫冊七個小矮人,完成畫冊上的練習。 教學反思:種花活動目標:1、引導幼兒初步感知面積守恒,并理解其含義。2、在嘗試和比較中,能主動學習,萌發(fā)探索的興趣。活動準備:1、課件種花,大七巧板一個。2、幼兒畫冊數(shù)學下?;顒舆^程:一、集體活動: 1、給每個幼兒人手5塊塑膠板,讓幼兒用塑膠板自主地拼圖。然后,請幼兒根據(jù)拼出的場地的形狀,想想它們分別像什么?再請幼兒比較這些場地的面積大小。 2、引導幼兒討論:你們拼出的場地的面積大嗎?讓幼兒通過鋪墊子去發(fā)現(xiàn)5塊場地是否一樣大。 二、操作活動:1、給5塊場地鋪墊子并記錄用了多少塊板。 2、引導幼兒討論如何分工合作完成任務。 3、出示記錄單,引導幼兒將操作結(jié)果記錄下來。 4、通過給不同的場地鋪墊子,比較結(jié)果發(fā)現(xiàn)5塊場地面積的大小。 三、活動評價:初步體驗面積守恒。 1、幼兒分組介紹操作過程和結(jié)果:你是和哪些小朋友合作的?怎樣合作?分別給哪些場地鋪墊子的?用了多少塊墊子? 2、引導幼兒比較自己或別人的操作結(jié)果,并討論:你認為著5塊場地一樣大嗎?為什么? 小結(jié):大家都用一樣大小的墊子去鋪場地,雖然場地的形狀不一樣,但每一塊場地都是用了12塊墊子,說明這5塊場地一樣大。四、觀察幼兒畫冊。打開幼兒畫冊種花,完成畫冊上的練習。教學反思:小廚師活動目標:1、引導幼兒初步感知體積的守恒,并理解其含義。2、在嘗試和比較中,能主動學習,萌發(fā)探索的興趣?;顒訙蕚洌?、面團或橡皮泥每人一份。2、幼兒畫冊數(shù)學下。活動過程: 一、集體活動創(chuàng)設情境:橡皮泥,變變變。教師給每個幼兒同樣大小的橡皮泥一塊,鼓勵幼兒隨意捏、搓成不同的形狀,然后比較判斷:橡皮泥的開頭變了,它的大小變了沒有?為什么?請幼兒把橡皮泥還原,感知、驗證自己的判斷是否正確。引導幼兒反復捏、搓橡皮泥,把它變成各種物體,感知體驗物體的體積守恒。小結(jié):橡皮泥雖然形狀變了,但是體積的大小并沒有改變,還是那塊橡皮泥。二、分組活動蓋高樓。每個幼兒有相同數(shù)目的長方體積木,發(fā)揮想象拼搭不同形狀的高樓,然后互相比較,每個小朋友蓋的高樓形狀相同嗎?有什么是相同的?(開頭不同,但積木數(shù)量相同即體積相同)。三、觀察幼兒畫冊。打開幼兒畫冊小廚師,完成畫冊上的練習。教學反思:小鴨和媽媽活動目標:1、引導幼兒學習8的分解、組成,掌握分解、組成中兩個部分遞增、遞減的規(guī)律。2、發(fā)展幼兒的分析和類比、推理的能力。活動準備:1、8的分解、組成式一套,圓片6個。2、幼兒畫冊數(shù)學下?;顒舆^程:一、學習8的分解組成。1、請幼兒每人取8個圓片分成兩份,并進行記錄,再請幾個幼兒說說是如何分的,教師記錄在黑板上。2、教師和幼兒一起分析討論幾種分合式的形式特點,懂得按序分解最清楚,不易遺漏。如:8可以分成1和7、2和6、3和5、4和4、5和3、6和2、7和1,前面的數(shù)逐一增多,每次增1,后面的數(shù)則逐一減少,每次減1,前后兩個數(shù)合起來為8。3、引導幼兒觀察兩個部分數(shù)之間的互補關系。二、小鴨和媽媽打開幼兒畫冊小鴨和媽媽,請按照鴨子的特征,寫出8的分解組成式,進一步鞏固8的分解。三、活動小結(jié)1、復習8的組成2、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些活動完成的對不對。先看看兩組數(shù)合起來是不是8?每一組的分合有沒有重復?8分成兩分有幾種分法?你們看哪一種分合式是有序的?3、請小朋友看看左邊的數(shù),下面一個總比上面一個數(shù)怎么樣?左邊的變成2多了1個,多的這個1是從哪里來的呢?(右邊的6比7少1,左邊多的那個數(shù)是右邊少的那個數(shù))4、請大家把分合式讀一遍,以后我們都要有序的分合和記錄。教學反思:樂樂回家活動目標:1、引導幼兒復習8的分解、組成,學習8的加減法。2、提高幼兒對加減法運算的興趣?;顒訙蕚洌?、18數(shù)字卡一套,“+”“-”“=”符號卡一套。2、幼兒畫冊數(shù)學下?;顒舆^程:一、復習8的分解。 1、報數(shù)游戲:告訴幼兒今天我們的總數(shù)是8,老師先報一個數(shù),然后小朋友根據(jù)老師報的數(shù)再報一個數(shù),這兩個數(shù)合起來要是8。如:師:我報1,幼:我報7。 2、問答游戲:師:小朋友,我問你,2和6合起來是幾?幼:我告訴你,2和6合起來是8。 二、學習8的加減法。 1、出示大圖,小朋友,這是我們看過的圖。請小朋友再看一看,我們再一起來說一說,圖上的小鴨子都有哪些地方不一樣。(引導幼兒觀看畫面,并說出圖上有8只鴨子,鴨子的大小不同,有的打了領結(jié),衣服的顏色不同、有的在游泳等) 2、引導幼兒根據(jù)物體的不同特征列出加減法算式。1+7=8 2+6=8 3+5=8 4+4=8 5+3=8 6+2=8 7+1=8請幼兒根據(jù)鴨子的大小不同編出減法應用題:圖上有8只鴨子,有一個鴨媽媽,請問有幾個鴨寶寶? 編減法應用題的時候,我們應該先說什么呢?(與幼兒一起回憶,編減法應用題時應該先說出總數(shù)) 請小朋友把這道應用題的算式列出來,并計算好答案!(幼兒說,教師書寫8-1=7) 理解算式含義:我們一起來說一說這個算式中的數(shù)字和符號都表示什么意思吧! 根據(jù)鴨子的大小除了可以這樣編減法應用題,還可以怎樣編呢? 三、打開幼兒畫冊樂樂回家,引導幼兒完成畫冊上的練習。 教學反思:魔法機活動目標:1、培養(yǎng)幼兒的推理和對應能力。2、進行對應計數(shù)和加法的綜合練習?;顒訙蕚洌?、課件魔法機,蘋果、香蕉、桔子等各種水果圖片若干張。2、幼兒畫冊數(shù)學下。活動過程:一、研究魔法機器,認識會變大小的指令牌1、魔法機器導入師:老師這里有一架神奇的魔法機器,任何東西放入機器,都會發(fā)生變化。2、大小變化看,這是一個什么圖形呀?那我要把這個圓形放入魔法機器中,你們看看這個圓形經(jīng)過魔法機器會發(fā)生什么變化呢?一個小圓圈變成了一個大圓圈(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兩個圖形在大小上的變化)師:那如果在這個魔法機器中放進一個小蘋果,會變出一個什么樣的蘋果呢?那你們現(xiàn)在認為這是一架具有什么魔法的機器?哦,原來這是一架會變大小的機器。(教師出示相應的指令牌)二、認識其他指令牌1、認識數(shù)量變化指令牌那剛剛那個是大小指令牌,那現(xiàn)在這個會是什么指令牌呢?為什么說這是個會變多的指令牌呢?那如果我放進去一個圓形會出來幾個圓形?請幼兒說說魔法機器分別把兩個蘋果、四個梨、六只香蕉變成了多少。2、認識形狀指令牌那這個是什么指令牌?那我們放進這個魔法機器,這些圖形會怎么樣?三、幼兒操作魔法機器打開幼兒畫冊樂樂回家,引導幼兒完成畫冊上的練習。 教學反思:機器狗活動目標:1、引導幼兒觀察小圖與大圖構(gòu)成的空間對應關系,并能找出同樣位置的構(gòu)成。2、發(fā)展幼兒的空間對應能力,完成對應練習?;顒訙蕚洌?、大方格圖紙一張。2、幼兒畫冊數(shù)學下?;顒舆^程: 一、好玩的方格圖1、這里有一個好玩的方格圖,請小朋友從上到下數(shù)一數(shù),一共有幾排?從左到右數(shù)一數(shù),一共有幾格?2、出示方格圖,引導幼兒從上到下、從左到右數(shù)清方格圖。3、在方格圖上找格子,看誰找的又對又快。4、進一步引導幼兒認識方格圖的位置。二、擺圖形1、教師在大方格圖上擺一個三角形,請小朋友在小方格圖上的相同位置擺出一個三角形。2、引導幼兒反復練習,掌握空間對應關系。三、放大機器狗1、奇奇把他發(fā)明的機器狗放到了好玩的方格圖上,我們打開幼兒畫冊機器狗看一看,說一說右上角中的機器狗長什么樣子?2、引導幼兒說出畫面中的機器狗長著大大的頭,頭上有兩只眼睛,細長的身子,還有一個向上翹起的尾巴。3、看一看,機器狗的兩只耳朵在幾排幾格?眼睛在幾排幾格?4、教師引導幼兒找到機器狗各部分在方格圖上的正確位置。5、奇奇請大家把他發(fā)明的機器狗放大到下面的大圖中,并涂上自己喜歡的顏色。教學反思:誰的信活動目標:1、引導幼兒學習9的分解、組成。2、能找出按順序分的遞增、遞減規(guī)律,培養(yǎng)幼兒遷移類推能力和綜合概括能力?;顒訙蕚洌?、9的分解、組成式一套。2、幼兒畫冊數(shù)學下?;顒舆^程: 一、游戲“開火車”,復習8以內(nèi)數(shù)的組成。今天我們來玩幾個小游戲,寶寶們,開火車的游戲還記得嗎?好,請聽清我的問話,我們一起來玩一玩吧。二、游戲“擺撲克牌”,借用撲克牌,運用經(jīng)驗又快又好的擺出9的分合式。1、出示撲克牌:這是什么?今天我們就來玩“擺撲克牌”的游戲,先找出有數(shù)字9的牌放在桌子的上面,然后用手中的牌擺出9的分合式。想一想你準備用那種好方法擺出9的分合式呢?想好的請玩游戲。2、你是用什么好方法完成9的組成分解游戲的?出示9的三組組成分解圖,驗證歸納。3、請寶寶們一起讀9的分解式。三、游戲“找數(shù)字”,進一步復習9以內(nèi)數(shù)的組成分解。這兒有許多的數(shù)字朋友,請你從4個數(shù)字中找出三個數(shù)字,擺出一個分合式。四、打開幼兒畫冊誰的信,完成練習。注意信封上的數(shù)字合起來是9。連線要正確。教學反思:快樂的小松鼠活動目標:1、復習9的分解、組成,學習9的加減。2、建立分解組成和加減之間的練習,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思維的靈活性?;顒訙蕚洌?、9只小松鼠圖片,19數(shù)字卡一套,“+”“-”“=”符號卡一套。2、幼兒畫冊數(shù)學下?;顒舆^程:一、引發(fā)幼兒的興趣。1、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一些玩具9個,讓幼兒數(shù)一數(shù)。2、讓幼兒說出9的分合。二、捉迷藏。在神秘的松樹林里住著9只快樂的小松鼠,小松鼠聽說我們來了,和我們玩起了捉迷藏。請小朋友找一找小松鼠在哪里。1、這里發(fā)現(xiàn)1只小松鼠,還有幾只小松鼠沒有找到?1和幾合起來是9? 1+8=92、這只小松鼠說8和1合起來也是9, 8+1=93、又找到1只小松鼠,有2只找到了,還有幾只小松鼠沒有找到?2和幾合起來是9? 2+7=94、看,這只小松鼠自己跑出來了,有3只找到了,還有幾只小松鼠沒有找到?3和幾合起來是9? 3+6=95、第4只小松鼠也找到了,還有幾只小松鼠沒有找到?4和幾合起來是9? 4+5=9三、練習9的加減法1+8=9 2+7=9 3+6=9 4+5=9 9-1=8 9-2=7 9-3=6 四、打開幼兒畫冊快樂的小松鼠,完成上面的練習。教學反思:算式接龍活動目標:1、練習9以內(nèi)的加減運算,激發(fā)幼兒學習加減運算的興趣。2、培養(yǎng)幼兒的計算能力?;顒訙蕚洌?、19數(shù)字卡一套,“+”“-”“=”符號卡一套。2、幼兒畫冊數(shù)學下?;顒舆^程:一、以“舞龍”引出課題。幼兒自由講述自己在哪里見過“龍”。為學習接龍游戲做自然的銜接與鋪墊,潛意識中滲透對中國傳統(tǒng)的頌揚。二、觀察并尋找接火車車廂的規(guī)律。1、這列火車是怎么接起來的?身上有哪些特點?2、通過形象的圖示讓幼兒初步感知到接龍游戲的基本方法,激發(fā)參與操作的愿望。三、分層操作:接龍和補缺9-1=( )+1=( )-2=( )+2=( )-3=( )+3=( )-4=( )+4=( )-5=( )+5=( )-9=( )讓孩子學習接龍游戲方法,體驗游戲的樂趣,并能將規(guī)律活學活用于推理之中。四、打開幼兒畫冊算式接龍,完成練習。五、活動延伸和爸爸媽媽一起玩算式接龍。8+1=( )-5=( )+2=( )+3=( )-8=( )+7=( )-4=( )+3=( )-5=( )+6=( )-8=( )+9=( )教學反思:小花園活動目標:1、通過顏色變化,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5種顏色排序的規(guī)律性。2、通過到小花園看花,增強幼兒選擇路徑的判斷能力?;顒訙蕚洌?、紅、黃、藍、紫、橙5種顏色花的圖片若干。2、幼兒畫冊數(shù)學下?;顒舆^程: 一、種花 1、這里有5種顏色的花,請小朋友說出花的顏色和排列順序。 2、引導幼兒說出排列順序為:紅、黃、藍、紫、橙 3、請小朋友看一看老師按紅、黃、藍、紫、橙這種排列規(guī)律種的花。二、為鼠標娃娃的種花圖涂色。1、請小朋友幫鼠標娃娃把種的花涂上顏色,還要說出它是怎樣種的花。2、教師出示種花圖,讓幼兒按紅、黃、藍、紫、橙的順序涂色。三、到小花園看花1、打開幼兒畫冊小花園,到花園里看花,數(shù)一數(shù)花園里一共有幾種花。2、引導幼兒說出有紅、黃、藍、紫、橙5種顏色的花。3、我們聽一聽鼠標娃娃提出的看花要求??椿ㄒ蟀醇t、黃、藍、紫、橙的順序看花,每朵花只看一次,并且只能走直線。4、請小朋友按紅、黃、藍、紫、橙的順序用手指一指,試著走一走。再用鉛筆畫出看花路線。教學反思:游泳去活動目標:1、引導幼兒學習運用互補、互換規(guī)律進行10的分解、組成。2、培養(yǎng)幼兒獨立學習的能力?;顒訙蕚洌?、10的分解、組成式一套,110的數(shù)字卡1套。2、幼兒畫冊數(shù)學下?;顒舆^程:一、問答形式復習以前學過的數(shù)的組成和分解。如:我來問,你來答,9可以分成3和幾?(幼兒邊拍手邊回答)二、學習10 的組成和分解。1、幼兒動手操作,把10張小卡片擺一擺,記一記來思考10的多種分法,做出不同的安排方法。 10 10 10 10 10 1 9 2 8 3 7 4 6 5 5 9 1 8 2 7 3 6 42、引導幼兒觀察10的分解式,發(fā)現(xiàn)總結(jié)10以內(nèi)數(shù)分解組成規(guī)律:除1以外,每個數(shù)分法的種類都比本身少1;把一個數(shù)分解成兩個較小的數(shù),所分成的兩個數(shù)合起來就是原來的數(shù),即整體大于部分;把一個數(shù)分成兩部分,如果一部分增加1,另外一部分就減少個1,即遞增遞減規(guī)律,交換規(guī)律。101 92 83 74 65 56 47 38 29 1三、看畫冊,完成練習打開幼兒畫冊,完成上面的練習。四、游戲活動1、“找朋友”。游戲規(guī)則:請前面手里拿卡片的小朋友找座位上的小朋友做“好朋友”,要求兩數(shù)和起來是10。2、火車開了。游戲規(guī)則:幼兒每人一張數(shù)字卡片,找和自己卡片上數(shù)字合起來是10的小朋友手拉手一起上火車,邊唱火車開了歌曲邊出活動室。教學反思:海濱游樂城活動目標:1、引導幼兒復習10的分解、組成,學習10的加法。2、培養(yǎng)幼兒的競爭意識?;顒訙蕚洌?、110的大撲克牌若干張。2、幼兒畫冊數(shù)學下?;顒舆^程:一、復習導入1、解答口述應用題教師:“今天,老師要考考小朋友,看誰最聰明?!苯處煟?“奇奇有1本書,媽媽又給他買了9本書,奇奇現(xiàn)在有多少本書?你是怎么算的?用什么方法算的?為什么?”2、同法出2+8、3+7、5+5、6+4、7+3、8+2、9+1的應用題,并引導幼兒解答。二、自編應用題并列式:1、提出自編應用提的要求。教師: “請小朋友擺一擺桌子上的卡片,然后編10的加法應用題,再列出橫式?!?、幼兒擺卡片,自編應用題并列式,教師觀察指導。三、誰能坐上摩天輪1、打開幼兒畫冊海濱游樂場,算一算,摩天輪座位上的算式都等于幾?把不等于10的算式畫上記號。2、指導幼兒在畫冊上做加減練習。教學反思:下雨真好玩活動目標:1、引導幼兒初步感知分合型和消去型減法的含義。2、培養(yǎng)幼兒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以及善于思考的習慣。活動準備:1、110數(shù)字卡一套,“+”“-”“=”符號卡一套。2、幼兒畫冊數(shù)學下。活動過程:一、復習10的加減法。4+6= 5+5= 10-5= 10-9= 7+2= 10-6= 1+9= 3+7= 10-2= 8+2= 10-4= 10-1=二、觀察幼兒畫冊下雨真好玩1、打開幼兒畫冊下雨真好玩,數(shù)一數(shù)一共有幾個人?幾個打傘的?幾個穿雨衣的?幾個穿雨鞋的?幾個沒帶雨具的?2、幼兒數(shù)后回答。一共有10個人?5個打傘的?2個穿雨衣的?4個穿雨鞋的?2個沒帶雨具的?3、引導幼兒觀察畫面,分類數(shù)出各有幾個人。4、10個小伙伴去掉2個沒帶雨具的,還剩幾個? 10-2=8 5、10個小伙伴去掉1個打兔傘的,還剩幾個? 10-1=9 6、10個小伙伴去掉3個穿雨衣的,還剩幾個? 10-3=7 7、10個小伙伴去掉4個穿雨鞋的,還剩幾個? 10-4=68、你還能看圖再列出其他減法算式嗎? 10個小伙伴去掉5個打雨傘的的,還剩幾個? 10-5=5教學反思:過生日活動目標:1、引導幼兒學習二等分、四等分,初步了解整體與部分的關系。2、讓幼兒運用等分知識,合作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體驗生活中的喜悅?;顒訙蕚洌?、課件過生日,實物4個桔子、8塊糖、8個棒棒糖。2、幼兒畫冊數(shù)學下?;顒舆^程:一、集體活動1、用變魔術的形式引入課題。師:今天,我們班來了一位魔術師,現(xiàn)在請魔術師為我們表演變魔術,好嗎?2、教師出示一根繩子。師:小朋友看,這是什么?(繩子)多少根繩子?(一根)小朋友想學魔術師變魔術嗎?師:魔術師可以將一根繩子變成四根,你們信嗎?(1)請個別幼兒表演變魔術,先將一根繩子變?yōu)閮筛粯娱L的繩子。(2)再請個別幼兒表演變魔術,由兩根繩子變?yōu)樗母粯娱L的繩子。并說說你是怎樣變來的?你是怎么知道它們是一樣長?3、教師示范圓形的四等分。教師繼續(xù)以變魔術的形式出示圓形、正方形、長方形的材料紙,請幼兒示范。師:請小朋友比一比:等分后的部分是否一樣大,以及原來的圖形和分后的每一部分哪個大?哪個?。?、幼兒操作,請幼兒探索各種圖形的四等分的多種不同方法。5、教師在黑板上示范用筆將圖形四等分。二、觀察幼兒畫冊1、請小朋友打開幼兒畫冊過生日。2、師講述操作要求:把圖中的水果四等分,把圖中的蛋糕四等分,并用筆畫線。三、活動評價1、請做好的小朋友和好朋友說說你是怎么做的?(幼兒交流)2、教師評價:真會動腦筋,講得真不錯。四、延伸活動請小朋友課后區(qū)域活動的時候可以玩一玩賣餅干的游戲。教學反思:太空巧克力機活動目標:1、引導幼兒學習用3個數(shù)編出4道加減算式題。2、激發(fā)幼兒的運算興趣,發(fā)展思維能力?;顒訙蕚洌?、10以內(nèi)加減算式題卡若干張。2、幼兒畫冊數(shù)學下?;顒舆^程: 一、太空巧克力機 1、太空巧克力機可神奇啦,它身邊有三個數(shù),它能根據(jù)這三個數(shù)能編出四道加減法算式。你會嗎?2、出示一個太空巧克力機,如3 6 93+6=96+3=99-3=69-6=3 二、找數(shù)字,編算式。1、引導幼兒用數(shù)字1 5 6編出4道題。1+5=6 5+1=6 6-1=5 6-5=1 2、引導幼兒用數(shù)字2 5 7編出4道題。 2+5=7 5+2=7 7-2=5 7-5=2 3、引導幼兒用數(shù)字3 5 8編出4道題。 3+5=8 5+3=8 8-5=3 8-3=5三、觀察幼兒畫冊太空巧克力機,完成練習。教學反思:飛向月球活動目標:1、復習10以內(nèi)的加減法,學習多角度改正錯題。2、培養(yǎng)幼兒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顒訙蕚洌?、10以內(nèi)加減題卡每人一張。2、幼兒畫冊數(shù)學下?;顒舆^程: 一、小小宇航員1、我們都是小小宇航員,請小宇航員對號入座。2、幼兒手拿一張10以內(nèi)的加減算式題,要求根據(jù)得數(shù)去找相同的顏色的位置坐下。如手拿3+5=的幼兒,就到寫有綠色數(shù)字8的位置坐下。二、飛向月球1、打開幼兒畫冊飛向月球,找出每個飛船上的錯題,進行修改,讓飛船成功飛向月球。2、指導幼兒在畫冊上先找出每個飛船上的錯題,再進行修改。4+1=6 改成4+1=51+5=7 改成1+5=62+2=8 改成2+2=48+2=9 改成8+2=103+3=10 改成3+3=6三、活動延伸和爸爸媽媽一起做10以內(nèi)的加法練習。教學反思:各有多少錢活動目標:1、引導幼兒認識人民幣,了解人民幣的種類、特征及面值的大小。2、在游戲中學會使用人民幣,初步了解人民幣的換算方法,練習兌換人民幣?;顒訙蕚洌?、人民幣每組各10張。2、幼兒畫冊數(shù)學下?;顒舆^程: 一、認識人民幣 1、看一看不同面值的人民幣的顏色和圖案是不是一樣? 2、幼兒觀察不同面值的人民幣的形狀、顏色和圖案。 3、引導幼兒說出:人民幣的面值不一樣,形狀、顏色、圖案和數(shù)字也不一樣。 4、誰能說出這些人民幣的面值各是多少?教師逐一出示硬幣和紙幣,引導幼兒說出它們的面值各是多少。 5、誰知道這些硬幣和紙幣的總稱是什么,有什么用途? 6、小結(jié):這些都是人民幣,分硬幣和紙幣兩種。硬幣是圓形的,大小、圖案和上面的數(shù)字都不一樣;紙幣都是長方形的,形狀、顏色、圖案和數(shù)字也不一樣。人民幣可以購物,也可以儲存。 二、感知人民幣的兌換關系 1、請小朋友把硬幣和紙幣按面值大小排列起來。教師出示1元、5角、1角的硬幣,讓幼兒按面值大小排列;然后再出示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1元的紙幣讓幼兒按面值大小排列。 2、人民幣里100元最大,要換些零錢。100元里有幾個50元、幾個20元、幾個10元? 3、分組玩人民幣兌換游戲。三、各有多少錢1、鼠標娃娃它們也在認識人民幣,打開幼兒畫冊,幫鼠標娃娃它們數(shù)一數(shù)各有多少錢,再看一看哪一張紙幣和它們的錢一樣多,用線連起來。2、指導幼兒完成畫冊上的練習。教學反思:買玩具活動目標:1、引導幼兒在游戲中進一步感知人民幣之間的換算關系。2、體驗數(shù)學和生活的密切關系,激發(fā)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顒訙蕚洌?、仿真人民幣每人一套。2、幼兒畫冊數(shù)學下。活動過程: 一、游戲?qū)?,學習用幾個小數(shù)組合成大數(shù)的方法付錢。 1、情境表演“小豬買玩具”,提出問題,啟發(fā)幼兒思考。出示木偶小豬,創(chuàng)設情景,激起幼兒參與活動的摯熱。教師邊操縱木偶小豬邊說:“我是小豬,自從上次小我賣掉舊玩具,我就經(jīng)常賣掉舊玩具,去買新玩具。瞧,我去買新玩具啦!”望遠鏡3元,小帆船6元,小汽車4元,大客車10元,皮球3元,乒乓球拍5元,小兔8元。2、我的錢正好買兩個乒乓球拍,我有多少錢?3、我買完皮球還剩2元,我有多少錢?4、我想買小汽車,只有2元,還差幾元?5、教師講解游戲的要求及玩法:“你們想去買玩具嗎?要買玩具首先要學會算賬。今天,老師為小朋友準備了一些材料,有的需要你右分合里添數(shù)字,有的需要你根據(jù)玩具的價格在要付的錢上打勾,小朋友要仔細想一想,算一算,比如作業(yè)單左邊的玩具賣多少錢,如果你要買,應該怎么付錢呢?你就在右邊要付的錢上打上勾?!?6、幼兒玩循環(huán)游戲。二、嘗試用組合付錢的方法買玩具。1、“現(xiàn)在老師是營業(yè)員,你們想來買玩具嗎?”(請34個幼兒嘗試買玩具。)2、“你們想當營業(yè)員嗎?這次,不僅買玩具的小朋友要算賬,賣玩具的小朋友更要動腦筋,可不能收錯了錢?!?將幼兒分成兩組,輪流買賣玩具。)3、交流付錢的經(jīng)驗,體驗成功的快樂。三、打開幼兒畫冊,完成練習。教學反思:小鳥叫喳喳活動目標:1、引導幼兒學習看圖列算式,并學會自編10以內(nèi)加減法應用題。2、發(fā)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顒訙蕚洌?、10以內(nèi)加減題卡每人一張。2、幼兒畫冊數(shù)學下?;顒舆^程: 一、觀察教學大書小鳥叫喳喳。 1、數(shù)一數(shù),畫面上一共有幾只鳥?再分類說一說,樹上有幾只鳥?正在飛著的有幾只鳥?樹樁上落著幾只鳥?地上有幾只鳥? 2、引導幼兒觀察畫面,分類數(shù)出小鳥各有幾只。 3、請小朋友在畫冊上的統(tǒng)計表上分別寫出小鳥的數(shù)量。二、看圖編應用題,引導幼兒根據(jù)小鳥的對話創(chuàng)編應用題。1、地上有4只小鳥,又飛來4只小鳥,一共有幾只小鳥?引導幼兒列出加法算式4+4=8。2、上面的樹枝上有7只小鳥,下面的樹枝上有3只小鳥,樹上一共有幾只小鳥?引導幼兒列出加法算式7+3=10。3、樹上有10只小鳥,飛走3只,還剩幾只?引導幼兒列出減法算式10-3=7。4、請小朋友們看圖編應用題。三、編題比賽1、現(xiàn)在進行編應用題比賽,我們分成兩隊,一隊編加法應用題,一隊編減法應用題,比一比哪隊得的小紅花多。2、教師出示算式,幼兒根據(jù)算式創(chuàng)編應用題。 四、打開幼兒畫冊小鳥叫喳喳,完成上面的練習。教學反思:連點迷宮活動目標:1、復習10以內(nèi)的加減法,知道一個得數(shù)可與許多算式對應。2、培養(yǎng)幼兒思維的正確性、敏捷性?;顒訙蕚洌?、10以內(nèi)加減題卡每人一張。2、幼兒畫冊數(shù)學下?;顒舆^程:一、揭示課題,引發(fā)興趣。二、引導幼兒了解走迷宮的方法。1、出示“連點迷宮”圖。感知線條迷宮的結(jié)構(gòu),了解走迷宮的方法。個別幼兒嘗試驗證路徑是否正確。 2、出示“算式迷宮”圖。了解走數(shù)字迷宮的要求,將得數(shù)相等的式子用線連起來,就有路啦。3、個別幼兒嘗試。4、分析遇到岔路口如何選擇路線。將得數(shù)相等的式子用線連起來,就有路啦。5、請一位幼兒上來在迷宮圖上畫出路線。6、驗證路徑是否正確。二、觀察幼兒畫冊打開幼兒畫冊,按照要求幼兒畫冊將得數(shù)相等的式子用線連起來。教學反思:我們的一天活動目標:1、引導幼兒認識鐘表及其用途,了解時針和分針的名稱。2、學會看整點和半點。3、教育幼兒珍惜時間,養(yǎng)成按時作息的好習慣?;顒訙蕚洌?、大鐘表模型一個。2、幼兒畫冊數(shù)學下?;顒舆^程:一、認識時鐘,知道時鐘名稱及用途1、(教師出示時鐘)這是什么?你們在哪些地方看到時鐘的?時鐘有什么用途?2、請幼兒說一說。3、教師小結(jié):手表、鬧鐘、掛鐘、電子鐘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時鐘,它們能告訴人們時間,人們學習、工作、生活都離不開時鐘。二、觀察認識鐘面1、(教師手指鐘面)看,鐘面上有什么?鐘面上有多少數(shù)字,它們是怎么排列的?小朋友再仔細看,鐘面上的三根針一樣長嗎?2、幼兒回答。3、教師小結(jié):鐘面上有12個數(shù)字,數(shù)字從1開始按從小到大、順時針的方向排列。這三根針分別是時針、分針和秒針。最短的那根是時針,再長一點的是分針,最長的那根是秒針。小朋友可以看到秒針是一直都在走,因為一秒鐘就是很短的時間。有些時鐘上不一定會顯示秒針。我們只要看時針和分針就可以知道時間。三、認識整點、半點,了解分針和時針的運轉(zhuǎn)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