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題思想原則等.doc_第1頁
命題思想原則等.doc_第2頁
命題思想原則等.doc_第3頁
命題思想原則等.doc_第4頁
命題思想原則等.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把握中考的指導思想第一、我市中考重視基礎知識的考查,確保絕大多數(shù)考生合格,但這類題目比較淺顯,學生只要對教材知識掌握得比較好,在做題能認真讀題,聯(lián)系教材知識,就能得快地寫出答案,即基礎題目的分數(shù)只要學生學習即可拿到,不需要機械地重復操練浪費時間。我市中考要讓機械重復操練的學校的學生在基礎題得分上不占優(yōu)勢、與不是*機械地重復操練的學校的學生沒有什么區(qū)別。因此,我們要重視基礎知識的教學,命制試題時既要重視基礎知識的訓練,但要把握好尺度,尤其不能在概念上、文字詞語上多做文章,*簡單地變換一下機械重復地訓練。第二、我市中考近幾年來加大了10%題目的難度,以求拉開不同教學水平的學校,不同能力的學生之間的差距,讓高中擇優(yōu)選拔學生。這部分題目著重考查學生的閱讀能力、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一般形式是出示背景材料或創(chuàng)設具體的情境,設計好問題讓學生回答,學生在答題時首先要通過對材料的閱讀提取出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在認真審題的基礎上,篩選出教材中的相關知識,并能將材料與觀點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書寫出答案。其答案不唯一,具有開放性。評卷時雖然也有答案要點,但一般是采意給分。10%的難題的分數(shù)不是*簡單地、機械地訓練就能拿到的,且是現(xiàn)場編寫材料,要求是原創(chuàng)題,是新材料、新情景,要避免與外面的模擬試題撞車。因此,我們在命題時,一是要以能力立意為主,突出能力的考查。即使是選擇題,題干也要以背景材料為主,要減少或不用直問式、直答式的題目;二是要有合理的區(qū)分度、梯度,要考慮到不同層次的學生,要讓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分,但又要適當?shù)乩_差距;三是要有原創(chuàng)題,絕大部分試題要改編,變換角度進行命題,命題的角度力求新,杜絕抄襲舊資料、原題目的壞習慣。第三、我市近幾年中考突出了“平穩(wěn)過渡、穩(wěn)中有變”的思想。我們在命題時,一方面要注意從廣大師生的實際出發(fā),保持基本題型的穩(wěn)定,并在此基礎上有所創(chuàng)新,要選擇新材料,設置新情景,變換新角度,創(chuàng)造新形式;另一方面要注意借鑒前幾年中考思想品德學科成功的經(jīng)驗,克服前幾年的不足與問題.要注意搜集對當年中考試題評價的信息,尤其要關注09年市復習工作會議對08年試題的評價。 2.把握命題的基本原則 第一、基礎性原則。我們在命題時,一是要依綱據(jù)本,要注意研究和充分利用好新教材文本(有些中考試題直接來源于教材);二是要突出教材主干知識的考查(所謂主干基礎知識就是指考生在初中階段必須掌握的、與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內容相銜接的、能夠為學生終身發(fā)展奠基的條目性知識),不命偏題、怪題;三是要認真研究和充分利用好鹽城市思想品德中考說明(有些試題直接來源于考試說明),要對考試說明中規(guī)定的知識點在比較全面了解的基礎上,確定考查的知識點,要編制好雙向細目表,圍繞知識點設計試題,做到知識點分布均勻且不重復,避免超綱題;四是難度不宜過大。 第二、教育性、時代性原則。我們在命題時,一方面要突出對學生有教育意義的知識的考查,要聯(lián)系社會實際和學生的生活實際、思想實際設計情景和試題,每一次考查都要力求讓學生有所感悟、有所啟發(fā)、有所收獲和受到一次教育。另一方面要關注和聯(lián)系重大社會時政熱點問題和聯(lián)系地方的發(fā)展,要迎著社會熱點上題目。我市近幾年的中考思想品德學科主觀性試題,可以說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每年的中考結束后,都有一線老師和考生說,我們猜到了什么什么題目,因為中考不回避重大社會時政熱點問題,如今年的抗震救災、奧運會、改革開放三十周年等,大家都能猜中,這是正常的、意料之中的事。但因為是現(xiàn)場編題,要避免與各學校的模擬試題“撞車”。所以一線老師和考生又都會感到遺憾,說這個角度、這個答案要點我怎么沒想到呢?如果我們能關注這方面就好了!這就是意料之外??傊锌伎疾榈闹R點和時政熱點問題,即考查什么,可以在一線老師的意料之中,但命題的角度和形式,即如何考,應在一線老師的意料之外。我們要根據(jù)考點與時政熱點問題自編題目,對現(xiàn)有的題目要進行改編,避免陳題、舊題。要以重大社會熱點為背景,精心選擇、剪接生活素材,努力使選背景材料既能反映社會熱點問題,同時又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做到“小”中見“大”,避免大而泛,脫離學生生活實際。選擇的熱點材料可以是大背景,但切入口要小,問題的設計要靈活。要找出社會時政熱點問題與教材、知識的結合點。 第三、科學性、人文性原則。我們在命題時,一是要吃透和把握準教材,無論是設計的題目,還是根據(jù)題目組織的答案,都應該符合課程標準的規(guī)定,都不能與相關的學科知識相違背;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要力求準確、客觀、公平、公正;要做好試題的打印及校對工作,確保無勘誤;要避免有爭議的試題,更不能出現(xiàn)科學性的錯誤。二是要堅持以人為本,突出人文關懷。試卷要圖文并茂,呈現(xiàn)方式要多樣,兼顧圖表、漫畫等;材料及試題的敘述要通俗易懂;材料的閱讀、問題的設計要側重考查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實際運用能力,但都不要為難學生,不設閱讀障礙,不要故意設計陷阱讓學生上當;對學生難以理解,特別是容易發(fā)生錯誤理解的地方、重點的地方加上著重號,以引起學生足夠的重視,使學生盡可能地答好題;組合式選擇題的題肢應不多于四個;對試卷的文字閱讀量要適當?shù)乜刂?,留給學生有充分的時間進行思考,讓學生盡可能地考出理想的成績。 第四、實踐性原則。新課程突出強調對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而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通過具體的探究活動和實踐活動來實現(xiàn)的。實踐與探究題以探究性學習和實踐活動為背景,要求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對有關理論和現(xiàn)實問題進行實踐和探究,旨在考查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實踐能力。實踐探究試題的基本類型有:確定實踐和研究課題類;選擇實踐和研究方法類;設計實踐和探究活動方案類;提出建議措施類;列舉觀點評析類等等。我們在命題時一是要注意材料與設計問題的緊密聯(lián)系,要緊扣材料設計題目,答案應該通過認真閱讀和分析材料后才能獲得,切忌材料、設計的問題“兩張皮”;二是設計的題目要具有探究性;三是實踐探究類試題的答案要具有開放性(但開放有據(jù)、開放有度),鼓勵學生自主答題。 第五、綜合性原則。思想品德新教材,雖然淡化了知識體系,但新教材則對心理、道德、法律和國情方面的知識進行了合理的整合,且某方面的知識本身也存在著一定的聯(lián)系,這就要求我們在命題時,通過選用一定的素材,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材料,綜合考查學生所學的知識。談新課改下思想品德試題的設計天津市大港區(qū)教師進修學校郭瑞芬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初中思想品德學科的考試評價問題越來越受到關注。思想品德試題該如何設計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發(fā)展呢?我覺得思想品德試題的設計應該在突出學科的課程性質、滲透學科的基本理念和貫徹學科的評價原則等方面下功夫,并將之貫穿于立意、取材、設問和答案的全過程之中。一、命題立意突出思想性初中思想品德是為初中學生思想品德健康發(fā)展奠定基礎的一門課程,旨在“幫助學生學習做負責任的公民、過積極健康的生活”。思想性是這門課程的首要特征。因此,設計試題時,應注重試題本身的思想性,力求發(fā)揮試題的教育功能,使學生在答卷過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獲得道德的升華與思想的洗禮?!罢l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是一個被追問了千年的話題。一個兒子用身體做出了自己的回答,他把生命的一部分腎,回饋給病危的母親,母親的生命也許依然脆弱,但是孝子的真誠已經(jīng)堅如磐石田世國,讓天下所有的母親收獲慰籍。閱讀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請你評析上述材料中主人翁的行為。(2)請你用最簡潔的語言為這則材料配上話外音,以表達你的態(tài)度。(3)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是母親節(jié),在這一天,你準備為你的母親做些什么?本題以感動中國人物田世國的事跡為材料,使學生體會到,孝敬父母是社會美德,孝敬父母會受到他人的尊重和贊揚,從而突出對學生孝親敬長的正面引導和教育??梢姡怀鲈囶}的思想性,應力求創(chuàng)設觸動學生靈魂深處的情境,從理想、道德、價值觀等方面激發(fā)學生的情感,滲透初中學生對自己、對社會、對國家應負的責任,注重考查學生的價值判斷,幫助學生進一步提高道德素質,養(yǎng)成良好行為習慣,形成健全人格。二、背景材料凸現(xiàn)導向性針對性、實效性、主動性和人文性,是思想品德教育必須遵循的導向。試題應注重選取國內外重大時政熱點、社會熱點和貼近學生生活的背景材料,以學生能夠接受和樂于參與的方式組織和表述教學內容,創(chuàng)造性地體現(xiàn)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1突出社會熱點,體現(xiàn)時代性與社會發(fā)展同在,與時代精神合拍,具有高度的時代敏感性,是思想品德學科能力培養(yǎng)的重點,也是本學科的生命力所在。思想品德學科的試題不但要凸顯向學生宣傳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導向作用,還要為學生搭建一個關注社會熱點和政治生活的重要平臺,從而引導學生“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心懷天下、熱愛祖國。所以,試題設計應把引導學生關心國內外大事與關注社會熱點作為追求。2008年全國各地中考、會考試卷便聚焦了當時的時政和社會熱點,如“嫦娥一號”、黨的十七大、汶川地震、北京奧運會、節(jié)能減排行動等,具有鮮明的時代感。2貼近學生實際,突出生活化初中學生逐步擴展的生活是思想品德課程建構的基礎。因此,試題背景材料要反映中學生的思想需求,緊密聯(lián)系學生生活實際,將正確的價值引導蘊含在鮮活的生活主題之中,使教材知識與學生生活結合起來,學生通過對問題情境的分析、判斷、推理過程,分析思考,體驗創(chuàng)造,升華情感,從而避免教學、考試“兩張皮”現(xiàn)象,讓思想品德課教學“回歸生活,回歸品德”。鏡頭一:一位同學上學遲到受到老師的批評,嘴里嘟噥著:“都怪媽媽沒有及時叫醒我?!辩R頭二:放學后進行大掃除,一位男同學抱著球對正在打掃衛(wèi)生的同學說:“你們替我干吧,我要去練球?!辩R頭三:一位女同學在實驗室里把試管打碎了,她悄悄地對旁邊的同學說:“別吱聲,就裝不知道。”(1)鏡頭中的各個同學的做法對嗎?為什么?(2)在你的日常生活中,是否也有過類似的經(jīng)歷?(3)遇到上述情況,我們應當怎樣學會做一個負責任的公民?本題以學生生活中的具體事例為載體,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正確認識、解決這些問題的能力,而且以小見大,折射影響時代發(fā)展的思想品德命題。這類試題可以實現(xiàn)學生個人命運與廣闊的社會生活的有機融合,對提高思想品德教育的實效性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3立足地方特色,彰顯個性化培養(yǎng)學生熱愛家鄉(xiāng)、建設家鄉(xiāng)的思想感情,培養(yǎng)學生親近社會的行為,是思想品德學科的一個重要任務。為此,試題應關注地方經(jīng)濟、社會的發(fā)展,貼近家鄉(xiāng)建設,挖掘地方特色,選取富有地方特色的素材,充分展示當?shù)馗母镩_放取得的成就。(2008年廈門卷)老師就“履行保護環(huán)境責任”組織同學討論。小明:當你不亂扔廢紙,選用環(huán)保鉛筆便履行了具體的環(huán)保責任。小芳:廈門在經(jīng)濟建設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也面臨著空氣質量下降、水資源污染等環(huán)境壓力,面對新一輪跨越式的發(fā)展,保護環(huán)境更加任重道遠根據(jù)上述材料回答:(1)列舉日常生活中三個履行環(huán)保責任的事例。(2)結合廈門實際,談談履行環(huán)保責任的重要性。本題以熱愛家鄉(xiāng)、保護環(huán)境為背景,以學生履行具體環(huán)保責任為載體,引導學生關注家鄉(xiāng)環(huán)保問題,認識履行環(huán)保責任的重要性,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社會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生活即德育,試題設計者要有敏銳的眼光,善于捕捉這些信息,并將這些信息與教材知識有機的結合起來,提高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能力。三、試題設問體現(xiàn)綜合性試題設問是試題中連接命題立意與情境材料之間的紐帶。設計試題要綜合體現(xiàn)三維目標,不能機械地將考試內容分為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三方面,而應該圍繞著課程標準的要求將三個方面的目標結合起來,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在知識技能的考查中,應重點考查學科知識的核心內容和基本技能,而不是知識的簡單呈現(xiàn)和技能的機械組合;在過程與方法的考查中,應重點考查學生運用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方面,不宜采用直接設題賦分的方法,而應滲透在前兩個方面的考查中,通過學生解題,促進其正確思想觀念和良好道德品質的形成和發(fā)展。2008年5月,人生之路雜志社編輯部“校園生活”欄目的編輯收到了一封署名李科的讀者來信。李科在信中說:“我是一位剛剛初中畢業(yè)的學生,中考分數(shù)未達到重點中學錄取線,我想去讀普通中學,將來考藝術類院校;爸爸媽媽叫我回去復讀,明年再考重點;我的許多同學卻建議我去沿海地區(qū)打工,闖蕩人生。我這幾天心里特別亂,不知如何選擇,請你幫幫我好嗎?”(1)這則材料說明了什么問題?(2)你認為自己的人生道路應該由誰來選擇?為什么?(3)假如你是“校園生活”欄目的編輯,你會在回信中闡述哪些觀點?(4)你認為在選擇自己的人生道路時還應注意哪些問題?本題既包括對學生所學知識的考查,也包括了對學生能力、價值觀的考查。需要強調的是,新的思想品德課程設計強調綜合性,試題的設問應突出對學生所學知識的檢測和對知識之間內在聯(lián)系的考查,力求展現(xiàn)學生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和國情四方面的綜合素質。四、參考答案落實實踐性社會實踐活動是思想品德學科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試題中的探究與實踐題型應該力求通過設置命題情境,積極引導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知識結構、理解能力、生活閱歷等多角度思維,為學生提供自由發(fā)揮的空間和全面展示綜合素質的平臺。因此,在答案的預設上也應該體現(xiàn)出多元化的特點。(2007年福州卷)一份耕耘,一份收獲,一份努力,一份成長。(1)在成長的歷程中,理想就像一盞明燈,指引著我們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