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wèi)生統(tǒng)計學題庫(6版).doc_第1頁
衛(wèi)生統(tǒng)計學題庫(6版).doc_第2頁
衛(wèi)生統(tǒng)計學題庫(6版).doc_第3頁
衛(wèi)生統(tǒng)計學題庫(6版).doc_第4頁
衛(wèi)生統(tǒng)計學題庫(6版).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章 緒論 (一)A1型:1.下面的變量中,屬于分類變量的是_。A.脈搏 B.血型 C.肺活量 D.紅細胞計數 E.血壓2.下面的變量中,屬于定量變量的是_。A.性別 B.體重 C.血型 D.職業(yè) E.民族3.某人記錄了50名病 人體重的測定結果:小于50kg的13人,介于50kg和70kg間的20人,大于70kg的17人,此種資料屬于_。A.定量資料 B.分類資料 C.有序資料 D.二分類資料 E.名義變量資料4.上述資料可以進一步轉換為_。A.定量資料 B.分類資料 C.有序資料 D.二分類資料 E.名義變量資料5.若要通過樣本作統(tǒng)計推斷,樣本應是_。A.總體中典型的一部分 B.總體中任一部分 C.總體中隨機抽取的一部分D.總體中選取的有意義的一部分 E.總體中信息明確的一部分6.統(tǒng)計量_。A.是統(tǒng)計總體數據得到的量 B.反映總體統(tǒng)計特征的量C.是根據總體中的全部數據計算出的統(tǒng)計指標 D.是用參數估計出來的E.是由樣本數據計算出的統(tǒng)計指標7.因果關系_。A.就是變量間數量上的聯(lián)系 B.可以用統(tǒng)計方法證明 C.必定表現為數量間的聯(lián)系D.可以通過單獨考察兩個變量間關系得出 E.可以通過變量間數量上的聯(lián)系來證明(二)A2型:1.教材中提及美國人1954年實施了旨在評價索爾克(Salk)疫苗預防小兒麻痹或死于脊髓灰質炎效果的臨床試驗。有180萬兒童參與,約有1/4參與者得到了隨機化。這180萬兒童是_。A.目標總體 B.研究總體 C.1份樣本 D.1份隨機樣本 E.180萬份樣本2.上述試驗最終肯定了索爾克疫苗的效果。請問此結論是針對_而言。A.180萬兒童 B.每個兒童 C.所有使用索爾克疫苗的兒童D.所有兒童 E.180萬兒童中隨機化的1/4二、是非題 1.定量變量、分類變量和有序變量可以相互轉換。2.假變量可以參與計算,所以假變量是定量變量。3.離散變量在數值很大時,單位為“千”或“萬”時可以取小數值,此時可近似地視為連續(xù)型變量。4.同質的個體間不存在變異。5.如果個體間有變異,則它們一定不是來自同一總體。第二章定量資料的統(tǒng)計描述(一)A1型: 1.用頻率表計算平均數時,各組的組中值應為_。A.本組段變量值的平均數B. 本組段變量值的中位數C. 本組段的上限值D. 本組段的下限值E. (本組段上限值+本組段下限值)/22.離散型定量變量的頻率分布圖可以用_表達。A. 直方圖B. 直條圖C.百分條圖D.箱式圖E.復式條圖3. 變異系數越大說明_。A.標準差越大B.平均數越大C.標準差、平均數都大D.平均數小E.以均數為準變異程度大4.均數和標準差的關系是_。A.均數越大,標準差越小B. 均數越大,標準差越大C. 標準差越大,均數對各變量值的代表性越好D. 標準差越小,均數對各變量值的代表性越好E.均數和標準差都可以描述資料的離散趨勢5.把P25,P50,P75標在一個數軸上,則_。A.P50一定在P25和P75的中點B. P50一定不在P25和P75的中點C. P50一定靠近P25一些 D. P50一定靠近P75一些E.以上都不是(二)A2型: 1.已知某疾病患者10人的潛伏期(天)分別為:6,13,5,9,12,10,8,11,8,20,其潛伏期的平均水平為_。A.9天B.9.5天C.10天D.10.2天E.11天2.已知某地一群7歲男童身高均數為100cm,標準差為5cm;體重均數為20kg,標準差為3kg,則身高和體重的變異程度有_。A.身高的變異程度大于體重的變異程度B. 身高的變異程度等于體重的變異程度C. 身高的變異程度小于體重的變異程度D. 身高的變異程度與體重的變異程度之比為5:3E.因單位不同,無法比較3.測定10名正常人的脈搏(次/分),結果為68,79,75,74,80,79,71,75,73,84。則10名正常人的脈搏標準差為_。A.4.73B.22.4C.75.8D.75.0E.1.504.測定5人的血清滴度為1:2,1:4,1:4,1:16,1:32,則5人血清滴度的平均水平為_。A.1:4B.1:8C. 1:11.6D. 1:6.96E. 1:165.測得200名正常成年男子的血清膽固醇(mmol/L),為進行統(tǒng)計描述,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_。A.可用頻率表法計算均數B. 可用直接法計算均數C. 可用直接法計算標準差D. 可用加權法計算標準差E. 可用直條圖表示頻率分布圖(三)A3/A4型:(第12題共用題干)。調查測定某地107名正常人尿鉛含量(mg/L)如下:尿鉛含量 0 4 8 12 16 20 24 28 合計例數 14 22 29 18 15 6 1 2 1071描述該資料的集中趨勢,宜用_。A.均數B.中位數C.幾何均數D.眾數E.極差2描述該資料的離散趨勢,宜用_。A.極差B.方差C.四分位數間距D.標準差E.變異系數(四)B1型: A. 極差B. 四分位數間距C. 標準差D. 變異系數E. 中位數1.比較7歲男童與17歲青年身高的變異程度,宜用_。2.描述近似正態(tài)分布資料個體觀察值的離散趨勢,宜用_。3.描述偏峰分布資料個體觀察值的變異程度,宜用_。4.描述分布末端無確定資料的離散程度,宜用_。A. 中位數B. 均數C. 幾何均數D. 極差E. 眾數5.反映一組等比資料集中趨勢的指標,宜用_。6.反映一組偏峰分布資料的平均水平,宜用_。7.樣本中出現次數最多的觀察值稱為_。8.描述近似正態(tài)分布資料的集中位置,宜用_。第三章定性資料的統(tǒng)計描述(一)A1型: 1.某醫(yī)院某年住院病人中胃癌患者占5,則_。A.5是強度指標B.5是頻率指標C.5是相對比指標D.5是絕對數E.5胃癌在人群中的嚴重性2.計算麻疹疫苗接種后血清檢查的陽轉率,分母為_。A.麻疹易感人群B.麻疹患者數C.麻疹疫苗接種人數D.麻疹疫苗接種后的陽轉人數E.麻疹疫苗接種后的陰性人數3.某病患者120人,其中男性114人,女性6人,分別占95與5,則結論為_。A.該病男性易得B.該病女性易得C.該病男性、女性易患程度相等D.尚不能得出結論E.根據該資料可計算出男女性的患病率4.某地區(qū)某種疾病在某年的發(fā)病人數為,以后歷年為,則該疾病發(fā)病人數的年平均增長速度為_。A.B.C.D.E.5.某部隊夏季拉練,發(fā)生中暑21例,其中北方籍戰(zhàn)士為南方籍戰(zhàn)士的2.5倍,則結論為_。A.北方籍戰(zhàn)士容易發(fā)生中暑B.南方籍戰(zhàn)士容易發(fā)生中暑C.尚不能得出結論D.北方、南方籍戰(zhàn)士都容易發(fā)生中暑E.北方籍戰(zhàn)士中暑頻率比南方籍戰(zhàn)士高6.定基比與環(huán)比指標是_。A.構成比B.平均數C.頻率D.絕對數E相對比7.一項新的治療方法可延長病人的生命,但不能治愈該病,則最有可能發(fā)生的情況是_。A.該病的患病率增加B.該病的患病率減少C.該病的發(fā)病率增加D.該病的發(fā)病率減少E.該病的發(fā)病率與患病率均減少8.要比較甲乙兩廠某工種工人某種職業(yè)病患病率的高低,采取標準化法的原理是_。A.假設甲乙兩廠的工人構成比相同B. 假設甲乙兩廠患某職業(yè)病的的工人數相同C. 假設甲乙兩廠某工種工人的工齡構成比相同 D. 假設甲乙兩廠某職業(yè)病的患病率相同E. 假設甲乙兩廠某職業(yè)病的構成相同(二)A2型: 1.某人欲計算本地人群某年某病的死亡率,對分母的平均人口數的算法,最好是_。A.年初的人口數B.年末的人口數C.調查時的人口數D.上年年終的人口數加本年年終的人口數之和除以2E.普查時登記的人口數2.某市有30萬人口,2002年共發(fā)現2500名肺結核患者,全年總死亡人數為3000人,其中肺結核死亡98人,要說明肺結核死亡的嚴重程度,最好應用_。A.粗死亡率B.肺結核死亡人數C.肺結核死亡率 D.肺結核死亡構成E.肺結核的病死率3.在一項研究的最初檢查中,人們發(fā)現3044歲男女兩組人群的冠心病患病率均為4,于是,認為該年齡組男女兩性發(fā)生冠心病的危險相同。這個結論是_。A.正確的B.不正確的,因為沒有區(qū)分發(fā)病率與患病率 C.不正確的,因為沒有可識別的隊列現象D.不正確的,因為用百分比代替率來支持該結論 E.不正確的,因為沒有設立對照組(三)A3/A4型:某省級市抽樣調查了1999年1月1日至2001年12月31日止部分城鄉(xiāng)居民腦卒中發(fā)病與死亡情況,年平均人口數為1923224人,其中城鎮(zhèn)976087人,農村為947137人,在城鎮(zhèn)的病例數為1387人,死亡人數941人,農村病例數為816人,死亡人數為712人1.根據該資料,城鎮(zhèn)居民腦卒中年發(fā)病率為_。A.47.37/10萬B.86.15/10萬C.142/10萬D.48.93/10萬E.72.12/10萬2.據該資料,城鎮(zhèn)居民腦卒中的病死率為_。A.87.25B.67.84C.96.41/10萬D.48.93/10萬E.85.95/10萬3.據該資料,農村居民腦卒中的年死亡率為_。A.75.17/10萬B.67.84C.37.02/10萬D.25.06/10萬E.48.93/10萬4.據該資料,該市城鄉(xiāng)居民腦卒中的年死亡率為_。A.67.84B.75.03C.96.41/10萬D.85.95/10萬E.28.65/10萬(四)B1型:A.絕對數B.頻率型指標C.強度型指標D.相對比指標E.率差1.環(huán)比(定基比)發(fā)展速度是_。2.某病期間患病率是_。3.老年負擔系數是_。第四章統(tǒng)計表與統(tǒng)計圖 A1型:1.根據某地616歲學生近視情況的調查資料,反映患者的年齡分布可用_。A.普通線圖B. 半對數線圖C. 直方圖D. 直條圖E.復式直條圖2.表達某地兩年幾種疾病的患病率可用_。A. 直方圖B. 單式直條圖C.復式直條圖D.線圖E.百分直條圖3.統(tǒng)計表中不應當出現的項目為_。A.備注 B.橫標目 C. 縱標目 D. 線條 E. 數字4.欲比較兩家醫(yī)療機構近15年來床位數的增加速度,應當使用的統(tǒng)計圖為_。A. 復式條圖B. 百分條圖C. 線圖D. 半對數線圖E.統(tǒng)計地圖第五章常用概率分布 (一)A1型:1.隨機變量X服從正態(tài)分布,Y服從正態(tài)分布,X與Y獨立,則X-Y服從_。A. B. C. D. E.以上均不對2.標準正態(tài)分布的均數與標準差是_。A.0,1B.1,0C.0,0D.1,1E.0.5,13.正態(tài)分布的兩個參數與,_對應的正態(tài)曲線愈趨扁平。A. 愈大B. 愈小C. 愈大D. 愈小E. 愈小且愈小4.正態(tài)分布的兩個參數與,_對應的正態(tài)曲線平行右移。A.增大B.減小C.增大D.減小E.增大同時增大5.二項分布的概率分布圖在_條件下為對稱圖形。A.n50 B. C. D. E. 6. _均數等于方差。A.正態(tài)分布B.二項分布C.對稱分布D.Poisson分布E.以上均不對7.設,分別服從以,為均數的Poisson分布,且與獨立,則服從以_為方差的Poisson分布。A. B. C. D. E. 8.滿足_時,二項分布近似正態(tài)分布。A.和均大于等于5B. 或大于等于5C. 足夠大D. n50E.足夠大9.滿足_時,Poisson分布近似正態(tài)分布。A.無限大 B. C. D. E. 10.滿足_時,二項分布近似Poisson分布。A.n很大且接近0 B. C . 或大于等于5 D. n很大且接近0.5 E. 接近0.5(二)A2型:觀察某地100名12歲男孩身高,均數為138.00cm,標準差為4.12 cm,。是標準正態(tài)分布的分布函數,結論是_。A.理論上身高低于138.00 cm的12歲男孩占99.25。B. 理論上身高高于138.00 cm的12歲男孩占99.25。C. 理論上身高在128.00cm至138.00 cm的12歲男孩占99.25。D. 理論上身高低于128.00 cm的12歲男孩占99.25。E. 理論上身高高于128.00 cm的12歲男孩占99.25。(三)A3/A4型: 1.研究人員為了解某地居民發(fā)汞的基礎水平,為汞污染的環(huán)境監(jiān)測積累資料,調查了留住該市一年以上,無明顯肝、腎疾病,無汞作業(yè)接觸史的居民230人的發(fā)汞含量如下表所示:發(fā)汞值1.53.55.57.59.511.513.515.517.519.5人數2060604618166103(1)據此確定該地居民發(fā)汞值的95醫(yī)學參考值范圍是。對于以上結論,你的看法是_。A.錯誤,應該計算單側醫(yī)學參考值范圍 B. 錯誤,應該計算單側醫(yī)學參考值范圍C. 錯誤,應該計算 D. 錯誤,應該計算小于E. 正確(2)該地居民發(fā)汞值的95醫(yī)學參考值范圍為(0,13.5)。對于以上結論,你的看法是_。A.錯誤,95醫(yī)學參考值范圍應該是雙側的 B. 錯誤,95醫(yī)學參考值范圍應該是13.5 C. 錯誤,應該計算 D. 錯誤,應該計算小于 E.錯誤,應該是95.7醫(yī)學參考值范圍2.為了解某城市7歲男童身高的發(fā)育情況,隨機抽查該市區(qū)110名7歲男童,平均身高為119.95cm,標準差為4.72 cm。(1)用算式計算得到的區(qū)間,可以解釋為:理論上_的7歲男童身高在此范圍內。A.95B.80C.90D.10E.20(2)理論上90的7歲男童身高集中在_。A. B. C. D. E. (四)B1型:A不滿足Poisson分布或二項分布條件B.不滿足正態(tài)近似條件C.計算錯誤D.沒作連續(xù)性校正E.分析正確1.2003年上半年,某地區(qū)10萬人中出現非典型性肺炎患者23人。據此推斷該地10萬人口中出現非典型性肺炎發(fā)病人數不低于20人的概率為對于以上分析,你的看法是_。2.某地初中學生近視眼患病率為15,觀察該地200名初中學生,其中有19名以上近視眼患者的概率為對于以上分析,你的看法是_。二、是非題1.對稱分布與正態(tài)分布等價。2.隨機擲一枚骰子,出現的點子數服從二項分布。3.當時,二項分布概率分布圖是對稱的。4.如果標準差大于均數,那么一定不符合正態(tài)分布。5.正態(tài)分布的密度曲線下,橫軸上右側面積是0.1587。第六章參數估計基礎(一)A1型:1.表示均數抽樣誤差大小的統(tǒng)計指標是_。A.標準差B.方差C.均數標準誤D.變異系數E.樣本標準誤2.表示_。A.總體均數B.樣本均數的標準差C.總體均數離散程度D.變量值x的離散程度E.變量值x的可靠程度3.標準誤越大,則表示此次抽樣得到的樣本頻率_。A.系統(tǒng)誤差越大B.可靠程度越大C.抽樣誤差越大D.可比性越差E.代表性越差4.要減小抽樣誤差,通常的做法是_。A.適當增加樣本例數B.將個體變異控制在一個范圍內C.嚴格挑選觀察對象D.增加抽樣次數E.減小系統(tǒng)誤差5.關于t分布的圖形,下述哪項是錯誤的_。A.當n趨于時,標準正態(tài)分布是t分布的特例B.當n逐漸增大,t分布逐漸逼近標準正態(tài)分布C. n越小,則t分布的尾部越高D.t分布是一條以n為中心左右對稱的曲線E.t分布是一簇曲線,故臨界值因自由度的不同而不同(二)A2型: 1.已知某地25歲正常成年男性的平均收縮壓為113.0mmHg,從該地隨機抽取20名25歲正常成年男性,測得其平均收縮壓為119.0 mmHg。113.0 mmHg與119.0 mmHg不同,原因是_。A.樣本例數太少B.抽樣誤差C.總體均數不同D.系統(tǒng)誤差E.個體差異太大2.從上述第1題的同一個地區(qū)中再隨機抽取20名8歲正常男孩,測得其平均收縮壓為90.0 mmHg,標準差為9.8 mmHg。90.0 mmHg與113.0 mmHg不同,原因是_。A.樣本例數太少B.抽樣誤差C.總體均數不同D.系統(tǒng)誤差E.樣本均數不可比3.用上述第2題的樣本,估計該地8歲正常男孩的平均收縮壓的95置信區(qū)間為_。A. B. C. D. E. (三)A3/A4型: (第12題共用題干)為了解某城市女嬰出生體重的情況,隨機得到該市區(qū)120名新生女嬰的平均出生體重為3.10kg,標準差為0.50 kg;其中有10名新生女嬰的出生體重低于2.5 kg。1.用算式計算得到的區(qū)間,可以解釋為_。A.該市95的女嬰出生體重在此范圍內B.該市95的女嬰平均出生體重在此范圍內C.該市女嬰出生體重在此范圍內的可能性為95D.95的可能性認為此范圍包含了該市女嬰的出生體重E.此范圍包含該市女嬰平均出生體重,但可信的程度為952.該市女嬰出生體重低于2.5 kg的概率的95置信區(qū)間為_。A.3.413.2B.1.814.8C.5.810.8D.3.012.2E.2.313.9(四)B1型:A.置信度越大B.置信度越低C.估計的精度下降D.抽樣誤差越大E.抽樣誤差越小1.總體概率的區(qū)間估計中,a值越大_。2.樣本頻率的標準誤越大,_。(34題共用備選答案)A.置信區(qū)間也能判斷個體值是否正常 B.置信區(qū)間的寬度小于醫(yī)學參考值范圍的寬度C.兩者的計算都利用標準誤 D.估計的精度好 E.估計的精度下降3.置信水平由95提高到99,置信區(qū)間_。4.置信區(qū)間和醫(yī)學參考值范圍相比,_。二、是非題1.一般情況下,同一批資料的標準誤小于標準差。2.從同一總體中隨機抽取樣本含量相同的兩個樣本,它們的樣本均數與總體均數相同。3.增加樣本含量可以減小抽樣誤差,所以樣本含量越大越好。4.樣本含量足夠大時,來自正偏峰分布的樣本可用正態(tài)近似法作參數估計。5.只適用于小樣本,而不適用于大樣本。6.當一定,a0.05時,單側t值小于雙側t值。7.t值相等時,單側概率小于雙側概率。)8.通過樣本頻率估計概率,99置信區(qū)間的精度高于95置信區(qū)間。9.通過樣本頻率估計總體概率,99置信區(qū)間的置信度高于95置信區(qū)間。10.S和都是變異指標,因此它們都可以表示抽樣誤差的大小。第七章假設檢驗基礎(一)A1型:1.下面有關假設檢驗的描述,錯誤的是_。A.檢驗假設又稱無效假設,用H0表示B.備擇假設用符號H1表示C.H1是從反證法角度提出的D.H0,H1既相互聯(lián)系又互相對立E. H0,H1都是根據統(tǒng)計推斷的目的面提出的對總體特征的假設2.兩樣本均數比較,經t檢驗差別有統(tǒng)計學意義時,P值越小,越有理由認為_。A.樣本均數與總體均數差別大 B.兩樣本均數差別越大C.兩總體均數差別越大 D. 兩樣本均數不同 E. 兩總體均數不同3.當樣本例數相同時,計量資料的成組t檢驗與配對t檢驗相比,一般情況下為_。A. 成組t檢驗效率高一些B. 配對t檢驗效率高一些C.二者效率相等D.大樣本時二者效率一致 E.與兩組樣本均數的大小有關4.在比較兩個獨立樣本資料的總體均數時,進行t檢驗的前提條件是_。A.兩總體均數不等B.兩總體均數相等C. 兩總體方差不等D. 兩總體方差相等E. 以上都不對(二)A2型:1.某地成年男子紅細胞數普查結果為:均數為480萬/ mm3,標準差為41.0萬/mm3,那么標準差反映的是_。A.抽樣誤差B.總體均數不同C.隨機誤差D.個體差異E.以上均不正確2.測定某地100名正常成年男子的血紅蛋白量,要估計該地正常男子血紅蛋白均數,95%置信區(qū)間為_。A.B. C. D. E. 3.以往的經驗:某高原地區(qū)健康成年男子的紅細胞數不低于一般健康成年男子的紅細胞數。某醫(yī)師在某高原地區(qū)隨機抽取調查了100名健康成年男子的紅細胞數,與一般健康成年男子的紅細胞數進行t檢驗后,得到P=0.1785,故按照=0.05的水準,結論為_。A.該地區(qū)健康成年男子的紅細胞數高于一般B. 該地區(qū)健康成年男子的紅細胞數等于一般C. 尚不能認為該地區(qū)健康成年男子的紅細胞數高于一般D. 尚不能認為該地區(qū)健康成年男子的紅細胞數等于一般 E.無法下結論,因為可能犯型錯誤4. 某地成年男子紅細胞數普查結果為:均數為480萬/ mm3,標準差為41.0萬/mm3,隨機抽取10名男子,測得紅細胞均數為400萬/ mm3,標準誤50萬/mm3,那么標準差反映的是_。A.抽樣誤差B.總體均數不同C.隨機誤差D.個體差異E.以上均不正確(三)B1型:A. B. C. D. E. 1.在均數為、標準差為的正態(tài)總體中隨機抽樣,_的概率為5%。2. 在均數為的總體中隨機抽樣,_的概率為5%。3. 在均數為的總體中隨機抽樣n例樣本(n很大),_的概率為5%。(47題共用備選答案)AB. C.且D. E. 且4. 假設檢驗樣本量一定時,當要求可信度提高時,則_。5.在假設檢驗時,本應作單側檢驗的問題誤用了雙側檢驗,則_。6.樣本量一定時,減少時,則_。7.當樣本量減少時,要出現_。第八章 方差分析 (一)A1型選擇題1. 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為_。A組間均方大于組內均方 B.誤差均方必然小于組間均方 C.組間方差顯著大于組內方差時,該因素對所考察指標的影響顯著D.組內方差顯著大于組間方差時,該因素對所考察指標的影響顯著 E.總離均差平方和及其自由度按設計可以分解成幾種不同的來源2. 重復測量設計資料數據的主要特點是_。A.比較直觀 B.分析條件嚴格 C.數據可能不獨立 D.具有一定的趨勢 E.檢驗效能高3. 對同一資料,當處理組數時ANOVA的結果與t檢驗的結果_。A. ANOVA的結果更可靠 B. t檢驗的結果更可靠 C.理論上不同 D.完全等價且 E.完全等價且 4. 完全隨機設計資料的方差分析的變異分解為_。A. B. C.D. E. 5. 析因設計資料方差分析的變異分解為_。A. B. C. D. E. 6. 經ANOVA,若,則結論為_。A.各樣本均數全相等 B.各樣本均數不全相等 C.至少有兩個樣本均數不等D.至少有兩個總體均數不等 E.各總體均數全相等7. 對k個處理組,b個隨機區(qū)組資料的方差分析,其誤差的自由度為_。A B. C. D. 1 E. (二)A2型選擇題:1.某職業(yè)病防治院測定了11名石棉沉著病患者、9名石棉沉著病可疑患者和11名非患者的用力肺活量,求得其均數分別為1.79L、2.31L和3.08L,能否據此認為石棉沉著病患者、石棉沉著病可疑患者和非患者的用力肺活量不同?答案是_。A.能,因3個樣本均數不同 B.需作3個均數兩兩的t檢驗才能確定C.需作3個均數兩兩的SNK-q檢驗才能確定D.需作成組設計3個均數比較的ANOVA才能確定E.需作隨機區(qū)組設計3個均數比較的ANOVA才能確定2.某醫(yī)師用A、B、C三種方案分別治療7例、6例和8例嬰幼兒貧血患者。治療1月后,記錄Hb的增加量(g/L),求得其均數為26.0、18.0和6.0。若用ANOVA分析推斷3種治療方案對嬰幼兒貧血的治療效果是否不同,其檢驗假設為_。A.3個樣本均數不同 B.3個樣本均數全相同 C.3個總體均數全相同 D.3個總體方差全相同 E.3個總體方差不全相同3.64只大鼠被隨機地均分到4種不同的飼料組中去,飼養(yǎng)一段時間后,觀測每只鼠的肝重比值(即肝重/體重),希望評價4種飼料對肝重比值的影響大小。如果資料滿足正態(tài)的前提條件,正確的統(tǒng)計方法應當是_。A.進行6次t檢驗 B.進行6次Z檢驗 C.先作方差分析后作t檢驗D. 先作方差分析后作Dunnett-t檢驗 E. 先作方差分析后作SNK-q檢驗4.某研究者在5種不同的溫度下分別獨立重復了10次試驗,共測得某定量指標的50個數據,根據資料的條件,可用單因素方差分析處理此資料,組間誤差的自由度是_?A.49 B.45 C.36 D.9 E.45.完全隨機設計的五個均數,一個對照組分別和四個試驗進行比較,可以選擇的檢驗方法是_。A. Z檢驗 B. t檢驗 C. Dunnett-t檢驗 D. SNK-q檢驗 E. Levene檢驗(三)A3/A4型選擇題(12題共用題干) 現有表824所示資料:表824 三種飼養(yǎng)方式分析表分 組nS普通飼料815.291166.101.910.37普飼膽固醇717.471754.662.500.55普飼膽固醇郁金715.611393.252.530.46合 計2248.374314.012.201.作ANOVA的計算,下列諸項中錯誤的是_。A.B.C. D. E. 2.計算F的公式為_。A. B. C. D. E. (36題共用題干)在抗癌藥物篩選試驗中,將20只小白鼠分成5個區(qū)組,觀察4種藥物對小白鼠肉瘤()的抑瘤效果,結果見表825:表825 四種藥物的抑瘤效果(瘤重,g)隨機區(qū)組ABCD10.800.360.170.2820.740.500.420.3630.310.200.380.2540.480.180.440.2250.760.260.280.193.若用ANOVA檢驗抑瘤效果,區(qū)組的自由度為_。A.20 B.12 C.5 D.4 E.34.若已算得,則_。A.0.71520.3960 B.0.71520.1108 C.0.39600.1108 D.0.71520.39600.1108 E.0.71520.39600.11085.為_。A.45 B.34 C.2045 D.2034 E.19456.若算得,;,。按水準,則4種藥物的抑瘤效果和5個隨機區(qū)組的瘤重的推斷結論分別為_。A.藥物不同,區(qū)組不同 B.不能認為藥物不同,不能認為區(qū)組不同C.藥物不同,不能認為區(qū)組不同 D.不能認為藥物不同,區(qū)組不同E.藥物差別較大,不能認為區(qū)組不同(78題共用題干)現有A、B兩種降低轉氨酶的藥物,為了考察它們對甲型肝炎和乙型肝炎降低轉氨酶的效果是否有差別,收集甲型肝炎病人10例;5例用A藥5例用B藥;乙型肝炎病人10例,5例用A藥5例用B藥。觀察指標為用藥兩周后轉氨酶的降低值。7.該資料的設計方法是_。A.配對設計 B.完全隨機設計 C.隨機區(qū)組設計 D.析因設計 E.重復測量設計8.該資料分析A、B兩種藥物降低轉氨酶的差別、甲型肝炎和乙型肝炎的差別應選用的分析方法是_。A.正態(tài)性檢驗 B.方差的齊性檢驗 C. t檢驗 D.Z檢驗 E.方差分析(四)B1型選擇題A. B. C. D. E其中:,。1.完全隨機設計資料的ANOVA中,總的離均差平方和為_。2.隨機區(qū)組設計資料的ANOVA中,處理組的離均差平方和為_。3.隨機區(qū)組設計資料的ANOVA中,總的離均差平方和為_。4.隨機區(qū)組設計資料的ANOVA中,區(qū)組的離均差平方和為_。5. 22析因設計資料的ANOVA中,總的離均差平方和為_。第九章檢驗 (一)A1型:1.下列不能用檢驗的是_。A.多個均數比較B.多個率比較C.多個構成比比較D. 單樣本分布的擬合優(yōu)度檢驗E.兩個頻率分布的比較2.通常分析四格表在_情況下需用Fisher精確概率計算法。A.B.或C. 且D. 且E. 或3. 值的取值范圍是_。 A.B. C. D. E.4.表的自由度是_。A. B. C. D. E. 樣本含量減15.三個樣本頻率比較,可以認為_。A.各總體頻率不等或不全相等B.各總體頻率均不相等C.各樣本頻率均不相等D.各樣本頻率不等或不全相等E.各總體頻率相等6.以下關于檢驗的自由度的說法,正確的是_。A.擬合優(yōu)度檢驗時,=n-2(n為觀察頻數的個數)B.對一個34表進行檢驗時,=11C.對四格表檢驗時,=4 D.若,則E.樣本含量減17.下列不能用檢驗的是_。A.成組設計的兩樣本頻率的比較B.配對設計的兩樣本頻率的比較C.多個樣本頻率的比較 D.頻率分布的比較E.等級資料實驗效應間的比較(二)A2型: 觀察366名疼痛患者針刺不同穴位后的鎮(zhèn)痛效果如表71所示:表71針刺不同穴位后的鎮(zhèn)痛效果鎮(zhèn)痛效果穴位合谷足三里撫突(基本無效)385347(效果一般)442923(較有效)122819(很有效)241633基于以上分析,正確的結論是_。A.各穴位的鎮(zhèn)痛效果不全相同B.各穴位的鎮(zhèn)痛效果全不相同C.各穴位不同鎮(zhèn)痛效果的頻率分布不全相同D.各穴位不同鎮(zhèn)痛效果的頻率分布全不相同E.不能認為各穴位不同鎮(zhèn)痛效果的頻率分布不全相同(三)A3/A4型:為比較兩種不同的防護服對石粉廠工人皮膚病的防護效果中,隨機將46名一線作業(yè)工人分到兩種不同的防護服組,穿服作業(yè)兩個月后,兩組工人皮膚炎患病情況如表72所示。試比較兩組工人皮膚炎患病頻率有無差別。表72穿兩種不同的防護服皮膚炎患病情況防護服種類皮膚炎癥合計陽性例數陰性例數甲種11516乙種112031合計123547P=0.068結論:兩組工人皮膚炎患病情況沒有差別,患病頻率相同。1.你認為以上分析_。A.正確。B.統(tǒng)計量選擇錯誤。C.資料整理與設計不符合。D.結論不準確,應該講不能認為兩組工人皮膚炎患病頻率有差別。E.結論應為兩組工人皮膚炎患病情況不同。2.有人建議用正態(tài)近似方法比較兩組工人皮膚炎患病的概率。你認為_。A.正確,正態(tài)近似方法等價于檢驗B.不正確,正態(tài)近似方法不同于檢驗C.不正確,必須用精確概率法D.正確,不能用精確概率法E.不正確,應該用t檢驗(四)B1型:A. B.C. D. E.1.某研究室用甲乙兩種血清學方法檢查401例確診的鼻癌患者結果如表73所示:表73兩種血清學方法檢查結果甲法乙法合計3611037183139合計36941410欲推斷兩種血清學方法有無差別,宜采用的檢驗統(tǒng)計量是_。2.比較某醫(yī)院良性與惡性腫瘤切凈率有無差別(表74),確定可以采用的檢驗統(tǒng)計量。表74某醫(yī)院良性與惡性腫瘤切凈情況表性質切凈例數殘留例數合計良性26127惡性21214合計2813413.配對比較兩種方法治療扁平足的療效,100對患者的療效記錄見表75,比較兩種方法治療結果的概率分布有無差別。表75兩種方法治療扁平足的療效甲法治療結果乙法治療結果合計好中差好393244中024832差341724合計423127100(固定值)二、是非題1. 檢驗適用于任何情況下兩個獨立樣本頻率分布的檢驗。2.等級資料平均效應的比較可以用檢驗。3.兩個獨立樣本頻率分布的檢驗行合計是事先固定的。4.配對設計下兩組頻數分布的檢驗,行合計與列合計是事先不確定的。5.二分類兩個變量的McNemar檢驗,檢驗目的是兩個變量是否有關。第十章 基于秩次的非參數檢驗 (一)A1型:1.以下檢驗方法除_外,其余均屬非參數方法。A.t檢驗 B.H檢驗 C.M檢驗 D.檢驗 E.符號秩和檢驗2.兩小樣本定量資料比較的假設檢驗,首先應考慮_。A.用t檢驗 B.用秩和檢驗 C.t檢驗與秩和檢驗均可D.資料符合t檢驗還是秩和檢驗的條件 E. 檢驗3.在作等級資料的比較時,宜用_。A.t檢驗 B. 檢驗 C.秩和檢驗 D. F檢驗 E.方差分析4.在作兩樣本均數比較時,已知、均小于30,總體方差不齊且呈極度偏峰的資料宜用_。A.檢驗 B.t檢驗 C.u檢驗 D.秩和檢驗 E. 檢驗與秩和檢驗均可5.三組比較的秩和檢驗,樣本例數均為5,確定P值應查_。A. 界值表 B.H界值表 C.T界值表 D.M界值表 E.以上均不可6.對成組設計兩樣本比較的秩和檢驗,描述不正確的是_。A.將兩組數據統(tǒng)一由小到大編秩 B.遇有相同數據,若在同一組,按順序編秩 C. 遇有相同數據,若不在同一組,按順序編秩 D. 遇有相同數據,若不在同一組,取其平均秩次E.將兩組數據混合編秩7. _,應該用非參數統(tǒng)計方法。A.正態(tài)分布資料n不相等時兩樣本均數的比較B.正態(tài)分布資料兩樣本方差都比較大時兩樣本均數的比較C.兩組等級資料比較 D.兩組百分比資料的平均數比較E.兩組對數正態(tài)分布資料的平均數比較8.在統(tǒng)計檢驗中是否選用非參數統(tǒng)計方法,_。A.要根據研究目的和數據特征作決定B.可在算出幾個統(tǒng)計量和得出初步結論后進行選擇C.要看哪個統(tǒng)計結論符合專業(yè)理論D.要看哪個P值更小 E.只看研究目的9. 下列五個秩和檢驗的結果錯誤的是_。A.配對計量資料n=12,查得,B.配對計量資料n=8,查得,C.兩組計量資料n1=12,n2=10,查得,D.兩組計量資料n1=10,n2=10,查得,E.兩組計量資料n1=9,n2=13,查得,10.等級資料兩樣本比較的秩和檢驗中,如相同秩次過多,應計算校正Z值,校正結果使_。A.Z值增大,P值減小 B. Z值增大,P值增大 C. Z值減小,P值增大D. Z值減小,P值減小 E.視具體資料而定(二)A2型:1.三組人的血漿總皮質醇的測定值資料如表101所示:表101 三組人的血漿總皮質醇的測定值()正常人單純性肥胖皮質醇增多癥0.110.172.700.520.332.810.610.552.920.690.663.590.770.863.860.861.134.081.021.384.301.081.634.301.272.045.961.923.756.62欲檢驗三組人的血漿皮質醇含量有無區(qū)別,宜選用的方法是_。A.t檢驗 B.方差分析 C.Wilcoxon秩和檢驗 D.K-W檢驗 E.Friedman秩和檢驗2.測得12名宇航員航行前及返航后24小時的心率(次/分),欲研究航行對心率有無影響,其無效假設為_。A.航行前后的心率總體分布相同 B. 航行前后的心率差值的總體中位數 C. 航行前后的心率差值符合正態(tài)分布 D. 航行前后心率差值的樣本分布總體分布相同 E. 以上都不對3.兩種方法測定車間空氣中CS2的含量(mg/m3),10個樣品中只有1個樣品用兩法測定的結果相同,若已知正的秩次和為10.5,則負的秩次和為_。A.44.5 B.35.5 C.34.5 D.32.5 E.無法計算4.測得12名宇航員航行前后24小時的心率(次/分),如欲分析航行對心率有無影響可用_。A.配對符號秩和檢驗 B. 成組t檢驗 C. Z檢驗 D. 檢驗 E. 以上都不對5.研究甲、乙兩種治療方法的療效是否有差異,將26名某病患者隨機分成兩組,分別接受甲、乙兩種不同的治療,觀察某項定量指標,甲法的均數為118.6、標準差為20,乙法的均數為68.4、標準差為100,最好選用_。A. t檢驗 B.秩和檢驗 C. 檢驗 D.可信區(qū)間 E. t檢驗、秩和檢驗均可二、是非題:1.兩樣本比較的秩和檢驗,當,時采用Z檢驗,這時檢驗屬于參數檢驗。2.完全隨機設計多組獨立樣本比較的秩和檢驗,若H檢驗得,需進行兩兩比較。3.隨機區(qū)組設計資料的假設檢驗進行兩兩比較時,均不需要對進行調整。4.非參數檢驗又稱任意分布檢驗,其意義為與任何分布無關。第十一章 兩變量關聯(lián)性分析 (一)A1型:1.積矩相關系數的計算公式是_。A. B. C. D. E.2.相關系數的檢驗可用_。A.散點圖直接觀察法代替 B.t檢驗 C.F檢驗 D. 檢驗 E.以上都可3.計算積差相關系數要求_。A.因變量Y是正態(tài)變量,而自變量X可以不滿足正態(tài)的要求B.自變量X是正態(tài)變量,而因變量Y可以不滿足正態(tài)的要求C.兩變量都要求滿足正態(tài)分布規(guī)律 D.兩變量只要是測量指標就行E.因變量Y是定量指標,而自變量X可以是任何類型的數據4.對于向有序且屬性不同的RC列聯(lián)表資料,若分析兩個屬性之間有無線性相關關系,則需計算的統(tǒng)計量為_。A.Ridit值 B.rs 值 C. 值 D. Kappa 值 E.r值 5.對RC列聯(lián)表資料作頻數分布的比較與作兩變量關聯(lián)性分析_。A.設計不同,統(tǒng)計量一樣 B.兩者僅假設不同 C.兩者僅結論不同D.兩者的P值不同 E.兩者檢驗水準不同6.對兩個分類變量的頻數表資料作關聯(lián)性分析,可用_。A.積差相關 B.秩相關 C.列聯(lián)系數 D.線性相關 E.等級相關7.積矩相關系數r的假設檢驗,其自由度為_。A. n-1 B.n-k C.2n-1 D.n-2 E.(R-1)(C-1) 8.積矩相關系數=0時,以下表述最佳的是_。A.兩變量間不存在任何關系 B. 兩變量間存在直線關系,不排除也存在某種曲線關系 C. 兩變量間存在曲線關系 D. 兩變量間的關系不能確定 E. 兩變量間不存在直線關系,但不排除存在某種曲線關系9.關于秩相關的敘述,不正確的是_。A.當總體分布型未知時可用秩相關 B.當原始數據為等級資料時可用秩相關C.當兩變量不服從正態(tài)分布時,可用秩相關D.秩相關適用于單向有序且屬性不同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