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海淀區(qū)初三物理一模參考答案.doc_第1頁
2012海淀區(qū)初三物理一模參考答案.doc_第2頁
2012海淀區(qū)初三物理一模參考答案.doc_第3頁
2012海淀區(qū)初三物理一模參考答案.doc_第4頁
2012海淀區(qū)初三物理一模參考答案.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fèi)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海淀區(qū)九年級第二學(xué)期期中練習(xí)物理 一、單項選擇題題號123456789101112答案CADDBCCABDCC二、多項選擇題題 號13141516答 案A BCBD CDBD三、填空題(共14分,每小題2分)題號答案題號答案17多種單色光18靜止19不能207.5109213002210233.6103ANOB圖1四、實驗與探究題24如圖1所示(2分)253.202626(2分)271.5(1分)液(1分)晶體(1分)ARPSVL圖228不能(1分) 透明玻璃與水平桌面不垂直(1分) (其他答案合理均可得分)29(1)如圖2所示(1分(2)0.3(1分) 0.75(1分)30(1)A(1分) (2)凸(1分)31(1)被提升物體的重(或鉤碼總重)(1分) (2)3 (1分)32I=I1+0.6A (2分)33實驗過程及現(xiàn)象:(兩步操作共1分,說明1分)將木塊置于水平長木板上,用彈簧測力計拉動木塊,使木塊以v1的速度在木板上做勻速直線運(yùn)動,記下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F1;再次用彈簧測力拉動木塊,使木塊以v2(v2v1)的速度在木板上做勻速直線運(yùn)動,記下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F2; 說明:實驗中F1= F2,這一現(xiàn)象說明小紅的觀點是錯誤的。34保持合金材料和截面積1mm2不變(或“合金材料和截面積一定”) (1分) 1.2L (1分)35(1)將金屬圓環(huán)輕輕放在木塊上,使木塊仍然漂浮在水面上,并保持木塊上表面與水面相平(1分);將金屬圓環(huán)用細(xì)線拴在木塊下方,使木塊仍然漂浮在水面上,并保持木塊上表面與水面相平,且金屬圓環(huán)不與大水槽接觸(1分)(2)金屬= (1分) 36.(1)實驗電路圖如圖3所示。(1分)ARPSV2R1R2V1圖3(2)實驗步驟:按電路圖連接電路,將滑動變阻器阻值調(diào)到最大值。(1分)閉合開關(guān)S,調(diào)節(jié)電阻箱R2的阻值為適當(dāng)值。用電流表A測量電路的電流I0,用電壓表V1測量R1和R2兩端的電壓U1,用電壓表V2測量電阻R2 兩端的電壓U2,將 I0、U1、U2的數(shù)據(jù)記錄在實驗記錄表中。(1分)斷開開關(guān)S,改變電阻箱R2的阻值后,閉合開關(guān)S,再調(diào)節(jié)滑動變阻器使電流表的示數(shù)仍為I0,用電壓表V1測量R1和R2 兩端的電壓U1,用電壓表V2測量電阻R2兩端的電壓U2,將U1、U2的數(shù)據(jù)記錄在實驗記錄表中。(1分)仿照步驟,再進(jìn)行4次實驗。(1分)利用公式P=U1I0和P2=U2I0,分別計算出6次電阻R1與R2消耗的總功率P和電阻R2消耗的功率P2的數(shù)值,并分別記錄在實驗記錄表中。(1分)(3)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表:(1分)I0/AU1/VU2/VP2/WP/W五、計算題37解:Q 吸=cm(tt0) (1分) =4.2103J/(kg )100kg (7020) (1分)=2.1107J (1分)38. 解:當(dāng)開關(guān)S1、S2都閉合,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中的電阻為RA時,電路消耗的總功率為P1,等效電路如圖4甲所示;當(dāng)開關(guān)S1閉合、S2斷開,滑動變阻器滑片P位于最右端時,電路消耗的總功率為P2,等效電路如圖4乙所示;當(dāng)開關(guān)S1閉合、S2斷開,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中的電阻為RA時,電路消耗的總功率為P3,等效電路如圖4丙所示;當(dāng)開關(guān)S1閉合、S2斷開,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中的電阻為RB時,電路消耗的總功率為P4,等效電路如圖4丁所示。(1分)圖4RBR2R1UI4丁P4RAR2R1UU2I3丙P3乙R1UI2R2P2甲U1R2UPAI1RAP1(1)由圖4乙、丙得:=,P3=UI3,I2:I3=4:3所以 = = (1分)(2)電源兩端的電壓不變,由圖4乙、丙得: = = ,R1+R2=3RA由 = ,P2- P3=1.2W,解得:P2=4.8W,P3=3.6W (1分)由圖4乙、丁得:=,P4=UI4, = = = = = ,R1+R2=RB解得: = (1分)(3)由圖4甲、丙得: = ,解得: =,電源兩端的電壓不變, = =,解得: = (1分)因為 =, =,所以P1=P2=4.8W由圖4甲得: =,解得:PA= 1.6W (1分) 39.解:(1)金屬材料浸沒在水中勻速上升時,電動機(jī)牽引繩子的功率為P1=F13v1=200N30.2m/s=120W (2分)(2)金屬材料浸沒在水中勻速上升時,以支架、電動機(jī)Q、定滑輪K為研究對象,受力分析圖如圖5所示,配重E的受力分析圖如圖6所示,杠桿上C點、B點受力分析圖如圖7所示。(說明:受力分析圖正確得1分)圖7BCFB1FC1OFB1N1mEg圖6FC1圖53F1GQ +G0=FC1 ,=FB1 , FC1CO= FB1 OB =3F1+ GQ+G0FB1=4(3F1+ GQ+G0) 金屬材料離開水面后勻速上升的過程中,以支架、電動機(jī)Q、定滑輪K為研究對象,受力分析圖如圖8所示,配重E的受力分析圖如圖9所示,杠桿上C點、B點受力分析圖如圖10所示。FB2N2mEg圖9圖83F2GQ +G0圖10BCFB2FC2O=FC2 ,=FB2 , FC2CO= FB2 OB =3F2+ GQ+G0FB2=4(3F2+ GQ+G0) (1分)解得:G0=50N,m0=5kg (1分)3F2G0+G圖12(3)金屬材料浸沒在水中勻速上升時,以動滑輪和被提升的金屬材料為研究對象,受力分析圖如圖11所示,金屬材料離開水面后勻速上升的過程中,以動滑輪和被提升的金屬材料為研究對象,受力分析圖如圖12所示。F1= F1,F(xiàn)2= F23F1F浮G0+G圖11F浮+3F1=G0+G3F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