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伙企業(yè)法案例.doc_第1頁
合伙企業(yè)法案例.doc_第2頁
合伙企業(yè)法案例.doc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合伙企業(yè)法案例案例 1甲為廚師,甲、乙、丙三人約定開辦飯館。三人簽訂的合伙協議中約定:甲負責灶上事務;乙提供三間房屋并負責飯館的經營,為負責人;丙出資金十萬元,但不參加飯館的事務處理;每年春節(jié)前結算,盈利按 3:4:3 的比例分配。后乙到工商管理部門辦理了營業(yè)執(zhí)照。開始三年,三人合作極好,每年按約定的比例分得利潤。但第四年不僅沒有盈利反而欠下水產店貨款 5 萬元,水產店找乙要錢,乙提出應由丙還,因該飯館為丙出資;找丙要錢,丙則提出該飯館是甲、乙合開的,自已不參加經營,只是借了10萬元錢給他們,應由甲與乙還錢。 問:欠水產店的債務是何人的債務?應由何人償還?為什么? 屬于合伙債務,由全體合伙人償還,合伙企業(yè)法規(guī)定,合伙人可以用貨幣,實物,知識產權,土地使用權,其他財產權利出資或者勞務出資,雖然只有丙出資金,但是甲負責的灶上事務和乙負責飯店經營都屬于勞務出資,所以甲乙也是合伙企業(yè)的合伙人,因而也應當承擔水產店的債務案例 2劉某、王某、張某分別出資 3 萬、 3 萬、 4 萬元共同開辦了日興商店。協議約定按出資比例分配盈利和分擔虧損。1998年 5 月10日,日興商店向信用社貸款10萬元,期限為一年,同年 5 月20日,張某向孫某借款 1 萬元,買了一輛摩托車,張同孫約定,以張某在日興商店股份收益還債。因經營不善,商店嚴重虧損,到2000年元月,商店各項財產總計只價值 6 萬元,同期,信用社因日興商店未如期還款,遂起訴要求劉某、張某、王某償還貸款;孫也起訴張某,要求以日興商店中張某的財產償還欠款。而此時,劉某和王某除日興商店的財產外尚分別有個人存款15萬元和 5 萬元,而張某除一輛摩托車(按現市價折賣可值 6 千元)外,無其他任何財產。問:對于信用社的債權和孫某的債權應以何財產如何清償?為什么?案例3某市稅務局辦公室主任李三與其在郊縣務農的哥哥李大,以及兒時好友、現為個體戶的張某經協商共同舉辦一家合伙企業(yè),從事商品買賣。三方口頭約定了有關合伙事項。張某在合伙前曾欠周某5萬元未還,而周某又欠合伙企業(yè)債務3萬元,于是周某提出以其對張的債權抵償他對合伙企業(yè)的債務,所剩的另2萬元由他代位行使張某在合伙企業(yè)中的權利。一天,李大在進貨途中因違章駕駛發(fā)生車禍,造成過路人王某受傷,花去醫(yī)藥費共4500元。李三與張某認為,這是李大的個人過錯造成的損失,與合伙企業(yè)無關。一周后,張某提出退伙,并私自拿走了他作為出資的貨架及其他物品。王某傷愈后找到張某要求其支付醫(yī)藥費被拒絕。問:以上案例中有哪些違法之處?為什么?答案:1)李三是國家公務員,不得與他人合伙辦合伙企業(yè); (2)合伙協議應采用書面形式,并由全體合伙人簽名、蓋章后才生效; (3)合伙企業(yè)法規(guī)定,對于合伙人的個人債務,其債權人不得代位行使該合伙人在合伙企業(yè)的債務。因此,周某的提議不合法。李大因進貨發(fā)生車禍給王某造成的損害屬于合伙企業(yè)債務,合伙企業(yè)應對王某負責,不能推諉; (4)張某擅自退伙不合法,其拿走出資的行為亦不合法。若合伙協議約定經營期限的,應經全體合伙人同意或符合其他條件;若合伙協議未約定經營期限的,應提前30日通知其他合伙人,并不能給合伙企業(yè)造成不利影響; (5)張某對王某負有清償義務,即使張某退伙,他也應該對其退伙前已發(fā)生的合伙企業(yè)債務承擔連帶責任。案例 41999年 6 月,楊、李、王協議合伙開一飯店,楊為廚師,以技術入股;李與王出資金;租丁某的房屋。楊、李、王三人按 3:3:4 的比例分享利潤和分擔虧損。2000年 6 月,丁某提出入伙,以房屋使用權投資。李與王同意丁入伙,并愿意將分配比例改為楊、李、王、丁為 3:2:3:2 。但楊不同意丁入伙。同時另有飯館以月薪 1 萬元聘請楊某。楊于 6 月 4 日提出退伙,其他人不同意。楊則不管,于 6 月 6 日去另一飯館上班。李、王起訴楊某,要求賠償因其擅自離開造成飯店不能營業(yè)的損失,楊則反訴李、王讓丁入伙違約。問:(1)李、王讓丁入伙是否有效?為什么? 無效,因為入伙人入伙應當符合兩個條件,而丁某的入伙既不是經過全體合伙人的同意,也沒有與原合伙人訂立書面合伙協議,所以他的入伙無效(2)楊某退伙是否有效?楊是否應對李、王賠償損失?為什么? 有效,合伙企業(yè)法規(guī)定,若其他合伙人嚴重違反合伙協議約定的義務,則合伙人可以退伙,李某和王某在未得全體合伙人同意的情況下讓丁某入伙已違反合伙協議,所以楊某的退伙有效合伙企業(yè)未約定經營期限的,應當提前30日通知其他合伙人,且不能給合伙企業(yè)造成不利影響,否則,應當賠償由此給其他合伙人造成的損失,所以,飯店因楊某的擅自離開不能營業(yè)造成的損失應由楊某賠償,案例5周某、姜某、孟某三人經工商局批準于1995年成立了合伙企業(yè),自開業(yè)以來經營狀況良好。1999年5月,孟某去世,孟某之妻和一對兒女都表示不愿加入該合伙企業(yè)。在這種情況下,其他兩名合伙人決定將孟某在合伙企業(yè)中的財產份額退還給孟某的繼承人,但沒有對合伙企業(yè)的債務分擔作約定。1999年6月,合伙企業(yè)將孟某在合伙企業(yè)中的財產份額5萬元退還給了孟某的繼承人,并向企業(yè)登記機關辦理了變更登記手續(xù),但并沒有對合伙企業(yè)的債務分擔進行處理。孟某退伙后,周某和姜某覺得合伙企業(yè)資金短缺,無法適應原有經營規(guī)模。于是二人一致同意要求姜某的朋友程某加入合伙企業(yè),并且三人口頭商定接納程某加入合伙企業(yè),程某投入資金10萬元,盈虧按占合伙企業(yè)全部資金的比例分配??陬^協議達成后,三人到工商局辦理了變更登記。后來因經營不善。該合伙企業(yè)資不抵債。此時,其債權人杜某要求周某、姜某、程某和孟某的繼承人償還合伙企業(yè)于1998年所欠的貨款。程某認為,入伙協議未采用書面形式,所以該入伙協議無效,所以他對此債務不承擔責任;孟某的繼承人認為,孟某去世。視為退伙,故對此債務也不承擔責任;周某和姜某認為該債務屬合伙債務,每個合伙人都有償還義務,既然程某和孟某的繼承人都不償還,所以他們也不償還,杜某遂向法院起訴。問:周某、姜某、程某和孟某的繼承人各自應對該合伙企業(yè)的債務承擔何種責任?為什么?孟某的繼承人應承擔債務,孟某于1999年的死亡屬于當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