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版選修《〈論語〉選讀》 誨人不倦 課件(47張).ppt_第1頁
語文版選修《〈論語〉選讀》 誨人不倦 課件(47張).ppt_第2頁
語文版選修《〈論語〉選讀》 誨人不倦 課件(47張).ppt_第3頁
語文版選修《〈論語〉選讀》 誨人不倦 課件(47張).ppt_第4頁
語文版選修《〈論語〉選讀》 誨人不倦 課件(47張).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在所有飛翔的昆蟲里 我一直對蝴蝶抱有某種好感 原因也許是蝴蝶與生俱來的美麗 確切地說 蝴蝶的美麗并不是與生俱來的 在成為一只美麗的蝴蝶之前 它必須經(jīng)過怎樣艱難和痛苦的蛻變 哲思短章飄舞一次美麗一次 并不是我所能夠想象的 自然 教科書上有著更為細致的說明 但是 一些更為真實的痛苦歷程卻常常被我漫不經(jīng)心地忽略了 人總是習(xí)慣于注意那些美麗的結(jié)果 卻常常忽略了形成這樣一種結(jié)果的過程 比如一只蝴蝶 在我的印象里 當(dāng)它映入我眼睛的那個時刻 它已然是風(fēng)姿綽約了 在我看來 蝴蝶的每一次飛翔都是一次舞蹈 在自然界中 從來沒有一種生物可以飛得如同蝴蝶一樣忽隱忽現(xiàn)飄然不定卻又姿態(tài)萬千 看到蝴蝶 我常常會想起 翩翩起舞 這個詞 我想 這個詞的來歷必定和蝴蝶有著某種神秘的聯(lián)系 我曾 經(jīng)在一個紅霞掩映下的黃昏 于河岸注視著一只蝴蝶自由地在花草之間 以舞者的姿態(tài)穿越著 飄舞著 我想象著 在古時候的某個傍晚 也應(yīng)該有一個人 他置身于花叢中 目睹著蝴蝶如同仙子一樣飄舞著 他從心底驚訝地嘆息著 然后才流傳出了那樣一句詩意的言詞 在很長的時間里 我愿意將蝴蝶想象成動物界里的花朵 因為它總是極盡美麗地開放著 以一種獨特的炫麗妝點著這個自然界 如同一株花 蝴蝶的美麗似乎也很短暫 每到冬季來臨 看著美麗的蝴蝶迎著漸冷的北風(fēng)作最后的舞蹈 真有一種令人扼腕的憂傷 如同英雄末路或美人遲暮一樣 總有些無可奈何的意味 我曾經(jīng)在空曠的原野上追逐一只碗大的蝴蝶 它的雙翼如同菊花一樣金黃奪目 中間點綴著點點黑色 像是很多明媚動人而又含情脈脈的眼睛一樣 我拼命追趕著 但是終于沒能追上 我無限悵惘地目送著它消失在原野里 但是 第二年 同樣在這個原野里 我卻看到了一只一模一樣的蝴蝶掠過我的眼前 那一刻 我的心仿佛被一股巨大的驚喜所填滿 我狂奔在原野上 依然拼命追逐著 盡管最后 它依然是輕巧地逃離了我的目光 但在很長時間里我依然沉浸在一種難以言說的愉悅之中 過后 我自然知道 如同花開花謝一樣 蝴蝶的美麗總是長不過冬天 年年歲歲花相似 歲歲年年人不同 其實花不同 蝶自然也不同了 我們看到的花不是往年的花 我們看到的蝶也不再是去年的蝶 但我仍然不由自主地緬想著 也許 會有那么一只蝴蝶 它可以熬過嚴(yán)冬 可以在來年繼續(xù)美麗一次 飄舞一次 我固執(zhí)地認為 凡是喜歡蝴蝶的人 內(nèi)心深處對美麗的渴盼總是特別強烈 蝴蝶不僅是在我的世界里飛翔 它同時也飛翔在每一個愛美的人心里 蝴蝶大概就是一個天生的舞者 我常常會這樣想 也許 舞蹈便是蝴蝶的生命 美麗便是蝴蝶的一生 即使短暫 也無法掩蓋它洋溢的炫麗 不是這樣嗎 事實上 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是一個舞者 面對生活 也許我們也應(yīng)該像一只蝴蝶一樣舞一次 美麗一次 修身名句 答案 1 f i 2 ch n 3 cu 4 m n 5 y 6 qi n 預(yù)習(xí)作業(yè) 1 2 答案 1 種類 類別 2 獨立 一個人站在那里 趨 小步快走 3 憤 想求明白而不得 悱 想說而說不出來的樣子 4 隅 方位 一般有四方 反 還復(fù) 這里指回過頭來加以驗證 5 較好 勝過 6 贊同 7 諂媚 8 素 白色的底子 絢 色彩繁盛的樣子答案 1 知 通 智 聰明 2 反 通 返 返回 3 答案 1 疑問副詞 怎么 2 疑問代詞 什么 3 之 第三人稱代詞 這里指子貢 4 兼詞 之 乎 的合音 之 指代聽到的內(nèi)容 乎 疑問語氣詞 4 答案 1 使動 使 相差很遠 2 形容詞用作動詞 離開 保持距離 3 使動 促使 上前 使動 使 退縮 5 特殊句式 1 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 其斯之謂與 2 巧笑倩兮 美目盼兮 素以為絢兮 何謂也 3 子如不言 則小子何述焉 4 天何言哉 答案 1 賓語前置 2 賓語前置 3 賓語前置 4 賓語前置 6 成語積累 1 有教無類 2 誨人不倦 3 舉一反三 4 切磋 5 琢磨 6 述而不作 7 信而好古 8 各得其所 7 答案 1 對任何人都給予教誨 沒有種類的區(qū)別 2 教育人極有耐心 不知疲倦 3 從一件事類推而知道許多事 4 切 切削 加工玉器的方法 磋 磨 加工象牙的方法 比喻相互商量研究 學(xué)習(xí)長處 糾正缺點 5 雕刻和打磨玉石 比喻相互商量研究 學(xué)習(xí)長處 糾正缺點 6 指只闡述他人學(xué)說而不創(chuàng)作 7 相信并喜愛古代文化 8 每一個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適的安頓 本課指 雅 頌 各歸適當(dāng)?shù)奈恢?名句積累 1 不憤不啟 則不復(fù)也 2 貧而無諂 何如 3 如切如磋 4 巧笑倩兮 答案 1 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 2 富而無驕 3 如琢如磨 4 美目盼兮 8 孔子一方面說 性相近也 習(xí)相遠也 一方面又說 唯上知與下愚不移 這兩種說法之間有什么矛盾 從孔子的整個言行看 他實際更傾向于哪種觀點 提示 性相近也 習(xí)相遠也 強調(diào)后天因素的作用 是反映論 實踐論的觀點 唯上知與下愚不移 強調(diào)先天因素的作用 是先驗論 天才論的觀點 孔子重視教育 主張因材施教 認為 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 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以與人為善的態(tài)度鼓勵 難與言 的鄉(xiāng)人進步 這些都說明孔子在實踐中基本是堅持反映論的 重點突破 說說你對孔子因材施教的體會 提示首先是孔子對學(xué)生的特點有深入的了解和準(zhǔn)確的把握 論語 中表現(xiàn)這方面內(nèi)容的材料很多 如第一課14 5章 第六課6 11章 第七課5 8章 6 12章 第十二課11 13章 7 11章 5 7章 等等 再是孔子能夠根據(jù)學(xué)生特點 有針對性地對他們進行品德和學(xué)業(yè)方面的教育培養(yǎng) 如本課11 22章 是講在個人品性修養(yǎng)方面的因材施教 第11 3章 是講在個人發(fā)展方向上的因材施教 再如孔子把重視道德修養(yǎng)視為好學(xué) 而子夏卻把鉆研具體知識視為好學(xué) 說 日知其所亡 月無忘其所能 可謂好學(xué)也已矣 孔子針對子夏這種偏向提醒他 女為君子儒 無為小人儒 這些都是孔子因材施教的表現(xiàn) 孔子采取述而不作的態(tài)度 跟他的政治傾向有什么關(guān)系 你如何評價這種主張 提示孔子的政治傾向比較保守 主張克己復(fù)禮 恢復(fù)西周禮樂制度 述而不作的主張與這種政治態(tài)度恰恰相應(yīng) 所謂述 就是對古代禮樂以及反映這些禮樂的典籍進行整理 闡釋和傳授 而這正是祖述堯舜 憲章文武 恢復(fù)周禮的需要 對述而不作的主張可以從下面幾點分析 1 在述與作的關(guān)系上 作是第一位的 只有在各領(lǐng)域內(nèi)沿著正確的方向不斷創(chuàng)新 才能推動社會生產(chǎn)生活不斷進步 因此 從總體來說 述而不作的主張是一種文化保守主義 不符 合現(xiàn)代社會要求 2 但另一方面 述又是作的基礎(chǔ) 創(chuàng)新的前提是對前人成果的學(xué)習(xí)和吸收 離開這一點 就會成為不切實際的想入非非 不可能獲得成功 3 述不是對前人成果奉若神明 原封不動 而是根據(jù)時代要求和后來的認識對原有文化進行新的整理 在對資料的選擇處理中滲透著整理者的觀點和傾向 從這個意義上說 述也是一種形式的作 稱謂是社交禮節(jié)的一個組成部分 古人對此尤其重視 什么時候稱名 什么時候稱字 試對 論語 稱謂情況作簡單的歸納說明 提示 論語 中的稱謂規(guī)則 1 孔子對弟子稱名 第一課16 1章 2 孔子在弟子面前自稱稱名 第一課16 1章 3 弟子對孔子多稱 夫子 不論面稱還是背稱 少數(shù)時候稱字 第十二課19 24章 4 弟子在孔子面前自稱稱名 第十一課11 22章 5 弟子在孔子面前稱呼其他弟子時稱名 第十一課11 22章 第十一課5 9章 第十三課11 26章 6 弟子相互之間稱字 自稱稱名 第十五課12 5章 7 論語 的記述編纂者 孔子弟子或再傳弟子 對孔子弟子通常稱字 個別稱子 第二課1 2章 第六課8 7章 后一種情況為特例 有人認為這可能是因為 論語 的最后編纂者為有若和曾參的學(xué)生 命題規(guī)律 賓語前置是一種常見的與現(xiàn)代漢語不同的文言文句式 從近幾年命題情況來看 這一知識點一般不單獨命題 而是作為一個因素隱含在諸如釋詞 翻譯等題目中 例題解析 將下面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吾向之隱忍而不之殺者 為其有倉卒一旦之用也 試解 考點鏈接 賓語前置 解析 向 譯為 從前 為 譯為 因為 不之殺 賓語前置句 譯為 不殺之 答案我從前克制忍耐不殺它 的原因 是因為它在意外 緊急的時候可能有用 點撥如按原文語序翻譯不通時 就應(yīng)該想到文言文的特殊句式 當(dāng)出現(xiàn)否定句或者疑問句時 就應(yīng)該考慮是否是賓語前置 本題中的 不之殺 按原語序翻譯不通 但它卻符合 否定句中代詞賓語前置 的條件 因而斷定它是賓語前置句 命題規(guī)律 1 虛詞 何 用法簡單 2012年未考 2011年只有四川卷考到 2010年和2009年 連續(xù)兩年高考都未涉及 2008年只有山東卷 安徽卷考到 2 何 一般用作疑問代詞和副詞 如果要考的話 作副詞的用法要注意 例題解析 下列句子中 何 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項是 何 字的用法 試解 解析d項為副詞 其余為疑問代詞 答案d點撥用在句首或動詞 形容詞之前 常為副詞 如 如今人方為刀俎 我為魚肉 何辭為 何 在動詞 辭 前 為疑問副詞 表示反問 注意 如果是一般疑問句 何 也在動詞前 如b c兩項中的 何 但它屬于前置的賓語 是疑問代詞 1 文本審美作為一位偉大的教育家 孔子對中國的教育有著杰出的貢獻 他雖然沒有在 論語 中提出系統(tǒng)完備的教育理論 但 論語 中所展示的教育學(xué)說和教育方法 在人類教育理論中 仍是最光彩的一頁 2 寫作遷移 角度 孔子長期從事教育活動 并且在教育領(lǐng)域取得了極大的成功 他提出了 有教無類 的觀點 將貴族享受的教育專利擴大到平民 他提出了一系列的論述 豐富了教育理論 他弟子三千 七十二賢 請以 走近孔子 感知偉人的教育思想 為主題 寫一篇文章 示例 我心目中的孔子二千五百年前 來自泰山山脈的北風(fēng)吹動著一位倚仗凝思的老人的衣角 但風(fēng)中這位魯國的國公依舊一絲不茍 這種莊嚴(yán)在風(fēng)動的夕陽中與相鄰的泰山輝映在一起 多少個斗轉(zhuǎn)星移后迎送著一個個朝陽 他就是萬世師表 著名的思想家 教育家孔子 每一位偉人的誕生 都伴隨著天將降大任前的磨礪與洗禮 孔子的一生無疑是一次人世間的苦行 他出身于曾經(jīng)的貴族 卻必須面對家族沒落的現(xiàn)實 他創(chuàng)造了以仁為本的思想 卻要應(yīng)對爾虞我詐的世事 年少的貧困并未 泯滅他遠大的志向 中年的挫折未曾動搖他那不屈的斗志 晚年的離喪沒能阻擋他思想的升華 他三十而立辦教育 開私塾 使貧困人民得以走進知識的殿堂 他 有教無類 的教學(xué)思想使中華民族的知識傳播突破了出身 階級的鴻溝 他 因材施教 的理念使知識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使知識走進民間 面向大眾 是他讓中華民族成為了 全民有知 的民族 他這個兩千五百多年前的壯舉 使我們的民族的知識水平遠遠超越了當(dāng)時任何以出身決定知識走向的民族 為中華民族若干年后各個盛世的騰飛積蓄了雄厚的知識力量 這位慈祥的老人 不僅告訴他的學(xué)生以及他身后千千萬萬的華夏兒女 學(xué)習(xí)知識的目的 同時也交給了世人學(xué) 習(xí)的方法 大的方面能夠治國經(jīng)世 小的方面可以凈口修身 他教化世人用 義 和 禮 來闡述 仁 的思想 用 智 和 信 來傳播 仁 的觀念 學(xué)習(xí)方法上要 溫故知新 要 舉一反三 在細微處體現(xiàn)出偉人不朽的智慧光輝 不朽的思想總是與時俱進 孔子這位魯國的老人 這位為教育的實施 為正氣的傳播 為治國方略的施展而努力奮斗的偉大先哲 他的思想在21世紀(jì)的今天依然煥發(fā)著耀眼的光芒 同時被時代賦予了新的含義 當(dāng)今的世界 文明的沖突 隨處可見 局部的戰(zhàn)火彌漫著硝煙 紛亂的動蕩使生靈涂炭 我國國內(nèi)因社會轉(zhuǎn)型而帶來的問題亦急需解決 當(dāng)今的時代最需要什么 需要 和諧 而孔 子的理想不正是貧富平均 重視民生的恪守本分的和諧社會嗎 孔子說 不患寡而患不均 不患貧而患不安 這與我國現(xiàn)階段追求的縮小貧富差距 走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道路又是何等地契合 二千五百多年的時光彈指一揮 孔子的思想?yún)s永立東方 并已走向世界 這就是我心目中的孔子 為中華民族的教育事業(yè)做出重大貢獻的偉人 漫漫古典情 客心洗流水 余響入霜鐘蜀僧抱綠綺 西下峨嵋峰 為我一揮手 如聽萬壑松 客心洗流水 余響入霜鐘 不覺碧山暮 秋云暗幾重 李白 聽蜀僧濬彈琴 此詩是寫聽蜀地一位和尚彈琴 極寫琴聲之入神 開頭兩句 寫他來自故鄉(xiāng)四川 表達了對他的傾慕 頷聯(lián)寫彈琴 以大自然的萬壑松濤聲作比 令人感到琴聲之不凡 頸聯(lián)寫琴聲蕩滌胸懷 使人心曠神怡 回味無窮 尾聯(lián)寫聚精會神聽琴 而不知時日將盡 反襯彈琴之高妙誘人 全詩一氣呵成 直如行云流水 明快暢達 在這個世界上 所有沒有分寸 沒有尺度的事情 都會做到過猶不及 與朋友相處 同樣應(yīng)當(dāng)注意分寸 比如你跟一個君子交朋友的時候 什么時候說話 什么時候不說話 自己都要有尺度 孔子說 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 論語 季氏 話還沒說到那兒 你就出來發(fā)表意見了 這叫毛毛躁躁 這不好 大家有大家的公共話題 一定要到眾望所歸 大家期待一個話題的時候 你再徐徐道來 這個時候才是合適的 朋友之道 3 于丹 論語 心得 現(xiàn)在很多人在網(wǎng)絡(luò)上都有自己的博客 其實是急于要把內(nèi)心深處的一些東西展示給人看 但過去沒有博客 大家靠說話來交流了解 大家也許會發(fā)現(xiàn) 朋友聚會的時候 總有一些人喜歡滔滔不絕說自己關(guān)心的事情 比如我最近去打獵了 我最近升職了 或者有一些女性朋友聚會時 有的人上來就會說我男朋友怎么樣 我的孩子怎么樣 等等 這些當(dāng)然都是她特別想說的話題 但這些話題是不是大家一定關(guān)心呢 也就是說 她一個人說話的時候無形中剝奪了其他人說話的權(quán)利 所以在 言未及之 的時候喜歡跳出來說話是不好的 但是還有另外一個極端 言及之而不言 孔子說這個毛病叫做 隱 也就是說 話題已經(jīng)說到這了 你本來應(yīng)該自然而然地往下說 可你卻吞吞吐吐 遮遮掩掩 不跟大家說心里話 這種朋友會讓大家覺得彼此心里還存有隔膜 話題既然已經(jīng)到這里了 你干嘛不說呢 是自我保護 還是故作矜持 還是要吊大家的胃口 總而言之 該說的時候不說 也不好 第三種情況 用孔子的話說就是 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也就是我們今天老百姓所說的沒眼色 這個 瞽 字說得很嚴(yán)厲 就是一個人不看別人的臉色 上來就說話 這就叫睜眼瞎 你要注意了解對方 你要看看什么話能說 什么話不能說 這就是朋友之間的尊敬和顧忌 其實何止是朋友 夫妻之間 父子之間 難道就沒有顧忌嗎 每一個成年人都有他生命中的光榮與隱痛 真正的好朋友不要輕易去觸及他的隱痛 這就需要你有眼色 當(dāng)然這跟投其所好不同 這是你給朋友營造的一個寬和與友好的氣氛 讓他跟你溝通下去 在世界采訪史上 有一個著名的案例 費雯麗在美國好萊塢拍的影片 亂世佳人 獲得了十一項奧斯卡提名之后 一舉成名 當(dāng)這個電影風(fēng)光無限 首次去歐洲巡演的時候 費雯麗乘班機降落在倫敦停機坪上 成千上萬的記者在下面圍著 有一個沒有眼色的記者沖在了最前面 他非常熱情地問剛剛走出旋梯的費雯麗說 請問你在這個電影里扮演什 么角色 這一句話使費雯麗轉(zhuǎn)身就進了機艙 再也不肯出來 在對采訪對象毫無了解的情況下說的這句話 不就像瞎子一樣嗎 還有 在給朋友提建議或忠告的時候 雖然你的出發(fā)點是好的 但也要把握分寸 孔子對子貢說 向人進諫時 要 忠告而善道之 不可則止 無自辱也 論語 顏淵 就是不一定要做苦口良藥 不一定要當(dāng)頭棒喝 你完全可以娓娓道來 這就叫 善道之 如果這樣還說不通 就適可而止 不要等到人家不耐煩了自取其辱 你千萬不能要求對方必須如何如何 其實在今天這個 社會里 包括父母對孩子都不能提出這樣的要求 每一個個體都是值得尊重的 朋友之間尤其要保留這種尊重 好好地說出你的忠告 盡你的一份責(zé)任 這就是好朋友了 人在一生中不同的年齡階段 所交的朋友是不同的 我們?nèi)绾卧诓煌哪挲g階段都交到有益于自己的好朋友呢 孔夫子說 人這一輩子 說起來七八十年 好像很長 但是劃分一下 可以分成三個大的階段 少年 壯年 老年 每個階段上都會有一些需要特別注意的東西 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坎兒 這三個坎如果你都越過去了 你這一生就無大礙了 而要成功越過這三道坎 同樣離不開朋友的幫助 孔子說 少之時 血氣未定 戒之在色 人在少年的時候 很容易沖動 這個時候要注意不要在情感上出現(xiàn)問題 我們經(jīng)常看到 高中生 大學(xué)生因為感情問題出事 這個時候 一些好朋友作為旁觀者 他們看得更客觀 更清晰 所以好多自己解不開的疙瘩也許會從朋友那里找到答案 過了這個坎兒 就到了中年 孔子說 人在這個階段 血氣方剛 戒之在斗 人到中年 家庭穩(wěn)定了 職業(yè)穩(wěn)定了 這個時候想的最多的是什么呢 是謀求更好更大的空間 這就極易與他人產(chǎn)生矛盾和爭斗 爭斗的結(jié)果很可能是兩敗俱傷 所以 孔子提醒說 人在這個時期 最重要的就是告誡自己 不要跟別人爭斗 你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