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蘇教版九年級上冊一雙手 .doc_第1頁
語文蘇教版九年級上冊一雙手 .doc_第2頁
語文蘇教版九年級上冊一雙手 .doc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雙手學習目標:1能針對文中所寫事物的特點、寫法圈點批注。2能在反復誦讀中體會林業(yè)工人對造林事業(yè)無比熱愛的感情。3認識以小見大,借手寫人的寫作手法。4能仿照母親的手對本文進行改寫。教學重點:學習抓住特征表現(xiàn)人物的寫法。體會主人公崇高的精神品質。教學難點: 能仿照母親的手對本文進行改寫。教學過程1、 激趣導入 我們每個人都有一雙手,藝人的手指可幻化為可愛的小動物,各種生活的場景,劉謙的手會變神奇的魔術,由多位舞蹈演員共同塑造成的藝術形象“千手觀音”漸幻化出許多雙美妙的手成了無數(shù)人心中一段溫暖的記憶,一個美麗的夢,一種永遠的期盼。 今天,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姜孟之筆下的一位林業(yè)工人張迎善的手,看看他這雙手有什么特點。(板書課題)2、 初識“一雙手” 我來為“手”建檔案:出示表格,進一步引導學生來為張迎善這雙手建立檔案。主人: 身份:手感: 手的膚色:紋路: 掌面: 手指: 手的大?。?手指細節(jié): 手的別號: 討論交流明確:主人:張迎善 身份:林業(yè)工人 年齡:32手感:“半截老松木”手的膚色:“呈木色”紋絡:“又粗又深”“一道道黑土色”掌面:“鼓皮樣硬”“老繭布滿每個角落”手指:“特別粗大肥圓”“三節(jié)老甘蔗”手指細節(jié):“左手大拇指沒有指甲”“四條裂紋”“都纏著線,線染成了泥色”手的大?。骸伴L24厘米,寬10厘米,厚2.5厘米”手的別號:“天下第一大手”手的特點:大、粗糙、硬三、解讀“一雙手” 1、根據(jù)檔案資料,用一個恰當?shù)脑~語說說這雙手給你的總體印象。 明確:手的特征(總體印象)是奇丑。2、請同學們結合文章語句,說一說造成年輕的張迎善的手很“奇丑”的原因是什么?明確:為多栽種樹木完全不顧自己的手。(一天栽1000多棵樹,一天得往土里插三四千次。栽樹26萬多棵、造林33坰、改造跡地林和次生林44.5坰、生產木材1300立方米、枝丫3500層積立方米的手。)3了解原因后,你一定對這雙手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你還認為他的手丑嗎?請再次用“這是一雙 的手”的句式,談談你的深層感受。引導談感想并總結:這是一雙 的手(創(chuàng)建綠色寶庫的手、創(chuàng)造美的手)師生共同在檔案上添上一筆:手的價值:“創(chuàng)造綠色寶庫”。四、賞析“一雙手”11看來這“天下第一奇手”的別號不是浪得虛名啊。那么對這雙“奇”手,課文分別是從哪些角度來表現(xiàn)的呢?(如:多角度的描寫、語言、修辭、寫作技巧以及表達方式等)A、烘托; B、抓住某一特征刻畫人物形象 C、描寫、記敘、說明等表達方式; D、想象。師巡視并作好指導,批注好后,交流評價。示例:多角度的描寫:作者先從總體上描寫這雙手象半截老松木,然后分別從視覺角度寫出了這雙手的手背、手心、手指,從觸覺角度如握手、搓手來寫出手之大手之粗糙。這樣從多角度地對“手”進行了具體細致的描寫,一層層展示“天下第一奇手”。這雙手虧得是肉長的,若是鐵鑄的,怕也磨光、磨透了。批注:用“鐵鑄”襯托“肉長的”,說明血肉勝過鋼鐵,充分地突出了張迎善同志手的堅硬和他堅韌不拔的精神,“虧得”一詞,含有慶幸、贊嘆之情,表現(xiàn)作者由衷的贊美?!斑@雙手已經栽樹26萬多棵。僅1981年至1985年就造林33坰,改造跡地林和次生林44.5坰?!迸ⅲ河镁唧w的數(shù)字說明張迎善這雙手所做的貢獻之大。作者說:“看著這雙手,我仿佛看到了一山山翠綠的森林”透過這句話,我們仿佛看到了這雙手綠化了無數(shù)荒山禿嶺,為祖國大地披上了綠色的盛裝。通過想像抒發(fā)了我內心的感受,贊頌一個普通勞動者的偉大貢獻。五、贊美“一雙手”1讀了文章,你一定對張迎善同志有了更多的認識,從這雙奇丑的手,說明張迎善是一個怎樣的人?他是一個熱愛林業(yè)事業(yè),不畏艱辛、艱苦創(chuàng)業(yè)、勤勞淳樸、樂于奉獻的的人。 2全文字里行間都洋溢著作者對這位普通勞動者的禮贊之情,文章為了表現(xiàn)張迎善同志的崇高精神,用他的工作實績不是更有說服力嗎?為什么要把寫作重點放到他的一雙手上呢?你還能找到運用類似寫作方法的文章嗎?引導學生討論并明確:本文別開生面,抓住了一雙最具特征的手來表現(xiàn)一個人物。是因為作者把握住了“一雙手”與林業(yè)工人的關系,作者抓住“一雙手”進行描寫就獲取了一個表現(xiàn)林業(yè)工人的最佳角度,從中體現(xiàn)了作者選材的獨具慧眼,也更能反映人物的高貴品質。這種寫法叫做“以小見大”。這篇文章雖然短小,卻能抓住林業(yè)工人最具特征的部分手來寫,多角度地細致準確地描寫,成功地塑造了一位不畏艱辛、無私奉獻的勞動者樸實而感人的形象。所以有人說“一千來字的一雙手的影響遠遠超過了一萬多字的烏馬地傳說,真是以一當十”。以前學的文章中類似的寫法,如:朱自清的背影、阿累的一面引導學生體會本文抓住人物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