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經(jīng)典研讀.doc_第1頁
中國文化經(jīng)典研讀.doc_第2頁
中國文化經(jīng)典研讀.doc_第3頁
中國文化經(jīng)典研讀.doc_第4頁
中國文化經(jīng)典研讀.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國文化經(jīng)典研讀復習指導寧鄉(xiāng)一中 成正強教學目標:感受命題類型,體會解題思路教學步驟:一、例題感知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2)題。(9分)儒家宣揚“知其不可為而為之”(論語?憲問),道家主張“圣人處無為之事”(老子?第二章),兩章存在明顯差異。但這種差異并非截然對立,只是它們關注的問題及角度不同,提出的解決方案不同而已。這種差異的存在也使得它們有可能、也有必要各取所長、融會貫通。事實上,孔子所言“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論語?泰伯)本身亦即為“儒道互補”的明證?!叭宓阑パa”構成了中國古代知識分子的文化心理,自孔子、老子之后兩千多年中,一直是中國思想文化演進的主要內(nèi)容。各個時代的人們,大都自覺或不自覺地拿起它來武裝自己,來指導自己的行為。哪怕來到充滿競爭的當今社會,重提“儒道互補”無疑也具有積極的現(xiàn)實意義。(1)“事實上,孔子所言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論語?泰伯)本身亦即為儒道互補的明證”,結合文段,請簡要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4分) 示例:“天下有道則見”,主張國家“有道”則出仕,體現(xiàn)了儒家“有為”的思想;(2分)“無道則隱”,國家“無道”則安于貧賤,決不阿世求榮,這與道家“無為”的思想一致。兩者合而為之,其本身就是“儒道互補”的體現(xiàn)。(2分)(2)“哪怕來到充滿競爭的當今社會,重提儒道互補無疑也具有積極的現(xiàn)實意義”,請就“儒道互補”的理念對當今競爭社會的積極意義這一點加以探究。(5分)示例:面對競爭,我們既要用儒家積極有為的態(tài)度去對待每個過程,執(zhí)著前行,銳意進取,不輕言放棄;同時,又要用道家超逸無為的思想調(diào)節(jié)緊張心態(tài),做到淡泊名利,潔身自好,遭遇失敗更要超然通達。(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二、設題推測材料-圍繞已學經(jīng)典中提及的概念和思想,組織一段淺易文言文或文白夾雜的文字。題目-設置兩個小題。分值-9分。三、知識儲備了解選修教材中國文化經(jīng)典研讀中已出現(xiàn)的思想概念。具備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規(guī)范答題,探究題題型的答題方法。四、練習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題目。(9分) 儒家向來重視“義利”之辨,強調(diào)辨明“義”與“利”的關系。下面是先秦儒家有關“義利觀”的幾段文字: 孔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保ㄕ撜Z里仁) 孔子曰:“禮以行義,義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節(jié)也。”(左傳?成公二年) 孟子曰:“非其義也,非其道也,祿之以天下,弗顧也?!保献?萬章上) 荀子曰:“義與利也,人之所兩有也。義勝利者為治世,利克義者為亂世?!保ㄜ髯?大略)(1)結合選段,請從三個方面簡要概括先秦儒家所認為的“義”與“利”的關系: 、 、 。(3分)(2)聯(lián)系生活實際,舉例探究先秦儒家“義利觀”對當今社會的現(xiàn)實意義。(150字左右)(6分)(1)義利兼顧(義利并重、義利并舉)義以生利以義為上(以義制利、先義后利、重義輕利、見利思義)(2)示例:當今社會,儒家“義利觀”對我們弘揚社會道義、合理利用自然、尊重經(jīng)濟規(guī)律和法治精神等仍具有積極的現(xiàn)實意義。例如在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企業(yè)理應追求最大的經(jīng)濟效益,但不能唯利是圖。利潤的獲得,必須受到社會道德規(guī)范、國家法律法規(guī)等“義”的約束。而三鹿奶粉事件、鄭州雙匯豬肉事件等,都是企業(yè)見利忘義自毀前程的典型例證。2、閱讀下面論語孟子選段,回答問題。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yǎng)。至于犬馬,皆能有養(yǎng);不敬,何以別乎?”(論語為政)孟子曰:“事孰為大?事親為大;守,孰為大?守身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聞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未之聞也。孰不為事?事親,事之本也;孰不為守?守身,守之本也。曾子養(yǎng)曾皙,必有酒肉;將徹,必請所與;問有余,必曰有。曾皙死,曾元養(yǎng)曾子,必有酒肉;將徹,不請所與;問有余,曰亡矣。將以復進也。此所謂養(yǎng)口體者也。若曾子,則可謂養(yǎng)志也。事親若曾子者,可也?!?孟子離委上)【注】徹:通“撤”,撤除。與:通“予”,給予。(1) 孔子和孟子認為應該怎樣侍奉父母?(4分)既要懂得“養(yǎng)”父母(“養(yǎng)口體”),讓父母衣食無憂;更要懂得“敬”父母(“養(yǎng)志”),尊重、滿足父母的意愿。(2) 請結合孟子的觀點談談應該怎樣修身?(5分)修身的根本是守護好自身。守護自身而不使自己陷入不仁不義不忠不孝,這就能侍奉好父母,反之就不能侍奉發(fā)父母。侍奉父母是所有服侍工作的根本。守護自己而使自己歸于仁義禮智,就能治國平天下。因此守護自己是人一切操守的根本。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1)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為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誠實可信了呢?老師傳授給我的學業(yè)是不是復習了呢?”請你談談對材料中所講的“自省”問題的理解。此處所講的自省,則是自我修養(yǎng)的基本方法,孔門弟子自覺地反省自己,進行自我批評,加強個人思想修養(yǎng)和道德修養(yǎng),改正個人言行舉止上的各種錯誤。這種自省的道德修養(yǎng)方式在今天仍有值得借鑒的地方,因為它特別強調(diào)進行修養(yǎng)的自覺性。(2)結合上面的選段,你認為下面選段體現(xiàn)了孔子的什么觀點?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保ㄕ撜Z?學而)【注】賢賢易色:看重賢德而輕視表面的姿態(tài)。致其身:致,獻出,盡力。這里指把生命獻給國君。體現(xiàn)了孔子教育以德為先的觀點??鬃邮种匾晜€人的道德修養(yǎng),以求塑造成理想人格。子夏繼承孔子的思想,認為判斷一個人有沒有學問及其學問的好壞,主要不是看他的文化知識,而是看他的道德修養(yǎng)、這是孔子教育重在德行的思想之具體體現(xiàn)。4、閱讀下面文段,按要求答題。(9分) 孟子告子上有一段這樣的對話:告子說:“人性好比湍急的水,在東邊開個口就往東流,在西邊開個口就往西流。人性本來就不分善與不善,就像水流本來不分向東向西一樣?!泵献诱f:“水流確實是本來不分向東向西的,難道也不分向上向下嗎?人性的善,就好比水朝下流一樣。人性沒有不善的,水沒有不向下流的。水,拍打一下叫它飛濺起來,也能使它高過人的額頭;阻擋住它叫它倒流,可以使它流到山上。這難道是水的本性嗎?是形勢導致這樣的。人之所以可以使他變得不善,他本性的改變也正像這樣?!泵献釉谶@段話中圍繞人性問題提出什么觀點?對此,你有何理解?認為人性本善,提出了“性善論”的觀點。孟子以水為喻,認為人性向善,就像水往低處流一樣,是出于人的本性、天性的,而人之所以不善,是因為受到環(huán)境的影響,或是被私欲所蒙蔽,所以人應該放棄私利,保存仁義。(也可從“性惡論”、“人本性無所謂善惡”等角度來談)5、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2)題。(9分)在中國文化發(fā)展史上,理欲之辨曾吸引了眾多思想家的關注。到了宋代,理學思潮形成,并占據(jù)了主導地位。朱熹是理學集大成者,他大聲疾呼“革盡人欲,復盡天理”(朱子語類卷十三),認為“飲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朱子語類卷十三)自朱熹之后,理學家進一步夸大了“人欲”的危險與罪惡表現(xiàn)出禁欲主義的傾向?!按嫣炖恚瑴缛擞钡闹鲝堧m然有一定的積極影響,但對個人和社會發(fā)展的不良影響也是明顯的。很多思想家對這一主張進行了尖銳的批評。清人戴震就曾指出“舍人欲無天理”、“理者存乎欲者也”(孟子字義疏證卷上),認為理學家的主張會導致“喪盡天良”(同上)的后果。在現(xiàn)代社會,同樣存在理與欲之間的矛盾。當今學者更愿意客觀辯證地來看待這個問題。無論對個人,還是對社會來說,都應當正確處理欲望與規(guī)范的關系。只有這樣,人的正常需求才能最終得到合理的滿足。(1)結合文段,請用自己的話概括朱熹在理欲之辨上的觀點。(4分) 在朱熹看來,人求“飲食”、男女結為“夫妻”,是人與社會發(fā)展的正常需要,并不違反“天理”。但如果為了滿足個人的欲求,一味地去要求“美味”和“三妻四妾”,就是過分之求,屬于“人欲”之列了,就應該加以否定。他認為“天理”作為一種普遍的、公共的道德準則,是社會整體利益的體現(xiàn),而“人欲”則是道德敗壞的標志,是只顧一己之私欲的思想行為。 在朱熹看來,一個人的心中,只要保存著“天理”,“人欲”就會消亡;相反,“人欲”如果旺盛,那么“天理”就會消亡?!疤炖怼焙汀叭擞笔遣豢赡芑祀s在一處的。為此,他大聲疾呼“革盡人欲,復盡天理”,認為只有徹底消滅“人欲”,才能恢復“天理”在人的精神世界的主導作用。(2)請試舉一例探究在現(xiàn)代社會中人應該如何客觀辯證地看待理與欲之間的關系。(5分) 在現(xiàn)代社會中,同樣存在社會的道德規(guī)范與人的欲望滿足之間的矛盾。例如在體育競賽中,每個運動員都志在摘金奪銀,這可以說也是人的一種欲望的表現(xiàn),理應得到肯定與尊重。但是如果為了這一目的而服用興奮劑,就違反了體育精神與比賽規(guī)則,是不允許的。從大的方面說,人類為了求發(fā)展、謀生存,過度地向自然索取,以致進行破壞性、掠奪性地開發(fā),造成嚴重的環(huán)境危機,其實也是放縱欲望的結果,必然會受到自然的懲罰。6、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2)題。(9分) 明清之際,“經(jīng)世致用”成為學界思潮,而顧炎武無疑是這一思潮的杰出代表,下面選擇了幾段相關文字:“凡文之不關于六經(jīng)之指、當世之務者,一切不為?!保櫻孜渫ち治募硭呐c人書)“(著書)必古人之所未及就,后世之所不可無,而后為之?!保櫻孜淙罩?著書之難)“凡(顧炎武)先生之游,以二馬二騾,載書自隨。所至阨塞,即呼老兵退卒,詢其曲折?;蚺c平日所聞不合,則即坊肆中發(fā)書而對勘之?!保ㄈ嫱竦辣恚爱斆髂┠?,(顧炎武)奮欲有所自樹,而迄不得試,窮約以老。然憂天憫人之志,未嘗少衰。事關民生國命者,必窮源溯本,討論其所以然?!保ㄅ笋缛罩浶颍?)結合選段,可見“經(jīng)世致用”作為一種新學風,主張治學須 、 、 、。(3分)(2)有學者認為,“經(jīng)世致用”與“心憂天下,敢為人先”的湖湘文化傳統(tǒng)有一致性。結合選段,請舉出你熟知的一位湖湘名人的具體事例對兩者的一致性加以探究。(6分) (1)示例:關心國事 致力創(chuàng)新 有用于世 志向遠大 勤勉嚴謹 重考察求證 (答出任意三點即可)(2)示例:“經(jīng)世致用”,強調(diào)務“當世之務”,關注“民生國命”,合乎湖湘文化“心憂天下”的傳統(tǒng);“經(jīng)世致用”,致力創(chuàng)新,強調(diào)“有所自樹”,合乎湖湘文化“敢為人先”的傳統(tǒng)。(4分)如魏源一心為國,對強國御侮、匡正時弊,振興國脈之路作了探索,率先提出“師夷之長技以制夷”的主張,成為近代中國“睜眼看世界”的首批知識分子的優(yōu)秀代表。(2分,舉譚嗣同、毛澤東等人事例言之成理亦可)中國古代文化經(jīng)典研讀練習1閱讀下面論語選段,回答問題。子貢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行己有恥,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痹唬骸案覇柶浯?。”曰:“宗族稱孝焉,鄉(xiāng)黨稱弟焉?!痹唬骸案覇柶浯?。”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為次矣?!痹唬骸敖裰畯恼吆稳纾俊弊釉唬骸班?!斗筲之人,何足算也?”(論語子路)【注】硁硁(kn):淺薄固執(zhí)的樣子。斗筲之人:指器量狹小的人。斗,古代量名;筲,竹筐,容量不大。斗、筲喻度量的狹小。(1)孔子認為,真正的“士”是“行己有恥,使于四方,不辱君命”之人,請你解釋其含義。 (2)孔子還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边@與上文對“信”的表達是否矛盾?結合上面選段,簡要說明你對孔子“信”的理解。2、閱讀下面論語選段,回答問題??鬃釉唬骸疤煜掠械溃瑒t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自諸侯出,差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執(zhí)國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則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則庶人不議?!弊釉唬骸吧虾枚Y,則民易使也?!保?)根據(jù)上文內(nèi)容,你認為孔子所言“禮”的本質(zhì)內(nèi)容是什么?(10字左右)(2)你認為在現(xiàn)代社會中,孔子所言“禮”還有沒有存在的價值?請用簡明的語言闡述你的觀點和理由。3閱讀下面論語選段,回答問題。子貢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論語雍也)【注】何事于仁:作“何啻于仁”理解。能近取譬:能夠就自身打比方,即推己及人的意思。(1)在孔子看來,是實行“仁”的重要原則是什么? (2)子曰:“當仁,不讓于師?!?論語衛(wèi)靈公),孔子此處談論的也是仁的問題,請結合上面選段,談談孔子這兩處談仁的文字給了你什么樣的認識。4閱讀下面論語選段,回答問題。樊遲請學稼。子曰:“吾不如老農(nóng)。”請學為圃。曰:“吾不如老圃?!狈t出。子曰:“小人哉,樊須也!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矣,焉用稼?”【注】圃:音p,菜地,引申為種菜。用情:情,情實。以真心實情來對待。襁:音qin,背嬰孩的背簍。(1)由上文可見,孔子毫不客氣地指責想學種莊稼和種菜的樊遲是小人,那么他認為在上位的人應該重視什么呢? (2)孔子也曾經(jīng)說過“學而優(yōu)則仕”,強調(diào)了讀書的重要性,結合上面選段,請簡要說明你對“教育目的”的理解。5、閱讀下面論語選段,完成后面的題目。子路問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綽之不欲,卞莊子之勇,冉求之藝,文之以禮樂,亦可以為成人矣?!痹唬骸敖裰扇苏吆伪厝弧R娎剂x,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論語 憲問第十四)【注】成人:人格完備的完人。臧武仲:魯國大夫臧孫紇。卞莊子:魯國卞邑大夫。久要:長期處于窮困中。(1)孔子指出完美的人不一定要面面俱到,一個有正確的義利觀、生死觀,有理想有毅力的人,同樣稱得上是個完美的人。請從上文找出反映這三種觀念的句子。 (2)理解下面選段意思,結合上面選段,談談你對孔子在“義”方面思想的理解。子曰:“君子義以為上,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論語 陽貨第十七)6、閱讀下面論語選段,完成后面的題目。子曰:“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弊佑卧唬骸笆戮龜?shù),斯辱矣;朋友數(shù),斯疏矣?!弊釉唬骸熬玉娑粻?,群而不黨?!弊釉唬骸熬又芏槐?,小人比而不周。”(1)根據(jù)前兩章文字,各總結一條交友原則。(2)孔子強調(diào)在人際交往中應當“矜而不爭”,對此有人認為,這不符合現(xiàn)代社會競爭的要求,是沒有進取心的表現(xiàn)。你同意這樣的理解嗎?為什么?7、閱讀下面論語選段,完成后面的題目。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葉公問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保?)上文有成語如“發(fā)憤忘食”,請從上文中再概括出一條成語 。(2)結合“浮云”的比喻義,就節(jié)選的文段說一說孔子的人生觀。8閱讀下面孟子選段,回答問題。孟子曰:“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民之歸仁也,猶水之就下、獸之走壙也。故為淵驅(qū)魚者,獺也;為叢驅(qū)爵者,鹯也;為湯武驅(qū)民者,桀與紂也。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則諸侯皆為之驅(qū)矣。雖欲無王,不可得已?!?離婁上)【注】壙:同“曠”,曠野。爵:同“雀” 。 鹯:一種像鷂鷹的猛禽。(1)“猶水之就下、獸之走壙也”,這兩個比喻闡述了什么道理? (2)“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選自孟子盡心下,反映的也是孟子的仁政思想,請你結合上面選段,談談自己的認識。9閱讀下面孟子選段,回答問題。齊人伐燕,勝之。宣王問曰:“或謂寡人勿取,或謂寡人取之。以萬乘之國伐萬乘之國,五旬而舉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孟子對曰:“取之而燕民悅,則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悅,則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萬乘之國伐萬乘之國,簞食壺漿,以迎王師,豈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熱,亦運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下)(1)請從文中找出一個成語 。(2)孟子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結合上面的選段談談你的看法。參考答案1、(1)用羞恥之心約束自己的行動,出使各國時,能不辱君王使命的人。(2)不矛盾??鬃拥摹靶拧奔词匦?、講信用。“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強調(diào)的是“信”對人的重要性。但他并不是片面無條件地推崇“信”,而是說要懂得在不違背道義的前提下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變通?!緟⒖甲g文】(1)子貢問道:“怎樣才可以叫做士?”孔子說:“自己在做事時有知恥之心,出使外國各方,能夠完成君主交付的使命,可以叫做士?!弊迂曊f:“請問次一等的呢?”孔子說:“宗族中的人稱贊他孝順父母,鄉(xiāng)黨們稱他尊敬兄長?!弊迂曈謫枺骸罢垎栐俅我坏鹊哪??”孔子說:“說到一定做到,做事一定堅持到底,不問是非地固執(zhí)己見,那是小人啊。但也可以說是再次一等的士了?!弊迂曊f:“現(xiàn)在的執(zhí)政者,您看怎么樣?”孔子說:“唉!這些器量狹小的人,哪里能數(shù)得上呢?”(2)孔子說:“人無信譽,不知能干什么?”2、(1)等級制度(或尊卑秩序)(2)正面觀點:我認為“禮”在現(xiàn)代社會中擁有無可置疑的巨大價值。因為“禮”是社會道德的外在表現(xiàn),是社會普遍遵從的社會規(guī)范。有了“禮”大家才能各安其職,各樂其業(yè),才能使種種競爭處于有序狀態(tài)。假如社會無“禮”,人人各行其是,生活秩序就無從保障,社會的穩(wěn)定基礎將被動搖。由此可見,“禮”在現(xiàn)代社會中起著促進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的重要作用,是現(xiàn)代社會不可或缺的一種傳統(tǒng)文化。反面觀點:我認為“禮”在現(xiàn)代社會已喪失其基本價值。因為“禮”的核心觀念是維護人與人之間的尊卑秩序和等級制度。這一觀念完全違背了現(xiàn)代社會的民主、法制思想。假如我們還處處以“禮”來制約自己的行為,指導自己的實踐,那勢必會限制自己的個性發(fā)展,僵化自己的思想。由此可見,禮應該是現(xiàn)代社會揚棄的對象。中性觀點: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咀g文】孔子說:“天下有道的時候,制作禮樂和出兵打仗都由天子作主決定;天下無道的時候,制作禮樂和出兵打仗,由諸侯作主決定。由諸侯作主決定,大概經(jīng)過十代很少有不垮臺的;由大夫決定,經(jīng)過五代很少有不垮臺的。天下有道,國家政權就不會落在大夫手中。天下有道,老百姓也就不會議論國家政治了?!薄驹u析】“天下無道”指什么?孔子這里講,一是周天子的大權落入諸侯手中,二是諸侯國家的大權落入大夫和家臣手中,三是老百姓議論政事。對于這種情況,孔子極感不滿,認為這種政權很快就會垮臺。他希望回到“天下有道”的那種時代去,政權就會穩(wěn)定,百姓也相安無事。3、(1)“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2)孔子認為,在仁德面前,即使是老師,也不謙讓??梢娙实率亲鋈说母荆翘幱诘谝晃坏?,是衡量一切是非善惡的最高準則。同時孔子強調(diào),仁德的人應該凡事能將心比心、推己及人,在追求個人成功的同時要幫助別人有所建樹。如此看來,人活在世上不能光想自己好,也要想到讓他人好,要盡社會責任?!緟⒖甲g文】(1)子貢說:“假若有一個人,他能給老百姓很多好處又能周濟大眾,怎么樣?可以算是仁人了嗎?”孔子說:“豈止是仁人,簡直是圣人了!就連堯、舜尚且難以做到呢。至于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幫助人家一同站得?。灰胱约哼^得好,也要幫助人家一同過得好。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而推己及人,可以說就是實行仁的方法了?!?2)孔子說:“面對著仁德,就是老師,也不同他謙讓?!?、(1)禮、義、信 (2)孔子的觀點有他的合理性,因為教育既要普及也要培養(yǎng)精英。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社會是要有分工的?!緟⒖甲g文】(1)樊遲向孔子請教如何種莊稼??鬃诱f:“我不如老農(nóng)?!狈t又請教如何種菜。孔子說:“我不如老菜農(nóng)。”樊遲退出以后,孔子說:“樊遲真是小人。在上位者只要重視禮,老百姓就不敢不敬畏;在上位者只要重視義,老百姓就不敢不服從;在上位的人只要重視信,老百姓就不敢不用真心實情來對待你。要是做到這樣,四面八方的老百姓就會背著自己的小孩來投奔,哪里用得著自己去種莊稼呢?”(2)“學習好了就去做官”。5、【答案】(1)B“首先想到的應該是保全他人的性命”應為“遇到危險能獻出生命”。(2)孔子認為,君子以義作為最高尚的品德。人應該見利思義,而不應見利忘義。有勇力者也應秉承義的原則,否則會成為禍害?!緟⒖甲g文】(1)子路問怎樣才是完人??鬃诱f:“有像臧武仲的智慧,孟公綽的清心寡欲,卞莊子的勇敢,冉求那樣多才多藝,再用禮樂修飾,就可以算是個完人了?!笨鬃佑终f:“當今完人何必得這樣呢?看到錢財利益,能想到道義,面臨危難,能不惜犧牲個人生命,全力以赴,以前的約定和平時答應人家的都能信守不忘,這樣也可以算是個完人了。” (2)孔子說:“君子以為義是最高尚的。君子有勇而無義,就會犯上作亂;小人有勇而無義,就會做強盜?!?嚴己寬人與朋友保持合適的距離(2分)不同意??鬃犹岢龅摹榜娑粻帯保⒉皇钦f沒有進取心,而是強調(diào)不爭強好勝,與人交往時不斤斤計較,不為私利與他人爭執(zhí),更不是一心追名逐利。(1分)他認為君子在集體生活中,應與他人和睦相處,關系融洽,為公共利益團結一致,而不是與少數(shù)人拉幫結派,相互勾結。(1分)這些觀點與有進取心并不矛盾?!緟⒖甲g文】多責備自己,少責備別人,就可以化解怨恨了。有事無事就粘在皇帝身邊,離受辱也就不遠了;有事無事就粘在朋友身邊,離分開也就不遠了。君子莊重自持而不與人爭,合群但也不結成幫派。君子團結但是不搞幫派,小人搞幫派,但是不團結。7(1)簞食瓢飲(簞食陋巷)、樂在其中、樂以忘憂 (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