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中文化開題報告.doc_第1頁
關中文化開題報告.doc_第2頁
關中文化開題報告.doc_第3頁
關中文化開題報告.doc_第4頁
關中文化開題報告.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畢業(yè)設計(論文)開題報告題目: 院(系) 專 業(yè) 班 級 姓 名 學 號 導 師 年 月 日開題報告填寫要求1開題報告作為畢業(yè)設計(論文)答辯委員會對學生答辯資格審查的依據材料之一。此報告應在指導教師指導下,由學生在畢業(yè)設計(論文)工作前期內完成。2開題報告內容必須按教務處統(tǒng)一設計的電子文檔標準格式(可從教務處網頁上下載)填寫并打?。ń勾蛴≡谄渌埳虾蠹糍N),完成后應及時交給指導教師審閱。3開題報告字數應在1500字以上,參考文獻應不少于15篇(不包括辭典、手冊,其中外文文獻至少3篇),文中引用參考文獻處應標出文獻序號,“參考文獻”應按附件中參考文獻“注釋格式”的要求書寫。4 年、月、日的日期一律用阿拉伯數字書寫,例:“2005年11月26日”。撰寫內容要求(可加頁): 1. 畢業(yè)設計(論文)綜述(題目背景、國內外相關研究情況及研究意義)2. 本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和擬采用的研究方案、研究方法或措施3. 本課題研究的重點及難點,前期已開展工作完成本課題的工作方案及進度計劃(按周次填寫)撰寫內容要求(可加頁): 1.論文綜述1.1論文的研究背景 關中文化是千百年來中國文化的積淀和當地不同民族融合的民族特性的綜合體現,它散發(fā)著關中區(qū)域人們的細膩感情,體現著經過時間打磨后的審美情趣,自先秦以來關中文化得以發(fā)展著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和炎黃子孫的情感追求。開發(fā)具有民族特色的民俗文化紀念品成為當務之急。 20世紀初,民俗學的興起,我們越來越清楚的認識到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不完全是歷史文獻的文化,而是老百姓在生活中傳承的文化。民俗文化是展現當地生活習慣、人文情懷的重要組成部分。民俗文化用品是民俗文化的載體,民俗用品客觀、真實的記錄和再現博大精深的當地的習俗文化,表現和揭示人們依存于自然,生生不息頑強的生存能力和智慧,以及文化的創(chuàng)造力。關中民俗文化是是千百年來中國民間文化的積淀和民族特性的綜合體現,展現一個民族或一個地區(qū)民眾獨特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和審美情趣。1.1.1文化是設計的靈魂 文化是一種情結,文化是一種力量。日本的木屐,發(fā)源于中國,卻在日本得到發(fā)揚傳播像世界,在其民俗文化中占有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這種簡潔、實用、不受拘素的設計風格在日本的其他工業(yè)設計上也都能找到相同的文化元素。意大利現代家具的成功,在世界上獨樹一中只,源于意大利的設計具有更多的文化品味,源于意大利豐富的藝術和悠久的文化歷史傳統(tǒng),是意大利民族性格的體現。北歐家具近代得到飛速發(fā)展,達到了鼎盛,博得了世界信譽,并成為一種世界性的家具時尚,其原因是對傳統(tǒng)的眷戀和不斷求新,沒有盲目地模仿、追從,而是堅持在本民族的傳統(tǒng)上發(fā)展著充滿鄉(xiāng)土氣息的文化設計。值得我們借鑒,中國如今立于世界之林,也必須根植依附于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1.1.2優(yōu)秀的本土文化是現代設計的源泉 民俗用品是與民俗的結合體,它除了是能夠滿足生活中日用品的基本特征外,更重要的是還受到民俗文化和環(huán)境的影響,具有鮮明的地域特征,俗話說:“千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中國地域遼闊,民族眾多,由于地理位置、地形、氣候等自然環(huán)境的差異,加上五十多個民族各自風土人情不同,數千年來積淀形成了各地民俗文化用品不同特色和風格,也形成了豐富多彩的民族性、地域性民俗文化。民俗用品極少受外來影響而獨成體系,承載了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不僅映射我國歷史和民族文化的發(fā)展,同時也承載了社會、倫理、道德、民俗、科技、藝術等各種文化。優(yōu)秀的本土文化是現代設計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1.1.3關中有著豐富的民俗文化 陜西是個民俗文化大省,歷史文化積淀深厚,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藝術如戲曲、社火、剪紙、農民畫、布貼等民俗文化已開始引起關注,而作為物質民俗的重要組成部分民俗用品的保護和研究卻至今未被列入議事日程,無人問津,調研得知,其數量正在銳減,大有銷聲匿跡之勢,其現狀堪憂,急需挖掘、保護和研究。 陜西關中是我的第二故鄉(xiāng),命運總是弄人,我可能即將離開這里,這個我此生都會魂牽夢繞的地方,看到這個課題我很激動決定做為一個學子做為分別前的禮物,在上學期間我有幸見聞了一些文物古跡、旅游名勝、名人故事、神話傳說,在我腦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長期環(huán)境的接觸中,在歷史文化濃郁的氛圍中,越來越領悟到秦地文化的魅力。也正是因為此機緣,本人決定把陜西關中地區(qū)的民俗文化紀念品作為研究民俗的切入點。1.2.1.民俗文化的的中外研究 民俗文化學是一門屬于社會科學的文化學科。雖然民俗與人類社會歷史一樣古老,但民俗學卻是一門比較年輕的學科。歷史證明,民俗學是近代社會和思想的產物,它的發(fā)生和形成,同一個民族的文化傳統(tǒng)、心理素質、思維方式、價值趨向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 英國一批從事古老知識與古物研究的學者,曾于1572年創(chuàng)立協(xié)會,并出版了一批著作,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勃郎德的名著民間古老風習的觀察。民俗學(Folklore)發(fā)端于10世紀50年代的英國1846年,英國稽古學學者威廉?湯姆斯建議用民俗來取代“民間古語”、“通俗文學”等術語,并倡議研究這門學科。德國民俗學的創(chuàng)立者里爾于1858年在“科學的民俗學”中提倡民俗學是研究、溝通德意志民族的學問。早期民俗學經歷了一個發(fā)生、形成和發(fā)展的過程。開始是對原始蒙昧人精細研究,后來是對本民族(文明民族)的民俗進行研究。各國出現了一些新的社會思潮,對民俗學產生了深入而廣泛的影響。胡文彥先生編著的家具與民俗(河北美術出版社,2002),論述了家具與民俗的關系。論述了民俗中的家具,已經超過了家具自身的功能和價值。仲富蘭專著中國民俗文化學導論修訂版(海辭書出版社,2007),上編:主要揭示民俗的本質,論述民俗文化學的研究對象,性質和特征,結構與功能。下編:主要論述:發(fā)展與流變,物態(tài)與崇拜,交感與積淀,行為與價值,民俗文化的價值坐標等。指出民俗文化學是一門以民俗文化為研究對象的社會科學。民俗文化包含了民眾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諸多民俗事項,以及由此產生和表現出的諸多文化內涵和文化價值。王娟編著的民俗學概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主要闡述了民俗的產生與發(fā)展,民俗學的本質特點,民俗的功能、分類,中國民俗與傳統(tǒng)文化,口頭民俗學,風俗民俗學,物質民俗學等內容。全面、系統(tǒng)地介紹民俗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王衍軍編著的中國民俗文化(暨南大學出版社,2008),主要闡述了中國民俗的主要特征,中國民間交際禮儀風俗,人生禮儀習俗,民間服飾習俗,飲食習俗,交通運行習俗,建筑與居住習俗,民間信仰習俗,歲時節(jié)日習俗,中國民間藝術等。 另外,有一些關于介紹陜西當地的歷史、民風、民俗文化的專著和論文,專著如關中百怪、關中風俗與地理、關中風情、陜西歷史百迷、周秦漢唐歷史文化十八講等,還有如關中地區(qū)的各個市、區(qū)、縣的地方志;論文如清代陜西書院研究、晚清關中民間信仰與城鄉(xiāng)經濟活動、秦漢關中地域文化與秦漢關中史學思想研究等,對于從各個角度了解地域文化有重要的作用,對于理解當地民俗家具的形成原因及背景文化有一定的幫助,對于發(fā)現關中家具和其文化的對應關系奠定了研究基礎。1.2.2關于文化研究 2001年,陳華文教授主編的文化學概論(上海文藝出版社2001. 11),主要論述了文化的形成和發(fā)展,文化的形成和發(fā)展,文化的基本特征和功能,文化學的研究方法,文化的起源與創(chuàng)造,文化的民族性與時代性,文化與現代化等方面的內容,論述清晰,內容全面。2004年,徐行言主編的中西文化比較(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9 ) 一書,從中西文化尋根,從文化的基本精神,思維方式、宗教文化、社會規(guī)范體系、禮制與法制等方面對中西藝術等方面進行比較。從文化比較到文化更新,論述了繼承我國優(yōu)秀民族傳統(tǒng)和人文精神的重要性。 2007年彭付芝主編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概論,論述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基本特征和基本精神;中國傳統(tǒng)道德;中國傳統(tǒng)建筑文化;中國傳統(tǒng)藝術文化;中外文化交流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現代化等內容。1.3論文的研究目的與意義1.3.1研究目的 (1)對現有的陜西關中民俗用品的進行全面、系統(tǒng)的整理歸納,研究民俗家具與地域民俗文化之間的對應關系,研究陜西關中傳統(tǒng)民俗用品,意在拓寬和補充我國傳統(tǒng)民俗研究在地域性、民俗性方面的研究內容,得出陜西關中民俗用品的文化特色,探索民俗用品研究在方法上、形式上、內容上的創(chuàng)新之路。 (2)吸引人的不在是單一的西安古都、黃帝陵,西岳華山,還有這的民俗文化那種天下獨一無二的質樸濃郁關中風情,關中人有一種包容之心,這種包容不僅表現在對待人的熱情,對外來文化和外來人才也有一種容納的的胸襟,所以陜西是一個吸納人才之地。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秦國從一個邊陲蠻荒之地,一躍而成為戰(zhàn)國七雄之一,并最終統(tǒng)一天下的原因就是,秦國對外來人才十分看重,秦國能廣納天下諸家文化。 這種質樸、包容且具體一個的民俗文化正是現在人還念和向往的凈土,其他不說近代中國受盡屈辱,抗戰(zhàn)八年為失一寸秦地,單單這一點就具有足夠的吸引足夠多的有識之士過來感受,到底是什么樣的土地養(yǎng)育著這群一直在中國歷史中堪稱脊梁的人們。1.4研究內容與范圍1.4. 1研究內容1.4.1.1研究重點1.陜西關中民俗用品的遺存情況研究。2.陜西關中民俗用品與關中文化的關系研究。 3.陜西關中民俗用品與其他傳統(tǒng)民俗用品的比較研究。4.陜西關中文化民俗用品與現代產品設計結合。5.陜西關中民俗用品的色彩運用。6.陜西關中文化用品的造型設計。1.4.1.2研究研究難點1.關中民俗文化與產品的造型設計2.關中民俗文化紀念品系列的寓意3.文化紀念品價值與意義的體現1.4.2研究范圍 本論文研究范圍限定在陜西關中地區(qū)。陜西簡稱“陜”或“秦”,位于中國內陸腹地,黃河中游,東鄰山西、河南、西連寧夏、甘肅、南抵四川、重慶、湖北、北接內蒙,居于連接中國東、中部地區(qū)和西北、西南的重要位置。陜西全省土地面積為2058萬公頃,占全國土地面積的2.1%。陜西民俗的地域劃分,多年已有定論。三十年代初編纂的續(xù)陜西通志稿說:“陜西民俗,向分三區(qū)。”即關中地區(qū)、陜北地區(qū)和陜南地區(qū)。陜北屬高原地區(qū),包括榆林、延安兩個地區(qū),屬北方草原文化過渡地帶,是古代眾多少數民族馳聘的疆場,有著漢、夢、回等多民族文化的特點。陜南屬山地地區(qū),包括漢中、安康、商洛三個地區(qū),屬稻作文化過渡地帶,具有鮮明的長江文化的特點。 關中地區(qū)指陜西中部一帶的地方,故也稱“秦中”。關中西起寶雞,東到撞關。南依秦嶺,北抵陜北高原。號稱“八百里秦川”。主要包括寶雞、咸陽、西安、銅川、渭南五個市、區(qū)。包括鳳翔、眉縣、楊凌、乾縣、禮泉、永壽、淳化、富平、蒲城、徑陽、三原、耀縣、韓城、白水、合陽、潼關等20多個縣??偯娣e5. 55萬平方公里,約占全省面積的27%。關中屬平原地區(qū),屬麥粟文化地帶,為陜西文化的中心,這里地勢平坦,交通便利,物產豐富,糧油產量和國民生產總值約占全省的2/3,是全省的精華之地,關中地區(qū)文化代表陜西文化具有典型性,因此本論文以關中地區(qū)為研究范圍。1.5研究方法 本論文應用文化人類學研究常用的研究方法:即:田野調查法、文獻法、比較法。1. 5. 1.田野調查法 田野調查法也叫實地調查法、實地考察法。是文化人類學家最為重視的一種研究方法。研究分兩步進行: (1)初步全面的調研:初步確定了研究地區(qū)和范圍后,展開全面的調查研究,深入鄉(xiāng)鎮(zhèn)、農家村戶,進行實地拍照測量,收集第一手原始素材。并對相關古民居里的用品的整體狀況進行全面了解,參觀陜西歷史博物館、咸陽博物館、茂陵博物館、 (2)重點調研并補充。在初步調研中篩選出一些重點進行完善,在幾個調研的民居中選擇其中比較典型的一個深入調查。調研中再發(fā)掘一些新的資料進行補充,調整和修改論文側重點,再深入調研。力求第一手資料客觀、準確。1. 5.2比較法 是將一個國家、民族或地區(qū)的素材在不同層次上、不同范圍內進行比較、概括、分類的研究方法。比較法可分兩種: (1)歷史比較法:對同一民族不同時期的內容進行比較研究。即縱向比較法。 (2)類型比較法:從不同群體內容的總體或某種因素、層面的比較。即橫向比較法。1.5.3其它研究方法 個案分析法。在本論文中,為了進一步說明問題,以典型案例進行詳細分析作為輔助的方法,即個案分析法。 資料搜集的方法:實地調研與測繪、文獻及圖片資料收集、深度訪談。 資料分析的方法:包括對實物樣本、文字資料、圖片資料三部分資料的分析。 ( 1 )整理實物樣本。對獲得的民俗用品原始素材,先按照實地考察的地理區(qū)域進行初步整理。在每個區(qū)域里再根據照片質量和素材的典型性,進行蹄選。把蹄選出的實物圖片作為研究的樣本,根據用品功能分成坐農用產品、手工工藝品類、生活用品類、其他類等四類家具。每個區(qū)域的用品都蹄選并分好類別后,再全部合并統(tǒng)一進行樣本編號,為進一步的研究提供基礎依據。 ( 2 )對于文字資料的處理,主要是按照中國傳統(tǒng)用品的研究情況、民俗用品的研究情況、民俗文化、紀念品文化、陜西關中文化的研究資料這幾部分進行整理分析。 ( 3 )圖片資料主要集中在中國傳統(tǒng)民俗用品的圖片整理。也包括其他具有地域特色的民間、民俗用品的搜集,以便進行不同文化的比較研究時所用。陜西關中的古代特色用品圖片無論是在博物館還是其他的文字資料上都難以尋覓。1.6課題研究的工作進度計劃(1)設計初期 第1、2、3周 市場調查 明確設計計劃與目標(2)設計中期 設計展開 第4、5周 繪制草圖進行思考論證與修改 第6、7周 確定方案 第8、9周 繪制效果圖 第10周 繪制工程圖,制作草模 第11周 人機工程的分析研究 第12周(3)設計完成 確定設計方案 第13周 制作模型 第14周 編制論文及設計版面展示制作 第15周注:1、正文:宋體小四號字,行距22磅。2、開題報告裝訂入畢業(yè)設計(論文)附件冊。附件(本頁不打?。簠⒖嘉墨I注釋格式1.學術期刊: 作者.論文題目.期刊名稱,出版年份,卷(期):頁次如果作者的人數多于3人,則寫前三位作者的名字后面加“等”,作者之間以逗號隔開。例如:1 李峰,胡征,景蘇等.納米粒子的控制生長和自組裝研究進展. 無機化學學報,2001,17(3):3153242 J.Y.Li, X.L.Chen,H.Li. Fabrication of zinc oxide nanorods. Journal of Crystal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