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版塊 詩人的足跡.docx_第1頁
第九版塊 詩人的足跡.docx_第2頁
第九版塊 詩人的足跡.docx_第3頁
第九版塊 詩人的足跡.docx_第4頁
第九版塊 詩人的足跡.docx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9、詩人的足跡91 宿建德江主備人:陳學敏 授課人:高艷玲備課時間: 2017年 月 日 授課時間:2017年 月 日教學目標:、在自學的基礎上,學習生字新詞,理解這首詩的內容。、背誦并用自己的話說出這首詩的意思。教學重點:、理解詞句,明確內容。、體會作者表達的以舟泊暮宿為背景,觸景生情,充滿憂愁的思想感情。教學方法:學生自學為主,教師點撥為輔。教學準備:古詩楓橋夜泊備課時間:5月5日 上課時間:5月16日教學過程:一、揭題,解題。介紹作者及建德江。二、教授新課: 1、出示學習要求:(出示圖片)(1)在自學的基礎上,學習生字新詞,理解這首詩的內容。(2)背誦并用自己的話說出這首詩的意思。 2、出示古詩內容:(出示圖片)(1)整體感知:教師范讀課文,請同學們邊欣賞邊理解詩意。(2)個體感知: 借助注釋理解詞句的意思,可小組內交流。(3)說一說: 你認為你理解了哪句,說出來讓同學們欣賞一下。(如果有不理解的詩 句,教師相機點撥)(4)比一比:誰來用自己的話說出這一首詩的意思。(小組比賽)(5)問一問:客人的“愁緒”有哪些?后兩句詩更體現(xiàn)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6)讀一讀:有感情朗讀。(7)背一背:比比誰背得快。三、復習鞏固:對照圖,發(fā)揮聯(lián)想,用第一人稱來描述古詩內容。(先寫后說)四、古詩欣賞: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五、課后作業(yè):背誦古詩。板書設計:宿建德江孟浩然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心。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反思:學生樂于誦讀,掌握較好。92望洞庭主備人:陳學敏 授課人:高艷玲備課時間: 2017年 月 日 授課時間:2017年 月 日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理解古詩的意思。2、反復誦讀古詩,于品詞析句、想象意境中熟讀成誦。3、感受月夜洞庭山水的柔美皎潔和精美絕倫,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激發(fā)對洞庭湖的喜愛和贊美之情,受到美的熏陶。教學重點:有感情朗讀古詩,理解古詩的意思;感受月夜洞庭山水的柔美皎潔和精美絕倫,體會詩人對洞庭湖的喜愛和贊美之情。教學難點:對“兩相和”、“鏡未磨” “白銀盤里一青螺”景象的感悟。教學方法:學生自學為主,教師點撥為輔。教學準備:洞庭湖圖片備課時間:5月5日 上課時間:5月17日教學過程:一、激趣導入 1、師板書“洞庭湖”:你們領略過它的美景嗎?師簡介洞庭湖。2、讓我們來看古詩望洞庭,寫了什么景什么情?二、學習古詩(一)知作者1、板書:劉禹錫、望。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詩人(指板書)來到了洞庭湖附近,眺望了月夜下的洞庭湖美景,于是詩興大發(fā),寫下了這首千古傳頌的佳作望洞庭。2、關于劉禹錫,你們了解多少?(二)明詩意師: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走進劉禹錫所吟誦的景象中去。1、要求學生自讀全詩:讀準字音,讀通詩句。2、指名匯報讀,正音。3、小組競賽形式朗讀古詩,指導評價。4、引導學生回憶理解詩句內容的方法5、自主選用以上方法在小組內說說詩句的基本意思。6、全班交流詩的大意。(三)悟詩情1、學生自由練讀,想象畫面,感受意境。2、讀著詩句,你眼前浮現(xiàn)了怎樣的畫面?3、你體會到詩人怎樣的心情?請讀出這種感受。三、背誦全詩1、自由組合練習誦讀。2、指名背誦。四、作業(yè)默寫望洞庭,可配畫。五,板書設計望洞庭反思:學生掌握較好。93望天門山主備人:陳學敏 授課人:高艷玲備課時間: 2017年 月 日 授課時間:2017年 月 日教學目標:1、讀懂詞句意思,理解詞義句意,培養(yǎng)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2、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山山水水的感情,感受詩歌美的意境。3、掌握古詩的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4、能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全詩。教學重點:掌握古詩的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教學難點:讀懂詞句意思,理解詞義句意,培養(yǎng)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教學方法:學生自學為主,教師點撥為輔。教學準備:小黑板 生字卡片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1、讓學生自由誦讀已學過的古詩,說說認識的詩人。 2、簡介作者李白(著名詩人),導入新課(課件出示古詩)。二、引導學生逐詞逐句理解詩句的意思 “扶”學生學習第一句,初步掌握學習方法. 1、先運用不同手段突破“斷、開、回、出、來”這幾個難懂詞的意思.2、指導學生串講句意:天門山被長江撞斷,浩浩蕩蕩向東流去. 3、教師指導學生想象天門中斷楚江開寫出了浩蕩東流的長江沖 破天門奔騰而去的壯闊氣勢.它給人以豐富的聯(lián)想:天門兩山本來是一個 整體,阻擋著洶涌的江流.由于長江怒濤的沖擊,才撞開了“天門”,使它中斷而成為東西兩山.在作者筆下,長江仿佛是有巨大生命力的事物,顯示出沖破一切阻礙的神奇力量。4、總結學習方法:“ 先解字詞,再串句意.” “半扶半放”引導學生學習第二句. 1、指導學生看教學圖,啟發(fā)想象,訓練“ 回”這個教學難點. 2、讓學生試著自己串講句意,教師點撥糾正. 3、指導學生開拓想象“ 碧水東流至此回”“放手”讓學生自學三,四句. 1、讓學生分成四人小組進行討論學習,然后匯報, 2、教師了解反饋,及時糾正. 3、再一次提示學生展開聯(lián)想“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四、小結你能想象得出作者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